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记文言文翻译

时间:2019-05-15 13:0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墨池记文言文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墨池记文言文翻译》。

第一篇:墨池记文言文翻译

《墨池记》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代表作品。文章从记叙墨池遗迹人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这就使得这篇短文超出了记叙古迹的范畴,成为一篇寓意深长的“劝学篇”。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墨池记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注释

(1)临川:临川:宋朝的抚州临川郡(今江西省临川市)。

(2)隐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隐然:不显露的样子。

(3)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有“靠近”的意思。

(4)洼然:低深的样子。

(5)方以长:方而长,就是长方形。

(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是古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世称“书圣”。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kǎi,地势高而干燥),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

(7)张芝:东汉末年书法家,善草书,世称“草圣”。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dān,酷爱)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晋书·王羲之传》)

(8)信然:果真如此。

(9)邪:吗,同“耶”。

(10)方:当……时。

(11)强以仕:勉强要(他)作官。王羲之原与王述齐名,但他轻视王述,两人感情不好。后羲之任会稽内史时,朝廷任王述为扬州刺史,管辖会稽郡。羲之深以为耻,称病去职,誓不再仕,从此“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12)极东方:游遍东方。极,穷尽。

(13)出沧海:出游东海。沧海,指东海。

(14)娱其意:使他的心情快乐。

(15)岂有:莫非。

(16)徜徉肆恣:尽情游览。徜徉,徘徊,漫游。肆恣,任意,尽情。

(17)休:停留。

(18)书:书法。

(19)晚乃善:到晚年才特别好。《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书初不胜(不及)庾翼、郄愔(xìyìn),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庾)翼深叹伏。”所能:能够达到这步。

(20)盖:大概,副词。以精力自致者:靠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

(21)致,取得。天成:天然生成。

(22)及:赶上。

(23)岂其学不如彼邪:是不是他们学习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呢?岂,是不是,表示揣测,副词。学,指勤学苦练。

(24)则学固岂可以少哉: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则,那么,连词。固,原来,本。岂,难道,表示反问,副词。

(25)深造道德:在道德修养上深造,指在道德修养上有很高的成就。

(26)州学舍:指抚州州学的校舍。

(27)教授:官名。宋朝在路学、府学、州学都置教授,主管学政和教育所属生员。

(28)其:指代墨池。

(29)章:通“彰”,显著。

(30)楹间:指两柱子之间的上方一般挂匾额的地方。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31)揭:挂起,标出。

(32)推:推测。

(33)一能:一技之长,指王羲之的书法。

(34)不以废:不让它埋没。

(35)因以及乎其迹:因此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

(36)推:推广。

(37)学者:求学的人。

(38)夫: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39)尚之如此:像这样尊重他。尚,尊重,崇尚。

(40)仁人庄士:指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

(41)遗风余思: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余思,指后人的怀念。余,也是“遗”的意思。

(42)被于来世:对于后世的影响。被,影响。

(43)何如哉:会怎么样呢?这里是“那就更不用说了”的意思。

第二篇:《墨池记》原文及翻译

《墨池记》是北宋散文家曾巩的代表作品。文章从记叙墨池遗迹人手,紧密联系王羲之苦练书法的故事,着重阐明勤学苦练出才能的道理,勉励人们刻苦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这就使得这篇短文超出了记叙古迹的范畴,成为一篇寓意深长的“劝学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墨池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

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翻译: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注释:

(1)临川:临川:宋朝的抚州临川郡(今江西省临川市)。

(2)隐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隐然:不显露的样子。

(3)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有“靠近”的意思。

(4)洼然:低深的样子。

(5)方以长:方而长,就是长方形。

(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是古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世称“书圣”。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kǎi,地势高而干燥),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

(7)张芝:东汉末年书法家,善草书,世称“草圣”。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dān,酷爱)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晋书·王羲之传》)

(8)信然:果真如此。

(9)邪:吗,同“耶”。

(10)方:当……时。

(11)强以仕:勉强要(他)作官。王羲之原与王述齐名,但他轻视王述,两人感情不好。后羲之任会稽内史时,朝廷任王述为扬州刺史,管辖会稽郡。羲之深以为耻,称病去职,誓不再仕,从此“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12)极东方:游遍东方。极,穷尽。

(13)出沧海:出游东海。沧海,指东海。

(14)娱其意:使他的心情快乐。

(15)岂有:莫非。

(16)徜徉肆恣:尽情游览。徜徉,徘徊,漫游。肆恣,任意,尽情。

(17)休:停留。

(18)书:书法。

(19)晚乃善:到晚年才特别好。《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书初不胜(不及)庾翼、郄愔(xìyìn),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庾)翼深叹伏。”所能:能够达到这步。

(20)盖:大概,副词。以精力自致者:靠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

(21)致,取得。天成:天然生成。

(22)及:赶上。

(23)岂其学不如彼邪:是不是他们学习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呢?岂,是不是,表示揣测,副词。学,指勤学苦练。

(24)则学固岂可以少哉: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则,那么,连词。固,原来,本。岂,难道,表示反问,副词。

(25)深造道德:在道德修养上深造,指在道德修养上有很高的成就。

(26)州学舍:指抚州州学的校舍。

(27)教授:官名。宋朝在路学、府学、州学都置教授,主管学政和教育所属生员。

(28)其:指代墨池。

(29)章:通“彰”,显著。

(30)楹间:指两柱子之间的上方一般挂匾额的地方。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31)揭:挂起,标出。

(32)推:推测。

(33)一能:一技之长,指王羲之的书法。

(34)不以废:不让它埋没。

(35)因以及乎其迹:因此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

(36)推:推广。

(37)学者:求学的人。

(38)夫: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39)尚之如此:像这样尊重他。尚,尊重,崇尚。

(40)仁人庄士:指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

(41)遗风余思: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余思,指后人的怀念。余,也是“遗”的意思。

(42)被于来世:对于后世的影响。被,影响。

(43)何如哉:会怎么样呢?这里是“那就更不用说了”的意思。

作者生平:

曾巩,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他家境贫寒,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十个妹妹(其中一人夭折),父亲被罢官,身体也不好,所以肩负起养家的重任。

曾巩自称“家世为儒”(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祖父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史称巩“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18岁时,赴京赶考,与随父在京的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欧阳修说:“过吾门者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上欧阳学士第二书》)自此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庆历七年(1047),其父去世,其身为次子(其上尚有一兄长),只好辍学回归故里,尽心侍奉继母。曾巩少年时与王安石为密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直至嘉祐二年(1058),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

嘉祐四年(1059),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五年,由欧阳修举荐到京师当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理校出《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陈书》、《唐令》、《李太白集》、《鲍溶诗集》和《列女传》等大量古籍,对历代图书作了很多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大量序文。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等知州。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他根据王安石的新法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实施。致力于平fan冤狱、维护治安、打击豪强、救灾防疫、疏河架桥、设置驿馆、修缮城池、兴办学校、削减公文、整顿吏治、废除苛捐杂税,深受群众拥戴。

元丰三年(1080),改任沧州(今河北)知州,途经京城开封时,宋神宗召见。宋神宗对其“节约为理财之要”的建议大为赞赏,留任为三班院勾判。元丰四年,朝廷认为“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任为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同年九月,遭母丧,去官。次年,病逝于江宁府(今南京)。后葬于南丰

第三篇:《墨池记》教案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专题三 杂 记

墨池记

曾巩

编写:卞建容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二、资料链接

(一)作者简介(1)曾巩简介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杰出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登仁宗嘉二年进士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后人称其为“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他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后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

(二)文章简析

本文是作者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之请而写的一篇叙记。文章先由墨池的传闻推出王羲之书法系由苦练造就的结论,然后引申到为学修身要靠后天的勤奋深造的普遍道理。学习不能依赖天赋,必须刻苦努力,专心致志,曾巩这里的学习,并非单指学习方法,主要指的是道德的提高和深造。

(三)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2节):首先说明墨池的所在,接着指出古迹不实,然后强调不由天成,而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须“以精力自致”由物及人,题小旨大,发人深省。

第二部分(第3节):交代作“记”的缘由,讽喻宣扬不当。

第三部分(第4节):交代写作时间、作者,属于“记”这种文体的固定体例。

(四)文史知识(1)“三不朽”思想

曾巩“重德”意识,源于儒家的“三不朽”思想,《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世就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三者之中,立德最难,立功其次,立言最易。立德者,以德为为天下倡也,古之尧舜,为天下之立德者也;立功者,以功为天下利也,古之文、武周公,为世道之立功以利百姓者也。立言者,著其说以导乎后人也,古之孔孟,著其书为后世所学者也。而三者俱为圣者也。(2)关于墨池的记载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

三、文言知识归纳

1、正字音

徜徉()()恣肆()()楹间()洼然()......岌然()窈然()商贾()涵煦()....啮食()畎亩()阿附()湍急()....滃然()蘖而殇()()有恃无恐()刬削().....

2、通假字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2)刬削消磨 ..

3、古今异义

(1)临池学书,池水尽黑(2)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3)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4)强之以为山 ....(5)魁岸踞肆,意气端重(6)修既治滁之明年 ....(7)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

4、重点实虚词

(1)临池学书(2)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3)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5)言必信,行必果(6)低眉信手续续弹 .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7)有池洼然而方以长(8)而尝极东方,出沧海 ..(9)岂其徜徉肆恣 ..(10)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11)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

.(12)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

5、词类活用

(1)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2)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 ..(3)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4)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

6、特殊句式

(1)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2)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3)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4)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5)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6)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7)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2006年高考湖南卷)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

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衰,奚足以语文事?

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易》、《书》、《诗》、《仪礼》。《春秋》诸经,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即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持此衡彼,画然若金玉与卉木之不同类,是乌有所谓法者。后人本不能文,强取古人所造而摹拟之,于是有合有离,而法不法名焉。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约有二端:曰理,曰清。二者人人之所固有。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请书而传请世,称吾爱恶悲份之情而缀辞以达之,若剖肺肝而陈简策。斯皆自然之文。性情敦厚者,类能为之。而浅深工拙,则相去十百千万而未始有极。自群经而外,百家著述,率有偏胜。以理胜者,多阐幽造极之语,而其弊或激宕失中;以情胜者,多排恻感人之言,而其弊常非缛而寡实。自东汉至隋,文人秀士,大抵义不孤行,辞多俪语。即议大政,考大礼,亦每缀以排比之句,间以婀娜之声,历唐代而不改。……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革,盖亦山国荒僻之亚。然周之末,屈原出于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作《太极图说》、《通书》,为后世言义理者所祖。两贤者,皆前无师承,创立高文。上与《诗经》、《周易》同风,下而百代逸才举莫能越其范围。而况湖湘后进,沾被流风者乎?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善言情者,约十之四;而骈体亦颇有甄采,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惟考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据之文搜集极少。前哲之倡导不定,后世之欣慕亦寡。研生之学,稽《说文》以究达诂,笺《禹贡》以晰地志,固亦深明考据家之说。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取其长而不溺其偏,其犹君子棋于择术之道欤!

(选自《曾国藩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藩陋甚,齿又益衰 齿:年龄 . B.若剖肺肝而陈简策 陈:陈述 . C.间以婀娜之声 间:间或 .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逮乎来世,周子复生于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B.亦每缀以排比之句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C.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 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 D.上与《诗经》、《周易》同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的一项是().... A.其体势声色,曾无一字相袭 B.周秦诸子,亦各自成体

C.若其不俟摹拟,人心各具自然之文 D.《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 4.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行文的顺序看,作者先说文集,次论文法,再论文风,然后谈湖南文化源流,最后是对《湖南文征》及其编撰者的评价。

B.论及群经之外的百家著述,作者认为,无论是以理胜者,还是以情胜者,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并非尽善尽美。

C.谈到文化源流,作者认为,湖南虽属“山国荒僻之亚”,但由屈原、周子(敦颐)所开创的文化传统,泽被后世。

D.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湖南文征》收录考据之文极少的客观原因是罗研生深明考据家之学,“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1)奚足以语文事? 译文:(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

译文:(3)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文: 盐城市第一中学(北校区)2006级高二语文——《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5)

《墨池记》答案

四、文言文答案

1.C 解析)间:偶尔

2.B 解析)A介词;助词。B均为介词,用。C表承接;表并列。D介词;连词。3.D 解析)只是用这个例子说明了湖南出人才 4. D 解析)客观原因错误,这应该是主观因素 5.(1)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2)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3)这部文集所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湘潭的罗研生,把他所编写的《湖南文征》一百九十卷给我看,嘱咐我为它写序。国藩非常的浅陋,牙齿又日益的衰败,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我私下听说古代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标准的。《易》、《书》、《诗》、《仪礼》、《春秋》这些经书,他们的体例形势语言,竞没有一个宇沿袭。就是周朝秦朝的诸予散文,也各自有自己的体例。拿着这个衡量那个,画与金玉和花卉草木是不同类的东西,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的。后来的人本来不会写文章,勉强获取古人所造来摹写仿照他,于是有相合的地方也有背离的地方,于是用标准无标准命名它们。假若人们

不等待摹写仿照,那么人们各自在已具有了自然形成于心的文章,大概有两种情况:说理,抒情。这个方面每个人都本来就具有。就我所知道的道理,用笔写成书流传于世,抒发我喜爱憎恶悲伤高兴的情感,就拿缀辞来表达它,就像剖开肝肺陈列成书简书册。这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文章。性情敦实憨厚者i模仿能做这件事。而那些意思的澡浅用笔的好与坏,就相差十万百千的距离而没有尽头。在群经之外,诸予百家著述文字,大概有略微的胜利。凭借道理胜出的人,多阐发幽深极端的语言,但是它的弊端在于猛烈而失去内里;凭借情感取胜的,大多是缠绵悱恻感人的语言,它的弊病在于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从东汉到隋朝,丈人秀士,大多意思不简单行文,词藻多华丽的语言。就是议论大的政事,考证大的礼仪,也每次都用排比句连缀成文,偶尔有美好的语言,经过唐代也没有改变„„

湖南这个地方,北边靠着大江,南边迫近五岭,西边连接着黔蜀,大批的树苗被革除,大概也因为是山国荒芜僻静的低垂的地方吧。然而周朝的末年,屈原从这儿出现,《离骚》中的文章成为后代抒发情的鼻祖。到了来世,周于又在这个地方出现,创作了《太极图说》、《通书》,成为后世说理文的鼻祖。两个贤能的人,都没有继承前人的传统,创立了成就高的好文。往上,和《诗经》、《周易》相同的气势,往下百代的人才都不能超出他们的范围。何况湖南后起沾染了流传下来的气势呢?这部文集所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善于抒情的,大概十分之四;而且骈体也很有文采,不说标准而标准没有紊乱。只有考据的文章搜集的很少。前代哲人倡导的不固定,后代人羡慕的也少。研究罗研生的学作,考核《说文》来彻底推求透辟肯定的解诂。注释《禹贡》来明晰地理情况,本来就是要深入明白考据家的学说。而且论只是崇尚体例要点,不崇尚广泛的引用,获取别人的长处而不要沉溺于他们偏颇的地方,这就像君子下棋选择方法的道理一样啊!

第四篇:《墨池记》教案

《墨池记》教案

淄川实验中学

陈红燕

教材分析

《墨池记》是曾巩于庆历八年(1048年)应抚州州学教授王君盛之请为墨池写的记文。作者把介绍古迹人物、记事和议论结合在一起,从墨池引出书法家王羲之的勤学苦练,又扩展到道德修养问题。本文语言生动灵活简洁明快。并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本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因此,教学的重点是多朗读课文,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难点是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意图。这篇课文可先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读,扫清文字障碍

学情分析:

学生对王羲之的故事有粗浅的了解,知道他是位名书法家。但对他的勤学苦练缺乏深刻的了解且对做人的道德修养缺少体会。教学中应串联补充,唤起学生“勤学苦练方有佳绩”的情感共鸣,进而体会文本思想及写作意图。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查找了解王羲之的轶事和历史上的勤学故事及典故。教师可以作简要补充。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2.能力目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道德圆满、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

3.情感目标:结合自身的学习实践,进一步体会“以精力自致”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

2.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对于道德圆满、事业有成所具有的决定作用。教学方法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培养语感。

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在自己领悟基础上合作交流。3.合作探讨,分析理解文本。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由 冰心的诗歌《成功的花》导入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他的字是天生如此,还是别有决窍?今天我们学习曾巩的《墨池记》,解开我们的疑惑。(设计意图:通过对王羲之成就的简介,引起好奇心,激起学习兴趣。)二 简介文史知识 1.曾巩简介

曾巩,字子固,北宋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省)人,杰出文学家。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登仁宗嘉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历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府,享年六十五岁。后人称其为“南丰先生”,南宋理宗时追谥“文定”。他与欧阳修等人一起,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作出了杰出贡献,被归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元丰类稿》,《隆平集》等传世。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晋怀帝永嘉年生,死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王羲之在书法上是个革新家,他的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行书和草书上。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他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中。3.关于墨池的记载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和本文有关的人物及景观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 诵读、积累

1.多媒体播放视听材料《墨池记》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句读,听明语气)2.朗读课文。朗读方法可以多样。自读、默读、范读、齐读等。3.根据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4.积累:

(1)实词:任 极 意 徜徉 肆恣 致 信 善 能 固 章 揭 推 尚 被(2)虚词:之 以 于 岂 邪 况(3)一词多义: 方

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然

有地隐然而高 岂信然邪?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书

羲之之书晚乃善

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 能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 夫人之有一能

(4)以小组为单位细读课文,讨论交流,积累语句: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5)合作探究文中设问句的特点,积累: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6)你觉得文中还有哪些重要的字词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说出来,大家共同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诵读,运用合作讨论探究的学法,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精读课文,理解主旨

1.记是古文中一种不定体。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

参考:

文章开头,先写墨池处所、形状,再交代有关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是记叙部分,其行文曲折,构思缜密。其中“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字,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

接着,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就王羲之书法艺术“晚乃善”“非天成也”这一点,引出“欲深造道德者”“学固岂可以少哉”,点出本文的主旨。其中“晚乃善”三字,是本文立论的重要依据,而“精力自致”、“非天成”则是作者的正确论断。

第二部分先叙述州学教授索文的经过,接着又发议论,推测王君此举是为了“勉其学者”,最后归结到“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对“来世者”的作用,借以鼓励人们勤于学习完善自己。本文通过记述墨池的位置、地形、形状,及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想有所成就,学习就要刻苦,修养道德更要刻苦。2.探究文本。(先自读思考,再小组讨论明确)(1)本文记叙王羲之的一件轶事是什么?课文中的相应原文是什么?(2)作者认为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抚州学官王君盛,书“晋王右军墨池”六字于楹柱间并邀曾巩为墨池作记的目的是什么?(4)“羲之之书晚乃善”原因有哪些?讨论交流。

(5)王羲之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原因是什么?

(6)曾巩想借墨池的传说阐明什么道理呢?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课文材料,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文章的写作主旨。五 拓展延伸,活动体验

1.你还能举出几个专心致志、勤学苦练、成就事业的名言和事例吗?

2.假设你是“州学舍”里的一名学生,当你看到“晋王右军墨池”六字的时候,会有何感悟?

参考资料:

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孔子)

闻鸡起舞(祖逖)程门立雪(杨时)磨杵成针(李白)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现实,拓宽对“勤学苦练”的认识。更好的实现本文的情感目标。)六 总结全文 让学生对本文做小结。总结不完整的,其他人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反思习惯,查漏补缺调动学生积极性。)

七 作业

1、熟读成诵,掌握内容。

2、了解了这么多通过勤学而终于成就事业的人的事迹,你一定深有感触,请写下你的感受,并抄写一句名言或自拟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努力上进。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多种方式及时加以运用和巩固,并做到读写结合,课内课外结合。)

第五篇:墨池记 原文

墨池记 原文+注解+翻译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在溪水的旁边,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果真是这个样子吗?

当王羲之决心不再做官的时候,他曾游遍东方各地名胜古迹,出游东海的时候,在游山玩水的时候愉悦身心。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完善精妙,看来他之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赶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花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①本文是作者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请而写的一篇叙记。文章先由墨池的传闻推出王羲之书法系由苦练造就的结论,然后引申到为学修身要靠后天勤奋深造的普遍道理。全文因小见大,语简意深,多设问句,辞气委婉,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文风。

②临川:宋抚州临川郡。即今江西抚州市。

③洼然:低陷的样子。

④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世称王右军,后人号为“书圣”。

⑤荀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有《临川记》。《太平寰宇记》卷一一○载其记叙王羲之官临川及墨池的事。

⑥张芝:字伯英,东汉著名书法家,善草书,人称“草圣”。

⑦岂信然邪:难道是真的吗?

⑧“方羲之”句:王羲之当时与王述齐名,羲之任会稽内史,朝廷又命王述为扬州刺史,会稽属扬州,羲之耻位于王述下,便辞职隐居,誓不再仕。事见《晋书·王羲之传》。

⑨极:至,达。

⑩出沧海:泛舟东海。据《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11)徜徉(chángyáng常羊)肆恣:纵情遨游。

(12)“羲之”句:王羲之的书法初不如同时庾翼、郗愔,晚年才臻于精妙之境。见《晋书·王羲之传》。

(13)彼:指王羲之。

(14)州学舍:指抚州州府的学舍。

(15)教授:官名,主管学政和教育所属生员。

(16)章:同“彰”。

(17)楹:厅堂前部的柱子。揭之:标明。

(18)不以废:不肯让它埋没。

(19)“而因”句:因而爱及到他的遗迹吗?

(20)仁人庄士:有道德修养、为人楷模的人。遗风馀思:留下来的风范,传下来的思想(21)以:凭着

下载墨池记文言文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墨池记文言文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墨池记学案

    《墨池记》第一课时学案 一、请用“/”画出停顿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

    墨池记教案

    墨池记 教学设计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熟读成诵,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2.了解借事立论、叙议结合的写法。 3.从“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自读重点 把握......

    《墨池记》教案

    《墨池记》学教案 学习目标: 1.顺畅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4.学习王羲之勤劳苦练的精神 5.了解借事立......

    文言文《义田记》翻译

    导语:对文言文,同学们记得多翻译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义田记》翻译,供各位阅读和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文言文《义田记》翻译原文:①范文王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

    墨池记原文翻译及赏析[五篇范例]

    墨池记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墨池记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墨池记[宋代]曾巩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

    墨池记翻译 Microsoft Word 文档(推荐5篇)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临川城的东面,有块缓缓凸起的高地,靠近溪水,名叫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

    《墨池记》教学设计

    《墨池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文章大意,整体感知,领会文章主旨。 4.学习王羲之勤劳苦练的精神(从“临......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各位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吧!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丰乐亭记》欧阳修修既治滁之明年①,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