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动比抱怨更有效的美文摘抄(写写帮整理)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喜欢抱怨的人,他们抱怨领导,抱怨家人,抱怨环境,抱怨生活,抱怨社会。可是,更多的时候,抱怨是无济于事的。没有人喜欢和一个絮絮叨叨、满腹牢骚的人在一起相处。再说,太多的抱怨只能证明你缺乏能力,无法解决问题,才会将一切不顺利归于种种客观因素。若是你的上司见你整日哼哼唧唧,他恐怕会认为你做事太被动,不足以托付重任。所以有发牢骚的工夫,还不如动动脑筋想想办法: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才能把它解决掉?
有个小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说是一个人被老虎追赶,情急中攀上悬崖绝壁的一根枯藤。这时,老虎在下面咆哮,这个人紧紧抓住枯藤不敢松手。在万分紧急的时刻他猛然抬起头,看见悬崖上一只老鼠正在啃这根枯藤,已经啃了一大半,很快就会啃断。面对此种险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会不会憎恨老虎抱怨老鼠?再看这个人,他正在焦急之时,突然发现眼前的绝壁中有一颗鲜艳的草莓。他忘了下面正在咆哮的老虎,忘了上面正在啃藤的老鼠,而是伸出一只手摘下那颗草莓放在嘴里。当草莓的清香流进心里,他顿时有了动力,跃身跳上绝壁,逃过老虎的追击。
这个故事或许不太真实,但它揭示的道理却令人震撼。在危机关头,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美国最伟大、最受尊崇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中提出了神奇的“不抱怨”运动,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所以抛弃抱怨,积极行动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比如写作,当然是件辛苦事,但写作之前一个人往往会想,这篇文章应当有怎样的主题,怎样既能契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又能达到精英水准,寄给编辑能不能被采用。文章以外的种种考虑有时比写一篇文章更给人添累。当你提起笔把写好写精彩作为努力的方向,抛开种种功利目的的考虑,尽可能做到淋漓酣畅地表达,这样写的结果,反而会很成功,至少不会失败。
请记住,同事和朋友只是你的工作伙伴,就算你抱怨得句句有理,谁愿意洗耳恭听你的指责?每个人都有貌似坚强实则脆弱的自尊心,凭什么对你的冷言冷语一再宽容?很多人会介意你的态度:“你以为你是谁?”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你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才能让别人看得起你,才能接近成功。而不能靠抱怨获得别人的同情,施舍给你成功。那样的成功是短暂的、没有喜悦感的。
借用《不抱怨的世界》中的话送给时下年轻人,相信大有益处:我们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堆“听觉污染”,有害我们的幸福健康;这不是赛跑,而是一种过程;改变你的措辞,看着自己的生命有所改变;学会不抱怨之后,心情会比较开朗,也会有能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当不抱怨变成一种个性的特质,最大的受惠者还是自己;凡是你所渴望的东西,你都能够得到。
第二篇:适度抱怨美文摘抄
能被我们抱怨的事和物不计其数。学习的枯燥无味、工作的碌碌无为、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难于追求的理想或爱情……抱怨无时无刻不出现在谈话间、朋友圈、日记里,我们说过、写过,也听到过,这都将我们拽进一种负能量的恶性循环中。
为了摆脱抱怨的束缚和负能量,我们不断压制内心的不满甚至愤怒;对他人的抱怨,听而不闻,试图不知不问,以免引起共鸣,叠加抱怨。这样刻意控制、隔离抱怨,能使我们免遭负能量的暂时侵袭,但时间一久,积压的抱怨会劣性链条式爆发。
“抱怨也有正能量。”一句挚友的话,我乱了分寸,颠覆了对抱怨的认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事都失之泰然,得之淡然。遇上不顺心、不如意,都会用抱怨来一解苦闷,缓解内心压力,这是维持心身健康的一种手段。
抱怨是有正能量的。今天,我们抱怨单位的不公,明日我们却打起精神任劳任怨地加班工作;谈话间抱怨他人的自私清高,却在某次活动中我们乐意与他共享胜利;朋友圈里曾抱怨没钱、没时间、没心情去旅行,却能背起背包来次穷游……因为我们总在抱怨之后,学会了遗忘,坚强又乐观地生活下去。
如果抱怨不止,一支浓墨的黑色铅笔将会把生活涂满黑暗和愤恨,我们摸黑前行定是处处碰壁。这样的生活是没人想要的。
请你抱怨,撒一撒怨气,缓和心情,明天继续前行。也请你适可而止,没完没了的抱怨会中伤于你,使人迷失在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你抱怨,我会听。但我会告诉你,抱怨也是有正能量的。
第三篇: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美文摘抄
我非常喜欢“成长”这个词。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午”。但在今天这样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人到六七十,难道就不要学习新的生活方式吗?如果一位80岁的老奶奶能够跟孙子学着玩游戏,能够试试孙女的新裙子,能够跟孩子出去郊游,这个老人一定是幸福、快乐的,因为她仍然保持着成长的力量。
成长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指标,就是尊严和自由。其实人这一辈子,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尊严、延展自由。无论多好的职业和感情,一旦侵犯到尊严和自由,就会产生冲突,甚至出现新的选择。
我相信尊严与生俱来。女儿5个多月的时候,周围堆着各种玩具,但是她爱玩的只有一样——空药瓶子,她喜欢“咔啦咔啦”起劲地拧瓶盖。从她小手里抢过瓶子跟她说“这个不好玩,你还是玩电动娃娃吧”!可是我女儿把电动娃娃推到一边,顽强地去抓那个瓶子,继续痴迷地拧瓶盖。我后来去咨询儿童心理学专家,他说那个阶段正是孩子的手指开始学习精细化动作的时候,拧瓶盖这个动作对孩子小肌肉的发育大有益处,可比玩电动娃娃好多了。所以,我们认为昂贵的电动娃娃更好,这只是成年人的标准。
除了尊严,还有一个成长指标是“自由”。很多人问我,你这么主张自由,那你教你的孩子背诗词吗?我说我当然教。可我不是让她手放在背后一本正经地背诵,而是她在踩着滑板车跑时,我们俩大声地背诵;是她在浴缸里泡着、打着水花时,突然饶有兴趣地提议说:“妈妈,我们背首诗吧!”
她背诗,我从不限制她如何使用和想像。我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使用诗词是在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出差回来,问她:“你想妈妈吗?”她冷不丁地说了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她背诗居然能“活学活用”!她喜欢把我们的大床当蹦床,有一回她爸爸说:“你别蹦了,都把我们的床单蹦破四条了!”谁知她一边蹦,一边高声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把她爸爸噎得瞠目结舌。
女儿从小就在解构经典。但是我从来没有纠正过她一次,因为我觉得,她可以胡说八道的年华还有多少呢?
让一个人能有尊严、自由地成长,这是我们的一种期许。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我们越来越失去了一种审美的眼光,而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同一种功利标准的筛选。我们越来越成功了,但是我们失去了成长的力量,失去了那种在漫山遍野的鲜花中漫步时心灵上的愉悦。
“成功”,或许是一个评判人的标准,但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标准。成长的过程中,有一套综合、多元的标准体系。一个人,只要生命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第四篇:比100分更重要的东西美文摘抄
1929年,18岁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半年后,在参加学校举办的《水力学》考试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钱学森正确完成了所有的考试题目,并第一个将试卷交给了监考老师。
两天后,试卷发了一下来,老师给钱学森得了一个漂亮的一百分。
考试能得到满分,在当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钱学森能轻轻松松地搞定,这让他立即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而有了这个一百分,也为他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增添不少印象分。
不过,等拿到了试卷后,钱学森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笔误(在一道题的运算过程中,他一不小心,将“NS”误写成了“N”)。虽然这一点点也不影响那道题的整个运算和答案,但钱学森发现后,还是觉得自己有愧于这个满分。随及,他自觉举起手,向老师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并把考卷交还给老师。
当时,上海交大的判卷打分非常严格。老师在拿到钱学森的试卷后,又仔细地进行了检查,最后判定这确实系一处错误,于是,老师为这个小小的错误扣除了钱学森四分,认定他这份试卷最后得分为九十六分。
同学们都为钱学森没能拿到满分感到可惜。有人甚至为他鸣不平: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笔误,而且又不影响该题的答案,老师不应该题大作,更不应该一下子扣了那么多分。
钱学森听后,微微着对同学说道:“考试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错了就是错了,我们不能为它找任何借口。再说,这件事也给我提了个醒:以后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养成专一细心的习惯。可以说,我这次收获的,比许多个满分都重要。”
最终,这份得了九十六分的《水力学》试卷,被当时任课的金悫教授保存了四十多年。直到1980年,钱学森回母校看望老师时,金教授才将那份考卷取出,捐赠给学校档案馆。
钱学森这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也让他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
不管在学习还是做人时,要勇于承担责任,不为失误找任何借口,这是你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最佳选择!
第五篇:孩子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美文摘抄
大家好:
以前人们夸一个孩子,经常说“家教好”,现在这个评价用得越来越少了。家长们说得更多的是孩子“奥数拿过冠军”“外语口语是多少等级”。在评价孩子的时候,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人格的成功标准,却渐渐忽略了自然人格的流露。
可我依然很喜欢“家教”这个词,因为它是一种耳濡目染,是一种长期的人格养成。对中国人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地。孔子提出一个人的学习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入则孝,出则悌”,就是讲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说的是社会教育;第三阶段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你前两个阶段都完成了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献知识了。我们现在是反过来了,在学校接受了很多年教育之后再去接受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呢?往往被我们牺牲掉了。
传统中国人接受的是一种农耕文明的土地教育。孩子春天撒着欢儿地玩耍,夏天在河沟里游泳,秋天掰玉米、挖土豆回来烤了吃,冬天换上新棉袄放鞭炮、贴春联、过大年。四季的循环,在农耕文明里清晰展现。因为崇尚多子多福,每家每户都是大的拉扯着小的。一个馒头热气腾腾地出锅时,可能要掰成四块,每个孩子吃一块。这就叫分享。
现在的孩子,远离了“分享”这个词。家里的水果,都是爷爷奶奶剥好了、切成块、用叉子喂到孩子小嘴里,说:“多吃两块,你还得练琴去呢!”从一人捧着一块馒头在阳光下玩耍,到现在的锦衣玉食、叉子叉在水果上送到嘴边,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进步有它的社会标准,但进步也有它的心灵标准。有时候我们只欣喜于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付出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知识,但付出的却往往是一个孩子快乐的能力。
拿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来说,我们童年的游戏方式就有着天壤之别。我小时候是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的胡同里,女孩流行玩砍沙包和跳皮筋。橡皮筋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然后我们一根一根地把它们套起来,连成一根皮筋,从脚踝到腿弯到大腿到腰间到肩膀,可以一直跳到“大举”。那时穷有穷的玩法,而且我们的玩法很公平,哪一方输了绝对不允许耍赖,谁跳坏了谁就得下来撑皮筋。这是一种游戏规则。
现在,我们小区里几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滑板车、一副轮滑鞋,孩子们滑到面前,彼此打个招呼又散开了。他们拥有的空间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个群体游戏的环境。滑板车和轮滑鞋给了他们一种自由奔跑的速度,却缺少了大家都必须服从的规则。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子长大了容易耍赖?因为他们小时候处于规则之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们跳皮筋、砍沙包都是和同龄人一起,你要是耍赖,人家就不和你一块儿玩了。所以我们会自己解决规则认同的问题。再来看现在的孩子,他们在玩的时候就缺失了这种规则的协商和认同。当所有的孩子都踩着滑板车在速度中独往独来时,他们怎么能懂得牺牲和谦让?
家教是一种伦理的认同,也是一种规则的认同。家庭教育是让孩子从小就找到一种生命的自觉,一种建立在服从基础上的自觉。这种服从是伦理的服从,规则的服从,个人对集体的服从。为什么很多考上大学的高才生,却总是磕磕碰碰、与人有那么多冲突呢?到了念大学时你再告诉他们什么叫“规则”,已经晚了。
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我们嘴上告诉孩子要艰苦朴素,但在行为方式上,还在给孩子买很多奢侈品。
“言传不如身教”,相对于行为的强大,思想和语言往往是苍白的。我的女儿也是独生女,她2岁时,我们就告诉她,姥姥有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吃药。所以她养成了习惯,每次吃饭前刚拿到筷子,她就说:“姥姥,吃药!”她会明白她对姥姥是有责任的,有了责任会觉得很光荣。我们以前带她出去玩时,她都会带一个布娃娃,说那是她“妹妹”。但是到了4岁,出去玩她就不带她的“妹妹”了。我们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要腾出手来扶我姥姥啊!”
今年春节我带她去丽江玩,女儿第一次去养鸡场捡鸡蛋,感觉特别新鲜。回来后她一手握着一只鸡蛋,吃饭时也攥着不放。我们都笑她:“你那鸡蛋都快孵出小鸡来了。”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她也舍不得放下。就这样,两只鸡蛋颠沛流离地跟着她回了家,一进门还没来得及换鞋,她就扑到姥姥怀里说:“姥姥,我给你带回来两只鸡蛋!”那一刻我心里挺惭愧的,因为我顶多想到给我妈妈买些土特产,但没想过不花钱还能给她带回来什么。那时我就在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心中有没有牵挂。
家庭教育输出的终端产品,是“态度”。我女儿4岁时,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个花篮。有一天她“哐当”一声把花篮摔了,花篮的一个角摔出了一个三角口子,她“哇”地哭了。我说:“我们试试,看看能不能让花篮比没摔破时更漂亮!”我们又是剪又是贴,她还用彩笔画上颜色,最后,我们做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花篮。她对我说:“妈妈我懂了,哭是没用的。”我听了很欣慰。让我郁闷的是,后来家里每逢打坏什么东西,她都特别高兴,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让它比没坏的时候更好看。”
做父母的,要传递给孩子一种态度,让他们明白该怎样去面对挑战。如果你告诉孩子:“我会把你呵护得好好的,你这一辈子都不会打破花篮。”这就是谎言了。孩子不仅会打破花篮,还会打破他们自己,会撞得头破血流。这时候就要看他们有没有一种能力,像修复花篮一样把自己修复得更好,这种能力,我觉得在4岁时告诉他们,并不算太早。
现在,社会上关于成功学的教育太多了,我们几乎把成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是一个过程,成功是一个结论;成长是相关于生命的评价,成功是相关于社会的评价;成长是一个内在的系统,成功是一个外在的体系。我更希望孩子注重心灵、注重自我、注重人格,而并不是那么在乎外在的标签。
我非常喜欢“成长”这个词。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儒家讲“君子日三省乎己”,是在“反省”中不断成长。道家讲的“道”是“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个人的生命,难道不应该保持这样一种状态吗?一个人过分热闹了,就被社会的标准绑架了;一个人不独立了,就放弃了自由;一个人失去了周行不殆的能力,就停滞了。
(于丹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孩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演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