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梦行荷花万顷中优美散文
莲花在我心目中如同佛门圣物,高雅不俗,毫不妖艳。一腔爱莲之情,荡漾在字里行间。
荷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它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高洁无瑕、清香四溢,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爱。在文人笔下,或赞之以文,或倾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荷华章。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将荷花比喻为君子,他在《爱莲说》中,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达了自己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千古名句,为世人所传诵。
作者的独爱莲花还体现在一首《题莲》诗中:“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莲花在我心目中如同佛门圣物,高雅不俗,毫不妖艳。一腔爱莲之情,荡漾在字里行间。
荷花晶莹亮丽,如红霞蘸雪,内瓣玫红,外轮淡粉。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这样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显得那么红润娇艳。这一“碧”一“红”相互映衬,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清代文学家李渔爱莲,视荷如命。在《笠翁偶集·种植部》中,说芙蕖(指荷花)可人、可目、可鼻、可口、可用。文中语句多新鲜动人,清雅流畅。如:“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他将春之兰花、夏之荷花、秋之海棠、冬之腊梅,比作人生四命。他说“无此四花,是无命也。”而“予四命之中,此命(指荷花)为最”。足见其爱莲之深。
莲,就这样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钟爱着,流淌在他们的诗赋里。
屈原在《离骚》中,要“制芰荷以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追求;《西洲曲》中采莲的女子“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既是对情郎的执著思念,也是对纯洁爱情的真情表达;陆游在《梦行荷花万顷中》,梦里自己成了管理月光风露的郎君,与芳洁的荷花作伴,从此就可远离“铜臭”,抒发了自己高洁洒脱的情怀……
憩息在荷塘树荫下,放眼荷塘,那田田荷叶,亭亭荷花,是“碧天中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感觉自己的心灵正在接近这一片清纯的水域,接近这一朵朵素洁而高雅的荷花。
第二篇:荷花优美散文
我钟爱荷花。从盛夏至初秋时节,置身水乡泽国,便随外可见那荷叶田田的红莲白荷。在那漫无边际的青翠欲滴的荷叶拥托之中,朵朵红莲白荷争奇斗妍。粉荷艳美,白荷玉洁,含苞者娇羞欲语,怒放者舒放洒脱……微风拂过,幽香浮动,荷叶婆娑,真令人仿佛置身仙境,心旷神怡,痴迷陶醉,流连忘返。若是置身构思精巧曲院典雅的人工荷园,环绕穿行其间,那整齐排列着的各式各色大大小小的盆栽小荷,更有“百步问荷”之妙,清香幽远飘溢,别有一番情趣。
荷花,又名水芙蓉,古往今来,倍受人们青睐。这不仅因为她色香俱佳,更因她卓尔不群的性格。她植于泥淖,滋养于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叶紧贴水面却从不随波逐流;荷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浑身带刺,生性倔强,宁折不屈,愈老愈硬;荷花娇艳但不失清纯,雍容大度却不哗众取宠,清香中透着谦逊,柔弱里带着刚直……
莲荷在一年四季里各具独特的风韵:春的凝翠,夏的娇艳,秋的厚重,冬的凄美。最耐人寻味的还是冬季的残荷。一场大雪过后,荷塘中千茎横斜,万叶纷披。那一枝枝缄默无语的残荷,宛如横卧疆场的斗士,或低头,或昂首,或相拥相抱,或携手而立,或虬曲冰下,或傲立雪中。此时的残荷,早没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娇娜,更没有“碧叶喜翻飞”的冲动与浮躁,只有“菡萏香清翠叶残”的悲壮和“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绵绵情意。逆风起处,雪舞翩跹,残荷挺立,呈现出一个个不屈的生命,映射出一个个无畏的人生。一岁一枯荣的只是荷的枝叶,永远不死的是荷的精神。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香消玉殒而风骨犹存,那又甜又壮又脆又白的香藕,便是荷奉献给人类的馈赠。身形憔悴而浩气长存,这才是荷的真正价值!
世界上,但凡所有的壮丽都要恢复平淡,再多的绚烂总要重归单纯,回味无穷的惟有那刻骨铭心的过程。其实,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啊!人生苦短,却充满挑战和艰难。辉煌时更要经得起情感与物欲的考验,落魄时更要守得住寂寞与清贫。每一个人只有像荷一样,抱定一种精神,恪守一种追求,舍弃凡尘俗欲,不惧风吹浪打,苦短的人生才能在漫长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一抹印记。
第三篇:一沐春风万顷黄优美散文
几场春雨过后,油菜花酽酽地开了。
或许是造物主怜惜人间,硬是将上年秋天里的色彩留到了来年这早春的时节。你看啊,四野之上,一沐春风万顷黄。株挨着株,花粘着花,浩浩荡荡,馥郁的芬芳若不熏得你清醉盈盈,哪里对得住它们一冬的孕藏。
想用PS软件模拟出花们,可好半天,屏幕上还是远远的山形和初升的太阳,近处的满眼满脑满心的黄,我如何能描摹的出呢?纵使能模糊出它们的身形,那气势那香味儿我又怎可奈何。这个季节,它们很霸道,这儿那儿,那儿这儿,平原上,山脚边,人家画檐下,小桥流水旁,处处是它们的地盘,连空气里都是,满满的,又像不经意间,总能拐着弯沁到你的心里去。
循着菜花的香味儿,蜜蜂赶来了。成群的蜂儿在花间癫狂,喝饱了菜花美味的糖浆,喝出了一个个滚圆的肚囊。醉醺醺的,脚步趔趄,一不留神,它们在光鲜鲜的花瓣上滑倒了,嗞溜一跟头跌进了花粉中,嗡嗡嗡,连滚带爬逃出来时,还不忘滚出一身灿灿的金黄。我想,蜂儿若有灵魂,那灵魂里定也是填满了圣乐悠悠吧。蝴蝶也翩翩而来。蝶儿本恋花,更何况万顷花黄烈烈浓情。蝶舞花飞,枝间嬉戏。哪儿花浓,哪儿便是蝶的流连翻飞处……
最是那黄花丛中的一抹红或一纯白,让人阅目。哪几家的少女正牵手走在田垄上。年少的,在度他们清风白水似的童年,花丛间钻进钻出,坝上跳来跳去。年长些的,只前后走着,在埂上寻一草茂处,便坐了下来,谈着各自的心思,那心思关乎天气,关乎人情,或许还关乎邻家的男孩。蜂自飞蝶自舞,也只有近处的花儿才能偷听到少女们的悄悄话吧。都是花儿,都正美,人与自然是调谐的……
城里人爱带着相机来享受归真的情绪。以大幅的菜花黄为背景,远山如黛,天空蔚蓝,一家三口笑如春风。我想,若能加上桃花红的色彩就再好不过了。因为,我见山边,一片黄花之上,有桃花初绽,很美。
第四篇:这个梦优美散文
有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有人说,梦与实际经常是相反的。可是我的那个梦,却让我认为无比的真实,仿佛就在面前,伸出手,就能触摸的到……
梦并不长,我涌如今一条街上,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人,他们三小我,开高兴心的走着,我静静的跟着他们,因一贯看着他们的缘故,我没有留心是走在马路上,直到一辆车飞奔过来,我才创造,躲,已经来不及了,我逐渐的闭上眼睛,等待那去世亡通知,不知过了多久,我展开眼,创造本身还好好的站在那边,倒下的,倒是他。地上,一片血红。他微笑着看我,嘴里在说什么,我却什么也没听见,泪,顺着脸颊滑落。
我惊醒了,眼角湿湿的,脸上和枕巾上,也有未干的泪,那时照样凌晨,天依旧是阴沉沉的,我拉开窗帘,注目着窗外,眼泪再次毫不克制的顺着我的脸颊流下。真的不肯意让那种工作产生,当时,心里,真的好难熬苦楚,仿佛被撕开了一样……
我不知道要不要信赖这句话:梦与实际经常是相反的。是经常,不是必定。解释也许是,也许不是吧。如今回想起那个梦,泪水,照样会流下来,每次一想到这个梦,心里,就会有一种空空的认为,有一种,说不出的难熬苦楚,说不出的苦楚……
这个梦,在我的心底,划上了一道深深的陈迹,无法掩盖,无法涂抹,刻在了心上的梦,那就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梦魔……
第五篇:秋三花荷花优美散文
走在秋天里,看着荷花、桂花、菊花,就想起“春花秋月”这个充满诗意的词语,原先总以为这里“春花”与“秋月”是一种对举,现在才觉得不妥当,其实应该是互文,表示春花春月,秋花秋月。
产生这种错觉的大约不止我一个,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如此吧。不然,何以写春花的多,写春月的少,写秋月的多,写秋花的少呢?两者兼顾的也有,著名的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但不多见。
春天的花实在是太多了,以至让人生腻,生愁绪。唐代诗人杨衡就写过一首《题花树》,说是“都无看花意,偶到树边来。可怜枝上色,一一为愁开。”《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更甚,面对“姹紫嫣红开遍”的满园春色,竟然感到“良辰美景奈何天”了。
秋天的花要少得多,以至于诗人要把被秋霜染红的枫叶比况成二月的鲜花;但秋天毕竟是有花的,而且不乏名品,比如前面提到的荷花、桂花、菊花。
关于荷花,北宋理学家周敦颐说:“莲,花之君子者也。”是不是理学家们把荷花圣洁化了呢?记得先前的人们是不把荷花视为君子的,就连喜欢谈论君子、小人的孔圣人好像都没有提到过荷花。《诗经》中是有的,《国风》中“泽陂”篇,写了在清清的池塘边,长着蒲草、荷花与兰花,有个英俊高大的男子,让一位女子思念不已。你看她在那里“涕泗滂沱”、“中心悁悁”、“辗转伏枕”。荷花在这首诗中,除了被称为“荷”,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菡萏”。“泽陂”无疑是爱情之作,而且是表现女子怀春的,与男子思妇的《关雎》可以对读。荷花、蒲草、兰花,在这里不是别的,不过如“关关雎鸠”一样,是爱情的诱因和推导,是爱与被爱的见证。
也许,正因为荷花经常是男女谈情说爱的在场,后来就逐渐成为了爱情的象征和信物了。汉乐府民歌中一首《江南》,写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古诗十九首》中有“涉江采芙蓉”,“芙蓉”也即荷花。采莲、采荷花干什么呢?据说,“莲”与“怜”谐音,所以,莲即怜,怜爱也,当然就是为了爱情。后来梁元帝在《采莲赋》里“妖童媛女,荡舟心许”云云,就说得更明白了;想一想,荷塘里,莲叶间,男欢女爱,笑语喧歌,该是怎样喜乐融融啊。
六朝一过,荷花似乎就从人们的生活中退隐而去了。尽管柳宗元写过“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已经是借爱情说事,与爱情本身无关了;柳永也写过“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其中有菱歌泛夜,钓叟莲娃,但似乎又不是一般的谈情说爱,而是客妓之间的卖笑与寻欢了。
大约正是到这时候,理学家周敦颐才发现了荷花隐含的玄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于是,作《爱莲说》,尊荷花为“花之君子”。
古时候,人们都把荷花视为夏天的花。杨万里写荷花有两个名句,一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是写六月西湖里的荷花;另一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是写尚未开放的荷花,比六月又要早了些。总之都在夏天;大约人们以为,荷花到秋天就枯败了,“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李商隐的名句。也许到了秋末,荷花是要谢的;但不止今年秋天,在很多秋天,在很多地方,我确乎都见过荷花依然开着,而且很盛,让我领略到了秋华秋实的异样景致。
荷花从夏天一路走来,永远清新如初。人们有采荷叶当伞玩的,有采莲子做美食的,但已经很少见到有人采荷花。荷花在水与岸的呵护下,在叶的掩映下,相互之间,与人之间,保持了一种恰当的距离,自有一种君子风度。但我还是更愿意把它比作处子,它的色、香,它的美质,它的娇媚恬静,它的玉洁冰清,都是粗枝大叶的男子们所无法比拟的。还有,它风中雨中亭亭玉立的风姿神采,也纯然是豆蔻女儿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