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钧瓷阅读答案
大家学习了钧瓷这篇课文了么?阅读答案是什么?小编给大家推送了钧瓷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钧瓷
⑴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河南是瓷器的原生地。产于禹州的钧瓷以其品种繁多、造型独特、色彩瑰丽而名闻天下,自古以来,就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
⑵与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所产名瓷相比,钧瓷最大的特色就是“窑变”。别的瓷,描云是云,画竹是竹。而钧瓷不然,你想让它是什么,它 a ;你不想让它是什么,它 b。钧瓷烧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釉料的配方不同,所用燃料不同,窑内温度不同,窑炉结构、烧制程度不同,都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有美艳绝伦的,也有根本不成器的。即便同用一种釉,同装一个窑,同烧一种燃料,同样三天出窑,烧出来的钧瓷也是境界各异。“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些色彩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世界。钧瓷周身还往往会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纹或蚯蚓走泥纹等各不相同的窑变流纹。甲有的像春花烂漫,有的像冬雪裹枝,有的像高山流瀑,有的像繁星满天……这种流纹的变化是无法事先设计的,所以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之说。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多端之美。一个小小的钧瓷窑,简直能烧出缤纷天下。
⑶钧瓷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是“开片”。出窑时,钧瓷会响起一种“噼噼啪啪”的声音。之后,这种声音渐渐趋缓,一般来说,可以断断续续地响几十年。伴着响声,钧瓷釉层下会出现纵横交错的冰裂纹路,而表面却依旧光洁如镜。这就是钧瓷的“开片”。
⑷在宋代,钧瓷盛极一时,宋徽宗时,钧瓷艺术几乎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靖康之变”后,酷爱钧瓷的宋徽宗成为金人的阶下囚。其后改朝换代,时势迭变,钧瓷渐呈式微之势,几欲失传。
⑸国运兴,陶瓷盛。最近几年,钧瓷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以液化气为燃料的气烧窑投入使用后,不仅大大降低了烧制的劳动强度,就连“窑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十窑九不成”成了历史。
⑹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窑变”的不确定性,恰恰是钧瓷有别于其他类瓷器的地方,也是钧瓷之所以珍贵的地方。现在,乙由于“窑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所以钧瓷的产量迅猛增长。在神垕(地名,在河南禹州),十块八块钱就能买到一件钧瓷。昔日的皇家宝物,如今满街都是。对于这种变化,有人认为,“窑变”的可控性毁了钧瓷,使得钧瓷身价大降,把高雅的艺术品变成了大路货;另一种看法却认为,让昔日的皇家珍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在普通大众中普及钧瓷,正表明时代的进步,也是钧瓷的幸事,况且,钧瓷的大众化与少量高档钧瓷艺术品的存在并不矛盾。
⑺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河南省人民政府向香港特区政府赠送的礼品就是一对钧瓷“豫象送宝”,这对钧瓷巨制总高1.997米,意寓“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这一永载史册的重要时刻。禹州人说,宋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所以当时钧瓷鼎盛。现在国家空前兴旺,人民安居乐业,钧瓷再度辉煌已经为期不远。
练习
1、第⑴段引用“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意在说明什么?从全文看,钧瓷与其他瓷器相比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2、根据上下文推断,在第⑵段a、b两处写上恰当的语句。
3、钧窑“窑变”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请从第⑵段第⑹段画横线的甲、乙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处,对其语言特点作具体分析。
5、烧制技术的改进给钧瓷带来的变化有喜有忧,可见技术进步可能是把“双刃剑”。请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说说它带来的喜与忧。
答案
1.说明钧瓷的珍贵 窑变和开片
2.a:偏偏不是什么 b:往往就是什么(意思对即可)
3.①釉料的配方不同,所用燃料不同,窑内温度不同,窑炉结构、烧制程度不同,都会造成千差万别的结果 ②即便同用一种釉,同装一个窑,同烧一种燃料,同样三天出窑,烧出来的钧瓷也是境界各异 ③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④钧瓷周身窑变流纹无法事先设计
4.甲: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钧瓷“窑变”色彩与图案的瑰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特点(答出打比方、生动形象,答出说明的具体内容即可。)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窑变”的可控程度,使表达准确和严密(或:准确地说明了“窑变”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答出“语言准确严密”,说明的具体内容即可)
5.略
第二篇:《钧瓷》阅读题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钧瓷周冉位列五大名窑的钧瓷,是北宋时出现的一种最特殊的青瓷,历来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著称。民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种说法,就表明了钧瓷的珍贵。传世的宋代钧瓷绝大部分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民间流传极少。传世钧瓷也称为陈设钧瓷,多为花盆和花盆托等,颜色多种多样,这些色彩的形成不是人为可控的,而是一种天赐偶得的美丽,这也是钧瓷最独特之处。
明代晚期至民国时期文献所指钧瓷,除了被现代研究者称作“官钧”以外,还被称作“陈设类钧瓷”或“数码钧瓷”,以免与其他盆、碗、瓶、壶等造型的所谓民钧类钧瓷相混淆。
钧瓷是以其产地命名的,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具体产地并不明确。20世纪7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物部门配合基建工程,对禹州境内的钧台和八卦洞窑址展开考古钻探和重点发掘,出土的出戟尊、各式花盆及花盆托等器物残片,与传世品能够相互印证,从而为陈设类钧瓷找到了具体烧造地点,在时间上也相互印证。宋徽宗时,曾在钧台附近建立官窑。考古发现,这种被官家垄断烧造的窑口在古代钧州星罗棋布,一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分布着一百四十多处。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钧瓷艺人纷纷弃窑逃亡。明万历时忌讳皇帝朱翊钧的名讳,钧州改称禹州。钧瓷烧造也改为民间小规模生产,不成气候。
古书记载钧窑烧制“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也就是说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到设计、注浆、修刻、旋坯、对接、上釉等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作品是否成功不仅跟泥料、釉料、炉温等有关系,还受季节、气候、风向等因素的影响。一件钧瓷在烧制过程中很难控制花色,出窑后的形态无人可以预测,所以历来有钧瓷“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钧瓷曾被宋代宫廷垄断,专门派官员监办,工艺严格,对成品的挑选苛刻,不合格者就地打碎,民间只闻其名不见其物,工艺失传。说钧瓷无价,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无论在造型、纹路、釉色上,钧瓷都出类拔萃,其中以官钧为精品代表。官钧,即宫廷的陈设用瓷,以出戟尊和花盆为绝大多数造型。
钧瓷出戟尊是典型的仿古造型,全世界仅存10件,存世钧瓷更多以花盆和花盆托造型示人。花盆是宋钧瓷的代表作品,数量在北宋宫廷用瓷中占绝大多数,器物的造型也多种多样,有形同倒置钟形的仰钟式花盆,有线条优美的莲花式花盆,还有体态丰满的渣斗式花盆……这些花盆形态各异,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口沿部都有一个平沿的枚口,有明显的深浅两道边,这主要是为上釉考虑,也成了钧窑花盆的一大特点。生产如此众多的单一品种,在宋代其他各窑中实属罕见,这应该与宋徽宗时建造艮岳山有关。
徽宗时曾在皇宫内城东北部人工堆起一座高山,名为艮岳。钧窑烧制的各式花盆,很可能就是为艮岳山中放置花木所用。1125年金人攻入汴京,艮岳山随之遭到破坏。这批宫廷瓷器后来被清代盛世的几位皇帝集纳收藏,成为宫廷古物,清末曾随其他大内珍品进入古物陈列所,抗战时期经历文物南迁,部分回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他则横跨海峡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节选自《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24期,有删减)
6.下列对“钧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钧瓷是北宋时出现的一种最特殊的青瓷,属五大名窑之一,历来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著称。
B.钧瓷在明代晚期至民国时期文献中,除了被现代研究者称作“官钧”以外,还被称作“陈设类钧瓷”或“数码钧瓷”。
C.钧瓷因出自古代钧州而得名,在古代的钧州,由官家垄断的烧造钧瓷的窑口非常之多。
D.钧瓷中的精品代表官钧是为宫廷生产的陈设用瓷,绝大多数的造型是出戟尊和花盆。
7.关于钧瓷珍贵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钧瓷的颜色多种多样,但这种美丽色彩的形成靠人为控制很难,这是它的最独特之处。
B.钧瓷的烧造工序极其复杂,并且要受到季节、气候、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十窑九不成”。
C.钧瓷的生产曾被宋代宫廷垄断,工艺严格,挑选的成品均为合格,即使不合格者也不允许传到民间。
D.钧瓷无论在造型、纹路和釉色上,都超出其它同类瓷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绝大部分流传于世的宋代钧瓷,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因而民间流传极少。
B.钧州在明万历年间为忌讳皇帝朱翊钧的名讳改称禹州,钧瓷自然改称禹瓷,烧造也改为民间生产。
C.宋徽宗时为在艮岳山中放置花木,生产了大量单一品种花盆,这在宋代其他各窑中实属罕见。
D.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都收藏着徽宗时钧瓷花盆,它们历经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战乱,殊为不易。
试题答案:
二、(9分)
6.B
7.A
8.D
第三篇:辞旧迎新话钧瓷
辞旧迎新话钧瓷
钧瓷始创唐代,兴盛于北宋,宋徽宗时被定为御用珍品。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 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到处有”实践证明,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都不会成功。
钧瓷红釉在历史传承中烧制成功为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著名的宝石红、祭红、郎窑红以及美人醉等新品种不断推出。钧瓷艺术风格独特、闻名中外、久享盛誉。在外国人眼里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不断发展。其色彩还有: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茄色紫、葡萄紫、鹦哥绿、葱翠青、梅子青、天青及窑变的各种色彩。传说以胭脂红、葱翠青和墨色为难得之佳品。
第四篇:中国当代钧瓷鉴藏名家
钧瓷鉴藏家王辉
在中国当代钧瓷收藏界,王辉先生是当之无愧的钧瓷鉴藏家,这不止是他收藏了当代钧瓷大量的优秀作品,更主要的是十余年来,他不遗余力的推广和宣传钧瓷,站在钧瓷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高度,在注重挖掘中国钧瓷传统文化的同时,着眼于当代钧瓷文化元素,发现钧瓷之美,重新定位中国钧瓷的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为当代中国钧瓷艺术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开辟的新的道路。
王辉出生于天津,在天津这种“码头文化,有广度,没深度”的地方,王辉却是一个异类,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使他不止是有广度,更有深度。在王辉先生最开始接触钧瓷时,经当时的钧瓷研究所所长阎夫立介绍,认识了钧瓷大师刘富安,刘富安大师是钧瓷界第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8年,刘富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会上脱颖而出,当时年仅40岁,是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辉对钧瓷艺术的痴迷和对钧瓷文化的理解使刘富安大师对这位初出茅庐却又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刮目相看,把王辉视为知己。
在刘富安大师去世以前,授予王辉对其作品的专营权,而王辉在与刘富安先生交往的过程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大师病重在北京治疗期间,还拄拐专程到天津与王辉交流钧瓷的发展。在大师去世之前,王辉去郑州看望大师,大师曾说道:我如果能在坚持几年必将你带起来,可见刘富安大师对王辉的器重。
大师去世以后,钧瓷界为之叹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河南省工
艺美术学会、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协会等先后发来唁电,禹州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代表以不同方式为刘富安送行。一个来自山区的钧瓷艺术家,赢得了如此之尊重,可以说是刘富安成就了钧瓷,也是钧瓷成就了刘富安。
王辉对刘富安大师的去世悲痛不已,为了纪念大师,完成大师弘扬钧瓷文化的遗愿;数年来,王辉一直在河南禹州神垕镇钧瓷原产地奔波,为钧瓷大师在全国办展、出版钧瓷艺术图录。先后在天津两次举办中国当代钧瓷特展,其中以2008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2008钧瓷艺术特展”最为隆重,也是河南省外钧瓷艺术规模最大的展览,得到了河南省、天津市相关部门的支持,钧瓷大师、收藏家、爱好者云集,这次展会把河南的钧瓷从省内推广至全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也在钧瓷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2009年开始,王辉开始策划出版大师作品集,希望能够让刘富安大师的作品流芳百世,并且对钧瓷艺术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010年9月由天津市金瓯阁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策划、王辉主编的《中国美术大师刘富安钧瓷作品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北京雅昌印刷厂印刷,这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的新中国大红袍系列书画题材以外的首次出版的工艺美术类的大师作品集,它的出版不是偶然的,而是众望所归,钧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刘富安大师的成就不只是对钧瓷工艺的探索,更多的是他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向善之心。他的作品凝结传统手工艺劳动者对历史的追随和对陶瓷史的理解,他的作品代表钧瓷文化发展的一代丰碑,也是历史对于曾经对中国文化史做
出突出贡献的认可和推广。
在河南钧瓷界,除了刘富安大师,王辉还与禹州的其他钧瓷大师也有着深厚的友谊,像已故中国陶瓷大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晋佩章老先生,钧瓷界泰斗苗锡锦,钧瓷文化传承人任星航,钧瓷研究所所长张金伟,只要是在钧瓷界小有名气的,提起来王辉没有不知道的。
王辉痴迷于钧瓷,只要是他看好的,就一定要弄到手,晋佩章老先生在世时,有一件钧红釉的鸳鸯瓶,王辉甚是喜爱,怎奈老先生死活不卖,最后磨了将近1天才感动了老先生,最后忍痛割爱;十余年来,王辉一直在搜集钧瓷珍品,并且是不遗余力,王辉曾经说过“钧瓷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一次河南省领导参观王辉收藏的钧瓷,看见钧瓷大师阎夫立烧制钧瓷荷口看盘,就问王辉,这不是钧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怎么在你那,王辉说这件钧瓷我盯了三年才买过来的。禹州钧瓷研究所所长张金伟在看完王辉的藏品后,感叹不光是自己的精品都在王辉手里,整个钧瓷界大师的精品很多也被王辉所收藏。
十多年来,王辉对钧瓷的收藏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曾说过:对于文化艺术品的欣赏,不能仅局限于外在的表现,最主要的是它的内涵,它的文化气息。现代人多肤浅的认为钧瓷最主要的特征是窑变或者是釉色,其实这些只是钧瓷美的一个表面。钧瓷的美,不只是美在窑变、开片和釉色的变化,最主要是一件优秀的钧瓷作品就像是一个初生的婴儿,他的美是需要你去不断地发现的,他的美是一种来自于天地之灵气凝聚而成,他的美是一种可与而不可求的美。
王辉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国陶瓷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文化中璀璨的艺术奇葩。其中丰富的陶瓷艺术作品遗存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光辉。中国陶瓷既是历史的物证,蕴藏着中华民族卓绝超凡的才智华彩,又以“有意味的形式”显示着时代的心灵世界,折射出东方文明的神光异彩。
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原文化具有兼容众善,合成而体的特点”。“有容乃大”正是他的包容性,才使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主流,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发挥了独特重要的作用,正是也中兼容并包的文化才是钧瓷开窑变之先河,创作出色彩丰富的窑变钧瓷。因此,欣赏钧瓷,首先要了解它的文化内涵,读懂它的身体语言,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钧瓷收藏家。“收藏家”称之为“家”,并不是他有多少件藏品,而是他对收藏的认识,对藏品的认识,如果连自己的收藏都不能读懂,那么收藏再多也只是一个爱好者或者是保管者。
钧瓷从来都不缺大师,也不缺藏家,缺的是能够发现钧瓷之美、读懂钧瓷的文化内涵的人。文化艺术需要有心人。不仅从事研究的学者与创作的艺术家要有眼光、有悟性,相信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是有意义的;欣赏者、理解者、追随者与收藏者、资助者同样要有眼光、有悟性,相信自己确实发现了天才并且愿意尽力使之成功、不断扩大其影响。这方面的例子,中外文化艺术上不胜枚举。
王辉先生执着于陶瓷艺术,潜心钻研,并且也进行创作,对刘富
安先生的艺术成就顶礼膜拜。作为艺术大师,内有这样的内行知音,身后就不会寂寞。古人说“士有诤友,身不离于令名”,对于艺术家来说,在世能找到或遇到真正的欣赏者与理解者,并且愿意竭尽全力推广阐释其艺术成就与风格特色,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
文化的传承需要反应敏锐、判断准确的慧眼,需要“平生不解藏人善,处处逢人说项斯”的热忱,需要崇尚才华、造诣、成就的向善之心。法国一位评论家有句名言:“我一旦认识到某位艺术家是天才,就不遗余力地为之宣传。”这也就是中国古训所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对他人才艺的赞美,本质上也是对自我价值观的肯定与实现。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丑闻太多而佳话太少,艺术界也不例外。而一个健康的、光明的、向上的社会,必然是佳话多于丑闻的。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我们这个时代,为善哪怕是再细小也是值得鼓励与奖励的,何况王辉之于刘富安先生和众多钧瓷艺术家艺术成就的弘扬推广所费人力物力已经可用浩大工程来形容,实乃难得的艺坛佳话。
第五篇:钧瓷釉色和材料之间关系的调查报告
许昌学院赴禹州大宋官窑有限公司钧瓷历史发展与材料釉色调研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
【调研单位】许昌学院赴禹州大宋官窑有限公司钧瓷历史发展与材料釉色调研暑期社会实践调研队
【调研指导老师】:朱聪旭、于笑寒
【调研参与人员】:胡尔康、贺钰博、张磊磊、李闪、宋焱、李凯阳、代亚威、卢强、豆保平、王朋飞、李秋兰、闫影影、周梦丹、甘家辉、刘闯、杨哲、罗美琴、陈军奇
【调研主题】:调查研究禹州神垕镇钧瓷釉色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一、调研背景: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被称为国宝、瑰宝。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恢复钧瓷烧制,钧瓷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钧瓷不断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原理就是釉料矿物在炉火高温下转化呈色的物理化学现象。好的窑变效果的形成所需要的因素非常复杂,它需要性能良好的窑炉、器物在窑中的最佳位置以及科学的烧成制度等因素的巧妙组合才能实现。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就是在人们对窑变现象有了相当认识和了解的今天,人们对窑变效果也不能完全掌握,往往是招之不来、不期而至,这也更增添了钧瓷艺术震撼人心的魅力。
二、调研目的:
钧瓷原产于河南禹州市神垕镇,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瓷种之一。钧瓷以窑变著称,杰出的艺术成就和文化内涵使其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收藏价值。钧窑杰出的工艺成就,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成过程中合理地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形成釉色不同、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钧瓷的呈色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因素互相影响,一直是古陶瓷研究学者们的重要课题。我们也通过这十几天的社会实践,去了解了钧瓷成色的科学原理。欣赏他的美丽。
三、调研内容:
在为期十三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前期由领队老师带队参观许昌学院中国钧瓷研究所,观看钧瓷的生产过程,让我们对钧瓷有初步的了解,之后跟老师交流,学习一些钧瓷的基础知识。在许昌市对市民、钧瓷专卖店发放调查问卷,大致掌握大众对钧瓷的了解情况以及大众对钧瓷色泽、器型的喜好问题。
(团队成员在市场上对商家咨询钧瓷的销售情况)
(二)之后全部人员在一块儿去禹州钧瓷博物馆参观,让大家对钧瓷的历史有所了解。博物馆的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一些古代出土的钧瓷,并在参观过程中给我们讲解了钧瓷的历史及钧瓷在建国后政府对钧瓷文化的保护所做的努力。
(三)我们成员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一块去大宋官窑厂区调研,去观看钧瓷的制作,调查钧瓷有哪些种类、器型、颜色,以及她们的销量情况。之后我们也对禹州的民众,钧瓷专卖店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一下禹州的民众对钧瓷的了解。
(团队成员在大宋官窑车间认真的观看钧瓷的生产过程)
(四)从禹州回来后,我们团队的部分成员去许昌学院表面微纳米材料研究所钧瓷实验室做一些有关纳米材料对陶瓷釉胎颜色影响的实验。然后查找相关文献资料,研究钧瓷上色的依据原理以及我们材料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和制作钧瓷之间的联系。在社会实践的最后全体成员一起去魏都广场给大家讲解钧瓷在生活中的用途,钧瓷的深远历史,介绍钧瓷在许昌、禹州的长久发展以及钧瓷对我们许昌的深远意义。
(团队成员在朱聪旭老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做钧瓷实验)
四、调研结果:
(1)在钧瓷釉层中引入纳米级水溶性铜单质,经过同样烧制工艺煅烧后,钧瓷外观呈色和釉层微观结构都会发生明显变化。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等检测手段,我们系统研究了铜元素的加入对钧瓷釉层显微结构及呈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纳米铜单质的钧瓷烧制后,釉层由月白色变为天青色,同时釉层中二氧化硅晶体明显减少,釉层玻璃化;另外,铜元素可以在高温阶段与坯体及釉层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化合反应,减少气泡缺陷的产生。
(2)五种釉色的钧官瓷样品釉的反射光谱按其形状可分成两大色系,一类是深蓝系,一类是浅蓝系。化学组成的差别、烧成温度的高低都是产生这两个系的原因。也就是说控制釉料的配方和烧成温度,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色系。利用反射光谱计算出各种釉色的色度值,根据各自在色度图中的位置可见,五种釉色当中,月白的色饱和度最低,其次是天青、淡天蓝、天蓝,碧蓝最高。关于色相则是,碧蓝偏紫,天青偏绿,月白偏白。月白和天青的化学组成很相近,但是颜色却不同,扫描电镜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釉不同的微形貌和微结构对釉色有影响,其中气泡密集区的位置是最主要的原因。此外穆斯堡尔谱分析结果显示,月白和天青的Fe2+/Fe3+值差别很大,也就是说这两种釉的烧成气氛差别很大。可以初步猜测月白和天青颜色的差别是由烧成气氛的不同造成色。由此可见烧制气氛对釉色的影响不可忽视,是产生窑变的原因之一。
五、调研心得:
为期十三天的社会实践如白驹过隙,但是它所带给我们的却值得一生收藏与回味。许昌学院赴禹州大宋官窑有限公司钧瓷历史发展与材料釉色暑期社会调研队通过为期十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我们对钧瓷的制作流程,钧瓷的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许昌学院赴禹州大宋官窑有限公司钧瓷历史发展与材料釉色暑期社会调研队的整体工作分为六个部分:许昌学院中国钧瓷研究所学习钧瓷制作和数据统计,禹州大宋官窑厂区参观学习、参观禹州钧瓷博物馆了解钧瓷的历史,问卷调查、亲手做钧瓷成色的实验及对钧瓷历史的宣传。社会实践前期,我们团队综合民意、进厂学习调研、对厂区负责人认真咨询有关钧瓷的问题。在社会实践后期,团队以调查问卷、在魏都公园市民讲解,宣传钧瓷的方式,让大家对钧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并且得到学院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不知不觉中,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就这样快要到了尾声。回想这次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调查问卷让我们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而从中我们也知道了如何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我们的自身能力也有了提高。而这些东西是我们学生在学校学不到的。“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调研也让我们更进一步的理解“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才会有更好的结果”这句话。
同时,问卷调查和钧瓷历史宣传的顺利完成,也使得我们大学生更好的服务社会,为钧瓷文化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虽然这只是一次层次较浅的社会接触,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学校与社会的不同,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文化只适合来武装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们却收获了很多,我们也发现了自身不足,而这些认知无疑在我们今后成长路上良药,助我们登上人生的又一个新的高峰。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在社会调研中,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也为将来更激烈的竞争留下了一份难得的经验,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
参考资料:
1、外加纳米铜对钧瓷釉层显微结构及呈色的影响 作者:郭家凡; 贾会敏; 法文君; 冯铭华; 张治军; 郑直;
2、结构色成色机理与制备方法研究 作者:殷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