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桥上的卖报哥杂文随笔
天桥上,形色男女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也是在天桥上,一个四十几岁的瘦小男人,身穿背上印有“株洲日报”的红色马夹,斜挎着脏得辨不清颜色的帆布袋,一只手捧一叠报纸,这情形成为了天桥上一道经久不变的风景,我称那个男人为卖报哥。卖报哥干枯的双腿严重变形,向内弯曲着,两个膝盖几乎到了对碰的程度,行走时步履艰难,摇摇晃晃,随时可能跌倒在地。
自我知道有卖报哥的存在至少有十年了吧。我曾经买过他的报纸,那是在同样热闹的地下通道。而我其实并没有读报的爱好,只是我觉得一个残疾人太不容易,而且相比那些四肢健全却跪地乞讨的懒人卖报哥更有尊严而值得人同情,再怎么着他也是靠自己的劳动吃饭的。那会的卖报哥,大老远地将揣着报纸的手伸向来往的路人,眼神中带着乞求,却并不会太过于强人所难,令人百般厌弃。
而现在的卖报哥,天天堵在天桥上,却成了行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瘟神。貌美女子,裙袂飘飘,款款行至天桥,突然“哎哟”一声惊叫,花容失色,是卖报哥死死拽住女子裙摆,女子脸红气极,奋力挣脱,骂一句“神经病”,飞快逃远,哪里还会买报呢。七旬老太,蹒跚行走于天桥,被卖报哥拦截,抱住大腿,动弹不得,老太太求饶,“松――手――喔,我给你钱,唉。”直到一块钱到手,卖报哥才会撒手,此战告捷。
某日上午,我与同事妹纸游荡至天桥,眼见卖报哥站在方形天桥的另一端,谨慎的妹纸赶紧拉我离他远点,我也不免心里有几分害怕被他逮住。正当那时,我听到身旁有个娇俏细嫩的声音在说:“叔叔阿姨,那个人好可怕呀。”那声音里喘着粗气,带着惶恐,我不由得回头探寻那声音的所在,是一个拖着行李箱的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才经历了一场卖报哥带给她的惊吓。
行动不便的卖报哥用他惯用娴熟的招数一次一次地逼迫行人就范,他眼神犀利,善于物色对象去纠缠,而且关键时刻动作还非一般地敏捷,也是令人佩服。
我不知道卖报哥一天能卖出几份报纸,现今的街头,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谁不是一机在手,抬头,低头在各类网站上浏览那些海量的娱乐资讯八卦新闻呢,又有几个人会静下心去阅读一份相对单一,简陋的快报呢。以卖报为生的卖报哥在这时代的发展与前进中倍受冲击而举步维艰才会做出那样令人生厌的行为。而我们许许多多的传统纸媒又何尝不是被淹没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不见了踪影呢?时代在前进,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人们也在以加速度摒弃那些落伍的,传统的观念,存在与生活方式。
或许,卖报哥需要去转换一下他的卖报方式,或是去寻求其它的生计了。但我又想,有时,我们保留某些传统,或是站在原地不动,也未尝就不是一种进步与文明了。
今天,就在此刻,我又看到了卖报哥,他正在向一个中年女人下跪,为求买他一份报。
第二篇:台风天的随笔杂文
台风玛莉亚登陆的第二天,风平浪静晴空万里。
我揉着眼看着窗外,几乎以为是在梦中。
玛莉亚是在7月11日上午9点10分登陆福建的。早在6日吧,我的朋友圈也好新闻也好,就开始被它刷屏。到了7日,连一向不发微信的蚯蚓程宇也不能免俗地发了一条,让大家警惕,它的中心风力已达到了17级。据说方向是直奔着我们这里来的。
我想象不出17级的风力是什么水平,但想来应该是具有极恐怖的战力的。小时候的自然课本里,到了12级的风已是警告尽量不要出门的了。
气象部门也开始每天发布警告。
先是橙色预警,然后到了9日10日,已经上升到红色预警,一级的响应机制。那些公务员朋友们开始互相询问谁被派下乡抗台风去了。领导干部基本穿雨靴戴钢盔被派下乡督察巡查检查。
10号晚间,我看着依旧平静只是多了些云的天色,听福州的朋友说超市的面包零食菜什么的都被抢空了,她也抢了一大堆,却忘了米。
说实话,这在我们对台风颇为司空见惯的福建是很少的。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隔个几天便有台风来造访的,但少有如此次的玛莉亚这般声势浩大。
这既是今年的第一个台风,又是一年多来第一个这么大规模的,短短24小时之内就加速到30公里的时速,被冠以风王的台风。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周围朋友中,大家都尽量把它会登陆那天的行程调开。在我们这样多为盘山公路的地方,大暴雨导致塌方或者泥石流是很常见的,也颇为难预测。
在万众期待中,它终于来了。
有网友调侃福建人民的心态,是既怕它来又怕它不来,心中忐忑。
能做的准备都做好了,在气象部门的不断更新的动态中,它一步步靠近了。和预期的一样,绕过了台湾,直扑福建,并向我们这些地方直奔而来。
上午的时候还是晴空,到中午,小雨起来了,下午,雨越来越大,淅淅沥沥,下的很欢快。花草树木都饱饱的喝了一顿大的。然后,然后,我第二天醒来,已经云收雨歇,一切了无痕迹。
不敢相信之余,大家纷纷笑闹这次的台风真真正正的雷声大雨点小。之前声势浩大,过程倒和风细雨。
当然,这次的台风如此,是我们的侥幸。尤记得前两年的一次台风,一个县的水库没有及时放水,以至于许多生命被淹没。我是没有亲见,听赶去抢修的朋友说起,也是心觉惨淡黯然。
很多事情其实也是如此,你之前百般纠结,总觉得着实艰难,真正硬了头皮就面对,沉下心一样样事做去,倒也觉得不过如此。
记得第一次准备带孩子出国游,我与蚯蚓程宇忐忑了许久,终于还是选择自由行。当抵达后,用结结巴巴的英语加手语顺利入住后,心下大松,胆气倍增。
比如父母感情破裂多年,纠葛勉强多年,此次父亲受了刺激,断然提出分开,母亲应声同意,似乎已等此多年。他才恍觉多年来一切的纠结犹豫都毫无必要,白白让双方多纠葛许多的年岁。
人生苦短,走着做着去罢。就是极吓人的台风,风眼也是一片平静的。
第三篇:人间四月天杂文随笔
白居易有句诗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其实不然,在我们北国,人间四月却正是春色旖旎,春光正艳,春意盎然之时。
四月,各种树木都冒出了嫩芽,最早长出绿色的柳树俨然已成规模,整树的绿色正应了那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北归的春燕穿飞其中,满眼的嫩绿,到处生机勃勃,生命的力量发挥的淋漓尽致,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四月,花的海洋,一些早开的花虽已开始凋零,却是真正大规模花开之时,各种各样的花次第开放,你方开罢我登场,你追我赶,各不相让,争先恐后的绽放自己的美丽,五彩缤纷,让人迎接不暇,真应了那句“乱花渐欲迷人眼”,只开到荼靡。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处尽是花儿。
四月,风也变的轻柔了,不像“乍暖还寒时候”那样大了,沙尘也渐渐的少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用这句来形容四月的风最恰当不过了,风就这样轻柔的拂过你的脸,夹杂着各种花的香气,直扑你的鼻子而来,“暖风熏得游人醉”,的确是这样,脱去了厚厚的冬装,人也变得轻快了,不再显得臃肿和笨重,走在四月的天气里,看着满眼的绿树红花,吹拂着微带香气的春风,什么是满面春风意气风发啊?此刻,便是最好的诠释。
四月,雨也是细软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点亮了春天的眼睛,让一切欢快起来,明亮起来,春雨贵如油,可就是如此金贵的雨儿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的珍贵而张扬,就这样默默的飘来了,“细雨湿衣看不见”,雨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滋润了春天的一切生灵。
林徽因说四月是爱是暖是希望,四月是那一树一树的绿,四月是那一丛一丛的花,四月是那一阵一阵的风,四月是那一帘一帘的雨,四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四月光彩夺目惊艳无比。
第四篇:良辰美景奈何天杂文随笔(精选)
——人用尽一生抗衡的可能就是孤独吧
下班的路上,走过央视的铁栏杆,夕阳在铁栏杆中晃动,想起王家卫导演的《东邪西毒》林青霞在光影中的变化,有点开始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孤独,永远的孤独,日复一日的孤独。
路上特别想去吃大餐,本来打算找汪欣,但想想中午她给我的电话,她在整理从武汉邮寄过来的生活,应该是没时间的,给我姐打电话,她并不想出门吃东西,挂断电话,真的觉得特别孤独,不是无人陪伴的孤独,而是越来越被生活剥开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孤独,然后我就想起你,四林哥,我想你,你告诉我说好好过,我答应过你的。
很多人写过孤独这个哲学命题,我想纵然有一天有一个极其亲密关系的存在,人还是孤独的,之后的生活也会是一种抗衡,用爱好的事物、人去抗衡这份与生俱来的孤独。
想到此处时突然想起“良辰美景奈何天”这句词,原来表达的是这个意思,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林黛玉说起这句时,宝钗会大大诧异,其实是黛玉感觉到孤独了,人感觉到孤独是因为开始面对真实的自己,开始不愿在不喜欢的人、事上耗费精力。所以良辰美景的当下如果是旁人他事,便会有此感慨。就像曾经看到的一句话“夜深忽梦少年事,不忆闲人唯忆君”,大约也是在孤独时的长叹。
——愿找到爱好的人和事。2016.6.24。北京海淀
第五篇:人间三月天的杂文随笔
曾几何时,我在日记本上,一比一画的写下你的名字,写上我认为浪漫的话,我所能驾驭的,最华丽的文字。我在天台上,放纵咆哮,喊出未来的展望,以及我对你的爱慕。我在没晚睡前,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这你的名字,像是在睡前数着羔羊。这样的行为,我持续了一个冬天,一个春天,半个夏天。
两个半季节的记载,数十页的情话,记载着我对自己的剖析,我把它当成一座桥梁,可是这座桥梁,没有连接起我与你心灵的距离,只是,更加透彻的让我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滋味。
我在你的生日,也是成人礼的那一天,坦白我的情愫,我骄傲的对你诉说,展现着把我内心占据的满满的东西,我写了很多,因为我以为文字是最具魅力的言语。只是后来我明白了,言语永远追不上行动,那个女孩在我的指尖跳了一支优美的芭蕾,留下瘙痒之后善去,去到了一个双手被玫瑰刺扎破手掌的男孩的怀里。
疼痛像是滴入水中的血液,瞬间蔓延,痛苦像是植物的根茎,越扎越深。我大笑,嘴角咧开夸张的弧度,眼睛却像是坏掉的水龙头,不停的滴下咸苦的锈水。
我想要逃避,直到今天,我看到她花费了精准备纸雕机械心,我的心还是不由自己的颤抖,没有爱的付出,是不会缩短心与心间的距离的。
人间三月天,只是没有你,雨点伴随花瓣打在我脸上,我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愿你一生幸福美满,我从来不后悔遇见你,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