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共5篇)

时间:2019-05-15 14:0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

第一篇: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

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远和近》

作者——顾城

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一代人》

作者——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雨行》

作者——顾城

云 灰灰的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时远时近……

《小巷》

作者——顾城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奠》

作者——顾城

我把你的誓言

把爱

刻在蜡烛上

看它怎样

被泪水淹没

被心火烧完

看那最后一念

怎样灭绝

怎样被风吹散

《诗情》

作者——顾城

一片朦胧的夕光

衬着暗绿的楼影

你从雾雨中显现

带着浴后的红晕

多少语言和往事

都在微笑中消溶

我们走进了夜海

去打捞遗失的繁星

《悟》

作者——顾城

树胶般

缓缓流下的泪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们相恋的是共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欢

《土地是弯曲的》

作者——顾城

土地是弯曲的我看不见你

我只能远远看见

你心上的蓝天

蓝吗?真蓝

那蓝色就是语言

我想使世界感到愉快

微笑却凝固在嘴边

还是给我一朵云吧

擦去晴朗的时间

我的眼泪需要泪水

我的太阳需要安眠

《泡影》

作者——顾城

两个自由的水泡

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

在微风中散去

我象孩子一样

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的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第二篇:顾城部分诗歌鉴赏

《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 城

【鉴赏一】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鉴赏二】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鉴赏三】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1981年3月

这首诗在某种意义上是顾城作为“童话诗人”的代表性*自白,它展示了诗人对于天真幻境的无限迷恋。在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方面,我们很难提出一个具体的语境,我们仅知道,在1981年,“文革”的岁月仿佛已经离得很远,但人间的痛苦依然存在,顾城已经失业,正与谢烨陷于热恋之中,爱意和被爱使诗人对生命充满了童真的信念,仿佛世界可以由他“任性*”地加以描绘和构筑。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人文理想得到幻觉式膨胀的年代。在思想和文学领域,人们经常谈论的是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好像一旦获得这种解放,我们就可以企及真正的生活天堂。

正是私人的和时代的这两种浪漫主义交汇成了顾城的“童话”,“任性*”只是打开这一童话的性*格钥匙,或者只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理由,它使“童话”世界的呈现有了心理的契机。

接着是童话世界的逐层展开。一双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没有痛苦的爱情、淡绿的夜晚、快乐的小河、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插图的节日„„,所有这些意象在一支虚构的画笔下涌动着,甚至,诗人还为自己构想了一个理想恋人的幻象:穿着秋天的风衣,被燃烧的烛火和枫叶所照亮,四周环绕着爱她却又得不到她的许多男人。此时,顾城与谢烨已经相识,我们不知道顾城为什么需要在一个实在的灵魂之外寻找另一个女人的幻象。也许这暗示着顾城的内在渴望已经超出了谢烨所能承担的部分。

耐人寻味的一节是诗人的自画像:像一只“树熊”,“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这段幻象显示着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惊人的预兆力——十年以后,他真的进入树熊出没的澳洲,居住在英联邦(“维多利亚”)国家新西兰的丛林旁,并且最终在那片丛林里长眠和安息。这种先兆力在顾城的许多诗篇中都有显现,它使我们看到命运之手的严酷。

这首诗还流露出顾城的一些重要的精神特质:他作为“东方民族”个体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作为流亡者的对“大海”的无限渴望,以及“涂去一切不幸”的浪漫主义立场。要理解顾城,就必须对这些精神特质给予必要的关注。

然而,尽管顾城竭力营造着天真的幻象世界,这个“任性*的孩子” 最终不能走进他自己的话语乌托邦里,经过三十七年的努力,他发现了这一切的徒劳,最后,他用锋利的斧子拆毁了自己的童话。

对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的识读,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另一个语言事实,即顾城的诗并没有像许多人曾经攻击过的那样“朦胧”和“晦涩”,相反,它呈现出一种清新流畅的明快风格,所有的段落都以“我”为开端,展开了某种主体中心的句式,仿佛是一个孩子半梦半醒时分的自言自语。这种语言气质与顾城的童话精神是紧密融合的。

《别》 顾城 在春天,你把手帕轻挥,是让我远去,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因为,就像水中的落花,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只有风能体会,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还在心花中纷飞„„

——《顾城诗集》 美点赏读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被誉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此诗写于1979年6月,发表于1980年的《星星》诗刊第3期。这是一首抒情色彩浓郁的爱情诗,主要抒写了“我”在与恋人的“别”时瞬间的怅惘情怀,借以表达穿过黑暗的时光隧道初见曙光的“一代人”的矛盾心境,也道出了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

开篇以“手帕轻挥”这一象征性动作营造出一个在融融春日中情人分别的场面。春天原本是爱情萌发、生机勃勃的季节,是情侣们缠绵厮守的美好时光。就在这“杨柳弄春柔”的烟花三月,“你”和“我”却面临着令人伤怀的离别,可谓“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手帕轻挥”这一满溢柔情的动作描绘出情人依依惜别时的黯然神伤与若有所思,它有着太多意蕴,不由引起“我”的疑虑与猜测:“是让我远去,/还是马上返回”?“远去”是意味着毅然决然放恋人去单飞追梦,还是潇洒背后独自吞咽相思之泪?“马上返回” 是对放飞爱人的暗自悔恨,还是对“我”的万般不舍与眷恋?一切尽在不言中。

“手帕轻挥”的心思无以言说,却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复杂微妙的思绪与愁怀。诗人精心选择了两个独特的比喻性意象“水中的落花”和“花上的露水”,诉说情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春花含情,朝露无意。这两个意象都是无比美好而脆弱、短暂、飘忽、难以捉摸、惹人伤感的。分手是无因的,离别是无由的,仿佛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便是不可知的命运。诗境至此,便脱出喧嚣纷繁的尘世,飞升至一个静谧、透明、单纯、和美的天国中去了,达到了生命与自然、灵魂和本体高度和谐的境界,迷惘变得明朗,感伤变得平静,失落变得无谓。人生自古聚少离多,“别”是造化的注定,是命运的安排。叩问之后终得释然。然而,“相见时难别亦难”,“心非木石岂无感”,“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因为”,这心平气和的自语只是“我”貌似洒脱的自我安慰罢了,洒脱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深沉隐痛与哀怨,更进一步加重了“我”的迷惘、彷徨与忧伤。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落寞、孤独而怅惘的情怀别人不懂,无以对人言说,也无须言说。“只有影子懂得,/只有风能体会”,水中落花的心思只有影子懂得,花间朝露的情怀只有清风明白,有此已足矣。连用三个“只有”将诗人落寞与怅惘的“别”恨挥发得淋漓尽致。

然而,过度压抑便会有幻觉,过分感伤总想有超脱。这种落寞、孤独、惆怅的情怀,剪不断,理还乱,萦绕于心,挥之不去,终于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叹息”之沉重竟惊起彩蝶纷飞。而“彩蝶”意象只不过是往日浓烈的恋情与未来模糊的憧憬在潜意识中的象征而已,对已逝的浓烈旧情的眷恋和对未来飘渺无望的希冀方是“彩蝶纷飞”的真实内涵。小诗至此,嘎然而止,挥之不去的愁绪却仍“彩蝶”般于心头萦绕往返,撞击翻飞,可谓言已尽而意未穷。此诗以朴实的语言抒写了走过荒谬、动荡年代的“一代人”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人生驿站中无处不在的“别”,诗人抒发的不仅仅是古典送别诗中纯粹的离愁别恨,而是包蕴着更丰富复杂的情怀,通过“别”时瞬间所经历的疑虑与猜测——叩问与释然——超脱与向往的情感波折,道出了对难以把握的爱情、理想与同样飘忽不定的人生与命运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此诗诗情含蓄,意象独特,以清新、纯净而凝炼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空灵悠远、淡淡的忧伤与淡淡的憧憬相交织的动人情境。诗人以极其细腻而敏锐的触角,出色地捕捉到了“别”时瞬间心灵深处的情感变幻,以蒙太奇的手法组合,造成了意象的撞击和转换,激发读者以丰富

想象来填补大幅度跳跃而留下的空白,从而大大扩展了小诗的容量。诗的结构匀称,节奏明快,诗情跌宕,多用短句表现情思的流动,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清新纯朴的诗风。难点指津

此诗抒写别情,不同于单纯地抒发离愁别恨的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诗中充溢着感情的跌宕起伏,令人回味。诗人对意象的择取准确形象,善于将抽象的情思形象化、具体化。以“水中花”和“花尖露”两个比喻性意象将抒情主人公“别”时落寞与惆怅的微妙感觉具体化,真切可感。别离纵无奈,人生多坎坷,却幸有清“风”吻朝露,孤“影”伴落花。最后以“彩蝶追花”的典型意象象征着心灵对爱情、理想的追逐,画龙点睛,生动传神,将诗情推向高潮。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赏析一

《一代人》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并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赏析二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 300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00 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短短两句诗,在黑与光的对立统一中,潇洒地跨越了维柯手制的樊篱,抽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

“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干脆的语言,执着的追求意向同样显示了一种性格,可以说,这也是一首“性格诗”。它汇集了思维与表现、形式和内容、标题与诗体之间在大小、深浅、形象抽象等方面的一系列矛盾,最终熔入18个字中,深沉而潇洒地突出了当代人的精神意象。果然引爆了同代人的情感!《一代人》真是一枚神奇的“雷管”。赏析三

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顾城的诗抱肯定或是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称赞。

在审美原则上是全新的。它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一代人觉醒的象征),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整首诗,宛如一幅有立体感的版画。

“黑夜”与“光明”形成暗色与亮色的鲜明反差,“黑色的眼睛”是经过变形的意想,渗透出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艺术表现触发了读者的想象,于是,在想象的屏幕上出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年代,那在荒谬现实中扭曲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那埋藏在心底的潜能所爆发出的顽强求索的精神.„„。这是整整“一代人”的雕像。

“黑夜-眼睛-光明”一个简单的意向群构成了一个开放时空——历史转折关头特有的社会景象和人的心理结构。有限中表现出无限,单纯中包孕着深厚,这是诗的特有规律。新诗潮的先行者在追寻人性复归的同时,也在追寻诗向本体的复归。

这首小诗体现了一种现代美的风格。它打破了传统的和谐构图,以不和谐的意象组合造成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迫使人对历史进行反思。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顾城《小巷》赏析

诗题是“小巷”,由此,我们不妨做这样的猜测:这条深深弯进诗人生命里的小巷,肯定发生过什么。对于一贯唯美的顾城来说,小巷里发生的,肯定是一个美丽而伤感的故事。正是这个故事,致使诗人,多年后,还魂牵梦绕,难以忘怀。

然而,这是一条“没有门/没有窗”的小巷。

有门,诗人可以用钥匙打开。有窗,诗人可以破窗而入。但是,随着时光的流失,这些对于诗人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绝望的情绪,首次流露。

但是,诗人并没有死心,仍然在绝望中抱有一丝渴望。于是,“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本来,用钥匙敲墙,就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何况还是一把“旧钥匙”呢?短短两行,就将诗人伤感绝望的情绪推向极至,不愧为大家之作。

顾城多短诗,但大多小诗不小:灵气,节制,层次感强,张力十足。《小巷》同样体现了他的这一艺术特色。

《山影》 山影里 现出远古的武士 挽着骏马 路在周围消失 他变成了浮雕 变成纷纭的故事 今天像恶魔 明天又是天使

这是首压轴诗,诗文的重点是最后那两句。“今天像恶魔,明天又是天使”这是刻画了作者本人内心的一种纠结,也是作者双重人格的一种体现。人都是这样具备“意识与下意识”这样两种状态的。

所以这首诗基本是描述人性的,尤其是像顾城这样的极端童话诗人,其人格分裂情况更为严重。

《微微的希望》

我和无数

不能孵化的卵石

垒在一起

蓝色的河溪爬来

把我们吞没

又悄悄吐出

没有别的 只希望草能够延长

它的影子

诗人把自己比作一个不能孵化的卵石,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然而,我们在绝望里不抱希望的时候,总有些微微的希望来冲淡绝望的呈色。河水给了卵石些许的温柔,可谁又不想去留住这偶而的希望,所有的卵石被希望浸湿,河水退去的时候,并不愿它离开。这里的草暗指的是就是那微微的希望,当希望来而又去的时候,多想拽住她的影子,给剩下的孤单一点点怀念。

《雨行》 云, 灰灰的 再也洗不干净 我们打开雨伞 索性涂黑了天空 在缓缓飘动的夜里 有两对双星 似乎没有定轨 只是时远时近……

首先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灰色的云带有厌恶的情绪,大概是指**年代的政治氛围吧,这首诗名为雨行,正是要表达在十年**的政治风雨中的一些感受,接下来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对当时的现实感到绝望和厌恶,所以才会写到“我们打开雨伞,索性涂黑了天空”这样的诗句。

如果第一小节是写当时的社会环境,那么第二小节就是写诗人的个人命运。“似乎没有定轨”给人一种漂泊无意的印象,表的了诗人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

泡影

两个自由的小泡,从梦海深处升起„„

朦朦胧胧的银雾,在微风中散去。

我像孩子一样,紧拉住渐渐模糊的你。

徒劳地要把泡影 带回现实的陆地。

Bubbles

Two tiny, free bubbles Rise from the depths of a sea of dreams…

A vague haze, a slivery mist Lifts in a soft breeze.Like a little child I cling to you, as you fade away.Vainly trying to drag a bubble Back to the land of reality.《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感觉是如此重要,对于诗的受者(即读者),如别林斯基所说的:“诗歌是这样一种东西,要理解它,必须从感觉开始,而不是从反省开始;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后者必须是前者的结果。”对于诗的与者(即诗人),则如艾青所说的:“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由此可见,没有诗的与者和受者的感觉的交流,就不能使诗最终实现“完成”阶段。

顾城的《感觉》,捕捉感觉入诗。要读懂这首诗,一定要破除一个习惯的成见,即每首诗都必须要有主题。事实上,诗可以有主题,也可无主题。一种意念,一种感受(包括感觉),一种情愫,一种趣味,都可以单.独.织就诗。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为此他强调指出:“发现这些未发现的诗,第一步得靠敏锐的感觉,诗人的触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的底子里去。”顾城童年时代被十年**的风雨赶出文化的伊甸园,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滩、野花为伴。大自然的云光水声,洗净了他的感觉能力,一旦发而为诗,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顾城的这首小诗,是将感觉语词化的结晶。

诗裁为两节,每节四行,格式齐整。首节驱灰色天地扑入读者眼帘:天、路、楼、雨是灰色的——这是铺垫,在色彩上是欲扬先抑;第二节别见洞天,豁然开朗,在一片灰色的世界里,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诗人从调色盘里,仅撷取灰、红、绿三种颜色,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多么精彩的印象派画景!平淡质朴、朴曝无华的语言组织成的诗的画面,之所以能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其奥秘诚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诗人把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变成诗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计中淹没一切,使其它特征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并且把“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正是诗人必须持有的“独特的感觉”。顾城成功地将这独特的感觉铭刻在了诗内。

世界是由颜色构成的。顾城却独独拈出三种(其间“雨是灰色的”更是诗人的主观印象),而弃其它于不顾;这些感觉是未经理性过滤的感觉,仅徘徊于感性认识的门口就被诗人敏锐地逮住,带有强烈的直观感。《感觉》有意回避对具象的栩栩如生的描摹,仅仅冻结感官摄取的直觉,如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所说:“我的愿望是再现我听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宁要感觉而放弃情节的课题”,但作品却获得了成功。当读者步入诗人所描绘的灰色天地,又陡然领略鲜红和淡绿的明丽色调,突兀感、新鲜感、舒畅感不是象通电一样摇撼心湖吗?

读者从《感觉》一诗中获得的决非仅仅是纯感官刺激。换言之,诗人仅捕捉瞬间感觉入诗,读者从中却可收获知性的认识。那从灰色天地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的鲜红和嫩绿,不也是对亮色,抑或是对青春和力的赞美吗?即便是“走过两个孩子”这一细节,细细揣摸,亦有深意可究。它表现的不正是诗人对童心的酷爱吗!顾城是以童心为诗的生命的呵!诗的画面仿佛告诉人们,在一片灰蒙蒙的天地间,“鲜红”的孩子和“淡绿”的孩子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弧线》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这首诗的题目便是弧线。弧线的名词解释便是圆周或曲线上任意的一段。由此,在读顾城这首的时候,不由会想象到诗人用他的笔在空白的空间中画下了一段段弧线。

鸟儿在空中的转向,弧线如同急转的痕迹,是带着坚毅的柔美。少年因捡拾而弯曲的背,就有点像佝偻的弧度。葡萄藤的便是一种带着喜悦的性感曲线,让人联想到想到美好事物脸带微笑的那种弧度。其实诗人为我们刻画的弧度,有自然的,也有非自然。就像诗人本身的际遇一般,一般是现实的,一般又是幻想的。我们不凡可以在诗中可以看见诗中的两个对比。飞鸟这种自然中生命自然翱翔的迹象与人类这种可以改造自然的坚硬形象。这里面,既有诗人对自由生命本质的赞颂,也有对人性被当代物质文化扭曲的讽刺。同时便是葡萄藤与海浪的对比。这是一种柔性的对比。葡萄藤孕育生命的幻想无疑是一种怀孕的女人嘴角带着的那一抹神秘微笑。而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却是一种对冲破自由的的弧线。透过这种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诗人不仅仅是在描写这些自然与人类的弧线,为我们刻画出四种不同而又有相同之处的弧线。但是,这其中自然还是包含着诗人自身感情的弧线刻画。我觉得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似乎带着诗人对自己的自喻。我们知道海浪是天下最柔弱安静的喻体,但是风暴来临它又变得残忍而刚烈。这是一种极端的混合物,正像顾城自己一样。他也是这样一种有着诗人单纯的心和被社会现实所包围的触感的混合物。也许。顾城也是多么想自己是如同海浪一样。当被迫退缩的时候,也是一种带着骄傲而耸起自己坚硬的背脊来

宣誓自己的用不放弃。也许,这也是顾城对一种人性的期盼。他期盼当人类面对困苦而退缩的时候,也应该是带着不屈服的精神而挺起自己的背脊的。

同时,在诗中读者都会被诗人描写“少年捡拾一枚分币”这样的情景所吸引。我们会不禁想到,这是一种对物质文化的反讽。其实,少年本是弯下腰去是没有错的。而且当一个心怀感恩的少年若是心里想象这要把这枚分币交给警察叔叔的话,那么这样一个场景可能是一种另类的美。可见诗人讽刺的是少年后面所暗藏的那种恐怖的文化。那种被物质文化充斥,让人向金钱低头的文化。这样一种文化,对于能够幻想世界是完美乌托邦的诗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讽刺。能够写出这样诗歌的诗人,他的心事感怀天下的。可是当一个诗人用不属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规矩的视角的时候,他内心所感怀的天地无疑是被更加的细化了。因此,当诗人写少年的时候,可以想象,我们身边不正是又无数这样的少年被一种文化一种思想驱使着弯下了要去。人类弯腰,要么是极其的恭敬,要么就是极其的卑微。但在诗人笔下,这样的弯腰无疑是许多人的写照,许多对分币所折射的金钱文化的刻画。

顾城,无疑是个有才华够思想的诗人。《弧线》无疑在创作中也直接采用白描的手法来展示最真实的弧线。这样一种手法的写法,大有让人感到大道无形的感觉,让人感觉这弧线幻化出诗人无数念头的思想线条。让我们于此时此刻细细品味。

《规避》 穿过肃立的岩石 我 走向海岸 “你说吧

我懂全世界的语言” 海笑了 给我看 会游泳的鸟 会飞的鱼 会唱歌的沙滩 对那永恒的质疑 却不发一言

《案件》

黑夜 象一群又一群 蒙面人 悄悄走近然后走开 我失去了梦

口袋里只剩下最小的分币 “我被劫了” 我对太阳说 太阳去追赶黑夜 又被另一群黑夜 所追赶

《在夕光里》 ——顾城

在夕光里,你把嘴紧紧抿起:

“只有一刻钟了!”

就是说,现在上演悲剧。

“要相隔十年、百年!”

“要相距千里、万里!”

忽然你顽皮地一笑,暴露了真实的年纪。

“话忘了一句。”

“嗯,肯定忘了一句。”

我们始终没有想出,太阳却已悄悄安息。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分别的戏剧性场面。富有孩子气的“我”和“你”,都带有一种快活的玩笑心理,来努力扮演人们习惯的感人角色。他们不断用夸张的话语,来加深悲剧感,但不很成功。

这里主要表现一种对习惯又好奇又不敬的儿童心理;“顽皮时一笑”就使神圣而古老的浪漫派情感,黯然失色。

眨 眼

顾城

在那错误的年代里,我产生了这样的“错觉”。我坚信,我目不转睛。彩虹,在喷泉中游动,温柔地顾盼行人,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团蛇影。时钟,在教堂里栖息,沉静地嗑着时辰,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口深井。红花,在银幕上绽开,兴奋地迎接春风,我一眨眼——

就变成了一片血腥。为了坚信,我双目圆睁。

在“眨眼”间,“彩虹”变成“蛇影”,“时钟”变成“深井”,“红花”变成“血腥”,这是一种错觉,是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特定心理所产生的超常感觉,这种感觉往往通向更高层次的真实。顾城说过:“我所感觉的世界,在艺术范围内,要比物质的表象更真实。”“蛇影”、“深井”、“血腥”,是带有荒诞意味的意象,是心灵受到戕害发生倾斜后对客观物象所

产生的错觉。尽管诗中隐去了心灵上的暗影,但仍能从审美意象的误差中,发现那潜藏在意象背后的“黑色的眼睛”。

开头和结尾两个“坚信”遥相呼应,造成了戏剧性效果:从“坚信”出发,看到的却是严重的变态,这意味着什么呢?诗前的“小序”作了回答。

写错觉、幻觉、潜意识,是朦胧诗作者的一种探索,顾城擅长捕捉瞬间产生的错觉,并用色彩鲜明的意象使其凝形,用最经济的文字将读者引入用错觉构成的意境之中。诗的“以少总多”的本质,诗的言外无穷之意,皆在此呈现。

(《朦胧诗·新生代诗百首点评》,南开大学出版社,105页。)赏析二 戴达

错觉是人在刺激物直接作用下所产生的时间、距离、方位等不准确的知觉,在一定条件下是不会消失的。这种心理现象,经常被用于审美过程和艺术创作中。以错觉入诗,竟成佳句,古已有之。这首诗写的是一种“错觉”。一种眨眼之间产生的“错觉”。诗人将“错觉”写入诗中,他抒发的是一种心理的真实情绪,真实,真实得可以使人摸得着的感受。与通常描写审美过程的错觉的诗的不同之处是,顾城是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觉”而故意为之的,并且将它凝固在诗行中:诗除了直截了当地点明作者写的就是“错觉”,还在开头和结尾重复地呼喊着:“坚信”!遥相呼应,有意造成一种戏剧性的效果,从“坚信”出发,“怒目圆睁”,可是“眨眼”之间,看到的却是严重的变态。诗人这样写无疑为的是强化“错觉”。诗人带着理性的思索楔入“错觉”之中,他是借助“错觉”驱使读者进入他的思考的领地,一起去思索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对这种原因,诗人实际上已经作了回答:那是一个“错误的年代”,这种表明是过于直露了,但也可理解为诗人对那个“错误的年代”的愤慨,以致这愤慨之情情不自禁地溢于言表。

诗人写“错觉”只不过是表明那个错误年代的错误,所以很难避免不囿于理念,好在他选择的形象很得体,因此人们信服诗人笔下的“错觉”:彩虹-蛇影,时钟-深井,红花-血腥;两两相比,由前一个感觉跳到后一个感觉,并不显得突兀,两者之间或在形状,或在色彩,或在质感上都有某种相似之处,所以这种“错觉”容易被读者接受;它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和它们各各所对应的物体相比,“蛇影”、“深井”、“血腥”给人一种怵目惊心的感觉,人们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错误的年代在诗人心灵上投下的阴影。

门 前

顾 城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

我们站着

扶着自己的门扇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 草在结它的种子

风在摇它的叶子

我们站着,不说话

就十分美好

有门,不用开开

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早晨,黑夜还要流浪

我们把六弦琴交给他

我们不走了,我们需要

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

我们要乘着它

度过一生

土地是粗糙的,有时狭隘

然而,它有历史

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

一份露水和早晨

我们爱土地

我们站着,用木鞋挖着

泥土,门也晒热了

我们轻轻*着

十分美好

墙后的草

不会再长大了

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

选自《八十年代诗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门前》是一首童心外溢的诗,写于1982年8月,词句平淡明白,以儿童般的遐想完成节律与意境上的天然纯真。

然而,这毕竟是一篇成年人的童话,它不是把美好寄托在遥远的地方,它也不敢如孩子般坚定不移地幻想着未来,而是把希望放在一个“门口”、一个“早晨”。这个狭小的地域“门口”,这段短暂的时光“早晨”,在我们看来,似乎并不象征着童年,并不象征着蓬勃的生机,而只是带着这样的一种童年的幻想在漫长的纷繁生活中,随时可以出现的短暂的“美好”。

顾城是从“文革”中泅游过来的诗人,他如同从沼泽中起来的麋鹿一般,不会为遍地鲜花的大地所迷醉。因而他对存身的时空不敢有丝毫的慷慨,而是将经过的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抓住细细地咀嚼一番。

我们看到:“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我们看到:“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诗人给了我们一个狭狭的场景,一段短短的时间,一种几乎是静止的运动。他嚼得这样细,这样有滋有味。他在这几行恬静的笔触中向我们展现了什么呢?展现了饱尝甜酸苦辣的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对生命中偶尔呈现的短暂美好的极其珍惜。

片刻的美好时光,也许要用几十年的等待和挣扎来换取,头脑清醒的人决不会天真地去崇拜未来。一旦拥有,就要好好把握,也许,这一瞬间的美好在生命中只有一次。因而诗人写道:“有门,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因而诗人说:“早晨,黑夜还要流浪/我们把六弦琴给他/我们不走了,我们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灭的土地/我们要乘着它/度过一生”。诗中以对失去美好的恐惧来拒绝时空的扩展,这是用心的首饰盒收藏了人生中点点滴滴的美好。我们大概不会再去指责这几行诗中,透出的保守和消极吧,我们不难理解,“有门不用开开”、“把六弦琴给他”并非是对生活的叛逆,而是对美好的至爱与依恋。对于土地,诗人却用一个“乘”字,读者会自然联想到阿拉伯童话世界中那一张飘越天空的神奇地毯。

所有的诗人,都是具有儿童情结的,因而一旦那种童年的梦想在现实中被我们的灵魂所感知,也许便会成为永恒。

《门前》的结尾三节,似乎就是在这种时空大与小、长与短的辩证统一中,完成了美的大圆满。“土地”“它有历史”,有时“是粗糙的”,“有时”是“狭隘”的,然而“我们热爱土地”。因为它在这个瞬间是这么美好,“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泥土,门也晒热了/我们轻轻*着”。尽管门前的土地连结着无限广阔的时空,但是在这个小小的特定的时空中,它呈现了诗人心中完整的美,它便“十分美好”,它就是全宇宙了。

是的,“墙后的草”还用“再长大”吗?当“它只用指尖,触了触阳光”的一瞬间,不正是整个生命历程的完美体现吗?

《门前》的确是一首“童话诗”,它轻轻地抹去了遥远未来的光环,只是在心和景交接的一刹那,向我们展现了全部的美好。

顾城《生命幻想曲》 解读

把我的幻影和梦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篷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没有目的

在蓝天中荡漾

让阳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肤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黑夜来了

我驶进银河的港湾

几千个星星对我看着

我抛下了

新月---黄金的锚

天微明

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

碰击着

“轰隆隆”---雷鸣电闪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用金黄的麦秸

织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

让时间拖着

去问候世界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昼象峰巅

睡吧

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

累倒了

黄尾的太平鸟

在我的车中做窝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太阳烘着地球

象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

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

象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

我的生命

我要唱

一支人类的歌曲

千百年后

在宇宙中共鸣

——顾城《生命幻想曲》

我觉得要理解顾城这首诗,首先得了解顾城的诗感受世界的方式。顾城是一个热爱自然的人。在他的诗中,大自然充满了神奇,是那样美丽。这种美丽是纯朴的,也是华丽的。之所以说它纯朴,是因为它是一种古老的神话式的审美方式的结果;而说它华丽,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僵化的概念化的话语方式,早已经与这种纯朴相隔离。

顾城的《生命幻想曲》充满了新奇的想象。这些想象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将个体生命融入自然的结果。于是,“我”才能“把我的幻影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才

能让太阳当我的纤夫,才能“抛下了新月——黄金的锚”,才能“用金黄的麦秸/织成摇篮/把我的灵感和心/放在里边”......这一系列的天才的想象让我们觉得我们不是站在世界的另一端,去审视这个世界;而是将生命融入其中,整个世界即是我的情感世界,它是温情脉脉的。当我们身在一个异化的世界中,身为整个社会大机器的一个零件,不得不像冷漠的机械一样在理性的框架内生活的时候,诗歌可能是我们通向温情的唯一的窗口。

顾城的《生命幻想曲》还是年仅十五岁的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顾城是一个忠实于理想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中总是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生命幻想曲》的前三节是诗人对一种理想的自由的生命境界的肯定和期许。“没有目的/在蓝天中荡漾/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这样的生活是多么逍遥自适!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庄子式的逍遥的人生观。第三节是诗人对时光的思考。在时光面前,我们总是身不由己,被“强光的绳索”拉着,“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我们的生命是被动的,“被风推着/向东向西”。“太阳消失在暮色里”这一句真好。对命运的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感慨,全部浓缩在这一句喟叹中了。诗歌的好处就在于不明说,但是却真实地感受到了。诗歌是通过什么获得这一神奇的效果的呢?是意象。意象凭什么具有这种魅力呢?我想正是人的心灵与物象的契合。

第四节“黑夜来了/我驶进银河的港湾”。“我”看到的是什么呢?“几千个星星对我看着”,“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碰击着/“轰隆隆”——雷鸣电闪”。当“抛下了新月——黄金的锚”的时候,我再次发出了对命运的询问:“我到那里去呵/宇宙是这样的无边。”是呀,自然是这样广阔,而人却如此渺小。以我有限的生命怎么能够去寻索无限的自然之秘呢?

诗人的回答是这样的:“我把希望溶进花香/黑夜象山谷/白昼象峰巅/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生命是有限的,命运中不可避免山谷和峰巅,起落都是平常事。而“我把希望溶进花香”,生命终将逝去又怎么样?我已经领略了自然和人生之美。这就足够了。因此,即使“时间的马/累倒了”,“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太阳烘着地球/象烤一块面包”。真是天才的想象力!“我行走着/赤着双脚/我把我的足迹/象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是呀,生命就是一个行走的过程。“我”的足迹所到之处都融入了我的生命。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这行走中去体验、去见证吧。

诗人的抱负是“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或许,他已经实现了

1971年夏天,年仅15岁的顾城用手指在沙地上写下了这首《生命幻想曲》。数年之后,它发表在北京一家叫《蒲公英》的文艺小报上,人们为之惊艳,几万份报纸被抢购一空。当时,依然还很年轻的顾城一口气买下一百份《蒲公英》,捧着它们在大街上高兴地奔跑。

诚如标题所揭示的,这是一首与生命有关的幻想曲——诗人通过幻想的旅程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里,诗人幻想着以贝壳作船、晨雾作帆,在蓝天中荡漾。因为没有目的,所以被太阳用“强光的绳索”拉着,被风推着“向东向西”。一天一夜过去了,“我”还是感到迷茫,不知去往何方,因为“宇宙是这样的无边”——此时的天空(诗人比喻为海洋)已经“挤满阴云”,并且“雷鸣电闪”,这暗示了“我”寻找的失败以及“我”内心的失落与彷徨。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在幻想中重新出发。这次,“我”以摇篮为车、时间为马,带上“灵

感和心”——这与第一部分里的“幻影和梦”不同。这表示,“我”决定用自己的心灵和感觉去寻找。在这次旅行中,“我”接触到了一个更为微观与美好的世界——百里香和野菊散发着芳香,蟋蟀抖动着琴弦。“我”确信自己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心生希望,但世界依然是如此的广阔,而且变幻莫测——“黑夜像山谷/白昼像峰巅”。为了不受干扰,“我”决定“合上双眼”,完全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感觉。接下来,“我”继续执著地寻找,即使时间的马累倒,太平鸟降临(暗指生命停止),仍要“徒步走遍世界”。可是,生命既已停止,为何还能把足迹印遍大地?这便是“我”要寻找的生命的意义,“我”要让自己生命的价值比生命本身留存得更为久远——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

在第二次寻找中,诗人意识到,艺术才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顾城的父亲也是一位诗人。受父亲的影响,顾城从小就热爱诗歌创作。1969年,顾城一家被下放到山东东北部一个荒凉的村落,顾城的少年生活就从这里开始了。对此,顾城后来在《少年时代的阳光》一文中写道:“生存需要温度。我的使命,是在毫无遮拦的荒滩上寻找柴草。北方的土地是巨大的,天空也惊人的宏伟。这种伟大的压力,常常迫使我呆立很久,去想一些古怪的诗句。我常常默念着,飞快地跑回家,好像怕什么珍贵的种子被风吹走。那时,我最大的愉快,就是在擦亮的油灯下,记下心中的世界。”

《摄》 阳光 在天上一闪 又被乌云埋掩 暴雨冲洗着 我灵魂的底片

《结束》 一瞬间—— 崩坍停止了

江边高垒着巨人的头颅 带孝的帆船 缓缓走过 展开了暗黄的尸布 多少秀美的绿树 被痛哭扭弯了身躯 在把勇士哭抚 残缺的月亮 被上帝藏进浓雾

一切已经结束

《雨后》 雨后 一片水的平原 一片沉寂

千百种虫翅不再振响 在马齿苋 肿痛的土地上 水虱追逐着颤动的波 花瓣、润红、淡蓝 苦苦地恋着断枝

浮沫在倒卖偷来的颜色…… 远远的小柳树 被粘住了头发 它第一次看见自己 为什么不快乐

《我是一座小城》 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还偷偷掩藏着—— 儿时的深情„„ 我的梦,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森严的殿堂,没有神圣的坟陵,安安静静,安安静静。只有一团薄雾,只有一阵微风,还悄悄依恋着—— 童年的纯真„„ 啊,我是一座小城,一座最小的城,只能住一个人,只能住一个人,我的梦中人,我的心上人,我的爱人啊—— 为什么不来临? 为什么不来临?

在诗中,了了数语,就将脆弱的灵魂轻松展现。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 顾城如是说。我们的心,又何尝不是呢? 顾城看似幼稚直白的诗歌文本与耐人寻味的诗歌主题之间所形成的张力,正是顾城诗歌的特点所在,魅力所在。

在《小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很容易读出诗人那种若隐若现的心灵孤独和忧伤,出于对理想的追寻热爱,对现实的不满,诗人的心像一座远离都市喧嚣的山城,既“不森严”,也“不神圣”,像一片绿叶那么质扑,像一簇映山红那么轻盈,象一团薄雾那么轻盈,诗人纯真的心,寂寞的慌,孤独的魂,于是无论白天夜晚,无论醒来还是在梦中,他都在热切的等待“心上人”“梦中人”“爱人”的到来。读他的诗是一种人生的探求,灵魂的解析。每一次读顾城的诗,都有不同的感受。读他的诗,我们一直感到我们面对着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时而睁着圆乎乎的大眼睛,巴眨巴眨的,时而托着下巴,稍作沉思状,时而扳着指头,把着指甲,喃喃自语„„那些由童贞引发的情思、意念、幻想、体验总是带着谦卑、天真、好奇的光彩。

顾城呼唤了一代人用黑眼睛寻找光明,他自己最后还是走进了黑暗,这难道是诗人的宿命?令人叹息......是个世界造就了诗人,还是这个世界扼杀了诗人?我们的心灵需要感动,我们的生活需要好诗,为那些早早离开我们的诗人祝福,愿生命停止、灵魂在前进的人,如秋叶般静美...《奠》 我把你的誓言 把爱

刻在蜡烛上 看它怎样 被泪水淹没 被心火烧完 看那最后一念

怎样灭绝 怎样被风吹散

整首诗安详、平静,仿佛一个看透世事的老人在喃喃低语,然而这更像无情的谶语,揭示出了诗人内心的厌倦以及因厌倦而招致的结果。2003年1月,在一篇关于张枣的诗歌印象的文章中,再次提起了《墓床》:“读张枣的诗歌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顾城,那个绝代天才,他对文字有着天生的敏感,他的诗就像用手指轻拂丝绸,总能让你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舒适,即使他的本意是要表现并不‘舒适’的诗意,最典型的代表是八行短诗《墓床》„„”把最不舒适的诗意用最舒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当代诗坛,除了顾城,还有几人能够做到?

《墓床》无疑首先是以其文学价值而存在的,但因为字里行间隐约可见的作者心路历程以及作者的最终结局,它足以成为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对象,即它兼具了文学和文学史的价值。

诗人最后的诗歌作品有一篇是可以当作遗言来看的,这就是《墓床》:

“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松林中安放着我的愿望/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人世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死亡在诗人看来已经不是痛苦而悲哀的事情,只是行走疲惫后舒适的休息,心里充满着渴望与期待,而人世呢“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仍然是些说三道四苟且偷生的无聊人,他们把诗人的死当成饭后的谈资,如此麻木如此冷酷,这样无奈的人生诗人已经疲倦,他渴望宁静与长久的睡眠。

雪人

顾城

在你的门前 我堆起一个雪人 代表笨拙的我,把你久等。

你拿出一块棒糖,一颗甜甜的心,埋进雪里,说这样就会高兴。

雪人没有笑,一直没作声。直到春天的骄阳,把它溶化干净„„

人在哪呢? 心在哪呢? 小小的泪潭边

只有蜜蜂

——选自《顾城新诗自选集》

[赏析]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含蓄地表达了“甜甜的心”还在的意思。托物言志,很含蓄,有蕴

藉之美。全诗笼罩着童话般的氛围,让我们看到,大诗人也会以清纯的笔调来抒写美丽的青春。诗

并不是写得越晦涩越好。

《绿地之舞》 绿地上、转动着,恍惚的小风车,白粉蝶像一片旋涡,你在旋转中飘落,你在旋转中飘落…… 草尖上,抖动着 斜斜的细影子,金花蕾把弦儿轻拨,我在颤音中沉没,我在颤音中沉没…… 呵,那触心的微芳,呵,那春海的余波,请你笑吧,让我哭吧,为到来的生活!为到来的生活!

给我的尊师安徒生

安徒生和作者本人都曾当过笨拙的木匠。

(一)你推动木刨,象驾驶着独木舟,在那平滑的海上,缓缓漂流„„

刨花象浪花散开,消逝在海天尽头;

木纹象波动的诗行,带来岁月的问候。

没有旗帜,没有金银、彩绸,但全世界的帝王,也不会比你富有。

你运载着一个天国,运载着花和梦的气球,所有纯美的童心,都是你的港口。

(二)金色*的流沙

湮没了你的童话

连同我——

无知的微笑和眼泪

我相信

那一切都是种子

只有经过埋葬

才有生机

当我回来的时候

眉发已雪白

沙漠却成了

一个碧绿的世界

我愿在这里安歇

在花朵和露水中间

我将重新找到

儿时丢失的情感

顾城从少年时代就喜欢读安徒生童话,他说:“当我打开安徒生童话,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光辉。我向它走去,我渐渐透明,抛掉了身后的暗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一个是丹麦的童话作者,一个是中国的“童话诗人”;然而,在对艺术美的追求上,在对人生的体验上,二人却有相通之处。顾城追求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他想和安徒生一样“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给我的尊师安徒生》,就是“童话诗人”顾城用自己的诗美学观和自己独特的心境,建构的一个梦幻般的诗的空间。在这里,没有昏暗的工作间,没有飞扬的锯屑,有的是“缓缓漂流”的“独木舟”和“散开的浪花”,有的是“运载着花和梦的气球”。这是一个美丽、纯净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既是安徒生的,也是诗人自己的;然而,现实的-阴-影总要潜入那美好的梦境。诗人感觉到“金色*的流沙/湮没了你的童话/连同我——/无知的微笑和眼泪”。人生的厄运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将苦涩的“种子”“埋葬”在地的深处,让它重新发芽,将荒芜的“沙漠”变成“一个碧绿的世界”。

顾城将眼泪在生活的蚌贝中磨砺成晶莹的诗句,将“遥远而清晰”的梦,雕琢成高于现实世界的艺术天国。

《熔点》

阳光在一定高度使人温暖 起起伏伏的钱币 将淹没那些梦幻 桔红色苦闷的砖

没有一朵花能在土地上永远漂浮 没有一只手,一只船 一种泉水的声音 没有一只鸟能躲过白天 正像,没有一个人能避免 自己

《感觉》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

感觉是如此重要,对于诗的受者(即读者),如别林斯基所说的:“诗歌是这样一种东西,要理解它,必须从感觉开始,而不是从反省开始;在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后者必须是前者的结果。”对于诗的与者(即诗人),则如艾青所说的:“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由此可见,没有诗的与者和受者的感觉的交流,就不能使诗最终实现“完成”阶段。

顾城的《感觉》,捕捉感觉入诗。要读懂这首诗,一定要破除一个习惯的成见,即每首诗都必须要有主题。事实上,诗可以有主题,也可无主题。一种意念,一种感受(包括感觉),一种情愫,一种趣味,都可以单.独.织就诗。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为此他强调指出:“发现这些未发现的诗,第一步得靠敏锐的感觉,诗人的触角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的底子里去。”顾城童年时代被十年**的风雨赶出文化的伊甸园,放逐到农村,与白云、沙滩、野花为伴。大自然的云光水声,洗净了他的感觉能力,一旦发而为诗,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顾城的这首小诗,是将感觉语词化的结晶。

诗裁为两节,每节四行,格式齐整。首节驱灰色天地扑入读者眼帘:天、路、楼、雨是灰色的——这是铺垫,在色彩上是欲扬先抑;第二节别见洞天,豁然开朗,在一片灰色 的世界里,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诗人从调色盘里,仅撷取灰、红、绿三种颜色,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多么精彩的印象派画景!平淡质朴、朴曝无华的语言组织成的诗的画面,之所以能散发出诱人的芬芳,其奥秘诚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的,诗人把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变成诗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计中淹没一切,使其它特征处于被忽略的地位;并且把“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这正是诗人必须持有的“独特的感觉”。顾城成功地将这独特的感觉铭刻在了诗内。

世界是由颜色构成的。顾城却独独拈出三种(其间“雨是灰色的”更是诗人的主观印象),而弃其它于不顾;这些感觉是未经理性过滤的感觉,仅徘徊于感性认识的门口就被诗人敏锐地逮住,带有强烈的直观感。《感觉》有意回避对具象的栩栩如生的描摹,仅仅冻结感官摄取的直觉,如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所说:“我的愿望是再现我听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宁要感觉而放弃情节的课题”,但作品却获得了成功。当读者步入诗人所描绘的灰色天地,又陡然领略鲜红和淡绿的明丽色调,突兀感、新鲜感、舒畅感不是象通电一样摇撼心湖吗?

读者从《感觉》一诗中获得的决非仅仅是纯感官刺激。换言之,诗人仅捕捉瞬间感觉入诗,读者从中却可收获知性的认识。那从灰色天地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的鲜红和嫩绿,不也是对亮色,抑或是对青春和力的赞美吗?即便是“走过两个孩子”这一细节,细细揣摸,亦有深意可究。它表现的不正是诗人对童心的酷爱吗!顾城是以童心为诗的生命的呵!诗的画面仿佛告诉人们,在一片灰蒙蒙的天地间,“鲜红”的孩子和“淡绿”的孩子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小贩》 在街角 铺一张油布 前边是路 他们很灵敏 是网上的蜘蛛 他们很茫然 是网中的猎物

《我耕耘》 我耕耘 浅浅的诗行 延展着 像大西北荒地中 模糊的田垄 风太大了,风 在我的身后

一片灰砂 染黄了雪白的云层 我播下了心 它会萌芽吗? 会,完全可能 在我和道路消失之后 将有几片绿叶 在荒地中醒来 在暴烈的晴空下 代表美 代表生命

《简历》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 始终没有长大 我从北方的草滩上 走出,沿着一条 发白的路,走进 布满齿轮的城市 走进狭小的街巷 板棚。每颗低低的心 在一片淡漠的烟中 继续讲绿色的故事 我相信我的听众 ——天空,还有 海上迸溅的水滴 它们将覆盖我的一切 覆盖那无法寻找的 坟墓。我知道 那时,所有的草和小花 都会围拢 在灯光暗淡的一瞬 轻轻地亲吻我的悲哀

《悟》 树胶般 缓缓流下的泪 粘和了心的碎片 使我们相恋的 是共同的痛苦 而不是狂欢

《星岛的夜》 敲敲

星星点点的铃声 还在闪耀 在学校 在课桌一角 有一张字条 是最初的情书? 是最后的得数? 谁能知道 房上猫跳 吓灭了萤火虫 蜗牛在逃跑 还在盯梢—— 歪歪斜斜的影子 悄悄

《假如……》 假如钟声响了 就请用羽毛 把我安葬 我将在冥夜中 编织一对 巨大的翅膀

在我眷恋的祖国上空 继续飞翔

假如„„ 假如钟声响了 就请用羽毛 把我安葬 我将在冥夜中 编织一对 巨大的翅膀 在我眷恋的祖国上空

继续飞翔

顾城的诗并不偏爱于爱情,像这首爱国诗,《假如》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个爱国的赤子之心,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假如死亡之钟敲响,那么就为我用羽毛安葬,我要在黑夜中用羽毛编织一对翅膀,用这双翅膀继续在我眷恋的祖国上自由飞翔。即使死亡,也要落叶归根,誓死报效祖国

《有时》 有时祖国只是一个 巨大的鸟巢 松疏的北方枝条 把我环绕 使我看见太阳 把爱装满我的篮子 使我喜爱阳光的羽毛 我们在掌心睡着 像小鸟那样 相互做梦 四下是蓝空气 秋天 黄叶飘飘

《不要在那里踱步》 不要在那里踱步 天黑了

一小群星星悄悄散开 包围了巨大的枯树 不要在那里踱步 梦太深了 你没有羽毛

生命量不出死亡的深度 不要在那里踱步 下山吧

人生需要重复

重复是路

不要在那里踱步 告别绝望

告别风中的山谷 哭,是一种幸福 不要在那里踱步 灯光

和麦田边新鲜的花朵 正摇荡着黎明的帷幕 Don't there pace It's getting dark A small group of stars quietly away Surrounded the great tree Don't there pace Dream is too deep You have no feather Life is the depth of the death Don't there pace Came down from the mountain, Life need to repeat Repetition is the way Don't there pace Farewell to despair Say goodbye to the valley in the wind Cry, is a kind of happiness Don't there pace light Fresh flowers and crop edge The curtain of the dawn is the shake

第一段:一般都是按掌纹来算命,攥起拳头,就是说不再相信那些莫须有的命运,自己成功与否要靠自己去创造,而不是相信那些“必然”的掌纹所告诉你的命运。也就是要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

第二段:一般来说,风再怎么悠闲也是比人的速度快的吧?让悠闲的风在身后吃惊,也就是说明了要去奋斗,尽可能去超越那些看似不可能超越的目标。也就是暗含主题,自信,如果你没有自信,又怎么会去勇于超越呢?

第三段:做自己命运的主导者,让命运跟在自己身后。

其实全诗都贯穿着“自信”,而并不是非要读到第三段才知道作者说的是什么。分为三段,也就是三个部分:决定奋斗——开始超越——主导命运 而要做到这一切就是因为自信。

我觉得“沮丧得不敢哭泣的孩子”形容得很好。一般人都认为冥冥之中命运决定着自己一切。而在这里命运变成了一个孩子,而且是沮丧得不敢哭泣的孩子,强烈的写出了自信的重要,也就是自己的意识决定自己所能拥有的。

(这是我自己读过后的感受,可不是复制过来的,而且我觉得比上面的那个要更详细吧?呵呵,不过上面那个第三段的解释我觉得挺不错的。)

《我的诗》 我的诗

不曾写在羊皮纸上 不曾侵蚀 碑石和青铜 更不曾 在沉郁的金页中 划下一丝指痕 我的诗 只是风 一阵清澈的风 它从归雁的翅羽下 升起 悄悄掠过患者 梦的帐顶 掠过高烧者的焰心 使之变幻 使之澄清 在西郊的绿野上 不断沉降 像春雪一样洁净 消溶

读顾城诗《安慰》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顾城是中国现代几近唯一的“童话诗人”。他的诗简约明洁,自然纯净,充满童稚和梦幻。诗人曾专门对童话的“童”作过解释。他强调,这个“童”是《童心说》(明·李贽)中的“童”,是指未被污染的本心,而不是指儿童幼稚的心。

《安慰》是首童话短诗,作于1980年10月。全诗分二节,共九行。第一节从孩子的角度,以诗人特有的童稚的想象力描绘了成人世界的现实生活,只有“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母亲在在为生计发愁,怎么做甜美的果酱?诗人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孩子眼中“冷月映青果,寒灯照愁颜”的清冷画面,而暖色调的甜果酱只是母亲遥不可及的奢望。第二节是这个懂事而又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安慰母亲的话,“我说:/别加糖/在早晨的篱笆上/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充满了温暖的色调。尽管生活清苦、艰辛,可明天一切都会变好。不用发愁,不要烦恼,明天会有一枚红红的太阳,会有一个甜甜的希望。当时正是顾城人生出现转机的时候,他开始“把自己的心交给世界”,在全国刊物上陆续发表他的诗作,并引起强烈反响。他从此“带着自己的小诗,走进了一个新的领域。”对于顾城,一切刚刚开始,新的生活充满希望,而“最美的永远是明天”。顾城在同年的散文《少年时代的阳光》中写道:我要“使人们相信美,相信明天的存在,相信东方会像太阳般光辉,相信一切美好的理想,最终都会实现。”诗人的这句话是对这首小诗完美的诠解。

在音韵上,九行诗共押韵五次,即第一节的“月亮、果酱”和第二节的“加糖、篱笆上、太阳”,皆为仄韵。全诗读起来轻松自然,节奏流畅。在色调上,二节诗形成了冷(青葡萄,黄月亮,发愁)和暖(糖果酱,甜甜,红太阳)的鲜明对比。这是现实和希望的对比,是生活与梦幻的对比。整首诗明洁唯美,即便是成人世界中油盐酱醋的烦恼,无米下锅的窘迫,在诗人笔下也变成了一个“青青的野葡萄/淡黄的小月亮”的唯美的童话世界。这是对尘世生活的纯美的净化。顾城“酷爱一种纯净的美,新生的美”。“他是那么远离喧闹,他干净得像一条无人知晓的小溪,仅仅流淌在他自己远离尘世的深山里。”(文昕《最后的顾城》)正是源于那颗未被生活污染的童心,诗人才得以创作出这首色彩明洁、意象纯美的童话诗。

第三篇:顾城诗歌赏析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

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

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我想画下早晨

画下露水

所能看见的微笑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它们挨得很近

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还想画下未来

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

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

画下许多因为爱她

而熄灭的心

画下婚礼 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

上面贴着玻璃糖纸

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想画下风

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

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

画下大海——

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为什么

我没有领到蜡笔

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我只有我

我的手指和创痛

只有撕碎那一张张

心爱的白纸

让它们去寻找蝴蝶

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

小时候,一个寒冷的冬天,顾城在幼儿园里发起了高烧,妈妈赶来了,把顾城包得厚厚的放进儿童车里,在推着去医务室的路上,顾城感觉到世界都睡了,只有星星还又大又亮,小车吱吱地响着,而妈妈给他讲了一个又一个童话,然后他看见了那童话中的世界,正和那洁白的水汽一起,在夜空中轻飘„„ 在妈妈为顾城建造的童话的世界里,他不想长大,想要永远做个孩子,永远坐在妈妈的小推车里,但是他却不能拒绝长大,所以此后漂泊在江湖里,他就像一块漂在大海的小木片一样,思念着他的陆地,思念着他童话的城池。谢烨说顾城:“他喜欢睡觉,生活对他来说不过是通向梦海的沙滩。”

顾城是一个被幻想宠坏的孩子,如果说梦境是熟睡者的幻想,那么幻想就是清醒人的美梦。所以他想要拒绝长大,但是成长不可避免,但长大了的诗人,却不让他的灵魂破茧而出,因为这个过长的梦,他变成了蛹。他就一直呆在这个蛹里,做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美梦,但是他知道:我的梦不会太久,她预备了萤火虫。

孵梦的壳不可避免地在一丝丝裂开,只到有一天无法遮住诗人长大的身体,有一天,他胆怯地睁眼看着这个世界,梦,告诉他,生活是假的,而此时生活扑面而来,告诉他,梦是假的。生活,像一群又一群蒙面人,打劫了诗人的梦。最后,诗人的那个美丽的童话世界,终被一把斧头拆毁。那一把斧头莫名的出现在悲剧现场,却不是凶器,仿佛是种意向,就像那扛着斧头进山的樵夫,遇仙人,下一局棋,等要回去,才发现斧已烂柯,才知人间已今夕何夕,他是真的误入了那座仙境,却再也回不去了。就像顾城,携一笔,进入了他的童话乐园,他描绘了这童话里的种种美好,可是再出来,看见这人世亦是不知今夕何夕,而离开童话的他亦如离开水的鱼,离开天空的飞鸟,离开花朵的蝴蝶,濒临死亡。顾城说:“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不少人认识顾城大多起于《一代人》同时又终于《一代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此顾城就非彼顾城,而这首诗虽然曾经以朦胧诗的典范而出现,但是当人们已经在某一个较固定的层面普遍认同和接受了它,把它当成了“一代人”独特的标志与象征,那么实际的它也就已经不再是以“朦胧”的形态而存在了。它成了一个有着特定指代意义的符号,诗的思想性虽被拔高了,而它的诗意和情绪性却遭遇了不可避免的简化和滑坡。(这里也许有一个不甚明显甚至还有待商榷的悖论:朦胧诗的代表之作却在不朦胧的层面被广泛接受了。因此在朦胧诗最有影响的时候,“朦胧”的含义本身却并没有被完全的理解和接受。当然这已经不是本文所要和所能讨论的了)

而如果每一首诗都像一个标语口号那样确定不移,那么它就不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反复品读和欣赏。今天当我重读顾城的《一代人》,它吸引我的地方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曾经据以成为典范之作的对一个时代以及那一代人遭际、姿态和抱负的统摄与反映。而是要远在这一点之外,在诗歌本身自然保存的字句中。寻求那最初的表达冲动、表达难度、表达幅度和在这个寻绎的过程中我在其间自由领略时所享受到的快感与快意,才成了我作为另一代人却仍然能够对它感同身受的原因。

这首诗的“诗眼”,或者说解读这首诗的关键词我以为是一个“却”字。对这个字的不同感知、理解与领悟,对它不同的定性,造成了极不相同的欣赏和解读效果。在从前一些特殊年代,这种思想上的取向也许就是判定一首诗优劣的标准,但是今天,对它的偏好与取舍则更应该退回到诗意本身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上去,退回到文学自身的感性与情性范围以内来对它进行选择和评说。诗歌在现代失去魅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许就是诗歌解读的可能性与自由性的被戕害与被强奸。当所有诗句不是直言不讳,就是微言大义;读者要么只看到一种赤裸裸的煽情和无从参与的直白,要么是被宏大而又枯槁的口号压得失去判断、丧失了个体鲜活的感性与悟性。这样一来还会有什么诗的欣赏可言?当欣赏成了不可能,又哪里会有什么欣赏的快意和兴趣?而既然没有了兴趣,自然也就不会有对诗歌的关注与热情了。

当然这是后话。

既然诗歌是一种敞开,那么也许这种相互纠缠混合的混沌状态才是它的真实状态和原生状态。但是既然诗歌同时又是一种命名,那么它就必然会有哪怕截然不同却一定切实存在的具体意向。解读的自由不是盲目与不可确定,而应该是有章可循的不同确定。所以我抓住了“却”字作为我的诗歌“确定”的契机。正如上文已经有所提及的那样,一切可以从对“却”字的不同命意开始。

如果我们把“却”理解为一个转折连词,理解成“但是”和“偏要”,那么这首诗就有了一种英雄主义的决绝与悲壮。即便执拗得孤傲,那也是对丑恶势力的孤傲。因此它成了“一代人”凛然的肖像,哪怕黑夜漆黑了“我”的眼睛,但是这只会使“我”更起而反抗,而决不屈服。“黑色的眼睛”既是一次受骗和被伤害,同时也导致了“我”的觉醒与反抗。至于“光明”的有无,并不是诗要表达的重点,也不是它主要关心的所在。它要突出的只是一种对待“黑暗”的态度,表示一种在荒谬中却依然坚定的一代人孤胆英雄般的姿态。这种理解是《一代人》被接受的主要理由和方式。

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却”的意义理解为一种反讽或自我嘲弄,把它理解成“竟然”的意思。这样,英雄主义的色彩便被极大地消解。诗歌所表示的不再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姿势,而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嘲笑。“黑暗”在这里压倒了对光明本该有的信念,而“光明”是不可能的。追求光明是可笑的,因为唯一可用来追求的武器也已经被黑暗所俘获、所污染。“黑色的眼睛”和“光明”之间形成了不可抹灭也无法调和的悖谬。谁如果去打破它,谁就应该受到失败和嘲笑。只是在这里,打破和嘲笑的人,几乎就是同一个人,因此这种英雄主义的退守里其实也能够包含着一丝时不我与的进击。嘲笑因为发自自我而有了指控的力量,虽然它是曲折的、甚至是消极的。这样的理解少了许多悲壮,多了一些苦涩;少了一种顽强不屈的“韧”的精神,多了些自我消沉的颓丧。就像接受一种宿命,“我”嘲笑并且接受了“人的不成功”。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种理解似乎更接近顾城本人的真实。同样作为黑暗现实里的失败,前者也许是暂时的,后者却宣告着一种必然。如果前者还有更多的“壮”可言,那么在后者也许就只剩下了自我解嘲后无以复加的“悲”了。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

是在接受中被简化和定型化了的悲剧英雄,还是在浓重夜色中冲突不出,因而沉湎理想的“一个任性的孩子”?事实也许是,这两者在深层其实是相通的,英雄往往正是那些比普通人多了一些“任性”和孩子气的人。他们的身上保存着更理想化也更纯粹的天性,正是这一点才使他们和一般人区别了开来,也才使他们最终选择了“英雄”的行为并且成为英雄。所以孩子的任性其实是对英雄的丰富而不是消减。只是,过度的理想主义也可能导致对现状的抗拒和悲观,毫无保留的退守也会造成一种消极的取向。当孤傲的执拗走向极端,无奈的自嘲不是作为一种清醒而冷静的精神底色平衡激情,而是成了一种自我沉溺的理由和表现方式,对英雄行为和理想主义的期冀就容易在现实磨难面前,由希望而转向无望进而步入绝望。这就会导致人的遗世孤立和他偏执性格的片面发展与激化。从而导致两者在这一点上趋于统一,走向汇合,并且在这个封闭的圈内相互助长、恶性繁殖。如果这样说不是十分的牵强附会的话,我还想指出,在本诗的题目“一代人”和诗句中的“我”——而不是“我们”——之间,其实早已经隐含着或者预示着在那个时代语境中,个人选择的矛盾及其张力。比如“一代人”的宏大和“我”的渺小,比如“一代人”的担当和“我”的不胜。我不敢说这是顾城所自觉和有心的用意,事实上,这两者也没有必然如此的对立,因为“我”完全可以作为“一代人”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发言、而具有代表性。同时无论在诗歌的节奏上还是就诗歌本身的个人性表达而言,用“我”都要比“我们”适宜。因此我之所以指出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诗意的内在张力而言的,也是为了进一步强调那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痛苦而艰难的现实选择与内心冲突,强调诗歌表意所具有的充分性。

作为同时代人,温情的舒婷也曾写下《一代人的呼声》,在那里喊出了另一种更坚定也更自信的声音。所以我相信,无论是“一代人”还是《一代人》,它们都是丰富的、多面的。而我们对它的解读、我们作为又一代人正在和将要做出的选择也一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当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时,只是把它当成了名人名言。到了2003年的文学课上,我知道了它是一代朦胧诗人顾城的名作。2007年,又再次聆听了郑大老师对这首名诗的赏析,颇有感触。于是在课余去图书馆寻找有关顾城的书籍与这位神奇的诗人作心灵的沟通„„

——题记

一、闲谈顾城

出生于1956年的顾城在“文革”期间只是个少年。和大多数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一样,他经历了少年时代天真单纯的信仰的破灭,也经历了从彷徨、迷惘到追求、觉醒的生活历程。从他早期的短诗中可以看出他对世界的冷峻的怀疑和批判。

与同时期的诗人相比,顾城显得与众不同,他认为“诗就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写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他要用“纯银”一样的声音去构筑一个天国。为此,他被成为“童话诗人”。诗人也不愧于这个称号。在他的笔下的世界是纯净和谐的,他的诗作被表现在未被涉世的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中,也被表现在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中。他一直去寻找朦胧又纯粹、自然简单又高度理想的童话王国。甚至为了保持这个童话王国的纯粹,他拒绝长大,拒绝成人的心态和眼光。我认为这和他小时候随父亲下方,在自然环境里长大有关。阳光、沙滩、松树是他诗作中始终不变的角色。所以说,在朦胧诗人中,顾城赢得了这个称号是理索应当的,舒婷曾在《童话诗人》中十分形象地勾勒出了顾城和他诗歌的特征。

但是,在童话诗人顾城的内心一直就有着另外一面:童年的记忆培养了诗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却也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这既是他极力逃避现实的主要原因,也是后来造成他性格怪异、人格分裂的重要因素。下放时受歧视的生活和返城后人生际遇的不顺都使他心灰意冷。他在诗里写到“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童年生活留下的阴影,使他对新是生活充满了恐惧,也使他不能像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那样对历史做出理性的评价。他说:昨天,像黑色的蛇,盘在角落„„写的如此忧伤绝望、可怜幽冷,与他唯美纯真的童话诗形成极大的反差,其实这也是诗人心灵真实的一面。由于无法摆脱阴冷的记忆,又深深知道童话王国的脆弱,现实中的顾城只能以离群索居的方式逃避现实。就是这样一位诗人,给后人留下了一篇世人皆知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和社会批判意识的诗篇——《一代人》

二、另眼赏读《一代人》

英国批评家、美学家瑞恰慈这样谈现代诗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诗所云,而是诗本身”。这句话相当深刻地道出了现代诗的价值取向。顾城的《一代人》一共只有两行,读后却难以忘怀。这大概是因为它首先从审美上打动了我,是“诗本身”的深层意象唤起了我们更广阔的联想空间,引爆了我们的情感!诗的标题“一代人”又使诗获得了巨大的时空容量,起到了点题作用。全诗格调冷峻、深沉、意象独特,富于哲理性。

在这里,“黑夜”是黑暗岁月的象征;“眼睛”象征一代人心灵的觉醒;“光明”象征真理和未来。这三个意象的组合构成了一个意境奇特、充满活力的象征体。在黑色的画面中,人们不难感受到其中孕育着那冲破黑暗的力量。黑夜是可憎的,但又是黑夜创造了它的对立物。诗作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它概括了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的心灵里程,表现了诗人寻找光明和真理的信念。

这首诗虽然只有两句,但结构是完整的,因为它很完整地把一个意思表达了出来——对于过去一个时代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单是这一句所含纳的更为深广的意味就可以让我们的阅读受到强烈影响并意味深长。。。其实,一个真正优秀的诗人除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之外,常常最终面对的宇宙和生命问题并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处理。我认为顾城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诗歌艺术家。还有人可能会感觉这“黑色的眼睛”还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为什么这眼睛只能是黑夜给予的,为什么黑夜所孕育的双眼要背叛地寻找它的反面——光明,为什么这双眼睛就不能习惯黑夜。而读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后,几乎没有人会不停下来想想,“光明”是什么,能寻找得到吗?“留白”做的好的诗,会让人有一种想续写它的冲动,却最终发现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如果让我们在这短短的两行字之后再加上一两行,那该写什么,恐怕没有人敢这么做吧。这正是《一代人》既空白又丰富之处。顾城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节制了自己的冲动,而把思考的主动权还给了读者。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童话诗人”,顾城的创作显在沉浸于他自我编织的 迷人的“生命幻想曲”时,丝毫没有忘记个人、诗歌对社会道义的独特承担。诞生于1979年的顾城的小诗《一代人》短小精悍,不仅彰显了优秀诗歌寓意无限、回味无穷的独特魅力,同时还体现了顾城的这种积极的“文以载道”的努力。

《一代人》可能不是顾城最好或者说和他的朦胧诗人以及“童话诗人”的头衔最吻合的诗篇,但不容否认,它却是顾城,甚至是文革后“新诗潮”创作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具经典特征的诗作之一。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人们走来走去 他们围绕着自己 像一匹匹马 围绕着木桩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偶尔,也有蒲公英飞舞 没有谁告诉他们 被太阳晒热的所有生命

都不能远去 远离即将来临的黑夜 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 不会丢下一穗大麦 1982年7月

如果以为童话诗人仅在假定性世界虚构他的幻象天国,用纯净的本真童心和异想型人格编制“梦游症”,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童话与现实的边缘,在异想与梦幻的氛围里,他的诗亦时有渗透着对社会存在的介入,以及对生命的体味,尽管不是重笔浓墨,倒象是透明淡远的水彩。

这首诗短短13个句子,形而上地触及了现实生存挣扎与死亡命定的严峻谜面。首句“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是概括性背景,有着映衬作用与反讽效果,联系整首诗可以联想为在这貌似明亮宽敞的社会舞台上,芸芸众生正在演出各自的剧目:正剧、闹剧、悲剧、喜剧„„

而对熙熙攘攘的众生相,诗人仿佛是以“场记”的身份出现,坐在角落,冷静审视各种剧情发生发展,然后做出法官似的判定:“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人们为了生存需要所进行的各种拼搏角逐,(“走来走去”)或巧取,或豪夺,其目的虽然是一种生存本能(“围绕自己”),但不无可悲的是,却被另一种社会性异己力量(“木桩”)所主宰、所支配、所控制,以致近乎盲目围绕着它团团转,还洋洋得意以为生存得“宽敞明亮”呢!这一剖析显示童话诗人并非天真,从“围绕自己”到“围绕木桩”的双重圆心运动中可以悟出,被“木桩”所异化的人无法自由地施展自己的本质,人时时陷入外部世界异己力量规定的重围中。当然,这只是第一层的社会性含义。另一层的本体含义是:人围绕着自己团团转,人陷入自身的木桩“圈套”,这种作茧自缚是现代人生最大的悲剧——人既是他人的地狱又是自身的囚徒。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马与木桩关系)贴切地道出人的悖论。

为了不至于过于分散,第二节首句再现一次“背景”以便收拢,接着道出“偶尔”也有极少数英勇的“蒲公英”,能够做超脱性飞行。蒲公英这一意象在新诗潮中被广泛应用。它常常扮演先驱者、觉醒者、探索者、冒险者、叛逆者的角色。可是没有人“告诉”蒲公英,他们终究飞不远,也有可能他们明知飞不远,还是义无反顾地“远云”,他们拒绝种种被异化的现实的“黑夜”,尽管他们明白:他们无法最终抗拒命运,无法抗拒人生最大的谜底——死亡。所有这一切都要被死亡这位“细心的收割者”所捕获。诗人把死亡比喻为一位巨细无遗的收割者,绝不丢下任何一穗麦子。从蒲公英的相对自我肯定(“飞舞”)走向最后的否定(“不能远去”“不会丢下”)实质上涉及了生与死的命题。

诗人在此似乎放弃了生的坚执而肯定死的威力,虽然他的否定心平气和,口气很是客观,但那宿命的意绪多少有所流露,那是一种挣扎,一种平静的绝望。D&#·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一书中说:“绝望是一种最终的或边缘的境遇。绝望的痛苦是这样一种痛苦:由于非存在的力量,存在者知道自己无力去肯定自己,结果便是它想放弃这一认识及其预设,放弃那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不想摆脱自己——而这是做不到的。绝望以加倍的形式出现,以此作为逃避的孤注一掷的意图。”顾城有没有彻底陷入死亡的绝对宿命呢?他把平静的绝望化解,寄托在“蒲公英”的飞行中(在他作品中曾大量出现“蒲公英”型的意象)哪怕最后都“不能远去”。毕竟他还清醒:整个人类的生命可以解释为一种为了避免绝望而作的持续努力,他还没有彻底放弃努力。

昨天,像黑色的蛇 昨天 像黑色的蛇 盘在角落 它活着 是那样冷 死了,更不会热 它曾在 许多人的心上 缓缓爬过 留下了青苔 涂去了血色 现在 它死了 压在一座 报纸的山下 难以捉摸 无数铅字 像蚂蚁般聚会 讨论着 怎样预防它复活

一九八O年九月

“昨天/象黑色的蛇”,这么一个有亮度、有色彩、有质感的比喻,一下子令人产生一种难以忍受的感觉。黑色的蛇,这么一种狰狞、恶毒,让人不寒而栗的动物,与我们昨天那段恶梦般不可思议的历史连接在一起,从感觉上作用读者,以激起读者内在的情绪、情感。深入事物的内质,把两种给人感觉上相近的事物连接在一起,构成新鲜有力的比喻,以达到内在的准确,这是现代诗人所追求的。那么一个疯狂变态达十年之久,兽性战胜人性,假、恶、丑蹂躏真、善、美的昨天,正象一和冰冷的、黑色的蛇,“它曾在/许多人的心上/缓缓爬过/留下了青苔/涂去了血色”,让人心有余悸,不堪回首。痛定思痛,这条“难以捉摸”的蛇,会不会僵而不死,再度复活?“怎样预防它复活”,光靠“无数的铅字”?对于一个血液里沉淀着过多封建因子的社会,对于一个头脑容易昏胀、发热而又缺乏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的民族,要想防止悲剧重演,假、恶、丑再度横行,力量在哪?措施在哪?诗人在深沉地思考着,也在隐隐地担心着。

用诗的方式处理具有深层反思意义的题材,这首诗是成功的。这主要在于诗人用意象代替情绪的发泄,代替议论。象蛇这样一个意象就暗含着诗人对昨天那段历史的情绪。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主张诗应以客观的准确意象,代替主观情绪发泄,以准确的物质关系象征非物质关系。这首诗正有这样的特点。

不是再见 我们告别了两年 告别的结果 总是相见 今夜,你真要走了 真的走了,不是再见 还需要什么? 手凉凉的,没有手绢 是信么?信? 在那个纸迭的世界里 有一座我们的花园 我们曾在花园游玩 在干净的台阶上画着图案 我们和图案一起跳舞 跳着,忘记了天是黑的 巨大的火星正在缓缓旋转 现在,还是让火焰读完吧 它明亮地微笑着 多么温暖

我多想你再看我一下 然而没有,烟在飘散 你走吧,爱还没有烧完 路还可以看见 走吧,越走越远 当一切在虫鸣中消失 你就会看见黎明的栅栏 请打开那栅栏的门扇 静静地站着,站着 像花朵那样安眠 你将在静寞中得到太阳 得到太阳,这就是我的祝愿

一九八一年十月

顾城和北岛、舒婷一起登上诗坛,他以孩子气的纯真引起读者的注视。这一首是写爱情的破裂的,仍然带着孩子气的纯真。

先是写下决心分手,然而又分不开,终于决心要分开了,所以诗的题目叫做《不是再见》,真的要走了。一开始就进入了某种恋人之间常有的意志与情感的矛盾、反复的境界,理性意识和潜意识不能统一的境界。

写得最精彩的是一起烧信。他把这叫做“让火焰读完吧。”这本是很悲惨的,然而在顾城的笔下,悲惨的分手都显得很美。如果用浪漫主义的方法来写,用激化情感的方法,用上天入地的想象来写,也未尝不可,但那样就太陈旧了。顾城却写得很平静,完全是真的,显出孩子气的纯真,让现在的分手在“明亮地微笑”中“温暖”地进行,是明显带着孩子气的童话式的幻想,因此,最后的祝福也是纯净的,具有孩子气的特点。

全诗的感觉都在孩子气的单纯心灵范围之内,因而显得不但统一,而且单纯,好象两个分手的恋人的心都是透明的。

第四篇: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

顾城诗歌的童话世界

摘要

顾城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而他本人又被同为朦胧诗代表的舒婷称为“童话诗人”,其诗以纯真明快、朴素自然见长,又以拳拳赤诚、浓浓诗情取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童话世界。而“真”、“善”、“美”则是诗人用以化合精神世界的其三大元素,也是其童话世界的全部内涵。关键词

顾城、童话诗人、自然、美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朦胧诗在中国诗坛的崛起使一批才华横溢的诗人走向了时代前列,自觉地肩负起民族启蒙的时代使命,比如北岛喊出了“我——不——相——信!”的时代强音,逐渐使人们在狂热中苏醒。而同为朦胧诗代表的顾城则显得特立独行,他似乎远离了火热的社会生活而选择了自我“放逐”在那个另外的地方。他的诗以纯真明快、朴素自然见长,又于拳拳赤诚、浓浓诗情取胜,并以此风神赢得了“童话诗人”的桂冠,用其一生去“抖落岁月的尘埃”,努力用“纯银一样的声音”[1]构筑自己的童话王国。而由诗人诗情浸泡而成的童话王国亦非通俗所谓浅显稚拙之谓,这里的“童话”之“童”更多的是指李贽“童心说”的“童”,而非“稚童”的“童”,即指一颗“繁华落尽见真淳”的芙蓉之心和一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混沌之态。“我的所谓童话,并非完全生自自然状态。实际上它源自文化革命给我带来的恐惧” [2],他的童话是开在波谲云诡的现实人生中的一朵奇葩,而通向这座唯美王国的唯一甬道只能是精神,甚至王国的光环也只是“神灵通过时放出的光芒”,而人“只是个导体” [3]。可以说,诗人的一生都在精神之途中蹒跚,进而世人(后人)才得以领略其纯洁素净的童话世界的风采。而在我们看来,诗人是以真善美三大元素来精心构筑自己的唯美王国的。细论如下:

一、自然哲学的心性把握

这里我们拟从体验、愿望(梦想)、性情和自然哲学等方面里来展开论述:

体验。气象万千的大自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神奇,而自诩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若非身临其境决无与万物感同身受的可能。生命的精彩只有在体验中才会饱满,如若自尊自大不肯以平等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微乎其微的存在势必抱残守缺乃至与无数稍纵即逝的光彩擦肩而过。只有持自身与万物合二为一的态度去感受才会奏出唯美的生命协奏曲。用金黄的麦秸,织成摇篮,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让时间拖着,去问候世界。

——《生命幻想曲》[4]

当时诗人因社会动荡而随父下放到山东一个荒滩上去养猪,年仅十五岁。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暴露在四下无人的荒野里,正常思维里无疑是个残缺,然而诗人在后来回首这段岁月时却有种“因祸得福”的感慨,他说“我在荒滩上走的时候就好像走在一排琴键上,每一步都有一个声音,忽然这个声音变成了一支歌曲,在那一刹那,我的生命就像白云一样展开,我可以用鸟的翅膀去抚摸天空,我可以像河水一样去推动河岸。”诗人还说“最早的诗是自然教给我的,我想我永远感激自然。”[5]。而上面引到的这首诗就是那段岁月的完美结晶,外在环境的恶劣反到给诗人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绝好机缘,使他能在金秋岁月有闲情在收割过的田地里捡拾那也许原本就没有的麦穗,且能在生活饥馑的煎熬里放飞梦想,也没让生活的艰辛拌住自己探索未知感悟生命的步伐。在这里诗人完全与万物尤其是那些细小的存在携起了手约好去共同感悟那略显陌生而又神奇无限的世界。而且这种二而一的体验在诗人看来具有某种第一性,它是任何艺术或者生命的先导,“在艺术中我觉得生活并不重要,在新鲜的生活中我又会感到诗并不重要。”[6]。这里所谓的新鲜生活即指这种体验式生活。

愿望(梦想)。无始无终的宇宙和鸡鸣风雨的人世必然要求一份持之以恒的不懈愿望,尤其是在外在条件不尽如人意时。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君子固穷,能够不随外界是好是坏的变化而夺移自己持身处世的心性。这块岿然不动的磐石很大程度上是放飞地梦想在支撑着。的确,只有心中有了永世不凋的梦想之花,才会让不管是坦途还是崎岖的生活有方向有目标而不致迷失津渡。“人要是没有这最后的一点儿领域,最后的一点儿尊严和梦想,那还说它个什么劲儿?连最后的愿望都不要了,还说什么说?”[7]。它没有秋菊 卷曲的金发 也没有牡丹 娇艳的容颜,它只有微小的花 和瘦弱的叶片,把淡淡的芬芳

溶进美好的春天。

——《无名的小花》[8]

这首诗是动荡年代留下的痕迹,其背后“有一片浓重的乌云,有一块多么贫瘠的土地。”[9]。而这首诗蕴藏着四季(四种选择)生命的轮回,即:.在那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即文化荒漠的漫漫冬夜里,如果你没有波浪式金子般的实力(势力),那么属于收获季节的秋天就不属于你,要是你也没有夺目炫目的一技之长,那本该浓郁着生命激情的夏季你便无份儿。不必讳言,此时弹性十足的生命之弦已然崩得很紧,我们不禁要问:一无所有就该死水一潭吗?一无是处就该坐以待毙吗?不,决不。此时诗人喊出了时代生命的最强音——“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的,不会也不愿屈服于“那片乌云”那块“贫瘠的土地”,因为上帝(宿命)把生机无限的春天留在了大地,“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儿你都在命运中。”[10],此时我们感受到了那个超自然存在的仁慈与公允。于是便倾其所有来放飞梦想好让生命的芬芳为美丽的春天添一抹绿色。同时这种自身与外在人世环境立体的疏离之感也把虔诚的愿望送入了正途,因为“没有一个梦境,是睡在现代化的摩天楼里,它总是隐藏在云深雾浓处,冰山雪岭中。越高的地方越接近天国。”[11]而且这种接近天国的梦想必然要求一股虔诚的力量做支撑。只有虔诚之力能使自身变得透明通达,能使梦想之光精神之念清澈的通过自身。换言之,梦想是束光,自身是三棱镜,能否实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美丽全在棱镜的透明与否,即“你做的其实只能是,让自己干净。”[12]

性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古人艺术审美的最高追求;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是古人完美人格的经典概括。而这两种指向不同的圭臬都源自对洁净性情的信仰与热爱。并且在大观园内把这种追求极致化了。在那里,女儿性成了芙蓉心混沌态的完美结晶。这种思想倾向对诗人影响颇大。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 没有痛苦的爱情 画下想象中 我的爱人 她没有见过阴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她永远看着我 永远,看着

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3]

诗中提到的爱情是诗人对洁净自心的一种特殊情感而非专指男女间灵犀的相通。人类来到世上的一刻起就持续不断的遭受着人世积习的熏染,不可避免的使“生命之水”不断的漾溢,随着时间的推延直至“生命之水”干涸为止。因此人类在面对这种“巨大而又无言的幽灵” [14]时必须逆流而上做最后一搏。进而这种持续不断的圆周运动才会使生命回复本心成为可能。接近并固守自己的真性情才是诗意人生的真谛所在,因为“天然天赐,已是至境。”[15]诗中的爱人则是这种特殊情感外化成的形象,其背后是诗人“出于对生命,对自身和本性的信仰”。[16]从诗中可知,这种形象具有两大特性。一方面她是“无始无终的春天”能“永远在大地上旅行” [17],有着至纯至真的赤子之心,从未濡染过世间的黑暗面,因而具有最鲜活的生命。另一方面,她蕴藏着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能够彻底淹没世间因海上扬尘而溅起的水沫。总之她至始至终都是以洁净本心示人用饱满生命问世,真正达到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完美境界。

自然哲学。“一个人不会吃掉自己的舌头,却会吃掉一头牛。”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发展史就是人类自身与外界环境的较量史。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两者力量的此消彼长演绎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兴衰更替,而且仍在进行着日益白热日趋残酷的斗争。伴随这种血泪文明的演绎而来的则是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由畏惧自然、依附自然、征服自然不断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方式转变。这种社会文明发展轨迹的转变也相应的在个体生存境遇中得到了表现。这种表现在哲学上就是自然哲学的提倡在生活方面则是诗意栖居的理想。而这些都是诗人建构自己童话王国的社会背景。正是这种既深厚又过滤了的现实给以诗人童话追求的某种迫切感和必然性。我是 一个任性的孩子 我想涂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画满窗子

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

都习惯光明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8]

这首诗集中反映了诗人童话王国的旨趣。人世间所有的不幸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人们正是从这里出发,体验了世事沧桑的不可捉摸,体味了世态炎凉的冷暖人生,体悟了指日可待又万念俱灰的冰火世界。所有这些口耳相传的切肤之痛使人们逐渐相信了人世的无常人间的无奈人生的无意义,进而,人们追求的目光从美丽的理想彼岸移向并牢牢固定在了黑暗无望的现实人生的此岸上,甚至造成了某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而这个出发点即从“人”自身出发,这种有目的有分别的价值起点是造成人生痛苦人生麻木的罪恶之薮。换言之,“作为个体‘自’来讲,它始终存在着跟外界的关系。寻找自我和放弃自我,都是对自性的背弃。”“寻找自我者,有如镜上涂色,遮蔽自身,被称为住念;放弃自我者,有如镜中之象,只是外象的影子。两者均无自性可言。”[19]所以这种从“人”自身出发,无论何种情况,势必丧失自性也就必然导致一种价值失衡。基于此,诗人才要重新建构一扇理想人性之“窗”即无目的的“我(观念和执着)”来抗拒这种积重难返的价值取向。具言之,无目的的“我”即“没有预设目的,没有主客之分,存在和过程处在同一的状态”,[20]从而“取消了‘人’和‘天’观念上的分别,天人合一,人归于天,”[21]最终达到“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 [22],用诗歌来说则是: 没有目的,在蓝天中荡漾。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

——《生命幻想曲》[23]

只有秉持这种无目的的“真人”哲学才能永葆洁净的真性情,只有这种天赋的真性情才能使虔诚之愿真正接近“天国”,只有这种比照于天的真心之愿才能真正实现万物齐一的生命体验。换言之,诗人自然生命的人性把握突出的是个“真”字。“真”者何也,“自然”之谓也。“自然”即“‘自’是本源,天生的状态,规则,我外无他之我。‘然’是一个轻微的态度,同意、接受和这样的意思。”[24]

二、关于孤独与死亡的诗学追问

这里我们拟从孤独和死亡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孤独。绚烂之极复归平淡,是古人对审美旨趣而言的。不过,其中的玄机却在主体(人)“复归”的途中,那是段没有喧嚣与躁动的孤独之旅。任何艺术创作的收官之战都是由创作主体发起的与自身灵魂的博弈,正是在这种无声的较量中才耸立起了一座座人类精神境界的丰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艺术之碑很大程度上是块由孤独过滤而成的信仰之碑。能否涅磐只在于能否独自面对自己独自享受这份孤独。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 在那里他注视山下的暖风 他注意鲜艳的亲吻 像花朵一样摇动

像花朵一样想摆脱蜜里的昆虫 他注意到另一种脱落的叶子 到处爬着,被风吹着

随随便便露出干燥的内脏

——《灵魂有一个孤寂的住所》[25]

审美活动其实是种心理距离的观照,只有走出现实人生实用考量的误区才能使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这里所谓的心理距离是指孤独的处世态度和独具的审美眼光。本质上讲,是孤独拉开了实用和审美的距离,也是孤独触及了人类灵魂的最深处。在这种孤独的烛照下,一方面,世间美好的东西一览无余,也会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从而使人类永远秉持至善的理想而奋斗不息;另一方面,对美好生命又一形态即凋谢也会有深入骨髓的理解,而且这种生命的逝去在某种意义上(在超自然力面前)显得轻而易举。这后一方面是与实用视角迥异之处,也是孤独的魅力所在。这种时刻关注生命状态的孤独感使诗人独醒于生机勃勃的旖旎中,也使诗人专注于美好逝去的毁灭中。这两种前后不同的着眼点给人一种既居高临下又感同身受的宇宙情怀,能为生命绽放喝彩,也能为美的毁灭动容。而这种孤独感则是“上天在极少数人的心里保持的通往天空的道路”[26]。也是诗人苦苦追求能够表达自己哭声的那种语言的原因所在。

死亡。宇宙无始无终,是个永恒的存在;而生于其间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却是有始有终的,虫鱼鸟兽的动物界有生老病死,花草树木的植物界有四季轮替。这两者的抵牾使得死亡成为文学艺术两大主题(爱情和死亡)之一。且在不厌其烦的言说中,不断丰富的死亡意蕴有了种有别于宇宙永恒的永在之美,它是一枚连缀新旧生命的纽扣,是鲜活生命再起之前必然的休整,是生命有意味的停顿。我知道永逝降临,并不悲伤 松林间安放着我的愿望 下边有海,远看像水池

一点点跟我的是下午的阳光

人时已尽,人世很长 我在中间应当休息 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 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墓床》[27]

诗人在面对死亡时并不悲伤甚至无惶恐之念而是取一种淡然应之的态度。而这绝非是漠视生命的轻薄之举。因为其间蕴含着诗人对死亡的别样情愫。首先,通常所谓的死亡有个存在性问题,“死亡只是我们对死亡的一个想法,如果你没有了这个想法,死亡也就没有了。”[28]所以面对降临的永逝——死亡无须大惊失色,也许原本子虚乌有,又何必虚惊一场呢?其次,即便真有死亡,那也只是肉体变换了个活动的处所,至于那最为宝贵的灵魂却依然如故不殃些许的亏损。那象征着生命意志顽强的松林之地是诗人理想的立体式“墓床”。那里,下面集聚着充足的生命之水以保证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上面还沐浴着日光浴且时时微调着以便提供最贴心的呵护。而在四周则接受着松柏生命赞歌的洗礼。这样的死亡,只能预示着生命的再度归来。那么有这样的归宿,何悲之有?而且死亡“像一个季节,让万物得到休息”,[29]换言之,诗人之所以既“欣悦它的生长”又“接受它的灭亡”,是因为“接受灭亡之后的无限生机”。[30]最后,个体的死亡能带来一种多层言说的可能,起到丰富更新人类固有价值体系的作用,提倡一种带有个性色彩的独立的审美追求。“所有这些令人生美丽值得留恋的东西,都是人至痛恨的死带来的。给你一个不死,取消所有它们,那么你以为你是生是死呢?”[31]基于此,真该视死如归才是。

孤独是思想的土壤,死亡预示着无限的生机,它们二者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正能量,因此诗人在这里突出的是个“善”字。可以说,孤独和死亡固有的那种灰暗面在经过诗人艺术式的过滤后就只剩下一片生机了。这是艺术的胜利是诗人的伟大。不过,诗人偏偏把孤独和死亡网植进自己的王国是随笔一挥还是另有玄机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诗人之所以钟情于对孤独、死亡的书写,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式的恐惧感。“我很小时突然感到了死亡的空虚,人死了就要变成灰烬涂在墙上,这是我五岁时的一个感觉,”这种感觉“一直跟随着我,使一切都变的毫无意义。”正是由于这种空虚的压迫感才使“那个童话世界里,不仅有鱼有鸟,而且有那么多坟墓的原因”。[32]这也是诗人的童话世界不同于别人如安徒生者的原因之所在。

三、永恒与生命的双维结构

美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不懈追求,更是文学艺术追求中的璀璨明珠。古今中外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画家、雕塑家等不同称谓的“爱美者”在这一领域撒下了足以垂范后世的满天星斗。当然,人类有源自同一目的的出发点并不妨碍有着千姿百态的落脚点。正是因为这些五光十色的美学旨趣的次第闪现使得这一片天地广阔无垠也生机无限。比如—— 我所渴望的美,是永恒与生命,谁知道它们竟水火不容: 永恒的美,奇光异彩,却无感无情;

生命的美,千变万化,却终为灰烬。

——《美》[33]

这可算是诗人对美带有哲思性的理解和追求。永恒之美在奇光异彩的辉煌中有种肃穆的无言,是种亘古不变的宇宙美。而生命之美则在各自宿命的导引下滑向同一个早已准备就绪的地方,是种万物同一的圆融美。总之,这两种不同的美有着同样的精彩。

永恒之美。白云苍狗的世事人生使人们越来越偏向于对永恒不变之美的追求。而在诗人看来,这种永恒既有循环性又有瞬间性。

《圣经》上说:上帝不在任何地方安歇。佛教说:无所住处是真心。文学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些宗教的和文学的阐述都旨在强调一点即凡属永在的必无具态。任何具体的都是种固化,永在之物必处于一种永不停息的运动状态,而且这种运动是个圆周式而非直线式的循环过程。这种周而复始的过程是永恒美的一种形态。太阳照耀着冰雪 冰雪在流着眼泪 它们流到了地上 变成一汪汪积水

太阳照耀着积水 积水在不断干枯 它们飞到了天上 变成一团团云雾

太阳照耀着云雾 云雾在四方飘荡 它们飘到了火道

变成一个个空想

——《太阳照耀着》[34]

这首诗是诗人循环性思考的集成性的诗化表达。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无论是高山流水、白云飞鸟还是宦海浮沉、人生喜乐,都在一个无形且巨大的轨道上徘徊游走。在那里万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有条不紊是因为遵循着天赋的秩序而次第绽放的。一旦打破了这种天然的和谐而升起自尊自大的念想,那么人生的苦海无涯就非虚语了。“人总在说世界复杂,人复杂,其实不过是发生了一点混乱而已——人忘了自己的来源。”[35]人类起源,莫衷一是,但在诗人的童话王国里却是明确而艺术化的。艺术之美不在于“它对你的描述”而在于“它自身的自如”恰恰反映了你,“你们光彩相映”。[36]也就是说,你和它们(万物和艺术)有同一的来源,都是“生命之树上的一片叶子”。[37]正是这种万物同一的思考使诗人在不断饱尝现实黑暗的煎熬时而不辍对童话(诗)的营造。天然生命童话的不尽书写,在诗人看来,能够“唤起永恒的生命感,想起生命的愿望,生命间微妙而亲爱的联系以及它们共同的来源”。[38]只有明晓了这种人与万物同源关系之后,生命之树才会万古长青。因为这种同源感使你们处在一种宇宙大循环之中,能够接续上“被死亡和诞生切断”了的过程,能在由无数细小的事物构成的绵密“回忆”的不断呈现中体验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美,从而产生一种“你是前所未有的,又是久已存在的”的生命感,并使你觉得你“并不是从过去来的”,你“像光芒一样,过去也是将来”,而且你也“像光芒的道路一样,将来和过去是无数的”[39]因此我们说,诗人所追求的永恒之美首先是诉诸在这种生命同源的诗化上。

白驹过隙的事物往往鼠目寸光极为短视,更与所谓的永恒相去甚远。然而,事物的瞬间性却能在观念上达到另一种永恒,此永恒(观念性)非彼永恒(世间性)也。由于其间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样的瞬间汲人以取之不竭的形而上的享受,其享受的过程则是超越时间的一种永恒。初生刹那的闪光 毁灭刹那的闪光

痛苦和希望极点的闪光 耻辱和奋起瞬间的闪光 那一刻是万古不死的生命 那一刻是永劫不去的来临

——《永在》[40]

这首诗是诗人这方面思考的成熟之作。人们只有在一些节点(初生和毁灭、痛苦和希望)上,才有可能叩开生命之门撞见生命真谛。首先,“我要实现的只是一个个瞬间中真实的生活。”[41]在这种具有转捩性质的点上,呈现于人们面前的则是过滤了世事喧嚣之后的本真状态,也是超越种类之限的共有状态,而这种普遍性则是永恒之美的起点。其次,“„„在临近汇合的最新鲜的刹那,它想起它们分离的一瞬”。[42]在这种节点上体现出的共有状态,人们很容易唤起一种生命认同感,从而超越自身个体的局限去溶入一种带有神性且泛化了的生命秩序中去,继而为实现永恒之美提供一种情感基础。第三,基于这些生命认同,人们势必“想起以前所有的生命”,“这些生命在被想起的刹那”就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新生”[43],在一次次蜕化“新生”的过程中,一种生生不息的永恒之美也就呼之欲出了。总之,一些节点上的瞬间体验能激起一种挣脱一切的大境界。

生命之美。古往今来的生命绝唱将生命艺术渲染到了无以复加的境界,比如四面楚歌的西楚霸王与飘逸风流的虞美人之间的生死爱恋就曾将生命之歌响彻整个宇宙,使后人心旷神怡。又如采菊东篱的陶渊明就曾把不知魏晋的桃花源搭建在了后世士人的精神世界里,使无数失意之人有了另一种形态的生命追求。就是在这些丰富而美丽的生命之美的基点上,诗人也在悄悄地衔泥筑巢。木窗外

平放着我的耕地 我的小牦牛 我的单铧犁

一小队太阳 沿着篱笆走来 天蓝色的花瓣 开始弯曲

露水害怕了 打湿了一片回忆 受惊的蜡嘴雀 望着天极

我要干活了 要选梦中的种子 让它们在手心闪耀

又全部撒落在水里

——《我的一个春天》[44] 这首诗所描绘的不仅是诗人的一个明媚“春天”更是一幅以诗人毕生心血所凝结而成的童话世界的鸟瞰图。所以只要我们“按图索骥”是能够“登堂入室”的,进而了解其童话世界的概貌与风神。在那里,没有人世因盘根错节而集聚起的乌烟瘴气,也没有动物间源自本能的弱肉强食,更没有撕心裂肺的“美”的毁灭;在那里,有一间与自然共享的木屋,几分能让铧犁耕耘的土地,按时牵引日光的篱笆墙,自然而然的小花,还有胆小的露珠、好奇的鸟儿,而组织这一切的只是一份恬淡而希望的情意。是那份湿漉漉的情意让这一片化外之地生机盎然:苔迹斑驳的小窗不再荒无人烟,贫瘠的土地不再贫乏,单调又乏味的铧犁不再冰冷;暖烘烘的旭日也懂得了秩序的意义,鲜艳而美丽的花朵也有了作息的安排;缓缓下垂的露珠惊醒了一段尘封的恋情,惹得那本不安分的蜡嘴雀伸长了脖子不住地张望生怕那正在逝去的美好不再回头。而那里的王子也是勤勤恳恳地忙个不停:要爽快地打开窗户让木屋吐故纳新,要舒心地晃动铧犁让土地荡起涟漪,要早早地编制篱笆争取迎接到第一缕阳光,要大大地拓开一方领域好让休息的花朵再次绽放,要默默地闭上双目静静地品味细细的露珠打捞起的那份美好,要热情饱满地帮助蜡嘴雀拉住那渐行渐远的美,至少要使它大饱眼福。反正王子的荣耀在于为每一个希望而欣喜若狂又让每一个希望都能如愿以偿。这就是我们所蠡测到的诗人的童话世界,唯美又遥远,“因为它只存在于你的心里”。[45]

四、结语

诗人说“没有天堂,只有门”[46],因此对诗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凭借着由“真”、“善”、“美”这三大元素所洞开的神性之门来窥豹其间的风采。而我们所依凭的“真”、“善”、“美”这三大元素也凝结着诗人关于诗歌、艺术和哲学的思考,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诗人的童话世界迥异于那类只是由王子和公主携手围起的单纯之作而显得高标独立。当然诗人在进行深入思考时,也没有坠入概念逻辑纠缠的深渊而荒废自己那唯美的初衷,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艺术是花的时候,结出神的果,这时哲学是叶子”.[47]那个“神性之果”才是诗人童话世界里真正的“王子”,而所谓的“神性之果”无非是“一种光,一种洁净的感觉,一种洁净的心境”。[48]而这种“光”、“感觉”、“心境”正是诗人在那个灰色岁月里升起的三颗明亮而不耀眼的星辰。念如今,斯人已去,心悠悠。也许,在思“古”之余,我们能做得只是把那星辰擦得更亮。诗人曾说:“在灵魂安静之后,血液还会流过许多年代。”(《设计重逢》),于今想来,该是指我们而言的,是对我的的期许。

注释

[1]舒婷《童话诗人》[M] 见于《我所知道的顾城》金城出版社第180页 [2]顾城《睡眠是条大河》[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第145页 [3]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73页

[4]顾城《顾城诗全编》上卷[M]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67页 [5]顾城《睡眠是条大河》[M]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第113页 [6]顾城《睡眠是条大河》[M]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第66页 [7]顾城《睡眠是条大河》[M]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第41页

[8]顾城《顾城诗全编》[M]上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66页 [9]顾城《无目的的“我”-自然那哲学纲要》[M]江苏文艺出版2012年7月第1版110页 [10]顾城 雷米《英儿》 [M]作家出版社

1993年11月第1版第28页

[11]陈子善编《诗人顾城之死》[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版 第154页 [12]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5页 [13]顾城《顾城诗全编》[M]上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674页 [14]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54页 [15]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29页

[16]顾城《睡眠是条大河》[M]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第20页5 [17]顾城《睡眠是条大河》[M]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第207页 [18]顾城《顾城诗全编》[M]上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674页 [19]顾城《无目的的“我”-自然那哲学刚要》[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180 [20]顾城《无目的的“我”-自然那哲学刚要》[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184 [21]顾城《无目的的“我”-自然那哲学刚要》[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182 [22]顾城《无目的的“我”-自然那哲学刚要》[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179 [23]顾城《顾城诗全编》[M]上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67页 [24]顾城《无目的的“我”-自然那哲学纲要》[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179 [25]顾城《顾城诗全编》[M]下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156页 [26]陈子善编《诗人顾城之死》[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版 第156页 [27]顾城《顾城诗全编》[M]下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390页 [28]顾城《顾城哲思录 》 [M]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26页 [29]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27页 [30]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60页 [31]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31页 [32]顾城《睡眠是条大河[M]》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第145页 [33]顾城《顾城诗全编》[M]上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20页 [34]顾城《顾城诗全编》[M]上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28页 [35]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12页 [36]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46页 [37]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45页 [38]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48页 [39]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83页 [40]顾城《顾城诗全编》[M]下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538页 [41]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64页 [42]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17页 [43]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51页 [44]顾城《顾城诗全编》[M]上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第810页 [45]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9页 [46]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11页 [46]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10页 [48]顾城《顾城哲思录 》[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第17页

参考书目

[1]顾城《顾城诗全编》[M]上下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2]朱小平《我所知道的顾城》[M]金城出版社 2012年5月第1版 [3]顾城《顾城哲思录》[M] 重庆出版社 2012年8月第1版 [4]顾城《树枝的疏忽》[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5]顾城《睡眠是条大河》[M]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6]顾城 雷米《英儿》[M] 作家出版社 1993年11月第1版 [7]顾城《无目的的“我”-自然那哲学纲要[M]》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8]陈子善编《诗人顾城之死》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版 [9]江晓敏编《顾城:生如蚁而美如神》[M]长安出版社 2005年6月第1版 [1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2版 [1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2版 [12]陈爱中著《中国现代新诗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1 版 [13]([12]法)法布尔著张玲英译《昆虫记》[M]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0年第1版

[14]谢冕等著《中国现当代诗歌名作欣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15] 孙绍振著《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16]舒婷著《舒婷诗》[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9月第1版

[17]北岛著《北岛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18][12]茅于美著《中西诗歌比较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2版 [19]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编《诗歌艺术论》[M]作家出版社 2012年12月第1版 [20]孙玉石著《中国现代诗歌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AbstractGuCheng the fairy tale world of poetry

: GuCheng is in the late 1970 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isty poets in the early eighty s, and he himself was as representative's misty ShuTing referred to as the “fairy tale poet”, his poems with innocent and lively, simple natural, to fall again in the afternoon, thick poetry to win, and on this basis, to build its own fairy tale world.And “true”, “good” and “beauty” is a poet when he is used to combine the spiritual world of the three elements, as well as the fairy tale world full of connotation.Keywords: GuCheng,Fairy tale poet, Natural and Beautiful

第五篇:顾城早期诗歌窥探

顾城曾将自己的诗歌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69-1974)、文化的我(1977-1982)、反文化的我(1982-1986)、无我(1986-1993)。我们姑且将“自然的我”与“文化的我”称之为顾城创作的早期阶段,从此阶段入手对其诗歌进行深入剖析。

一、活在自然中与自然抒情的诗风

顾城在6岁时写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首诗,当然,这首诗并没有体现多大的文学价值,但却从中早早地展现出一个天才诗人的天赋,并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生涯埋下了伏笔。1969年,顾城随父下放至山东农村,这既给他带来了艰苦的农村生活,但更重要的是,也为他接触自然、师法自然提供了条件,身处自然成就了“自然的我”。在这里,顾城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此时的顾城正处于少年时期,因此,这个“我”本身就“有一种孩子气,有梦,有希望,也有恐惧”。

这个时期的诗作比较自然、抒情,是他在对自然、对世界、对自己说话。“大雁,你飞走吧,/你飞过去——/不要盘旋,不要停;/请你告诉慈爱的春天,/不要忘记这里的渔村。”(《大雁》);

“奔腾不歇的江河,/起伏连绵的山川,/惊天动地的旱雷,/撕破雨云的闪电,/呵——/多少谜?/多少梦?/多少沉冤?„„//新陈代谢的万物,/广大神秘的自然,永无边际的宇宙,/黑暗沉默的空间,/呵——/多少天?多少代?多少光年?„„//在宇宙的尘埃——/地球上,/却不知已变过多少风云,换过多少人间。//”(《没有名字的诗歌》);

“旭日用光焰赶走了黑暗,/夕阳用余辉映透了晚霞,/遗忘的过去/幻想的将来呵——/生物在万物中闪耀着火花。//(《生命随想曲》);

“我赞美世界,/用蜜蜂的歌,/蝴蝶的舞,/和花朵的诗。/月亮,/遗失在夜空中,/像是一枚卵石。/星群,/散落在河床上,/像是细小的金沙。/用夏夜的风,/来淘洗吧!/你会得到宇宙的光华。/”(《我赞美世界》)。

在这时期的诗里,有对自然的热爱:“太阳升起来,/拿着七色光焰的画笔,/在大地的调色盘上,/调配着春天的晨曦。//给干黄的枝条,/涂上新生的翠绿;/在田野的五线纸上,/重新谱写生命的乐曲。//蛙鸣,此起彼伏,/我赞美着春天——/岁月的早晨。//”(《岁月的早晨》);

有对生活的感悟:“我是黄昏的儿子/爱上了东方黎明的女儿/但只有凝望,不能倾诉/中间是黑夜巨大的尸床”(《我是黄昏的儿子》); 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今天和昨天一样,/子夜、破晓、中午、黄昏;/生活的忙碌,/生存的艰辛,/安静的夜晚,/响亮的晨钟,/时间又过去了一天,/一天十二个时辰;/黎明的薄雾,/白昼的热风/傍晚的清凉,深夜的惊梦,/呵,人正怎样度过他的一生?//”(《生命随想曲》)

这些体现了顾城的早熟,他早早地展开了对生命的探索。

《生命幻想曲》是顾城“自然的我”阶段的代表作,他在多次讲话中也反复提到过这首诗。顾城说,写这首诗的时候,“那个夏天,我在潍河岸边,„„在接近河水的地方,被自己的影子惊醒,这时皮肤已不再是我同世界的界限,我感到了另一重我——远处的树林在响,就像是我的手在抚动;河水在流淌中轻轻冲击沙地、冲撞粘土的河岸,就像我的手抚摸着我的膝盖——我像阳光一样在大地上行走,宁静如云。作为一个人的恐惧、害怕、矛盾,都没有了——像是我要做的一切都已经做了,所以一切正是开始。”[1](P100)这是一种自然生命的感觉,作者与天地自然完全融为了一体。“没有目的,/在蓝天中荡漾,/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的确,写诗的时候,作者不带一丝目的性,这完全是一种自在生命的享受。因此我们在读整首诗的时候,感觉非常顺畅、自然。

这个时期是没有书读的,除了受父亲的影响,顾城最主要的老师就是大自然了,自然给他提供了最好的素材,最好的语言,最好的感悟,“我最早写诗,是为了回答大自然对我说的话;我觉得阳光爱我,春天爱我,我要回答它们。”[1](P196)顾城是在以一种“独我”的意识写自然,这源于一种爱,对生活的爱,对自然的爱;同时,这个“我”也并非指他本身这一个体,而是一个整体,“这个‘我’与包括天地、生命、风、雨、花、草、树、鱼、鸟、兽等在内的‘我们’合为一体。”[1](P232)他沉浸在“自我”的感觉中,沉浸在象牙塔的塑造中。或许J.H.法布尔的《昆虫记》给这种爱施加了强大的影响,激发了顾城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因此,当他“听到要全家下放时,竟十分欢喜,想着终于可以自由地到自然中去了。”同时,收集的昆虫标本又使大自然给了他丰富的自然地语言。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仅仅是出于一种表达感悟的渴望。“虽然生存是艰难的,我对美的信仰却并没有削减;这种信仰有了另一种表达,就是写诗。”[1](P22)不用在乎技巧,不用揣摩语言,“诗好像是天已经做好的,我只是把它写下来”好像是神来之笔,是自然地流露,是天成之作。就像李白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我们再来看这首《生命幻想曲》,正如题目所言,这是一首对“生命”的“幻想”诗,或者说写的是一首生命的思索诗,作者是通过幻想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作者把生命置于自然中,“贝壳”“柳枝”“夏蝉”“晨雾”“蓝天”“阳光”“黑夜”“银河”“星星”“新月”“海洋”“阴云”“麦秸”“百里香和野菊”“蟋蟀”“花香”,在这首诗里,所有的意象都源于大自然,而诗的语言也是极其自然,体现了诗的“自然”质地。这首诗共有两小节。第一小节作者写把贝壳当作船,以晨雾为帆,把“幻想和梦”放在里边,动力就是“太阳”和“风”,而“我”只能是“随意地向东向西”;当黑夜来临时,“我驶进银河的港湾”;当“天微明”,四周阴云密布,雷鸣电闪,象征着环境的恶劣。“我”寻找了一天一夜,最终还是失败了,“我”依然感到迷惘与彷徨,“我到哪里去呵?/宇宙时这样的无边。”“我”还是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到了第二节,作者又启程了。这一次,他是要用“灵感和心”去探索。他把麦秸织成摇篮,还给它装上了“纽扣的车轮”,他要“让时间拖着”去“问候世界”,寻找答案。这一次,“我”看到了百里香和野菊,听到了蟋蟀的演奏,闻到了花香;这一次,“我”找到了希望,“我”“合上双眼”,不去管那黑夜的山谷和白昼的峰巅,“我”只想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纵然时间和生命停止,“我也要一直走下去”。可是,既然生命已经停止,我又如何走下去呢?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命的答案“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在这首诗里,顾城意识到活着就必须实现人生价值,而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艺术是最好的途径。“我要唱/一支人类的歌曲,/千百年后,/在宇宙中共鸣//”要让生命的价值通过艺术一直持续下去,而不仅仅停留在生命过程中。这首诗“使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诗,第一次知道了它能给人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信念”。

这种思想相伴顾城一生,使他不停歇的诗歌生涯有了最好的理由。从少年时期起,顾城作诗的冲动就时时处处都存在着。在胶东路上、在火道村、在二连、在农场路上、在潍河下游、在村外、在草滩上、在牛车上、在水塘边、在荒野中,在割麦时,甚至在睡梦中、在午觉初醒时„„哪里有顾城,哪里就能找到诗歌。顾城践行着“我把我的足迹,像图章印遍大地”的诺言,他是在以生命写诗,“以诗为生命”。

二、活在社会中与纯净的诗风

1972年,顾城随父暂迁蓬莱、济南,因一些遗留问题辗转于火道、蓬莱、济南之间,开始学习政治,投身社会,尝试改造世界观。1974年,顾城随父返京,这意味着顾城彻底告别了自然,进入到了社会中。经过三年的过渡,随着文革结束,“文化的我”时期开始。纵观这一时期诗歌,前期以旧体诗、工农兵文艺诗为主,还出现了寓言故事诗、歌词,直到1979年开始大量诗歌被创作并流传下来。“一个文化的人的诞生,就是一个自然人的死亡”

抛开古体诗、工农兵文艺诗和寓言故事诗,我们单看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现代诗歌。“这个时期我写的诗有很强的人的、心理的、甚至社会的色彩,我开始从社会的角度评价这个世界,我注重对人说话。”

如果说被下放时期没有书读,只能师法大自然,那这一时期顾城算得上比以前幸福,因为他来到了一座由图书组成的“山”面前,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曹雪芹„„雨果、巴尔扎克、安徒生、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杰克.伦敦、西蒙诺夫、罗曼.罗兰、惠特曼、海明威„„顾城在接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这种熏陶帮助顾城完成了“文化的我”的转型。1977年的诗歌大多随意、诙谐,结合当时的政治来看,这是对黑暗文革的讽刺,也充满对光明的春天的美好向往。从1978年开始,顾城流露出了一个童话诗人的本色。《在寂静的冰川上》《孩子的梦》《溶血》,这些诗篇透出的是一种白色的格调,白色给人以纯净之感,因此这类诗歌本身也能带给人洁净、纯粹的享受。《建设者》表达了对建设者的赞美,《一代人》表达出了对光明的向往。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中,诗人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世界, 顾城在现实社会中的美好理想破灭,只能去自己的世界中去寻找。在这首诗“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到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想象中/我的爱人/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我还想画下未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阴/„„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可是,就算是这样一个梦最终也还是破灭了,现实不允许这样的梦存在: “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在绝望中,“我”“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 但诗人是否从此就停止对幻想的追求了呢?不。诗的最后一节再次点明,“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将仍然执着地追求幻想。可见,他的诗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这个时期是极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风格基本定型,顾城诗歌的文学价值开始呈现。他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他是“童话诗人”,他的诗风纯净。

抛开了自然诗歌,这一时期展现的更多的是“朦胧”的色彩,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浓烈的隐喻让我们摸不清顾城在表达什么,花蕊被隐藏在了厚厚的一层层花瓣中,在我们看来,他的诗更像是一个个稀奇古怪的没有逻辑的梦。但顾城认为,“从根本上说,它不是朦胧,而是一种审美意识的苏醒,一些领域正在逐渐清晰起来” [1](P175)。所谓的朦胧性,其实是他对艺术新的表现形式的一种探索,作者不是将诗的本质内容直白地展现出来,而是通过这样一种朦胧,让读者去拓展诗的原本空间,让诗的内涵更加广阔。诗歌应当不仅仅具有具体反映社会问题的功能,更应该有“表现灵魂和自然美的有创造性的抒情诗” [1](P177)“写诗不仅仅是反映什么,它显示事物的来源,显示心灵和上天的光辉——光明出现,黑暗消隐;早晨到来,噩梦飘散。”[1](P187)他的朦胧诗其实体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他的相当一部分诗体现了这种超现实性。

“童话诗人”的成型,除了诗人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外,与其思想上受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安徒生对他的影响比较大。安徒生与顾城都曾做过笨拙的木匠,这大概让顾城对安徒生有了初步的亲切感。安徒生是 顾城的 老师,他的童话思想深深影响到了顾城。因此顾城写了《献给安徒生童话的诗》《给我的尊师安徒生》《给安徒生》这样的诗歌。顾城住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这个童话世界不是儿童的幼稚,而是一种心灵的纯净,一种求真的心境,一种明快与清晰,这是顾城幻想出来的一个世界,是与现实对立的。他就是善于用一颗童真的心去幻想,在幻想中也体现着他对生命的探索。年龄在增长,他的童心却保持不变,这应该是顾城刻意维持追求的结果,他担心自己受到外界世俗的玷污,或者说,这是顾城在追求善与美。舒婷写了一首《童话诗人》是这样来介绍这位童话诗人的:“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像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出发/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于是,人们相信了你/相信了雨后的塔松/有千万颗小太阳悬挂/桑葚、钓鱼竿弯弯绷住河面/云儿缠住风筝的尾巴/无数被摇撼的记忆/抖落岁月的尘沙/以纯银一样的声音/和你的梦对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

顾城诗歌最主要的特征是纯净,纯净之处在于抒写童话与自然。这两者透出的都是一种本真的气息,而纯净是本真的体现。顾城诗中的意象大多都有这种纯净的美感。处于文化社会的包围中,一些文化巨人也为顾城提供了帮助。顾城的纯净美受到洛尔迦的影响,顾城说,“我喜欢洛尔迦,因为他的纯粹”。洛尔迦说:“哑孩子在寻找他的声音,偷他声音的是蜘蛛王。”顾城就开始找他被偷走的声音,“我开始咬文嚼字地说话,用一本本书来反对一面面墙”。[1](P192)顾城对洛尔迦的喜欢源于一种精神共通。洛尔迦热爱他的家乡,“热爱在露水中寻找自己声音的孩子,热爱那些小蟋蟀”,他的热爱“超越了人类的等级和世俗观念,使人类从遥远的地方达到了一个理解”。这是一种对人本性的坚持,而顾城说他也是一个固执的人,他要在这个世界上,坚持热爱他热爱的事物。

结语

在第一阶段,顾城是属于自然的人,在第二阶段,顾城是属于社会中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造成了他前后不同的诗歌阶段。身处自然时,顾城师法自然;身处社会时,顾城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洛尔迦、惠特曼、安徒生等等,全都对他的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的我”阶段是顾城纯净诗风初步形成时期,也为他提供了朦胧诗派的性质归属依据。童话诗人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了。

下载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顾城最经典的诗歌有哪些(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顾城诗歌集锦(5篇)

    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中的隐喻表现手法与象征一样也是具有其暗指性, 通过一个非直接的比喻来使情思或感觉具体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顾城诗歌集锦,欢迎参考阅读!《别》在春天,你把......

    顾城经典的诗歌大全

    顾城经典的诗歌大全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写下这句话时,顾城21岁,为大家整理顾城最优美的诗。 顾城 《执者失之》 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 我就失去了诗, 我......

    顾城诗歌的童话性

    顾城诗歌的童话性 作为朦胧诗人的代表诗人之一,顾城一系列宁静、优雅、美丽、纯真的诗歌,为他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美称。诗人舒婷为顾城写过这样的诗歌:“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

    读《顾城诗歌选集》有感

    读《顾城诗歌选集》 有感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行为,另外一种是语言。行为是直接的,发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相对于两者以外的人起不到最为直观的感染力,语言弥补......

    最美的诗歌(共5则)

    你说在你最美的年华里我竟然没有遇到你而今在你熟情的季节里我却偶然与你美丽诗意相遇你虽没有倾城的美貌然而你的一颦一笑间都蕴涵着生命成熟的无限魅力我愿我愿意为你用自......

    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异同

    北岛、舒婷、顾城诗歌的异同 异: 一、诗歌思想内容的侧重点 1.北岛,原名赵振开,他是中国朦胧诗的领袖,曾提出过“文革”后一代知识青年的灵魂的最强音。 北岛的诗,最突出的是表达......

    论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

    邵阳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论顾城诗歌中的童话世界 邵阳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级 邓宇 【摘 要】少年时代顾城就开始写诗,歌唱自己的童心,这个主旋律在以后的创作中一直延......

    浅谈顾城(共5篇)

    浅谈顾城 摘要: 顾城的诗篇闪动着诗篇和灵性的光辉,坦诚相对的心灵世界,以一颗金子般的童心向我们娓娓叙说着关于美好,关于纯净的种种传说。也许他这种对自然,对世外桃源的钟情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