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创造奇迹
爱,创造奇迹
周口市川汇区七一路一小刘建华
前段时间,观看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时,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女孩用没有手指的右手熟练地配合着左手,在钢琴的键盘上跳动,优美的旋律在她的手下流淌。她是一位天生的肢残儿,来自河南鹤壁农村。她的笑容让我难以忘怀。
当主持人向观众介绍她的情况时,她微笑着举起右手,没有掩饰和悲伤,她说:“这是个事实,我没必要掩盖。”
当主持人问她:“当初你选择学钢琴时,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对于你来说,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她笑着说:“只要热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每天骑着自行车,从乡下赶到城里钢琴老师的家里,往返五六十里,你放弃过吗?” 主持人问。
“没有。我相信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我想学钢琴,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养活自己,报答父母和老师。”
我惊异于这个18岁的姑娘灵魂的强大。她的坚强、乐观、执着是许多健全人所不及的。我想,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培养出了这样健康的心灵?她遇到了什么样的老师愿意接纳她并帮助她完成了很多正常人都做不好的事情?
听完主持人的后续介绍,我明白了。
女孩名叫张桂书,出生时上面已有两个姐姐。别人劝她父母,“送人吧!”她父亲说:“我要好好地养这个女儿!”她热爱音乐,父亲竭尽全力满足她学钢琴的愿望。在学琴的两年中,每天让她独自骑车到城里的老师家,磨练她的刚强。
两年的学琴时光里,老师已把她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教琴时,老师没有把她看作残疾人,而是把她看作正常人,因为张桂书的最大愿望是“渴望尊重”。去央视参加节目表演时穿的裙子是老师出资买的,陪她一块儿去的,还是她的老师。
节目看过后,我一直在思索:为人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爱才是最有价值的?
作为老师,当你有了渊博的知识,再有一颗仁爱之心,我想你就是人间的天使!让那即使是残缺的生命也变得熠熠生辉。
肢残的张桂书是不幸的,然而,我所看到的分明是一个健康的生命在蓬勃幸福地生长!是爱,创造了奇迹!
第二篇:爱可以创造奇迹作文
[爱可以创造奇迹作文]
我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却生活在一个不普通的家庭里,爱可以创造奇迹作文。我的妈妈是一个农民,姐姐是一位中专生,爸爸却是一位只有三岁孩子智商的残疾人,这是因为我三岁那年的一场车祸。
一场车祸让爸爸在医院一住就是一年,化了我们全部的积蓄,还欠了很多外债。医生最后说,回家养着吧,治好了也是个植物人,能走路就是奇迹。妈妈含泪把爸爸接回了家。
在家里,妈妈从没有灰心的照顾着他,给他擦身体,喂饭,与他说话。而且叫我和姐姐总陪在爸爸身边,跟他聊天,给他唱歌。妈妈对我们说:我们都要照顾爸爸,不能放弃,奇迹会出现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奇迹真的出现了,爸爸的病渐渐的有了好转,他可以拄着拐杖慢慢的走了。妈妈看到这一切,就赶紧去给我爸爸看病的那家医院联系,医生们都很惊喜,并决定给他做二次手术,初中三年级作文《爱可以创造奇迹作文》。
做手术时,妈妈在手术室的门口坐了八个小时。治疗结束后爸爸明显比原来好多了。过了些日子爸爸可以不用拐杖就可以走路了。但他的智商却永远定格在了三岁。有时走出家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
家里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妈妈身上,又要还债,又要供我和姐姐上学。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多么的不容易,经常去给别人家打短工。她拼命的干活。但妈妈总微笑着面对生活。她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总是满足的说:这足够了,我们全家人能在一起,这是老天爷对我们的恩赐,我们得好好活着。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作者没有对家庭的不幸刻意的去渲染,但从那些平叙中我读出了车祸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多么大的不幸。母亲是这篇习作的中心人物,是她的爱和坚强撑着这个家,但作者并没有大力的去描写她,只抓住了两次她对我们说的话。我们都要照顾爸爸,不能放弃,奇迹会出现的。这足够了,我们全家人能在一起,这是老天爷对我们的恩赐,我们得好好活着。就是因为这两句点精之笔成就了这篇习作。所以我们在习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哪怕它只是一句话。
第三篇:爱,会创造奇迹
“爱”会创造奇迹
——读《熊猫回家路》有感
泉州市云谷小学庄荣鑫
大家都说:爱,能撑起一片蓝天,能抵御寒冬里的风雪,能为你创下美好的未来。我想说:爱,会流出激动的泪花,会放出希望的光芒,同时,也会创造奇迹。
——题记
在同学的推荐下,我怀着愉快轻松的心情翻开了《熊猫回家路》这本电影小说的扉页。读着读着,心情却紧张了起来,我不禁为熊猫宝宝的命运捏了把汗。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发现我的眼眶早已湿润了。是为熊猫宝宝最终成功回到妈妈身边的幸福结局感到欣慰,更是因为被小男孩对熊猫宝宝那份最真诚、最善良的爱感动。
回头想来,这漫漫熊猫回家路,一路上也可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一只与母亲失散的小熊猫遇到了善良的卢娃子。当昏迷不醒的小熊猫被卢娃子发现后,卢娃子立刻把它救了起来,还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它。这就是爱,它能带给大家无尽的温暖和安慰。不久后,熊猫宝宝醒了,这就是爱创造的奇迹,它使小熊猫得到庇护。为了保护小熊猫,卢娃子冒着危险、想尽了各种办法与大人们周旋,耗费了不少体力和心思,才使小熊猫毫发无损。这又是爱创造的奇迹,只有一个真正爱护熊猫并把它当做朋友的人,才会这么做。当小熊猫被发现并被抓起来时,卢娃子冒着危险不顾一切救出了小熊猫,并决定把小熊猫放回山林。这一路上卢娃子不知摔了多少次,浑身上下有多少伤,但他还是咬着牙关把小熊猫背到河对岸。面对着滔滔河水和熊猫远去的身影,卢娃子嚎啕大哭。这再次是一个爱创造的奇迹,因为卢娃子对小熊猫的爱,和保护小熊猫的责任,使卢娃子不怕路途艰险,终于把小熊猫送回大自然。
同样,我们周围也发生过不少用爱创造奇迹的人和事。有独臂英雄丁晓兵为救战友“牺牲”右臂;孤寡老人的女儿林秀贞无条件收养多个与自己没有亲戚关系的老人;以坚强毅力踏上感恩之旅的黄舸父子坐着一辆三轮摩托车,走遍了八十几个地方,只为感谢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在汶川大地震救援中,人们发现了一对母女,那时母亲双手向两旁撑开,背部顶着乱石,给女儿腾出了一个生存空间。当人们把她们都救出来时,母亲已气绝多时,而她的女儿却活了下来,这是母爱的奇迹。母亲在黑暗的废墟中悄悄地离开了,她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这母爱的绝唱难道不是爱创造的奇迹吗?
小熊猫顽强的生命力令人赞叹,卢娃子那颗善良的心也同样备受人们的称赞。爱,会创造奇迹!
(指导老师赖素珍)
第四篇:爱与智慧可以创造奇迹
爱与智慧可以创造奇迹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艺术节活动。期间,学校向大家推荐了一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在去年参加干讯班培训时就听说这本书很畅销,感谢学校领导的推荐,我又读到了一本好书,我又认识了一位激情与智慧并存的教育者——艾斯奎斯先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分享了雷夫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蜕变历程,不管你是教师、家长,还是一般大众,都能从他在本书中坦率和刚正的叙述中获益良多:“成功无捷径”,只有坚持并不断付出,才能淬炼出卓越的成果。56号教室,这个普通的教室,却又那么不平凡的教室。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看完书本,合上,脑子里只有一个最真的渴望——让我也成为第56号教室的学生!
最感动我的是当我读到乔安娜写给雷夫的信的时候,我被深深的感触,这是对老师的最大回报,也是对恩师最大的赏赐。正值我们学校刚刚开展的“知恩 尚美 喜迎世博”首届感恩节活动,学校策划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弘扬中华民族知恩尚美的优良传统。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俗话说:吃水莫忘打井人;老人们的一句教导: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老师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对于56号教室的每一个孩子,雷夫都可以像普通的老师去教导,也可以像普通的老师去尽自己的那份报酬之内的责任,但是他没有,从乔安娜在信中称呼雷夫为“父亲”的时候,我被深深的感动。
爱心需要自己的辛勤劳苦去浇灌,爱心更需要对他人的那份责任心,爱心不只是言语的承诺,更是承诺之后的身体力行。这份奇迹,是雷夫用爱心在倾心浇灌。从教室里的那把火开始,他的印象已经深深停留在孩子的脑海;从他平时教导孩子的学习方法,可见他常常为孩子思考;从他平时利用活动教导孩子去理财,可知雷夫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从他教导孩子从小事开始管理,可见雷夫的真正热诚的内心等等,一件一件的事情,都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看,去想,去借鉴,去感恩。
为了让不会阅读的的孩子能跟得上其他的孩子,雷夫老师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法:首先解释教材,让落后的学生跟得上进度,还会事先帮阅读程度只有初级的学生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程开始前便赢在起跑点上;让个别的学生阅读合乎自己程度的书籍。最为一名倡导学生阅读的教师,我深感即使是让你推荐适合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书籍,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这需要教师对大量书籍的通读,对学生阅读水平的真切把握。雷夫老师的做法真正是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分层,让每个孩子都收获其中。
雷夫老师还倡导一定要善用图书馆。这对于我们现行方便的网上购书、网上阅读显得有些过时。但是只要我们回想起那些在书店中地席而坐贪婪的阅读的孩子,我们就想到当不爱读书的孩子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心灵的震颤,就会对上读书馆的意义有了另一种理解。
雷夫老师提出的“把阅读和世界联接起来”,这再一次让我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深入的思考。雷夫老师指导孩子读书士比亚的作品,并和孩子们一起改编成戏剧。一部戏剧的打造需要一年的时间,但是他们就这样一步步走来,使得小莎士比亚剧团小有名气。他说:在认真思考亨利王子为了在一个无耻的世界中找到荣誉而奋斗所做出的挣扎和努力地同时,孩子们学到了日后在学校餐厅和操场面临困境时的自处之道。”我想这种联接肯定不会是雷夫老师讲出来,当一部文学作品被这样生硬地与现实进行关联时,她就没有了吸引力。但是这样著名的文学作品被这样读过、演过之后,其内涵自然就融入了每个孩子的人生。这样的阅读,对眼下的快餐式阅读是一种并不矛盾的对接。因为现下快餐式的作品太多,与之对应的就应该是快餐式阅读;而对于真正经典的作品自然应该像雷夫老师和他的学生一起读莎士比亚那样慢慢阅读。毕竟真正的阅读是没有捷径的。
这本书通过无数个事例来教给我们方法,并没有那些长篇大论的“思想”,通俗易懂。很敬佩雷夫老师,他擅长各个学科,知识渊博,并且书中所写的都是我们正需要的,也是我们常出现的问题。做为一名音乐老师,我反复看了本书的第九章——艺术爱好者。读完这一章节,让我惊诧,雷夫老师怎么对每一门学科都那么精通?音乐、美术、体育...他说自己没有艺术天分,却是历史上唯一荣获“国家艺术奖章”的教师;在第十七章,他还详述了第56号教室筹备表演的方式。在第十章中雷夫老师对体育这方面研究了解的太透彻了,他的方法:记录数据,让孩子们跟以往的成绩比;独立练习,帮助孩子设定目标和目的,这些东西对他们人生的每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帮助。体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受益,更多的是身体以外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体育的精髓,就是雷夫老师所说的“体育的正道”,这些正道,是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给予孩子们的。
雷夫老师还有很多这样的完美课程,比如
1、人格课程
2、阅读课程
3、写作课程
4、莎士比亚课程
5、数学课程
6、艺术体育课程
7、自然、史地课程
8、班级管理
9、旅行课程.这些完美的课程再加上雷夫的一些好的做法,成就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老师用爱与智慧创造了奇迹,读完此书后,我收获了很多,也反思了自己,不论是为人师还是为人母,这本书对我都是受益无穷的!今后我还会一直读下去,细细品味,慢慢回味!
第五篇:读《战马》有感:爱,创造奇迹
爱,创造奇迹
——读《战马》有感
前些天,我读了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的《战马》这本书,文中的故事情节令我感动。英国《泰晤士报》曾讲“《战马》是一部绝对不能错过的感人作品,它让我们重新感受到活着的幸福”.《战马》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男孩艾伯特与战马“乔伊”之间感人的故事。艾伯特的父亲是一名农场主,乔伊是父亲因为一次赌气买下来的,当年艾伯特只有13岁,乔伊只是一匹6个月的小马驹。乔伊和艾伯特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相依相偎,一起快乐的长大,乔伊在艾伯特的照顾下得到了训练。战争爆发后,因为生活所迫,农场主父亲将乔伊卖给了军队。艾伯特伤心欲绝,在和乔伊告别时发誓一定要找到它。乔伊到军营后,艾伯特想方设法到前线参军,成为兽医站的护工,辗转多个战场,期待着与乔伊的相见。
买下乔伊的尼科尔斯上校在第一次战役中就阵亡了,乔伊和另一匹战马托普桑被德军俘虏,被指派拉起了急救马车。后来,托普桑因疲劳过度死亡。一次,因坦克袭击,受惊的乔伊跑进无人区不幸被铁丝网缠住腿受伤,英国军队和德国军队为了解救乔伊,暂时停火,后来英军赢得了乔伊。乔伊辗转来到了兽医站,不料竟与艾伯特意外相遇。乔伊在艾伯特的照料下,很快恢复了健康。他们之间的经历可谓坎坎坷坷,但最后他们还是一起回到了故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后,我久久不能释怀。如果战争没有爆发,乔伊就不会被卖到军队当战马,它也不会遭遇那么多苦难;如果没有了爱,艾伯特也就不会踏上千辛万苦的路程去寻找乔伊。
我想到曾经看过的真实故事,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有一位老师正在上课,黑板震动了起来,老师正在写板书的手也跟着颤抖起来,他还以为是自身问题,便用手压着黑板继续写。霎时间,地板开始摇晃,天花板开始分裂。老师立马意识到这是地震,大喊: “快跑!”大部分同学已经跑出变形的教室,老师也跑到了门边上,当他正准备跑出教室时,听见身后教室传出孩子的呼救声,他毅然冲进教室……用自己的身体为三个孩子挡住了掉落的预制板。搜救队员找到他们时,那三个孩子平安无事,救人的老师却永远的停止了呼吸。还有2017年7月7日,在江西某小区里,一名四岁多男孩的头卡在了三楼防盗窗缝隙中,双脚悬空,命悬一线。邻居李金斌看到了这一幕,站在防盗窗上,用双手托举着小男孩,直到小男孩被成功解救。这些充满爱的故事、传播正能量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五(2)班 赵希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