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信息技术教学实效分析的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是随着我国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全新学科,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素养是当代人才的必备素养。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沿用应试教育下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方法,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是不适用于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的。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在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实效
在21世纪这个经济、科技都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素养是人才适应当前信息社会的必要前提。相比其他学科来说,信息技术是一门以训练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新兴学科。在高中阶段学习当中,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但是当前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沿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本来由于经常上网聊天、打游戏,高中生对计算机学习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调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了知识的难度,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首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法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做到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操作的结合,教师示范和学生观摩、练习的结合,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提高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精讲的正确引导下,通过观摩练习、综合练习、游戏比赛等多种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动手操作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任务完成的成就感。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高中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借用一些健康益智类的游戏软件辅助自己的教学,并且将游戏软件当中蕴含的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揭示给学生,如指导学生玩《三国演义》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让学生了解三国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如关云长的忠勇仁义、孔明表现出来的神机妙算等,在游戏当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成功地激发了高中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求知欲望。并且,在游戏当中,学生见识到千变万化的游戏界面,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类型软件、界面的操作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各种不同“界面元素”进行点拨、分析、归纳,并顺势进行总结,学生的操作经验在游戏当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也被充分激发出来。教无定法,贵在得当,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最重要表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当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避免那种将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做法,应该给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学科当中不同学术思想的机会、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自我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机会,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的过程当中,他们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出来,这是他们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例如演示文稿的制作,采取传统的讲解加练习的方法是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师可以将传统的练习转化为让学生用演示文稿做一个自我介绍,学生一方面有自主选择相册、图片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在突出自己独特性、优点方面各显其能,在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这种开放式的练习给了高中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激发,他们思维能力当中的独特性和求异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练习当中他们既有了创造欲望,也逐步发展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评价是终结性评价,以人才甄别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激发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以及应用能力的考查,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自主完成建构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主动对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建立手段多样化、目标多元化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级体系,既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又要结合对他们的结果性评价,既要考查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重对他们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总之,教师要通过多元化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的广度、深度,让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
总而言之,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有着无穷活力的新兴学科,教师要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以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促进高中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能力发展。在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现代社会,教师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多样化的有效措施培养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薛小惠.采用多手段实践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高效化[J].科教导刊(下旬),2016(12):53.[2]季霞.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2(32):34.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寻求“并行线”的切点
-----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现象的思考
【摘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师神采飞扬的讲课,而学生各行其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直在一条并行线上前行。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想让这“并行线”有交点,要做到优化课程结构、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双主体”教学;更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不断的学习、思考、探索和交流中,寻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条并行的线的那一个“切点”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堂 新课改 信息素养
“讲台上老师是神采飞扬的讲课,而讲台下学生也全都在‘埋头苦干’”,这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是常有的一种现象,看似勤奋好学,然而他们真的是在“仔细听课,努力学习”吗?如果你仔细去看的话,却发现并不是学生们都在努力的听课,而是各行其事,浏览网页、微博、玩小游戏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是和教师讲课的内容在两条并行线上。曾有学生理直气壮的在上课前进门时喊上一句:“老板,开机,1个钟”。这已经是认为信息技术课只是他们休闲的时间,而计算机教室已经具有了网吧的功能,这或许还说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同时也让作为信息教师的我陷入反思。
不可否认,一些信息技能可以在“玩”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一次监看学生屏幕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在“聊天”、“QQ”、完成学习任务三者之间交替进行着,令人结目的是,她飞快的输入速度、敏捷的才思和娴熟的操作技巧。这些技能不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么?难道“QICQ”、“聊天”、“论坛”等虚拟社区形式就一定要从我们的课堂上消失吗?
然而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网络对学生极大的诱惑力在于通过主观操作实践去完成,并在其中找寻乐趣。这也就使得,失去实践操作乐趣的内容为学生所不喜;失去了网络的信息技术课堂也让学生怨声载道。最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直在一条并行线上前行。面对这样并行的两条线,该如何寻找交点以实现新课改的要求及信息技术课程的标准?我想,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优化课程结构、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以高中信息课程为切入点,全面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优化和整合教育资源,为高中生创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提供基本的软硬件教学设施,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和环境。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要依据新课标的标准,钻研教材,在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处理,使之符合实际,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
如在讲授《局域网组建》一课时,在事先调查学生家庭中使用网络的情况,及学生在家中使用网络时遇到的问题,以此创设一个局域网建设的情境,让学生在组网的过程中,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由于课程的内容贴近实际生活,也是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的交流。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实际生活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切实掌握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践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所以,高中信息课程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适当删除教材中已经过时的事例,加强实践教学,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双主体”教学;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传统的传递——接受型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这往往形成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当内容失去吸引力或者有吸引力更强的事物出现之后,就会出现文章开始时所述说的现象——教师神采飞扬的教而学生却各行其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由于教材的编写是“螺旋式上升”的,从小学到高中,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一直在“螺旋”中重复着,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旧的课程观,那么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无心学习、被动的“玩”的现象肯定很难被扼制。因而,运用“新课程观”来执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课程观中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创造、开放性、个性化、超文本链接的课程体系,因而,让学生参加到信息技术课堂的资源建设和教的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的自组织的过程,就会自觉地回归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也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使之符合实际;最后,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方式单一化,同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体系。在教学资源的整合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要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加强互动和交流,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三、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因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
知识是教师的从业之本。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为知识的需求者提供学习指导,以自己的知识才智作基础进行创造性的知识传授工作。而要使人们的知识不断丰富、不断更新,教师单靠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东西是根本无法胜任工作的,因为教师同样不能避免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学习来持续不断地更新和充实自己。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要求教师必须有更高的信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教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来讲,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的掌握必然比学生要多、要深、要广,并且更为熟练和精通,但任何学科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教材上的内容却是固定的,且总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作为信息教师必须不断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并投身于科学研究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善于运用教育智慧,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所面对的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学生,他们生活在现代,要适应的是未来,因此他们必然是不断发展且极富变化的,千篇一律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打动他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唤醒和弘扬学生自然天性中蕴藏着的探索冲动,就必须做到诲人不倦,真心地关注学生,了解学生;
最后,加强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师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并不是有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就一定能够当好教师的。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既应是学科方面的专家,又应是学科教育方面的专家。因此教师专业化的实现和教学艺术的提升就成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现代与未来的教育,信息技术课堂不仅是教的课堂,更是学的课堂。在这样的“并行线”里,信息技术教师要找到“切点”,就要依据新课改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教育,贯彻终身学习的思想,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创新。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思考、探索和交流中,寻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条并行的线的那一个“切点”。
【参考文献】:
1、林万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0(03)
2、吴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成功(教育),2010(09)
3、林秀芳.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与学.才智,2015(11)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我是外语实验学校的一名普通计算机教师,任教这门学科已经7年了,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和我的学生,为了更好的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我在这里谈一下我的教学,希与各位同仁一起进步。
今天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电脑的知识与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计算机,很值得我们研究。我通过这两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也作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个人己见。
一、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形象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更要注意运用形象化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2.比喻教学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3.游戏学习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施惑。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却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
二、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如七年级的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七年级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难点,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综合训练时,我让同组的两个同学配合好,一个同学操作时,另一个同学帮助指正错误码。学生
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因为对于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获胜。
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这是一个个性飞扬的时代,我们的学习需要竞争。同时,这又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的学习需要合作。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本领,培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自学的良好品德。
2006年1月9日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一、在教学理念上,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本,当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1.在课堂上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比如一节课45分钟约半小时给学生上机操作,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动手操作时间。
2.提供导学案给学生自主学习。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每节课都配套导学案。在导学案比较难或比较容易遗忘的地方,会加上一些帮助信息,并且会以不同的色彩注明,并附上一些比较有趣的卡通图片,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还可以把一些比较生硬的知识趣味化。在课上,学生是先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在老师必要的点拨、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3.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合作学习。在课堂中,采用“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分小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小组的好生能发挥其优势,同时后进生可以得到好生的帮助。组内各成员的分工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在不同层次上发展。
4.改变教师观念,从“权威教学”观念转变为“共同探索”观念。课堂上先把任务交给学生去探索完成后,再让学生上台展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二、在处理教材中,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材上抓重点、破难点,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结合科技创新活动,拓展与其它学科整合。
1.在教材处理中抓重点、破难点。准确地把握了教材体系,抓住教学重点,对于教学难点,提前写在导学案中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上机操作的时候,老师到学生之间巡视,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引导解决难点。
2.在教材处理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可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内容生活化、趣味化。如:在制作word小报这部分内容中,原来的课本中是没有要求制作旅游计划的,只是比较枯燥地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小报,此时,要求学生制作跟生活有关的旅游计划,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的同时,强调与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
3.在教材处理中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初
一、高一年学习上网搜索材料和word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结合当年的市科技创新比赛,让学生从确定主题到写查新报告,从搜索材料到开始制作,引导学生独立制作科技创新作品,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要坚持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在教材处理中渗透德育教育。如制作网页作品时,引导学生选择以爱国华侨陈嘉庚为主题,让学生学习陈嘉庚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制作flash动画时运用的内容是学校的校训,教育学生要牢记校训,热爱母校。在制作旅行计划word小报搜索相关景点时,引导学生进行美的评价,培养学生要保护身边的环境,养成环保意识。5.在教材处理中渗透其它学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工具,要跟其它学科整合。如:联合语文学科制作语文电子课本,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语文课中各节课的网站。在导学案任务中渗透其它学科知识点。如:学生在利用电脑上网查找厦门所有景点的信息,这里面的信息其实也包含了一些地理、语文等其它学科的知识,在这期间,学生也学习了相关知识。
三、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法,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形成。”要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整堂课。在上课之前事先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前后四人组成一组,在上课时,先展示优秀作品,提问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再引出本节课内容,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景教学手段。接着,发布任务,进行任务驱动法教学,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上网搜集信息,完成导学案任务,其中分阶段让小组成员上台演示,然后提交作品后进行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及组间评价。期间,老师在学生之间巡视,分层次教学辅导。老师通过分组、小组监督合作交流,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从而使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很好的帮助其它学生,通过各种评价机制,让那些原先不会做作业而偷玩游戏的学生受到同组学生的监督,这不仅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有相互检查、监督的作用。使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老师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即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最后,老师展示学生提交的导学案作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知识点,使用了总结归纳教学法。
四、在教学评价中,重视学生学习效果
叶圣陶曾说过“评价一堂课,重要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的讲课。”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应该落脚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完成跟实际生活有关的综合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利用电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其信息素养也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好了。
2.巧用鼓励赏识语言,助推学生成功。老师在展示学生作品时,采用各种鼓励性语言,极大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记得有次提问,有个学生说要制作英文版的旅行计划,我觉得他的见解很独特,于是我推荐他和他的小组回家继续完成,最后这个作品获得了全国电脑作品比赛福建省一等奖。
3.采用多维学生评价,增进学习效果。每节课让学生当堂完成任务并提交,老师及时登记并进行评价,不仅有老师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评价。采用多维学生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中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标准、评价者等来对学生进行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评价标准,由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组成。学生通过评价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品,涌现出不少的优秀作品,很难想象是中学生做出来的,有些作品后面还获得省市电脑作品比赛奖项。总之,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动力,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特征之一。因此,认识知识、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教育发展及其前景都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今天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计算机的知识与网络技术应该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计算机,很值得我们研究。我通过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一些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个人己见。
一、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采用小组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形象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更要注意运用形象化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2.比喻教学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
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3.游戏学习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施惑。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却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
二、组织协作学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
协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从事学习活动,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如对小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小学生计算机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难点,所以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自主学、主动练。在综合训练时,我让同组的两个同学配合好,一个同学操作时,另一个同学帮助指正错误码。学生间语言更贴近,更能沟通,互教互学。练习一阶段后,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好胜心,当然自觉性、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因为对于一项集体活动,只有合作愉快了,才有可能获胜。
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协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
三、知识与信息在信息时代的价值
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变革的时代。知识与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日益广泛深入地渗入到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中。知识与信息是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是信息社会的必需。知识与信息对于信息社会,好比鲜血对于人体一样重要。没有知识,没有信息的流通,信息社会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就会陷入历史倒退的危机。知识与信息是与信息社会相伴随的信息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信息社会的财富。拥有知识与信息就拥有发展的优势与机会。但是,知识、信息与自然资源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首先,知识与信息具有时效性。知识与信息是不断更新的,今日之拥有并不保证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因此,知识与信息的拥有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
其次,知识与信息具有共享性,是可以分享和再生产的资源。知识与信息的能量只有在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释放出来。因此,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是在信息社会中拥有发展的机会和优势的关键所在,而社会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和衡量标准。现代信息技术已将“地球村”的假说变为现实。在许多领域中,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已不再是影响获取产品与服务的因素。遥距医
疗、遥距教育、遥距购物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遥距模式代表着全球化的遥距经济的诞生。
四、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教育内容的改革与革命。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仅从包括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以及书本中吸收知识,而且可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汲取知识。知识资源的拓展,提供了学生发展的更广阔的天地,也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广阔的电子空间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信息时代需要有知识的人才。人类知识财富需要代代相传,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信息社会的知识时效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知识更新的周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短。因此,知识的拥有不仅止于对前人积累的知识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更新。
其次,信息社会不但要求会学习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有协作能力的人才。人们通常认为整天与计算机打交道令人朱去情感,失去人际协作能力。由此推出信息社会中只需要与机器打交道,不需要感情,不需要人际协作的结论。其实不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减少了人际交流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降低了人际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如果说工业化中采用机器的结果是以流水线的集体劳作方式代替
了个体劳动方式,从而显示人际协作的重要性,那么,信息社会中的遥距模式,是以网络化的更为精密的系统协调代替了流水线式的协调。纪律观念、分工合作观念、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等都是信息社会中的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品质。
这是一个个性飞扬的时代,我们的学习需要竞争。同时,这又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的学习需要合作。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本领,培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自学的良好品德。
计算机:
201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