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搭积木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5 12:5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搭积木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搭积木教案设计》。

第一篇:幼儿园搭积木教案设计

1、幼儿园搭积木教案:搭积木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十几加几、减几。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示。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小捧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教师板书:10+5=15 16-2=14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

(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

(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0+6=16 10+7=17

11-1=10 16-6=10 17-7=10

11-10=1 16-10=6 17-10=7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2、幼儿园搭积木教案:积木真好玩

活动目标

1、锻炼触觉。

2、学习看图拼搭积木。

3、感知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用稍大的纸箱做成“魔箱”。

2、小型积木人手一套。

3、教师事先用小型积木中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构成各种操作底卡,有些图案没颜色,有些图案上的颜色与积木上的面的颜色一致。

4、准备学习包《主题活动·搭积木》。

活动过程

一、游戏《神秘魔箱》

1、摸一摸:出示装有小积木的“神秘魔箱”,请一幼儿伸手进去摸摸看箱子里装了什么宝贝。

2、猜一猜:请几个幼儿分别从箱子里摸积木,让幼儿先猜猜是什么形状的积木,再摸出来看看是否猜对。

二、游戏《堆积木》

1、交代游戏规则:选择一张操作底卡,从摸箱中摸出相应积木拼搭出底卡上要求的形状。

2、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底卡,分组摸积木拼搭。

3、鼓励幼儿选择没色彩的操作底卡进行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在底卡上(为操作底卡涂色)。

三、总结分享

展示幼儿的建构作品。

请幼儿分组介绍自己搭建的作品。

四、引导幼儿操作学习包《搭积木》

活动延伸

将各类积木投放到建构区让幼儿练习搭建。

将若干积木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分类、排序。

幼儿园搭积木教案,搭积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锻炼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变得更聪明,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游戏。

3、幼儿园搭积木教案:百变积木

活动目标

尝试在游戏情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构建,探索发现积木因不同的连接方法而呈现的奇妙变化。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毛毛虫图片、绒布毛毛虫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自由搭建。

1、回忆与交流:你用积木搭过什么?

2、幼儿尝试用7块积木自由搭建。

3、欣赏作品。

教师分析

从自由搭建和作品展示引入,引导幼儿关注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以此感受积木的多变性。

二、搭毛毛虫

(一)游戏一:搭一条毛毛虫

1、(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其特征,并提出搭建要求)也用7块积木搭一条毛毛虫。

2、(幼儿交流)你是怎样搭毛毛虫的?怎样把毛毛虫的身体连接起来?

(二)游戏二:毛毛虫变长了

1、(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比较,看看谁的毛毛虫最长)

2、(教师提出搭建要求)让你的毛毛虫变得更长。

3、(幼儿“修改作品”后,再次比较并交流)你的毛毛虫是怎样变长的?

小结:积木连接的孔越少,毛毛虫就越长。

(三)游戏三:会扭动的毛毛虫

1、(教师出示绒布毛毛虫玩具)请大家观察一下,积木搭出来的毛毛虫和绒布毛毛虫在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积木搭出来的毛毛虫是直的,绒布毛毛虫是可以扭动的。

2、(教师引导并提出搭建要求)让你搭建的毛毛虫扭动起来。

3、(幼儿再次“修改作品”后交流搭建体会)你是怎样让毛毛虫扭动起来的?

小结:两块积木只要各连接一个孔,毛毛虫就可以扭动了。

教师分析

先让幼儿尝试用7块积木搭建一条能连接在一起的毛毛虫,目的在于引发幼儿搭积木的兴趣;然后再用幼儿自己搭建的作品,通过比较来发现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可以使毛毛虫变得更长的秘密;最后用柔软的绒布毛毛虫来启发幼儿思考硬硬的积木能否搭出一条也能扭动的毛毛虫。三个环节步步推进,始终在引发幼儿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励幼儿大胆探索,在体会积木的多变性的同时体验游戏的快乐。

三、师幼交流分享游戏感受。

4、幼儿园搭积木教案:积木拼图

活动目标

1、分辨各种立体形状,说出各种立体形状的名称。

2、尝试运用单双数的知识正确计数形状的数量,按要求写出相应数字。

3、积极参与数学操作活动,体验数积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积木。

活动过程

一、搭积木,分辨立体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进行搭积木活动,感受各种不同立体形状积木的特征。

教师:小朋友,桌上有许多积木,你们选择喜欢的积木来搭一搭。搭好后,说说你搭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这些积木像什么变成了什么样子?

2、交流讨论活动,在分辨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说出各种积木的名称。

你们在搭积木的时候用了一些什么形状的积木(引导幼儿说出有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圆柱形、三角形等积木)

3、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相应的积木并有重点的追问是什么积木。

二、数积木,计数各种形状积木的数量。

1、计算自己所搭建的物体所需要的积木数量。

教师:小朋友,你们数数自己的积木,看看用了几块长方形的积木,用了几块三角形积木?

2、找好朋友,计算两人所搭物品的各种积木的数量。

三、尝试用单双数记录各积木数量。

1、了解图意和图示的关系。

教师:你们看图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有积木搭的小花,蝴蝶、飞机等。)小花,蝴蝶,飞机旁边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有圆柱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每个立体图形符号旁边有什么?这些括号表示什么意思?让幼儿知道图意和图示的关系。)

2、数一数,单数就用红笔填写在格子里,双数就用蓝笔填写在格子里。

小朋友,我们可以用积木搭很多物品。这里有四幅画,是哥哥姐姐搭的积木照片,今天,我们学学他们是怎样搭的,并仔细数数,这四样物品一共用了几块积木,如果是单数,就在相应的积木符号旁边的括号用红笔写出数量,如果是双数,就在积木符号旁边的括号用蓝笔写出数量。

3、交流练习结果,进行自检,他检。

幼儿园搭积木教案,搭积木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锻炼幼儿的智力,让幼儿变得更聪明,培养了幼儿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游戏。

5、幼儿园搭积木教案:积木变变变

设计思路

在班级的区角里我设置了“建构区”,里面放置了大小不一的积木,孩子们常常在一起拼拼搭搭,有时候积木会变成城堡,有时候积木又变成了大桥……….一天孩子们因为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插孔产生了兴趣,不停地来追问我一些问题,于是我想到生成这一节科学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在一次次操作中发现积木连接方式不同带来的变化,从而培养孩子们自主探究、发现总结的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积木连接方式不同产生的变化。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积木每人5块、蛇宝宝动态视频。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自由拼搭积木。

你把积木拼搭成了什么?你是怎么拼搭的?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自由搭建,感受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体验积木的多变,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游戏活动:积木变变变

1、变成一条蛇宝宝。

游戏规则:幼儿将手中的5块积木独立进行连接,变成一条身体连接在一起的蛇宝宝。

(分析:本环节让幼儿用仅有的5块积木自由搭建,搭建一条能连接在一起的蛇宝宝,引发搭建的兴趣和热情。)

2、变成一条长长的蛇宝宝。

(1)、幼儿4人一组尝试将积木连成一条长长的蛇宝宝。

交流:你是怎样把积木连接在一起,变成长长的蛇宝宝?

(分析:本环节引导幼儿在操作构建中,通过比较发现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可以使蛇宝宝变得更长的秘密。)

(2)、小结:积木连接的孔越少,蛇宝宝就越长。

3、变成会动的蛇宝宝。

(1)、观看视频,发现蛇是会“扭动”的。

(2)、幼儿分组操作,尝试连接积木的不同方法。

交流:你是怎样让蛇宝宝动起来的?

(分析:本环节幼儿尝试用硬硬的积木构建一条会“扭动”的蛇宝宝,进一步激励幼儿大胆探索尝试,寻找出能让蛇宝宝会“扭动”的连接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3)、总结:两块积木只要连接一个孔,蛇宝宝就可以扭动了。

三、幼儿相互交流积木的奇妙变化。

四、收拾整理积木。

活动反思

从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我发现孩子的兴趣很浓,这可能来源于两点:

一、活动的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

积木是孩子身边常见的玩具,大家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对它的玩法、性能比较熟悉、了解,操作的时候我发现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如,拼搭出不同的物体。

二、多次操作活动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现在的孩子对什么都很感兴趣,都愿意动手去看看、摸摸,好奇心特别强,而这节科学活动正好满足了他们爱尝试、爱探究、爱玩爱动的特性。操作中我设计了三个不同要求的小游戏,幼儿在我的引领下,一次次操作总结,自主发现规律和隐含的秘密,最终得出积木连接方式不同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第二篇:幼儿园教案设计

活动名称:玩具送回家

(小班 科学)

活动目标:1.能初步感知以及区分玩具的大小,高矮和样貌等特点;

2.知道要按照玩具的种类特点等进行分类摆放;

3.在提醒下知道要爱护玩具,不破坏弄脏玩具。活动重点:知道要爱护玩具,不破坏弄脏玩具,用完及时归还。

活动难点:能初步感知以及区分玩具的大小,高矮和样貌等特点并分类摆放玩具。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自己的家在哪儿,家庭成员,知道一些常见动物的家在哪儿 物质准备:图片,玩具,收纳箱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向幼儿提问,引发幼儿的探索和思考。

①你的家在哪儿?你的家里有哪些人?

②你知道图片上的小动物的家在哪儿吗?

2.幼儿回答讨论,教师观察记录。

3.教师导入情景,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刚刚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家和知道了小动物的家在哪儿。如果有一天你走丢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会怎么做?今天我们来当一次 小警察,一起来帮走丢的玩具找到家。

二、初步感知,尝试操作

1.出示玩具,依次介绍,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对玩具外表进行简单描述,教师补充阐述。2.出示各种各样的玩具,随机请一两名幼儿对玩具进行自己的分类,并讲出这样分类的原因。3.教师进行分类,分类后请幼儿猜一猜,为什么老师要这样收纳。

4.教师将玩具打乱后随机分发给幼儿,幼儿尝试自己对玩具进行分类摆放。

三、教师总结,提升经验

1.谈一谈:我们不仅可以把玩具送回家,还可以为玩具做些什么事? 2.教师总结:

我们在使用过玩具以后要及时把他们送回家并且要整齐地放好,但是在玩玩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别把玩具弄得脏脏的,小朋友们都知道要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来幼儿园和回家,玩具也是这样,所以说我们要学会保护好玩具。他们可是我们的好朋友!

活动延伸:1.尝试给图书角里的图书按高低大小进行分类摆放;

2.尝试给美工区里的画笔颜料等材料按颜色或其他方式进行分类;

3.回家后对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进行分类整理。

五、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0分,共30分)新人园的小班幼儿在洗手时出现许多问题,有的把袖子弄湿、不洗手背、冲不净皂液、有的争抢或拥挤、玩水忘记洗手、擦手后毛巾乱放在架子上,有的握不住大块肥皂,有的因毛巾离水池远,一路甩水把地面弄的很湿……

请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份改进洗手环节的工作方案,要求写出:对问题的分析,工作目标,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

问题分析:小班幼儿肌肉的力量较弱、耐力较差,动作不够平稳、准确、灵敏和协调因此就会拿不稳肥皂。因为才入园,还未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规则及顺序。肥皂太大教师应将肥皂变小且用布袋装上捆在水龙头下方,毛巾应尽量靠近水池,挂在幼儿身高能够够到的地方,组织专门的健康教育活动,采用直观法、演示法和操作法让幼儿更加清晰明了地对洗手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名称:洗手真快乐

(小班

健康)活动目标:1.在提醒下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2.初步掌握洗手的的顺序和方法;

3.知道洗手时不能浪费水按顺序洗手。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水、肥皂、毛巾、视频、洗手步骤的图片

经验准备:已认识手掌、手指、手腕。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向幼儿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①我们的手变脏了怎么办?

②你知道怎么洗手吗?

③怎样才可以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

2.幼儿回答,教师倾听并予以纠正、鼓励和记录

二、观看视频、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洗手的动画片,幼儿观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向幼儿提问:你能教教他怎么洗手吗?

3.幼儿举手到教师前方来示范他认为正确的洗手方式。

三、教师示范、练习熟悉

1.教师播放洗手步骤的视频,观看后引导幼儿回忆视频内的洗手步骤。

2.出示步骤图,教师示范洗手。带领幼儿一起洗手一次,加深印象。

3.幼儿自己根据步骤图洗洗手,洗后教师将步骤图打乱,由幼儿进行排序。

4.教师总结,提升经验

①饭前便后要洗手,爱干净爱卫生

②洗手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浪费水资源,关好水龙头。活动延伸:1.在图书角提供和爱干净讲卫生相关的绘本供幼儿翻阅;

2.在每次上完厕所后观察幼儿洗手的变化,做好文字、照片记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请根据下列素材设计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大班的胡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吹泡泡的工具,有吹管,铁丝绕成的圈,塑料吹泡泡棒等(如图2),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自己吹泡泡玩。幼儿在吹泡泡的时候,有的能吹出很大的泡泡,有的只能吹出小泡泡,有的能一次吹出好多个泡泡,有的一次只能吹出一个泡泡。结果有的幼儿得意,有的幼儿沮丧。针对上述现象,胡老师打算组织一个科学教育活动,以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兴趣,并使幼儿了解不同吹泡泡工具与吹出的泡泡之间的关系。班角色游戏

1、特点

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主动反映多种生活经验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处于合作

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2、指导

教师应根据儿童游戏的特点,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和场地,多用语言指导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互相学习,拓展思路,不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

活动名称:吹泡泡

(大班

科学)

活动目标:1.能通过自己观察、比较分析寻找怎么吹泡泡才可以吹的大的方法;

2.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

3.大胆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索结果,用较清晰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各种吹泡泡的工具,有吹管,铁丝绕成的圈,塑料吹泡泡棒、相关科普视频、笔和纸

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吹泡泡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向幼儿吹泡泡,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向幼儿提问:

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大小相同吗?他们有颜色吗?

3.幼儿用笔和纸画一画泡泡的样子并进行展示。

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1.教师向幼儿提问:

怎么才可以把泡泡吹得很大?吹泡泡的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吗?

2.分发工具,幼儿小组讨论探索:

怎样调配泡泡水、用哪种工具来吹才可以把泡泡吹得很大还不容易破?

3.随机请几几组幼儿进行展示。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探索怎么调配泡泡水,区分泡泡水与普通自来水的区别。

三、观看视频,提升经验

1.教师播放与吹泡泡相关的科普视频,提升幼儿经验。

2.幼儿再次尝试自己调配泡泡水并吹泡泡。

3.教师总结,总结经验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比吹泡泡更有趣的小实验。你可以在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除了玩具以外的好玩的东西。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双手来改造变化的。下一次活动的时候,请你们把他们带来,介绍给我们。

活动延伸:1.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好玩的东西,初步尝试废物改造;

2.活动后在记录本上对这次小组探索的结果进行记录。

活动名称:小动物与生气虫

(中班

健康)

活动目标:1.知道要经常保持愉快地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给家人同伴或者老师。

3.知道乱发脾气是不对的,要尊重他人。活动准备:经验准备:知道自己的情绪

物质准备:《小动物与生气虫》故事PPT、圆形的纸面具、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向幼儿提问:

图上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你觉得他们开心吗?

2.幼儿讨论:为什么小动物们会不开心呢?

3.代入故事背景。

二、理解故事、交流感受

1.教师依次展示图片,请幼儿猜一猜这个故事发生了什么

2.教师讲述故事前一半内容

3.教师向幼儿提问:

听完故事以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吗?你觉得生气虫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那你有像生气虫这样发过脾气吗?后来是怎么平静下来的?

4.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动物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来劝一劝生气虫?你是怎样发泄你的脾气的?

三、教师总结,提升经验

1.讲述故事结尾。

2.分发面具,幼儿来画一画生气和开心的表情。兵说一说哪一个更好看,为什么。

3.教师总结:要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可以到处乱发脾气,尤其是对家人老师和同伴。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把自己心中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样就会好很多。学会和家人老师分享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

活动延伸:1.将自己画的面具展示在教师里面。

2.在美工区画一画自己的喜怒哀乐,并贴在主题墙上。

3.每天和爸爸妈妈交流自己的情绪,家校联系,教师做好记录。

6.小班赵老师发现幼儿进餐时存在各种问题:有的幼儿情绪不稳定,吃饭时哭着找妈妈;有的幼儿不会拿勺 子吃,一定要老师喂;有的幼儿挑食,不吃这个,不吃那个;还有的幼儿吃一会儿,玩一会,饭凉了都还没吃 完……

请设计一份解决上述问题的教育方案。要求写出:对问题的分析、教育目标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法:小班幼儿由于才入园,对环境以及作息等还没有适应,所以难免会产生如上所述的相关问题。因此在教师解决时应注重如下几点:

1.部分新教师在面对以下问题时难免会不耐烦,急躁。所以教师本人应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态度,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耐心安抚,对较困难幼儿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应注意到凉了的饭菜不能拿给幼儿食用。

2.家校联系。教师与家长及时做好沟通。通过家长层面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引导和教育。才入园的幼儿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分离焦虑,家长应和老师共同处理好分离焦虑,给幼儿提供一个较为有安全感、像家一样的环境。例如带点自己熟悉的玩具、花花草草放在教室里面。3.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提到:3-4岁幼儿已经能够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因此教室应该加强幼儿对情绪调控能力锻炼的活动。在游戏中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吸收消化。营造一个舒适、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产生依赖感和安全感,接纳各个幼儿的优缺点。教师与家长做好榜样作用。

4.幼儿挑食、浪费食物、吃饭速度慢。是因为家里过于溺爱。做饭只做幼儿爱吃的,吃饭都是家长喂着吃。因此应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这种溺爱的现象。

教育目标:1.能逐渐在成人的安抚下平静下自己的情绪。

2.知道挑食、浪费食物是不正确的。

3.知道要按时吃饭、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绪。

16.中二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接待“客人”主动热情,与长辈交往很有礼貌,可家长却说。孩子在家不是这样的,有客人来了很少打招呼,还经常对爷爷奶奶发脾气。请针对上述幼儿行为的反差,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1)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2)教学目标。

(3)教育指导内容,方法。

问题分析:1..心理特点所决定。孩子年幼,自控能力较差,对家长有强烈地依赖心理同时家长对孩子也会存在溺爱。教育方法的不当、与幼儿园联系不紧密也会造成该类事情的发生。

2.幼儿园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道德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加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知道见到长辈要问好。教学目标:1.会用礼貌地方式向长辈问好、说话。

2.知道对长辈不礼貌、发脾气是不对的,能自己合理掌控情绪。

3.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能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教育指导方法及其内容:方法:直观法、游戏法

1.语言活动:阅读绘本,幼儿通过理解故事内容对文明礼仪进行初步感知与了解。并知道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知道要尊敬长辈、关心家人。

2.社会活动: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回家了解爸爸妈妈一日生活,感受父母的不容易,从而知道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

3.角色游戏:过家家。分别对爸爸妈妈的生活进行体验。体验一次带听话的小孩和不听话的小孩的父母。比一比哪个更轻松,哪个更辛苦。

16.大一班自由活动时间,个别幼儿用泡沬板(30CMx30CM)当滑板玩(如下图),许多孩子也想玩,但有的幼儿滑不起来,有的只能滑一点点。请根据幼儿利用泡沫拼板滑行的兴趣,为大班幼儿设计一个体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

活动名称:好玩的泡沫板

(大班

健康)

活动目标:1.能在中间有间隔的物体上进行较平稳的行走跑跳。

2.能自己动脑筋想出其他不同的玩法,并大胆与同伴分享。

3.体验运动的乐趣和自己思考、废物利用的趣味。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泡沫板、胶带、安全剪刀

经验准备:已经思考好自己对泡沫板的玩法

环境准备:塑胶操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活动后进行游戏。

2.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跑步时只能跑在泡沫板上,不可以落地。中间有间隔的地方必须跳过去或者跨过去。跑到终点后再从左侧跑回队伍。

跑步时应注意与同伴之间相互谦让、排队、不插队。

3.教师示范、带领幼儿尝试一次后幼儿自己玩耍。

二、设计游戏,动脑思考

1.教师向幼儿提问:除了老师带你们玩的方法以外,还有哪些游戏可以用泡沫板一起玩?怎么玩?需要哪些东西?你能示范一下吗?

2.幼儿讲述自己设计的游戏玩法,并进行示范。

3.教师对幼儿自己想出来的游戏进行点评。

4.选出较好的幼儿来进行示范和带领全体幼儿进行玩耍。部分需要裁剪的材料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制作、改善。

三、教师总结、提升经验

1.幼儿玩耍后选出自己对哪一个游戏最满意,并说出原因。教师对最满意的幼儿进行奖励,对其他贡献了意见的幼儿也进行一定的奖励。

2.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利用泡沫板来制造很多好玩的,还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来制作。比如我们的矿泉水瓶子、易拉罐等等。你们可以回家后试一试能用这些东西做出什么好玩的东西,下一次活动的时候带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分享,看看谁的点子又多又好玩!当然你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他更有趣的材料,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动脑筋动手做一做吧!

活动延伸:1.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试一试用废旧材料进行改造利用。

2.将制作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内,在美工区进行展示。

3.将与父母制作过程的照片在主题墙上进行展示。

活动名称:小小消防员

(大班

科学)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消防知识,火灾自救知识。

2.能分清常用报警电话知道拨打火灾电话时应注意的问题。

3.感受消防员工作的辛苦和火灾的可怕,树立良好的消防意识。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消防教育视频、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图片和玩具、毛巾。

经验准备:知道火灾的引发原因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起兴趣

1.教师设置情景:有一天你独自一人在家,家里的炉子上正烧着水,但是你在一旁玩玩具、忘了这回事,这个时候水溢出来、锅也烧干了。你闻到一股焦味,走进去一看。厨房里烧水的锅烧了起来。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2.幼儿自由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3.幼儿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记录并对错误的进行纠正。

二、观看视频,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消防教学视频

2.播放后向幼儿提问:

①你们现在知道火灾来了该怎么办了吗?

②说一说从视频中你们了解到了哪些和火灾有关的知识。

③报警电话是多少?急救电话是多少?火警电话是多少?

3.向幼儿介绍消防器材,并告知不能破坏它们。

三、模拟演习,提升经验

1.教师带领幼儿带上毛巾进行室内的模拟演习。并告诉幼儿要点。

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迅速撤离;

通道不堵,出口不封,门不上锁,确保畅通;

听从指挥,不拥不挤,相互照应,有序撤离;

发生意外,呼唤他人,不拖时间,不贪财物;

自我防护,低姿匍匐,湿巾捂鼻,防止毒气;

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

保持镇静,就地取材,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烟火封道,关紧门窗,湿布塞缝,防烟侵入;

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无法自逃,向外招呼,让人救援,脱离困境。

2.教师总结,提升经验

独自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出门时关好燃气断电断气、检查燃气灶是否关好。发生火

灾时要从容不迫,不能慌张,拨打报警电话的时候要详细说出自己家里的地点,起火原因,有多少人等等。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捂住口鼻,不能乘坐电梯、不能跳楼。可以在窗边挥舞鲜艳的东西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加快营救时间。活动延伸:1.请消防员来幼儿园进行正规的消防演习和教育。

2.在美工区画一画火灾来了的自救步骤,并黏贴在主题墙内。

第三篇:说课稿 搭积木

说 课 稿

《搭 积 木》

乳源瑶族自治县

黎建智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77-78搭积木

2教材分析:《搭积木》一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加减法(二)》中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学生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要学会2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都是学习其他计算知识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系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明确 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③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5.教学难点:明确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算理。6.教学准备:积木(教师用)、计数器(每个学生

二、说学情

学生基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十加几的加法,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还认识了数位中的个位和十位,对数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入学只有三个月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

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借助教具积木创设情境,借助学具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学着解决数学问题。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自主探究与范例教学相结合。学法:发现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一)搭积木(出示图片:说一说1)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搭积木的游戏吗?

2.明明和丁丁搭好了两摞积木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3.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板书:10+5=15 16-2=14

4.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1)明明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三块,明明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0+5=15.(2)丁丁也搭了两摞积木,左边一摞是十块,右边一摞是十八块,拿走了两块是十四块,所以就是16-2=14.(二)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画面,动脑思考帮助明明和丁丁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

(一)动手操作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表示一个十(画图、用学具盒里的东西或其它物

体都可以).

2.请你任意添加一个图或其它物体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说一说图意和算式是怎样组成的(出示图片:小棒、三角形).

10+1=11

11-1=10

11-10=1

10+6=16

16-6=10

16-10=6

10+7=17

17-7=10

17-10=7

4.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一个十添加一个一是十一,十一是由一个十和一个一组成的,所以算式是10+1=

11,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一根还剩下十根所以算式是11-1=10,十一是由一捆零一根组成的,拿走了十根还剩下一根,所以算式是11-10=1.

(二)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动脑思考的结果.

三、活动三:整理归类.

(一)找规律

1.根据我们列出的算式进行整理,你们能找到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吗?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名列出算式,集体反馈.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二)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找到了这些算式计算的规律及方法,你们真了不起,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四、活动四: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4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

(二)出示图片:说一说5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减法算式.

(三)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说板书

搭积木

10+5=15 16-2=14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通过搭积木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玩中也能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准备积木,我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理解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为了照顾几个能力较慢的学生,课堂进度稍慢,没能满足能力较快的学生。所以,自我感觉课堂效果良好,但是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不充足。

第四篇:搭积木比赛

搭积木比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搭出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能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准备】

小正方体。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同学在干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情境图)生:在进行搭积木比赛。

师:你们喜欢搭积木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比赛吧!你们有信心赢得比赛吗?加油!【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学生喜欢的搭积木比赛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新课教学

1.比赛一:画一画。

师:淘气用5个小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请同学们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比一比谁画得正确。(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立体图)

学生尝试独立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谁愿意把自己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展示交流学生画图的结果:

对画图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奖励1面小红旗。2.比赛二:搭一搭。

师: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先想象一下,说一说。

学生想象,大胆猜测。

师:说得对吗?动手摆一摆,验证一下。学生尝试独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的做法可能有以下情况:

师:现在谁能告诉大家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呢?

生: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8个小正方体。教师对于解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3.比赛三:看谁搭得多。

师: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所示。看谁的方法最多。学生尝试自己搭,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交流展示结果,可能出现的情况:

活动结束,评选出比赛的最后获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亲自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引导学生体会根据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形不能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促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水平都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搭积木比赛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可能会说:

• 我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必要性,动手操作比单纯的想象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果。

• 我知道了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只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不能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形状。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仔细观察下面左边的立体图形,看右边的平面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的上面看到的,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B类

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观察,看到的平面图形如右图所示。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需要多少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五、板书设计

搭积木比赛

第五篇:教案《搭积木》

《搭 积 木》——教学设计

高阳中心小学

龚梅芳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

动手操作,列出不同的算式。教具准备:挂图,小棒,算式卡片

一、复习铺垫

1. 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玩具?(展示积木)想玩吗?不过老师要先考考你们。

2.出示算式卡片。学生口答。

10+5= 10+8= 4+3= 5+1= 6+2= 1+7= 7-2= 8-3= 7-4= 9-4= 6-3= 8-1= 3.谁能用积木表示13?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谁来试一试?其他人用小棒代替摆。

4.用算式怎样表示?10+3=13 3+10=13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5.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呀!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观察思考解决解决问题

1、(出示挂图)你们看,笑笑和淘气也来搭积木了,他们在列算式时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2、根据图意谁能列出相应的算式?

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3+2=15 18-2=16

3、为什么这样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左边是十块,右边是三块,又放上了两块,一共是十五块,所以就是13+2=15 生:先是搭18块,拿走了2块是十六块,所以就是18-2=16

4、谁还有不同算法的吗?

生:我是接着往下数的,13,14,15,所以13+2=15 生:我是用摆小棒数的。

5、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动脑思考帮助笑笑和淘气解决了他们搭积木情况,列出了算式而且找到了搭积木的块数,你们真聪明。

二、活动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1.试一试

14+5 =()

17-6=()说说你是怎样摆的生::先用小棒摆出14,一捆零4根,再摆5根,一共是一捆零9根,所以14+5=19 生:先摆一捆零7根小棒,再拿走6根,还剩下一捆零1根,所以17-6=11 2.你们真是太棒了!笑笑还遇到了一个难题要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出示小棒图11 18)请你任意添加或拿走小棒的个数,组成一个算式,看谁组的多。

3.小组内交流,并记录下来

4.小组汇报,上台展示。(得到的算式有:11+1=12 11+2=13 11+3=14 11+4=15

11+5=16

11+6=17 11+7=18 11+8=19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5.任意举出一列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6.教师小结

通过动手操作,列出这么多的加减法算式,这充分体现出你们善于动脑子思考的结果。

这么多的算式的计算,只和哪个数位有关?(个位)

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练习

师:你们帮笑笑这么大的忙,要带你们到游乐场玩“碰碰车”。

(一).出示图片:说一说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相碰的情况列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3.每小组选一组来做 4.小组汇报结果

(二)摘苹果游戏

淘气小朋友要请你们吃苹果,但是有条件,谁算对了才能“摘苹果吃”。

出示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卡片,师生游戏。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我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搭

木》教 学 设 想

高阳中心小学

龚梅芳

2010年12月8日

本课主要以“激趣、质疑、探究”为教学主线,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模式,以“动口、动手、操作”为具体教与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体现主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数学系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据此,本节课教学设计时作了以与几个方面的思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参与、引导探索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情境,营造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既“新”又“动”,给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乐于参与并有强烈的探究究欲望。

2、“动”为主线,诱发兴趣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采用多种表示数的方法(如:图形、小棒等),让学生任意选择,以达到理解和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含义为目的,打破了学生装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教学中以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结合学过的知识,学以至用,把数学知识中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以及发展数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善于提问,学会交流,倾听,善于表达。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探索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问题,用自己的方法支探索思考问题,《搭

木》教 学 反思

高阳中心小学

龚梅芳

《搭积木》这节课是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这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能借助小棒正确用数来表示20以内的这些物体的个数,还使学生根据为的确组成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观察、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1、巧设练习

在练习设计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碰碰车”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摘苹果”游戏在一节课的最后5分钟完成得很成功,学生的激情再次掀起,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2、动手体验数学知识

新大纲,新教科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增加了数学的的实践活动,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数学与实践情境密切相联,提供条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保持注意和向往的倾向。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寻求规律掌握知识。我在教学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来帮助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体会了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3、不足之处

(1)在安排学生同桌小朋友合作摆小棒的时候,没有强调让他们边摆边说,使一部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2)时间的安排不是很合理。在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这一环节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拖课。

(3)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活泼好动,在组织教学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同桌之间的合作不是很好,这方面要加强训练,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下载幼儿园搭积木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搭积木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搭积木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

    幼儿园教案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案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案中的设计意图怎么写?下面是几篇幼儿园数学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参考。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对形状的认识需要直观具体的方法,我......

    幼儿园《我爸爸》教案设计

    幼儿园《我爸爸》教案设计1 活动目标:1、进一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乐于赞美自己的爸爸,感受爸爸的爱。2、在观察、想象、表演中感受读图与文的快乐、享受阅读的乐趣。3、大胆的......

    幼儿园教案设计范例

    幼儿园教案设计范例 幼儿园教案设计范例一:神奇的玻璃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3、体验......

    平平搭积木课文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认识新偏旁“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词句。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

    《平平搭积木》教案

    《平平搭积木》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业、本、平、书”4个字。认识1个偏旁“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 教......

    搭积木教学设计

    《搭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77、78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搭积木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

    搭积木教案2

    搭积木教案2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和安幼儿园杨慧奋李玲 [活动名称]:拼搭进阶积木造型 [活动目标]:通过拼搭进阶积木造型,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幼儿专注力;让幼儿根据示例拼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