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分析的论文

时间:2019-05-15 12:5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分析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分析的论文》。

第一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分析的论文

过程设备设计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重要核心主干课。该课程涉及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腐蚀与防护、化工原理和机械制图等学科知识,是一门多学科交义融合的、综合性的专业课。它包含压力容器设计和过程设备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所谓压力容器设计主要包括中低压容器常规设计、外压容器设计、高压、超高压容器设计方法和压力容器整体设计等部分内容;而过程设备设计则是在压力容器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方法,如储罐设备、换热设备、塔设备和反应设备等。同时还涉及到GB 150, GB 151及化工部和化工设备的相关标准等。是一门直接面向工程实际,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当今社会要求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以过程设备设计课程为依托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经过了儿年的建设,探索出了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思路,建立了多样化、多层次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具有本校特色过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讲授内容的特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拉近课堂与工程实践的距离。本课程可分成压力容器设计和典型设备设计两大部分,这两部分有这样的关系。压力容器一般是化工设备的外层壳体部分,而不同的化工设备也可看作压力容器内部安装不同的内构件所形成的,因而压力容器是化工设备的基础。对于压力容器设计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第二章“压力容器应力分析”和第四章“压力容器设计”,这两章是本门课程的核心理论。如厚壁圆筒应力分析,外压圆筒应力分析,轴对称薄壳应力分析等。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应用弹性力学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建立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经验数学公式。对于缺乏力学基础的工科学生来说,理解和消化这部分内容很困难。针对这种矛盾的现实情况,我们采用了注重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对力学模型的解析解进行规律分析的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既强化了学生理论建模能力,又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解析解的物理意义和工程意义理解程度。而把那些不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繁复的求解过程,则留给他们作为作业,在课后推导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抓住主要矛盾,对其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加强应用和强化设计能力大有好处。对于理论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如第一章“压力容器导言”之中的压力容器的组成部分、压力容器的各种分类和压力容器相关标准规范等内容,我们主要采用实习、参观现场的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和实验条件,在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压力容器的组成、典型组件结构及组件与组件之间功能和结构联系。

另外,还对过程设备设计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培养设计、创新素质方面的规定。如对每一教学章规定一个教学训练环节,改变教学方法。教学中结合工程实例,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理论教学环节,改变粉笔黑板单一教学模式为课件加粉笔黑板模式,利用课件补充、增加工程实例图片、动画。在内容上,不仅要满足考试和考研要求,而且对实际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经过儿年不断地进入企业实地调研和收集资料,并查阅收集大量的工程案例,把它们合理地加入所编制的过程设备设计课件中。又经过较长时间授课、验证和多轮次的修改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高标准课件。该课件已具有集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研究生考试复习等功能于一体,重点在于对知识点的学习与考察。新课件还具有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案例,通过对应章节的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至少要在每章教学内容前演示或提出一些适当的应用实例,或提出一些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学习。在选择例题方面,适当增加设计类题目。在教学中,重点讲授各种壳体结构及部件的应用场合、条件,结合实际应用研究各种壳体结构的设计方法,改变以前只注重书本理论知识、不注重实际应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在理论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从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一)完善实验环节

过程设备设计课程实验包含壳体应力测定、厚壁圆筒爆破和外压壳体失稳实验。此次改革在已有的过程设备实验的基础上,加设了常用壳体结构及其部件的认知实验和常用动设备的拆装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时,通过亲身观察常用压力容器和组成部件的结构和区别、它们在过程设备中的具体应用目的、安装位置以及工作过程,使过程专业学生都能对工程中常用压力容器及其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有所了解,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增强对压力容器及其零部件的感性认识。同时对现有过程实验教程进行修订,使之更适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课程实验也是一个检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践中结合课程内容、性质,合理设定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同时学时也能满足课程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且实验类型也很全面,如认知类实验、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并且不断增加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比重,如增设浮阀塔盘结构创新设计实验,管壳式换热器导流方式创新设计实验等,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在未来的计划中,将增开常用过程生产装置操作运行实验,使学生对整个过程设备和课程内容有一总体的了解和认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对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

设计题目中大致包括动设备、静设备、设备控制系统三部分内容。设计内容应有以往课程设计要求的理论设计计算与结构设计内容,能体现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专业课程知识的设计方法。即过程设备设计的课程设计题目,要包括各种典型过程设备的设计方法,如选择板式精馏塔机械设计作为课设题目,该题目可选择筛板、浮阀、舌形等各种传质的组合,以完成过程所必要的传质要求。设计中还包含降液管的设计、溢流堰的设计、容器壳体材质和壁厚的选择以及内外压强度校核等各种知识,题目综合性较好,且灵活多变,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现有课程设计题目基础上,尽量丰富课程设计的题目,尝试将课程设计与机械创新大赛相结合,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平台,以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依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把题目分成不同的等级,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题目,成绩的划定也跟难度有关。为了避免现有课程设计存在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独立进行过程设备设计的能力。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过程中,为了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让学生接触工程实际,了解同类系列产品的性能、结构特点及制造过程,使学生懂得过程设备设计与过程工艺是紧密不可分割的,获得产品的有关工艺知识,我们在课程设计之前(或过程中)安排学生到相关工厂参观或者以多媒体的方式观看相关的工程案例,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设计思路,使设计与工程实际接轨。这样一来,既能扩大学生知识面,深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使课程设计的效果上升到新的层次。在课设指导过程中,为了提高设计质量并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设计素质训练,在设计过程中增加研讨环节,即在设计的过程中,按照进度依次提出一些议题,如换热器壳程气体出入口管直径较大,影响管束长度利用效率问题和夹套反应釜夹套加热面积达不到工艺要求等问题,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或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发创新意识,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

依据以上改革措施,还应对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体系做必要调整。根据平时表现、设计能力、图纸质量、说明书内容和答辩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并在这些方面修订教学大纲、教学指导大纲和质量规范标准,以规范学生重要实践环节的操作规程,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从制度层面保证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严格落实。

(三)探索过程设备设计应用能力竞赛新模式

为检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学生完成过程设备设计课程的学习之后,举行过程设备设计应用能力竞赛,真正考察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给出设计要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满足过程工艺要求的化工设备,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为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种大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我们曾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设计热力牛奶杀菌器为竞赛设计题目,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征集了20多种设计方案并有三种方案还制作了透明设备模型。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分析和完善,探究一种适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提高的新模式,从传统的纸面试题形式向实际设备模型,微、小型过程设备的设计转型,并建立起一系列的成绩评定体系。使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对实际工程产生兴趣,并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得到紧密的结合,使学生得到创新能力的锻炼,从而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依托过程设备设计课程教学,建立一套以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方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针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有效地把课本知识具体化,各种实习目的明确化,设备设计实际化,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的目的。

第二篇: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讨论文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讨论文,欢迎阅读。

历史学科是重要的中学教学内容,是构成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体系的基本科目,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本文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经验和具体实际,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丰富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改革历史课程考试方式等方法,以达到丰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创新经验的目的,更好地为教育实现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基础性经验。

前言

历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历史的学习不但可以了解人类的过往活动,更会对人类进步和发展规律形成科学地认知。新时期在社会和文化进步的大背景下,人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教师为了适应发展的趋势对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大量的、持续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并形成了一些有益的成果,我们应该对这些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就加以总结,通过对历史教材的丰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考试方式的转变等途径和方法,全面探索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全面的素质教育提供基础和保障。

1丰富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

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有赖于对历史教学兴趣的提高,中学历史课程和中学历史教材内容虽然经过数次较大的变更和丰富,但是仍然显得内容不丰富、背景交代不详细,一些问题展开不透彻,这会导致中学生对中学历史教学内容存在着兴趣、需要不能满足的实际问题。因此,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内容的丰富上下功夫,要将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浩瀚的历史知识结合起来,丰富中学历史的课堂和教学内容,建立他们学习历史的意愿,从主观上和认识上培养他们接纳中学历史教学和教学改革的心理定向。

2创新中学历史教学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集中于课堂灌输、挂图展示,这拉大了中学历史教学和中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中无法建立对历史的强烈兴趣和主动学习愿望,使中学历史教学沦为彻底的“填鸭式”教学。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可以变换师生的角色,营造易于沟通的氛围,形成学生主动接纳和学习历史的基础。例如:在“日本战败投降”的教学中让学生展开对日本投降的原因展开研讨,并针对当前时事进行组间交流和辩论,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又例如:在讲述“波士顿倾茶事件”中,教师以“考试”的方式给学生一个压力,在提出考试的过程中必须购买教师专门提供的昂贵的答卷纸,当全班都付钱购买答卷纸后,学生自己阅读“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教材相关内容,这时学生对历史的相关内容将会有一个比较准确和切身的理解,也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3改革历史课程的考试方式

传统历史课程考试采用同一的闭卷方式,而且答案固定、同一,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掌握,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影响,还会影响学生对历史考试的态度,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革历史课程的考试方式,这是历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难点和重点。历史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一道题要求学生根据北魏时期的文物资料,说明当时的民族关系。课本上讲过北魏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我们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文物资料,并解释、说明,然后得出北魏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结论。这种考试方法训练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解释和说明历史的能力。学生觉得这样的考试灵活,不用死记硬背,能考出真正的水平。考试改革的又一尝试,是今年6月的初二历史期末考试。教师根据学生负担过重和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实际情况,出了两份程度不同的试题,A卷的复习范围较窄,试题相对容易;B卷的复习范围较宽,试题相对较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试卷。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了B卷,其中有一个班的学生全部选了B卷。我们认为,考查学生的成绩主要在平时而不是期末的一次考试。期末考试各科都要考,学生负担重,不能让学习有较多困难的学生被分数压得抬不起头来,应该让每个学生在期末都有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

4倾听学生的心声

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要尊重中学生特点,要满足中学生的需要,有些中学生提出:我能看懂的东西不必讲,应该将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让牠们主动去探讨和发展,做到这点需要极大的勇气,着首先需要观念的转变,要不断冲破习惯势力的束缚,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改革更贴近中学生实际和心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发扬开拓、创新和改革的精神,尊重和理解学生,以有效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改革,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历史教学有具有系统性和阶段性,因此,必须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着清晰、准确的认知。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教材、教法、考试方式进行了实践性的探讨和总结,这对于同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提示和借鉴作用,相信同仁可以借鉴本文较为成功之处,在结合自身中学历史教学工作和历史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下,形成更为有效、更加具体的中学历史教学措施,推进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第三篇:《单片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论文

单片机技术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应用范围涉及工业测控、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等领域,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之一,在全国的电子设计竞赛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近些年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得到各高校的重视与加强,许多文献也曾报道单片机技术教学与改革的新思想、新内容和新方法,旨在推动教学改革中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优秀电子专业毕业生。我院自创建以来,就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过作者和院系老师对教学实践改革的努力尝试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简单可行的教学实践改革体系,本文将主要针对我院单片机教学与实践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建议。

一、教学与实践改革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有待改进。在单片机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常常以单片机理论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实验常安排一些像清零程序、拆字程序、排序程序等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基础实验,从而难以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些教师强调笔试的重要性,势必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将更多精力用于考试过关,而难以使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和应用。例如,循环左移和右移指令的讲解,只做理论上的推导,很难加深学生的印象,若能引入适当的EDA技术将这个循环左移和右移过程形象地展不出来,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还能提高其学习兴趣。

2.传统教学的内容问题。由于单片机教材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差距,教材中提到的理论与实物已经是儿年前的市场产品或者是面临淘汰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学生接触到一些过时的知识,却没有看到新的改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实验课程体系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启发性实验太少,没有大型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基本没有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达到提高和训练。

3.学生对实践和动手缺乏积极性。不少学生对单片机的实践性缺少认识,不主动参与实践和设计,他们宁愿将时间放在英语考试或计算机等级考试上,却对单片机技术的实践和操作缺少兴趣,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4.学校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在我们三本学校,教学实践改革除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外,还会受到其他重要客观因素的阻碍,例如,电子技术迅速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经费购买先进的教学器材和设备,同时也需要一些可以供教学展不的实物,再加上联系校外企业供学生实习也需要一定的活动资金,这些势必给教学实践带来很大的影响,这些客观条件在短时期内仍然很难改观。

二、教学实践改革简单可行的几点新建议

单片机教学实践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作出改进,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实践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新的方法值得探索和大胆尝试,我们经过初步探索,总结出以下一些可行的新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的兴趣,例如:在单片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第一堂课给学生展不单片机制作的实物,如流水灯、电子琴等,使学生对单片机的应用看得见、摸得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具体抽象内容之前,采用Proteus等仿真软件将教材中的实例或实际工程案例中用到此知识点的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让学生有个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选用新版的、内容丰富的优秀教材,力求做到纵观全书,抓住关键,勤于总结,将具体内容与工程实践案例相结合,对实际应用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精讲,提出一些与工程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活跃课堂氛围。在实践教学中除验证性和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外,加入课程设计环节,在具体实施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向学生介绍单片机应用的优秀网站,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了解当前有关单片机的新书讯、新技术和新发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延伸和补充课堂之外的教学内容,丰富和拓展单片机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独立进行软硬件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鼓励学生展不自己的成果。其实在各班的学生中,都不缺乏对单片机设计有着浓厚兴趣的同学,那么就可以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些单片机的设计工作,例如以各宿舍为单位,这些同学平时接触和共同探讨的机会比较多,可以让那些敢于动手,积极表现的同学起到带头作用,然后争取到少量活动资金,建立兴趣小姐,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参与单片机技术的设计实践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上讲台展不各小组的设计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做到教学相长。

4.请高校研究生作有趣易懂的产品设计报告。以往常有教师向院上提出应该多请专家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尽管学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然而许多国内专家总是忙于手头工作,或者因为路程问题,最后不能完成这一愿望,即便有的专家过来作完报告,却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学生往往反映太过深奥,或者难于理解,或者与所学知识关联不大。对此,我们可以请来高校一些发表过优秀论文的研究生,利用周末过来讲解和展不他们的设计成果,这些研究生往往非常乐意奉献自己的论文成果,因此讲解得较为详细具体,并且可以做到浅显易懂,而本科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情况下都能听懂。例如,上次一个高校的研究生给学生讲解LED点阵显T屏的原理和设计,学生们听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实践和动手的激情,并且把这份激情投入到以后的单片机设计和工作中去。

5.考核方式改革。通常来说,考核就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和学生水平的测试,同时也是督促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因和动力。在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种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课堂考勤占10%,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的评定进行量化。这种考核方式突出的特点是平时成绩比例为我院最高,同时对其考核将一半的分值设定为实验成绩,并对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表现从实验态度、完成实验的情况、实践动手能力和课程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量化。

单片机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学生加强实践应用能力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并且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积极性,只要努力探索和寻求新方法新思路,总可以使得单片机的教学与实践改革很好地得以进行,使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第四篇: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实践训练的研究.

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实践训练的研究

[ 11-04-21 16:09:00 ]

编辑:studa20

作者:郭爱梅 王文霞 雷玉 庄杰 邓述华 赵媛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训练途径,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应用型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大学二年级(04级、05级)的学生,通过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理论小讲课、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见习、特殊人群沟通交流实践、大学生科研课题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实践训练,并随机抽取04级、05级200名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认为对自己沟通交流能力有较大提高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占62.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71%、学生理论小讲课占31%、社区健康教育占55%、临床见习占62%;在参与效果调查的200人中,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提高的占80%,能主动交流的占60%,增强了与陌生人交流信心的占96%,认为没有提高的占7%。结论:通过实施以上综合项目的实践训练,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关键词】

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实践

人际沟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需要,是人际交往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也是为人处世的一门艺术。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工作内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服务对象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护理技术、灵活的沟通技巧,已成为现代护士必备的素质条件[1]。作为高等护理教育,对学生沟通交流的教育,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讲授的层面上,缺乏实际的训练,对沟通交流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缺乏一定的认识。为此,在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间,我们课题组成员对2004级、2005级护理本科学生共计321名,实施了沟通交流能力的实践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方法及内容介绍如下:

1训练对象与方法

1.1训练对象护理本科二年级的学生,2006年为2004级本科1~3班;2007年为2005级本科1~3班,共321名。

1.2训练途径

通过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生理论小讲课、社区健康教育、临床见习、特殊人群沟通交流实践、大学生科研课题七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实践训练,填写训练程序记录单。

1.3训练方法实验操作的角色沟通训练、讲授教育训练、临床实践训练、大学生科研一对一实践训练等。并随机抽取04级、05级200名学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调查。

1.4辅导教师要求由承担沟通交流课程的教师、临床带教老师担任。(临床教师须事先进行相应内容的培训,且在临床护理中护患关系反应较为优秀,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者)

2训练内容

2.1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验课的操作训练中,将模型当作整体的人来进行护理,评估患者,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几个环节,设置服务对象个性特征注重语言的组织,词句的选择,充分体现整体护理观思想。在小病历的考核中,沟通交流能力作为考核的项目之一。

2.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由组合,自行编写设计临床案例,知识技能可涵盖多门课程,由学生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表现,表演小组根据角色的分配及要求,案例的特点演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沟通交流能力,可以是护士与护士间,护士与患者间,护士与家属间,护士与医生间等。演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专业技能、角色适应、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点评总结。

2.3学生理论小讲课在《护理学基础》教材中选择合适的章节内容,安排学生小讲课,提前几周让学生自愿报名后书写教案及讲课提纲,组织进行试讲,教师负责修改直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登台讲课,全程进行实况录像。讲课结束教师给予点评。

2.4社区健康教育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择健康教育的主题,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社区、健康教育对象,利用周末假日,联系到社区实施完整的健康教育过程。结束后小组进行总结。

2.5临床见习中沟通交流的训练沟通技能的完全掌握,必须通过实践,临床就是真实的情境,到临床与病人直接沟通是最贴近实际的训练方法。学生从大二开始,专业课中就有大量的临床见习课,学生进入医院,融入病区,与患者、家属、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是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制作沟通交流记录程序[2],让学生自愿报名,分别按要求完成特定对象的沟通交流过程,每学期见习结束后师生共同总结,提出评议。

2.6特殊人群沟通交流的训练分别选取各病区中不同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病情的患者(包括女性、儿童、老年危重者、慢性病、情绪患者以及残疾者),进行沟通交流训练,填写记录程序单,定期进行总结评议。

[ 11-04-21 16:09:00 ]

编辑:studa20

3结果

3.1 调查问卷反馈2006年12月针对2004级本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2007年12月针对2005级本科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调查效果见下表。表1 2006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效果调查总结表2 2007年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效果调查总结

3.2其他效果反馈在参与效果调查的200人中,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有提高的占80%,能主动交流的占60%,增强了与陌生人交流信心的占96%,认为没有提高的占7%。

4讨论

4.1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62.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传统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更多注重技能操作练习,实施沟通交流训练后,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引导学生注重沟通意识,强化将模型当整体人来护理,符合当今护理的发展思想。技能操作练习中,让学生有问有答,锻炼其口头的表达能力,为此在技能考核中还增加了沟通交流的考核项,对沟通交流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允许额外加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欲望,收到一定的效果。

4.2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7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较好的优秀方法,不仅是多课程多技能的综合设计练习,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设计的临床案例,分配角色,在设计的情境中表演,学生的精彩交流、正确的技能操作不仅为直接参与者带来成功的体验,也给观摩者以启发,表演结束后,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点评又是一次再提高。

4.3学生理论小讲课: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3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项方法最主要的是锻炼学生教学的能力,在教学中口头语言的表达,身体语言的运用,以及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培养锻炼自信心方面效果是比较显著的,但由于参与学生数受教学限制,故普及性相对差些。

4.4社区健康教育: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55%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这项方法是学生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较大的,在理论小讲课中虽然也锻炼学生的教育能力,但由于环境在教室里,学生始终感觉不是完全的“主人”,进入社区中就不一样了,从环境的选择、教育对象的确立,制定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材料、明确教育方法,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每一次教育活动结束,学生都是满载喜悦,一种成功、一种价值溢于言表,这种途径提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

4.5临床见习课中的实践:该项训练方法平均有62%的学生认为有很大提高,大二学生以往进入见习课,除了讨论病例外,没有其他的见习内容,所以大部分学生一进入病区除了看病人、看病案外别无目标,我们通过制定学生与患者沟通交流记录程序,选择了五种类型的特殊人群进行沟通交流练习,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收获是颇丰的,不仅锻炼了沟通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针对特殊人群体验了一些沟通交流技巧的选择应用以及这些技巧的微妙作用。

4.6另外还有两项实践训练是通过大学生科研课题的形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也比较好,在研究阶段都要求课题组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区,锁定特定的对象进行资料的收集,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培养了科研意识,两项课题分别在2006年、2007年通过大理学院科技处验收,其中2006年的《大理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护理需求的调查》获一等奖,文章在2007年大理学院学报第4期正式发表;2007年的《护理学生与残疾人沟通技巧研究》获二等奖,收录于2007年大理学院大学生优秀论文集。

5建议

从发放的效果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我们选择的训练途径及方法对护理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有较显著的作用,特别是两年相比,第二年的效果优于第一年,这与指导老师的能力密切相关。除了以上的训练途径外,还可建议再开展沟通交流能力的一些竞赛活动等。

【参考文献】

刘经蕾.实用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陈松.建立”护患交流记录”提高学生沟通及写作能力[J].护理管理杂志, 2003,1(1):31.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高颖.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J].护理研究 洪春英.学生与患者沟通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2005,2(1):69 孙建萍.老年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第五篇: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浙江省永康市第四中学黄艳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英语作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与国外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和大纲的二级目标与要求指出“学生能复述课文大意;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

而我们永康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创造,实现了产业发展国际化,积极拓展新兴国际市场,引导本地骨干企业利用优势产业资源,实现与国际知名五金跨国集团强强联合,完善外贸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在国外设立销售网络和研发中心,大力扶持外向型经济增长。出口总额居金华各县(市、区)第一位。永康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人才,新课程理念强调不求人人升学,但求练就一技之长。如果我们的学生有了浓厚的英语听说兴趣,能积极参与听说活动,不仅能为自己未来就业提供无限可能,也能为家乡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奠定了基础。

但目前的现状却是: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学校和老师们比较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而大大地削弱了听说能力的培养,日常生活中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很少,交际质量不高,交际水平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模仿背诵上,“哑巴式”英语依然存在,这与现实的要求相差太远,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初中英语口语的教学,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创新点

(一)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层层铺开,很多学校和老师也认识到了听说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开始了这几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钟道隆老师的逆向学英语,主张以录音带上无形的声音为学习内容,以录音机和各种词典为老师,听,写,说,背,想五法并举,由自已“写”出一个课本来。湖南省株洲市刘静儿老师的以听说促读写,以任务促能力--中考英语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可以把提高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的“构建中小英听说课‘模式’,促进学生英语交际力研究” 弥补了中小学教育界对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它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于一体,由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提升到理论,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同时,研究成果中构建的中小学英语听说课模式,及学生听说能力的考评方案等,在实践中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并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课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农村初中英语口语课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做了分析和研究,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解决口语课中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有效策略。1990年8月东北师大和抚松三中共同开展关于“优化农村初中外语教学的改革实验”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交际英语教学和“介绍操练实践巩固”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实践上可以改变“聋哑”英语的现状;从理论上我们融结构法和交际法为一体,起到了“互补”作用。它更适合于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

点,特别是适合于那些教学条件较差的广大农村中学。它是对结构法和交际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突破。民族学校的赵敏老师分析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说明现在学生多存在的问题: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长和教师的情况,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说明《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的相关规定,说明学习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训练。分条说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所需要的具体努力和自己的探索。提供了一系列听过学生听说兴趣的步骤和方法: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实施英语组织教学。发挥新教材优势,做好口语训练。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习兴趣。开展课外活动,加强学生的语言互动。改革评测方式,布置“有声作业”等。综上所述,只有以听说为突破口,才能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初中英语听说兴趣的培养及听说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是属于实践性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立脚点在听说兴趣的培养,着眼点在听说能力的提高,突破点就是听说兴趣的培养和听说能力的提高的有效衔接,寻找使学生学生愿听乐说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正确听说的策略,形成相应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心理学提供的理论依据

马斯洛需求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我们要探究出合理的评价制度,让学生们在完成某个听说的任务后,能满足他们的某种需求,例如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和尊重。让他们理解,在永康经济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能满足他们多种需求。这样,学生们才会对听说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指出,孩子对听到过的材料印象深刻,同时会模仿所听到的材料。当孩子表达他已经熟听的材料时,内心会因为有把握而放松。为了更好地表达他们所想表达的,他们会去听更多的材料。

(二)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说是口语,口语是书面语的有声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与书面语在表达方式、途径以及词汇、句法和语言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听是话语理解和信息输入能力,说是表达思想的信息输出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这四种技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英语课程标准》和《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和大纲的二级目标与要求指出“学生能复述课文大意;讲述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小故事并参与简单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

(三)教育学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1.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学生的头脑里并非是一片空白。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学生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自然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建构了大量的朴素概念或前科学概念。这些前概念形形色色,共同构成了影响学生学习科学概念的系统。学生的前概念

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影响科学学习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前概念指导或决定着学生的感知过程,还会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影响。2.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3.科学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当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找到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已有知识的话题,创造出真实的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听说兴趣。

建构主义观点中教师的作用如下:1.主导作用、导向作用、组织者。教师应当发挥“导向”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进行“问题解决”。2.发现者。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并抱有正确的态度。3.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既要把最新的方法知识提供给学生,还要注意他们的全面素质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尽量把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给学生,在必要的输入之后,给学生以充足的操练和输出的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在发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在适合的时间以适当的方法提出,以免因为不当的评价方式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四、研究设计

(一)设计理念

1.听说是有声表达,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能更好地引起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听听说说、读读认认、唱唱玩玩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今后打下良好的基础。适当的听说材料的运用能刺激他们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充分调动积极性,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听说产生了兴趣,能力的提高就有了可能。

兴趣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学生为了能够在听说活动中表现得更好,会更多地了解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花更多时间模仿说话活动的相关材料。兴趣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

兴趣往往能够让人提出很多问题,同时驱动人去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人都有不懂的东西。很多都放过去了,以后就忽略。兴趣能够让人有热情去了解问题的答案,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模糊点越少,就越有信心,也具有比其他人更容易解决问题的实力(优势)。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具有兴趣的领域,人们的认识往往较多,而且也相对不容易茫然。兴趣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和重温已学知识,兴趣能够集中注意力,注意力越集中,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兴趣在很多时候就是学习的方向 兴趣的重要性就在于人们能够提出比较具体的学习目标,并很容易从专业的学习中获得成绩和成就感,兴趣让人不容易疲倦。总之,兴趣,为能力的提高铺就了通向成功的大道。

3.以听带说,在“说”这一输出活动前先进行充分的“听”这一输入活动。

语言习得的研究发现,人们掌握语言的过程,总是能理解的比能表达的要多。换句话说,人们所能听懂的,永远比能说的要多;”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会讲母语?为什么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到了说英语的国家很快就学会了英语?其实无非是他们有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所以我们说,学习语言,接触语言的频度比长度更重要。想一想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学习母语的时候,不到一岁就已经能听懂许多话了,到一岁多时,能逐渐断断续续地说出一点话,其原因就是,孩子有机会频繁地听到母语。

所以,教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要做到“以听带说”,应尽可能地让他们多听英语,在听的基础上多说,但不必一开始就要求他们说得非常正确。

(二)研究的目标

1.形成一套培养学生听说兴趣的方法。

2.形成一套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

3..搜集一套适合培养学生听说兴趣,提高听说能力的材料。

4..让学生在听说过程中快乐学英语,在读中升华情感,获得知识,体验成就感。

5..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学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整体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了解当前初中英语学生参与听说活动的兴趣,听说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参与听说活动的兴趣的方法的总结和实践。

3.提高学生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的总结和实践。

5.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教学设计的研究。

(四)研究的对象

实验班:永康四中八(9)班八(10)班八(11)班八(12)班

对照班:永康四中八年级其他班级

(五)研究方法

1.观察法:实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

2.比较法:比较不同学生,不同班级之间的学习情况。

3.分析法:收集资料,对之作出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研究出最受学生喜爱的天地。

4.实验法:对实验班学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5.个案研究法

从典型的案例处处,归纳并提升,形成具有理论含量与实践操作意义的教学策略或教学设计。

五、研究步骤

1、早期准备阶段(2009.10——2009.11)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客观分析初中英语部分学生对英语听说缺乏兴趣,读写能力不强的形成原因,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审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实施阶段(2009.12——2010.8)

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组织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行动研究,形成中期成果资料积累。深入展开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提高学生参与听说活动兴趣的方法以及提高他们读写能力的方法,课题组成员不定期地反馈交流研究的进展情况。

3、总结提高阶段(2010.9——)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鉴定,进行成果展示。总结出初一年级的英语学习评价方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策略,探索较为可行的提高学生参与听说活动兴趣和提高他们读写能力的教学方法。

六、预期成果形式

1.阶段性成果:实验总结、科研论文、案例。

2.终结性成果: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案例、教案集、研究带来的反思。

七、保障措施及条件分析

(一)科研基础保证:我市教科所对一线教师科研工作大力支持,给予方向性的指引。我校有一支以科教处为龙头的强大教科研队伍。课题负责人黄艳红担任八年级备课组长,永康市教坛新秀,金华市优质课二等奖获得者,曾参加浙江省名师论坛展示活动,撰写了《激发潜能 激活阅读》获得金华市论文评比三等奖,《转变观念 导好课堂》获金华市案例评比三等奖,”The sports meeting”反思与创新教案获永康市二等奖。胡笑贞老师担任校教研组长,永康市教坛新秀,担任《城郊结合部初中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负责人。课题的其他主要成员也成功担任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课题负责人,主要成员都具有胜任新课题研究工作的素质、实力和水平,这对我们今后的课题研究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管理保证:

1.实行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全面负责整个课题的工作安排及组织协调等;

2.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的内容与目标设计研究任务,并及时将重要成果进行总结。

(三)经费保证:

1.课题组将向学校申请研究经费以及自筹经费设立“课题研究基金会”,用于考察学习、资料搜集、专题研讨、成果汇集等研究工作:

2.课题组将加强经费管理,专款专用,确保研究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八、成员分工

黄艳红组长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二级教师(永康市教坛新秀,金华市优质课二等奖)胡笑贞副组长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永康市教坛新秀,金华市优秀班主任)周丽荷执笔人 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永康四中八年级备课组长)

徐巧群组员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永康四中九年级备课组长)

徐灵君组员永康市第四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下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分析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设备设计教学改革研究分析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实践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移动应用程序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高校开设了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这门课程。移动应用软件开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践教学环节是该课......

    《课外阅读与学生语文积累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推荐]

    ,《课外阅读与学生语文积累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文课外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 上传: 邓绿珠 更新时间:2012-5-29 0:25:24 一、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理论价值 毋庸置疑,课堂上的45分钟对于学生学习至关重......

    搞好勤工俭学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搞好勤工俭学工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勤工俭学活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我校的勤工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收到很好的效益。 一、 育人功能为主......

    实验报告:提高高一学生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研究 论文

    一、课题的确立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 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

    市场营销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的探究论文

    一、引言市场营销学是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每个营销者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时,都必须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战略的高度来谋/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划。譬如,需......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 林皋小学语文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1、学生发展的需求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论文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能力与水平,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实践是必要的措施。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对提高学生自身能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