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一杯,敬自己美文摘抄(本站推荐)
年后的小范围高中同学聚会,酒过三巡,昔日的班长敬过一圈后,端起最后一杯酒说,这杯酒,我敬自己了。有人起哄要个理由,他笑说,我敬自己三十而立,虽非大富大贵,但也事业小成并眷顾家庭——父母身体健康、儿子活泼可爱、夫妻和睦相处。而他,恰是支撑这一切的中心,正所谓“上有老下有小”,他独自带着这个大家庭平安前行,作为一个男人,也算是成功了。他知足。
班长的话,让大家不由得齐齐感慨,因为这个理由足够了。成功的定义不一而足,对班长来说,能够小富即安,一家人平安喜乐,他已满意自足。这杯酒,他敬自己,敬得理所当然。
那一刻,给自己敬酒的班长让我想起大学室友韩东。不久前,我出差去北京,顺便去看望他。那天到达北京是午后,韩东在火车站接到我,执意带我回家住。
韩东开自己的车,十几万元的国产车,不张扬但足够舒适。他住六环外,略偏远,房子也不大,但格局舒适,小区环境也好,是个安稳的小窝。现在,韩东在一家外企做到了主管的位置,年薪10万余元,业余时间,他还给两家报社写经济专栏……在北京,韩东的收入并不高,连中产阶级都算不上,但韩东自己很满足。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韩东说了同样的话,我得敬自己一杯,我觉得我能在北京坚持下来,就已经成功了。
于是,他真的很诚恳地敬了自己一杯。
也许在旁人看来,韩东并不算成功,北京城里藏龙卧虎,他只是太不起眼的小卒,但是我知道,韩东有理由这样认可自己——5年前,同样是出差去北京,同样是和韩东见面。那时的他,是公司的小业务员,从早到晚在地铁上奔波。租住在一个简陋的地下室,潮湿阴暗,一个电饭煲既做饭又煮菜。那晚他用一锅烩的排骨米饭招待我,两个凉菜是糖拌西红柿和水煮花生米,酒是半斤装的二锅头……记得那晚喝了点酒后,我劝他干脆离开北京算了,活在这个城市太不容易,换个小地方会舒适很多。但是韩东却说,他有生以来的梦想,就是在北京城站稳脚跟,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他都不会放弃。韩东的愿望从来都不是做北京的新贵,只是留在北京,并生活下去。
所以,敬自己的那一杯,是为梦想的实现,他的确成功了。
还认识一个85后的姑娘,她是我的同事,那种富贵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到大,她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直到读大学,才深觉那种“不劳而获”的人生缺乏意义,于是毕业后,她拒绝接受父母的馈赠,自己满世界找工作,甘愿从超市收银员做起,一步一步坚持下来,最后抓住机会进入了我在的这家知名企业。两年后,她成为营销部的生力军。记得每次同事一起聚餐,她都会半开玩笑地说,总是忍不住想敬自己一杯,每每想到不用再依靠父母就可以活下去,还把自己养得珠圆玉润,我就觉得,嗯,我挺了不起。
我也觉得她了不起,这年头,有多少年轻人枕着父母的功劳簿度日,又有多少年轻人盼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看那些不择手段炒作自己的网络红人,那些出卖青春和尊严换取荣华富贵、永不知足的男男女女,要么一生不劳而获,要么永远欲壑难平……而她,却是那么满足于简单的自食其力的生活,不懒惰、不贪婪,快乐知足于这平凡的成功。
多好。他们,的确都有理由敬自己一杯,敬自己的简单平凡、努力上进、知足乐观,更敬自己的成功。因为成功从来就不是富贵荣华、不是飞黄腾达、不是声名鹊起,而是,我们付出努力,做到了想做的自己。
第二篇:留白美文摘抄
小时候跟爷爷在乡下生活,我最喜欢跟爷爷去刨花生和红薯,刨出来就能吃,还特别有成就感。“看,爷爷,我刨的红薯比您的大!我这一兜花生比您的多。”听我说完,爷爷总是捋着胡子笑着说:“还是我孙子有本事。”
我们收过后,过几天,总有老人小孩去我们家地里再“溜”一遍,竹篮里也是满满当当的。我很不服气,我们家种的,你们凭什么?我便想去说道说道。爷爷忙拦住,教导我说:“我们要收的,已经收了,漏了的留在地里不是白糟蹋了,人家捡去有啥不好?咱只管收的,别管丢的。”爷爷总是这样,遇事,总是捋着胡子呵呵一笑:“好说,好说。”村里有个家长里短的纠纷,都请他去主持公道。
后来我读了大学,就留在了城里,做人事管理的工作,其内容主要是对人员业绩的考核,分总量控制、过程控制、时段控制、督促、检查、落实等,环环相扣。我有一个同学,一毕业就创业当了老板,如今手下也有二三十名员工了,就把我这一套搬了去。
我原想他们公司人少,用上这套管理表格,肯定能搞得清清爽爽,谁想他用了一个月就鸣锣收金了。他说:“你那考核就是计算器,太细了,很多时候没那个必要,人的士气都算没了。”
我听了后觉得有点儿奇怪。一天同我们单位工程师聊天,他说:“这和看房子一样,你只注意墙和地板这些实的,其实我们用的是空间。”这让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三十根辐条加一个孔洞组成一个轮子,但最关键的是中心那个孔。书法中有种说法叫“计白当黑”,就是说,黑处理得是否得当,要从留白处看,并不一定是要盯住黑色线条。还有如中国国画《水牛》,一头牛,一株垂柳,几只小鸟,水一笔不着,一片空白,可它早已画在你心里了。
留白就是留有余地。留白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其实它非常丰富,是事物的另一面,以反衬的形式透出另一面。这不仅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它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可惜我以前不懂。
第三篇:留1/3的爱给自己美文摘抄
通常,非洲候鸟对自己孵出来的幼鸟关怀得无微不至。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在孩子的整个幼年时期,它们几乎一刻不离其左右,生怕有外来物种伤害自己的孩子。但与人类不同的是,在幼鸟稍长大些以后,非洲候鸟通常会对它的孩子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而自己呢,却开始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有生物学家这样分析非洲候鸟的自私:第一种原因,是这类候鸟喜欢自由,崇尚洒脱的生活方式;第二种原因,是它们懂得保护自己,进入老年后,会选择潇洒自如的生存方式,不让外力干涉,哪怕是自己的孩子。生物学家按照候鸟整个生命周期的数据进行推算,发现候鸟只用生命的2/3时间爱孩子,而将其余的1/3时间统统留给了自己。
听起来十分不解,世间怎会有这样的母亲?但细想,却觉得十分在理。如果它一直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它们如何能经得起风雨雷电,如何培养出自由翱翔的本领?
有一位母亲,十分溺爱自己的独生女。由于离异,她几乎将所有的爱全给了女儿。这样的偏爱导致女儿上大学后,什么也不会做。女儿在学校三天两头地往家里打电话哭诉,说她不会打饭,不会叠被子,为老师的批评哀叹,更为同学的不解而忧愁……
一位不折不扣的才女爱上了一位明星气质般非凡的男人,他们结婚了。女人从一开始便将自己全部的爱给了男人,万事由着他,家中的财物由他尽情挥霍。男人不必外出打工,由女人养着。男人说不喜欢孩子,女人便千方百计地避孕;男人说心情不悦,女人则辞了工作陪他走遍千山万水。这样的爱不能说不浪漫,但总觉得女人的爱过于偏激。这样的爱最终没能躲过岁月的洗礼,后来,男人提出离婚。女人不依不饶,但还是答应了。除了落下一身病,她什么也没得到,她后悔对自己的爱太少了。
有一位老人将病榻上的爱妻送走之后,没多久便与另外一位爱自己的女子步入了结婚殿堂。世人不齿,说他不守晚节。老人的儿子则表示赞成,他是这样说的:“妈病了5年时间,爸一直精心陪护着她,他已经尽心尽力了。如今人已经走了,再伤心再孤守又有何用?”
我很庆幸天底下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孩子,他们懂得生命的规律,知道世间的悲欢离合不过是过眼烟云,能够把握好现在的幸福与将来的幸福才是正道。保重自己才是万全之策,许多人用了一辈子的时间才学会了爱自己。
人要留一点儿爱给自己,不必将所有的爱施与对方。爱得过于沉重,会压得人抬不起头来。你爱别人是一种胸怀,爱自己更是一种勇气与精神。日子过得太累,无法潇洒自如,闲云野鹤,恐怕我们缺乏的就是一种爱自己的力量与信念。不要说我们吝啬,生命送给我们的,本来就不多。我们已经将2/3的人生奉献给了他人,留1/3的爱给自己吧,这也算是送给自己的豪门盛宴。
第四篇:战胜自己美文摘抄
学生问哲学导师:“人生是什么,人生追求什么?”
导师说:“人生是你自己的,当然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想得到什么你就追求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或长或短的战争,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了自己,你也就战胜了人生。
你的欲望有多大,你的敌人就有多顽强。欲望从来都是和代价成正比的,你想满足你的欲望,你就要为你的所欲付出相应的代价。你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智力和体能,不断地战胜自己的懈怠和弱点。要想战胜自己,首先你要具备一定的生存力——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因为你的适应能力有多强,你的生命力才会有多坚强。没有坚强的生命力,你有再大的欲望和奢欲力也是没有用的。
饱胀的欲望、强势的战斗力以及坚毅的生命力,如果这三者你都具备了,无疑你是个真正的强者。你有想命中的目标,同时也具备瞄准目标的眼力和拉开足够射程的弓的体力,成功对于你只是个必然的结果,所以你有足够的自信。
欲望过大,能力不足——如果你是这样一位想象大于行动的人,奉劝你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了,当失望的结局远远超过成功的喜悦时,希望你还能站得稳,还能笑得出。连孩子也会知道,当糖果放在高于他身体的地方,如果没有东西垫在脚下是没有办法拿到糖吃的。这种情况下想吃到糖的关键已经不在于拿的结果,而在于找到一块高度适合的铺垫物,而你偏偏又找不到这样的铺垫物。找不到也便罢了,大不了结局就是吃不到糖,不再去想糖的甜美,转而去拿你可能拿到的食物,这也许会是一次不坏的放弃和不错的选择。但你偏偏在够不着糖也找不到铺垫的情况下还一心想着吃糖,那只能是自己为难自己了。到头来所能到嘴的食物都变得苦涩,因为你心里只有吃不到的糖才是甜的。
欲望不大,能力也富足,但生命却给你下了个绊。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天妒英才吧。当你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时,一场天灾人祸、一场病变改写了你的人生,也可能是终止了你的人生。善良的人总觉得前者强过后者,最起码性命保住了,可以残喘苟活了。智者却认为后者好过前者,当一个人从人生光辉的顶峰一瞬间落入低谷时,那真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慨。但智者也不得不承认,人都是贪生的,包括他们自己,所以只要生命还能继续,多数人宁愿痛苦地活着,而不会选择毫无意念地消亡。
欲望过低,能力超强。这样的人被称之为圣贤或超脱者,他们的内心境界已非常人可以相比了。他们本可以登上顶峰摘取桂冠,坐上黄金宝座,但他们放弃了,他们甘愿平淡而不庸俗地活着。他们把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传播、分散给了另一个人或众人,使某个人或某一群人得以不平凡地活着。当然这种圣贤之人即便不是众中难以选一,也得是万中挑一啊!
欲望相当,能力适中。这样的人生最随意自在了,既没有登上顶峰之后,唯恐坠落或被人觊觎的担忧,也没有难以维系的艰辛劳作。他们的能力中庸,又能做到乐天知命,如再能得上天垂爱,一生无病无灾,那当是人生极乐了。
不敢有欲望,生在底层,祸不单行。这不是某个国家的社会底层人群生活特写,而是整个世界底层人群的生存概述。他们有什么就用什么,得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不是不想奢望,而是不敢奢望。他们除了贫病的生命外,再无其他可以交换和付出的东西,他们拿什么来祈望得到更多呢?他们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祈祷天祸、人祸和病魔能少来光顾他们不堪一击的脆弱。他们的生存意义仅仅是活着,能够不饥、不寒、不病、不痛地活着,但这也仅仅是他们的愿望,而不是生存的现实。
人生的战场多种多样,但最终的敌人却是自己。这个敌人可以是最薄弱、最顽强、最巨大、最微小的,可以是理性的、感性的、非理性的、非感性的,甚至是健康的或病态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可避免也无法避免地要去面对,因为我们不能丢了自己而存在,我们不能没有自我而存在。能不能战胜人生,就看你自己是个怎样的敌人。面对这个敌人,你有没有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剖析,对于自己和作为敌人的自己,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有可能百战不殆。
第五篇:接纳自己美文摘抄
接纳自己比宽容别人更难。宽容别人可以是一时一事,接纳自己却须一生一世。
2010年2月24日,在温哥华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比赛中,上一届冬奥会亚军李妮娜用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然而,最终的结果是,澳大利亚名将拉斯拉技压群芳获得了金牌,李妮娜屈居亚军。我们都为这位白雪公主扼腕叹息,不少人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李妮娜曾获得过三届世锦赛金牌,她本想在本届冬奥会圆了自己的金牌梦,但美好的梦想却破灭了。出乎意料的是,她面对媒体时却说:“我今天非常非常非常开心。”她用3个“非常”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虽然不是冠军,但是我做到了最好。我把自己所有能做的动作都做了,我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比4年前还要满意。”
李妮娜表示,下一步,她将去北京体育大学完成学业,然后,开始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我终于可以解脱了。”李妮娜轻松、坦然地接纳了体育事业上并不完美的结果。
甘瓜苦蒂,物不全美。人生是一个过程,犹如四季轮回,有鸟语花香,也有冰封雪冻。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遗憾。我们只有学会坦然接纳,才会心安理得,才能生活得踏实、安稳。
一个年轻人在一次保卫战中失去了一条腿,亲戚朋友前去探望时,却吃惊地发现,年轻人正一瘸一拐地在门口浇花,嘴里还哼着欢快的小曲儿,丝毫看不出悲伤的样子。大家感慨地说:“我们还以为你在家伤心呢,没想到……”
“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要去伤心呢?我只是失去了一条腿而已。没有死掉,已经是万幸了。”年轻人说完,灿烂地笑了起来。
一位人力三轮车师傅,五十多岁,相貌堂堂。当别人问他为什么选择蹬三轮车时,他笑着从车上跳下来,往前走了几步。原来,他是天生的跛足,左腿长,右腿短。问他的人很尴尬,可他却很坦然,笑着说:“你看,蹬三轮车便是很好的伪装,这也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他还骄傲地告诉别人:“我太太很漂亮,儿子也很帅!”说完便蹬着车欢快地向前驶去。
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做不了白天鹅,就做丑小鸭。不必自卑,不必怨艾,也不必气馁。每个人都是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欣赏自己,学会接纳,你就会发现,人生那么奇妙,生活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