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春笋说课稿

时间:2019-05-15 13:0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春笋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春笋说课稿》。

第一篇:一年级春笋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第二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春笋》,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爱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课文语言优美,充满童趣,是一篇培养学生观察、朗读、语言感受能力的好材料。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声、冲”等9个生字以及绿线中的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由于我们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城镇,对于春笋的生长缺乏感性认识,因此,要在语言文字中把握所蕴涵的情感,有一定困难,所以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二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端正、匀称地书写“声、冲”等5个生字。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巩固生字:

我先以媒体课件出示春笋娃娃形象的词卡,引导学生认读“冲破、掀翻”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再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对春笋的印象,然后我将结合学生回答,创设去竹林看春笋情境,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深入地去感受春笋的生命力。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生情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在学生自读第一段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学生将语言特征和事物表象结合起来。我让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先用换词法理解“唤醒”就是“叫醒”的意思,再创设“唤醒春笋娃娃”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春雷的身份练习说话,从而体会春雷对春笋的关爱,并通过想象春笋听到呼唤时的心情,感受春笋对春天的憧憬和热切向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句在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借助动作演示“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理解“冲破、掀翻、冒出来”的词义。假如他们动作不到位,则组织指导点拨。在一冲一掀一冒之间,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笋那顽强地生长意志。然后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春笋破土而出的过程引导观察,从而建立词语、句子与事物表象的联系,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2、课文的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我将以合作交流方式突破难点,先立足于学生自读体会,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刚出土的春笋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进行四人小组讨论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最后有感情朗读。在全班交流时,我将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地出示词句,我适时点拨。如我出示第一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读后,我出示一个春笋的实物引导观察:看笋壳理解“浅褐色”、“外衣”;摸春笋感受笋壳紧紧地包在笋的外面,从而理解“裹”;剥开笋壳,引导观察,学生就有了春笋像“娃娃”的感受,再通过摸一摸,抱一抱学生就能理解“嫩生生“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像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的感觉,边读边想,在读出表达出对春笋的喜爱之情。

为了让学生体会出土后的春笋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我先让学生自读第二句,用媒体课件展示书上的插图,配上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让孩子们通过读和肢体语言与屏幕上的小春笋一同迎着春风、欢笑、生长。再创设一个“采访小春笋”的情境,教师走入小春笋中间,扣住关键词引导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迎”字体会到往日沉睡地下的春笋对春日温暖和煦的阳光的渴求、喜爱、亲近;从“笑”字感受春笋冲破泥土、掀翻石块、冒出来后的喜悦。一个“长”字则引导学生联系最后两句,抓住句中的逗号、“又”和“再”等词语理解,通过动作演示、媒体呈现、语言交流、反复朗读体会反复的手法突现的春笋的锐意进取、无天向上的长势,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课的最后,学生在悠扬的音乐生中,为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动画配音,随着师生极富感情的朗读声音,慢慢地整个春笋的生长过程浮于眼前,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同时对于春笋不断生长、顽强的生命力又有了深切的感受。

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还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画一画春笋娃娃。

2、写写春笋出土后看到的美丽春景

3、观察春笋、麦苗、小草。

4、了解春笋成为竹子后的作用。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出示“迎、笑、节、再”4字,请学生自学笔顺表,在学生交流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示范板书,:上下结构的“再”和“笑”书写时上面的偏旁占1/3,“再”字特别要注意笔顺;“笑”字注意下面部分第一笔是撇。“迎”字要提示学生注意先后次序,以及捺要伸展,包住里面。在学生书写时,我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教育学生“提笔既是练字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篇:春笋说课稿1

《春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春笋》 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春笋为描写对象,描写春天到来之时,春笋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全文描绘出一幅春景图,体现出新教材新、实、简、美的特点,是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美文。课文只有短短的76个字,但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感强,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的朗读。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和插图了解春笋的相关形态,分析文中描写春笋生长特点的句子,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2.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春笋生长的顽强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春笋的热爱,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文中句子分析,抓住重点词并进行分析,理解春笋冲破重重障碍,不断生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四、说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课堂集中注意力易分散等年龄特点,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复习导入)、自主学习探究法。

五、说学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懂得如何去阅读,学会从句子中的重点词理解与体会句子中的深刻意思。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思考问题和沟通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展示图片并说明: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轰隆隆”的春雷公公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笋娃娃也醒来了,它们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地面来了。

同学们,“一个一个的笋娃娃从地里冒出来了,它们究竟长什么样呢?”你们想去看一下吗? 2.第二自然段学习

(1)要求全班同学高声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春笋样子和颜色的句子。(ppt展示问题,以疑带读)

(2)谁来说说你找到描写春笋样子的句子呢?(请个别同学回答)ppt呈现句子“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大家看这个句子,谁来告诉老师春笋的外衣是什么颜色?(请个别同学回答)同学们你们看,这春笋的衣服穿得可真多啊,一层一层的,多紧啊,文中用了哪个词呢?

(展示图片)同学们你们再看看周围这些高大的竹子,和他们相比,这些刚从泥土冒出来的小春笋可真像......(娃娃),它们是多么娇嫩,可爱啊!书上说是怎样的娃娃?(嫩生生)

大家看图片,这些嫩生生的娃娃冲着你们笑呢?你们喜欢它们吗?谁来用喜欢的语气读这句话?(指定学生回答)(3)展示图片,问“这些嫩生生的春笋娃娃是怎样生长成高高的竹子呢?”带着疑问自由朗读第二、三、四句话

展示问题:小春笋长了几节?是不是只长了一节,两节,还是很多节呢?谁能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一节,一节,又一节。”

是啊,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地长(以手势生动演示春笋一节一节的生长过程),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句子中的“又”字,(板书“又”)说明了春笋没有停止生长,一直不断生长,并且有节节高的生长势头。

春笋长着长着停下来没有?它们向哪儿长?

是啊,春笋们不断向上生长,蓬勃向上,(板书“再”)“再”字说明它们永不满足现状,一直都努力向上。

那谁能读出春笋顽强生长、蓬勃向上呢?读的时候要注意“又”“再”这两字的声调,要突出它们的声调。表达出春笋成长时不怕困难、冲破重重障碍的高贵精神。

展示问题:春笋们又怎么会长得这么好、这么有力呀?谁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

大家找出春笋生长过程中的动词(板书 迎 笑 长)

是啊,被春风吹一吹,很舒服,就向上长一长,被阳光照一照,好暖和,就又长一长;在春雨里喝个饱,就又向上长一长。春笋就是这样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学习到这里,你喜欢这又可爱、又顽强、又向上的春笋吗?(全班一起来朗读第二段)

这些嫩生生的春笋娃娃最后长成了又高又壮的竹子,可真不简单!此时,你想对春笋说点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总结语:我们要向春笋学习,学习它那种顽强生长、蓬勃向上的精神。老师希望我们班里每一位同学都成为文中的春笋娃娃那样,在学习上、生活上能够冲破重重障碍,克服困难,蓬勃向上、顽强生长。

第三篇:春笋说课稿

春笋说课稿

【教材分析与处理】

《春笋》是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之作,它描写春天到来之际,春笋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和后面四篇课文共同描绘出一幅春景图,体现出新教材新、实、简、美的特点,是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美文。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7个生字,会写9个,学会4个偏旁部首;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能力目标: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春天之美。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春笋的热爱,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

根据以上目标,将全课分为两课时。第二课时重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笋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春天之美。

【媒体设计】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通常以单机操作、单线型课件形式表现教师的教学设计,但是,这种课件有局限性,往往一位教师用了,其他教师就无法使用,使用不当甚至会造成一种新的满堂灌──“电灌”。

新时期,新课程,新方式,对教学资源的运用提出了新课题。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在《春笋》的教学中以网络为平台,设计了春笋的课程资源网页。该网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分为生字学习、图片欣赏、课文动画、相关资料、展示舞台、小小论坛共六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整个媒体设计具有可选性、实效性、多层性、可操作性、可再生性。

【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图象激趣,温故知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可爱的生字娃娃复习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氛围,扫除学生阅读路上的“拦路虎”,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通过自读、默读、齐读等方式,进入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多边互动,质疑探索

案例一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为了便于学生将语言特征和事物表象结合起来。创设生活情景:早上,爸爸妈妈是怎么唤醒你的?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理解“唤醒”就是“叫醒”的意思,体会春雷对春笋的关爱,并通过想象春笋听到呼唤时的心情,感受春笋对春天的憧憬和热切向往。

案例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动画演示春笋怎样“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是多么生动有趣的情境啊!它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主动观察春笋破土而出的过程,从而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根据画面理解冲破、掀翻、冒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突破重难点。

案例三

实物和图片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春笋的外形特点,促使学生快速准确的理解春笋长得“像嫩生生的娃娃”。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

下面这个动画则营造出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磁场”,它通过模拟春笋在春风、阳光、春雨里向上生长。促使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春笋向上生长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春笋的热爱,从而实现能力和情感目标。维果茨基认为,学生是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以上三个案例中,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多边互动,形成多维度的良性循环,有力的突破了重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开放资源,拓展学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一环节中,整合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

案例一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图片、文字资料,在相关资料中登陆《中国竹笋网站》进行搜索查找,并在课堂上讨论展示。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官认识,开阔学生视野,播放视频《笋和竹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春笋是竹子的嫩芽,肉质鲜美,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而竹的高风亮节,则得到了人们的讴歌推崇,早在新石器时代,笋和竹就进入了炎黄子孙的衣食住行,所以,我国又以“竹子文化国度”享誉世界,跨学科的整合学习,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渗透整合,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

案例二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运用语言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迁移训练。这样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把课堂教学拓展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乐学、趣学、善学,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案例三

新大纲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培养良好的语感。视频《春到人间》展示出春天的美景,并同时出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你看,这是淙淙的春水,初融的春雪,阵阵春雷带来了春雨,春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大地春暖花开,有红的、白的,真是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真是春色怡人啊!

《学记》中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学生在积累体验中,进一步体会到笋美、景美、人美、春更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学习资源,通过教师及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对话、协商、讨论,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在拓展学习中能够加深对教材的体验,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养。

5、网上交流,反馈总结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教学要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延伸到课外。我要发言以留言板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协商交流的空间,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以情为点,表现出笋美、春美的主题。

笋 美

《雨点》说课稿:

《雨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第二篇课文。全诗共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滚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4个生字,会灵活运用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2、了解它们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我借助图片和声音的演示,紧扣词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配音,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雨点》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以一次奇妙的旅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融入本课的情境中来,后提出问题,雨点落在哪了?干什么呢?引入本课的学习。

本课的朗读指导,我按照课文中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顺序来进行的,但是在最初设计时并不是这样,最初我是让小朋友找出自己最想去旅行的地方读读,然后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进行朗读指导。但是在几次的试教中,我发现孩子刚把“跳跃”读好,又转到“睡觉”,这种朗读的跳跃使孩子们在朗读时不能很好的体会课文中地点由小到大的变化,所以也就读不出由静到动的感觉,我体会到要想让孩子们读好书,必须让他们情感有积累,不能跳跃式前进,所以我按照课文中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顺序来进行指导,效果比之前好。

在这四个片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方法来进行指导。在第一个小池塘的片段中,在出示图片后,对于池塘平静的感受先由老师描述出来,然后让学生读好“睡觉”一词,最后读好整句话。在第二个小溪的片断中,我没有描述小溪,而是让学生先听听小溪的水流声,再看看小溪的图片。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由学生通过体验概括感受,同时读好“散步”一词,最后读好整句话。第三个江河的片段中,我先让学生听声音同时看画面,然后自己读读这句话。接下来直接请小朋友读,并请其他小朋友评价。通过评价点出重点的“奔跑”一词,最后读好句子。在最后一个海洋的片断中,我直接放手让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做动作读,让后出示海洋画面和声音,请小朋友配音朗读。在这四个片断由扶--半扶半放—完全放手,老师的描述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自己体会,感悟,朗读。以童趣为本,朗读为主,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在这四个片断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图片和声音,创设课文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进入雨点的世界。其实这也是在试教后才增加进去的,在试教时,孩子们看着单一句子,朗读时总是有声音无感情,我发现没有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图片,孩子没有直观的感受,他没有理解这些词语是什么,所以他就没有感悟。因此我在幻灯里添加了图片,孩子们一看就知道了,后来又加进了不同的水流声,孩子们对词语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在接下来的写字教学中,我将偏旁相同的两组字放在起进行教学,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归纳同时便于记忆,在这个环节中,我重点指导海中“母”的笔顺。最后布置了一个拓展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小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它在这些地方又在干什么?学生在这方面有较多的生活积累,通过教师启发,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很快在学生脑中再现,并能以课文为例,说出雨点落到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态或带来的变化。

《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这次教研课,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它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让文本走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思想交互,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春笋》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第 1 页 / 共 4 页(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初读。(1).出示词语。

(2).学生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5).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

第 2 页 / 共 4 页 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学生表演诵读。2.细读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2.口头组词、扩词。

第 3 页 / 共 4 页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第 4 页 / 共 4 页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反思1

昨天,一月十一日,我上完了全市的一节展示课《春笋》。面对礼堂里三百来个老师上课,这还是第一回。不过,心中倒很坦然,我没多想什么,一切全力以赴。上完,大家反映还不错,自我感觉还可以,当然还有一些遗憾,有待继续磨练。

十天备课记录:元旦放假5天,我在家备课,儿子送到乡下住了两天。4号周四学生上课,我就到自己学校试上,我请了聂教导、王特来听课。第二节课上完,王特就开始和我就每个环节的设计进行揣摩,直到下午放学前,一个大概的思路有了。中午,王特就开头学生读拼音的方式给我现场观摩。晚上到家,我赶紧内化白天讨论的东西,写出了第二份教案。5日周五上午,我第2次进行试上,喊了组内三个老师来听课,结果上了十分钟,王特就亲自上台演示给我看。下午继续磨课,然后请美术老师画春笋图,做教具。星期天在家自己反复琢磨。8日周一上午第一节再试上,第三节去城中熟悉学生,下午借他们的学生上,请进修学校的2位老师和王特再次把关。9日周二上午回校再上,我去请了何校长来指导,何校长一番指点使我在两处重点句子的处理上茅塞顿开,于是教学思路更清晰了。然后请电脑老师帮着修改课件。晚上我结合白天讨论的`再次修改教案,又忙到近11点。10日上午在电教办公室再次改教案和课件。下午第一节,我自个再试上了最后一次,自己找一下感觉。第二节去一(3)班熟悉学生。第三节在上课的多媒体教室装课件,准备好教具黑板、卡片。回想这10天,真是忙忙碌碌,事情都是我自己安排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总之,除了睡着,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想着课,整日思索的滋味我是彻彻底底尝尽了。尤其是上课隔夜,我想放松一下,早点休息,可脑子特别亢奋,总是想个不停,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迷迷糊糊睡着。我想习武之人的走火入魔大概就是如此吧。

回顾其过程,有一些随想整理下来以自勉。

不断努力,才能提高。人要不断学习,所以有机会锻炼,就不能放弃。十天前,当周老师问我想不想上这次的市级展示课,我犹豫了,老师给我一个小时考虑。我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迎难而上。我这个人,很多时候总会这样想:没做过的,没经历的,有机会要试一试,以免留下遗憾,只要尽力而为,就行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选择的时机,是敢于挑战自我,还是放弃,选择的一刹那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选择不同,结果也就绝然不同了。

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反思2

《春笋》描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我从日常生活入手,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春笋,部分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说不出来。教师就相机出示准备好的图片,引导学生先观察春笋的外形和生长的环境。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学习。“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中,通过联想自己早上被父母叫醒重点理解“唤醒”。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来演绎文中情节可以很自然地加深学生内心的体验。“冲破泥土,掀翻石块”。通过动作展示,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笋那顽强地生长意志。“冲破”、“掀翻”需要何等的力量啊!在通过朗读来加深对文章字词的'感悟。此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激情被带出,再来读这段话,效果势必不一样。“一节又一节,向上再向上。”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的成长,其实你们不就是那些生机勃勃的小春笋吗?

在写字环节中,学生对于字的笔顺还有部分学生把握不好,倒笔画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迎”和“再”,在后面的写字练习中需要注意纠正。

反思今天的课堂,有两个不足。首先是课堂节奏没把握好。低年级教学,写字环节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每一个生字都会去范写、讲解注意点,这样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个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慢慢改进。

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反思3

《春笋》一文写的是在春笋在美好的春天来临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热情赞美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全文共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春笋被春雷唤醒后,纷纷出土的景象。第二段写春笋出土后,顽强向上生长的情景。

这篇课文,虽然简短,但是让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充分理解春笋的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顽强的生命力,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以读悟情。

《春笋》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诗一般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设计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实物突破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春笋穿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在课堂上我将一个从菜市买来的春笋,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春笋那尖尖的脑袋,胖胖的身体,浅褐色的外皮……然后有用刀将春笋春笋的“外衣” 一层一层地剥去,那“嫩生生”的笋肉。孩子们直观地感知春笋的鲜嫩、细腻,当然会发觉春笋很像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着的新生的娃娃。

二、口语训练发挥想象

课文开头写道:“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在让学生模拟了春雷的声音以后,我说:“那,雷公公是怎样唤醒春笋的呢?谁来做雷公公叫一叫?”孩子们一听,兴趣来了,纷纷要求做雷公公。

一生这样叫:“春笋,春笋,快醒醒吧。春天来了,快来看看春天吧,它多美呀!”

一生这样呼唤:“春笋,春笋,快出来!快出来和朋友们一起玩儿。”

一位小女生,用很轻柔的声音说:“春笋,春笋,快醒醒!快醒醒!春天来了,它在等你出来呢!”

看!我们孩子的语言就是这样贴近生活而富有童趣。接着,我让孩子们都做雷公公来唤醒春笋,愿意怎么唤就怎么唤。

三、动静结合、激发情趣

在雷公公的呼唤下,春笋破土而出了,文中这样写道:“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个地方,我试着让学生来演一演。

我随手拿起一张废纸和一支铅笔,对学生说:“小朋友,这张纸代表地面,这支铅笔代表春笋。谁能来表演‘冲破’的意思?”一个学生走上来,手拿铅笔放在纸的`下方,慢慢地把纸给顶破了。应该说,他的演示是正确的,他们理解了“冲破泥土”的意思。

“那,掀翻石块该怎么表演呀?”我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一个人就是一个春笋,书包当石块压在头上,学生作出使劲的表情,将掀翻的动作做得惟妙惟肖。

上述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直观教学,使有限的教材内容再生无限,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广阔的空间,以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反思4

《春笋》这篇课文虽然简短,但是让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充分理解春笋的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顽强的生命力,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以读悟情,教学设计做了如下尝试。

一、利用图片突破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春笋穿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在课堂上我通过图片,让学生观察春笋那尖尖的脑袋,胖胖的身体,浅褐色的外皮……孩子们直观地感知春笋的鲜嫩、细腻,春笋很像里三层外三层包裹着的新生的娃娃。

二、口语训练发挥想象

课文开头写道:“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在让学生模拟了春雷的声音以后,我说:“那,雷公公是怎样唤醒春笋的呢?谁来做雷公公叫一叫?”孩子们一听,兴趣来了,纷纷要求做雷公公。孩子的语言贴近生活而富有童趣。接着,我让孩子们都做雷公公来唤醒春笋,愿意怎么唤就怎么唤。

三、动静结合、激发情趣

在雷公公的呼唤下,春笋破土而出了,文中这样写道:“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这个地方,我试着让学生来演一演。我随手拿起一张废纸和一支铅笔,对学生说:“小朋友,这张纸代表地面,这支铅笔代表春笋。谁能来表演‘冲破’的意思?”一个学生走上来,手拿铅笔放在纸的下方,慢慢地把纸给顶破了。应该说,他的演示是正确的',他们理解了“冲破泥土”的意思。

不足之处:1、本次教学以读为主,只照顾了中间的学生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布置作业照顾差异外,在备课时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也应该将差异考虑进去。2、指导书写,写字时间不够充分。由于在时间上安排不够合理,所以今后在教学中严格把握好每个教学环节所用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生字书写得到充分的训练。

下载一年级春笋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春笋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一年级春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认识生字词,正确进行描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 多媒体演示春雷,春......

    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设计 《春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体会春笋的勇敢、顽强和向上生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积极上的良好情感。[教学重点]有......

    春笋 小学一年级作文 小学英文作文

    考试帮手深圳培训吧让我们进步更快http://http://http://sz.hqpxb.com 春笋 小学一年级作文 小学英文作文 (中英文对照)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

    一年级语文《春笋》教学设计之三

    春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春笋能冲破重重......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春笋》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春笋》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 学会课后2个生字,认识2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春笋具有战胜......

    一年级下册《春笋》教学设计大全

    一、复习导入: 读词语:冲破掀翻唤醒 裹着娃娃迎着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听雷声,说话:春雷公公仿佛在说什么? 2.指导朗读: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此处以点评代指导,在点评的过程中......

    春笋反思

    《春笋》教学反思 《春笋》为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课文朗读,在反复练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感受、体会春笋的可爱与勇敢。 在课文开头写道:“一......

    《春笋》教案

    《春笋》教案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28 教学设想:【您正在浏览网提供的。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的关键字!本站(网)网址是】 《春笋》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