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院工会代管财产管理现状的探究论文
摘要:
阐述福建省学院工会代管实物资产(不属工会资产的范畴,而是工会代为管理的特定实物资产,以下简称工会代管财产)管理时有存在闲置率与损坏率高,利用率低及管理松散等。着重剖析我院工会代管财产的管理现状,提出工会代管财产应从主、客观方面着力加强规范管理。
关键词:学院;工会代管财产;规范;管理;研究
一、工会资产与工会代管财产管理的内涵。
工会资产是由工会经费形成的资产。它包括实物资产、货币形式资产与无形资产等。工会资产管理可分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两方面。以下仅从资产管理角度剖析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代管财产方面的管理。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会舞厅、工会活动室、健身房及其配套设备均是原中专学校办公经费购置的,委托工会代为管理的实物资产,并非由工会经费所形成的资产。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工会代管的特定资产均不是工会资产,而是工会代管财产。
二、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代管财产管理现状分析。
1、工会代管财产管理工作得不到足够重视。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4年,工会组织机构尚未正式成立,原工会正、副主席均已退休,大部分工会委员又调离岗位,现仅剩1人主持工会工作。正式机构已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至今尚未审批。在这过渡期工会代管财产管理就很难做到规范。工会舞厅音响设备被盗,活动室举重杠铃架、平跑机等财产被破坏,修缮问题无人问津;南区舞厅闲置,健身房设备锈迹斑斑。为此,工会代管财产规范管理势在必行。
工会财产管理者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知识薄弱,责任意识淡泊,缺乏科学管理观念,部分中老年管理者不求发展,满足于现状,这些严重阻碍了工会代管财产规范化管理。
2、工会代管财产管理制度尚不规范。
学院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需不断地完善。工会财产管理制度也需进一步细化,做到定编定岗定责。有的领导随意调拨工会代管财产,管理者不知其去向,结果不了了之。工会对代管实物资产缺乏日常的规范管理与内部监管的机制,与其相关的管理机制也滞后。南区暂无工会财产管理员,这就无法谈资源合理配置。
3、工会代管财产管理的监管力度不强。
工会资产管理者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有的领导对工会财产管理漠不关心,责任意识淡漠,有的工作无法落实。奖罚不严,出现管理松散和无人管的“真空区”。这也导致工会代管财产管理执行力度不强,还有“重购轻管”,“重用轻修”,“重钱轻物”现象;出租财产的租金欠费、保养修缮等问题无法解决,加速财产的老化或破损,这是财产的“隐性流失”。
三、强化学院工会代管财产管理的应对策略。
1、关注工会代管财产管理工作。
学院现已成立工会临时领导班子,确定临时负责人主持工作,确定分管工会领导,指定两名专职(或兼职)的工会委员分别负责南、北校区工会代管财产的管理。学院要求工会资产管理者要不断提高修养、岗位技能、职业道德,更新观念,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开导他们要有忧患意识,奋发进取,通过多种有效地途径自学与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工会资产管理者的业务水平,激发潜能,培养他们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提高技能、文明服务等方面岗位职业道德。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学院资产管理办法,每年要求他们积极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并提高工会代管财产的网络化管理。
2、完善工会代管财产管理制度。
工会遵守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与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等制度,并制定工会相应的实施细则。健全工会代管财产的采购、调拨、报废处置等审批制度。推行工会代管财产的“阳光管理”,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接受社会公开监督。
工会实行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并加强工会代管财产的日常规范化管理。依据责权与管用相结合的原则,按其分布的地点,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为断完善工会代管财产管理体系。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财产实行统一编号,并贴上条形码标签。保卫科严把门口守卫关口,实行轮流值班、首问负责制等强化财产进出校门口的规范管理。
3、强化工会代管财产管理的监控力度。
学院抓好工会代管财产管理各环节的监控。着力改善内控系统,确保工会资产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工会资产管理者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尤其要严格执行工会财产管理制度,增强工会财产管理的内控执行力。强化资产管理意识、落实管理责任制、注重执行力建设、大力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不良内耗。工会属于公益性事业可按市场化运作,完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实行自负盈亏。工会文娱活动场所有服务教职工的功能,可挖掘其文体设备、设施的潜力,把有偿使用和优质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工会建立规范的运营机制、严审的监督机制与完善的绩效奖惩机制,实行投资归口管理,做到责、权、利相统一。财务、纪检部门可参与、监督工会的财产管理,使工会财产管理工作更规范。
总之,工会建立管人、管事和管财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健全工会财产管理办法,盘活工会代管财产,充分发挥工会代管财产的效能,优化资产结构,对效益差的代管财产。
第二篇:工会财产管理暂行办法
工会财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工会财产是指各级工会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依法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属于工会社团集体所有的财产。工会财产是开展职工活动,发展工运事业,保障工会建设和兴办工会事业的物质基础。加强工会财产的管理与监督是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保证工会财产的完整、完全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其效能,根据《工会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会财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管理原则。各级工会及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对所管理的工会财产负有法律责任。省、省属市工会由财务、事业、办公室、经审办、财产管理等部门参加建立财产(资产)管理委员会,由分管财务主席领导。设立资产管理处(科),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领导、管理工会及事业单位财产管理工作。县、事业单位和基层工会由分管财务的主席负责,并指定人员做财产管理工作。
第三条 在工会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即财务部门负责按财产分类的价值进行管理核算和监督检查;财产管理部门负责验收、登记、保管、调配、维修、检查等项管理,并负责物品的数量核算,财产管理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动的,必须办清交接手续;财产使用部门和人员要爱护工会财产,合理有效地使用、管理、维护财产,确保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第四条 工会组织及事业单位要经常向职工进行爱护公共财产的教育和宣传,增强财产管理人员和工会积极分子的责任心,依靠群众管理好工会财产。
第五条 工会财产管理要严格手续制度。各级工会及事业单位都要根据本办法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财产计划、采购、验收、供应、保管、使用、清查、报废、报损、变卖、调拨、维护、养护、出入库手续和会计核算等制度。
第二章 工会资产所有权界定
第六条 工会资产按下列原则界定所有权:
(1)凡是由国家、行政部门拨给工会及其事业单位使用的不动产和其他财产,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归工会,所有权属于国家。
(2)凡是由工会经费投资、政府及行政补助、工会企事业收入形成的资产,界定为工会资产;
(3)社会捐赠、国际合作、国际组织援助给我国工会的财产界定为工会资产,工会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4)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行政与工会共同投资形成的资产,政府和行政方面投资部分为国有资产,工会投资部分为工会资产;
(5)凡是用工会资金投资、以工会名义借款或用工会企事业收入兴办的工会企事业和第三产业,其资产所有权属于工会;
(6)工会及其企事业与有关方面合资、合作兴建的企事业按工会在该企业中出资额的比例拥有资产所有权;
(7)已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的工会企业,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界定所有权。
第七条 工会资产由工会组织进行清查登记和管理,不进行国有资产登记。
第三章 工会财产的标准与分类
第八条 各级工会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的财产,凡一般设备单价在2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为固定资产。对单价虽不足200元,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财产,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对于购置、自制、接受捐赠和调拨的财产,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均列为固定资产。
材料是指使用以后就消耗掉或逐渐消耗掉,而不能保持原有形态的物质资料。如燃料、试剂等。
低值易耗品包括低值品和易耗品。单价在固定资产起点以下,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为低值品:单价在固定资产起点以上,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下的为易耗品。
第九条 工会固定资产一般可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和管理:
(1)土地房屋及建筑物——办公用房屋、事业用房屋、宿舍及附属设施、其他建筑物等;
(2)通用设备——空调机、木工刨床、空压机、冷藏柜、水泵、电梯、锅炉、电焊机、供暖管道线等;
(3)专用设备——空气交换器、消毒柜、复印机、照像机、装订机、放映机、胶印机、医疗器械等;
(4)交通运输设备——各类汽车、摩托车、三轮车等;
(5)电器设备——电风扇、吸尘器、电暖器、洗衣机、调光器、电冰箱、微波炉、冲击钻、电机等:
(6)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打印机、收录机、录像机、投影机、打字机、电视机、扩音器等;
(7)仪器仪表——各种钟表、磅秤、万用表、真空压力表、天平、显微镜等;
(8)文化体育设备——健身器、钢琴、荡船、手风琴、风琴、台球桌、乒乓球台、蹦蹦床等;
(9)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各类图书、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各种资料等;
(10)家具用具及其他——各类桌柜、架、椅、床、被、褥、服装等,凡不属于以上九类财产均属之。
固定资产目录的编号,一律以阿拉伯数字作代表符号,按类、项、名称、物品四个等级,实行六位数编号,类、物品各设两位数项、名称各设一位数。
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管理的需要自行分类管理。
第四章 工会财产的计价和折旧
第十条 工会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计价:
(1)新建、购入、调入和政府、行政拨给的固定资产,分别按造价、购价、调拨价计价,运杂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2)加工自制的固定资产,按实际开支的工料费用计价。不单独核算自制工料费的,可按估价入帐;
(3)盘盈、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及原有固定资产不能查明原价的,按估价入帐;
(4)原有固定资产增添零配件(增加其功能,不包括一般维修消耗材料)时,将新增加开支金额加入固定资产原值;
(5)调出、变卖、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按帐面原值注销;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租赁协议确定设备价款、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
第十一条 各级工会及其事业单位一般不计提折旧,个别需要计提折旧的事业单位,报主管工会批准后执行。
第五章 工会财产增减变动的管理
第十二条 工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后,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财务部门,基建管理部门,根据核准后的基建决算及完工清册、说明书、竣工图组织验收,并由主管工会的基建财务部门编报竣工决算,经上级工会或主管工会审批,财务和财产管理部门据以作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和管理。
第十三条 购入财产要根据批准的预算执行,专项购置单独报批。购入、调入的财产,应由财产管理部门统一验收,技术设备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由财产管理部门根据发票、固定资产调拨单等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据以作财产增加的核算与管理。
第十四条 自制财产也应由财产管理部门验收,填制财产验收单,办理入库和报帐手续。
第十五条 工会财产在本级工会内部调拨,由主管工会财产管理部门填制《调拨单》,经主管领导签发。工会财产在上下级工会或同级工会之间调拨,由上级工会财产管理部门填《调拨单》,经主管领导签发后进行。调出单位的财务部门,根据《调拨单》,注销财产帐面原值,所得价款作其他收入或事业发展基金入帐。
第十六条 财产的变卖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事业单位多余或闲置财产的变卖或转出投资,需要报主管工会批准;工会机关一般财产的变卖,经工会委员会审批。工会和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根据有关凭证,注销财产帐面原值,所得价款作其他收入或事业发展基金处理。
第十七条 工会事业单位财产报废、报损,由单位填制《工会财产报废报损单》,并附书面报告,金额在万元以下的,报主管工会备案,万元以上的报主管工会审批;县以上工会由财产管理部门填制《工会财产报废报损单》,经财务部门审核,工会委员会审批。财务部门根据《工会财产报废报损单》,注销财产帐面价值。
第十八条 工会组织撤销,其财产交上级工会;工会组织合并,其财产交合并后的工会;工会企事业停业,其财产交主管工会,不得擅自处理和私分。
第六章 工会财产管理的要求
第十九条 要建立健全财产管理登记制度。所有的财产、物品都应登记入帐,填制实物登记卡片,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对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设备要按台(件)建立技术档案。
第二十条 要建立健全财产的入库验收、保管、领发使用、检查、维护的制度和办法,加强管理。对大型、精密的贵重设备、仪器要指定专人管理、维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库存财产、物品要有相应的保管人员、较好的库房和适用的设备,物品摆放要整齐美观、便于清点和发放;在用的财产、物品,要先经管理部门登记,建立管理卡片,财产物品要贴标签,标明其名称、编号、使用部门及保管人;贵重设备要有专人管理、精心使用,定期检查、维修、养护,提高设备利用率。
第二十一条 要建立健全财产损坏、损失、赔偿制度。对因管理、使用不善造成损坏、损失和浪费的,要追究管理、使用人员责任,区别情况作出处理,由过失人予以部分或全部赔偿。
第二十二条 要建立财产保管、使用情况考核指标,对爱护工会财产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各级工会要定期给予奖励。
第七章 工会资产有偿使用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工会兴办的企业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占用工会房屋、设备、场地等,要根据不同经营项目和方式,签订投资或有偿使用的合同。实行有偿使用的,按月(季)计提或交纳资产占用费。年资产占用费应不低于资产投入额的8%计算;属于投资的,可按投资收益的办法处理。无论投资或租用,财产的所有权仍归工会。
第二十四条 工会及事业单位利用所占有的工会资产,用于经营创收活动的部分,根据不同的经营方式,签订投资或有偿使用合同,其投资收益或资产占用费,都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用于事业发展、弥补经费不足,逐年递减拨入经费。
第二十五条 工会房屋、设备、交通工具、场地等对外投资、联营、出租,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合理确定财产的价值,并根据不同的经营方式,签订投资,联营或租赁的合同,办理公证手续。投资收益、租赁收入作其他收入。
第二十六条 用工会结余资金(经费)兴办工会企业或对外投资、联营,应根据不同经营项目和方式,明确投资或借贷关系,签订合同、协议,收取投资收益或资金占用费。年资金占用费一般应高于10%,具体比例可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由主管工会财务部门审定。
第二十七条 工会及其事业单位对外开展经营活动和所办经营单位占用的工会资产有变动时,应报主管工会批准,办理变动转移手续。
第八章 工会财产清查与核算
第二十八条 工会财产每年必须全面清查盘点一次,如有盈亏应查明原因,说明情况,妥善处理,以保持帐、物相符。发生非常损失和意外事故及主管领导和保管人员变动或上级工会统一布置,要随时进行清查。
第二十九条 工会财产清查工作应在工会委员会领导下,由财务部门、财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配合进行。财产清查要有组织、有领导,事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清查时要以帐查物,以物对帐,并填写《工会财产盘存表》和《财产清查结果报告表》作为原始凭证,调整有关帐目,保证帐物、物卡、帐卡相符。事业单位财产盘亏应报主管工会备案,超过万元的,报主管工会审批处理;县以上工会财产盘亏需报上级工会备案。
第三十条 工会的固定资产必须建立财产明细帐和实物保管明细帐,进行金额和数量核算。财会部门以金额核算为主,辅以数量核算;财产管理部门以实物数量核算为主,辅以金额核算。
第三十一条 各级工会及事业单位一般不进行低值易耗品和材料的核算,需要组织核算的单位,要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经主管工会批准执行;低值易耗品可一次列入成本、费用,价值大的可分期列入成本、费用。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政府和行政拨给工会的不动产等视同工会财产管理,但不组织会计核算,只登记财产备查帐。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工会及所属事业单位。省级工会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会财产管理的实施细则,并报全总备案。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财务部。
第三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探究(论文)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探究
作者:刘春海
【摘要】毋庸置疑,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作为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其重要性,并探讨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 现场 管理 措施
一、引言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建筑施工企业能否正常运转,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作。也就是说,施工企业若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将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代表了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体现出了施工企业生产建设经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在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才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概述
施工管理指企业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施工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不同的工程对象、不同的工程特点、不同的施工条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周密的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有效的使用时间和空间,采用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保证协调施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土建施工企业天天要跟施工现场管理打交道,施工现场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而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创造出更高的利润就必须加强现场管理,将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般来讲,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十分明显,因为施工现场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是工程建设的起点,也是工程建设最为直接的场所。所有施工人员运用相关技术手段,结合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完成某项工程的场地。然而,建筑施工现场不仅仅是施工,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管理,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对于施工现场来说,只要有施工必然
会有施工现场,只要有现场,必须要有科学的现场管理,才能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
2.1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建筑施工质量、建筑施工进度、建筑使用成本以及建筑使用寿命等多方面。当今,仍有部分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低下,出现施工现场杂乱无章,建筑材料、器具及相关设备随处乱放,施工人员偷懒无作为,施工程序无章可依等现象,现场环境又乱又脏,最终造成了资源及人力的浪费,更加助长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这些施工现场的不善管理均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首要的就是对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设立相关领导小组,并决定相关工作负责人,然后由工作负责人将具体任务分配到个人。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分工不细致明确,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制不健全,导致责任不明确,整体管理水平较差,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
2.2施工质量和安全等相关意识薄弱
施工质量是施工管理的最终目标,现在仍有部分施工企业片面追求施工速度而忽略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一味追求进度,往往造成质量方面的欠缺,这种只求进度的施工现场意识对施工现场来说,影响极其恶劣。因为在施工中,单一追求进度,往往忽略了施工技术要求,出现相关违规操作,大大降低施工质量。
鉴于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势在必行。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大生产的体现,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而建筑施工的新技术应用也日益广泛。建筑施工水平的体现,很大一部分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如何适应当前形势下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是建筑施工企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是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体现,是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上得以立足的基石。
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可行性措施
3.1现场管理一般原则
3.11自身要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如了解地质,熟悉施工图纸、工程结构、技术规范、安全知识,懂得文明施工要求、增产节约措施,在施工组织原则指导下,遇有特殊情况,具有规范的灵活的施工方法指导施工,才能避免事故发生,确保施工正常进行。特别是要具有对工地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应变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
3.12要了解现场。施工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矛盾交错,问题层出不穷,管理者要勤于
现场巡视检查,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3.13要讲究方法。管理现场的基本方法是要把双眼盯到现场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角落、每一件事物和人、机、料等方方面面。做到看一遍工地,掌握一线情况,处理一堆问题。
3.14处理问题要果断及时。施工现场每天都在发生一系列矛盾,出现一系列问题,不及时处理,会耽误生产,影响施工进度。对这些问题,属自己管的范围,就立即处理,属他人管的权限及时沟通,若个人处理不了,通过集体决策后指定专人负责处理。解决问题的时限应做到当时、当天,切忌碰上问题闻者不问,知者不报,久拖不决。
3.15抓施工管理要超前思考,超前运作。把现场所有工序按阶段、按先后施工秩序进行排序,重点排出应先施工的前几道工序,以便于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施工创造条件,腾出时间,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地组织施工,否则,就会影响施工进度,造成损失。
3.2完善现场技术管理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非常重要,它作为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关系到施工进度、质量以及成本等各个因素,是施工现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严格加强技术管理,必须建立健全技术管理方法和模式。所谓技术管理,就施工而言,是在施工准备阶段如何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施工,控制施工合同规定的相关目标,进行技术档案的管理以及施工中的技术交底管理等。良好的现场技术管理,必然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全面认识和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图纸中相关技术要求,对建筑施工中各个工序进行合理优化,充分结合施工队伍资源以及水平,对施工条件进行合理和有效的评估。
②合理有序地编辑施工组织设计,注重工程中的每个细节,使得工程中相关工序的技术合理应用于施工当中。
③完成一项工序之后,必须明晰下一步工序如何进行,对各个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白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加快完成工程各个目标的同时,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④加强施工队伍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施工队伍来说,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保持施工过程中的高效率。
3.3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现场管理意识,提高安全意识
3.31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考试进行培训考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三不伤害”;
3.32要对各工种及施工方案进行交底,安全性工器具的防护要细致。所有的施工队人员经常使用的安全性工器具每个人都要具备,这样可以更好地妥善保护好相关的工具;
3.33要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确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方案编制审查制度、安全考核制度等;
3.34施工单位项目部要记录好安全检查,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制定一定的措施; 3.35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36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3.37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管理核心,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3.38对临时用电、施工机械等进行验收记录。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必须明白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加强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施工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3.4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贯彻
施工进度计划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依据,根据施工方案编制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但施工进度计划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差异是常有的事,所以要定期及时地检查,掌握实际情况,分析进度超前或推后的原因,研究对策和措施,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3.5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
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包括:施工是否按图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贯彻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施工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对测量放线及各施工过程的技术检查和复核,要求符合图纸规定,符合质量标准,误差应控制在技术规范和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对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均须由供应单位提出合格证明文件;隐蔽工程要符合质量检查的
规定,并做必要的记录。
3.6施工总平面管理
施工总平面管理是全面性工作,由总包单位负责管理,施工是动态的,进展的,不同阶段施工平面布置的内容也不同,所以施工现场都必须以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总平面规划为依据,根据不同时间对施工平面的要求,进行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及时做好调整,才能更加合理有效的使用场地。
3.7保证现场交通道路和排水系统畅通以及文明施工
检查施工总平面规划的贯彻执行情况,指定材料、成品、半成品和生产设备的堆放位置;确定大型暂设工程的位置和使用分配。如增设、拆迁时,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方能执行;保证施工用水、用电、排水沟渠的畅通无阻;对于现场局部停水、停电,事先要有计划,并得到总指挥批准后才能实施;保证道路畅通。施工道路上不准堆放材料,加强道路的维修,及时处理障碍物;签署和审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等工程的开工申请;根据施工过程,不断修正施工总平面图。
四、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为了控制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包括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五、加强成本控制
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实现成本全方位管理
许多企业往往注重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忽视了施工过程中辅助事项的成本管理。一项工程从投标到交付使用,涉及到成本管理的方方面面,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先进的管理方法,实行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5.1技术管理创新。首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施工现场的布置,实现文明施工。其次,根据自身技术优势,实现技术革新,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以期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
5.2机械设备的管理。根据工程需要,科学合理地选用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机械的养护,对不再使用的机械及时报停或清退。
5.3材料管理。材料费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工程成本的60%左右,从材料的采购到库存以至领用,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材料采购方面,可根据工程计划进行招投标,大宗材料集中批量采购,大大降低了采购保管费。在离建筑材料市场比较近的情况下,部分材料可通过信息化系统,虚拟仓库,达到实现零库存的目的,不仅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减少了库存积压造成损失的风险度。
六、加强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以及企业信誉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很
多重点工程都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进度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提前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需统筹安排。此外,在后期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进度管理工作,如在施工班组内部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五、结语
现场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意义十分重要。只有充分认清当前形势下现场管理存在相关问题,遵循相关管理原则,从技术和安全角度出发,才能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步入全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东,汤洪光.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J].管理观察,2010 [2]李新汭.浅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田坤.浅谈现场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重要作用[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 [4]郑真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消费导刊,2009 [5]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0 [6]向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09 [7]刘鑫,楼丁齐,周艳.浅析建筑工程如何优化施工管理[J].商品与质量,2009 [8]林文仕.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探讨[J].科技资讯,2009
第四篇:集气站节能降耗管理探究论文
1健全采气厂能源管理体系的原因
1)部分设备达标率与行业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2)天然气放空损耗较大,能源利用效率较低。3)现有节能管理体系主要以实现节能量为目标,忽略了生产能源单耗等指标,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能耗综合状况。基于以上原因,采气厂有必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集气站能耗管理机制,提升采气厂的节能管理水平。
2主要做法
2.1健全组织机构,夯实管理基础为确保对标活动有效开展,各基层单位要成立专门的能效对标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形成本单位能效对标管理机构,为推进对标工作建设奠定管理基础。
2.2调研分析能源消耗现状
2.2.1建立各类能耗数据台帐结合单位能源结构,收集整理各个用能环节的能效指标数据,为后期指标项选定提供充足有力的数据支撑。
2.2.2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器具依据国家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以及能耗定额管理和能效对标等工作需要,各单位要进一步梳理现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情况,查找上报需增加的能源计量器具,完善耗能计量器具配备。
2.3建立指标体系,选定对标标杆
2.3.1集气站综合系统能效对标综合考虑开发阶段、处理规模、工艺技术等因素,选取差异性较小的集气站进行横向对标,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单位油气当量生产综合能耗、单位集气站生产综合能耗、单位集气站生产用电单耗、单位集气站生产用气单耗四项。
2.3.2能耗系统能效对标按照天然气采集系统特点,针对各基层单位实际分别制定对标工作方案,对于处理工艺、耗能设备等差异性较小的集气站采取横向对标方式,优选先进标杆;对于差异性较大、规模较小的集气站采取纵向对标方式,根据开发阶段(早期、中期、后期),选取阶段的最佳水平作为标杆,随着开发阶段变化,标杆指标相应作出调整。
2.3.3重点能耗设备能效对标根据设备类型,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在全厂范围内对同类设备进行横向对标,对标范围主要包括各集气站加热炉、锅炉,对标的核心内容是设备运行效率。
2.3.4生活辅助系统能耗对标生活辅助系统作为集气站的重要部分,能耗对标可从生活基地面积、人员数量、集气站规模等方面考虑,分人均能源消耗总量、单位系统用水(电、气)单耗四项指标,指标的先进程度可充分体现集气站能源管理水平。
2.3.5重点能耗设备效率对比及达标天然气加热炉:一是集气站处理站内各类加热炉热效率达标(国家标准)及相互之间热效率、排烟温度、空气含量等参数的对比达标;二是单井天然气加热炉热效率达标及对比。
2.4制定改进措施,实现达标创优能效对标指标的达标工作立足于系统管理,是由人、物、技术和设备等诸多功能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围绕选定的各类指标标杆,将各集气站指标项实际水平与选定标杆进行对比,明确差距和薄弱环节,制定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实现达标的目的。1)采用管理途径。在企业内部改进管理、优化生产,使处理装置、能耗设备处于最佳控制参数范围内运行,提高运行效率。2)采用技术改造途径。投入资金,开展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能耗指标。3)采用加快设备优化级途径。淘汰落后生产设备,以先进装备予以替代,实现企业装备的现代化。
2.5完善考评机制,强化对标管理
每年组织对各集气站能效对标进行考核评价,考评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并作为节能先进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对指标值先进、能耗状况明显改善的单位给予奖励。
3结束语
能效对标作为一种有效管理方式,不仅能推动企业查找能源利用的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改进能源利用方式,而且可以规范行业节能管理体系,形成持续改善能耗状况的长效机制。
第五篇:安全管理人性化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在管理工作中更为重要。在管理工作中,因为强制性的执行现象不断出现,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上开始主张人性化。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强制性管理,还是人性化管理都是比较好的执行过程。但在执行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人们机械性的管理方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是否将规章制度、人性化管理分开,是否又将人性化管理看作是一种软弱无力的管理现象。所以,采用形而上学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解决成为文章阐述的主要话题。
关键词:安全;管理;人性化;严管;重罚
安全管理常见的两种管理方式为严格管理并惩罚以及人性化管理。因为在安全管理中,执行严格性管理方向以及按照相关制度对其制约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执行人性化管理,都将仁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强制性的管理方向,还是人性化管理方式,都是一种可以执行的管理方法。根据以上这两种方式的研究和分析,从两种执行管理中存在的的问题进行分析更为重要,更能体现出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的发展方向。
1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的执行主要是在以安全管理为目标基础上,实现人性化管理方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形成,将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作为基础,促进人们在获取利益过程中能够以人本为主要发展方向。而且,执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严格抑制人员出现职业病、自身消极现象等。对于工作中使用的一些设备、材料来说,对其使用安全管理能够保障它们应用的合理性,并促进工作效率的稳定提升,以保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在整体形势上是以人们的利益为主的,不仅要消除对环境产生的危害,还要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所以说,无论在经济发展角度上,还是在安全角度上,都应在管理工作中减少一些经济损失与事故损失,以保证工作执行与管理的集约化进行。
2安全管理人性化的具体执行
2.1思想意识
(1)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事业理想。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将安全放在首位,特别是一些领导人员,要在自身的意识中形成一定理念,并保证工作在执行期间能够保证工作的效率化执行。还要将安全本质问题放在首位,管理者要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关系,并严格按照就事论事的严格特征来执行工作。因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都是人们的责意识不够,在指导与积极管理中发挥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在一些管理工作中,一般都贯彻的为安全第一、预防与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在安全管理中,也同样可以将该理念放在其中,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将强制性理念、伤害工作人员的感情、积极性的发展方式有利强调,该方式是一种片面性的管理,放纵性的管理方式不仅能造成工作人员的不良思想,还使一些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得到落实。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保证安全人性化的执行,就要转换自己的思想意识。(2)安全管理也是一种保护意识,它能维护人们最基本的利益,并保证人们在生活与发展中都能健康成长。如果在管理工作中没有贯彻安全理念,也没有执行先进的生产技术,安全生产工作就无法得到积极执行。所以,在安全执行工作中,要将人们的代表利益与安全生产理念综合改进,在具体工作期间,不仅要体现出社会化制度的人性管理,还要充分发挥人性理念,以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化执行。
2.2制度建设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实现人性化管理要将制度建设、执行力统一进行。因为在安全人性化管理工作,也需要建立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保证在制度规定上以及安全生产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促进执行工作的统一发展。一般情况下,制度的贯彻于的人性化管理是一致的,两者在本质上并不存在一定的冲突性。如:制度的严格性,其中就是各种法律制度与规章制度的执行,所以,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严是爱,松是害,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句话完全表明了安全生产中严格性与人性化之间的关系,并促进其制定的效率化发展。而且,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提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自身素质,因为在整个工作执行过程中,都是靠人类来完成的,人的素质水平与自身质量与工作的正常执行存在较大关系。如: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执行人员在业务上以及在技术上都是一流的,他们不仅要严格遵守组织的纪律性,还要形成合理的管理理念,这样才能在执行工作中以及管理工作中提升自身价值,才能将人性化管理发挥到极致。在以上讨论中,需要我们重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工作执行与管理中,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合适的的法律法规建设,还需要提高人员与执行队伍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将人性化发展效果发挥,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合理执行。因为安全工作的执行之间关系着人们的自身效益与财产安全性,所以,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并将每个执行人员的思想与执行发展到安全健康道路上来,从而为人员提高有效保障,这不仅仅是当代发展环境、学习领域以及生活方式的形成需求,还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部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对人性化安全管理的思考和认识,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的积极建设和执行,严格禁止工作中出现的背后一套等相关做法。努力形成责任意识强、敢于突破并有责任心的人员,以保证严格抑制工作中出现安全问题者,在该执行过程中,认识到安全管理人性化执行的主要方式,保证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能为其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保证将安全管理效果发挥到极致,从而促进我们在工作与学习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罗经伟.浅谈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制度化与人性化[J].企业技术开发,2012,(10):109-110.[2]刘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性化管理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4,(12):43.[3]李向路.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