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论文

时间:2019-05-15 11:2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论文》。

第一篇: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论文

摘要: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构建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剖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理解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内涵,定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针对性的指出高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实现高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目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已从精细化走向了大众化,而大众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既要坚持传承下来的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探究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1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我国的高校教育已在短期内适应了现今大众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逐渐趋于稳定阶段。在此阶段,深化大众教育内涵,稳定大众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把以人为本的课题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当中已然势在必行。

1.1教育教学管理陈旧化,缺乏创新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校制度严苛搬照,学生对教师的言听计从的迂腐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依然主流。在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系统下,制度的制定和推行完全依赖于上级政府和机构,很少做到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行政化”的管理制度,使得学校内的行政人员是主体,他们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而忽视了真正的主体人员,教师参与不了管理,学生参与不了主体,一味的重复现有的陈旧管理模式和制度,缺乏人为本身价值的创新,忽视了现代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对教育教学管理的特殊意义。

1.2学生缺少自主选择性现如今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压力巨大。学生转专业十分困难,高考填报志愿时,学生并未对所选专业有更多了解,然而专业一但选定,转专业则十分的困难;学生选择课程不能做到自主,选择好专业,专业课程则是行政化安排,学生根本不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往往出现逃课等尴尬的场面;学生不能自主的选择教师,一个老师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学生课堂的集中力,然而在现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下,学生往往不能自主的选择教师,都是根据学校安排的进程接受教师;严苛的考试制度成为升学和入学的令牌,成了毕业和就业的关卡,“只有好成绩”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无疑是高校教育教学以人为本新管理模式的绊脚石。

2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宏观管理体制僵化中国的高校管理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陈旧迂腐的思想根深蒂固,宏观局面下,行政化的管理贯彻于整个教育教学领域,久而久之,宏观体制的僵化使得现如今的大众式教育教学模式缺少人文关怀,缺乏主人翁意识。

2.2教育思想观念陈旧教育价值观念的偏差是导致人文情愫缺乏的主要原因,中国教育受到经济的影响,教育价值观念更偏向于教育的工具价值,主张教育应当以实现社会理想为最终的目的,教育必须先满足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教育教学成为衡量人的能力标杆,造成大学难入,就业困难局面。

2.3教学资源不足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已经从精细化过渡到大众化,这就意味着学生数量增多,学生求知面的多样化。然而我国对于教育教学的投入力量远远跟不上学生的需求速度,师资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实验场地、教材等资源,以及后勤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均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教学资源的缺失也是导致人性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3发展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对策

3.1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又是教育教学管理发展中的客体。对于人的管理始终是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作为主客体的人不应该被动的消极的接受来自管理主体发出的各种信息,而管理主体应该从人文角度出发,充分的了解人、研究人的需求,充分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的前提下,保证教育教学机制的正常运行,从而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化其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2加大教育教学资源投入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资源的投入是先导,教育教学资源是基础,没有基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不可能得到长久的发展。因此,政府要加大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师资力量,高校也要广泛融资、吸纳人才,强化师资队伍、专业、课程、教学基本建设工作,为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发展打好基石。

3.3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3.3.1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学生无疑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关注学生的发展就应当放在首位。教育者应该因教施材,辩证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3.2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无视学生权利的存在将被证明是个严重的错误,学生应该在学校事务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这就要求学校要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包括专业、课程、教师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4结语

无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进程来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必须将人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行政者、管理者、教育主体多方面的相互合作,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真正实现当代高校教育教学的人性化,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2008.[2]肖玲.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6).[3]高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J].文教资料,2010,(9).[4]袁希.坚持以人为本优化高校教学管理[J].大科技,2010,(4).

第二篇: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读《构建教育新模式》有感

---李爱爱 读了张卓玉先生《构建教育新模式》的我愿意用“静水流深”四个字来表达我对本书的感受。

全书由十二篇文章构成。全部文章围绕一个主题:重建教育新模式。但是,每篇文章都是相对独立的,文章之间没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读者完全可以根据兴趣,选择阅读任何一篇文章。

本书所讲的教育新模式,在我国各地的叫法不尽相同。我的印象,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名称。“学案教学”“问题导学”似乎是比较普遍的名称。欧美国家称之为“项目性学习”或“颠倒的课堂”等。本书统称为教育新模式。新模式的宗旨是重建教育结构、教育秩序,真正实践自主、探究、合作的教育理念。新模式的基本框架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交流。新模式是班级授课制出现以来,教育的一次最深刻的变革。小组探究制取代班级授课制,将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整本书平实晓畅,从班级到小组,学习组织的转变;从讲坛到论坛,课堂形式的变化;从碎片化到整体化,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职业的边界,心智品质与公共精神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影响,学生成长权,新旧教育的不同起点„„这样主题的篇章,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和北大哲学系的卓玉先生,完全可以写成大部头,深奥厚重,他没有这样做,教育情怀使得他的表述非常简练平和,他以深植基础教育一线实践的探究体会,与心目中的读者同道沟通交流。在朴实的书名之下,是平实流畅的文字。这里没有诘曲聱牙的理论堆砌,没有耸人听闻的现实揭批,甚至故意省略了所有的注解、引文,读起来仿佛与一位长者娓娓清谈,沁人心脾。

从学习小组谈起,指出正是这种不起眼的变化,开启了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班级讲授式教学的终结,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小组探究制的开启。就像书中说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就这样不声不响地发生了,一个可能要引发一系列制度重建的新生命就这样悄然诞生了。

课堂,从讲坛变成了论坛;学习,从碎片化变更为整体化;教育,从记知识

变成了做事情;教师,从讲师变成了导师;心智培养和公共精神培养成为教育的核心目标„„

就这样,基础教育改革中让人们纠结不已的无数困局迎刃而解:当教育已不再是教知识而是教学习;当信息技术成为改变教育模式而不是强化教学的推动力量;当学生的权利意识、尊严意识、幸福意识开始觉醒;当校长、局长都开始致力于新教育模式的制度保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愿景和路线以一幅前所未有的清晰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作者以深厚的学养、深刻的思考、多年来指导一线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令人信服地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基础教育的新模式。书中说:真正的学习是从心开始的。不是知识有用,所以要学知识;而是学习有意义,所以要学习。书中还说: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教知识,甚至也不是教方法;而是引导学生直面问题,产生想法,探究结果,体验意义。

„„

这些警句般的洞见,发人深省,不知凝聚了作者多少年的思考心得。

因此,我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陷入沉思,仿佛眼前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清新的空气和着阳光扑面而来,目不暇接而又心旷神怡。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第三篇:构建教育新模式学习心得

立足人本育心智,良心教育显人性

——《构建教育新模式》学习心得

李桂兰

再读《构建教育新模式》,我不禁惊异于这本学术性论著对我有的超乎寻常的吸引力,更为我初次阅读时在书上留下的斑驳墨迹而惊诧。这一改我读书很少在书上勾勾画画的习惯。这都是因为有许多情不自禁的感悟,有许多的认同和共鸣急于表达。默默中,我和《构建教育新模式》有了许多亲近的思维碰撞,内心交流。且不说这本书给我们的课改如何指明方向,指点迷津,指导方法,单从书中亲切、质朴的语言和许多柔美、清新的画面,已让我否定了以往对专业性论著语言生涩,内容深奥的认识,而给我更多感动的却是张卓玉厅长对教育满腔的热爱,对教育现状的深刻剖析和反思,对教育担负的神圣使命的透彻理解,对教育新模式的宗旨的准确把握,以及他本人所具有的深邃、丰厚的教育思想。他让我明白:教育必须有良心!具有高尚、美好的心智品质的教育者,才能使得教育有灵魂,才能使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最高追求!《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从始至终所倡导的教育变革,正是立足于人的本位,完成培养学生的心智品质,丰富学生的心智生活这一基本任务,让教育担负起“让人成为人”的神圣使命,真正能引出、唤醒、培育、呵护人性深处的美好和高尚品质,让教育体现良心,彰显人性的!

张厅长在《心智品质培养》这一章节中不仅对什么是“心智品质”做了准确、生动的阐述,更重要的是对“心智活动、心智品质”等话题与教育的关系做了深刻的剖析。他对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更愿意把学生看做知识的容器,更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给学生一堆的知识去记,一堆的题去做。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时的心情、感受。而是一味地以“责任、荣誉、望子成龙、知识改变命运”等说教去灌输,训练。于是就出现了教师、家长尽职尽责,满腔热情,甚至是心急如火,痛心疾首,而学生却是消极被动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局面。我们常常会“苦口婆心”,给学生讲考试的重要性,讲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应用一切可用的竞争办法激励学生学习。最近,班上一个学生的日记让我哭笑不得并引发思考。他讲述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说:“如果没有文化,你就没有女朋友(男朋友),就找不到工作。如果你有文化,那追求你的人就很多了,工作也很容易找。爸爸妈妈让我们学习,就是想让我们有文化,好找工作,好找女朋友(男朋友),早给他们抱孙子,最重要的是想让我们当个博士什么的。所以学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得有文化。”我知道孩子没有说假话,一个十岁的孩子这样的思想,可见我们惯用的激励“伎俩”影响何其之大!张卓玉厅长让我们观察思考学生学习活动的驱动力是什么?除了“功能性动机”或“手段性动机”,是否有另一种动机,那就是学习自身是否拥有意义和快乐。我们所追求的“以人为本”仅仅是以物质需求为本,安全为本,升学为本,就业为本。有没有去培养人性更本质的需求:心智需求?

我非常赞同张厅长这样说:“我坚持,学校教育应该有别样的精神气质。太功利了,太世俗了,就不是学校。”“这里所讲的‘别样的气质’与精英教育毫无关系。这是所有的学校都应该也能够有的气质,也是所有学生都应该有也能够有的气质。拥有心智追求,心智品质,就意味着拥有别样的人生。在物质的、功利的生活之外,人还有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里纯净,宁静,简单;心智得以解放,找回了自在与自由,感受到真实的自己,自己的真实。在这里,智慧不再是工具,不再被使用,智慧听凭心的召唤,于心共舞,享受着心智共振而奏出的美妙乐章。世界在此时此刻只属于享有心智生活的我。我在演算数学,我在操作实验,我在设计作品,我在演奏乐曲,我在撰写论文,我在阅读,我在展示,我在表达。我思故我在,我思故世界在。”读着这些文字,我也陶醉于那种拥有心智追求,心智品质的别样人生中。我能体会得到这种满足心的需求的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

我喜欢读书是得益于小时候父亲给我们买的几十本“小人书”的启蒙。在那些图画和文字中徜徉,尽情想象自己没有见过的大千世界;品读咀嚼故事,体会人间丰富情感,分辨美丑善恶,成了一个小女孩最快乐的事。十岁那年,我和几个小伙伴步行十几里路去镇上逛庙会,兜里揣着母亲给的两毛八分钱,硬是没舍得买七分钱一根的麻叶,二分钱一根的冰棒,而是去了镇上的新华书店买了两本小人书回去。每次母亲提及此事都会心疼不止,絮絮叨叨。可是她哪里知道在小伙伴品尝“美食”的时候,我能忍住那份馋,而在他们两手空空回家时,我却如获至宝——怀揣着自己心爱的“小人书”,那种满足与幸福比任何美食都香甜!成年以后一直到今天,在我的生活中,最享受的一件事便是放空心灵,捧书阅读。正像张厅长讲的:“在阅读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去欣赏最美好的故事,去感悟最雅致的意境,去品味最深刻的思想,去亲近最优秀的人物,去重温最伟大的发现。这个过程,既是心智享受的过程,又是滋养心智的过程。”可是,反思我们的教育,有多少时候是在教学生享受心智生活,心智快乐呢?其实,能让他们专注、执著、用心地做事,比给他们宣讲更多的功利、名誉、生存、享受,更有助于他们成功。

《构建教育新模式》的作者,他是一个有良心,有责任心,有远见卓识,更有情怀的教育者!他能站在一个真正的教育人的高度去思考。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时刻叩击着我的心灵,让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该做什么? “心智品质的培养还有另外的意义。学校教育的使命之一是让学生知道应该把掌声送给谁。这就是古人讲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教育既要培养某一天能走上领奖台的人,还要培养领奖台下鼓掌的人。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影响、引导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人心所向。显然,需要去影响、引导的不是竞争、地位和财富这类本能需求。教育要唤醒人性深处的心智追求,要让所有受教育的人认同、赞美、向往那些拥有心智品质的人和体现心智品质的事,使之成为社会认同,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啊,如果我们的教育能从培养学生的心智品质出发,不心浮气躁,少急功近利,我们何需慨叹:“现在的人都怎么啦?我们的孩子都怎么啦?”也不必担心会有更多的“问题孩子”“叛逆少年”,更不用为我们的民族失去凝聚力和魂魄而迷惘、忧虑。张厅长认为:“学校该做的首先是搭建平台,发现学生的潜能。”他反复讲“学校是植物园而非制造厂。要给阳光,给水土,让学生尽情地成长,长出个性,长出风格,长出爱好。”而不要对学生给予过高期望,一味地追求学生考试名次的自私、无知、贪婪的行为。这也让我真正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心智品质其实是让学生真正实现自由!而不是为实现我们家长、教师的梦想,满足我们喜欢比“哪家孩子更优秀”的虚荣心!

《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的许多章节中,张卓玉厅长对我们的教育现状都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层次的“解剖”,指出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为我们拨开迷雾。让我们对他提出的教育新模式有了更清晰的概念,还在头脑中有了构建这种模式的框架,并且激发了我们强大的信心去探索。尽管很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利用学生的本能,用传授、讲解等办法来树立教师自己的权威,强化学生对自己的依赖。”但面对更多的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同样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否定自己,摒弃陈腐,去探索,去学习,去实践,去向更高、更新、更理想的目标坚定走去!因为有《构建教育新模式》的强大支撑,有张厅长经过大量的实践调研与考察,有一个有良知的学者、教育专家的责任心、远见卓识和深厚思想内涵,我深信:只要我们坚持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追求的新教育模式,为学生心智品质的培养提供宽广的空间,就一定能实现我们培养学生心智品质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我愿意在我和孩子们的课堂上:有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思考,就像有耐心地等待幼童的成长一样;愿意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跌跌撞撞,尝试,尝试,再尝试;愿意在必要时为学生送上必要的脚手架——必要的提醒、引导、质疑、点评;愿意让学生帮助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争辩、补充、改进中找寻到标准,在相互帮扶中寻找、探究、发现、构建知识;也愿意把学生在探究中留有的不足作为一种美来欣赏„„

一次次读《构建教育新模式》,我有许多感慨,许多激动,心潮腾涌却更觉自己的语言贫乏,文字苍白,还是忍不住摘录了书中大段的文字,如同采撷一朵朵散发着馥郁芬芳的花瓣,捧给我的伙伴们,把它的美与大家共同欣赏、珍藏。今后的日子,《构建教育新模式》它将立于我的床头、书案,成为我的良师诤友!张局长曾感慨地说:“我们要读它十遍八遍„„”而我却愿意“读它千遍也不厌倦!”尽情畅读,与它倾诉交流,靠近融合,一点点,一层层,领悟其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让它践行于我们的课改之中,让它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实践的考验,时刻鞭策我们做一个有良心的教育者。真正去关爱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关注学生的心智品质,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普世的、永恒的价值追求,认真去发现、培育、呵护人性的纯洁,高贵,完美!

2014.11.25

第四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如何抓好教学管理

摘要: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加强。因此,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首要职责,头等大事。

关键词:生命线、保障、管理、加强、职责

怎样抓好教学管理

一、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作用发

挥不够,学校的一切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呢?我想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1 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和教师的关系,决不能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只有和广大教师保持零距离接近,教师们才能内心无愧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1.2 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教师的劳动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个性化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所有,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要依靠教职工通力合作,就必须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鼓励教师献计献策,例如,前段时间,镇教委举行亮点工程活动,我校通过教师们广泛讨论,献计献策,学校的亮点工作丰富多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搞好教学管理工作,作为管理者,要经常性“沉”下去,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对来自教师中的问题一定要有下文,要有回复,不能让教师们感到困惑,要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通过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向民主管理要质量。

1.3 要关心教师

关心教师,就必须自觉为教师服务,搞好教学管理,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老师,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此 ,要经常深入教师之间谈工作、拉家常、议时事、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同时注意减轻老师的负担,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繁琐性的特点。因此,要体谅教师的苦衷,在教学上无关紧要的工作不搞,拘于表面应付的事不做,立足高效求实,时时刻刻,时时处处,想到教师,只有这样,教师的积极性,才可在不言之中调动起来。

1.4 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作动机依然需要自身以外的推动力量来激发。因此,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物质推动力。教师作为社会的人,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一般人们生活的烙印。因此,物质需求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无可非议的客观动力,要尽力创造条件,对学校微不足道的物质、奖金刺激,尽量做到公正、公平,确实体现有付出有回报,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回报。

第二,精神推动力。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首先,应对教师不断加强教育,培育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的志向,工作中实行各种有效的精神奖励,实行多表扬少批评,把诸如评选先进、提职、晋级等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要建立平等公正的竞争机制,不要因为一点蝇头小利,搞假象蒙蔽教师。

二、要树立威信

俗话说,自己不正难正人。因此,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要以身作则,要严于律己,只有自己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处处起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别人,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影响力,有说服力,在教师的心目中才是一个称职的领头人。

三、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是先导,有了思想才能指导行动,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保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我们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新课改实验,但是,还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不重视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和课堂封闭等现象时有存在。虽然接受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但是对新课改精神的领会不深不透,把握不了实质性的东西,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成绩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教学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作为加强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3.1 创设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广大教师经常到知名学校参观学习,或者邀请名师到学校讲学,教师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动态变化。

3.2 鼓励教师博览群书

阅读增加智慧,阅读增加精彩,阅读使人摆脱平庸。尤其现在知识更新换代的信息时代,要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发展,因此,要鼓励教师多读教育杂志,教学名著,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的特点,基本观点和操作模式,让广大教师穿过时空的隧道,进入信息时代,使广大教师掌握教育思想的动态变化。

3.3 精心设计,认真教研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群体力量,组建学科优秀群体。大力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教,案例分析的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充分利用每周大教研及小教研时间,积极开展有实效性地教研活动。强调同伴互助,推动共同提高,为教师搭建学习、研讨、提高的平台。

3.4 潜心书写,增强内化效果

鼓励教师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用笔记录课程改革的点点滴滴,记载自己课改的探索之路,让新课程理念占领教师的精神圣地。

四、加强人文关怀

每一个教师都有长处,要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去探寻教师的闪光点,帮助教师找到自信,给予教师工作的动力,以促进教师内驱力的提高,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研氛围。不要让纪律规则等去约束教师,让教师去自觉遵守纪律规则等。不能让教师时时、事事、处处围绕考核转,把学习、研究、教学当成任务去完成。要激发教师由要我学,要我做,变为我要学,我要做,我该学,我该做,让每一位教师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忘我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总之,教学管理上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正如所说“教育无大事:,处处是楷模”,它需要的是科学、客观、理性、扎实、公正、实效、细心、恒心、耐心、精心,一步一个脚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需要,我们只有不失时机的,积极主动的,分阶段的,脚踏实地地进行管理变革。在动态中寻找管理办法,我们的学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第五篇: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如何抓好教学管理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把教学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教学质量立校,越来越成为众多学校的共识。我校地处偏僻,是一所薄弱的农村初级中学,因此,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是首要职责,头等大事。

一、以人为本,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作用发挥不够,学校的一切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呢?我想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为广大教师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和教师的关系,决不能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只有和广大教师保持零距离接近,教师们才能内心无愧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2、调动教师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要依靠教职工通力合作,就必须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畅通信息反馈渠道,鼓励教师献计献策,例如,前段时间,学校举行亮点工程活动,我校通过教师们广泛讨论,献计献策,学校的亮点工作丰富多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搞好教学管理工作,作为管理者,要经常性“沉”下去,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对来自教师中的问题一定要有下文,要有回复,不能让教师们感到困惑,要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通过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向民主管理要质量。

3、要时时刻刻服务于教师

关心教师,就必须自觉为教师服务,搞好教学管理,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老师,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因此 ,要经常深入教师之间谈工作、拉家常、议时事、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同时注意减轻老师的负担,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教师的工作具有繁琐性的特点。因此,要体谅教师的苦衷,在教学上无关紧要的工作不搞,拘于表面应付的事不做,立足高效求实,时时刻刻,时时处处,想到教师,只有这样,教师的积极性,才可在不言之中调动起来。

4、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部分,工作动机依然需要自身以外的推动力量来激发。因此,要关心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物质的需求。教师作为社会的人,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一般人们生活的烙印。因此,物质需求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的无可非议的客观动力,要尽力创造条件,对学校微不足道的物质、奖金刺激,尽量做到公正、公平,确实体现有付出有回报,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回报。

第二,精神的需求。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首先,应对教师不断加强教育,培育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高远的志向,工作中实行各种有效的精神奖励,实行多表扬少批评,把诸如评选先进、提职、晋级等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要建立平等公正的竞争机制。

二、率先垂范,要树立威信

俗话说,自己不正难正人。因此,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以身作则,深入课堂,勇挑重担。要严于律己,只有自己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处处起带头作用,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别人,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有影响力,有说服力,在教师的心目中才是一个称职的领头人。

三、更新教育理念,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是先导,有了思想才能指导行动,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保证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我们虽然经过了几年的新课改实验,但是,还存在着教学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不重视学生活动、能力培养和课堂封闭等现象时有存在。虽然接受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但是对新课改精神的领会不深不透,把握不了实质性的东西,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成绩变化不大。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师教学思想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作为加强教学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创设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广大教师经常到知名学校参观学习,或者邀请名师到学校讲学,教师写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新课程的理念,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动态变化。

2、精心设计,认真教研

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群体力量,组建学科优秀群体。大力开展集体备课,一课多教,案例分析的形式。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充分利用每周大教研及小教研时间,积极开展有实效性地教研活动。强调同伴互助,推动共同提高,为教师搭建学习、研讨、提高的平台。

3、潜心书写,增强内化效果

鼓励教师写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用笔记录课程改革的点点滴滴,记载自己课改的探索之路,让新课程理念占领教师的精神圣地。

四、发现亮点,加强人文关怀

每一个教师都有长处,要善于用发现的眼睛去探寻教师的闪光点,帮助教师找到自信,给予教师工作的动力,以促进教师内驱力的提高,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研氛围。不要让纪律规则等去约束教师,让教师去自觉遵守纪律规则等。不能让教师时时、事事、处处围绕考核转,把学习、研究、教学当成任务去完成。要激发教师由要我学,要我做,变为我要学,我要做,我该学,我该做,让每一位教师时时刻刻都能保持忘我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总之,教学管理上每天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正如所说:“教育无大事,处处是楷模”,它需要的是细心、恒心、耐心、精心,一步一个脚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需要,我们只有不失时机的,积极主动的,分阶段的,脚踏实地地进行管理变革。在动态中寻找管理办法,我们的学校才能真正走向成熟,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蒋镇二中

曾三喜

2012年10月

下载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如何抓好教学管理 摘要: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加强。因此,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首......

    读《构建教育新模式》有感

    校长要有敢当新时代教育家的志向 ——读《构建教育新模式》有感 江庄镇金苹果幼儿园 周从喜 读了张卓玉先生《构建教育新模式》的一书,仿佛眼前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清新的空气......

    读《构建教育新模式》有感

    读《构建教育新模式》有感 江庄镇铙钹小学徐厚钜 这个寒假期间,经局领导推荐有幸拜读了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出版的《构建教育新模式》一书,我仔细阅读爱不释手,全书通过对......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五篇模版]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 张广 我们的教育一直没停止过改革,今天学杜郎口、明天学永威,可改来改去,却让老师有些无所适从了。但是就从我们教育的现状来看,还确实需要进行改革。......

    构建教育新模式的学习反思

    构建教育新模式的学习反思这个假期学习了构建新教育模式这本书,结合自己上次讲课,我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好好学习。 一、 作为一个教师,上课怎么导,就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的......

    构建教育新模式读后感(共五篇)

    读《构建教育新模式》有感 王 丰 这个寒假期间,我学习了《构建新教育模式》这本书,这本书由十二篇文章构成。全部文章围绕一个主题:重建教育新模式。但是,每篇文章都是相对独立......

    构建教学新模式

    读张卓玉《构建教学新模式》有感 高三生物组 林海燕 题记--------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理念都处于一个转型阶段,哲学上说: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永远在......

    以人为本 尝试快乐读写新模式

    以人为本 尝试快乐读写新模式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