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地理世界海陆分布备课计划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大陆、大洲、半岛的基本概念及海陆分布概况,明确大洲大洋位置。
2.通过合作探究,运用地图及资料,能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能绘制简易大洲(或大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图的方法。
3.初步养成细致缜密的思维习惯;全力以赴,做学习的主人。
[自学导航]
看课本上图、勾画重点并完成活动题P25.2、P26活动题
一、海洋与陆地
1.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占%;海洋占%。
即分陆地,分海洋。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地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半球。即北半球的陆地面积于南半球,北半球的海洋面积于南半球。但从海陆分布看,不管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海洋面积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
1、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的含义
名称
概念
举例
最大最小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口诀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世界有块大陆。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为,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占陆地总面积的1/3。另外有大陆、大陆、大陆、大陆和大陆,最小的是大陆。
中国位于____洲。______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______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3.七大洲的分布及特点:从南北半球看,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主要在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于半球。
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沟通_____洋和_____洋(___海和____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_(沟通______和______)。
三、四大洋
1.洋、海、海峡、海湾的概念:
名称概念举例
洋海洋的中心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
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一般靠近大陆
海峡沟通两个洋或海之间的狭窄水道
2.四大洋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口诀:太大印北)
3.四大洋的特点:
⑴太平洋:跨南北半球,在四大洋中最、最,表面水温最,岛屿最。
⑵大西洋: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形,面积第、深度第二,表面水温第三。
⑶印度洋:大部分位于半球,面积第,深度第三,表面水温第二。
⑷北冰洋:全部在半球,大致以为中心,被海冰广泛覆盖,是四大洋中面积最、深度最、水温最的大洋。
【合作探究】
1、绘制海陆分布轮廓简图并在图上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2、对照简图总结七个大洲的位置分布情况
3、对照简图总结四大洋的分布情况
第二篇: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海陆分布
李富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 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
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 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
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 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2.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教师讲述] 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 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展示教学挂图] 《世界地形图》。[练习] 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教师讲述]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提问] 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②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③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山脉、河流、海峡等常常成为大洲的分界,请在图上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各是什么?(欧、亚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提问] 观察地球仪,注意七大洲的轮廓,按面积请说出七大洲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最后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阿非被南极殴打
学完陆地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洋和海。3.洋与海(板书)
[教师指图讲述] 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顺序,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配合画出世界大洲、大洋略图)
[教师讲述] 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较小,且靠近大陆,一般由半岛或岛屿把它与大洋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是海峡相连。海峡是沟通两个大洋或海与海、海与洋之间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交通要道。
[练习] 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我国附近的海和海峡并在图上指出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练习] 完成第27—28页“做一做”。过渡 前面我们学习了海陆的分布,那么今天的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许多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不少的学说。其中著名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二、海陆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其他学说的基础上,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的。1.大陆漂移学说
[展示投影片] 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
[指导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8—29页的“读一读”及29页最后一段,思考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③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④在大陆漂移过程中,面积缩小的大洋和面积扩大的大洋是什么大洋?
[教师] 魏格纳为了研究大陆的漂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正是一种科学献身精神。今天人们已经接受了魏格纳所提出的“今天的海陆分布是因为大陆漂移的结果”观点。到了本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大陆的漂移是因板块运动造成的,从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板书)用泡沫纸板割成六大板块 [展示教学挂图] 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讲述]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被分成六大板块。(请同学指出六大板块名称)②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请同学注意板块的边界和板块的运动方向。)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带。(配合展示投影片: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分布带。)
[练习] 课文第30页“想一想”。[提问]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扩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靠拢,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离开。)
布置作业 绘制海陆轮廓简图,并注意掌握绘制技能,在绘图中复习本节知识
第三篇: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运用地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空间分布位置。
3、能在图上读出并记忆大洲的分界线。
4、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读图、填图技能。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及海陆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一、情境导入
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读图,找找答案。
二、新课
1、讲解,小组活动,展示归纳
(1)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2)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直观判断海陆面积的大小。(3)结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1)介绍: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2)自学
了解七大洲,观察各大洲的轮廓,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启发学生勾画大洲轮廓略图。(3)学生活动:
观察各大洲的位置,交流讨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各有哪些大洲,达成一致意见。试勾画大洲的轮廓简图。
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4)合作探究,各大洲分界线的名称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5)结论,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往往以山脉,河流,海峡及运河作为洲界线。
3、四大洋,自学,展示
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面积小,深度浅。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三、练习
1、巴拿马运河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2、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围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3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四、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概况,有关地球的知识还很多,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学习和探索。
五、作业
请归纳各大洲轮廓形状主要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吗?
六、板书设计
海洋与陆地:1.地球、水球。
2.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大陆、岛屿、海峡、大洲、大洋、海 七大洲:名称、面积大小、轮廓、分布 四大洋:名称、面积大小、分布 3.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七、教后反思
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
魏 巍
刘村二中
第四篇: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世界的海洋与陆地的概况。是前一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同时也是以后世界地理等有关章节,解释诸种地理现象分布的关键知识的准备阶段,是世界地理知识系统的重要板块和初中地理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概况。掌握大洲的分界线。
(3)能简单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4)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轮廓和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海洋与陆地”部分,激励学生利用以前的课外知识判断推测海陆面积的比例,从而鼓励学
生多阅读、多思考。“七大洲”、“四大洋”部分,强调利用各种地图、地理图表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领悟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自觉保护环境,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形成。
4、教材处理
本节教材内容都应从地图中分析、总结。教材中有较多的活动题的出现,我准备采用比赛、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反复运用和观察地球仪、世界海陆图,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由此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录像”,由此导入新课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究。
(2)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判断,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于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
(3)多媒体教学法
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识的简化,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
三、说谈学法
指导学生运用图表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展示,互动点评,学会读图和用图。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观看在太空拍摄到地球的录像,从而引发对世界海陆分布的思考。
(二)讲授新课
1、让学生随意地转动地球仪10次,然后用手按住,计算出按住海洋、陆地的比例各是多少。进而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和“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读图分析,得出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让学生展开辩论:地球应该被称为“水球”还是“地球”?加深对世界海陆分布的理解。
3、在讲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迅速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4、指导学生读图,找出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并重点强调亚欧、亚非、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从而使得学生对大洲、大洋的空间位置有个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讲解大陆和大洲,海与洋 的区别
5、填图比赛:在空白世界的海陆分布图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6、通过游戏,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1)辨认轮廓:将七大洲的轮廓用硬纸片剪下来通过观察,掌握七大洲的轮廓特征,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
(2)联想记忆:用多媒体显示各大洲轮廓示意图。在学生们充分想象后,说出各大洲轮廓特征,教师相应对应显示各大洲轮廓的几何图形。
(3)绘图比赛:引导学生在绘世界海陆分布简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标注赤道、回归线、极圈等特殊经纬线让学生初步形成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观念。
(三)知识巩固
师生共同观看“世界海陆分布”的录像,指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师加以总结,强调七大洲和四大洲空间位置关系。
(四)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位置意识。
第五篇:《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世界的海陆分布》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本节安排2个课时,今天说的是第一个课时。我说课的内容将按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海陆分布》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前一节内容—《认识地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世界海陆的分布和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它既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具备的知识。所以这一节的内容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
不仅能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而且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2)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读图分析、直观演示、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以及地理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七大洲的名称、形状及其分布;其次,将七大洲的空间分布视为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说教法和说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所谓“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讨论法
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交流与交往的机会,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独立性。
(2)游戏教学法
针对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好说、好动又好胜的特点,我准备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轻松又愉快的学习。(3)读图分析法
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多种图片,让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读图析图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4)直观演示法
利用地球仪、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强化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接下来,说学法
三、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能轻松、愉快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建议学生采用以下学法:游戏法、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拼图法、小组讨论法。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新课
针对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具—地球仪,接着提问学生在地球仪中蓝色代表什么呢?设置疑问启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引入课题——世界的海陆分布。
接着,教授新课
1、世界海陆分布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世界海陆分布及其特点,我准备采用游戏、读图分析以及直观演示法 首先,我会请一位学生上来随意地转动地球仪10次,然后用手按住,计算出按住海洋、陆地的比例各是多少。
最后用多媒体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和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从而引导学生观察读图分析,得出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拼图、直观演示和小组讨论法。
(1)名称(直观演示法)
我主要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了解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认识七大洲的名称,然后利用自己编的口诀帮助学生记忆七大洲的面积大小。(2)轮廓(直观演示法)①先用多媒体展示七大洲的轮廓,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请同学上来说出各大洲轮廓特征,最后再用多媒体显示各大洲轮廓的相似图形。例如,欧洲的形状像喇叭,大洋洲的形状像五边形,南极洲的形状像躺下的逗号。
②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大洲轮廓形状的认识,我用卡片将七大洲的轮廓剪下来,随机抽取,让学生逐一辨认。这不仅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还增强了学生的识图能力,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3)分布
七大洲的空间分布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和拼图游戏法。①首先,我展示了七大洲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各大洲的分布状况。
②我重点要求学生去发现洲与洲之间的位置关系。其次,引导学生观察洲界线图,最终让学生说出洲与洲之间的分界线。
③拼图游戏:为了让学生巩固这节课的难点,我依然选择用硬纸片剪出七大洲的轮廓图,拼成世界地图,并标出每个大洲的名称,看哪组拼得最快,最准,使得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再次达到了一个高潮,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的。
最后,小结、反馈练习及布置作业
最后我会根据多媒体的展示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总结完之后将会进行反馈练习以及布置作业
以上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