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散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散文
(一)我小时候最喜欢过年了,刚过完年就又盼着过年,可是盼呀盼呀又总是盼不到,那时候,对过年之所以有这样的渴望,其中自有许多欢乐和诱惑,比如过年能换一身新衣裳,扎起红灯笼,吃糖块等等。
对于我来说,小时候过年最大的诱惑,莫过于能吃上几天好年饭。在那个年月里,农民们一年四季吃粗粮,喝稀饭,只有年傍时家家户户才能杀上一口猪,然后到河岔子里刨上一些冰块冻上,到过年时才拿出来放到锅里炖熟,蒸上几碗红焖肉吃,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蒸上一锅白面馒头,似乎辛苦一年为的就是在过年这几天能吃上几顿像样的饭菜。因此每逢进了冬月,我就拽着母亲的衣角问:“啥时过年呀?怎么还不过年呀?”母亲就教我背这首儿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这首儿歌我不知背了多少遍,儿时盼年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也别说腊八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杀年猪的杀年猪,淘米的淘米,压碾子的压碾子,压成面后发了一大缸,然后又烀一锅豆馅,村里其他人家也是一样,为过年忙得脚打后脑勺儿。小年一过,就是另一番景象,家家户户从合作社买来年画,找人写对子,贴春联,小女孩扎上红头绳,涂着红脸蛋,小小蛋子们也穿上新衣服,跟在爹的屁股后,忙着往家里倒腾着年货,那情景甭提多热闹了。
我家过去的日子比较穷,我们兄妹4个,过年时母亲最多能蒸上四、五锅馒头就不错了。
如果做了豆腐,母亲总要把豆腐渣用猪油炒熟了让我们吃掉,那几锅白面馒头就像是给我们兄妹的诱饵,有时哈拉子淌得老长。小时候,母亲的第一锅馒头蒸出时,就打发我向邻家去送,可是盘中的三个馒头送到邻家时常常只剩两个,另一个早在途中噎进了自己的肚子里,但不论怎样,年三十晌午,按常规饱餐一顿馒头,吃几块肥猪肉还不成问题。夜里守岁到12点便开始接神,然后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放完后,全家老小围着炕桌吃上一顿香喷喷的肉馅饺子。
小时过年令人兴奋的还有压岁钱,然而压岁钱是有代价的,那就是磕头拜年,家乡辽西小村的拜年也有很多规矩,一般是年三十晚上在自家拜,初一在本村拜,初二开始才提上两包果子,两瓶酒等四合礼去拜亲戚,那时我小,反正比我岁数大的无论是长辈还是同辈,我见了就猛磕一个点儿,现在想起来都憋不住想笑,不过那时的压岁钱数目很小,就一、二块钱,不像现在一出手就是一、二百。小时候过年我总共才能得到十几块,这就十分高兴了,不停地把那些嘎巴响的毛票数来数去,有时还向小伙伴们显示显示,晚上睡觉也要压在枕头底下,这并非我小时那样看重钱财,而是家中实在穷呀!我上面还有哥哥,姐姐,家里供不起读书呀!记得我上一年级时的学费大部分要靠过年得的几个压岁钱来支付,不磕那么多响头,当年如果没有那十几元压岁钱,我的学生时代也许会过早的结束。
现在对过年虽说没有儿时那么渴望,但童年时过年的那种乐趣,回想起来却常常使我醉在那甜蜜而又带着几分怅然的情绪里,我怀念故乡的过年,更留恋那失去了的童年的纯真和欢乐
小时候过年的记忆散文
(二)要过年了,有人问,年货都备齐了吗?我说,如今过年不用备年货。现在与小时候相比较天天都是过年,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现在过年,已没了曾经的那份期待,只有应付的感觉。年,似乎只是一个节日的标志而已。
我怀念小时候的年,那时候过年才有年味,小孩子掰着指头盼望过年,大人们感叹着惧怕过年。进了腊月我们就开始数日子了,好像过年是一个很遥远的很难到达的目的地。对于我们这种期盼焦急的心态,父母们总是深深的感慨,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年节好过,平常日子不好过。我对他们的态度很不理解。现在我终于可以理解母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了。他们之所以感慨颇多,年,一天就过去了,而平常日子,是要天天过下去。柴米油盐酱菜茶,家里人口多,日子就要精打细算才能撑得下去,一旦有个天灾人病,对一个家庭就是无穷尽的打击,计划经济,计划不好,平常日子就是不好过。
太多太多的东西流失在了岁月的深处,如果非要找寻一点可以感动的画面,那就是春运涌动的回乡大军,那份拥挤,那份期盼,还有那些喜悦都会在每一个年关的记忆中交织着澎湃的心。
回家,为了团圆,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感觉像个年。
一年了,你在你的路上奔跑,我在我的路上行走,那份急匆匆繁忙的生活让我们淡漠了彼此,也疏离了情感。然而“年”的呼唤,各自从不同的方向奔赴家中,有爸妈的地方就是家,说一说这一年的悲与喜。举一举手中的酒杯饮下岁月的风雨。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不离不弃。年,凝聚着亲情,让我们一生一世不管走多远,都能记得回家的路。现在的孩子对过年已经没有我儿时的那份期盼了,我记忆中的年,真是有很多兴奋、渴望和敬畏,总之,心里满满的都是激动和热情。
进了腊月,母亲就开始张罗了,泡上黄豆,去豆腐坊做两板豆腐,放在仓房里冻上,等着过年的时候吃。做完豆腐,开始蒸豆包、蒸馒头,炸油条、炸麻花,炸好大两箱子放在仓房里储藏。冻梨蛋子、冻柿子和花红果肯定是要准备的,富裕的时候还买一些山楂,母亲会沾冰糖葫芦,给我们来点意外的惊喜。
记得有一年,母亲沾了好多串冰糖葫芦,看着真可人,晶莹透明的糖色,还有山楂本身红红的果,看着就好吃的直流口水。母亲说冻好才能吃。于是,母亲便把沾好的冰糖葫芦放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好了,就等着明天冻好再吃吧。
第二天早上,弟弟第一个就冲出屋门跑到院子里要吃冰糖葫芦,接着就听见他狼哇的哭喊了起来,妈,糖葫芦一串都没有了……
我们一家人都跑到了院子里,桌子上空空的,沾好的冰糖葫芦一夜之间不翼而飞了,连点渣渣都没剩下。
首先,一个小林场不过一百多户人家,淳朴的山里人家,都夜不闭户,不会有贼。
这时,母亲进屋点上一支香,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我不解其意。父亲便把她拽回了屋里,别神叨叨的了,明摆着都让耗子吃了吗,这院子里有耗子,别影响了孩子们,没了就没了。
总之,那一年母亲沾好的一大堆糖葫芦我们没吃着。
腊八粥、二十三祭灶、请祖宗,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这些按部就班的事情在一辈又一辈人的手中延续着。
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俗语也常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样粮食,那时候要筹够八样粮食可真不容易,大枣是不可缺少的。大枣不好买,供销社里没有卖的。
邻居董婶子家是山东人,老家来了亲戚带来了大枣和香油。乡里乡亲的谁家来了亲戚,有什么好吃好喝都互相送一些。董婶家及时的送来了大枣,有了大枣和几样米就可以熬腊八粥了。黏稠的粥在锅里翻滚着,鼓起无数的泡泡,浓浓的香气弥漫在清冷的空气里,似乎已经闻到年的味道了。
腊八过后就要准备杀年猪了。母亲每年都是春天的时候抓两头猪仔,精心的喂养一年,家里供应的粮油都不够吃。猪喂得膘肥体壮,全家人一年就指望杀猪熬上一缸猪油,加上供应的豆油够吃的了。
我记事时候起,每一年到了腊月二十三的这一天,母亲都要准备“送旧”和“迎新”的仪式。送旧是扫房。母亲个子矮小,这些活都是父亲干,他操着一把大扫帚一下一下地清扫着尘土,扫完之后开始粉刷墙壁。邻居大婶有时间也过来帮忙糊棚。母亲在厨房准备祭灶的东西。
大半天的功夫下来,父亲身上都挂满了灰尘和白灰点子,还有糊棚落在身上的浆糊,看着父亲灰头土脸的样子很狼狈。可回头看看屋子虽然还有一股淡淡的潮湿味,此时却已经炔然一新了。
糊窗户缝的事情我也能帮着做,把破旧的窗户纸和窗花撕掉,搞破坏的事情总是比做一样事情省劲的多,将遗留的那些纸屑刮干净了,天寒地冻的,手被冻的红红肿肿。北窗户糊上母亲从商店买来的窗户纸,屋里虽然烧的很暖和,北风呼啸的时候还是窗户纸挡风。朝阳的前窗户粘上窗花和卦钱,各式花色品种都有,最重要的是年年有余,既温馨又有要过年的感觉,看后生起一种喜悦。
到傍晚要祭火送灶王爷。这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父亲准备好一堆大小匀称的火碳,然后从各个不同的方向三块砖头,南面留门。里面塞上火炭和碎柴禾。据说要垒到九层,然后点燃九个小灯,磊到了顶部的时候盖上一块木柈子闭合,看着像一个塔状,寓意年年旺运齐天。然后,把那张贴了一年经过烟熏火燎的灶王爷的像烧掉,并将祭品也投入旺火里烧,口中念念有词,祭火用红筷子还绑着红绳,母亲说我们家族之所以这样祭祀,是因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兴旺。再把新的灶王爷像继续供上。烧完祭品后,全家才可以吃饭。
我心里琢磨灶王爷很是尽职尽责,整年累月地趴在锅灶边受着烟熏火燎,监督着家庭主妇做饭的时候是否偷吃或者浪费粮食,然后到了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去天庭汇报一年的工作,母亲每年都会很虔诚的祈求他,上天庭好说多说赖话瞒藏。
东北的天气比较冷,除了夏天能吃到时令的蔬菜,到了冬天只能吃秋季储存的大白菜和土豆。我家每年秋季快要上冻的时候,父亲总是在菜窖里存着一大堆土,十一月初的时候就开始移到屋里,用一个大木槽子栽上的大葱、大蒜,到了年根已经长得绿油油,嫩生生的喜人了。父亲便坐在小板凳一苗一苗拔干净。拔完了再续着栽上,过了年正月还能继续吃。
印象中,整个腊月父亲和母亲都在忙,那时候他们还年轻,经历也旺盛。看着父母认认真真祭拜的样子直想笑。可现在,当我怀念起那些的时候却连灶门都找不到了,儿时温馨的土房早就不见了,搬进城里住上高楼大厦,看着宽敞明亮干干净净,想要虔诚地磕几个头也没了理由,那些曾经人世里的敬畏正在被一点点淡化,人的心与性情开始没遮没拦地狂放。
母亲常说腊月最短。其实是因为她们太忙,要做的事情太多故而感觉了时间的不够用。最年根几天开始潦烤猪头猪手,剁肉馅。父亲总爱问母亲够不够,母亲便说:多弄点,一年才一个大年,让孩子们管够吃,别小小气气的,正月还有亲戚来。剁好的肉馅也被冻了放到了仓房。
最忙的是二十九的这一天,母亲早早起来做好饭,父亲便要清扫院子了。虽然平时已经很干净了,可过年了,总要把一些犄角旮旯也清理清理,没用的破东西或者烧掉或者扔了。把几天前准备好灯笼杆竖起来,挂上大红灯笼。弟弟把准备好的两个冰灯找好位置,里面放上两只红蜡烛。然后开始贴对联,腊月二十九那天最冷,他们冷得一会儿跑回来凑到火炉子前搓搓手,一会儿又跑出去贴几下,跑慢了浆糊就冻了,就得用手悟着。到了傍晚,大红灯笼和两个冰灯都点上了,满院子一片红彤彤的喜庆。
忙完这些活,终于熬到了年除夕,早晨简单的吃一顿早饭,中午就开始忙活接夜饭,母亲大显身手煎炒烹炸,父亲带着弟弟去烧些纸钱请祖先,这时家里的供桌靠墙摆上,也挂起了保家仙的和众神牌位。供桌前摆着香炉和蜡烛,还有几样供品。有几样水果,带红点的馒头,整只的公鸡,白肉,豆腐之类。
母亲总是告诫我们不要趴在供桌上看,更不要念纸上写着古人的名讳。我们见到那东西只有敬畏的感觉,也有胆小的畏惧。
晚上了,母亲还在厨房忙活着,我们兄弟姐妹们早已围坐在了炕桌上,看着摆放满桌的大盘小盘,鸡鸭鱼肉,父亲端起酒杯。父亲这一辈子都爱喝酒,他干的活很累,北方冬天也冷,喝酒能暖身子。这积攒了一年的喜悦在这片火红的灯光下弥漫开来。好不容易,母亲也能盘着腿稳稳坐在炕上了,这时,才是一家团圆的年夜饭开始。饭后,收拾了碗筷,就要开始包饺子了,弟弟去找小伙伴玩了,邻居家的小伙伴过来串门,母亲又抓来好多瓜子糖果让他们吃。
每年除夕母亲都禁止我们女孩子出去玩,女孩子天生胆小。母亲说过年的时候阴府也放假三天,黑暗的角落里都有孤魂野鬼,以免撞上中邪。所以,我至今都记得这些事儿,一直也很忌讳,每年的除夕我连屋门都不敢出,怕得很。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连个星星都没有,这就是大年夜。孩子们不能乱说话,这可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运气。那时候不但没有电视,连电都没有,平时用的都是柴油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上几包蜡烛。大多数人家吃过晚饭就睡觉,早睡早起。过年就不一样了,屋里点上几只蜡烛,柴油灯新换过灯捻拨的亮亮的。
早睡已经养成习惯了,大年夜的晚上还是熬不住睡下了,睡到半夜三更的时候被母亲叫起来,晕晕乎乎的穿上新衣,感觉到神神秘秘的,来到供桌前给祖先磕头,烛火照耀着墙上的神位,好像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院子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瞅哪里都瘆唠唠的,情不自禁的浑身直哆嗦。
谁知那时候的黑夜现在再也见不到了,现在的夜也不如过去黑了。头几天母亲就叮嘱过我们,大年夜千万不要大声说话,更不能说有忌讳的字眼。因为过年的这一刻,关系到一家人明年一年的时运。
夜半三更,下饺子,点鞭炮,终于,新一年的钟声敲响了,放下一切曾经的不快乐,用一颗美好的心许下新一年的愿望,一切,重新开始。
“接新神喽"。也许,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神,可是母亲的心中却有一尊万能的神,她信奉着她的神,也虔诚地敬奉着她的神。
而今,我虽然懵懵懂懂也从儿时的耳濡目染里学会了母亲的样子,年年这样虔诚地一样一样做着。我心里知道,神其实就是自己的心,敬畏着神灵就是敬畏着自己的心,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让心长出了杂草。
此时普天同庆,火树银花不夜天,真真实实一个热热闹闹的年。
过年这些事儿,我们是那么恭顺地循着母亲遗留下来的传统过着,不由自主就踩着了母亲的脚印一路走过来了,母亲用她那份人世里的虔诚教导着我们。我们姊妹依然传递下去。帝王有时说我,都什么时代还那么守旧。
折腾到了两三点,我们已经困得迷迷糊糊的了,就要睡了。初一早上天还没亮又被父亲叫起床了,母亲已经煮好了饺子。大年初一一定要早早起床,看看谁家的烟囱冒出第一屡炊烟,就寓意着这一年都风调雨顺。懒洋洋地起来,胡乱的吃几口,就穿上新衣服跑出去找各自的小伙伴。说什么去拜年,也就是到亲戚邻居家里去和人家要糖吃,到了谁家谁都会给兜里揣一些糖果和瓜子花生黑枣什么的。出来以后我们还议论人家哪个大方哪个小气。说着,笑着,窃窃私语着出了这家,下一家该是哪里,就这样,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只不过现在,大家对很多的东西失去了曾经的热情,我不知道这是冷漠了,还是麻木了,可我却深深知道城市变得寂静了,大年的味道也淡了又淡。
那些年,总有许多关于“年”的味道让我回味着。
初二过了,初三就要迎喜神了。
父亲顺着喜神的方向把喜神迎回来,喜神,预示着一年喜气洋洋,喜事多多。想来,那也许是一种信仰吧,或是对美好的寄托。
人活在这个世上,有一些信仰总是好的。
这些年,尽管大年过得没了以前的热闹,也不够隆重,但很多东西还在城镇乡村的风俗之中残留着,这也是我喜欢回味儿时过年的重要原因。
平时来往少的人,只要是亲戚朋友,总会在正月去拜访一下,请一顿饭。你请完我,我再回请,有的人往往一个正月都在轮回着吃请。忙是忙了些,可人与人的心却拉近了。
时光,像流水一样不经意间就流经了几十年的岁月,转眼已人到中年。我想,生命中那些生动的记忆终将成了再无法触摸的怀念,日子过得越来越机械,大年也过得越来越生硬呆板。再也寻不到旧年那种在劳动与忙碌中获取的快乐。
然而,我还是期许着,就像母亲敬奉着她心中的神灵一样,我虔诚地敬畏着我们的生活,想说:过年了,把所有的忙碌与疲惫放下,一家人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多好!
还想说,记得在这人世里多留存一些感动,也多播撒一些美好,铭记着岁月深处那些美丽,就算风雨沧桑了年华,依然记得用一颗美好的心温暖着回忆。年味儿还得忆。哪怕年的味道慢漫变了,而人与人之间的情味不会变。
这辈子,我还是更加喜欢儿时的年,喜欢那浓浓的味道。
第二篇:小时候的过年散文
如果要我说过年的事,我只愿意说说小时候那阵。为什么呢?因为小时候过年有气氛。每年天气一冷,大人就开始准备年货了。首先当然是吃的,我爸会去买回五花猪肉、肠衣,这是做腊肠腊肉用的。白天他要上班,这活一般晚上做。小孩呢,自然只能做旁观者了。
吃过晚饭,我爸先将肠衣洗了,晾好,再将猪肉切了,有长块的,也有切成碎块的,就放在盆子里,而后用酱油、糖、米酒、盐等配料腌好。我们做好作业,就守在旁边看。
那些块肉做腊肉,用刀在一端剁出一个洞,穿上晾晒用的绳子就好了;而碎肉呢,就做腊肠,将肠衣的一端口子绑在漏斗口,再将肉末灌进去,成棍状后,一节一节地用小绳子扎好,先放在盆里。第二天,晾在竹竿上,用针在腊肠上扎许多洞,太阳一晒,里面的油就流出来。腌好的腊肉呢,也晾晒在竹竿上,太阳一晒,油就滴下来。每天看太阳一出,我爸就会将竹竿架好,将一大盆的腊肠和腊肉端出去晒,看到那滴答滴下的发亮的油滴,我的喉咙就直吞口水了。大约晒一两个月,腊肠腊肉就晒好了,体积收缩了不少,由软软的变成了干硬的酱紫色的。
当然,要做吃的不仅仅就腊肠腊肉,还有糖环和油角。将面粉、鸡蛋、少许油,加水揉成面团,再擀成薄面皮,用热水瓶的盖子一印,就出来小圆面皮,包上碾碎了的花生仁和白糖,对折将边缘扭成细花边,就成了一只角子。这个我们小孩也爱做,但做不标准,歪歪扭扭的,也就贪玩而已;我妈做的标致多了,摆在竹编的大簸箕里,看起来赏心悦目的。做糖环就容易多了,将面团掰一团,搓成长条,编织成好看的图案就成了。
油炸的工作一般放在晚上,我妈通常要熬夜,她将角子和糖环放进烧开的油锅里炸,等这些角子和糖环浮起来了,用油捞捞起来就成了。晾凉后,就放在大坛里,密封好,要吃的时候,才开盖子取的,取完再密封好,不透风的话,每次吃,都是很爽脆的。
年二十七、八的时候,广东有句俗话,说年二十八,洗邋遢。那时我住小镇,一到这时候,河边都是洗刷的人,凳子、台子什么的,都摆满了码头。洗刷的活都是我妈干的,有需要的话,我们也打个下手。我爸呢,也动手,他的毛笔字还将就,春联的事自然就归他了。
年三十那天,准备年夜饭,要杀鸡杀鹅的,但这不是一晚上就吃完,因为年初一是不杀生的,所以要提前准备第二天的菜。做年夜饭都讲“意头”的,什么发菜寓意发财,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呀,等等,做的菜不能吃完,要“有余”嘛。我爸平常不做饭,但一到重大节日,这工作就归他了,除夕这顿自然就不用说了。我们小孩呢,就是吃吃吃。
最让小孩子过瘾的,大概是年三十除夕夜的“拣爆竹”游戏,吃过团圆饭,小孩子就眼巴巴地盼着午夜到来,等着等着就打起了瞌睡,我妈就会让我们先去睡一会,到点她就叫醒我们。当我们被叫醒过来,家家户户都在放爆竹了,乒乒砰砰地响成了一片。我们就匆匆穿好衣服跑出去,守在放爆竹的人家门口,等人家放完爆竹就一拥上去,猫在硝烟弥漫的地上,拣那些死火没响的爆竹,有人放进口袋的爆竹,突然又爆炸了,把新衣服的口袋都炸开了口子了。有大方的人家,通常会将一包包的爆竹拆散,向四周一撒,制造出一个混乱而开心的场面来。我们小孩子都结伴一家一家地去拣,等到听不到爆竹声了,才散伙回家睡觉,第二天再玩拣来的爆竹。
年初一当然是小孩最开心的日子,都穿了新衣服,给长辈拜年,会得到一份“利是”,通常是新钱,摸上去,声音爽脆,挺刮,让人心生欢喜。年初二,是走亲戚得“利是”的日子,一个一个亲戚去拜访,通常说一声“恭喜发财”,“利是”便到来了。只要没结婚的,都有这个待遇。初三是“赤口”,就不适合去走亲戚了,说是容易引起口角,于是大家通常是呆在家里,一边聊天,一边吃零食,什么瓜子,油角,糖果,等等,打发掉这一天的时间。
一直到十五,一般来说是不准洗头的,到初五前,也不倒垃圾的,以免将家里的财运也倒出去了。对于不洗头这个风俗,我一直没法子遵守,小时候的头发多而密,又是油性发质,不洗那受得了呢,只好破了这风俗了。
人大了,就不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忙啊,工作忙,以前我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年三十还得上班,家里的事什么忙也帮不上,要不是有老妈操持,那就够呛的,现在过年的年货,也不自己做了,都从商店买回来,甚至连年夜饭,也去饭店订了。所以,现在过年也就没什么好回味的了。要回味,也得回味小时候的过年了。
第三篇:过年的记忆的散文
如今过年,可以一边看春晚一边吃年夜饭,或者就邀上朋友去健身,也或者就是全家去旅游。可在以前,人们过年为的是改善生活。年还没到,人们就开始忙着采购年货,准备把好吃的、好穿的都集中到春节这几天。那时候过年,确实不同于平常的日子,因此年味也浓。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不再为吃穿发愁,平时的生活就像过年,春节期间的衣食住行与平时没有多大区别,因此感觉到春节的年味淡了。春节期间人们除了沿袭过去的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之外,一些习俗已经开始渐渐改变,即使是向长辈拜年,向朋友问候,许多人也是通过电话、短信等传达,年味好像真的淡了。也有市民表示,所谓的年味淡了,正是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由于缺少精神上的欢愉,让自己感觉无所事事的结果。
虽然过了小年腊月二十三,快到了过年的时候,但还感觉不到一点的年味,可能是生活提高了、现代了,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忙年了,其实过年就是一个边忙边过的过程,过程简单了,年味也就变淡了。我生长在农村,五十年代末参军离开家乡,几十年过去了,想起那时过年的情景,心中总有一番别样的怀念。
在五十年代,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忙过年。母亲们要提前给孩子们做过年穿的新衣服,孩子多的,做几件衣服鞋子也是很费力耗时的针线活,母亲们常常熬夜赶活。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够好,除了一些年龄大点的女孩子买块花布做衣服外,大多数都是自己织、自己做的粗布衣。条件好点的可能做一身,条件差点的可能做一件,再不行就作双新鞋,总之,过年是个喜庆事,得有点新气象;现在看起来那时穿戴很土气,其实那时没有这种感觉,因为农民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再就是离年还有十天半个月,就开始磨白面,因为那时候不但没有打面机,石磨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记得我们那个村三十多户人家,只有两盘石磨。我们家有一盘,逢到过年,半个月石磨不会闲的,有时夜里也在磨面。有牲口的用牲口拉磨,没牲口的就人推磨。一家就得磨面半天到一天的时间。腊八前白面是一定要磨完的,因为过了腊八就开始蒸馒头了。
从腊月二十起,集市上开始卖年货了,特别是卖鞭炮的站在大车上,一边放一边吆喝:“不响不要钱,放了不贱卖”,谁家的鞭炮响的厉害,谁就卖的多,从开集到散集噼里啪啦响个不停,一家比着一家的放,七八里外听着就给刮风似的,很有过年的气氛。那时的鞭炮不像现在的那么小,一般和手指那么粗,单个放起来也是很响的,一般二十到三十头为一盘。男孩子们赶年集主要逛鞭炮摊,听听哪家的鞭炮响,买几挂自己玩的鞭炮。买年货是大人的事。
过年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除了吃的好,还可以穿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可以痛快地玩几天。那时学生是没有什么寒假作业,更没有什么补习班,衣兜里装上几个鞭炮,找几个小伙伴一起比谁的鞭炮响;或者用钉子把一个鞭炮的屁股捅个眼,把另一只鞭炮的捻子塞进去,再用纸把两个鞭炮卷紧,再用秫秸夹着放,就成了“二踢脚”,每成功一次,高兴的也是手舞足蹈;当然集市上有卖二踢脚的,只是觉着太贵不舍得,自己动手做,自娱自乐。
到了年三十,就要正式开始过年了,早晨起来先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把饺子馅调好、春联贴好,然后男人们到祖茔地,在每个祖坟前念叨着烧元宝,请祖宗回家过年,再放几个鞭炮,回到家里把家堂请出来挂在堂屋正中,摆上贡品烧上香。吃完午饭就开始包饺子,太阳还没落山鞭炮就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开始吃晚饭了。晚饭后,锅里要放上馒头与花糕,除夕不能空锅,意味着来年不愁吃喝、生活幸福。然后在堂屋当门墙上贴上老天爷,父亲还要贴上“孔圣人的牌位”,內间里贴上赵公元帅、屋外墙贴上玉皇大帝、厨房里灶头旁则贴上老灶爷,然后在各神位及家堂前点上蜡烛和香,再烧一对元宝。大门和堂屋门前地上要橫放着一根木棍,名曰“挡门棍”,一是把孤魂野鬼挡在门外,二是挡住财宝不外流。家堂一般是供在本族长支、或者本支辈分最长的家中,家中没有家堂的,男人吃完饭后提着装有元宝、香、酒壶、酒盅的篮子,到供有家堂的家中先行祭拜一下。那时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视,只能听听有线广播里的节目,孩子们到街上玩一会、放几个鞭炮,就回家睡觉了。十六七岁的男孩子也有几个人在一块喝酒的,但不多,几乎没有不睡觉过“囫囵年”的,主要是天太冷、夜太长。
大年初一当然是过年的重头戏,有一种说法叫“过年起得早、来年过得好”,特别是刚结婚的、家有高辈分老人的、有半大小伙子的家庭起的比较早,一般三四点钟,反正鞭炮响个不停也睡不着了。年五更还有些禁忌,一是不出太阳不能倒洗脸水,防止把“财”倒出去,所以一家人只能用一盆水洗脸了;二是吃不完饭不能开大门,可能是觉着人家来拜年了,还吃着饭不大好看吧,这也是家里有家堂、高辈分老人不能起晚的原因。吃完饭,给各神位点上香、烧完元宝,全家给家堂祖先磕头,然后晚辈给长辈磕头,再开大门接待街坊邻里拜年。如果家中没供家堂、没有高辈老人,就得出去拜年了。先去供有自家祖先的家中,再去供有本族近支祖先的家中,再去其他高辈老人家中。拜完年天就差不多明了。天明之后男人们一般不再拜年,该妇女们领着小孩子拜年了,嘁嘁喳喳满街是人,碰巧遇见个高辈分年长的,一说拜年一跪一大片,也算是过年一景吧。磕头拜年的方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从正面理解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比如街坊邻居因琐事不和、按风俗又该着拜年的,借拜年的机会矛盾就化解了,有利于和睦相处。到了八九点钟,拜年活动基本结束,娱乐活动开始。那时娱乐主要是小孩放鞭炮玩,大人当骨牌,会打扑克。
从初二开始走亲戚,先走重要的、再走次要的,先走新亲戚、再走老亲戚;亲戚多的早晨走一家、中午走一家;走亲戚的礼物一般是自家蒸的馒头、菜馍、花糕,再加上两封馃子(点心),如果是新亲戚礼物当然要重一些,一般到初六走亲戚拜年就结束了。
初七送火神爷,这是男人们的活动,很是热闹。就是到各家收集磨秃了的刷锅用的炊帚疙瘩、破篦子,然后绑在木棍上作为火把,到了晚上几个男人举着几个火把向村南的芦苇塘走去,还一边放着鞭炮,等到了芦苇塘边,就把火把扔进芦苇塘里,意思是把火神送到水里去,就不发生火灾了。
一晃到了正月十五,孩子们看中的有两件,一是再次改善一下生活,一是晚上看焰火。那时候我们那里大多数的人并不知道正月十五叫元宵节,没见过、更没吃过元宵,按着自己的习惯过;早晨还是吃饺子;中午再吃一顿白馍、白菜炖猪肉,就等着晚上的焰火了。晚饭后天一黑,孩子们手里拿着蜡烛上街了,大街上烛光点点很有点万家灯火的味道;当然玩的不只是蜡烛,还有能断续滴出火花的“滴滴鸡”、放着满地窜的“出溜子”、带着小尾巴能上天的“小起火”;还有的用从杀猪的那里弄来的猪蹄甲,里面放上生猪油,再按个捻子,点着后当蜡烛玩。当街上站满了人时,就开始放“起火子”,有时还放几炮铁铳,晚上十里之外都能听见;现在常见的礼花弹那时没见过,那时民间有“花篮”,就是把木炭、砸碎的犁铧(生铁的)装进一个铁丝拧的笼子里,用木杆子和绳索与铁笼子连起来,点着木炭后两个人晃着木杆使铁笼子转起来,迎风一吹炭火把碎犁铧熔化,铁汁被甩在墙上溅出许多明亮的火花,好像梨花带雨甚是壮观。
过了元宵节,好像年已经过完了,其实正月十六还有故事。一是在太阳出来之前到村外跑一次步,名曰“跑百令”,寓意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不生疾病;二是结婚不满三年的媳妇回婆家,说是“十五不看婆家灯,看灯死公公;十六不看娘家火,看火死婆婆”,当然,如果公婆都不在了,也就不那么计较了,总之都是妨碍婆家。
二月二,龙抬头,万物复苏,春天真的到了,也算是一个与春节有点关联的节日。二月初一那天,把泡好的黄豆晾半干,然后把筛好的沙土放在锅里炒,沙土热了后,再把黄豆倒进去炒,炒好后把沙土筛掉、用簸箕簸干净,再拌上些盐或糖,晾凉后就可吃了,又酥又有点咸(甜)味,名曰“蝎子爪”,吃了可一年不近毒虫,人们出门兜里都装着“蝎子爪”,碰到人都互相尝尝,比比谁家的“蝎子爪”好吃;二是在院子里“撒围仓”,就是用草木灰一环套一环的圆圈,期盼新的一年仓满囤满、粮食丰收,再画出爬仓的梯子、撒上芝麻秸秆,寓意生活节节升高;二日早晨要吃年糕,还是期盼年年升高的意思,就是用黍子面掺上熟地瓜、做成小饼放在油锅里煎,吃起来又香又甜又黏;有顺口溜说:“二月二,闹吵吵,家家户户煎年糕,新媳妇拿着小锅铲,老婆婆弓着老腰把锅烧”;早晨除了吃年糕,还要喝面棋儿,寓意“起”、发家的意思,不能喝面条,一说面条是龙须,二说喝面条易遇到蛇;到了晚上屋里不能点灯,说是老鼠今晚娶媳妇,点着灯就娶不成了,不能坏了老鼠的好事。
过完了二月二,年货也吃完了,年真的跑远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孩子们带着遗憾、更带着遥远的期盼,期盼着下一个新年快点到来。
第四篇:关于小时候过年的散文
当你长大后,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情形吗?下面是关于小时候过年的散文,欢迎阅读。
回忆童年——过年
没有花蕾,不见绿色,农民们还没有在田间劳作。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也怨不得她。
热闹的春节已悄声离去,代表着假期也就结束了。即将来临的上班也在向我招手。一颗贪玩的心也就这样慢慢地,慢慢地安静下去,沉默着。面对新的工作,心里很激动,自己在新的环境里可以学到更到的东西,不在像昔日那样过着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日子。
上班也接近半个多月了,看到同事俩个忙得不可开交,而我也帮不到什么,好想能为她们分担解忧。而我却在办公室要发呆的状态,今天天气很冷,很冷,冷得像2008年那场大雪一样的感觉。我很享受这种感觉,因为我喜欢下雪,喜欢下雪天。可能因为这个季节是收获硕果的幸福季节。也因为小时候知道这个季节会有很多惊喜。
首先就是入冬的雪花飘落,我经常会幻想自己是雪景里的白雪公主,穿着厚厚的棉袄,享受雪花飘落的遐思,接下来就是一年一度的杀年猪,每到杀年猪的时候,我们小孩子总是最兴奋,最高兴,最激动的,这意味著很久没有占荤的孩子,有一段饱肉吃的日子,年猪刚刚还在案板上解剖,小孩子就会闹着杀猪的师傅给我们割下一块瘦肉,用大白菜的叶子包好放在火坑里烧,经过耐心的等待,烧瘦肉出炉了,那香味,别提有多香了,吃上一口,那味道美极了,有时候大人心疼我们,吃完一块,问我们是否再来一块,那种感觉真的很幸福,我想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冬天的原因之一吧。当年猪杀好,腌好,放在炕头的时候,我们下一个惊喜又来了,那就是爸爸妈妈给我们准备的过年新衣服,爸爸妈妈会提前给我们准备好新衣服,但是我们在大年三十之前是绝对不会就把新衣服穿上的,因为我们舍不得,我们在等新年到来之际,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过新年,这也是我一直以来都喜欢冬天的原因吧,只是深深藏在心底,未被清晰的发现。
时光流逝,我们随着岁月的抚摸渐渐地长大了,成熟了。我们失去了童年,才知道长大;我们失去了岁月,才知道自己是活着;因为我们变老,才知道不能挽留时间。
送走了一年雪花飘落的季节,迎来一年之计的春天,现在每天的工作都安排的满满的。好怀恋童年时光,无忧无虑地过着每一天。岁月的流逝,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这就是长大的孤单,长大了少了很多儿时的乐事,就安慰自己说,长大会增加很多生活阅历!
春季是四季之首,我们的足迹将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开始了一次始发,所以多一点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点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回忆童年过年的甜蜜
清晨,睁开眼,一缕光线挤过窗帘的缝隙映在墙壁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时光匆匆,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七了,心头一时掠过一丝惆怅;春去春已来,花落还会再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我们逝去的时光,却一去不再复返,小时候的热闹情景也不再来。
厨房里,鹤宇正忙碌着过年的食材,瞧着他的身影,使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份喜悦。小时候最盼过年,穿新衣新鞋的高兴劲儿不说,单说那种过年的喜庆气氛足叫我们乐不思蜀。
那时,一进腊月门,父母就忙碌起来。蒸馒头,包包子、抿米糕、炸藕合,我们家人多,十几口人,父母亲要忙碌一个腊月,蒸炸炒煎,满满的,一瓦缸一瓦缸的,排放在闲屋里,就像现在放在冰箱里一般。那个时候,我们在外面玩的饿了,便偷偷地钻进屋子偷吃。小时候,我最爱偷吃黄面窝窝上的枣,我们顽皮的把窝窝抠得像没眼睛的木偶。还有,也爱揭藕合的面皮儿,那油炸的藕合已经冻结出薄薄一层冰渣,咬在嘴里咯吱咯吱的,又好吃听起来还好听,那时候我爱听嚼在嘴里的响声儿。我们把藕合揭得一个个变成没穿衣服的光溜娃娃,年年如此,父母却总装作不知,他们默默地吃着我们的“杰作”,容许着我们的顽皮。
这还不是我们最开心的事,最让我们高兴的是,炖肉。每一年,父母蒸完炸完,最后就剩炖肉了。父母总在晚上炖肉,我们姊妹们都钻进被窝,像在巢里等待爸妈寻觅食物来喂的小鸟,一个个翘首期待那香喷喷的肉肉快点炖熟。父母在锅前忙碌着,满屋子飘荡着肉香的蒸气,我们家那一刻就像是云雾缭绕的天宫,我们全家享受着美味,感受着幸福。
“熟喽!”随着父亲一声喊,掀开锅的一刹那,炖肉的香气更使我们耐不住那股子馋劲儿,又像看到爸妈叼着觅食的小鸟,希望爸妈能第一个把食物放进自己的嘴里。我现在想起来,真的很佩服父母当年的那种耐性。尤其是父亲,端着炖熟的肉,挨个的把肉放到我们手里,让我们吃个够,最后,他们在端着脸盆逐个的让我们洗净满嘴满手的油腻。于是,我们便安静下来,带着幸福的笑靥呼吸着肉香气味甜甜地进入了梦香。
我们不知道父母亲还会忙碌到什么时候,才能睡觉。这时候,母亲就会悄悄地从锅里捞出几块大一点的肉块儿,偷偷地放进瓦罐,盐制起来,整个春天我们都能够有肉吃,那时候,我们总是纳闷,母亲就像变戏法似的,隔一段时间,我们馋了,她就会变出肉来,给我们做出肉香四溢的食饭,这个秘密__母亲盐腊肉的秘密,只到我懂事了,有一年,才被我发现了。小时候,常听母亲说的一句话是,“好过的年,难过的春!”虽然这句话,对现在的我们已不实用了,因为我们平时的日子就形同过年了,但是,在那个年月,我真的很佩服我的母亲,能给我们众姊妹兄弟变着法的改善饭食,让我们品尝到别人品不到的幸福与美味。
又过年了,想起小时候甜蜜的感觉,不由得也想念起我亲爱的双亲:亲爱的父母大人,您们可安好!小丫头哪一天才实实在在地回到您们身边,再次享受一回小时候的感觉啊!
第五篇:小时候过年之吃喝穿之我家篇散文
之所以标题这么拗口,不是洒家文字功底差,洒家这功底要在至清的社会那也是无级的。之所以这么写,一则怕被无知的人利用,给父母脸上抹黑。父母毕竟重到无词。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几个人真能懂“父母之乡”的含义?二则实乃祖国风俗甚巨,惧一不小心遗笑于邻村方家。
之所以用吃喝穿不用饮食衣实乃洒家粗俗无奈。小时候,洒家八零后,小时候就是指九零年后。小时候家里住的是青砖瓦房,用当下的话说就是富二代。瓦房是一米八乘两米的大窗户,门是两米八高乘一米四宽的豪门,进门是五米四乘六米九的厅嘞,厅嘞两边是停人的地方,都有火炕,炕长一米九,宽三米三,也和瓦房一样是坐北朝南。炕上能停五六个人,一人一条褥子一条被子。这必须说清,据说有的地方一家人一炕被子?那夫妻生活可咋?洒家忧天了,祖国的人口一直都是优势。
人停的地方就这样,可以省略不提。吃啥要从外面喝多的人说起。喝多当然指的是酒喝多了。古人有酒通神的说法,是为酒难得。不是啥时候也能喝的。就是现在,稍微好点儿的酒一瓶也得几十块钱。小时候家里有六口人,到腊月二十几,先割几十块钱的猪肉存下,到年根根下,要猪肉没涨价就再割几十块钱的。要猪肉涨价了,就不再割了。就这几十块钱的猪肉,捏扁食炒菜一家人可以吃半个月。一顿饭炒几个菜是二零零零年后的事儿了。记忆中小时候过年主食只有猪肉、胡萝卜馅的扁食。媳妇小我一岁,她说她还记得她小时候家里净吃棒子面。也有人说棒子面好吃。洒家觉得就是把棒子面捏成天上的神仙都不好吃。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可以想象得出肉扁食有多香啦!
就是现在,平头百姓家割几十块钱的猪肉也过得了年了。平头百姓要不发烧,闹神经病,肯定不会买几十块钱一瓶的酒。再说,酒和烟又不一样。可以说,凡抽烟的都是烟草的方家。好烟烂烟,真货假货,抽一口便知,骗不了人。酒却不一样,大多数人喝酒只图个热闹。至于酒的醇厚寡淡那是方家的事。可能十个喝家里连一个方家都没有。也可能你喝一辈子酒都懂不了酒。
好点儿的酒贵,平常的酒摆上桌又伤面子,毕竟过年呢。这时杂牌酒就神威大显了。杂牌酒便宜,但若真有人问,价钱可以往高里说。而且喝多少,撒多少,剩多少都不心疼。绝对不会出现碰到值得的人时,喝好酒时颠倒了酒瓶往外抖酒的情况。
喝杂牌酒唯一不好的地方是路上喝多的人多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酒貌似不多了。杂牌酒不一定是假酒,可能偷逃税了,也可能工艺欠佳勾兑出的成品酒或酸或苦。但不管咋说,杂牌酒更容易上头,更容易喝多。要想不喝多,也有法儿,像我爷,我爸都滴酒不沾,也过了好多年。
小时候家里从不买酒,逢有些年节,我大爸会给我爷提来一瓶杏花村酒,七八块钱,那时一斤猪肉也就这个价吧?红塔山烟也这个价。那时觉得杏花村和红塔山是世界上最贵的东西了。肯定能香死人!因家里没人喝酒,过个数月半年,家里人都把杏花村酒忘了,洒家这才把杏花村酒偷出来喝,不幸被辣哭过。洒家也想弄支红塔山抽,不幸整个村里都没有这烟。直到近年,红塔山才贫民化了。对,没错,对于烟民,现在抽红塔山就有贫民的感觉。但在红塔山七块钱一盒,猪肉十二三块钱一斤的当下,再结合自己的收入,一算,抽贫民烟还是略微有点儿罪恶感的。就像现在稍微好点儿的酒对于平头百姓还算是奢侈品一样。
好吃头里瓜子落花生和糖果是必备。其它像柿丸子、柿子皮、核桃及水果就要看当年的价钱了。洒家小时候只吃瓜子,从不动生味巨大的落花生。要有柿丸子桔子和油炸的红薯疙瘩洒家一准要吃到拉了稀。洒家小时候戾气重,曾往别家小孩扁食碗里吐过口水,直到现在都学不会节制。红薯疙瘩属于炸货,熬菜时用。那会儿油炸吃头奢侈啊!那是谁把谁打破了头,流了血的谁索赔的吃食。搭油锅一般要到二十七八了。主要炸的是麻头馓子和豆腐页子。豆腐页子是臊子面和木须汤里的漂头。麻头家里没炸过,馓子不好吃,但好像是谢爷儿(祭祀)的东西。炸豆腐页子吃着苦、涩,要到正月十七八了,家里啥吃头也没有了才想起它,切成条,用韭菜、盐、倒一大股子醋调了吃。也是一种忘不了的味道。谢爷的还有红枣和发面蒸的糕馍和一块焯过的猪肉等等,多少没法定。有的人家过年传统、隆重,谢爷儿的东西就多。我妈很早就信耶稣了,谢爷儿这事儿也就省下了。但糕馍依然年年蒸,糕馍碗口大小,发面擀成圆形一筷子薄厚的面片,在边上放四个红枣,压上面片,再在四个红枣的中间放四个红枣又盖一层面片。要心情好,亲戚还亲,最上面这层面片的边缘会被捏成螺纹状。不捏也行,走有寿的亲戚时照样能拿。毕竟能吃上亲戚送的糕馍也是件出了门可以吹个牛的事。糕馍谢爷儿也壮观,八仙桌上,香雾缭绕中有两柱十八个红白交错的糕馍。
说起穿,洒家记得住的除了虱子就是小公安了。小公安是过年的新衣服。小公安衣服影响可谓深远,无需提了吧?小时候洒家的棉衣袖子常常是油亮、干巴能当镜子使。洒家爱哭爱流鼻涕,左眼的泪用左袖擦,右面的鼻涕右袖子抹,轮番擦抹渗透打磨袖子就成镜子了。洒家的虱子主要在棉衣接口的缝隙里。炕烧热了,被窝自然暖了,脱了棉衣钻进暖里,翻过棉衣,分开棉衣缝隙,肥胖的虱子正要跑,双手摆个心型,噼啪一声,身首两截的虱子喷出了洒家的血。虮子都是白亮成串的,死亡的声音在洒家的印象中可能更巨大?但那时爸妈的笑声却被洒家忽略了。妮儿们惹虱子主要是头发吧?可能是吧?洒家从没听说过那个妮儿钻在被窝里掐棉衣里的虱子。妮们要根治虱子,除了剃光头,就剩喷三九一一了。
成镜的棉衣袖子,热炕上,被窝里,日光灯下,爸妈的笑声里,翻过棉衣掐虱灭虮的时光不想竟再不能有了。
小公安衣服过后,除了我妈做的塑料底灯芯绒面的单鞋竟想不起穿啥了。穿着新鞋,分开炉行里一百响的鞭炮,装两布袋瓜子,点上香,掐住炮捻子四处飞奔放炮,及天明就羡慕起用火香放大地红炮的伙伴们。直到现在洒家也想不明白,那周身蓝花花,瘦不拉几的大地红为啥那么亮?为啥叫大地红?放完炮,蹿回家,我妈正给我穿一身金丝绒的妹妹画眉。划燃取灯,烧到手指处,吹灭了就能画柳叶眉。没错,洒家不但有妹妹还有哥哥。洒家一见书上或电视上说八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就禁不住要冷笑。世上竟有这么无知可笑的人。洒家差点被可笑无知谋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