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设计(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12:1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国论》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国论》教案设计》。

第一篇:《六国论》教案设计

历史的回声

一、专题内涵简介:

二、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

一、导入新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六国地图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一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第二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七、分析第三、四节: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八、分析第五、六节: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第六节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

九、小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十一、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第二篇: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yàn)(8)草芥(jiè)

(9)与(yǔ)嬴(yíng)而不助五国(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yàn)(16)悲夫(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习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2)战不善(3)弊在赂秦(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6)或曰(7)六国互丧(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2分钟)

非:

①不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

②不对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5)则秦之所大欲(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8)暴霜露,斩荆棘(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11)举以予人(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 此言得之(《六国论》)

③找到 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⑥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10047;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

第三篇: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执笔:沈爱琼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1.实词。

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2.虚词。

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 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3、故事: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三、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四、学生齐读课文并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与 yǔ 与其 pù 暴晒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燕 yàn 燕子 wèi 为了 yān 燕国

五、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六、研习课文

(一)研习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小结:文章开篇直接点出中心论点,紧接着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所以追根结底:弊在赂秦。

七、布臵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 二 课 时

1. 齐读第三段。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齐读、背诵。3. 研习第五段。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4. 小结本文思路。[板书]

大欲大患

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赂秦力亏

破灭之道

不赂秦者

以赂者丧

不能独完)

固不在战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以地事秦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不助五国燕谴刺客始速祸焉赵失良将用武不终

强弱

胜负

不战

韩 魏 楚

已判

终继迁灭

势所不免

齐 燕 赵

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

(盖失强援

第四篇:六国论 教案

六国论 苏洵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学习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的手法。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一)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2.诵读练习及检查。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二)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课后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研习新课

(一)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二)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三)诵读第5段。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上。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四、课后检测(详见课件)

五、课后作业《优化方案》

第五篇:《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六国论》这篇课文是高中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中的一课。《课程标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选修课学习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课有明显的拓展。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致力于实际的应用。

这一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把文章的脉络放在首位,《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与贾谊的《过秦论》交相辉映,在我国古代政论文中各呈异彩,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基于选修课的基本要求,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根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学习并实践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论证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文言文教学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种阅读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的教学重点首先就确定为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的掌握,能够正确译文。

《课标》强调,选修课教学除了重点进行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外,也包括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和相关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应予以兼顾,促进“读”和“写”的互动与转换。《六国论》这篇文章论证严密,是很好的议论文写作范式,今年高考作文也有向议论文倾斜的趋势,因此我把教学的另一个重点确定为学习并实践这种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在教学中通过与贾谊的《过秦论》的对比,引导学生深入体悟、学习并实践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

由于学生对于作者苏洵,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的陌生,因此对文章写作目的的把握难以准确,对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感情难以体会,所以我把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确定为这篇课文的难点。

高中选修课不同于高等学校专业理论课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不以传授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知识和理论为重点,我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也是择要设计,以期学生能够一课一得。

二、教法和学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硬骨头,我们的学生文言基础不太好,我在文言文教学之前,经常让学生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和辅助材料,先自读课文,然后调查阅读水平,像《六国论》这样难易度的课文,能够读懂80%的学生只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在教学中不首先扫除文字障碍,就超越字词教学而深入对课文进行鉴赏、挖掘,无论老师挖掘得如何深入,学生依然不过是昏昏欲睡的听众。想要使学生实现“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目标,我一直主张对课本中的文言文做到“字字落实”,“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课本中的文言知识要切切实实掌握。但如果使用串讲法,容易上成“满堂灌”,课堂沉闷,对于选修课文的学习更是如此,无法实现《课标》中要求的“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因此,在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我选择了研讨法,着重指导学生预习,指导学生首先使用朗读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等学习方法进行预习,然后组织研讨。具体就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提问,让他们把自己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同其他同学以及老师研讨,这样更切合他们的实际。对于有一些他们以为懂了但实际上可能并不真正懂的语句,我可以在他们提问完了之后,再提问。

在对文章内容的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讲授法、点拨法、提问法等,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促进学生思考把鉴赏引向深入。

三、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预计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用《三字经》中对苏洵的介绍,和苏洵大器晚成的求学经历故事导入,缩小学生与历史人物、文言文的疏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洵的求学经历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二)作者介绍

苏洵对于学生而言较为陌生,但哪怕是这些离学生比较远的知识学生也未必一无所知,我们同样应该调动学生平时的积累,师生一起交流,补充,获得相关的知识。所以我把这个内容先交给学生,然后再交流,补充。这样既避免了“一言堂”,也能够培养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在预习中注意积累,做个有心人。

(三)检查预习情况,用研讨法解决字词问题,疏通文意。

把归纳文言基础知识作为作业,指导学生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这种归纳方法也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常规工作。

第二课时

在鉴赏文章时,我特别注重教学的出发点,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而不是从老师的教出发,教学的思路遵循学生的欣赏思路,我努力帮助学生习得鉴赏文章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从感性走向理性,在理性认识中步步深入,逐渐拓展。而这正是《课标》对选修教材的.教学要求。

第一步,我问学生读完课文后感受到的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是对课文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感性的。因为《六国论》特征明显,不足600字的文章,不枝不蔓,脉络清楚。

第二步,我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呈现出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地特点。在交流讨论内容时,带领学生完成文章结构图,引导学生从感受出发,剥茧抽丝,一步一步有意识地感受文章的特点。让他们从感性走向理性,学习这篇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曲”议论范式。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着重体会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感受逻辑的力量。

仅仅就文本分析文章结构,往往流于肤浅,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将学生的鉴赏推向深入,第三步,我引导学生将《六国论》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等和学过的《过秦论》进行比较,进一步深化理解。课后把仿照《六国论》的结构安排,用现代汉语改写《过秦论》作为作业,这样让学生不仅学习,而且实践,既加深理解,巩固成果,又把“读”与“写”沟通起来,实现选修课的教学目的。

最后,通过分析课文最后一句中四个“后人“的理解,引出写作背景,了解苏洵的写作目的。了解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在对文章的分析中板书文章基本结构,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板书:

六国论

苏洵

提出问题弊在赂秦

分析问题赂者

不赂者

解决问题封、礼、并力

《六国论》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六国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属于赏析示例篇目。

高二六国论语文说课稿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包括三个单元古代诗歌欣赏,共30首诗歌;三个单元古代散文欣赏,共18篇散文。所以,这册选修教材的学习有利于夯实高中生古代诗文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本册书每个单元课文都分为三部分:赏析示例、自主赏析和推荐作品。本单元为古代散文欣赏单元,单元教学赏析指导的题目-----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即古代散文结构虽散,但是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是前后贯通的。在鉴赏古代散文时,要注意把握其思想感情的脉络。《六国论》是宋代散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逻辑性强,借古讽今,是议论文的好范例。

二、说教学目标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

1、学习鉴赏古代散文的基本方法,提倡个性化体验。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基于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苏洵其人其作

能力目标:

1、提高文言文诵读能力;

2、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理清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考虑到大纲对古代诗文教学的要求及教材特点,我确定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培养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确定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三、说教法

为了给学生创造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参与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

《六国论》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XXX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洵的《六国论》。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要求在老师指导下自主赏析。关于文言文阅读欣赏,《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要钩玄,精辟地指明主要内容;结合诵读,进行体会探求,“因声求气”的具体方法是反复朗诵;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散文,核心词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主要从形与神的关系的角度欣赏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所选文章在其内在思想逻辑和情感逻辑上都是前后贯通的,体现了文学名篇艺术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性文章,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文特色,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疏通文言字句,归纳文言现象。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巧设分论点,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的特点。

3、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三、说教法学法

本文拟采用诵读法、翻译法、点拨法、讨论法进行教学,通过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他们在交流、启发、争议、展示自我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同时,本节课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果出现课件打不开,突发停电等意外情况教学手段无法实现时,此时教师要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去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和思想内涵,并逐步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学法上,根据新课标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学生小组讨论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通过设置一堂探究课,在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激趣导入、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深入文本合作探究、走出文本走进心灵4个版块。

版块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辅助步骤,因此,我准备在上本课前给

学生布置好以下预习任务:1、读准本课字音,读不准的字自己查字典和词典解决。2、读熟课文,结合注释思考文章语句的意思,钩玄疑难字词。

版块二:激趣导入

以苏轼智对行酒令的故事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引入主题)

版块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听视频朗读课文,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1)注意语气、字音、断句,钩玄疑难字词。

(2)找出表达文章观点的句子。

2、疏通文意,找出不能理解的部分课堂讨论解决。(PPT展示重点字词句的用法)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出思路,在勾画圈点中锻炼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并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版块四:深入文本,合作探究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此环节我设置了以下4个问题:

1、在第一段中找出表达文章观点的句子。

2、不赂者是哪几个国家?他们为什么不贿赂秦国反而也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第四段是在前面两个分论点的基础上作一个总结,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六国灭亡的教训?

4、六国灭亡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为什么苏洵只拿贿赂秦国这一原因来说?请大家联系苏洵所处的北宋的社会现实来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这4个问题的设置,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讨论,有所感悟和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主旨。)本环节解决教学目标2和3

版块五:走出文本,走进心灵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的现实意义,紧跟着就设计一个拓展题:

此文给我们怎样的启迪?让学生情感讨论中达到升华、共鸣。

五、说板书设计

本着简单明了,突出主旨

六国论

赂秦:力亏

六国破灭对比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借古讽今)弊在赂秦不赂秦:盖失强援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5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六国论》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全文论述非常严密: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两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读背全文,领悟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借古讽今的写法,理解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六国论》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而苏洵的《六国论》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作者正是通过论古来寄托自己的感慨,针砭宋代当时的外交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文言文教学要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新课标》和《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种阅读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的教学重点首先就确定为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同时,由于《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议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所以我制定的难点是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和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能力目标: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

四、教法和学法

想要使学生实现“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目标,我主张对课本中的文言文做到“字字落实”,对课本中的文言知识要切切实实掌握。因此,在文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我选择了朗读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等进行学习。在学法上以朗读法讨论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这篇课文设计了四个步骤

(一)导入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我将苏洵大器晚成的求学经历故事制成课件,向学生展示,这样可以缩小学生与历史人物、文言文的疏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诵读讨论,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诵读重视积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归纳文言基础知识,可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教师适时点拨解惑,指导学生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这种归纳方法也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常规工作。

(三)课文内容分析

在鉴赏文章时,我特别注重教学的出发点,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而不是从老师的教出发,教学的思路遵循学生的欣赏思路,我努力帮助学生习得鉴赏文章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帮助他们从感性走向理性,步步深入,逐渐拓展。

第一步,让学生谈谈读完课文后所感受到的这篇文章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这是对课文的最直观的感受,是感性的。因为《六国论》特征明显,不足600字的文章,不枝不蔓,脉络清楚。

第二步,本文是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典范,我请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呈现出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的特点。在交流讨论内容时,带领学生完成文章结构图,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剥茧抽丝,一步一步有意识地感受文章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的特点。通过探求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探求文章是如何围绕论点开张评论的,感受说理的雄辩力量和艺术性,让他们从感性走向理性,学习这篇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曲”议论文范式。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着重体会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感受逻辑的力量。

第三步,通过分析课文最后一句中四个“后人“的理解,引出写作背景,了解苏洵的写作目的。了解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第四步,文本探究:思考六国灭亡的教训在当今世界形势下的借鉴意义。

(四)布置作业

引导学生将《六国论》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结构安排加以实践,写一篇小论文,这样让学生不仅学习,而且实践,既加深理解,巩固成果,又把“读”与“写”沟通起来,实现教学目标。

附板书

六国论

苏洵

弊赂秦而力亏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秦不赂者以赂者丧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玛丽

下载《六国论》教案设计(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国论》教案设计(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 一、导入课文: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

    《过秦论》《六国论》教案

    《过秦论》《六国论》 [创新设计] 一、教学内容 通过指导性阅读,巩固掌握学过的文言知识,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通解文言文的基础......

    六国论 教学设计

    《六国论》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A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B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C反......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 国 论(第一课时) 执教:静宁县仁大中学 杨菊红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继续积累文言词汇及句式;提要钩玄,理清文章结构;因声求气,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单位: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 姓名:陈 稳 静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识记文学常识,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 ;  情感目标:了解......

    六国论教案_4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知识目标疏通文言字词句,归纳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文言句式。能力目标学习本文运用设分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