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母创造的奇迹故事
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师,“文革”中被称作资产阶级小姐。在人们印象中,资产阶级小姐大多娇生惯养、吃不得苦,但是这些在母亲身上都是看不到的。母亲曾经有过优裕的生活,上过教会学校。为了父亲,她从省城济南调到当时破旧落后的聊城,租了一间小农房住了下来。
父亲37岁就瘫痪了,那时我还小,寄养在外婆家。医生说他是因为劳累过度,尤其那次出差骑自行车往返200多里,路上又淋了雨。我至今不能想象,血气方刚、心性要强的父亲当时怎么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人生劫难。从此,母亲就默默照顾了他几十年。至今我们也从没听过她一句怨言,也从没见她对父亲发过一次脾气。
父亲不能下床,以他的个性必定着急无奈。他把希望寄托在我这个长子身上,期望我能快点长大,帮母亲分担家务,替他顶起这个家。12岁那年,回到家,我就开始挑水、做饭、垒鸡窝、拾柴火、垛草垛、劈柴……后来,我又被父亲赶到农村,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支农劳动,还被他特意送到朋友的农村老家生活了一个多月。从高中到大学,尽管班里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但每次举行割麦子比赛,我都是第一名。
上了高中,我的假期基本上在工地上度过。一年暑假,父亲让我去建筑工地当小工,30天假期,我在工地上干了整整29天。太阳晒得我胳膊和脖子又红又黑,脱了好几层皮,手上也遍布抛砖时留下的新旧血痕。这样辛劳一天,工钱不过一块多。最后两天,我央求他让我歇一歇,也遭到断然拒绝。我在背后直骂他是“财迷”。
因为久病在床,心情烦躁,父亲少不了对母亲发火,母亲却总是以发自内心的宽容化解家庭的阴霾。奶奶三天两头住院,父亲病情时好时坏,母亲除了上课,还要轮番伺候病人、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即便在这样艰难的日子里,她也没有忘记帮助别人。她每月从菲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资助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的叔叔。两个遭受病魔折磨的家庭,在母亲的坚定、善良中支撑了下来。
母亲唯一一次对我发火,是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当时正值“文革”,男孩子们跑出去“闹革命”,只有女孩子留在教室。我怕留在课堂其他男孩起哄,又不愿出去玩,只好背着书包回家。母亲见我“逃学”回家,脸都青了,劈头盖脸训了我一顿,吓得我背着书包又跑回学校。不能进教室,我只好找到一片小树林,把书包当桌,小树当靠背,自己预习没学过的课程。就这样,几个月时间,我自学完了一学期的课程,做完了作业。第二学期复课时,我发现功课不但没落下,反而由于学会自学,知识更扎实、更灵活了。
母亲的坚强、从容,是我们家最强大的精神支柱。母亲通达乐观,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却从没有见过她愁眉苦脸,永远是平和、微笑地面对一切。无论父亲病情多重,家庭多么受人歧视,只要看到母亲安详、坚定、乐观、善良的面容,我们都会感到一下子有了力量。我和妹妹一个脾气躁,一个憋不住事儿,却都有一颗从容的心,这也是母亲送给我们最好的生命礼物。
父亲则教会了我们坚持和热爱。瘫痪后的40多年里,他受支气管炎、肺结核、心血管并胃病的折磨,每年都要病危住院数次。记不清多少医生曾经告诉我们,父亲活不过当月或当年。几十年里,这种生离死别的痛苦时刻萦绕在我们中间。不过,所有医生的预言都错了,父亲每次都活了下来。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在年逾古稀的时候竟然站了起来。记得有一位老同学来访,我们刚刚坐下,忽然一个身影从门前闪过,老同学一惊,问那是不是我叔叔?我反问他,难道你不认识我爸爸了?他眼睛瞪得老大,连说不可能,不可能!
后来我上大学,做工程师,又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产品家喻户晓。有一年,我接父亲来公司。他一整天脸上都洋溢着蜜糖般的笑,充满了对我的信任、肯定和鼓励,一点儿也找不到当年严厉的模样。他行动不便,上下楼梯我都要背着他。负重前行,却让我步履沉稳。那个曾经在田间、工地挥汗如雨的少年,恍惚间掠过记忆……
在很多人眼里,我创造了一个成功的奇迹;而在我看来,父母才是真正创造奇迹的人。
第二篇:管理学小故事-突破创造奇迹
生物达人12
突破创造奇迹
1989年以前的“天磁”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磁性材料专业配套厂。囿于旧有的体制,传统产品大量积压无人问津,只得停工;工资发不出,只能拖欠;福利无法兑现,只有取消。厂子一度处在了濒临倒闭的境地。
谁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干部们左躲右藏,600多名工人们翘首以待。
终于,36岁的林永宁挺身而出:我来!
1989年,他担任了已停产半年的天津磁性材料厂厂长。上任伊始,就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是延续企业发展的老路子,在生产改进磁性材料配套产品上作文章;二是打破现有生产经营格局,在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上下功夫。前者稳妥无风险,因为国家刚刚投资1000万元。引进两条软、硬磁生产线。后者风险大,没资金,没项目,没产品,一切都要靠自己去闯。
敢于冒风险的林永宁,突破重重障碍,勇敢地选择了后者。
林永宁发现,就在天磁厂被迫停产的同时,南方一些企业用零散的磁材生产保健用品却风行市场。一个念头如电光一般照亮了林永宁脑海深处的记忆:中国自古就有磁能健身的理论,本厂有数十年生产磁材的科技优势,何不用来生产磁保健系列产品呢?
腾笼换鸟,生产磁化杯!林永宁作出了大胆决策。
犹如一石击水,激起阵阵涟漪。职工不同意,外界不理解,厂里掀起了**:“你林永宁是不是在拿全厂600号人的饭碗当儿戏?”
林永宁迎着风险拍板定夺:“企业没有一成不变的经营,只有市场是企业唯一的取向。”他和大家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市场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压缩了老式磁材的生产,腾出资金和厂房转产磁化杯。开发新产品,人才最关键。林永宁千辛万苦,终于请来了北京一位搞磁保健的老专家。
磁化杯面市了,很快风靡市场,而且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用磁杯喝水的热潮。“东方魔杯”的雅誉不胫而走。天磁厂也从一个磁化杯引出了一系列磁保健产品。从1990年至1993年的4年中,仅天磁杯就销售3000万只,实现利税达4000万元。
林永宁也当之无愧地被誉为“磁王”。
决策者经营思维固守传统、不思进取,导致了许多企业丧失了发展良机,甚至走向穷途末路。企业要发展,必须有创新思维。突破才能创造奇迹!
第三篇:热忱会创造奇迹励志故事
一
一旦缺乏热忱,艺术品无法流传后世,军队无法克敌制胜;一旦缺乏热忱,人类不能驯服自然界各种强悍的力量,不会建造出令人难忘的宫殿,不能用诗歌去打动心灵,不会创造出震撼人心的音乐,不能用无私崇高的奉献去感动这个世界。正是因为热忱,伽利略才举起了他的望远镜,最终拜倒在他的脚下的是整个世界;哥伦布才克服了艰难险阻,领略到了巴哈马群岛清新的晨风。凭借着热忱,自由才获得了胜利;凭借着热忱,林中的原始民族举起了手中的利斧,砍开了通往文明的道路;凭借着热诚,弥尔顿、莎士比亚才在纸上写下了他们不朽的诗篇。
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贺拉斯·格里利曾经说过,只有那些具有极高心智并对自己的工作有真正热忱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人类最优秀的成果。
萨尔维尼也曾经说:“热忱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你所说的确实是你自己真实感觉到的,如果你能够让人们相信这一点,那么即便你有很多缺点,别人也会原谅你。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你一定要努力,否则,再有才华也会一事无成。我自己就是这样,有时为了彻底把握一个细小的环节,不得不花上数年的时间。”
二
在美国人的天性和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对自己的理想与使命锲而不舍的信念,一种近乎狂热的执着。这一个特点非常明显。这种品质在伦敦交易所的大厅里看不到,在赤道国家一般也是看不到的。甚至在五十年以前,这种品质甚至还没有出现。但是,由于美利坚和澳大利亚的影响,这种在这两个国家非常普遍的心理——也就是这样一种信念:如果一个人想获得成功,他必须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热忱都投入进去——现在在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当中传播开来了。从前,这种品质只是少数伟大人物才具有的禀赋,而现在它已经成为那些优秀民族的民族特性了。
三
一个人保持高度的自觉就是热忱,即为了完成他内心渴望去完成的工作,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正是出于这种热忱,维克多·雨果在写作《巴黎圣母院》的时候,为了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把自己的外衣都锁到柜中,一直到作品完成以后才拿出来。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分心。
著名演员加里克的话正是对这种热忱的绝妙注解。有一次,当一位事业不太如意的牧师问他,是借助什么力量把听众牢牢抓住,加里克回答:“你跟我不一样。你虽然宣讲的是永恒的真理,你自己坚信不疑,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你似乎并不怎么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而我呢,虽然我自己知道我说的是一些虚构的、不真实的东西,但我说的时候却像我从灵魂深处都相信它们一样。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区别。”
第四篇:让生命创造奇迹人物故事
2013年1月28日,发行最新专辑《激情》后,风靡全球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随即展开世界巡回演唱会。4月30日,他带着全套班底来到中国,走进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和喜爱自己的中国歌迷见面。
波切利是意大利托斯卡纳人,先天患有严重的青光眼,让他从出生起就饱受折磨,只有6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手术。后来的几年里,尽管波切利经历将近30次治疗,不过他的眼睛依然没有好转。
7岁的时候,对音乐非常敏感的波切利开始学习钢琴,接着又练习吹长笛和萨克斯,并对歌剧特别感兴趣,喜欢跟着父母去看歌剧。每次家庭聚会时,在大家的要求下,波切利会模仿歌剧里的神态,将厨房火炉前的梯台当作小舞台,聚精会神地表演起来,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可惜,12岁那年和同学踢足球的时候,活泼可爱的波切利不幸被足球击中造成脑出血。虽然父母费尽心血帮助他医治,但是痊愈后他的双眼完全失明。突然遭到厄运袭击,导致陷入彻底的黑暗中,让波切利很痛苦,每天从早到晚他都闷闷不乐,认为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父亲拍着波切利的肩膀,苦口婆心地开导他,人不能为失去的东西而烦恼,要为拥有的东西而高兴,尽管你的眼睛看不见,可是你的其他部位还是好的,只要你奋发图强,仍然可以让生命创造奇迹。
“创造什么奇迹?”波切利用力推开父亲的手,声嘶力竭地咆哮,“身边有美丽的世界,我却丝毫看不见,除了在黑暗中默默无闻地死去,我究竟还能做什么?”
“小家伙,别气馁。”父亲赶紧安慰波切利,“这个世界属于每个人,虽然你看不见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让这个世界看见你。你不是喜欢唱歌吗?你可以用歌声创造奇迹。”
父亲的慰藉,重新点燃波切利的信心,他很快就去波洛尼亚盲人学校,依靠点字乐谱学习音乐。尽管波切利从小非常喜欢音乐,况且有显而易见的音乐才华,差不多所有听众都认可他的声音,然而他觉得在文艺界不会有什么结果,最初他并没有打算投身音乐界,而是准备从事和音乐完全无关的工作。
因此,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比萨大学后,波切利学习的是与音乐毫无关联的法律,并获得博士学位。然后,波切利顺理成章地成为职业律师,专门做法律方面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波切利感到少年时代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远,他想去追那个曾经做过的梦,用歌声实现父亲在自己身上寄托的希望。
听说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将在都灵招募学生,公开授课的消息时,波切利欣喜若狂,立刻报名投考,并顺利地成为弗兰科的学生。由于身体的原因,波切利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成绩不理想。
见波切利情绪低落,弗兰科就用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借希腊神话中日神、酒神之口表达的哲学观告诫他。随即,波切利的心情逐渐变得轻松,学习努力。那时候他白天当律师,晚上去酒吧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在波切利跟弗兰科学习期间,帕瓦罗蒂也给他提过重要的意见:“希望你记住,要唱得柔和,不要强迫用嗓……”波切利如同说话似的歌唱,就是受到帕瓦洛蒂的启示。
准备邀请帕瓦罗蒂与自己合唱《求主怜悯歌》时,意大利著名摇滚歌手佐凯洛偶然间听到波切利的歌声,顿时异常惊讶,认为他的歌唱有美感、有情感、有灵感,随即决定请他录制《求主怜悯歌》的试音带。与佐凯洛邂逅,让波切利的音乐生涯出现戏剧性转折。在佐凯洛的合唱作品中,波切利和帕瓦罗蒂一起担任领唱。
帕瓦罗蒂对与自己合作的年轻人波切利十分欣赏,后来不仅邀请他参加自己的个人慈善音乐会,与几位音乐大师同台演唱,而且将他介绍给国际声乐节。于是,波切利开始在国际性声乐活动中频频亮相。
在卡利亚里普契尼音乐节上,波切利演唱《蝴蝶夫人》和《托斯卡》中的咏叹调和二重唱,在观众惊喜的欢呼声里,他主动加演被称为男高音杀手、具有连续9个高C的《联队之花》,唱法正统、自然、舒服,始终保持着柔和的音色与稳定的声音,结果引发全场惊呼。
随后,波切利大放异彩,除了横跨古典、流行领域之外,同时擅长歌剧咏叹调、音乐剧选曲、流行金曲和各国民歌的音乐特性,更使他成为跨界歌手中的佼佼者。波切利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他成功地将歌剧唱腔融入流行歌曲中,铸造出超越流行和古典之间的独特流派。
对于歌剧演员来说,失明无疑是巨大的障碍,每次排练和演出都很痛苦,如果没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就难以坚持下去。不过,波切利却以乐观的激情和对艺术的执着战胜生理的缺憾,逐渐迈向事业的巅峰。
尤其可贵的是,在盛名之下波切利依旧十分低调,认为不是他选择歌唱,而是歌唱选择他。成为歌手完全取决于听众的反应,歌手不能说听我的,我要为你歌唱,而必须使人们对你说,请为我们演唱。
迄今为止,从首张个人专辑《宁静的夜海》到《激情》,波切利已经发行多张专辑,累计销售达到几亿张。波切利的命运就在他的歌声中,他的声音就像星火燎原,几乎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媒体采访时波切利说,他创造奇迹的力量,主要来自尼采的哲学观:“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场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第五篇:坚强的意志可以创造奇迹故事
有一所位于偏远地区的小学校由于设备不足,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烧煤锅炉来取暖。有个小男孩每天提早来到学校,将锅炉打开,好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进教室就能享受到暖气。
但有一天老师和同学们到达学校时,发现有火苗从教室里冒出来。他们急忙将这个小男孩救出去,但他的下半身已被严重灼伤,整个人完全失去了意识,只剩下一口气了。
送到医院急救后,小男孩稍微恢复了知觉。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听到医生对妈妈说:“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烧得太厉害了,能活下去的希望实在很渺茫。”
但这勇敢的小男孩不愿这样就被死神带走,他下定决心要活下去。果然,出乎医生的意料,他熬过了最关键的一刻。但等到危险期过后,他又听到医生在跟妈妈窃窃私语:“其实保住性命对这孩子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遭到严重伤害,就算活下去,下半辈子也注定是个残废。”
这时小男孩心中又暗暗发誓,他不要做个残废,他一定要起身走路,但不幸的是他的下半身毫无行动能力。两只细弱的腿垂在那里,没有任何知觉。
出院之后,他妈妈每天为他按摩双脚,不曾间断,但仍是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即使如此,他要走路的决心也未曾动摇。平时他都以轮椅代步,有一天天气十分晴朗,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他望着灿烂阳光照耀的草地,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奋力将身体移开轮椅,然后拖着无力的双脚在草地上匍匐前进。
一步一步,他终于爬到篱笆墙边,接着他费尽全身力气,努力地扶着篱笆站了起来。抱着坚定的决心,他每天都扶着篱笆练习走路,一直走到篱笆墙边出现了一条小路。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努力锻炼双脚。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每日持续的按摩,他终于能用自己的双脚站起来,然后走路,甚至能跑步。他后来不但走路上学,还能和同学们一起享受跑步的乐趣,到了大学时,他还被选入田径队。
一个被火烧伤下半身的孩子,原本一辈子都无法走路跑步,但凭着他坚强的意志,葛林·康宁汉博士,跑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成绩。
坚强的意志,可以创造奇迹。对于一个遭遇不幸的人,首先要战胜的就是心理的阴影,这个过程是艰难的。而这种艰难往往是人为制造的,一方面来自自身的自卑和沮丧,另一方面则来自滥施同情或者心术不正的人们。但是不幸的人一旦战胜这一切,就会成为一个比平常人更加坚强的强者。一个超越苦难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