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评价都显得与众学科截然不同,而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中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
在一段时间的美术教学中,深切感受到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教学环节值得重视和改进。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对美术教材的全面分析,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了,对教材有个熟悉的了解,教师才能驾驭教材。教材分析应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兴趣点,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情境点,分析本课的美术学科要素,分析学生原有经验,定准教学目标。
在我教学的美术教材总体上较好的体现了美术新课标的精神,以贴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图案选择、色彩配置、版面设计都美伦美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三年级的美术课上,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同时更多地给他们多选择的作业形式,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独到理解。
二、情境创设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特别在低年级美术课上可以提设兴趣导向的问题,如:开课可以问“你喜欢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或者是教师讲故事创设情境氛围。
如今多媒体课件的设置,也把音乐的感情色彩很好地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
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也同样是一个常用但常新的教学手段。每个孩子都很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三、教学资源
每节美术课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可取源于教师本身,取源于教材,取源于学生已有的资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充分的展示教具也是丰富美术课堂一个必备内容。美术是个直接的视觉刺激,教学内容采用直接立体的展示比较,再通过解说与感受,其教学内容比学生就一本教材的自看自画来得更能打动人心。
美术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学校里。往往最贴近学生的资源就最能使学生接受和亲近,在身边的小事物中感受美丽,创造美丽,会使学生有更多惊奇的探索和发现。
四、学习形式
在一节美术课中,学习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生的座位可采用四人围坐,教师可把先进的教学设备带进课堂,如用相机抓拍住学生瞬间开心的表情。这样越来越多的小组合作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课堂上出现“热火朝天”的这样一个互动的场面,并且在其中也尝到了取长补短、各尽所长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也除了是一个美术教学内容以外的一个集体情感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节美术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作画习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度,
第二篇: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高效课堂有效学习”实践体会 莱西市南墅镇中心中学
杨虎堂
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评价都显得与众学科截然不同,而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中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
在长时间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是两年来莱西市倡导学习和实践洋思中学和杜浪口中学的“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过程中,在以下几个的教学环节有一些感受和想法与大家共勉。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对美术教材的全面分析,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了,对教材有个熟悉的了解,教师才能驾驭教材。教材分析应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兴趣点,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情境点,分析本课的美术学科要素,分析学生原有经验,定准教学目标。
鲁教版五四制美术教材总体上较好的体现了美术新课标的精神,以贴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图案选择、色彩配置、版面设计都美伦美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我同时认为该版教材种基础知识文字太少,需要学生课前搜集整理或课堂上有教师提供大量的图文资料,这一点对不擅长自学或不擅长利用各种渠道包括合作解决问题的同学有一定的困难。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三年级的美术课上,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同时更多地给他们多选择的作业形式,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独到理解。
二、情境创设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特别在低年级美术课上可以直接提出兴趣导向的问题,如:开课可以问“你喜欢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或者是教师讲故事、摆布景创设情境氛围。
如今多媒体课件的设置,也把音乐、文学的艺术形式、特点、表现语言及感情色彩很好地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引入、播放一些音乐和诗词等,用音乐的和谐美、文学的语言美和去感染学生,使其在大脑中留下综合、深刻的艺术印象和感染,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
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也同样是一个常用但常新的教学手段。每个学生都很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三、教学资源
每节美术课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可取源于教师本身,取源于教材,取源于学生已有的资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充分的展示教具也是丰富美术课堂一个必备内容。美术是个直接的视觉刺激,教学内容采用直接立体的展示比较,再通过解说与感受,其教学内容比学生就一本教材的自看自画来得更能打动人心。
美术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学校里。往往最贴近学生的资源就最能使学生接受和亲近,在身边的小事物中感受美丽,创造美丽,会使学生有更多惊奇的探索和发现。
现在,网络开始走进千家万户、走进课堂,它是最好、最全面的资源平台。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应当引导青少年把电脑、网络正确、科学使用,把它当作“工具”而不仅仅是 “玩具”。
四、学习形式
在一节美术课中,学习形式可多种多样。目前我们莱西市推行学习“高效”课堂模式及理念,我曾进行过多节课来尝试,非常适合我们的美术教学。其中,如学生的座位可采用四人围坐;教师也可把先进的教学设备带进课堂,如用相机抓拍住学生瞬间开心的表情、合作场景、优秀作业等。这样越来越多的小组合作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课堂上出现“热火朝天”的这样一个互动的场面(当然这需要我们放下师道尊严在平等友好的关系上实现,教师只是秩序的维护者、知识的引导者和资料的提供者),并且在其中也尝到了取长补短、各尽所长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是美术教学内容外的一个集体情感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节美术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作画习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度,关注这节课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否得到了提升,只有这五个方面达到了,课堂的评价才落到了实处。
在教学中,我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当然一味地否定肯定是不可取的,但终究还是会在一些画面不整洁或上色不均匀的绘画作品中给予否定的态度,这部分的同学可能是态度的问题,也可能是个性的所然,只要教师细心的观察,从中可以发现学生自己的思想,可以在他们的绘画态度上,甚至从反面挖掘闪光点,燃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总之,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我们作为身处这一特殊的时期美术教师,更应该看清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学的重心,了解美术教学的动态趋势,在积极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本,研究学生,研究自身的教学环节,有效地把新课改的精神精髓运用到课堂中去。
第三篇: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学领域,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评价都显得与众学科截然不同,而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中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
在一段时间的美术教学中,深切感受到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教学环节值得重视和改进。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对美术教材的全面分析,只有把教材分析透彻了,对教材有个熟悉的了解,教师才能驾驭教材。教材分析应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兴趣点,分析学生学习这课的情境点,分析本课的美术学科要素,分析学生原有经验,定准教学目标。
在我教学的美术教材总体上较好的体现了美术新课标的精神,以贴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的图案选择、色彩配置、版面设计都美伦美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在美术课上,结合课文让学生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同时更多地给他们多选择的作业形式,激发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他们对绘画艺术的独到理解。
二、情境创设
一节优秀的美术课应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变成学生体验情感、感受快乐的学习。在美术课上可以提设兴趣导向的问题,如:开课可以问“你喜欢什么?”“你想不想做什么”,或者是教师讲故事创设情境氛围。
如今多媒体课件的设置,也把音乐的感情色彩很好地融入到美术的教学课堂上来。音乐是时间与视觉的艺术,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曲调、音色和音质、强度和力度等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指导绘画创作时,有选择的播放一些音乐,用音乐的和谐美和去感染学生。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使学生的绘画创作增强艺术效果。在导入环节,静态绘画过程中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学生情绪和促进绘画热情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资源
每节美术课都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其实,教学资源可取源于教师本身,取源于教材,取源于学生已有的资源和学生的原有经验。充分的展示教具也是丰富美术课堂一个必备内容。美术是个直接的视觉刺激,教学内容采用直接立体的
展示比较,再通过解说与感受,其教学内容比学生就一本教材的自看自画来得更能打动人心。
美术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学校里。往往最贴近学生的资源就最能使学生接受和亲近,在身边的小事物中感受美丽,创造美丽,会使学生有更多惊奇的探索和发现。
四、学习形式
在一节美术课中,学习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学生的座位可采用四人围坐,教师可把先进的教学设备带进课堂,如用相机抓拍住学生瞬间开心的表情。这样越来越多的小组合作形式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课堂上出现“热火朝天”的这样一个互动的场面,并且在其中也尝到了取长补短、各尽所长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也是一个美术教学内容以外的一个集体情感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一节美术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作画习惯,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度,关注这节课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是否得到了提升,只有这五个方面达到了,课堂的评价才落到了实处。
在教学中,我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当然一味地否定肯定是不可取的,但终究还是会在一些画面不整洁或上色不均匀的绘画作品中给予否定的态度,这部分的同学可能是态度的问题,也可能是个性的所然,只要教师细心的观察,从中可以发现学生自己的思想,可以在他们的绘画态度上,甚至从反面挖掘闪光点,燃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总之,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我们作为身处这一特殊的时期美术教师,更应该看清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学的重心,了解美术教学的动态趋势,在积极的教学实践中研究教本,研究学生,研究自身的教学环节,有效地把新课改的精神精髓运用到课堂中去。
第四篇: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育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的培养,倡导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多元化。这就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的学习方式。那么,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作用,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形成敢想、敢做的创新型人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美术教学。
一、改变从自我做起,新课标对美术教师的新要求
怀揣着对美术教育的热爱,在2年前我来到高家沟小学任教,在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我认真研读美术新课标,熟悉新教材,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与此同时,我感受到美术教材庞大的知识体系,虽不精细,但知识庞大,覆盖面广,身为美术教师只有不断的革新思想,不断的学习多种美术知识理论,提升自我的知识储备能力,正所谓“树人先树己”,只有充实自己,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观察、临摹法,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表达和人文品质。
二、激发学生兴趣,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使学生能学好美术,形成美术素养的关键是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现在的课程,每一册内容都非常丰富,除了绘画,还有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手工制作。如,各种纸类的粘贴;废旧材料的利用;橡皮泥、泥巴的、纸等的雕塑,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每一类型的课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孩子们可以走到户外,拣一些树叶,树枝,石头进行创作。这就体现了新课标中美术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石头画—采自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花花衣》。本课要求用画、剪、塑的方式去美化身边的物体,我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经常见,却最不起眼的石头作为媒介,用彩绘的形式去装饰,从观察石头的形状,到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事物,再到学生动手去尝试,从而一步一步的指导学生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拓展训练阶段,让学生发挥独创性,用剪贴、粘帖等不同的方式去美化身边的物体。例如:彩色塑料瓶、毛线娃娃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想理解、掌握、研究所学内容,从而转变为创造的动力。新教材丰富多彩的课程的内容,也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临摹,老师在上面画什么,学生就画什么,孩子们画的都一样。在学习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知识不进行拓展和延伸,抹杀了学生的独创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将多媒体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美术知识变得具体直观,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缺乏知识经验,仅凭教师的口述很难描绘事物的具体形象,学生也感受不到事物的特点。多媒体集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9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在课前我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馆的图书,网络等方式去搜集关于野生动物的相关知识,在上课的时候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了动物世界教学视频和图片,当看到生动活泼的动物影片时,学生们眼睛都放着光芒,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回归课堂之后,学生们如数家珍的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和图片大胆介绍自己了解的野生动物的特点,习性和分布。接着我让学生分组选取一种野生动物去讨论野生动物的现状及濒临灭绝的原因,讨论我们人类应该去怎么样保护,将美术知识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怀。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直观的将动物展现在眼前,在指导绘画的时候,可以根据图片总结每种动物的特点,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无形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尝试美术教学模式
尝试美术是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商讨,边探寻方法。尝试美术教学法适用于高段学生,5-6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美术培养,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不仅可以将以往学习的知识整合运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在学生尝试绘画过程中,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作品。(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的素描教学课,与传统的、单纯的技法教学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及综合能力。它要求学生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明暗调子变化的规律,如果教师单纯枯燥的去讲解这些专业的知识理论,死套公式,学生很难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在上课时,我让学生按照学习要求,先自己尝试用一张白纸,通过卷、折、揉、观察明暗的变化,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概括明暗产生的原理;(在平整的白纸上,我们很难看到有明暗变化,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变化,而且物体体积感越强,明暗变化越强烈。从学生主动的去卷、折、揉,并且观察,从而得出色调形成的原因。接着再让学生利用拿来的手电筒,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找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明暗变化的规律。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手去尝试,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内化,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更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巧用农村地域资源,因地制宜搞好教学
新教材的内容丰富,所用的材料广泛,相对于“农村”这个特殊的地域,美术教材的一些内容距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我们需要开发属于本地本校学生的专属课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尽可能的运用自然坏境资源以及校园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使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1拼贴画教学:豆子、碎布条、蛋壳画、树叶这些材料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既经济又易取。2泥塑教学:用泥巴做的花瓶、鱼、公鸡,用一片红纸剪出鸡冠贴在头部,用豆子做鸡的眼睛,在把一些鸡毛插在尾部,等干了之后还可以涂上颜色。
3、线描教学写生,在选取写生素材时,可以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内容,如:农具、农舍、农村的桥梁等。)构建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就要充分利用学生们身边的自然资源。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家乡自然美景,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合作型教学模式
合作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对美术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反省,增加学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愉快的合作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胜过于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八课《我设计的服装》 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自定主题,通过搜集的塑料袋、毛线、花布、扑克、等材料设计服饰。在分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定,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发挥其优点,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大家集思广益,发扬合作精神。)
四、多种评价标准
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心智及学生创造力的成长情况,还能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第一:在教学评价时要尊重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第九课《我在空中飞》一课中,我带领大家模拟小鸟的姿态,展开双臂,体验飞的感觉。这时候有位小男孩举手说道:我们还可以乘坐飞机,或者热气球在天空中飞。我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了这位小男生独特的思维,并让其余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从小男孩的眼中我看到了他充满自豪的表情。第二:注重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我曾单一的两者分开进行评价,注重学习结果,导致绘画作品千篇一律,没有独创性;注重过程,有的学生就会过于放飞自我,将二者结合进行评价,对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例如:五年级下册《形体的组合》,本课属于设计类型课程,用不同的形体并且借助这些不同形体的组合规律,创作出不同的立体作品。在课中我强调在设计立体作品时,要注意立体作品的平衡规律,并且还要兼顾美观,有位同学在设计过程中,非常有创意,并且也很用心,运用了不同的几何图形去组合,但是最后的作品却因为重心不稳,不能立起来。我在鼓励这位同学的别出心裁之后,让他仔细观察其他同学作品,进行作品的修正,从而提高作品的质量。注重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第三:注重评价的多样性,例如
1、言语的肯定性评价:肯定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不能模棱两可,否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样取舍,有的学生色彩搭配好,但是线条不流畅,这时候老师就要肯定指出,给学生指明方向。
2、肢体语言的评价: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都是教师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例如我在讲课过程中,有些同学总是不愿意举手回答老师问题,但是偶尔可以低声听到他们的想法,这时候我就会给与一个眼神的鼓励,从而慢慢改变学生上课的态度。第四: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学生通过对自我作品的评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学生所处的能力;学生通过互评可以取长补短,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又能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例如:在三年下册第六课《多彩的梦》这一课中,三年级学生富于想象,并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美术造型能力。我将学生的作业贴到黑板上,然后提问,一是:‘你认为哪位同学画的梦既神奇又有趣呢?’,这个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评功能,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去分析、评价他人的作品、发现创造价值。同时借鉴别人作品中的长处,发现新的审美角度。二是;“说说自己的梦”通过学生说,老师可以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绘画时的心理状态,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充满自豪感,积极参与其中,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
新课程的改革给美术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美术与科学、社会、生活的关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的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高家沟中心校小学 美术教师:贾沛
2017年11月15日
第五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平凉五中 陈拴平
【摘要】思想前卫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指导思想的差异,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我们的课程改革也需要以“让学生动起来”的思想指引下,分层次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中间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应我们教学对象(学生)的教学方法,走出认识的误区。新课程改革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避免用某种教法作为新课改的唯一方法。只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的方法,都应该是合理的。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打破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对的,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的局面。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提倡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学习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我们一,二类中学是科学的合理的。因为这些学生有那个知识基础去猜疑,有学习的主动性去尝试,有能力探索。而相对于三类学校的学生他们没有那个知识基础指引他们猜疑的方向,这样的猜疑只能是“前是空中楼阁,后是盲人摸象”。例如:“我们有个老师问: “由杜甫大家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唐宋八大家”。类似这样的问题让老师哭笑不得。另一方面,学生之所以进入三类学校,出了文化基础差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中的惰性——厌学。学生是否愿意去尝试也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无猜疑,无尝试就无所谓探索,更谈不上失败后成功的喜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考虑教学对象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动态教学。该讲解的还是需要详细讲解,留给学生
力所能及的问题去思考。这就像摘桃子的故事,当一个人跳一跳能够到的时候他就会尝试摘取,当他觉得遥不可及时,他就会本能地放弃。对于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群体,我们我们重点还是在重新培养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给予适当的知识铺垫,在让学生有基础参与到思考讨论中来,才能让他们感觉到希望,乐于探索。并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改革应避免一刀切,而是要基于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我们面对的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只知道听,没有记笔记思考的习惯;听多少算多少缺乏主动性
5、有的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
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
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对于我们上面情况,大部分是各地三类学校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各地一中,二中等重点中学相对这种情况少一些。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而不能一味地学习重点中学老师上课习惯,教学方法。应该面对现实研究适应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我们学校备课组,教研组的老师不断探讨,研究自己的教学方法。走出课改就是彻底推翻现有的教学方法的误区,而是要在让学生动起来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高效的适应自己教学环境的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体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1)为了追求学校要求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该小组合作学习的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不该小组合作学习的也让小组合作完成(2)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3)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为完成课程安排内容,学生还没得出结论达成小组共识时,合作学习被叫停。(6)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课堂合作学习太多”。这样只能适应个别尖子生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教师需关注学情,安排适当的内容让学生来完成。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挖掘合作点,恰如其分的引导,使学生会合作,合作内容应该少而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在的学习能力。
四,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应用。
某些学校把是否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是否是新课改教学活动的标准。这是片面的认识,是一种误解。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这种直观的知识展示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引用到教学当中。以它独特的优势被广大老师喜爱,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老师板演的时间。也是我们新课改所提倡采用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也要考虑学校及所在地区实际的条件,盲目的强制要求采取这种方式,只能使得老师把当做应付检查听课时必需的表演。认识不到其真正的价值。从而走入另一个认识的误区,采用多媒体就是新课改。对于那些对新课改认识不深,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硬件的学校的老师,认为自己条件不具备。从思想上放弃新课改政策的执行,对没条件的学校课改的评价也是不公平的。
综上可见,新课程改革重在思想指导,而不是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教学对象,我们要积极准备,创造条件让其参与到学习中来,但不能给予其完不成的任务。也不是每一部
分都要让其参与,而放弃讲授的教学方法。更不应该以某种教学体现形式或某些硬件投入作为新课改的评价标准。尤其不能因某些硬件不具备而放弃新课改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曹一鸣 《数学教学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中学数学2003,8
2、崔允漷
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广州市第十二届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学习材料汇编》2006、8
3、张雅君
4、章水云
教师的教学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6、2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中学数学研究》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