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种子的信仰散文
“我不相信,没有种子的地方,会有植物破土而出,然而我对种子怀有大信心。若能相信,你有一粒种子,我就期待奇迹的横空出世“。”
2周前撒的蓝雏菊种子发芽了,时间也进入三月,正处于24节气中的惊蛰,看来被惊醒的不只是藏在土层里的虫蚁,还有那些种荚里的小生命。
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小小的希望,固然那些渺小的种子,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轻如尘埃。随着风飘扬,最终落入哪一片沃土,默默生根。你毫不注意的走在熟悉的路上,感觉没有什么不同。但三五年后,你将不再忽视它。它什么时候来的?今已在夏天为你伸出一片绿荫。你可想到,它也曾那样的潜伏,在烟雨绵绵中昂着头吮吸春天的甘露,身负巨石挤破了头皮也要生长。为了见着阳光,为了见着清风里的爱情,在那些暗无天日的白天黑夜积攒着力量,一有机会就野蛮生长。
我曾问种子,你可也曾迷茫,我的朋友,在风里,在雨里,甚至在动物的嘴里。你会害怕么?在风里你越过肥沃原野,最后低飞在那荒凉的沙丘上方。你会惶恐么?你漂在河里,被河水搅得晕头转向,这一辈子好像永远都靠不了岸,就这样腐烂在这水里了么?你的心跳还在么?当你在那山雀的嘴里,如果没有那个熊孩子的调皮,你就进了山雀的肚子,从此没了以后。你是不是也像我们这些地面上跑的人一样,暴雨一来,丢掉了魂,匆忙散去。
你总是冷酷不言,直到你变成一株娇艳的花,笑盈盈地摇在风里,直到你长成一棵参天的树,人们仰视你的伟岸。你说,你要感谢风,因为他,你没有掉在母亲脚下的方圆。你在风里越过原野,甚至越过山丘,你领略了一路前所未有的风景。你说,你要感谢河水,因为他,你见过水草多情,邂逅了沿岸的风光。你说,你要感谢山雀,因为他,你离开了出生那片林子,你从没有想象过林子外的世界,既有你想象中的绿色还有蓝色。
你从来平凡,单薄身躯,其貌不扬,却藏有大理想。风可以扬起你,河水可以带走你,却带不走你生长的心、漫长的等待,黑暗的牢笼,反而给你更强烈的冲动。生长,生长,即使身负巨石。生长,生长,即使土壤贫瘠。生长,生长,在一切可以生长的时候,不论地点,不论缘由。
“任何人想要活得充实坚强,必须立足在自己脚下土地。我在康科德度过四十年时光。学习田野森林的自然语言,才能充分表达真实内心。”
致敬梭罗先生
第二篇:种子的信仰
《种子的信仰》读后感
《种子的信仰》是梭罗继《瓦尔登湖》之后留个世人的有一部力作。在这部书中,作者用详细的笔触介绍了关于种子的一切。梭罗明亮的眼睛不断深情凝视每一颗形状不一的种子,他以日记的形式细细观察种子的活动区域,记录下种子成熟和传播过程中所有环节,幽默地与种子对话,快乐地与种子交流,从种子坚定的生存意志中,探寻大自然的神奇与玄奥。
1、在学生心里种下美丽的种子
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莫过于“我不相信, 没有种子, 植物也能发芽,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让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我等待着奇迹。”也正是这句话,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并反观自身。对我们每一个老师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肥沃的土壤,而一个学生能否成才,最重要的莫过于在他们的心田中种下种子。这些种子,可以是一份自信,可以是一份鼓励,可以是一份期许,也可以是一份真诚的赞美,让这些美丽的种子在学生的心底默默的破土而出。必将能长成一片茂盛参天的广袤森林。
2、每一颗种子都值得热爱
也许,在常人看来,一粒种子从孕育到破土而出,再到成长为一株成熟的植物,是非常的琐屑无聊的事情。而在作者梭罗看来,这所有平淡的一切中都蕴含着无限诗意与无穷乐趣。他很认真地记录下第一株勿忘我开始结籽的时间,第一颗五针松种子掉落的季节,第一颗被红松鼠折断的果球,第一枚白枫木大大的翅果如何漂浮在河上。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说着种子的传播、生长继而形成茂密森林和碧绿田野的足迹。而在阅读的时候,我也恍然领悟,每一颗种子都是值得期待,值得热爱的。不管他们是低矮的灌木,高大的乔木,所有的种子不分高低贵贱在作者眼中都是可歌可泣值得赞美的。而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学生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就是一颗颗的种子,他们之中或许有着不同的出身,有着不同的资质,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可是这每一颗种子都值得我们平等的对待与热爱,他们的未来都有着无限的可能。
相对于科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梭罗更像是一位艺术家。他的作品充盈着一股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带着一种生机勃勃的美。
第三篇:种子的信仰读书笔记
种子的信仰读书笔记
种子的信仰读书笔记1
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在家里教外甥读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植物旅行有什么好办法?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孩子们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给孩子预备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上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可以到达田野山洼;豌豆妈妈让孩子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孩子们就可以出发……课本还说只要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更多的好办法,而粗心的孩子却得不到它……
对于植物的种子到底怎么旅行或者确切地说,种子是如何传播地,梭罗这个细心的孩子比我们都观察的入微,懂得要多的多……
在这本《种子的信仰》中,第一部分就介绍了种子的传播。大自然总是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达到它的目的。开头的那首儿歌虽然简单,却也道出了许多种子传播的方式:靠风、靠动物和人类“搬运”、靠自然炸裂传播以及水力传播等等。
作者果真是仔细观察后才写下的这些文字记录,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梭罗力求文章的严谨性。他说“用心灵之眼看,有时也用肉眼”,这样看到“种子从树上飞出,有如一阵浓密的阵雨,就像从播种者手中撒出谷粒。”
文中例如“我观察到”“我注意到”“我发现”一类的字眼特别多,可见作者真的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个事情。曾经我也心血来潮,拿着一本户外植物指南,想要去找找周边树木的名称。可是去了一两次就不爱去了,因为按图索骥找名字太慢了。看着叶子相似,花朵却不一样。看着花朵相似,叶子却不一样。在这广袤的`植物世界里,能静下心来观察并得出结论,真是一件特别需要极大耐心的事情。
这本书也并不是像一般的工具书枯燥无味,并非总是按照观察的先后顺序来陈述。而是从一连数年的许多观察之中,挑出最重要的一些,然后以自然顺畅的顺序写出。
梭罗在这本书里用了很多说明文的描写方法,可以供我们参考。他在描写蓟草的时候写道:种子虽然跑得快、远,在最终停留处却无法长出任何一株蓟草。由此暗语人忙乱计划,经历没什么好经历的,穷忙——没有可以留存的东西。“带着成功种子的人,从远处就可以认出来。他飘得较慢,较稳,承载着重量,才能期待他的事业会有所成就。”
《圣经》上也有许多关于种子的比喻,比如说好的种子落在哪里……芥菜种子的力量等等……当森林的资源随着时间衰减,我们也无可避免地越来越确信种子的重要性。尤其在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着火以后,我们不得不思索种子的力量,思索人类生存的问题。而这本《种子的信仰》也变得更为可贵。
书中还说“世上有些人描写他们所谓的自学成功者,并颂扬在困境里对知识的追求,对这些新手很有启发性的活动,就是让他们去挖掘十几棵从种子长出的橡树和山核桃树,读懂那些树的发展过程,看看它们跟什么奋斗,在跟什么较量”。不难看出种子的力量,就是让其向下扎根……
第二部分讲的是《乡土的滋味》,大多人跟乡土的关系就像航海家之于海上未知岛屿那样。的确,乡土是我们轻易去不了的远方……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许多果实,让我们透过这些田野的语言,因此更能表达自我。
他在书中这样赞美草莓:是大地的第一抹红,是朝霞的红,是长在奥林匹斯土壤中的诸神美馔。十一月的草莓,带着一种淡淡的夕阳红,回应那抹朝霞红……
可以想象梭罗对着森林寻找,对着河水和沼泽冥想……或者缓缓地寻觅那没有脚步踏过的地方……他和自然的美丽会谈,和种子进行交流,打开植物种子的富藏……
荒野,树林,果实,花朵,种子……太阳东升西落,空谷干了又湿……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多了解种子的生命力和自然的奇妙,更多的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种子的信仰读书笔记2
翻了几页《种子的信仰》,突然想起《万物简史》。一直以为《万物简史》是很深奥的科普知识,真正读来,才发现语言风趣幽默,风格清新明快,很是吸引不喜欢科普读物的我!记得文中说,浩瀚的宇宙就像我们的指甲,人类的历史就是指甲尖最边缘的部分,一不小心就会被镊掉……多么渺小呀,让我不禁产生兴趣,读一读人类的起源。
同样,《种子的信仰》虽然写的是种子的传播,但是词句却很委婉,唯美,似乎能看到作者那份细腻的情感,将种子成林的坚韧娓娓道来:每一粒种子不仅是秋的语言,更是纯洁的希望和明证!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梦想!
“我一直站在那里观察着,直到它消失,我还保持着极高的兴致,有如对此情有独钟的劳利亚特。然而,一想到它下落的情景,刚才的兴致便消失殆尽了。想想这个小精灵,它将遇到多少危险啊!也许是夜里,风停了下来,空气中的露水开始凝结,已被沾湿的它便再也逃不出下降的厄运,最终它落到了某片林地上,随后又被林中永无休止的风卷起,又飞入了某个陌生的山谷。如果幸运,或许会碰到一条小溪,在风歇的时候落下去,这一段危机四伏的旅程也就如此结束了。然而,今天的沉沦不正预示着明天的崛起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它们就这样活跃在湖面、林间和山巅,生生不息。”
人类又何偿不是这样,生息繁衍,代代传递着爱与担心。我们如此爱孩子,但是对于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我们又只能无耐地袖手旁观,无法替代、无法帮助,因为这是她必须自己经历的成长过程,经历了,才会真正成长!“谁又能知道它们到底可以飞出多远,谁又能说出它们传播的极限?”只能顺其自然,随风去吧,虽然担忧,但是充满希望,因为种子自有它的力量!
小时候,铛铛吃西瓜,总是不吐籽,我们就吓唬她,如果再不吐籽,西瓜就会在她肚子里发芽,结大西瓜,把肚皮撑破。后来,她总是担心,小心翼翼地吐籽。我们把种子发芽结果的共识种在了孩子心里,每个孩子都认为种子的生成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我们把孩子们的生成也种在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成长就像种子一样自然,也会长叶、开花、结果,那孩子们成长的过程是不是会更从容些呢?其实我们大人总是站在前面等孩子,看她走得那么慢,就会着急!我们也没有耐心观察一朵花的开放,但是我们并不着急,因为我们知道花早晚是会开的!其实孩子们就是花,我们不用去看他们,不用去急他们,早晚会开的!我们静等花开即可。
那些暂还没有开的花,可能是因为“有些植物只生长于湿地,它们的种子或许仍然在到处传播,但是只有遇到湿地时才能扎根。”
李振村说,只有自己想发芽的种子,才能长成大树!没有一颗种子不想发芽,这就是种子的信仰。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种子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小胡桃。“在良港山上,我仔细研究了长势不同的几棵树苗,包括最弱小的、最挺直的、最完好无损的'。我发现,那些树苗与我曾经锯断的3棵差不多,至少都有过一次‘死亡’的经历,当然,这从生长在地面之上的部分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只要在根部向下挖1英寸就非常清楚了。它们的根部总是有好几根茎,结构非常特殊,如果稍微换个地方,恐怕就会碰到彻底死掉的残芽。有时当一个芽死掉后,同时会长出两个甚至更多的芽来,往往都很茁壮,但是弯曲着,很像钩子。就是这样的嫩芽,很多都会成长起来,当一棵棵挺拔茂盛的大树屹立在面前的时候,曾经的伤痕也就不再明显了。”我们有时被挫折打败,有时被打垮,我们会负气地放弃一切,什么都是浮云,但是这都停留在表面,并没往心里去,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就能长出新的根,还会再长大,只要心不死,一切都会好起来!就像洪校长曾说,要学会为自己搭台,如果别人拆台,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而是马上另搭,再搭的肯定会更坚固,更长久。
读着《种子的信仰》,让我不自觉地观察家里的植物,惊奇地发现绿萝也是在顽强地生长着。婆婆为我们种了一棵绿萝,希望它越长越长,能围着客厅爬一圈。现在它长得就够长了,但是稍部的营养似乎不够了,离根太远了,所以叶子就越长越小,越长越稀,我以为也就这么长了,不会再长了。但是它为了给叶子补充营养,居然在茎上又长出了根,在离根很远的茎上又长出了根,可能是想让这些根再扎进泥土,作为一个补给站,给后面的叶片补充营养,使整棵长得更长。只是这些根发出的地方没有泥土,就暴露在空气中,但是它照样努力地生成,狠狠地向下延长,它的信仰就是扎根土壤,为叶片的生长提供营养!不禁产生敬意,感受到生命延展的力量!
读着《种子的信仰》,每一句话似乎都话中有话,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力量。我猜校长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认识到这种力量,存在我们心中,并向外辐射到孩子们心中,新学校的心中,传递一种坚韧的正能量!用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这就是种子的信仰!
种子的信仰读书笔记3
当我们每天奔波于高楼大厦和水泥公路之间时,已经忘记了我们已经离自然太久太远,追逐了那么多的人造美景和人工奇迹,缺始终比不上最纯真自然之美给我们的简单的感动。离我们远去的梭罗在一百多年前就给我们讲了这个道理,我们却依然迷茫在水泥钢筋的世界。
《种子的信仰》确实不如《瓦尔登湖》著名,但这是一本崇仰自然、敬畏生命的奇书,也是满满凝结梭罗心血的一本书,为了这本书,他投入数十载的时间对野生果实、野草及森林演替进行观察研究,书中对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关联的细致观察发掘不得不令我们这些俗气的`读者肃然起敬。
或许在我们这个大工业时代的背景下,梭罗会是某些人眼中的失败者,但是梭罗自己的文字却是对这些人最好的回应:“那些为了狂想而忙碌却最终无果的人,他们念叨着‘经历一番’,可实际上却没什么经历。这些匆忙的商人和股票经纪人,要么慌着借贷,要么在股市里赌博,一输再输,蠢蠢欲动却没有目标。在我看来,纯属无事找事,连傻子都不屑去做。当你想引导或拯救一个着迷的商人(把他拉出进退维谷的境地),带他到风里,让他四下看看,弄清楚自己身下有没有成功的种子。”或者这就是我们常念叨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吧。
不论橡树、松鼠,还是松果、种子,读书间飘来的都是浓郁的森林的味道,在远离人类的浩浩自然里,生命无时无刻不在举行着盛大的典礼。
其实,我也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四篇:种子的信仰读后感
种子的信仰读后感
薛丽
翻了几页《种子的信仰》,突然想起《万物简史》。一直以为《万物简史》是很深奥的科普知识,真正读来,才发现语言风趣幽默,风格清新明快,很是吸引不喜欢科普读物的我!记得文中说,浩瀚的宇宙就像我们的指甲,人类的历史就是指甲尖最边缘的部分,一不小心就会被镊掉……多么渺小呀,让我不禁产生兴趣,读一读人类的起源。
同样,《种子的信仰》虽然写的是种子的传播,但是词句却很委婉,唯美,似乎能看到作者那份细腻的情感,将种子成林的坚韧娓娓道来:每一粒种子不仅是秋的语言,更是纯洁的希望和明证!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梦想!
“我一直站在那里观察着,直到它消失,我还保持着极高的兴致,有如对此情有独钟的劳利亚特。然而,一想到它下落的情景,刚才的兴致便消失殆尽了。想想这个小精灵,它将遇到多少危险啊!也许是夜里,风停了下来,空气中的露水开始凝结,已被沾湿的它便再也逃不出下降的厄运,最终它落到了某片林地上,随后又被林中永无休止的风卷起,又飞入了某个陌生的山谷。如果幸运,或许会碰到一条小溪,在风歇的时候落下去,这一段危机四伏的旅程也就如此结束了。然而,今天的沉沦不正预示着明天的崛起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它们就这样活跃在湖面、林间和山巅,生生不息。”
人类又何偿不是这样,生息繁衍,代代传递着爱与担心。我们如此爱孩子,但是对于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我们又只能无耐地袖手旁观,无法替代、无法帮助,因为这是她必须自己经历的成长过程,经历了,才会真正成长!“谁又能知道它们到底可以飞出多远,谁又能说出它们传播的极限?”只能顺其自然,随风去吧,虽然担忧,但是充满希望,因为种子自有它的力量!
小时候,铛铛吃西瓜,总是不吐籽,我们就吓唬她,如果再不吐籽,西瓜就会在她肚子里发芽,结大西瓜,把肚皮撑破。后来,她总是担心,小心翼翼地吐籽。我们把种子发芽结果的共识种在了孩子心里,每个孩子都认为种子的生成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我们把孩子们的生成也种在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明白自己的成长就像种子一样自然,也会长叶、开花、结果,那孩子们成长的过程是不是会更从容些呢?其实我们大人总是站在前面等孩子,看她走得那么慢,就会着急!我们也没有耐心观察一朵花的开放,但是我们并不着急,因为我们知道花早晚是会开的!其实孩子们就是花,我们不用去看他们,不用去急他们,早晚会开的!我们静等花开即可。
那些暂还没有开的花,可能是因为“有些植物只生长于湿地,它们的种子或许仍然在到处传播,但是只有遇到湿地时才能扎根。”
李振村说,只有自己想发芽的种子,才能长成大树!没有一颗种子不想发芽,这就是种子的信仰。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种子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小胡桃。“在良港山上,我仔细研究了长势不同的几棵树苗,包括最弱小的、最挺直的、最完好无损的。我发现,那些树苗与我曾经锯断的3棵差不多,至少都有过一次‘死亡’的经历,当然,这从生长在地面之上的部分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只要在根部向下挖1英寸就非常清楚了。它们的根部总是有好几根茎,结构非常特殊,如果稍微换个地方,恐怕就会碰到彻底死掉的残芽。有时当一个芽死掉后,同时会长出两个甚至更多的芽来,往往都很茁壮,但是弯曲着,很像钩子。就是这样的嫩芽,很多都会成长起来,当一棵棵挺拔茂盛的大树屹立在面前的时候,曾经的伤痕也就不再明显了。”我们有时被挫折打败,有时被打垮,我们会负气地放弃一切,什么都是浮云,但是这都停留在表面,并没往心里去,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就能长出新的根,还会再长大,只要心不死,一切都会好起来!就像洪校长曾说,要学会为自己搭台,如果别人拆台,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而是马上另搭,再搭的肯定会更坚固,更长久。
读着《种子的信仰》,让我不自觉地观察家里的植物,惊奇地发现绿萝也是在顽强地生长着。婆婆为我们种了一棵绿萝,希望它越长越长,能围着客厅爬一圈。现在它长得就够长了,但是稍部的营养似乎不够了,离根太远了,所以叶子就越长越小,越长越稀,我以为也就这么长了,不会再长了。但是它为了给叶子补充营养,居然在茎上又长出了根,在离根很远的茎上又长出了根,可能是想让这些根再扎进泥土,作为一个补给站,给后面的叶片补充营养,使整棵长得更长。只是这些根发出的地方没有泥土,就暴露在空气中,但是它照样努力地生成,狠狠地向下延长,它的信仰就是扎根土壤,为叶片的生长提供营养!不禁产生敬意,感受到生命延展的力量!
读着《种子的信仰》,每一句话似乎都话中有话,向我们传递着一种力量。我猜校长之所以推荐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认识到这种力量,存在我们心中,并向外辐射到孩子们心中,新学校的心中,传递一种坚韧的正能量!用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这就是种子的信仰!
第五篇:信仰情感散文(定稿)
爱情中,勇于低头的那个是伟大的。
相爱久了,本来相敬如宾的两个人也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时候,彼此相爱的两个人却都想要压倒对方,不能说这样的不是爱情,只是这样的爱情还不足够成熟,这样的爱情还需要时间的锤炼。但是我们要始终坚定一点,绝对不要因为矛盾,因为挫折,因为倔强,因为自尊,因为所谓的面子而失去一个相爱的人。有些人一旦失去,我们便会后悔不已,会一生怀念。
都说恋爱能够使人成熟,但是失恋能够让人看清更多事情。失恋一次,我们仿佛一夜之间就能够听懂所有的情歌,能够瞬间明白那些前任教会我们的事,我们也必将带着满心的沉痛在爱情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着。2010年的春天,一个依然下着大雪的季节,我忍着内心巨大的悲痛告别了初恋的时光,那时我一个人站在漫天雪花飞舞的校园里,望着到处白茫茫的雪地,内心是多么地茫然和心痛。
那时起我终于听懂了张信哲的《白月光》,在后来半年的时光里我不停地单曲循环着这首《白月光》。世界上最无情的是时光,最温暖的也是时光,转眼间已经六年过去了,那时的心痛已经消失殆尽,随着岁月的流水流进了不见边际的茫茫海洋。只是有时偶然听到《白月光》,当时那种心痛难耐的感觉又会突然来袭,从那时起我就不停地思考着这是一种什么因由。我不停地叩问自己的内心:“我还在害怕吗?”只听内心深处传来一声坚定有力的声音:“我不再害怕。”终于我敢于勇敢地去面对,鼓起勇气再去听过往悲伤的歌曲,内心却再也泛不起半点波澜。从这时起我终于走出了当年的人生阴影,敢于去回忆前任教会我的事,能够去理性地分析我败在哪里,突然明白以往所有的伤痛似乎都是为了如今的爱情寻找矢志不渝的良方。我深刻地记在心里那些女孩教会我的事:我爱你,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
爱情中,千万不要提起“分手”两个字,除非心已死。怕的是那时的年少无知,怕的是那时的年少轻狂,因为自尊说出倔强而无情的话,一句推一句,最后断送了大好姻缘。不要因为一时的任性就轻易放弃一段感情,如果没有努力过,你怎敢说你真爱过。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相遇,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才有了那一次人生之初见。遇见你不容易,遇见了,我就再也不想放手。爱情中,低头并没有什么,自尊也并没有那么重要,起码没有那个人重要。只要在内心认定:“只能是你”,坚定告诉自己:“我只要你”,其实所有的困难也都变得不那么难了,心里就再也不会动摇。我们会因为别人的忠言劝慰而“一语惊醒梦中人”,所以我们要牢记爱情中那些刻骨铭心的箴言,在关键的时候自己能够想起,能够说服自己,只因为我爱你。
真正爱一个人,我们会思考,会反省,会默默付出,会用心改正缺点,会对她很用心,会对爱情很上心,会想着在平凡的日子里制造出只属于她的惊喜,因为爱情需要仪式感,这样才能保持爱情的新鲜和浪漫,才能够一生履行“我爱你”的诺言。真正爱一个人,会为了她而拒绝一切暧昧,因为我们的内心非常地清楚,因为别人而失去她是非常不值得的,会让我们终生悔恨。真正爱一个人,你会知道她什么时候是发小脾气,什么时候是真的生气,什么时候是任性,什么时候是小孩子气,而你能够以一颗从容爱怜的心,微笑地看着她在那里闹,只因为看着眼前的她会觉得很幸福,会觉得她在身边是最重要的。
相爱的两个人是勇于低头认错,是相互珍惜的,这样的爱情才是深沉的,才是成熟的,而爱情中勇于首先低头认错的那个人则是伟大的。
想起《匆匆那年》中,陈寻在毕业晚会上深情地望着方茴,大声地唱着张信哲的《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温暖/多么勇敢的力量。”听着陈寻深情的告白,方茴奔跑着拥入了他的怀里,紧紧地抱住陈寻,不停地哭着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喜欢这样的爱情,一个爱得深情入骨,一个爱得努力用心,这样的爱情才是我们渴盼的刻骨铭心吧。
在2016年的跨年晚会上,听着张信哲深情地唱着那首《信仰》,吴昕感动到泪流满面。但是我们不应该为情歌流泪,也不应该为“情歌王子”流泪,我们应该为爱情流泪,只应该为爱情流泪。因为爱情,那么美。
听着张信哲的《信仰》,我总会感情深陷,沉醉不已:“每当我听见忧郁的乐章/勾起回忆的伤/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月光/想起你的脸庞/明知不该去想不能去想/偏又想到迷惘/是谁让我心酸/谁让我牵挂/是你啊/我知道那些不该说的话/让你负气流浪/想知道多年漂浮的时光/是否你也想家/如果当时吻你/当时抱你/也许结局难讲。”是啊,如果当时吻你,当时抱你,也许结局难讲,我一时的低头是对你最大的温柔。
爱情,也许真的就如方茴说的那样:“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