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构建研究论文
关键词:大学 网络化 教学管理系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开始在各个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使教学管理过程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步骤、工作流程、体系结构与功能,并对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可拓展性进行了分析。
教学管理网络化是当今国际教学管理信息化的主要趋势,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也将会大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也必将引起教学管理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学管理的体制、教学管理内容、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思想和教学管理观念等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教学管理网络化所具备的“教学管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等功能,打破了传统教学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它能使分布在大学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都能得到丰富的教学管理信息,能使每一个教师和学生受益。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步骤
1、系统的设计思路
网络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属性标注必须清晰合理;同时,为了减少资源的重复开发,必须尽量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为了系统易于普及,在成本上必须讲究经济实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定位在基于软件实现的“应用层”上,在大学现有教学网络化资源和教学管理网络化平台上作二次开发。
2、系统开发的步骤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进行。首先是系统分析。要明确系统的功能与任务﹑拟建设系统的基础与条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主要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并严格按评审程序进行评审。
第二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系统布局结构﹑系统硬件结构﹑系统软件结构等),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设计各相关子功能与实现途径。因为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作为主控设备来构建的,所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主要指标: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响应和处理速度,系统的可扩展性等。
第三是系统实施。将第二阶段所形成的系统物理模型转换为实际系统的过程即系统实施。主要工作有:硬件的安装,软件开发,系统的局部调试与整体调试(联调),系统的试运行与运行。在系统实施阶段,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是分析阶段未考虑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设计阶段考虑不周的问题,都需要及时修正。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应对项目进行验收,对系统进行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由制作端、管理端、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其中制作端用于将实况或存储的音频和视频编码为流、流文件或两者兼有,为系统用户提供点播或广播的流,其输入可以是摄像机,摄像头等采集设备或卫星电视,也可以是存储的可转化的网络化文件;采编工作站为加工单元,用于网络化数据的编码,形成特定的实况流广播流点播流或智能流。制作端生成的流格式文件存储于流文件仓库中,供用户点播或作为广播源进行广播。
管理端由视频管理器和中心管理器两大部分组成。视频管理器既要存储网络化节目(课件)也要完成网络化节目(课件)的发送;每一个视频管理器端上都运行有由一系列的组件管理组成的视频管理平台,这组管理用来将音频和视频内容通过单播和多播等形式发送到客户端和其他管理端。
中心W eb管理器也属于管理端,其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分发并提供W W W管理,对网络化节目(课件)的组织逻辑和大学教学管理的业务逻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之适合大学教学管理的特点。客户端是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W eb管理和管理页面,播放器可以使用独立的播放器,也可以嵌入到浏览器或其他应用程序中。客户端为用户访问和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节目(课件)提供了便捷的接口。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组织结构
根据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的不同,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按照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监控中心、管理中心、社区等部分进行组织。
2、系统的功能模块
教学管理系统在具体实现上,需要开发一系列的功能模块,独立或协同地为上述组织模块提供支持和管理。系统通用模块有节目(课件)录制﹑节目(课件)入库﹑节目(课件)搜索﹑节目(课件)评价﹑收视率分析﹑网络化点播﹑负载均衡调度﹑数字权限管理等,它们为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电视台,广播台等部分提供支持。一些主要的功能模块简要介绍如下:
(1)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该模块用于动态调整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量,和系统状态监测模块相互配合,使用户的请求总是在负载量最轻的视频管理器上得到最快的响应,从而使整个集群的管理效率和用户的响应速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通过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能够实时获取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参数,包括总连接数,可用内存,可用CPU,网络连接状况等信息,同时根据一定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实时的负载统计和排名,根据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总量,实现视频流的动态重新定向。
(2)数字权限管理(DR M)模块。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只有经过允许的用户才能够使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化资源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块采用的是一种以安全方式进行媒体内容加密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允许内容提供商在其发布的媒体或节目(课件)中指定的时间段、观看次数及其内容进行加密和保护。通过该模块,管理器鉴别和保护需要保护的内容,支持媒体灵活的访问权限控制,同时支持对这些权限的动态修改。
(3)网络化点播模块。网络化点播是最目前最常见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该模块主要为系统提供媒体网络化的点播功能。除提供一般的点播功能外,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提供智能流视频管理,﹑动态节目(课件)列表,﹑故障自动转换等功能。视频源采用多速率智能流节目(课件)源,能根据网络情况,实现自适应速率传输;能够采用多种协议提供视频管理,并能实现协议间的自动翻转,保证视频流顺利到达客户端;对节目(课件)由多集或多部分组成的情况,动态生成整个节目(课件)的播放列表。用户可点播整个节目(课件)列表中的所有或部分段落,点播次序无限定。当视频管理器集群中的某一系统或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将工作从故障节点分散到其余节点上,实现故障的自动转移和恢复。
(4)作业模块和测试模块。是语音室和教学管理厅特有的功能模块,用于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和测试;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或一组视听材料的内容布置作业,或组卷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分,给出反馈;允许对题量和分值进行自定义,同时支持对试题的再编辑。
(5)媒体课件制作和媒体课件编辑模块是教学管理厅的核心功能模块,媒体课件制作模块用于为教师制作媒体课件提供便捷的向导和工具。支持用户对媒体课件进行在线编辑,通过插入视频时间线的方式,可以进行标记(M arker)和脚本的插入,﹑移动,﹑删除等功能,教师可以在标记处进行插入教鞭﹑播放动画﹑切换页面等操作;支持教鞭的插入和编辑,系统提供四种教鞭工具支持,移动教鞭、下划线、方框、闪烁字体,教师可选任意一种进行标记,系统能自动录制标记代码,并与录制的视频同步,播放时能放出同样的标记效果。
(6)网络化广播模块。为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台提供节目(课件)源;配合视频捕捉卡,实时广播的视频源可以来自任何影音设备的信号,如摄录放影机、影碟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也可以是存档的任何流式文件;在同一个频道中可以有多个节目(课件)源,循环播放;采用多线程机制,在广播多路节目(课件)时能实时存取视频数据;基于流式(Stream)的广播技术;采用U DP及网络无冲突技术,保证数据通畅无阻地在网上传输;采用多址广播技术,大大减轻网络负载,消除“广播风暴”;每路节目(课件)允许“无限多”使用者(网上所有用户)欣赏。
(7)实时监控模块。主要是为系统授权用户(如校长、实验室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等)提供远程监控相关公共场所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设置密码,确定使用监控模块的许可、优先级和使用权限;通过对摄像头的底座进行编程,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的焦距,摄像角度等参数;摄像头传递的图像送到采集/转换设备,或者是采用专业的直播机,供用户远程访问;也可以实时存储备份,将监控画面录制到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供日后查看,存储的文件也可以通过网络调用。
(8)系统状态监测模块。是管理器状态监测器的核心功能模块,用于收集各视频管理器的状态信息,如可用CPU,可用内存,﹑可用硬盘,﹑当前网络状况等,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出当前的负载总量,发送到中心管理器上,这些数据作为负载均衡模块进行负载均衡调度的依据。同时,通过该模块可以动态添加视频管理器,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并记录该视频管理器的系统运行日志。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可拓展性
以上构建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在只有一个视频管理器集群的局域网应用上有着很好的适应性,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对于跨校区,甚至跨地区办学的大规模应用,由于用户规模比较大,覆盖范围比较广,单管理器集群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系统必须考虑向广域网过渡,对原有方案进行扩展。一个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
整个管理系统由中心管理器集群﹑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组成;在各区域管理器集群又包含至少一台W eb管理器,一台视频管理器。中心管理器集群作为用户访问整个视频管理器系统的门户,维护W eb页面内容和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记录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总负载量(负载总量,可继续提供视频管理的视频管理器数量等)。区域管理器集群为本区域提供视频管理,维护本区域数据库(包括本地视频管理器数量,各管理器的负载量,是否处于活跃状态等)。各管理器集群是一组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管理器,每一台管理器都存储相同的信息用于客户访问,所有的管理器都有单独的IP地址,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视频管理;但管理内容需要通过中心W eb管理器的解析和指向。
在管理器端,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W eb定期向中心W eb管理器发送集群信息(该信息已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在区域内部,各视频管理器都运行客户端程序,定期向区域W eb管理器发送该视频管理器当前的信息。
在客户端,当用户在W eb管理器上请求一个视频管理时,W eb管理器根据用户本地DN S解析确定用户IP地址所属区域,优先访问本地区域数据库,W eb管理器根据本地数据库中管理器信息表中的负载排名,选择一个负载最轻的视频管理器,将管理指向该管理器。当本区域中所有视频管理器都处于过载状态时,本地W eb管理器将自动搜索中心管理器中的记录,选定一个负载最轻的群集,再在此群集中找出一台负载量最轻的视频管理器,将该管理指向到该视频管理器。
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学习者对学习资源多样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教学管理资源的表现形式也将更注重动态化和交互性,注重构造一个多媒体的交互性教学管理环境。教学网络化资源无疑在这其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然而教学管理作为大学一个特殊的管理领域,在其中引入教学管理网络化,既要考虑到要有较好的功能特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更要考虑到其教学管理特性,为教学管理构建一个适合网络化学习的多媒体集成资源环境,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萧琛著.全球网络经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美 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陈学飞主编.美国、德国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4]李长洲,周曼丽.基于W E B的流式视频直播技术[M].微型机与应用.2001.
第二篇: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模版)
摘要: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根据社会需求目标结合高校内部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保证。要想发挥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作用,需要防止管理流程流于形式,注重提升流程各环节的质量,塑造良好的流程运行环境,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管理;高校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源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保证。2010年中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多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纷纷改革课程体系,增加课堂实践教学,建立实验室,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等,但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文献回顾
已有文献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例如周伟提出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从业资格证书教育等方面进行努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时伟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三部分[2]。杨琳琳和郑芳把DIO教育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研究中,提出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考评机制四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3]。二是对实践教学模式和机制进行分析。王明华和鲍长生构建了“双联互动”即“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两个层次的双向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机制,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三是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工具和平台进行研究[4]。以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谢恽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实训教学,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5]。黄茜强调推进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亲身体验与操作外贸业务的各个流程环节,将课堂知识具体化、技能化[6]。张君斐则分析了仿真实验教学的不足,认为仿真实验教学不能引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提出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来弥补仿真教学的不足。四是从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的角度来分析阻碍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7]。李敏华提出对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目标的不正确认识,是导致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是从实践教学的管理角度分析实践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8]。刘哲认为当前不少高校对实践教学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不规范,实践课教学管理制度与理论课教学的管理制度相比,不够完善,在实践教学各环节缺少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实践教学质量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9]。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高校教育的关键要素包括“人”“道”“器”“术”,其中“术”指的就是一流的管理。结合已有文献的丰硕成果,本文认为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采用先进合理的实践教学手段和工具、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注重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提升每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才能从整体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管理流程。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大多是各院系自主管理,不同的院系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环节比较分散、管理程序碎片化、无系统规划,无法保证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从而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运转的逻辑顺序,构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框架,探讨保证高校实践教学流程管理有效运转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
(一)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实践教学目标
一些调研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来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需求结构不匹配又表现为,高校专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和高校人才素质能力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除了要尊重社会需求外,还需要考虑专业知识的历史延续性,不完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对人才素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提升高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高校人才的顺利就业。因此,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对端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流程管理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关键。流程管理的核心是要构建一个顺畅、高效、清晰明了的管理流程,有了科学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流程各环节之间无障碍地衔接和交流。本文结合实践教学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了实践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1.社会需求调研
为了全面掌握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情况,各高校应当组织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与社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进行沟通联系。建立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单位之间的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采用科学的调研手段,洞悉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及专业人才需求数量、需求地理分布等信息。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后,实践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撰写社会需求调研报告,把调研报告信息,传递到学校各院系,作为各院系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指导。
2.各院系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的社会需求报告,结合各院系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各院系设置或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整合院系师资队伍、准备和改建实验室操作所需硬件和软件,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方案。(1)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特点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各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熟悉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因此,实践课程的开始,不仅要考虑贸易实践流程的训练,还要考虑学生交际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课程就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内的贸易流程软件的操作训练,还要注重学生的企业实训环节的培养。(2)整合院系师资队伍良好的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建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注重在岗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教师与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人才互动机制,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管理能力,避免社会实习缺乏内容,流于形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应当多渠道地引进人才,打破只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人才的单一渠道,可考虑引进有企业经营经历的在职人才从事教学工作。(3)实验室操作软件和硬件只有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运行稳定良好才能保证实验效果的稳定性。因此,在注重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保养和维护的同时,需要不断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更新,提升软件和硬件的运行效果。注重引进平台广阔的软件,增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例如一些高校之间建立专业联盟,以实验室软件为平台,开展一些实验和实践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加强了各校的交流而且还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和效果。(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性,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建立稳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环节培训效果的保证。积极探索创新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打破只在毕业班开展企业实习活动的单一方式,充分利用暑假、寒假或小学期,组织非毕业班学生去实践教学基地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另外,在实习环节要注意避免实习培训流于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监督,与实践教学基地单位合作做好实习考评工作,提高实习效果。
3.建立科学的多主体、多层次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评制度,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实践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细致的考评指标,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全面考评,不仅能够督促实践教学教师重视和认真进行实践教学,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运行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培养目标逐步与社会需求完全契合。注重实践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实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实践教学各院系、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四维主体的评价制度。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对各院系的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师资、课程和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各院系实践教学部门对本部门教师的实践教学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的对象即高校参加实践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高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师资、课程和实践方式进行评价。最后由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综合四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分析实践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作为实践教学各院系部门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的参考。
三、流程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流于形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只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切实按照管理流程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作用。实实在在地贯彻管理流程,首先要严格按照流程规划执行实践教学工作,注重流程各环节的衔接和接洽,不跳环节,不落下任何环节。其次,要注重流程中每个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果只是走过场,流程就会成为一个干枯的框架形式,失去了建立流程的初衷。
(二)构建流程运作的良好环境
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运转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资源包括人才的配置、资金的投入、管理的投入等。做好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丰富和充实实践教学每个环节的应用手段,是提升实践教学每个环节质量的前提。例如在市场调研环节,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实践调研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调研人才,还需要充足的调研资金和广阔的调研渠道的支持,必要时还需要委托一些资源丰富、实力强大的第三方机构提供调研服务,这是使调研结果更接近实际市场需求的保证。在实验环节,运行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和比较科学的实验室软件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验教学能力的师资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各实践教学单位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的质量提升,做好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教学教师进行培训。在社会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既需要资金的保证又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的实习管理教师。而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阶段,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结果是激励和鞭策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所有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前提,要摒弃评价指标设置的随意性,防止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错误的指导,从而挫伤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人员、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三)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注重实践教学不等于忽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从事实践学习环节的思想源泉。因此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结合实践教学的需求,双向考虑。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存在由于毕业班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就开始奔赴实习单位,理论教学课堂的出勤率无法保证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一些理论课程流于形式,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做好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衔接管理,理论教学一定要先于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总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各高校需要结合本校各专业的开设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根据本校的组织结构设置情况构建符合本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周伟.独立学院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9(10):155-156.[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7):61-64.[3]杨琳琳,郑芳.基于CDIO理念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4(6):106-108.[4]王明华,鲍长生.双联互动”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和实践,2014(9):39-41.[5]谢恽.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80-82.[6]黄茜.仿真型实验室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118-119.[7]张君斐.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J].教学研究,2014(6):95-97.[8]李敏华.试论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的提高[J].江苏高教,2014(6):95-96.[9]刘哲.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6(6):95-96.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学情景构建研究论文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可以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境
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395(2010)02-0282-0
2传统教学的语法翻译法和结构主义的听说法主宰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于是,以交际为主的外语教学新时代应运而生。大学英语教学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充分利用情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一、大学英语教学情境设计原则
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并在强烈的求知欲下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解决困惑,获得知识。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诱发他们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灵活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应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照搬别人的做法,死板套用课本上的模式。适切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应该适度贴切,充分发挥情境的潜在功效,使情境的教学价值真正发挥出来。
二、大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手段
情景教学就是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动的情景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英语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创设生动形象化情景的手段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游戏
游戏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游戏是自觉自愿进行的,没有外在压力的强迫;游戏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课堂开展游戏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任务或目的性。对大学生来讲,游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大学课堂里,可以某种情景话剧,或者真实商业交往为平台,这样可以把游戏扩大化,在大学课堂中发挥它的功效。
(二)身体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介绍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代表的不同意思。如美国人有个使用频繁的手势,即用拇指与食指形成一个“O”,表示“OK”。在日本,这个手势表示你在谈钱;在法国,它指的是毫无价值的事;在希腊,这是一个猥亵的动作。你可以想象美国人在希腊使用此手势所产生的后果。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表明,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体态语或身势语,能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
(三)利用实物
具体实物能营造生动形象的情景,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在英语学习入门阶段,具体实物直观方便,应用更为广泛。心理学实验证明,用不同的方法识别同一内容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彩色图、简笔画比言语描述的识别速度要快许多,而实物本身比图画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词汇。教师应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这些实物资源。
(四)利用声音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认知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动力。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努力把课教得形象生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景教学法就是设法创设各种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j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寓乐于学,寓学于乐,学有所乐,学有所得。流行歌曲是当代大学生喜欢的,课前用3~5分钟时间播放优美动听的经典英文歌曲或熟悉的音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导入新课。笔者经常给学生播放很多言语清晰、发音准确、内容高尚的英文歌曲,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使得学生获得了知识,增强了语感。
三、重视多媒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多媒体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方便,这给我们的情景创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文字叙述为主、作图不规范、色彩单调、可视性差等缺陷,将课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活化为生动有趣、富有意境的图像或话语,让学生从无声世界走向有声世界,从单一感觉器官的运用到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变抽象为具体,把教材内容活化为生活实际,这样,知识的学习便融人了娱乐之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多媒体教学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便被调动起来,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自然学会了知识的运用。在情景教学中必须大力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
笔者所教某班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并且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思维也比较活跃,但是阅读还往往停留于表面,缺乏迅速找到关键句以及抓住文章重点信息的能力。他们厌倦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方法,希望能有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以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专题电影欣赏切人教学。学生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这一话题并不陌生,因此教学重心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哪些动物正濒临灭绝,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和建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濒危动物,树立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此同时,笔者还辅之以下列行为展开教学:利用抢答、小组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迅速掌握文章的表层信息;抓住文章深层重点信息,交流学习体会,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利用教学课件,清晰展示文章逻辑关系,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立体空间式印象;展示对比学生自行收集的一些可爱的动物和一部分濒危动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提炼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整个学习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英语教育动态原则与真实原则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2]段晓华.情景教学法与中学英语课堂[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3]冯觉华,崔惠朴.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实验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4).[4]陈龙安.创造思考教学的理论与实际[M].北京:心理出版社,1988.
第四篇:大学语文课程网络化教学平台的构建论文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教学理念与有限的上课时间的矛盾
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时提出基本目的有三点:一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这三点有很强的现实性。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很难达到。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学语文是公共课,所以上课时间比较短,往往是一学期34学时的授课时间。而强化汉语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人文素质,不是通过几篇文章就能一蹴而就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多读优秀作品并通过思考将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感悟。如此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却需要从总体上提高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文化水平、人文修养和人格素质,这很难实现。于是很多教师把大学语文当成“高四语文”,依然采取高中模式教学,通过阅读文章给学生划分段落,分析内容,给学生标准答案,上课过程索然无味,学生的认可度普遍不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大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方法比较古板单
一、墨守成规,大多是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如今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依然如此,外加上一块屏幕,满屏的文字,通过有限的上课时间给学生灌输,教师费劲,学生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够。那怎样来克服大学语文课传统教学中的这些弱点?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语文课确实需要借助文本带动教学活动,也需要教师参与讲解引导、启发。所以教学方式的改变依赖于教学理念的更新。一旦有效的教学理念得以推广,教师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生改变,就能吸纳更多新的教学因素。
二、重新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
(一)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课的课本往往如高中课本一样,由多篇经典文章组成,而这些文章的深度并不比高中强。但是大学语文如果为求深度、新颖性,选择“不重复”,那么就只能查漏补缺,大量的名作都得删掉,那怎样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大学语文的优势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同于以前的学习。学生在学习大学语文前,已经接受了12年的语文教育。语文基础知识、课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经过了高中的强化训练。大学语文主要致力于将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兴趣,形成一定的有品位、开放性的艺术判断能力,对具体作品提倡有不同的解读方法,以此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大学语文首先在教学理念上就应当和高中教学不同,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教学授课时应该牢记这一点。那大学语文课应该把学生从高中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一种理念:语文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二)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一般只有2个学分,一学期34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达到从提高语文技能到素质等多重教学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况且无论是语文技能的提高还是文学素养的培养抑或是人文素养的熏陶,都不应该只是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母语能力的掌握与学习应该持续在人生的整个阶段。但就当前情况看差强人意,汉字不会写,语言表达有问题等现象在大学生中还存在。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应只限于学生在课堂时间内的简单学习,而应扩展到为学生提高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甚至是一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奠定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应该把启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作为重点。授课教师应该依托课本中的作品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指导。这种指导包括将学生原有的语文知识的完整话、系统化,还需要启发学生关注作品表现出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层面上的意蕴,启发思路,使学生在学完一学期的大学语文课后,能够持续不断地自觉学习、自我充实,逐步达到“学到老”的要求。大学语文课还需要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特别注重课外时间的应用。在大学中,课外学习不仅是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补充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大学语文授课学时很有限,仅仅依靠课内时间无法寄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所以课外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利用多媒体网络辅佐大学语文教学,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相结合,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就能达到1+1大于2的结果。
三、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与构建
(一)大学语文教学平台的优势
大学语文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内涵是指利用网络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数字化,实现网络化的教学、管理和沟通方式,从而形成语文资源丰富的软环境。好的教学平台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大量弱点。首先,解决教学课时少与授课结构、授课内容之间的矛盾。通常大学语文课程设置34个学时,在紧张的课内时间将大学语文丰富的内容讲授完并启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是不可能的,于是只能把讲授内容压缩再压缩。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其次,解决大学语文课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弱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设计与开发阅读、写作等语言实践技能相关的子模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解决大学语文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与开发高效、易用、扩展性强的多媒体大学语文资源库,使学生接触到课本以外更广阔的知识。第四,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平台设置了互动交流模块,学生可以匿名提建议,问问题,求帮助,这种方式可以打破公共课中师生交流的不顺畅问题。如果大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构建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系统,使师生的教与学环节从固定的教室延伸到无限的网络中,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无论是学生的作业、习作、老师的感言和论文,还是师生的讨论、问难和争鸣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使现阶段单一的学习过程变为多元的互动形式。
(二)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模块的构想
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应该呈现出什么面貌?设置哪些模块更适合学生的需要?1.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在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思路,可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层面四项功能”。“一个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适应与否是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依据。“两个层面”是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为学生提供实用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感悟蕴涵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四项功能”是赋予大学语文的基本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和完善中小学所学的语文知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学生经过小学、中学语文课的系统学习,已经掌握了许多知识点,我们需要把这些知识点连成线、结成面,使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把握;
(2)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促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3)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最终要做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是为了“不教”;
(4)方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在课下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应该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延续,更应该是学生终身接受语文学习的延伸。
2.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模块。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是与设计思路相结合的,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一而再地设想、验证、思考等环节建立大学语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模块包括:
(1)与大学语文课程相照应的“课程设置”模块,这个模块包括课程介绍、大纲日历和教材信息三项内容,可以把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信息如课程沿革、教学大纲、各种大学语文教材的对比等放入,能够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更深的了解。
(2)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学习内容”模块,这个模块包括教案课件、视频资料、音频资料和思考练习,主要是与学生使用的教材中的文章直接相关的内容,老师可以把更多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也可以布置相关练习思考题。
(3)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相关联的“拓展资源”模块,这个模块是为拓展学生课外知识、使学生由课堂延伸到无限的网络,拓展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外延而设的重要模块,包括推荐阅读、大语研究、名作欣赏、职业汉语、综合资料这五项。在这个模块中,老师可以放入推荐学生阅读的名作、书籍,也可以放入实用的语文知识。
(4)与测试评价相关联的“在线练习”“在线测试模块。
(5)方便师生在线交流的互动交流模块。师生之间可以在网上交流、问难,甚至论辩,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五篇: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方案构建研究
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方案构建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电子政务信息数量已经日趋庞大,且在持续增长之中,其如何归档成为各档案馆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归档前管理格局与技术状况,简要剖析了现有的电子政务信息归档技术方法――转换介质法、脱机存储法、数字介质目录管理法、光盘塔全文检索管理法,在此基础之上探索性地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的管理技术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子政务 归档 信息管理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电子政务信息数量已经日趋庞大,且在持续增长之中,其如何归档成为各档案馆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为电子政务信息归档制定了有关的法规与管理规章,划定不同类别的电子政务信息的保留时间,以及备份级别。如,美国就已出台了相当数量的法规条例,规范电子政务信息的存储、可用性和处置方式。电子政务信息归档前的状态分析
1.1 管理层面:各部门信息离散割据格局
我国一些政府部门在进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时,习惯性地沿用了传统行政体系管理思路,将部门之间的信息界限首先划分清楚,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电子政务信息格局的离散型,离散型电子政务信息格局阻碍着电子政务的纵深发展。与此同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所有权、采集权、开发权、经营权的归属、转移及相关管理原则还不明确,造成了不少政府部门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产权归属部门化,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部门割据局面。
1.2 技术层面:多类文件格式共生状态
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大前提下,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并不是同时开展的,而且基于业务职能及其工作流程的不同,各政府部门所选用的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也不完全相同,这必然造成各部门产生的电子政务信息在文件类型和存储内容格式方面存在差异。由此,电子政务信息在归档前,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多类文件格式共生”状态。其信息类型与常见文件格式主要有:
1.2.1 常用静态文件类。典型常用的静态文件,是以写字板、文本编辑器、图像编辑软件以及Mi-crosoft公司office系列软件编辑产生的文本文件或静态的图像文件。常见的文本静态文件格式有TXT、DOC、WSP、RTF、HTML等,常见的图像静态文件有GIF、JPEC、TIFF、PNG等。这类文件信息很难用同一种编辑器进行统一浏览,很难采用同一种格式来存储。
1.2.2 应用依赖型图文档类。一些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采用IBM公司的Lotus Note开发平台、Super Base以及其他商用软件的数据库前台开发工具等,其电子图文信息存储在这些厂家自定义的数据格式文件中,有些电子政务信息内容可以通过此类厂家提供的接口程序转换成为较为通用的文件格式,有的则无法转换,必须采用其特定的应用环境才能打开。这就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中存在着一部分特殊的文件格式,必须依赖于特定的应用环境才能识别读取。
1.2.3 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类。关系型数据库文件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以单机桌面数据库,如Ac―CCSS、FoxPro等;二是大型网络化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SQLServer、Informix及DB2存储的数据库文件信息。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采用的数据库类别不完全相同,虽然这些数据库厂商大都提供了能够转换为统一格式的接口程序,但转换不一定能保证100%数据的正确无误。
1.2.4电路、工程设计等特定图形文件类。电路、工程设计等特定图形文件与电路设计、工程设计所采用的绘图平台密切相关,甚至与当时所使用的统一画图工具的版本相关,可以说这些文件离开这些特定的设计环境平台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
1.2.5 数字音视频文件类。目前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WAV、RM、WMA、MP3、MIDI等,视频文件格式有ASF、RM、QuickTime、AVI、MEPG、MPG、DAT等。音视频信息在储存归档过程中涉及到数据取样、压缩和编码等方式有关的算法及标准,以及与数字音视频信息的应用平台和环境直接相关的背景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数字音视频资源占信息资源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电子政务信息归档方式的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开展,电子政务信息大量产生,如何归档成为各档案馆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问题的产生,一些档案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开始着手探讨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前沿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下文首先将现有几种尝试性的电子政务信息归档技术解决方法进行简要归纳与分析,从中吸取可兹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2.1 转换介质法。这是很多档案馆到现在一直采用的归档方式,其优点是档案工作按部就班,不会出现很大的失误。但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渐开展,以及社会公众对数字档案查询率的提高和利用深度的增大,这种单一机械式的归档模式容易受到冲击,并且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2.2 脱机存储法。这也是我国起初制定电子文件归档标准中要求的基本方式。这种归档方式的缺点是每张光盘上存储的真正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比较少,并且利用效率不高,在对归档的电子政务信息进行查询利用时,必须安装各类背景应用环境软件,然后才能够浏览其全部信息内容。
2.3 数字介质目录管理法。条件好的单位将数字介质的目录信息采用计算机的单机、局域网、专网、广域网等方式管理起来,使利用者通过查询数字档案目录信息了解档案资源的概况,但如需查阅数字档案全文信息还必须亲自到档案馆按照管理规定借阅利用。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为了查询方便,并减少光盘的磨损度,将光盘中的内容打印出来同时以纸质档案保存起来,这就是目前很多档案馆常采用的“双轨制”归档方式。但是,很多单位采用这种“双轨制”归档方式之后,几乎很难真正长久实施下去,由于属于归档范围的电子政务信息数量过于庞大,不可能全部打印出来,即使打印出来,以现有档案馆的有限库房容量也难以满足这种持续膨胀的信息存储空间要求,2.4 光盘塔全文检索管理法。“光盘塔全文检索”,就是引进自动化操作光盘库的电子设备,以光盘目录管理为核心,建立搜索引擎,通过检索光盘目录并访问到光盘上存储的原文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在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省市级档案馆已经有应用案例。但是,如果要推广到所有档案保管单位存在一定的难度,存在难度的原因还在于资金和技术两方面,而且在光盘及其存储内容的管理上工作量比较大。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解决方案的构建
在前文分析电子政务信息的归档前状况以及现有的四种尝试性归档技术方法的基础之上,本文意在探讨一种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的解决方案,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解决方案包括了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两方面的内容:
3.1 管理层面:“政务信息中心一文件服务中心―档案中心”归档管理体系
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解决方案,在管理层面上可以体现为“信息中心―文件服务中心―档案中心”关联归档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3.1.1 在归档管理体系上,首先,可以考虑在电子政务系统内部设立“政务信息中心”,负责收集电子政务系统即时产生的各种电子政务信息,并管理经过系统化、知识化处理的政务信息并提供利用;其次,在档案馆中可以考虑建立综合处理归档电子政务信息的“文件服务中心”,负责接收“政务信息中心”移交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进行信息存储和提供利用等活动;最后,就是各档案馆现在已经存在的档案中心,该中心可以负责对文件中心移交的归档电子政务信息进行有关的分类、鉴定、整理、保存或销毁等系统化整理工作,形成具有知识属性的电子政务档案信息资源库。这样一来,“政务信息中心”、“文件服务中心”与“档案中心”就关联互动起来,如此循环往复,电子政务信息就可以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与档案馆之间有序地流动,形成一个信息及时流转、有序存储的电子政务信息归档系统。
3.1.2 在归档管理流程上,相比较而言,传统档案业务流程是一个紧密衔接、环环相扣、顺序和时间不可逆性的单一性的线性流程。然而,电子政务信息由于其处于全新的技术平台之上,具有区别于纸质文件的特性,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于电子政务信息归档和管理。电子政务信息业务流程因此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各业务环节的流程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如,在传统档案环境下是先鉴定后归档再著录,而电子政务环境下在文件现行阶段就需要进行赋予标识、分类、著录等业务工作,并且在此之后的流程和工作中也是不断地相互穿插和衔接。
3.2 技术层面:“目录全文关联归档”技术方案
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解决方案,在技术层面上可以体现为“目录全文关联归档”技术方案,这是针对现有“双轨制”归档技术模式而采取的一种改良的可行归档方法,主要内容就是将电子政务信息分门别类,整理成方便检索的目录信息,并将电子原文与电子目录进行关联挂接,将电子政务信息的目录与电子政务信息的全文进行捆绑,将目录信息存放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而电子全文可以选择存放在文件服务器或数据库的二进制存储对象类中的任何一种。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前文中所分析过的电子政务信息归档前所呈现的五种主要技术格式的电子政务信息,其中除关系型数据库文件信息外,其余四种都可以选择以文件服务器方式来存储。
利用者可以通过查询到目录信息而了解电子政务信息归档状况,如需查阅归档电子政务信息全文,可以通过向信息管理人员申请信息利用权限,获取信息利用权限之后,就可以通过在线数据库系统直接调阅利用。在实际工作中,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会将数据库中的内容多种方式备份,比如在线异地备份、光盘备份、有选择性地打印出有重大价值的电子政务信息全文。电子政务信息“目录全文关联归档”技术方案,立足于档案利用者的需求,分析电子政务信息的生命周期,在实践应用中了解电子政务信息被利用的范围、特点和频率,同时结合归档业务员以及档案管理者的工作需要,对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进行合理技术规划,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管理理念。结语
电子政务是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体制的有机融合,其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的现代化政府管理模式。从长远来看,电子政务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布与政府有关的静态信息上,而要最终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的无缝集成,从而使政府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的新型管理模式;而与此同时,就我国目前情况看,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原生性资源,却长期不为社会所重视。实施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化归档解决方案,可以构建一个管理与技术平台,让电子政务信息通过档案部门经过归类整理之后提供给社会公众利用,并同时对归档电子政务信息进行备份保管,这将是电子政务纵深发展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合理途径与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