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教学反思
新的学期开始了,鉴于上学期学生做卫生有偷懒现象,所以,本学期我考虑将原来的7个值日小组改为5个值日小组,规定好每个人每天的值日量,坚决杜绝有人偷懒的现象。原打算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讨论一下分组、确定小组长的事,可是由于时间紧迫没能如愿,而我又不愿意占用自己的教学时间,这可怎么办呀?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把这件事和学习结合起来呢!主意已定,我赶紧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
上课伊始,我简单介绍了自己将值日组重新分组的想法,让学生在原来的7个小组长中选出5个新的小组长,学生兴趣较高,全班参与。当选票收上来后,我们当场进行整理数据——我指名7个学生在7个候选人名字下面进行唱票。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对画“正字”的方法都认识并有使用的习惯,所以我决定不再将这部分的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解。当学生将“正”字统计后得出数据,写在了每个候选人下面,这时我顺势引导:“这样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学生有的说,知道了谁当选了,谁落选了;有的说看起来比较乱……抓住“比较乱”这个回答,我引入了统计表,让学生把这些数据整理成为一个单式的统计表。随后,我让学生利用例1进行练习,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在完成统计图的练习时,我发现有一部分学困生,对于每一个小格表示多少不明白,所以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并在订正时在全班强调。
想到学生在唱票时的积极状态,我决定不对例2部分进行讲解,直接让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完成例2“做一做”。在巡视过程中,没有发现有不理解例2的学生,只是发现学生在画“正字”时不是按照原始数据的顺序去做,而是将属于一个范围的数据一个一个的跳着画,费时费力。为了让学生选择最佳的方法,我不动声色的选择两个学生进行比赛,一个学生按照原始数据的顺序,将每个数据画在属于自己范围的下面,另一个则跳着画“正字”。比赛过后,学生一眼就发现了按照顺序画“正字”比较快。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用作标记的方法将原始数据统计成表的办法,也很受大家的赞同!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将枯燥的统计知识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结合起来,学生能真正经历统计知识的形成过程,从画“正字”到整理成统计表,从原始数据中整理成统计表,认识深刻,掌握牢固。
第二篇:《数据的排序》教学设计和反思
《数据的排序》教学设计和反思
东台市五烈镇廉贻中学 杨春龙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1)理解排序的概念
(2)能够将所学的排序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数据的排序操作;
(2)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目标自己出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4)理解排序的意义;
(5)建立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的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6)敢于大胆尝试,在讲解时力求表达清楚、声音洪亮;(7)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的表格制作与边框美化以后,有进一步学习相应Excel中教高级的排序操作的需求,这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从分发的体检表中引导学生如何在Excel中进行相应的排序的操作,让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和操作后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本节主要内容:
通过教师课堂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排序操作,发散思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处理表格中的数据排序操作。
3.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数据的排序
(2)教学难点:关键字的概念以及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理念
本节课尝试着通过学生对期中考试成绩的关注提出问题,设置出排序比通常的口算方法快速、准确地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学生的自己上机摸索、完成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组内学生讨论、合作出题,其他学生共同完成,充分调到学生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
授导型教学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七、学习评价
学生通过本课的Excel排序的学习,掌握了对数据的一般处理方法,同时提倡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思考能力,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以后的信息技术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主要是针对学生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一种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课堂上采用了教师先引导,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完成本课的学习内容。
八、教学反思
作为Excel的较为综合的一堂信息技术课,如何导入课堂情境,同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从实际出发,专门搜集了相应的数据表格,从学生们最常见的考试成绩统计表入手,设计一些层层深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授导教学的同时,安排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课程最后由我们课堂上的理论延伸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较大的帮助。
教学过程中教者的引导和点拨做到还不够,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最大化的体现,在培训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学习上仍要花工夫去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究。教学语言的艺术需要加强修炼和提升,忽略了一些问题细节的处理。
九、专家点评
阜宁县教研室专家曹中亚教研员课后对我很鼓励性地说了一句话:“这一节课上得很好很好!”我知道这是领导对我们青年教师的肯定,但更多的是勉励和鞭策。他还说:“一节成功的信息课就是要能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上理解并熟练掌握教学的内容,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专家的话虽然很短,却意味深长,留给我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我将要以这节课作为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努力提高素质教育的成效。
第三篇:《数据计算》教学反思
回顾本课,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恰当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实施有效的教学。成功之处,归纳起来可以用“有趣”、“自主”、“有效”六个字来描述。
一、有趣:数据计算本来是比较枯燥的内容。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活跃课堂的气氛,我通过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起一个又一个学习高潮。在新课导入部分,我故弄玄虚地提出跟学生进行“计算比赛”,一下子引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当“我”以惊人的速度赢得比赛时,更是使在场的学生惊呆了,这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打好了基础。在课的巩固练习环节设计让学生测量、统计、计算平均身高,不但让“坐久了”的学生有一个“放松”的机会,更是为学生创造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机会,将本课再推向一个高潮。课堂上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在实践中获真知,这不正是实施新课程的精彩所在吗!
二、自主:新课程提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人性化、个性化和宽松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但宽松不等于放任自由,我也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书、网络求助,小组互助、知识迁移等方法获取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让学生在课程中如鱼得水,体现了新课程中的学生发展观。
三、有效:新课标还提到,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并且让知识走出课堂,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讲授本课时,本人引用了成绩表这个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例子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学习表格计算的知识;在最后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测量、统计小组成员的身高、计算平均身高,这样又将本课所学习的知识应用到了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喜悦。
本节课以任务驱动贯穿整节课,使每个环节都非常紧凑,一气呵成,而且各环节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性,教师从“扶”到“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学生学习效果看,一节课下来,学生已经掌握了几种数据计算的方法,并且能应用到生活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统观全局,教学时间显得有些前紧后松,如能再增加一些相应的练习,课堂就更加充实,效果更佳。
第四篇: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
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反思
经过不断的学习与尝试,我深知,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那么本节课要充分地让学生动口、动手,很好地体现研究主题。因为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去经历、去体验,才能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得有效。因此,在探究新知时,我一次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理解知识。比如:让学生动手记录人数,为填写统计图和统计表积累数据,收集信息,同时教师也参与活动。这样设计,一是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获取新知,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变教师的“教”为“引”,变学生的“学”为“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三是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乐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达到有效学习。
第五篇:《调查和收集数据》教学反思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类与整理,能够正确进行记数,所以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首先教师由订做校服引题,让学生自己选择颜色,课件显示4种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同时又以游戏的形式选出4个小队长举起自己选的颜色,其他同学喜欢同样的颜色就排在这个小队长的后边。这样的方式,不仅吸引了显示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而且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从而确定制定什么颜色的校服合适,解决问题。但是此环节中,虽然站队前后都有纪律的强调但却忽视了怎样的方向站队,毕竟人数太多,有些同学都喜欢蓝色,站不开,影响了整体。从这里可以的看出细小再细小的环节都要考虑到,这样的课堂会更精彩,更好。
我帮学生把统计的数据记录到黑板上,之后把表格补充完整,小结:像这样分一分,数一数的过程就是数据收集与整理,引出了课题且板书,学生齐读,加深印象,又可以把走神的同学精力带回课堂中。分析统计表:提问生:看着统计表你还知道哪些问题?①利用统计表可以求总数;②可以知道谁多谁少;③还可以提出更多数学问题并解答……我们统计之后发现喜欢蓝色人数较多,接着反问学生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大多数学生说出答案和为什么:不知道3.1喜欢什么颜色,不知道6年级喜欢那个颜色,不能代替别人的思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是在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动脑了。总结要想知道全校的我们需要再去调查每一个班。在这里缺少了很多具体性的评价,对那些回答问题语言很标准的学生,表现很好的学生有时只是一句请坐代替了评价,我想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可能下次他就不再回答问题了。给学生充分的表扬,给他一次表现机会,获取学生的配合,使学生感觉到课堂中自己是很重要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收集数据,整理会分析统计表中,还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多种不同方法统计从而优化出“正”字法统计的优点。我的过渡语是:同学们第一课大家表现太棒了了,老师决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学校过几周要举办故事大赛,我们班只能去一个人,所以要在乔喆杨茜茜二人中投票来选择一位参加最后的比赛,考虑时间问题,课前已经投票了,因此,只需要统计人数即可,这个统计的机会给了学生,可是马心雨的声音太小了,一次结束后学生都没有记录下来,而且把杨茜茜,乔喆的票给分类了,导致我又读了一遍,但是我失误了,完全按照被分类后的票来读的,结果也导致一些小问题出现。学生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正。引导出正字法方便简洁。但是我没有硬性规定学生以后必须用正字法来记录。要求生交流根据统计表可以知道什么信息,自己学会分析表格,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熟悉。
综合整堂课,学生表现很好,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带着这样的感觉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虽然做了一些失误的行为,但是吃一堑长一智,我深深记住了下次不会给自己机会犯同样的错误。我的课堂新目标是不仅教学知识,还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倾听的习惯,生生评价的语言,师生评价的语言,改变以前评价的方式,以抽奖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小愿望。做到我和学生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