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同一幅画》教案

时间:2019-05-15 12:1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同一幅画》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同一幅画》教案》。

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同一幅画》教案

篇一:第五课.同一幅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教学难点: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以及色彩的调节练习。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游戏教学法、观察法比较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全套的水粉画工具,纸l一2张。

教学流程:

(一)欣赏讨论

1.欣赏《向日葵》。

2.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 ? 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二)探索体验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

(1)观察与识色。

(2)提问。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体验1: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 ? 为什么 ?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 2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3: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C2)),这一格是由 6 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三)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1.画格。教师事先画好一个2×3的表格,4×5的大格图,共有2×3×4×5=120格小格图,共学生共同完成作品应用。培养学生的共同创作精神。

2.选择与分工。将横排 A — E 与竖排 l 一 4 交叉组成编号,选择你喜欢的一块。选择马赛克处理后的画作的方格时,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首先让学生自愿选择,然后教师再对重复选择和没被选择的方格进行调整。学生超过50人时,我们现在的学生班级人数都超过50人,也可分工,较难的方格可被重复选择,保证组合成《向日葵》整幅画作的完整性。

3.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集体组合时应让学生注意A-E与l一4的坐标准确定位,不可随意放置,教师可进行范例定位演示,起启发作用。

5.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四)组合展示

1.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引导学生眯眼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五)评价交流,进行总结

我知道:

1.凡高的作品有《向日葵》

2.我会涂色

3.我会制作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画人像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双水磨中学:买买提。牙生

课程题目:画人像 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任务的某些特征。初步了解并掌握人物五官的比例。

⑵能力目标: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的运用速写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⑶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名称是: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脸型,五官,性格)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丽莎 》 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莎》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出示艺术作品 《凡 高自画像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的介绍画家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三,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重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清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是,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在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4,五官

出示五官的图片(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讲解五官的画法(正面,侧面)以及五官在人物头部上的位置与比例。5,表情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四,临摹练习

屏幕出示人物画,学生临摹,教师进行辅导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特征,除了脸型和五官还有什么特征? 五,总结

展品学生作品,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六.作业

回家后画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

第三篇:五年级音乐第五课《故乡》教案

故乡——第九册第五课(音乐教案_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故乡的小路

如今家乡山连山 聆听:思乡曲 乡间的小路 谁不说俺家乡好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

1.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3.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5.复听歌曲。

6.演唱歌曲。

(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台湾校园歌曲)?(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3.初听乐曲。

4.复听乐曲。

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五、小结:同学们下课认真唱唱家乡的歌曲。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聆听了三首表现故乡的歌曲,同学们聆听的很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七、板书设计:

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聆听《乡间的小路》聆听《思乡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

继续唱好二声部,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故乡的爱。教具准备 :录音机、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

一、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分组自编表演唱(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6)各组展示。

(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二、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到图书馆、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表扬积极参与者。

三、小结: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课下继续努力。

四、教后记:歌曲表演的很好,绝大部分同学能准确把握。

五、板书设计:

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难点 :音乐知识 教具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唱准“3、4、5、#4、6、5、3”。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四、小结:同学们有待进一步了解变音记号的运用。

五、教后记:歌曲表演很,好创作练习不是很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板书设计:

表演《故乡的小路》、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音乐知识:变拍子

第四篇: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五课《凤阳花鼓》教案

苏少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五课《凤阳花

鼓》教案

第五课《凤阳花鼓》

一、教学内容

、唱《凤阳花鼓》

2、做用打击乐器伴奏唱一唱创编旋律

3、听《黄杨扁担》、《斑鸠调》

4、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二、教学目的、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家喻户晓的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唱一唱练习,熟悉另一首叙事性的《凤阳花鼓》,运用对比手段感受两首《凤阳花鼓》的不同情绪及风格。

3、通过旋律创编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继续培养创造的欲望。

4、通过欣赏,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在逐步积累民歌音调的同时,增长民族的感情。

5、孔竖笛:学会吹奏《波兰圆舞曲》,初步做到节拍分明,起伏明显,连音与断音对比鲜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增强热爱民歌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培养创编节奏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卡片、八孔竖笛

五、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通过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其产生背景,能背唱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凤阳花鼓》(唱一唱的练习),快来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吧。从我的演唱中你感受到什么?

大家都来学一学吧,和我一起表演。

那你们快说说“凤阳”这个地方?凤阳是---------省的一个普通的县。凤阳人有一绝活就是“凤阳花鼓”。花鼓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演方式呢?(花鼓片段)

二、感受不同的《凤阳花鼓》、听乐器演奏版本

师:历史上的凤阳……(资料),就如老师刚演唱的《凤阳歌》一样凄凉,那你来听听这段旋律与《凤阳歌》有什么不同?

2、交流

师: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凤阳花鼓》,想不想唱?

三、学唱《凤阳花鼓》

教材分析:

《凤阳花鼓》是安徽凤阳地区的著名民歌。旧社会,凤阳是一个有名的贫困县,农闲时当地农民大多外出乞讨谋生,乞讨的手段之一就是打花鼓卖唱,通常由父亲击鼓,女儿歌唱,这种形式逐步演变成为民间歌舞的一种常见形式,已不用于卖唱了。歌曲为单乐段结构(4+4+2+5),最后5小节的“得儿另当飘一飘”,是歌曲的尾声,生动地模拟了打击乐器的声响和演唱者身段的变化。如今的凤阳县已经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向小康进军,但这首《凤阳花鼓》却长久地流传在民间,成为喜庆节日时经常表演的节目之一。

、发声练习

师:不急不急,来,先唱唱这句旋律。(出示:歌曲最后五小节)这句旋律中,感觉如什么?

2、儿童版本

师:听听其他同学怎么演唱的,要挑战吗?

3、跟磁带学唱

4、解决难点

(1)向学生介绍这首民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2)衬词中“得儿”应连在一起发音,不要唱成两个字。

(3)注意切分音节奏。

(4)我们学唱这首歌曲可将它作为民间喜庆节日演唱的小调来处理,因此可以唱的欢快、活泼些。

(5)用多种形式演唱。如:领唱齐唱、男女声演唱等。

师:你想怎么来更好的表现歌曲呢?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

四、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历史上的凤阳也不是每年都闹饥荒,可总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这又是何缘故?

那现在你就是当初的凤阳人,要到江南唱一翻花鼓了。你会选择什么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打动人家呢?

可现在没有打击乐器,你能用身边的东西代替吗?来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下课

师: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ccTV-8正播放的《名杨花鼓》中的片头区,它就是以《凤阳花鼓》为素材的。感受是如何展现的?

六、作业:背唱《凤阳花鼓》

七、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做用打击乐器伴奏

唱一唱另外一首《凤阳花鼓》

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通过旋律的创编练习,巩固学生对拍号的理解,培养创造的欲望,感受旋律的节奏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拍号,创编节奏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

二、用打击乐器为《凤阳花鼓》伴奏。

、演唱歌曲,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情绪演唱歌曲。(欢快、活泼)

3、出示节奏旋律,用打击乐器伴奏。

4、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练习。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根据歌曲情绪及表演需要设计不同的节奏型和伴奏乐器,全班共同表演,倾听产生的效果,选出最佳方案。

5、在表演时,要提示学生注意演唱演奏音量的协和和互相配合,不可喧宾夺主。

三、唱一唱下面这首《凤阳花鼓》,说说它表达的情绪与本课学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分析:

作为练习唱一唱《凤阳花鼓》,叙事性较强,它的原词是“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我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从歌词内容来看,这首民歌的演唱形式虽是边歌边舞,但情绪却是十分悲凉的。曲调采用商调式,旋律较平稳,略带忧伤,和本课所学歌曲《凤阳花鼓》情绪上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作为视唱来唱时,仍应唱出卖艺人悲伤的心情,速度不要过快。

2、出示旋律:

=c4/4

先视唱旋律,再配上歌词唱一唱。

3、引导学生体会这首《凤阳花鼓》的情绪与速度。

四、创编旋律

要求:本课的创编旋律,既是对3/4拍知识的复习巩固,也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良好训练。需要创编的旋律为两个乐句,有拍号要求和旋律音,创编只需加入节奏即可。

(一)鸡毛信

师:大家知道“鸡毛信”的故事吧。今天,我们得送份鸡毛信,当然也有暗号了。(师拍打3/4的节奏)只有对方的暗号正确,我们才能将鸡毛信交给他。

(师生互动,熟悉3/4)

(二)创编旋律

师:大家一定都很好奇这鸡毛信里是什么内容吧。那现在请这四位小勇士给大家来看看。、出示)5

2)5

3)3

4)5

2、任务

师:其实我这也有一封鸡毛信,上级要求当看到这四封鸡毛信后,才能打开。

信的内容:请大家按照1)、2)、3)、4)各音的顺序创编一个3/4的旋律。

也就是这些音就是这样排列的,但是可以把这个四分音符的5改成八分音符,二分音符等等。大家能完成任务吗?

3、小组合作完成

(1)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3/4拍含义和学过的3/4拍节奏型。

(2)根据节奏型把练习中的节奏音进行组合,产生旋律。

(3)在视唱的基础上加入节奏型的旋律创编。

师:还有其他的方案吗?

4、选取其中板书演唱

(多唱并按照3/4强若规律拍手演唱)

五、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听《黄杨扁担》

《斑鸠调》

教学目标:

通过听《黄杨扁担》和《斑鸠调》,感受民歌的地方特色,熟悉民歌的旋律特点及其音调,逐步积累民歌,培养民族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杨柳青》

师:(唱《杨柳青》),这是什么歌的?是哪里的民歌?

二、欣赏《黄杨扁担》《斑鸠调》、《黄杨扁担》

教材分析:

《黄杨扁担》是四川东南部秀山花灯的典型传统曲目,常在元宵节进行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歌曲用“盘龙卷”、“插花钮”、“狮子滚绣球”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当地姑娘各种美丽的发饰,表现了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初听,感受

师:那么,大家一听到四川首先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听四川民歌《黄杨扁担》。《黄杨扁担》常在元宵节进行的花灯歌舞表演或花灯戏中演唱。(听)

《黄杨扁担》唱的是什么?(板书)

2)

再听

师:那么,我们想:这些美丽的姑娘们梳者各式各样的漂亮的头饰,心情怎样?我们要是看到了,你会想些什么?

3)

哼唱

师:这首《黄杨扁担》,旋律朗朗上口,充满着愉悦之感。我们也来跟着唱一唱。

4)

拓展

师:关于《黄杨扁担》,对于出处有些争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上网搜索《黄杨扁担》。

2、《斑鸠调》

教材分析:

《斑鸠调》是流行于江西地区的小调,形式活泼。歌曲赞美了斑鸠鸣叫、桃花盛开、杜鹃吐艳、秧田翠绿的大好春光。曲调为两句体乐段,五声徽调式,节奏富有跳跃感。“56216”乐汇贯穿其中,具有赣南茶歌的音调特征。歌词衬腔中对鸟叫的模仿,更使歌曲荡漾着春天的生机,令人欢欣喜悦。)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2)

再听,并哼一哼其中几句。、衬词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2、思考:两首民歌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3、选择其中的主题段落或乐句让学生击拍视唱一下,以体验迂曲的韵律。学生两个地方的方言,试着念出几句唱词,体会方言的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三、总结下课

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

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

四、作业:

完成课后的表格。

五、教后记

第四课时

一、教学安排

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二、常规练习

、师生礼仪。

2、发声练习。三、八孔竖笛《波兰圆舞曲》。

、教材分析:

《波兰圆舞曲》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该曲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

2、出示旋律:

视唱旋律,体会乐曲的节奏特征和气氛。

3、演奏要求:

(1)这是一首三拍子圆舞曲,演奏时应注意其鲜明的节拍与节奏特征。

(2)第一乐段采用非连音奏法,要求学生演奏的得连贯、流畅。由于第一乐段中的乐句较长,所以演奏时速度不能太慢。

(3)第二乐段则以断音奏法为主,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情绪更欢快、热烈。

(4)记号起是乐曲的第二个乐段。

4、练习吹奏。

四、作业:

练习吹奏《波兰圆舞曲》。

五、教后记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5课 同一幅画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5课 同一

幅画

件www.xiexiebang.com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5课同一幅画 [分析]同一幅画

一、教材同一幅画分析

世界美术丰富而精彩,应让学生对世界美术文化的精华有所接触,从中了解美术生动的艺术语言。欣赏同一幅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感受,但色彩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本课同一幅画学习的设置特挑选了美术史上以色彩表现见长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名作《向日葵》,进行一次有趣的赏析、临摹与组合的学习活动。学习同一幅画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训练学生调色涂色的技能和色彩画的表现技巧,提升对美术名作的鉴赏水平,提高同一幅画美术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它的意义在于运用色彩这一美术语言来与美术大师对话,体会美术语言的魅力,获得艺术情感的熏陶,在临摹与组合游戏中感悟和体验艺术带来的美感与快乐。一般多数学生对世界名画《向日葵》曾经耳闻目睹。《向日葵》占据了教材较大的版面,并配上富丽堂皇的画框,显得特别珍贵而富有视觉感染力,诱发学生崇尚美和珍视世界文化的强烈意识,从而对美术学习充满热情,学生自主的视觉愉悦需要也得到满足。

学习活动为临摹练习与组合成画。本课的教学分两部分进行,这里的临摹并非写实地临摹《向日葵》的原始模样,而是临摹《向日葵》的色彩。所以教材右页上有一幅对原画进行了马赛克处理的作品,眯眼远看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向日葵》,该画上分出五十个方格,每小块内呈现出不同的色块,这里的色块就是世界名画《向日葵》所用颜色。临摹这些颜色,需要进行涂色练习和色彩临摹的学习,临摹颜色实际是局部临摹,学习效果完全可以达到。只有将涂好色的方块按固定的位置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世界名画《向日葵》的整体临摹。本教学将枯燥的涂色练习置于有趣的组合活动中,使学习变得轻松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力,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获得成功感。

二、教学目标

◆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色彩知识,了解与掌握配色、调色、涂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与观察能力。采用的工具为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及调色用的清水等,进行分格临摹涂色练习,并集体组合成名画《向日葵》。

教学准备应考虑全套的水粉画工具,大白纸l一2张,并完成一部分的涂色范式,要布置学生带好铅笔与尺子,以备画格子使用。

本课教学策略,应以调色练习为基础,选择教材名画作品中的色块进行临摹为重点,个体临摹与集体组合为活动组织方式,展开对同一幅画的欣赏、识色、调色、临摹表现及组合再现。教学设计可作相应的安排:欣赏讨论、感受色彩美一认知色谱,配色调色练习一对比练习,获得方法一提出规则,选择任务一个体临摹,集体组合一作业评述,再赏色彩美。

四、教学选择

本课学习应使用水粉画工具材料,水彩画颜色在调色时会有些不准,但并不影响组合后的整体效果,对于个别地区因条件限制,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工具材料,只要达到最后的组合色彩效果,都可以尝试,但却失去了色彩调色涂色本身的训练意义了。

五、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首先应考虑引导学生对世界名画《向日葵》进行欣赏或评述,接触世界名画和世界美术文化,感受作品中色彩的丰富及其产生的美感。

2.综合已知的色彩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识色、调色、涂色的匈lI练。可利用色谱启发、示范演示引导、分析判断等方法使学生能较准确地完成所选方格颜色的涂色临摹。

3.选择马赛克处理后的画作的方格时,首先让学生自愿选择,然后教师再对重复选择和没被选择的方格进行调整。学生超过50人时,较难的方格可被重复选择,学生少于50人时,教师应完成有代表性的方格和最容易的方格的涂色临摹,保证组合成《向日葵》整幅画作的完整性。

4.集体组合时应让学生注意A-j与l一5的坐标准确定位,不可随意放置,教师可进行范例定位演示,起启发作用。

[教案]彭海鳌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5课同一幅画

年级

5年级上册

执教

彭海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讨论

1.欣赏《向日葵》。

2.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出示:凡·高的《向日葵》。

探索体验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观察与识色。

提问。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体验l: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出示:从画面提取出

的颜色排列。

出示:调色的色彩效

果图。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3: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4: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这一格是由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

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1.画格。

2.选择与分工。将横排A—j与竖排l一5交叉组成编号,如Al、A2……j4、j5,选择你喜欢的一块。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

3.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出示: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

选择方式与临摹要求。

组合展示

1.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引导学生眯眼看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学生集体组成一幅大画习作。

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之一,研究色彩,表现五彩的世界是画家特别关注的,像修拉的点彩作品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建议同学们也去试试,你会有更多创造性的发现。

出示:修拉的点彩作品。

件www.xiexiebang.com

下载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同一幅画》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同一幅画》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

    人 教 版 小 学 五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全 册 教 案 (供参考) 1 1、草原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Alet’s talk 通榆县乌兰花镇中心小学李 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听懂、会说What is she/it doing ? She’s /It’s „。” 2.过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质数和合数 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是在约数和倍数以及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质数和合数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约分、......

    小学五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第1课 跳长绳 广播操 学习阶段:水平三 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广播操的复习,并能做出示范。积极参与跳长绳活动。 学习内容:跳长绳广播操 学习步骤: 一、 小组......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 寻找“蜗牛图” 教学目标: 1、学习登录网站,浏览网页。 2、掌握浏览网页的小技巧。 3、学会保存网页中的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txt等余震的心情,就像初恋的少女等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听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回想起来,我竟然七手八脚地裸奔了二十多年!今天心情不好,我只......

    第五课冷暖色调的画

    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四)年级美术执教:靖丽娟 第五课:冷暖色调的画 ( )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小学美术教学阶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可以说色彩画是 学生非常喜......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的小练笔(100字左右)

    一座座高大的山峦矗立在这片土地上,从林中传来布谷鸟欢快的歌唱声,山脚下,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地流着,在阳光下散发着金光,好像是青山缠上了一条金色的腰带,格外显眼。 忽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