第一篇:18岁不可承受之重美文
18岁,在千辛万苦熬过了高三之后,我没有考上清华。原因竟然不在数学,而在文科综合。揭晓分数的那天,我听完电话里的报数,在草稿纸上加了3遍,得到的仍然是那个我不想面对的数字。我倒在床上蒙头痛哭了整整一天。母亲坐在客厅,也是默不作声地落泪。过了很久,她悄悄来到我的床边,抚摸着我的头,那么无奈而痛心地安慰我:“不要哭了,乖,不要哭了。”
烈日不怜悯我的悲伤,耀我致盲。彼时过于年轻脆弱,我只知道蒙头痛哭,在盛夏7月,眼泪与汗水一样丰沛而无耻。我仿佛听见命运的大门缓缓关上的吱嘎声。我一度那样真真切切地以为,这是我人生中最无可挽回的失败。在后来高中好友们一一被名牌大学录取的报喜声中,在后来一次次首都顶尖高校的昔日好友满面春风的精英型同学聚会中,在后来的后来,我愚蠢而耐心地反复咀嚼着这一次失败的味道,几近一蹶不振,为这一个理想的幻灭赔上了此后将近3年的无所事事的荒凉青春。在20岁出头的关口,我才明白过来,不懂得从一次失败中站起来,永远跪在地上等待怜悯并且期待永不可能的时间倒流,才是人生中最无可挽回的失败。
母亲想要安慰我,像《我与地坛》中那个欲言又止的可怜的母亲那样,对我说:“带你出去走走吧,老这么在家里不成样子。”是带着这样一种失魂落魄的心绪,去往稻城的。自驾车2000多公里,从川西南,北上到甘肃南部的花湖,再南下,去往藏东的稻城亚丁,途经红原、八美、丹巴等与世隔绝的绮丽仙境。巍巍青山上,神秘古老的碉楼隐匿于云端,触目惊心的山壁断层上苍石青峻。月色辉映的夜里,沿着狭窄的公路在峡谷深处与奔腾澎湃的大河蜿蜒并驰,黑暗中只听见咆哮的水声。翻滚的洪流在月色之下闪着寒光,仿佛一个急转弯稍不注意,便会翻入江谷,尸骨无存。头顶着寂静的星辰,我在诗一般险峻的黑暗中,在行进着的未知的深深危险中,渐渐找到一丝不畏死的平静。
我曾经说过,其实人应当活得更麻木一点,如此方能多感知到一些生之欢愉。明白归明白,但我或许还将终我一生,因着性情深处与生俱来的暗调色彩,常不经意间就沉浸在如此的底色中。希望、坚持等富有支撑力的东西总是处在临界流产的艰难孕育中,好像稍不注意,一切引诱我继续活下去的幻觉就将消失殆尽。
7月,在行驶了2000多公里之后,在接近稻城的那个黄昏,潮湿的荒原上开满了紫色花朵,落雨如尘,阴寒如秋。孤独的鹰在苍穹之上久久盘旋。我眺望窗外的原野,身边坐着母亲。
高三时,我在外读书,母亲常常专程来看我,一早赶30多公里路,给我带来我喜欢吃的东西,热乎乎地焐在包里,外加很多她精挑细选的水果、营养品。我由此越发懂得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有次她借着出差的机会,又带上很多东西来看我。白天忙完工作,傍晚时才来到学校。母亲就这么静静地坐在我的宿舍里,干等我一个晚上。那天晚自习照例是考试,我急不可耐地交了卷,匆匆赶回宿舍和母亲相见。没说上两句话,很快就有生活老师催促熄灯,母亲说:“那我走了,你好好的,要乖,妈妈相信你会努力的。”我送母亲到校门口,那时下着雨,母亲想让我早点回去,就说司机已经来了,宿舍关门了就不好了。我想也是,生活老师不太好说话,我就回去了。
而后来的事情是,那个下雨的凄凉夜晚,为母亲开车的司机在市中心吃完饭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睡得连电话响都听不到。母亲瞒着我,自己一人站在学校外面空旷的公路边等着打车回去。可是因为过于偏僻,她打不到车。她一个孤身女子在那黑暗冷漠的马路边,从10点30分一直站到深夜12点,手机也没了电,无法求助。偶尔飞驰而过的车,像划不燃的火柴一样,擦着她一闪而过,没有一辆停下。她冷得发抖。最终她拦到一辆好心人的私家车,狼狈落魄地赶了回去,因为受寒,病了一个星期。
高三结束了很久后,有次母亲轻描淡写地对我说起这件事情。我们正吃着午饭,我强忍着眼泪,放下碗筷,走进厕所咬着嘴唇,痛彻心扉地哭了,眼泪喷涌,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然后迅速地洗脸,按下抽水马桶的按钮,佯装才上完厕所,然后平静地回到饭桌上。
我在心里想着,如果那个夜晚母亲发生什么不测,那我余生如何能够原谅自己?幸而她平安无事。因此我不知道除了考上一所体体面面的名牌大学,还有什么能够报答母亲的一片苦心。这也是我高考失败后,这么久以来无法摆脱内疚感和挫败感的原因,我觉得我对不起她。她寄予我的,不过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期望,期望我考上一所好大学,希望我争气。为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期望,她18年如一日地付出无微不至的关爱。后来,经历几番追逐恋慕,浅尝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维系何等脆弱,我才惊觉母亲给予自己的那种爱意,深情至不可说,无怨无悔地,默默伴我多年。我不得不承认,唯有出自母爱的天性,才可以解释这样一种无私。
稻城的夜,雨声如泣。在黑灰色的天地间,7月似深秋,因为极度寒冷,我们遍街寻找羽绒大衣。海拔升高,加上寒冷,母亲的身体严重不适。我们只好放弃了翌日骑马去草甸再辗转亚丁的计划,原路返回,旅程在此结束。带着《游褒禅山记》中记叙的那般遗憾,带着上路时的失魂落魄,离开了寒冷的稻城。
那是18岁时的事情。几年过去,因着对人世的猎奇,探知内心明暗,许诺自己此生要如此如此,将诸多虚幻而痛苦的读本奉作命运的旨意——书里说:“生命中许多事情,沉重婉转至不可说。”我曾为这句话彻头彻尾地动容,拍案而起,惊怯至无路可退,相信在以自我凌虐的姿势挣扎的人之中,我并不孤单。我时常面对照片上4岁时天真至脆弱不堪的笑容,不肯相信生命这般酷烈的锻造。但事实上,它又的确如此。我从对现实感受的再造与逃避中体验到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对苦痛的幻想。
在我所有的旅行当中,18岁的稻城是最荒凉的一个站点。可悲的是,它最贴近人生。
人生如路,须在荒凉中走出繁华的风景来。
第二篇:【演讲稿】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十一年前,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
八年前,同样是云南大学的张超,伙同男友抢劫杀人碎尸;
五年前,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开车撞人后又连刺伤者八刀致死; 两年前,复旦大学的林森浩,投毒杀死室友。„„
当今大学生中,杀人事件频频发生,自杀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的时候,身为教育者,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些孩子的生命,到底承受了什么,竟如此黑暗而又脆弱?
既然是自我反思,我们暂且抛开这些孩子的个人责任,只是反观一下我们自己。
先来看一看我们现在的家庭。有一种财产,叫自家的孩子;有一种优秀,叫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爱,叫不打不成材。成功的渴望、失败的焦虑,就在代际之间悄然传递着。当搀扶已成习惯,家长如何放手,孩子又如何独立行走?
再来看一看我们现在的学校。幼儿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小学,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初中,百日会战,三天定夺;高中,一考定终生;大学,就业or考研,that's a question。“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这个新的时代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我们一直向前奔跑,却羞于停下来喘息。
再来看一看我们现在的社会。马云、李彦宏、潘石屹、王思聪„„成功人士的包装,自媒体的宣扬,粉丝的追捧,正推动着我们从自由广阔的天地之间涌向一座名为成功实为名利的独木桥之上。自由、开放、多元的光环下,却只看见一线发展的缝隙。
诚然,家庭、学校、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温暖的支持、丰富的资源、前进的动力。然而,这三者,犹如三座大山,虽然可以成为坚实的依靠,但也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如三条大川,虽然可以承载人生之船,但也会倾覆生命之舟。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问,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一个学生回答,无路可走的时候。无独有偶。在我的心理咨询室里,来访者说的最多的也是,我已经无人可说、无处可说,所以,我来这里说。此刻,家庭的期望、学校的关怀、社会的支持,在他们的生命里,只是一种淡漠的背景。
花开花落自有时,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道承压底线。当巨大的压力如洪水般袭来,冲垮了这道底线时,人,就会像花一样枯萎凋零。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泰戈尔的小诗: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儿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第三篇:安全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安全,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古往今来,有多少的文人墨客都对生命进行过讴歌,生命灿烂如花,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而安全则是支撑美好生命的支柱。安全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字眼,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无终点的永恒话题,是生命的基石。
安全,传承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安全,凝聚着人们幸福和平安,安全,维系着梦想和财富。相反,不注重安全则可以摧毁人们精心构筑的幸福、平安、快乐、财富。
地震海啸,火山洪水,矿难火灾,一系列的灾难的发生,一幕幕的血淋淋的事实,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自然的无情肆虐也许我们无力控制,但是对于日常的工作生活,对我们而言,安全,不仅是工作时的基本要求,更应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不厌其烦的举办各类安全知识讲座,进行安全检查,其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做到警钟长鸣,强化安全意识,让美丽的生命之花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出灿烂的花朵。
树立“安全在我心中”的理念,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必须“润物细无声”,必须从小处着眼,细微处着手,从实际工作做起。血的教训证明不重视安全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是要付出沉痛代价的。
获得生命是一种赐予,失去生命是一份悲哀。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拥有生命,就要珍爱生命,不作无谓的牺牲。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奉献的基石在于生命的安全。珍爱生命必须抓好安全。
第四篇:承受之重抒情散文
撑着伞独自走在去教室的路上,明明是五月末了,应该算是夏天了吧,可还是会下这种“润如酥”的小雨。青岛就是这样吧,春天缠绵着不愿离开,一晃眼却是仲夏。本来就绿的可爱的叶子在一场雨之后变得越发娇嫩,越发青翠欲滴。
空气中传来丝丝泥土的气息,忍不住深深地吸了几口,再努力吐出几口浊气,压下心头的不适。努力的告诉自己,没过就没过吧,又不是通知你癌症晚期,但每次提醒都会牵动心中的那一丝痛处。看看四周美妙的景象,我不明白为什么只有我那么悲伤,由内而外的悲伤。
这样的日子适合找个角落哭吧,是啊,好像好久没哭了,真的好久了啊。记得上次还是去年替同学去体育考试却被她老师不顾她人尊严把我训哭的吧,当然我没丢脸的当着全班人的面哭。再往前是高一期末考试失利的那次吧,自那次后,我告诉自己,不再为该死的成绩掉一滴泪。
后来便真的没哭过,考的再烂也没有过。这四五年来,只哭过这两次。有时我都怀疑我的泪腺是不是坏了,就像我不确定我的立毛肌是不是还能发挥作用,非得到天冷的时候穿的单薄点出去走一圈,看看是不是能起一身的“鸡皮疙瘩”。现在,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的泪腺没有坏,要不怎么感觉眼睛像今天的空气一样潮湿。
其实,失败本身是不足以打垮一个人的吧。打垮一个人的是明明自己足够努力,付出自己的体力精力,乃至前所未有的信心之后,却还是一无所有吧。就像我,为了科三,逃课去练车,倍受心理折磨,连续熬夜两天,体力不支。满怀必胜的信心,却还是挂了,挂在最后一脚把油门当刹车。
“驾照”这个词搞乱了我大二的生活。科三没过之后,带来的不仅是每次想起时的苦涩,还有深深的疲惫。也就是那么一瞬间,感觉好累,好像停下来,连呼吸都停下来。这就像导火索一样,点燃了我心中压抑了很久的负面情绪,对未来的恐慌,身上担负的沉重的责任……
所有的一切,就这样一下子压得我透不过气。大二的我,渐渐明白了生活的不易,不,是渐渐正视了生活的不易。我不能再像个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能再心安理得的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更不能无耻的逃避这一切。
再深吸一口气,缓存一下思绪。雨还在下着,叶子还在晃着眼,大步向前,晚上的课快要迟到了。
第五篇:承受之美文摘抄
承 受是一种真诚,一种用心铸就的应许和领悟;承受是一种涵养,一种处变不惊、处慌不乱的气度和坦荡;承受是一种勇气,一种使出浑身解数、竭力负担、呼出大气 的魄力和形象;
承受是一种力量,一种排泄流俗弘扬正气的凸现和舒展。是的,承受是一杯陈年老酒,醇香而清冽,承受是一盆羞涩朝花,含苞而待放;承受是一只 乡间俚曲,粗朴而浑厚;
承受是一组哲人絮语,含蓄而隽永。承受是一种风格,一种形式,一种人品,一种态势,承受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潇洒,一种境界,一种伟 大。
我要学会承受----以博大的胸怀承受,以深邃的眼睛承受,以贤良的寸心承受,以诚实的口舌承受,以坚强的意志承受,以踏实的行动承受,以完美的人格承 受,以平常的性情承受;承受压力----在学习退步,考试失败,世人贬斥,环境恶劣的重压中挺直弓起的身躯;
承受痛苦---在灾难降临、家境不顺、人生苦短、事业无成的痛苦中燃起不灭的信念;
承受平淡------------在家庭生活、好友亲朋、孤寂失落,等待无奈的平淡中撑开真实成熟的天地;
承受幸福-----------在政通人和、万事顺心、一路平坦、人生得 志的沉湎中牢记祸在人福中的哲理。承受童年的烂漫,青年的追求,中年的成熟,晚年的老成;承受早晨的瑰丽,晌午的炽烈,傍暮的迷离;承受昨天的迷惘,今天 的感慨,明天的希望。承受十字路口的犹豫,也承受义无返顾的抉择;
承受默默无闻的努力,也承受惊天动地的壮举;承受山穷水复的上下求索,也承受柳暗花明的 些许成功。让我们尽心承受吧,用承受支撑生活,凭承受写作人生,在承受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奉献社会,无愧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