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内科微泵使用风险管理分析论文
心内科一些药物如西地兰、硝普钠、可达龙的使用可以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需要严格控制药物使用剂量与输入速度。但常规静脉输液受到气压、患者体位等影响,很难保证输入速度与药量的精确性[1]。微量泵是一种受微电脑控制的一种新型仪器,可以精准控制药物输入量和速度,优点是恒速安全,可控性强[2],特别适合于特殊药物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但由于其需要人为调控,且精确度要求高,受机器性能影响较大,比较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对仪器的掌控能力[3]。我院在长期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了一套风险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采用微泵输液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管理组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3±11.2)岁,因冠心病泵入单硝酸异山梨酯18例,心律失常泵入胺碘酮9例,慢性心力衰竭泵入硝普钠6例,重度心功能不全所有药物依赖微泵输液7例;管理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7±13.5)岁,因冠心病泵入单硝酸异山梨酯16例,心律失常泵入胺碘酮10例,慢性心力衰竭泵入硝普钠5例,重度心功能不全所有药物依赖微泵输液9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入院后,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根据病情采用微泵治疗,做好三对七查工作;管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在使用前告知患者微泵输入的基本知识及警报的意义,禁止患者及家属自行调节。②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对微泵操作的掌握能力。在配药阶段,严格掌握配药方法、药物剂量;在使用阶段,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针头及穿刺静脉,能正确调控泵速,明确仪器每项指标及警报的意义并能及时处理,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密切观察使用情况,确保微泵速率等各项指标正常运行。③加强巡查力度,在微泵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不可掉以轻心只听警报,而应时刻巡查,及时发现针头堵塞、脱落、回血、液体回渗、断电及仪器故障等情况,及时处理。总之,为了提高微泵在心内科患者中的使用效率,必须对微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以避免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微泵静脉给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4]。
1.3观察指标
1.3.1意外风险发生率
意外风险发生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①针头堵塞。②针管脱落。③液体外渗。④静脉回血。⑤输液速度错误。⑥剂量调配错误。⑦仪器故障。
1.3.2护理满意率
采用调查表进行统计,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级别,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作者简介:雷成燕,女,本科,主管护师。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意外风险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共10例发生意外风险,意外风险发生率为25%;管理组共2例发生意外风险,意外风险发生率为5%,管理组意外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管理组护理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5%,管理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微量泵是心内科的一种常用定速定量输液方法,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5],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遵医嘱配伍药品,调整泵速,一旦疏忽,则易影响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6]。在长期临床工作中,笔者总结了在微泵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在输入过程中,可能由于针头及患者自身原因,出现针头堵塞,堵塞后微泵往往继续向延长管中给药,而延迟了警报时间,对治疗不利;由于患者的体位改变或穿刺问题,可能导致针管脱落,使药物无法正常进入患者体内;在泵注药物过程中,因速度缓慢,可能发生外渗,但可能此时微泵并不会发出警报;输入速度过慢、延长管过长或折叠扭曲则可能引起静脉回血,也会引起针头堵塞;微泵配有警报系统,当输液完毕和发生意外时一般会自动报警,但如果发生故障,则可能导致功能缺失,造成严重后果;护理人员对仪器操作不熟悉,则可能导致对输液速度调控错误,对药物配伍不熟悉,可能造成药物剂量错误,这两项风险的危险程度最高,严重时甚至会危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我院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制定了一套风险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培训,掌握一些常规特殊药的用法,处理好细节,例如硝普钠稳定性较差,见光易分解,所以必须现配现用,且要记录好配伍和使用时间[7];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迅速处理,降低了风险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靳秋月.微量泵在心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护理安全[J].医疗装备,2010,23(5):82-83.[2]覃晓蕾.105例微泵注射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护理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4):583-584.[3]杜巧丽,穆成柱,白玉华.微量注射泵在临床应用中的管理[J].全科护理,2008,6(7):634-635.[4]夏玲玲.静脉微泵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5,5(10):293.[5]徐益英,周圣春.心内科微泵使用中的风险管理与护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8):54-55.[6]邵燕娟,郑翠仙,应敏娟.微泵注射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浙江医学教育,2010,9(4):61-63.[7]黄妹,招婷,吴小良,等.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入硝普钠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6):2648-2649.
第二篇: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分析论文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很高。这是因为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相较其他科室来说风险更大,这就对妇产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认为,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强化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有利于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还能为母婴的安全提供保障。在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分析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孕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孕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5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孕产妇,我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孕产妇的年龄为24~38岁,平均年龄为(26.2±4.6)岁,其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孕产妇有5例,为高中的孕产妇有21例,为大专及以上的孕产妇有4例;观察组30例孕产妇的年龄为23~37岁,平均年龄为(25.6±4.4)岁,其中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孕产妇有4例,为高中的孕产妇有20例,为大专及以上的孕产妇有6例。两组孕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孕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是:①构建风险管理制度并加以完善。由科室护士长牵头,组建科室风险管理小组,严格遵循风险管理程序开展日常护理工作,同时应查漏补缺,分析产科病区护理工作各环节潜在性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策略。月末召开科室全员风险管理例会,总结并分析前月风险管理实施效果。②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参与法律知识培训。定期开展《护士条例》、《护理核心制度》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的学习,并就风险理论展开针对性讲解,提高医护人员自我维权意识及工作风险意识,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系数。③强化培训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技能。应定期组织护理工作人员参与业务知识培训与学习,反复锤炼护理人员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养,确保其能够强化掌握日常护理流程以及各部分操作细节。④严格护理文书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护理记录是医疗记录内容构成的重要部分。通常情况下,护理文书在护理纠纷中有利于明确医护责任,可有效保护护理人员自身权益,因此,规范护理文书显得尤为重要;妇产科医护人员均应规范书写护理病历,从细节入手,实施有效管理。⑤护理人员应转变自身理念以及护理态度,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不少护理纠纷起因于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护理态度恶劣等,因此,妇产科护理人员应积极转变护理理念,强化自身风险意识,同时还应转变工作态度,以温和的态度、轻柔的话语与患者沟通交流,从患者角度出发,一切为患者考虑,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尽可能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对比
两组护理满意度,按照文献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①满意:患者评分为80~100分。②一般:患者评分为60~80分。③不满意:患者评分低于6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照组30例孕产妇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孕产妇有21例(占孕产妇总数的70.0%),表示一般满意的孕产妇有5例(占孕产妇总数的16.7%),表示不满意的孕产妇有4例(占孕产妇总数的13.3%),总满意度为86.7%;在观察组30例孕产妇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孕产妇有28例(占孕产妇总数的93.3%),表示一般满意的孕产妇有2例(占孕产妇总数的6.7%),表示不满意的孕产妇有0例,总满意度为100.0%。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各操作步骤中均隐藏有护理风险,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风险事件,既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也会损及自身。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通过对本研究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实行风险护理管理制度后,其护理满意度高达93.3%,较常规护理组的70.0%有明显提升,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要想在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是必要的基础和前提。而加强护理人员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其风险管理意识、转变护理观念与护理态度,则有利于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在妇产科护理中,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护士的风险意识得到加强,医患关系得到有效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彼此更加信任,护患关系更为和谐,护理工作也就更容易开展。此外,妇产科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以及较大的风险性,其工作过程表现出动态性以及连续性特点,所以,应着眼于护理工作实践,从细节入手,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化解护理风险因素,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还应严格护理文书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为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创造有利条件。综上所述,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第三篇:水稻冷害风险管理分析论文
1对水稻开展风险管控工作的原因
通过分析发现黑龙江的水稻种植户的种植面积不是很大,其收入不是很多,承担风险的水平也不是很高。作为种植者不但还面对冷害之类的问题,还必须要面对价格变化带来的风险。2004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005.2元,其中种植业收入为2035.1元。通过分析发现群众的收入很少,存款也很少,能够使用的资金不多,如果发生了明显的收入变化,就会导致他们的基本生活无法维持。
2水稻冷害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模型
当前时期针对冷害开展的探索活动很多,也获取了不少成就,比如在灾害的预报以及抗冷品种的研发等方面都获取了很多的成就,不过此类成果并不集中,当前还未设置一个综合平台把此类成果汇总,很显然这对于学术钻研很不利,而且也影响到我们应用当前获取的成就。作者希望建立一个风险管控系统,这样就能够把冷害应对相关的资源放到一起,对其汇总处理,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种植者,同时还能够方便国家机构开展调研活动。将新的计算机技术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防御结合起来并应用到实际生产,已经有一些省级气象部门建立了包括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评估、决策在内的综合服务系统,研制了农业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决策的计算机软件:如陕西建立了棉花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其数据库包括地面气象要素、大气环流、海温等多种长年代资料。预报方法库中有多种常用数理统计预报软件和预报因子处理软件。预报结果能根据系统给定的预报指标,自动推理、判断灾害影响大小,并给出栽培管理措施。江西建立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决策服务系统———《江西省农业气象灾害预测警报系统》,系统由主控模块和农业气象灾害预测子系统、农作物产量年景预测子系统、农作物种植面积合理配置子系统等组成。根据逐日气象要素报告做到实时灾害检索,随时获得全省各地日前所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情况及演变动态。不过上面讲到的此类系统并非是积极的预测灾害,没有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应对策略。作者具体的分析上述系统的优点和缺陷,综合以往低温冷害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农业气象的防灾减灾中,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备、全面的低温冷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者和广大用户提供防御低温冷害的各种基本方法。该系统主要还是从冷害防御技术的角度来建立的,没有引入风险决策的理念,没有结合气象预报关于冷害发生的概率和作物品种在几种气象条件下的不同产量表现进行风险分析。该系统的目标是尽量降低农作物冷害的风险。
3水稻冷害风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构成3.1基础数据库
该数据库储存的是气象信息以及别的一些相关信息,除此之外,系统用以运算的信息也被放置在此处。结合信息的类型它又被划分为三个小的数据库。
(1)历年温度资料库:历年各地台站逐日逐旬逐月温度、历年各地生长季平均温度和极限温度,各界限温度的积温资料。
(2)低温冷害资料库:最近几年的冷害规律以及布局特征,历年水稻低温冷害情况分析包括受灾级别、分布情况、产量状况以及低温冷害年的减产率、经济损失等。
(3)作物数据资料库:农业气象数据和水稻品种信息。
3.2知识库
如果想要积极的分析冷害,就必须设立知识库。其中涵盖的内容很多,它关乎到系统能否很好的运作,具体来讲它涵盖如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有关水稻低温冷害的基本概念和水稻生物学特性。
(2)有关水稻低温冷害指标方面的知识。低温冷害指标的确定对于受害与否及受害程度的判定是至关重要的,是防御工作的前提,好的低温冷害指标会为我们的防御工作带来很大的指导。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水稻受冷害的症状及判别方法。
3.3低温冷害监测与预报库
(1)低温冷害年型概率预报。
(2)阶段低温概率预报。
4风险决策系统的主要功能
4.1风险决策分析支持功能
这一功能将在前人已有的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上进行拓展以后所要实现的功能。在灾害应对中引进风险管控思想,能够帮助广大的种植者正确选择品种和应对方法。要想获取该功能,不但要了解有关的知识,还要得知种植者的风险偏爱。除此之外,因为种植者是将利润最高当成是始终的追求,而并不是产量最大,米质和价位之间并不是一种绝对的联系,有很高的不明确性,所以还应该辅助种植者开展灵敏性探索活动。该功效的关键目的是辅助种植者选择正确的水稻类型以及灾害应对方法。
4.2农户信息反馈功能
系统的功能很强大,它能够开展针对性的调查活动,比如调查种植者的种植情况等等。该模块的存在便于获取信息,以及可以更好的应对冷害。除此之外,系统还能够调查种植者是不是想要购买相关的种植险,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取最直接的信息,便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后续活动。系统还能够即时统计,当农户将信息输入之后,仅需刷新就能够得知所需的内容。
5结束语
作者具体的论述了一个概念化的模型。要想将上文讲述的系统合理的运行,就要认真的估算所需的费用,而且要分析其能够产生的利润。而且,还要认真的分析系统建立过程中或许会遇到的一些不利现象和系统存在的意义。比如要分析系统传达的气象数据是不是在第一时间到达种植者的手中。同时,这个系统涵盖好几个模块,它们的专业性很高,这就规定使用人必须掌握充足的知识。同时,还要保证种植者可以上网。所以,这个系统的使用人并非是全部的种植者。为了能够把技术合理的应用,缩减项目运作所需的资金,技术工作者必须要辅助农户开展灾害应对工作,同时还应该将该项工作和其他工作联系到一起来全面分析,做好机构间的协调工作。当前时期,要想使该系统真正的运作起来,那么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个系统在操控的时候不但会受到气象和电脑技术的影响,还受其他相关内容的影响。
第四篇:药物风险管理价值分析论文
血管活性药物的静脉输注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特殊性,其对患者静脉血管会产生刺激,使用不当会带来相应的护理风险[1]。PDCA循环管理是基于信息反馈,注重护理中的细节,对临床中的每一流程进行监控,促进护理全程的互动[2]。为了解PDCA循环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将本院2016.2-2016.11收治的70例需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其中的3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现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获得本科室认可下进行本次研究,并将本院2016.2-2016.11收治的70例需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收集临床资料,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42/28,年龄范围在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03±8.73)岁,心脏瓣膜病患者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例,主动脉夹层病患者25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这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上的差异应用统计学工具分析有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因病情治疗的需要进行静脉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输注的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其内容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计划:针对科室需要进行静脉血管活性药物输注的患者分析其在输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收集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将患者的文化程度、病情进展、心理承受能力纳入临床护理计划的考量中。成立科室PDCA循环管理小组,由护士长进行质量监控,定期对小组成员和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实施:对PDCA循环护理管理小组成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组织学习相关的理论与操作,掌握血管活性药物的各项操作流程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针对临床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并将科室中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作为经验教训进行充分的讨论。在进行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中应选择深静脉置管,有利于将药液冲淡。一般外周静脉的选择应粗、直以及血流量大。在输注2-3小时要进行冲管并与另外的静脉通路交替用药,减轻对血管的刺激,确保静脉通畅。设置专门的配液室,在配制血管活性药物中注意无菌操作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输注中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加强对输液患者的巡视,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3],禁止在血管活性药物输注的静脉通路上推注其他药物。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局部皮肤是否红肿,是否有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将患者穿刺部位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可在24小时内应用冰敷减轻肿胀[4]。检查:科室的PDCA循环护理管理小组定期进行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跟踪与检查,对各项护理操作的规范性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科室每月对进行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进行收集。处理:对科室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其经验作为推动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动力。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不足,小组成员要对其进行充分讨论,提出改进措施,促进PDCA循环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5]。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输注中出现的静脉炎、局部皮肤坏死、配伍禁忌、药液外渗发生人数和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通过SPSS22.0软件分析,其中静脉炎、局部皮肤坏死、配伍禁忌、药液外渗发生人数和发生率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炎、局部皮肤坏死、配伍禁忌、药液外渗发生人数和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通过对目前现存和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它能够帮助临床更好地识别风险、控制风险,有助于降低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6]。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病情较重,且由于药物的特殊性,在管理上比较困难。PDCA循环护理管理通过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4个步骤将护理安全管理纳入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后其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示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有效地规避风险[7]。同时它对临床护士的执业能力要求高,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促进临床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创造安全的护理环境,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疾病治疗与预后[8]。
综上所述,PDCA循环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中质量,有效地促进患者疾病的痊愈。
参考文献
[1]杨翠芳.PDCA循环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61-62.[2]郭雪玲,汤松,张万智,等.应用PDCA循环管理用药错误风险的效果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6,19(9):1189-1192.[3]蒋丽,吴小玲,叶艳萍,等.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38-39.[4]叶玲荣,徐勤容,余丽娟,等.应用PDCA循环提高病房静脉输液护理安全的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507-3508.[5]李彩凤.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安全制度落实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4):205-205.[6]王文秀,张艳媛,张秀英,等.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70-372.[7]刘志霞.护理安全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6,40(10):954-955.[8]王红,贾娇.患者满意度反馈促进优质护理落实[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6):214-214.
第五篇:风险管理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论文写作报告
题目:饮食健康风险分析
所 属 系:
专业: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起讫日期:
设计地点:
科技论文报告诚信承诺
本人承诺所呈交的科技报告论文及取得的成果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引用他人成果的部分均已列出参考文献。如论文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学生签名: 日期:
前言...........4 饮食健康风险的含义..........4 饮食健康风险的识别..........5 饮食健康风险的分析..........5 饮食健康风险控制的对策.........6 结束语..............7
饮食健康风险分析
作者:
【摘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饮食健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风险的存在始终对饮食的健康构成威胁。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健康,就必须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本论文就如何有效地识别,分析,控制饮食健康风险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饮食健康,日常生活,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前言
风险是基于客观存在的分布,而防范则是基于主观的判断,如果主客观一致,即可判定预测风险。虽然这些规律和概率并非一成不变,但通过一定时期内的观察,可判断出其大致规律,从而可以有意识地采取一些预防手段和措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饮食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如1996年肆虐英国的疯牛病,1997年侵袭香港的禽流感,1998年席卷东南亚的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的二亚英**,2001年初法国的李斯特杆菌污染事件,今年亚洲国家出口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的虾类产品中被检测出带有氯霉素残余等等。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每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也高达8100万例,饮食健康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风险分析正是保证饮食健康的一种新模式,风险分析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饮食健康和促进对日常食品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了解。
饮食健康风险的含义
所谓“饮食健康风险”就是由食品中的危害物产生的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强度。它涉及到那些能够长期或短期引起人体健康影响的各个方面,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这三大类危害对人体所造成危害的程度和危害的过程各不相同。
饮食健康风险的识别
进行饮食健康风险分析过程中要进行风险识别,由于食品情况多样,各自的目的生长、加工过程不同,这时要分别识别评价能够引起风险存在的不同的风险因素,并确定这些因素属于哪一类的危害物。这也关系到不同风险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在风险识别过程中,无论是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还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都要涉及到统计学、数学模拟等。
饮食健康风险的识别需要区分危害与风险的不同。危害是指引起食品不安全消费的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性因子或特性,如:
昆虫:令人恶心,但经加热处理可以无害; 毛发:令人恶心; 污物:同昆虫;
腐败:可能造成食品外观、气味或味道不好的腐败,如罐头的平酸腐败;只有由致病菌或有毒的微生物产生污染造成的食品腐败才可能使人患病;
经济欺诈;
违反不直接涉及到食品安全的强制性食品标准和管理法规。而我们对饮食健康风险的定义是:将对人类健康或环境产生不良效果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这种不良作用是由食品中的一种危害引起的。
从上可以看出,危害是引起对人类健康或环境产生不良作用的原因;风险是对危害是否发生作用,并是否发生不良作用的规定。
饮食健康风险的分析
1.风险分析中对人类消费食品存在风险的危害物大体上可以分一下几个大类: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天然毒素; 食品添加剂; 其他化学危害物; 生物危害物; 物理危害物。
2.我们主要考虑的风险因素有:
化学物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环境危害物和生物制剂、烹调、加工制剂、食品加工助剂等;
生物性因素:生物毒素、海洋毒素、微生物、植物毒素等;
物理性因素: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异物如碎刀片、金属丝、玻璃杂质、石子、木竹(屑)等;
其它:包装材料等。
3.食品风险可能产生于其生产、加工、储运、运输、制备和膳食摄入全过程。
能够引起食品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新的食品品种的出现; 食品成分使用了新配方;
食品生产、加工工艺的改变; 未被认识的不良作用风险;
因某一特殊食品引起的特定疾病;
未证明某种食品会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的风险; 国际、国内相关食品法规的改变;
涉及到进出口的国外有关食品安全预警信息; 新的食品危害信息。
饮食健康风险控制的对策
1.风险的回避
这是对付饮食健康风险最彻底的手段,它可以完全解除其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如遇到一些无法完全保障安全或被暴露存在健康隐患的食品,可以选择不买不食用,这样就可以做到完全的规避风险。当然,要是一味地回避风险,也往往会失去风险利益,如错过了一些物美价廉的绿色食品。
2.风险的预防和减轻
1.准确预测:根据多方面消息预测,对每一时期的可能存在风险的饮食进行筛选判定,选择适宜的食品,回避这一时期存在危害健康风险较大的食品。尽量多参考些关于饮食方面的书籍和多关注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新闻,有助于减轻风险。
2.采取措施固定某些变量:养成合理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可能会沾染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风险。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3.实行风险的保险转移:通过向保险公司购买健康保险,缴纳保险费。当饮
食健康风险发生后,由保险公司来补偿损失,从而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来承担。
结束语
饮食健康问题,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充分了解饮食健康中存在的风险,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这对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饮食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志晶.《中国带壳鸡蛋中沙门氏菌定量危险性评估的初步研究——Ⅰ.危害识别与暴露评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年03期 【2】 杨健.《食品安全,科学家能做什么》《人民日报》(2004年12月15
日 第十一版)【3】 《大众医学》编辑部.《健康饮食管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
出版 【4】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1962年出版
【5】 赵林度.《零售企业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年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