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
关于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
【摘 要】长期以来,初中美术教学受传统以教师为课堂核心,以绘画为中心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课堂效果不明显,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不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推进和新课标的实施,广大的初中美术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探寻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美术教学方法。本文笔者就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初中美术教学浅谈了几点看法,供广大的初中美术教师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美术教学 点评
美术课程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程,积极探索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更能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对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意义重大。所以,在新课标下,广大的初中美术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认知能力等为教学目标,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积极探寻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的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存,美的事物、美的景色、美的画面、美的场景都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等特征,站在学生的角度引导和启发学生的个人情感,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美术材料和美术工具的机会,让学生在看到美术材料中精美画面和认识美术工具时不自觉地激发对美术这门学科进一步认识和探知的欲望。同时教师应将有关美术学习的技巧和技能全面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美的规律和内涵,这是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搜集准备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学生们比较喜爱的画报、美术作品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学生个人爱好,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美术资料,美术资料可以是精美的贺卡,也可以是精美的邮票,只要是学生们自己喜爱的蕴含美的东西都可以作为教学素材。这样一来,不仅可有效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更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对学生作品点评
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学习到的不是专业性的美术知识,而是最基本的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性的美术知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内容要求,以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而不是注重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如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以学生对美术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评价一个学生,那么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造成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无法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作品中,使得作品缺乏生活气息,显得机械。没有美感可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点评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观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劳动果实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为目的,客观地对学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进行点评。教师在点评学生作品的过程中,哪怕是学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一般,教师也不能给予学生过于肯定的答案,比如 “你画的真差劲!”“没见过这么糟糕的!”这类话语。教师应委婉指出学生作品中所存在的不足,如色彩搭配不是很合理,需进一步加强对色彩搭配的学习等。这样不仅不会打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更会激发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努力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整个美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和评价者。教师应在学生美术学习中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细心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尽可能地不走弯路。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教师的观念不能停留在教学中注重语言、仪表、绘画演示等阶段,而应该以一个探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更有效的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教学新方法、新模式。
三、促进美术教师的角色转换
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什么。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渐渐地疏远了同学生间距离,教师高高在上,只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畏惧感,学生内心有想法就不敢向教师讲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不敢向老师请教,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在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新课标的主导思想,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转化角色,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充当好指引者的角色。教师要走下讲台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可以采用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进而耐心地辅导学生解决难题。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陌生感,更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和蔼和可亲,更加的信任和认可教师,从而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新课标中关于美术课程的基本思想是:美术教育应当体现出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具备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教师应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因人施教,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除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外,更要扮演好解惑者角色,当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疑惑时或者难题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指导,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四、结语
综上,在新课改下,初中美术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更新观念、改变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总结,努力探究出一套符合学生身心和认知规律特点的教学新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个人美术素养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继红.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8).[2]杨清.刍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7).[3]胡成全.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探析[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l(10).
第二篇: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
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基本动力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
关键词:趣味性 激发 体验 尝试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基本动力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
关键词:
趣味性 激发 体验 尝试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技能强化训练,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运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美术作品体现出时代性、人文性、情趣性、品味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爱社会。这就要求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屏弃陈旧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
一、教学内容的更新
1.课程目的更新
以往教材以严肃命名的形式确定课题,使得美术课显得呆板,程式化。作为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行为还停留在留恋童年的嬉戏,天真浪漫上,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去理性的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判断,而仍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色彩、图形、喜好为出发点。清末著名改良主义教育家梁启超当时就提出趣味性教学,他主张“乐知”强调联系实际,使学生有所“发明”推行自动、自主、自治、自立的教学方法,可见,趣味性教学是如此的重要。如果一个呆板的,无生机的,客套的课题呈现在大家面前,它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减弱,使学生厌学,何曾谈得上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探究呢?
2.选择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
依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将课程内容有机地综合融入每课课题。有趣味性的主题,就有趣味性的内容,教材在内容上选择了贴近生活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内容,湘类版教材有一课“我们的奥运”就是非常典型的课题,因为奥运会都是大家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人们最关切的问题,2008北京奥运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史以来最欢庆的场面,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情景等方面的形象资料,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择标志,设计这个形象策划相关内容展开教学,学生了解、设计、制作、宣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取分工合作,提高学生集体合作能力,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教育
从20世纪末开始,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逐渐替代原来以科技为主的“工具主义”教育理念,它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意愿,关心学生需求和发展,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真正做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理念在当前尤为重要。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
1.网络教育渗透于美术课堂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成为当今教师的得力助手。教师通过展示,播放录像,图片,卡通,动画,自制课件等让学生在一定教学情境中走进课堂,去欣赏丰富多变的图形,感受物像的色彩肌里,体验绘画过程的乐趣,激励他们大胆勇敢的去尝试。整个教学过程以鼓励学生创作热情的基调,以学生个体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对形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尝试制作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主动的、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
2.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传统美术教学中,常常以教师示范,学生临摹为主,把美术课上成描绘,临摹,照猫画虎,而艺术作品它不是对自然的真实模仿,而是艺术家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是在关注社会生活,关爱自然环境中表现自己的个性,画出自己的风格,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切要适应时代发展,新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年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和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现代学生的发展趋向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题的。不仅要关心学生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术是一门艺术语言,也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是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之余放松的一节课,教师要顾及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以探讨方式展开教学,平等地参与和交流合作,在教学的角色上适时转换,对于学生在造型上,色彩搭配创作上,教师却不能自己为中心,而以学生以中心,在讨论和相互关照过程中给学生以抒发个人见解和情感的空间,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在对话和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尊重了学生和情感体验过程,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形式。
4.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显得很神奇,居高临下,不可接近,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只能使学生学。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参与者,教师灵活用爱的方法,即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平淡的话语,都给予学生以鼓励肯定。学生能从教师的目光中判断自己。一个同学一旦被教师和同学赏识,那么,奇迹也会出现,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养育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化
1.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加德纳认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智能组合,每个人有自己智力的弱项和强项,尤其绘画方面,初中美术教师更应该善于挖掘学生的优势智能。牛顿曾是一个笨木匠,如果他的强项智能得不到发挥的话,哪有力学三定律的确定,哪有万有引力定律?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每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既使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都会产生神奇的力量,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2.评价应多拿几把尺子
由于遗传,家庭环境背景的不同,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天赋,智力有所差别,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一把尺子衡量,展示同一平台去量化,结果,使评价单一化。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藩才权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班分为认识活动,技能和情感活动三个基本领域,显然,现代初中学生的美术评价不就更多变化了吗?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程度,情感体验,到创作与生活适应等各方面不同支咏,不同层次做出相应的,恰当的分析和评价,这样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长期以来,知识一直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从而形成了严格的教师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体,而教育对象则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扭曲了他们的人格,根本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学美术者恰恰需要的是创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承认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意识的与教师同等的个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理解、宽容、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所以,美术教师在工作之余,不仅要拓展科研,还要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从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创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利用当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这些都是现代美术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学过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2]朱洁贞.教师伦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7.[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谈美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常熟市中学 朱惬
美术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色彩的世界, 如何把学生引入这个多彩的世界, 一直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出现,无疑成为美术教师的得力助手。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有声有色地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设计出具有美术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在色彩的世界中自由遨游?本人在课件制作的实践中略有心得,现归纳如下:
一、合理运用图片、音乐、文字及二维、三维动画,可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1、图片的展示。
图片展示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的教学手段。课件在展示欣赏图片时,首先,要注意所选用的图片,画面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色彩感要强。有可能的话最好编制成可以局部放大,便于细节部分的分析。其次,绘画步骤图-把整个绘画过程高度概括为几个关键性的画面展示,要注意结构上的先简后繁的条理性和色彩上的先淡后浓的层次性,画面要清晰。期间可适当插入部分有动态的绘画过程(如录像)。这种既有步骤又有进程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方法。
2、音乐的运用。
在美术课件制作中,为拓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深化作品的主题,可精心挑选适当的音乐作背景,做到视听结合情景交融。这样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欣赏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可以配上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柔婉优美、流畅多变富于江南韵味的音乐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使学生从画面上更能领略到富春江恬淡自然、清新秀美的特点,深刻的感受到作者追求和平、安宁的思想感情。再如凡高的《星空》,描绘了在令人眩目的星空中,星星卷起巨大的彩色漩涡,树木如燃烧的火焰,一切带着令人不安的激动。再配上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那热情、充满活力且富有动感的音乐,一定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由此可见配置可以烘托主题的背景音乐,可以达到启迪思维,加深欣赏深度的目的。
3、文字的编排。
美术多媒体课件中出现的文字,往往是教学中的要点和一些美术理论,故此时运用的文字字体以宋体或黑体为佳,大小标题的字体体积要有层次性,色彩要醒目。背景应力求色彩单纯,画面简洁,在视觉上做到既不抢眼,又能烘托文字主体为宜。此时插入的配乐要合理,力求和文字相协调。如在展示文字时可以适当配上打字声音。但不可过分热闹,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合理穿插二维、三维动画。
在美术教学中,遇到理论性问题,教师常常需要用很多抽象的语言来向学生表述,而效果往往仍不尽人意。如果这时在课件中插入一段适当的二维或三维动画,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象化,就能有效的解决教学难点。比如:《色彩的世界》一课中讲到,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于不同的心理感受。学生一时不能理解。课件中可以设计这样一段动画“一个人背着一个白色的木块走过,神情很轻松。又背着一只同样大小的黑色木块走过,看起来又累又重。”画面夸张,以说明黑色比白色给人于沉重感。学生一下子就能明白刚才的意思了。当然动画的穿插要适时适度,要做到少而精。
第一,课件的合理定位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
首先,课件制作的目标应定位在始终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完成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也就是说它始终是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失去了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这一目标,那么再美的课件也毫无价值。
第二,课件使用的目的,应定位于为学生提供解题的思路,而不直接给予学生答案。教师的讲解是为了结合课件进行启发性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第三,课件要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沟通的渠道。因此在课件编制时应立足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唯有如此定位才能编制出一件成功的课件。
如在《标志设计》一课中,我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设计标志提高学生对物体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标志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教学难点是对事物的概括,让一个复杂的主题变为一个简明易懂的图案。教学重点是标志的设计方法。围绕这一教学目的与重点、难点,我先出示几个学生十分熟悉,但运用不同方法设计的标志,学生很容易的就把图案的含义解释清楚,而且在解释含义的同时,很自然的就找出了设计标志的几种方法,明白了如何在主题和图案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时再出示一个主题,学生就能很快的展开联想,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出体现本主题的标志。这样既完成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在本课中讲到标志设计的方法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标志。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这些标志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设计的方法。这种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自觉学习的过程,会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标志设计》这一课件设计时努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这一定位。运用了大量的超级链接,来拓宽学生的思路,另在借助实物投影仪,这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更有利于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出不同的标志。《标志设计》一课的课件,由于定位的合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公开教学中取得得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是我在美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取得的一点心得。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随着教学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将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教学的各个学科,而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视觉艺术,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愿同全体同仁一起用汗水和智慧,开创美术教学的新天地,让我们为美术课上的更精彩而努力吧!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的艺术课的几点思索
常熟市昆承中学 陈曼华
今年我市处于新的课程改革之中,新课程体系在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作了重大的改革、创新。这给广大的实验区的老师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机遇,而艺术课作为改革较大的一门学科,也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这门融合了各种艺术种类(如语言、唱歌、舞蹈、律动、器乐、图画、手工、表演)为一体的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的综合课程,其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我最深得体会。
一: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今年的课本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新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等领域,艺术课程更是融合了戏剧、舞蹈、等方面内容,如此开放的教材给老师和学生带来无限的发挥创造的空间,更给同学带来想探索、想动手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想法。而老师以经验来辅导学生,也从学生出吸取好的想法,这样的课学生是会喜欢的。
二:气氛
艺术本身是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力的,那老师更不应该以灌输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习,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发挥潜能。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可以调节学生兴趣、气氛的内容、手段溶入课程教育中。如多媒体教育、意境的创造、各种工具的使用,比如在《京剧脸谱》这课中可以用听一听、看一看京剧、拿锣鼓敲一敲等很多调节气氛的手段,在《秋天的节日》中参观一下校园,朗诵一下秋天的诗歌,谈谈国庆的由来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又如在《艺术与数》中让学生自己来设计黄金比例的东西,大家也会跃跃欲试的,这样的课其气氛一定不错的。
三:交流
艺术课是一门双向的、互动的、交流的、师生共同协作的课程,二者缺一不可,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我们学校更是一所人才济济的学校,学生中很多人从小学习各种艺术技能,那在艺术课中一定要挖掘学生的特长来溶入到课堂中。如《秋天的节日》中可以让学生演奏一曲秋天的歌,画一幅秋天的画——也可以以对抗赛的形式来比一比哪队知道的祖国的知识多。通过交流学生的知识丰富了,兴趣提高了,气氛活跃了,而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归纳,使之升华。
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课前充分准备下,在师生相互交流接触下,你还是会碰到不少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如《发现比例》中教师可以提出学校中的哪一幢建筑比例最顺眼,让学生做丰富的回答,从回答中一一筛选,逐步接近2:3这一黄金比例,从而延伸到书本的比例等让学生懂得如何观察,如何发现美。
五:作品展示
作品的及时回馈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如我们制作的艺术档案夹,很多同学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及时的展出会给同学们一种满足,一种激励,更会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是同学交流的一种手段。
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其单科作用结束了,新课程要多面手。作为一名艺术教师,要有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音乐的乐感及表演能力。那原来拥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每位教师不仅要“洗脑”,更要“充电”。要广泛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拓展知识面,让我们在新课程的带领下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空间吧!
------------------摘要:农村中学美术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尴尬,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农村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地方。农村教育的惰性很大、地方政府认识不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往往都不重视农村美术教育。这样的境况我们该这样去面对、解决呢?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成长;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义务教育相关政策的逐步实施,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家庭负担也相对减轻,国家实施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已有十年,可在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普遍重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多数学校都只是重视高考所要涉及的科目,而美术课只是形同虚设,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也无暇顾及美术课程。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
一、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认识不到位
某中学一美术教师找到校长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美术课上需要的教具(毛笔、宣纸、墨等),校长用不耐烦的口气说:“画什么画哟,网上那么多漂亮的画,下载来打印就是!”这就是教育管理者思想落后的表现。
在很多人的思想认识中,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是一门技法,没有意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就有美育这一要求,但是大多数领导都忽视了“美”这个要求,甚至不知道“美”所包涵的意义,只是强调“智”的教育。
美术教育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提高审美能力。
2.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
5.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这些都说明美术课程的重要性,面对学校领导的不理解,首先要让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二、农村中学美术教师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建立并完善美术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制提高美术教师师资的数量。农村美术教师大多是美术爱好者,没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政府可以组建培训美术教师的机构,便于和其他美术教师的交流、沟通。另外政府也要采取有效办法吸引专业的美术教师深入农村教学。
2.为农村中学美术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的机会。美术主要是指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就是指传统意识的技法,而视觉艺术就是人们眼里所见的一切事物。如何来评判我们眼里所见物的“美”与“丑”这就离不开美术课程里的欣赏部分。只有老师懂得了欣赏才能交学生如何去欣赏。所以政府要为农村美术教师提供美术学习的机会,比如:组织农村美术教师多参加书画展览或自己办书画展。3.开展各种规模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重视美术课堂的教学优化,教师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4.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的考核。对美术教师进行专业素质的考核,让农村美术教师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5.专人专用,改变美术教师“师资”浪费的现象。在农村有些学校就算是有美术教师也会去上其他的科目,没有让资源的到合理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学校应该要专人专用,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
6.进行区域内的美术教师交流。如“城乡交流”、“学校交流”等方式以缓解学校美术师资不足的问题。
三、教育选拔制度因素
在农村农民过着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农民迫于改变现状不让下一代也重复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急于靠考大学来改变现状,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农村美术教育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使学校领导、教师、家长都不重视美术这一学科,学生也受到各方面的压力放弃学习这一学科。
1.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排名”的影响。学校把美术学科放到次要位置也是很正常的事了。所以要想改变目前农村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关键是应该首先改变目前的教育评价制度。
2.由于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根本没有引起学校、社会、学生足够的重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体制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是把应试教育作为首选。
3.美术教材在农村中学实行起来也有不少困难,中学美术教材内容安排方面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倾向和心理水平、没有针对农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
4.城乡差异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城乡学校之间教育教学环境、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的高考选拔制度对城乡学生来说是一场相同终点不同起点的比赛。
农村家庭教育达不到我们所预想的目标,在农村大多数父母会外出打工,让其子女留在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大多会有溺爱思想,在教育上的一些方式很不到位,也有些孩子要在七、八岁是才开始进入学校学习,这让农村学生在儿童时期在家庭教育上就晚了一步。在学校教育上,农村的教学环境、教学水平和城市都比之不足。
城乡之间既然是一场相同终点不同起点的比赛,那农村的学生就只有在起跑之后的路程中努力赶上起点高的城市学生,从而导致了农村学生只注重高考所要涉及的科目,而忽视美术学科。
农村美术教师要认清这一事实,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只顾传授美术专业知识,而要让美术课程和其他学科相联系其来。
美术学科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比如:
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插图和内容的结合、排版,数学当中的几何,在学到立体几何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到头痛,如果让学生掌握了美术课程中的立体构成,那不是很容易解决了吗?把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难道还怕学生不感兴趣吗?这样既学习了美术知识也解决了其他学科所烦恼的问题。
总之要想改变农村美术教育的现状还需要多方人士的努力,教育管理者提高认识的同时也政府和家长的支持、学生的理解。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制定的“建立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额评价体系”。农村美术教育才能拥有更宽广的道路。
------------------网易邮箱超大附件升级为单个文件2G!提速3倍!
第三篇: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
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困惑和对策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的美术教师勇于实践,切实改变了教学观念,建构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了美术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困惑和忧虑,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关键词】:实践
困惑
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和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广大艺术教师勤于探索,勇于实践,艺术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课程编排也趋向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创新。使美术教学更具开放和活力。但由于农村教学资源缺乏,观念更新较慢,正处于摸索阶段的实践,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一些困惑和忧虑。
一、教学实践:
1、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
在新课改过程中,我参加了解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学习培训,在此期间我把握了一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一是全面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养,二是全面提高艺术教师的文化素养,三是正确把握美术教学特点,四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五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明确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强调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采用课前热身,让学生进入角色,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主体,课后训练,让学生回味无穷。
2、建构了全新的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有模式,不唯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唤醒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探索,创新,合作性学习,要创建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交流,主动参与,合作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如我在教学《缤纷的家用电器》这一课,第一步:我先让学生调查了解与一件家用电器相关产品信息,可走出课堂调查,也可学生间相互交流,并把了解的相关信息用表格形式记录下来,如下: 产品名称 功能
颜色
材料
质感
价格
在调查中可以用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如收集宣传资料,绘画方式,摄影方式等。第二步:在班上开展调查,哪种家用电器最受欢迎,将最受欢迎的家用电器画下来,与同学交流,提出改良方案并画出创意稿
在上述两个教学过程 中,围绕中心任务让学生尽情表现自我,提升自我,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兴趣得到点燃,能力得到锻炼,心灵得到放飞,课堂气氛活跃。
3、实践了美术课程资源的多元化
在新课程的编排中,既有美术基础构图和布局,也有自然人文景观的传达,还有创造动手的实践,甚至有对文物古迹的鉴赏。如在教学《苍松翠柏》时,让学生走出课堂细致地观察,既让学生学到观察事物的方法,又陶冶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也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另外,在教学中还让学生上网搜寻,访问,交谈等活动,使学生们注意到平常忽略的事物,以全新的方式重组对世界的认知,美术活动带给学生们其它课程无法代替的经历。
二、面临困惑:
困惑一:强调实践活动,脱离现实条件的限制。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堂,都在追求让学生“动”起来,利用多种形式调动课堂气氛,以为气氛越活跃,他们的兴趣愈浓。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好。但如果一节课活动五彩纷呈,他们会趁机作乱,不能掌握学习好要点,重点,反而干扰了他们的思维,使一节课成为哗众取宠的娱乐手段,而没有实际意义。
困惑二: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并提倡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学生间互动学习成为时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以致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脱离主体内容探讨,有的教师从头至尾没有参与、引导。让学生自问自答,其他学生毫无思考动力。
学生是一个逐步成熟而发展的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美术素养具有阶段性特征,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课堂教学中不能正视学生发展的现状,为了课改而披上华丽的外衣,为了突出学生自主而对学生听之任之,教学随意空洞而流于形式,从而耽误了学生,特别是农村,每个班学生人数在80人以上,如何实施大班教学中的互动,作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成熟。在突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困惑三;成功开展综合性学习难。
要让美术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美术与社会、环境相联系还比较难。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中,学生搜集的渠道非常狭窄,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连一份可阅读的报纸也没有,很少学生家里有电脑,学生上网条件差,很容易出现少数学生把持局面,多数学生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很难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去。
三、应对策略
1、加强美术教师的培训力度, 新课改中,教师素质的提高,学校管理的加强,评价的改革,这三方面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实施。如果教师素质提高了,新课改的困难就小了。如果评价改革推进了,教师的困惑就少了。在培训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生命活力。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建议来提高自己:
A:培养阅读期待,优化阅读结构
B:参与艺术实践,秉持艺术风格 C:重视同行互助,寻求专家引领
D:加强教学反思,追求施教创新 E:提升学历学位,崇尚人格完美
2、重视学生美术基本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形成,偏执技能技巧的教学显然是不可取的,要循序渐进地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例如:“手绘线条”不等同于速写,也不是白描,它是人们表现物像,传达情感,或用形象完成某项工作的一种技巧。“色彩搭配”遍及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个有相应美术素养的人会被周围的人看作是会审美、很有眼光的人。日常的服装搭配、居室布置、日用品选择、都能提高学生日常应用的色彩修养和相关审美力。八年级的《红屋顶》这一课,就是对学生色彩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冷暖搭配给人不同的视觉效果。
“造型表现”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内容,如:雕塑课、版画课、静物及风景临摹和写生课、国画课、素描课、创作课、漫画课、装饰课等内容,从多个侧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实践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设计应用”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如:设计家用电器,设计贺卡,规划小区和校园等内 容,保证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启发,训练了学生为美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质而动手创造的能力,这是既有兴趣又有应用价值的美术实践活动。
经过这样的活动,期望学生能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注意它们的美感与功能,将所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关心生活、注意观察,发现不合理或不美好的东西,乐于主动去改变它。学生设计的内容无论多么粗糙、稚嫩,教师都应留意他们创造意识的闪光点,多多给予肯定和鼓励,使这一点光芒不断扩大,切勿挫伤学生的创造欲和可贵的进取心。
3、“突出学生学习和发展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不仅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和体验,要认识到师生和教材的关系,对教材作出处理,教学中真正作到使用教材。
教师要做一个引导者、启发者和咨询者,大胆亮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生的说法进行分析评价,引导他们朝正确方向去思考,启发他们合理想像,从而做到真正的对话和合作,真正教会学生应该如何学习。
4、改变评价机制,进行教育改革的倾斜与平衡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者,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摒弃传统的评价机制,不能一味地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对农村美术课堂评价标准应制定一套科学评价的体系。
目前农村艺术课改是一个薄弱环节,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作点尝试,鼓励一些优秀艺术教师和大学生到农村干部执教,让他们成为农村中学艺术课改的生力军和主导力量,同时给予政治上,经济上的政策倾斜以使他们能安心于农村。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城乡教育的不平衡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资源不足,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家长对学生投入少,对学生要求比较松散,正是这种差异较大,就更应重视农村课程改革,农村新课程改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坚信,只要广大美术教师勇于探索,美术教学就能迈向更新的境界。
第四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基本动力之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
关键词 趣味性 激发 体验 尝试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技能强化训练,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运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美术作品体现出时代性、人文性、情趣性、品味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爱社会。这就要求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屏弃陈旧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 1.思想观念的转变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初中美术教学,教师要从思想上改变观念,要认真钻研,领会,探究,实施把握新的教学局面,围绕“趣”字展开教学。转变上美术课学生就想到临摹,转变以教师为本成为以学生为本,转变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初中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像高中学生那样重复进行技能强化训练,而要更多了解学生的兴趣习惯,提供广阔的空间,拓宽视野,这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价值去向奠定坚实的基础。2.知识结构的更新 现代型的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除了有普通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包括对“信息技术”知识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须趋势。普通知识结构是知识结构的基础,它即是教师形式教学能力以及其它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学科知识是结构的重心,它制约教学、创新、科研能力的高低,教育学科理论知识能熟练的驾奴于教材,科学的组织教学美术课能得以顺利进行,具备了这类知识,美术教师才能按照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3.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最好的方式是去开掘“兴趣”这块儿领域,因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类认识某种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主要动力,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个性的最直接外显,也是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和探求知识的基本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在动力,才能从主观上改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地探究欲望,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1.课目的更新
以往教材以严肃命名的形式确定课题,使得美术课显得呆板,程式化。作为刚上初一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行为还停留在留恋童年的嬉戏,天真浪漫上,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去理性的理解,分析、比较、综合、判断,而仍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以色彩、图形、喜好为出发点。清末著名改良主义教育家梁启超当时就提出趣味性教学,他主张“乐知”强调联系实际,使学生有所“发明”推行自动、自主、自治、自立的教学方法,可见,趣味性教学是如此的重要。如果一个呆板的,无生机的,客套的课题呈现在大家面前,它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减弱,使学生厌学,何曾谈得上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探究呢?鉴于此,《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教材迎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课题的选择上花费了很大心思,它既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又考虑学生年龄,知识状况地域差别,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当今学生的发展、趋势等。比如,湘版教材七年级教材中“你、我、他”“过去的日子”,一个个轻松,愉快充满生机的课题展现在大家眼前,能勾起学生无限美好的暇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课堂。2.选择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
依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将课程内容有机地综合融入每课课题。有趣味性的主题,就有趣味性的内容,教材在内容上选择了贴近生活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内容,湘类版教材有一课“我们的奥运”就是非常典型的课题,因为奥运会都是大家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人们最关切的问题,2008北京申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史以来最欢庆的场面,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情景等方面的形象资料,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择标志,设计这个形象策划相关内容展开教学,学生了解、设计、制作、宣传,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取分工合作,提高学生集体合作能力,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抓住中学生崇拜偶象这一心理特征,播放仲满、张怡宁、程菲等体育明星的精彩片断,进一步将学生感情推向高潮,让学生自行分组讨论。领会奥运会的精神,口号,标志设计。具体联系到实际,要求学生从自己最有联系的学校运动会为内容,设计一个学校运动会标志,横幅,确定运动会的口号,图形,颜色,讲到这里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有空间去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3.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教育
从20世纪末开始,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逐渐替代原来以科技为主的“工具主义”教育理念,它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意愿,关心学生需求和发展,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真正做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理念在当前尤为重要。初中美术湘版教材迎合这一点,无论从教学目标上,教材内容上,学生的创作领域中都渗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间的关爱与和谐。
三、教学方法的更新
(一)从欣赏、体验、感受到尝试创作 1.网络教育渗透于美术课堂
或许每个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现代欣赏教学中单凭教师优美的语音,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电视,电脑各种传媒使学生视野更加开拓,对信息的反映和处理能力更深、更广,多媒体的运用在实中美术教学中所产生的趣味性和参考性,能更好的吸引和激励学生投入到欣赏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常限制教学质量的是没有足够的图片来满足几十乃于上百个学生的观看需求。多媒体教学解决了这一难题,包括图片,文字、音频资料类似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迅速、直观、真实给予学生深刻的感性体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成为当今教师的得力助手。教师通过展示,播放录像,图片,卡通,动画,自制课件等让学生在一定教学情境中走进课堂,去欣赏丰富多变的图形,感受物像的色彩肌里,体验绘画过程的乐趣,激励他们大胆勇敢的去尝试。整个教学过程以鼓励学生创作热情的基调,以学生个体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对形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尝试制作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主动的、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2.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传统美术教学中,常常以教师示范,学生临摹为主,把美术课上成描绘,临摹,照猫画虎,而艺术作品它不是对自然的真实模仿,而是艺术家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是在关注社会生活,关爱自然环境中表现自己的个性,画出自己的风格,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切要适应时代发展,新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年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和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现代学生的发展趋向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题的。不仅要关心学生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同时新课标提出“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创设各种教学情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如摸摸,看看,画画,做做等,加强学生内心体验,把自己内心活动真实现于画面,使学生畅所欲言,把所思,所感,所想常用美术语言记录下来,把对未来的憧憬蓝图勾画出来,做到了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昨天的“要我学”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 3.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术是一门艺术语言,也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是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之余放松的一节课,教师要顾及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以探讨方式展开教学,平等地参与和交流合作,在教学的角色上适时转换,对于学生在造型上,色彩搭配创作上,教师却不能自己为中心,而以学生以中心,在讨论和相互关照过程中给学生以抒发个人见解和情感的空间,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在对话和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学生的审美素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尊重了学生和情感体验过程,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形式。4.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显得很神奇,居高临下,不可接近,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只能使学生学。教师应及时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参与者,教师灵活用爱的方法,即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平淡的话语,都给予学生以鼓励肯定。学生能从教师的目光中判断自己。一个同学一旦被教师和同学赏识,那么,奇迹也会出现,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养育发展。
四、评价方式多化
1.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
加德纳认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智能组合,每个人有自己智力的弱项和强项,尤其绘画方面,初中美术教师更应该善于挖掘学生的优势智能。牛顿曾是一个笨木匠,如果他的强项智能得不到发挥的话,哪有力学三定律的确定,哪有万有引力定律?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每上的每一个闪光点,既使微不足道的一点点,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都会产生神奇的力量,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2.评价应多拿几把尺子
由于遗传,家庭环境背景的不同,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天赋,智力有所差别,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一把尺子衡量,展示同一平台去量化,结果,使评价单一化。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藩才权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班分为认识活动,技能和情感活动三个基本领域,显然,现代初中学生的美术评价不就更多变化了吗?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程度,情感体验,到创作与生活适应等各方面不同支咏,不同层次做出相应的,恰当的分析和评价,这样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3.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不高,探索精神不强,我国的高分低能的人就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形成的。由于传统美术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比较偏重技能训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够,某些陈旧的教学观念束缚了学生个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过多的关注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写实能力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新发现、新感受、新想法、新思路在萌芽阶段得不到合理的引导,失去了培植的机会。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观念的束缚。运用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欲望的源泉,使评价机制发挥更大的优势,鼓励学生勇敢,自觉积极参与到感受体验、尝试创作。4.评价要肯定协作学习
前面提起在教学中运用师德互动教学方法,这里同样运用师生互参的评价方法,对一幅画,一件手工制作,一个小创意,小发明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全过程,体验全感受,让学生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讲述创意构思,设计原理,形式表现结构运用制作手法,然后由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差异,表扬优秀作品,肯定奇思妙想的作品,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作潜能,从而对作品中的不足或缺点应指出不同看法,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最后实现资源共享,这种互动式评价是最好的协作学习的机会,通过自我表述,相互交流,加强了创作学习的能力,更提高了同学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只有在美术教学中充分挖掘其趣味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唯有此,我们才能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得到美育熏陶,接受美学,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马蒂斯的艺术作品,了解马蒂斯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
2、感受中外兼职的不同,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3、用马蒂斯晚年带病创作,达到个人艺术巅峰的事实,启发学生做事有恒心,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学习重点
体会马蒂斯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独特风格
学习难点
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范画、演示作品用剪刀、胶水、色卡纸、手工纸
2、学生:八开色卡纸、剪刀、胶水、手工纸等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二、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这节课我们建会学习什么呢?请大家欣赏两幅油画,出示法国画家雷诺阿的《金发少女》和马蒂斯的《戴帽的女人》,请大家观察比较,然后说一说:哪幅画带给你的视觉冲击力最强?为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戴帽的女人》是法国画家马蒂斯在1905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整幅画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画家不仅在背景和人物的服装、帽子上大胆用色,而且还在妇人的脸部运用了浅绿色、淡黄色和朱红色,整幅画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3、这幅画不仅感染了你们,1905年在法国秋季沙龙展览会中,也以它鲜明的色彩、强烈的对比,轰动了整个美术界。由于作品与传统的写实色彩截然不同,评论家们戏称这幅画的造型、和色彩就像“野兽”一样奔放、狂妄,“野兽画派”因此而得名。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野兽画派”的代表人马蒂斯,板书课题: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三、赏析感悟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艺术家马蒂斯: 出示课件,马蒂斯简介:
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
1905年在秋季沙龙展出画作,被评论家成为“野兽画派”代表人;
1941年患肠癌,手术后从事剪纸创作;
1948年完成汶斯小教堂室内设计;
1954年11月3日,病逝于法国尼斯。
2、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两幅马蒂斯的代表作,出示《金鱼》,教师简介:这是马蒂斯于1912年创作的油画,这幅画在构图和色彩的运用上明显受到了东方写实艺术的影响。画面以俯视的角度布局构图,物象的配置、安排,线条的变化、色块的分布既有深浅对比又和谐统一。画家画出了鱼缸中金鱼漂游的感觉,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3、出示《蓝衣女人》,这是马蒂斯1937年创作的作品,这幅画的风格不同于《金鱼》,请大家针对这幅画的内容、造型、色彩等方面,互相说一说: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小结:画中的人物手拿念珠正在沉思,她戴着黄色害羞草编制成的头冠,犹如火圈絮绕在头上,与其左侧的黄色图像相呼应。此画颜色平整而明亮,整幅画似乎由黑色的心形环抱着红黄蓝三种颜色,彰显出画家时髦的思考角度和感官。
4、通过刚才马蒂斯的简介,我们已经知道了:马蒂斯1941年神患肠癌后,由于不便在从事绘画创作,于是他就在病床上和轮椅上开始了剪纸创作。说起剪纸,咱们中国的剪纸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请大家看两幅剪纸作品,然后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出哪幅是中国剪纸、哪幅是外国的剪纸?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中国剪纸:造型生动、形象复杂、色彩单一
外国剪纸:造型简洁、形象夸张、色彩丰富
5、马蒂斯不仅是位画家而且他的剪纸艺术也很有名,出示《王者之辈》这是马蒂斯的剪纸代表作,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谁能从这幅剪纸的造型、色彩、画面内容等方面来分析一下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画面上有三个不同色块构成的抽象人形,左边的绿色块像抱着孩子的人,中间黑色块是个怀抱提琴的人物,右边黑白相间的色块像是一位跳舞的人。画家的目的是想通过红、黄、绿、黑、白等色块的对比,表达出自己愉悦、欢快的心情。
6、引导学生针对这幅剪纸作品,总结板书马蒂斯剪纸作品的艺术风格:
造型:抽象、简洁、夸张
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
四、操作实践
1、了解了马蒂斯剪纸作品的艺术风格后,这节课我们主要是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剪纸作品。那该怎么做呢?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演示一下: 首先是构思形象。可以先在纸上简单画出草图。
其次是考虑么部分的用色。颜色要与底色有对比,深色的底色,配上浅色的主题;浅色底色配上深色的主题。
然后按照自己的构思剪出每个形象。提示学生小心使用剪刀,和剪掉的碎纸不要乱扔。
最后粘贴每个部分。涂胶水时只在每部分的上下、左右和中间抹上胶水就可以了。另外粘贴时要合理安排每部分的位置。
2、相信通过老师的演示大家对自己的作品也做到心中有数了,那现在请大家来看看这节课的作业和要求。出示:
(一)作业
三人合作,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剪纸作品。
(二)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
五、展示评价
1、推荐优秀作品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拿到讲台黑板前展示介绍给大家看。
2、下面的同学,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说一说你你喜欢谁的作品。
六、学习小结
1、学完本节课,你认为马蒂斯的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
A、写实 B、夸张 C、简练
2、马蒂斯在造型上注重什么?
A、色块的组合对比 B、夸张的装饰色彩
C、细腻的写实色彩
3、通过欣赏马蒂斯的作品,你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A、马蒂斯的绘画
B、马蒂斯的剪纸
C、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 D、马蒂斯与野兽派
E、其他
七、拓展延伸
马蒂斯是一位多才的艺术家,出示课件,这是马蒂斯80岁时为汶斯礼拜堂所设计的彩色玻璃墙。出示图片,这是71岁的马蒂斯在患肠癌后坐在轮椅上进行剪纸创作的画面,这样一位患病的老人在轮椅上仍然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艺术道路。那么,我们生活在如今物质充裕、环境优越的条件下,是不是更应该具备做事有恒心、不轻易放弃自己追求的精神呢!
板书: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造型:抽象、简洁、夸张 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
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非常有趣又有难度。虽然喜欢植物,见过很多植物,但却并不知道植物是怎样生长的。因此,课堂的一系列观察、回忆、想像,让孩子体会了不一般的情感,引到学生对植物生长充分想象:生根、发芽、长高、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教师一直充在鼓励,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品表现生动大胆,富有新意。
反思整节课的师生互动节奏,感受教学层次清晰,步步深入,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学得快乐,教得也轻松。但作为美术创作时间,我把握得不够好,好多同学都没有画完,应该在教学环节中把时间压一压,留给孩子多一些发挥的空间。也许效果会好些。
《吃虫草》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吃虫草是南方植物,在我们北方是很少见的。本课向学生介绍了自然界中奇妙的植物——吃虫草,从教学内容来说非常生动有趣的,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视频、图片的介绍了解吃虫草这种植物的奇妙,更是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在设计上,我采用了直观欣赏式,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吃虫草,有助于学生思维受到启发、创新意识的提高。在导入部分,我运用了一段小录像,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还有一种植物靠捕捉小虫子来制造养分生存。此时学生已被小蚂蚁精彩的表演深深的吸引,为教学奠定了基础。后面我又采用了,欣赏不同种类吃虫草捕捉小虫子的过程→各种形态的吃虫草图片的欣赏→学生吃虫草范画作品欣赏。让学生对吃虫草奇特的外形、鲜艳的色彩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为作业设计起到了铺垫。这样一来相信富有学生个性设计,造型新奇的吃虫草,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运用彩色纸装饰师生共建一个以吃虫草为主题的大花园。
本课的优点主要有三点: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本课以吃虫草为什么要吃虫子?吃虫草是怎样捕捉虫子的?吃虫的植物靠什么来吸引小虫子?这三个问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极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学生思维。在教学中我能够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大量展示吃虫草的有关资源,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美术学科教与学的工具。通过播放视频,拓展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超越的。
3、注重学科整合,寓教于乐。本课能将美术学科与科学学科自然融合,能综合性地开发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视野开阔,使师生围绕着对这种新奇小草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本节课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遗憾:
在本课的作业环节中我提出创作的要求不明确,部分学生没有听清要求,将吃虫草直接剪贴在彩纸上,忽视了应该直接粘在教师布置好的“吃虫草花园”上。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在演示制作方法步骤后将自己制作好的吃虫草粘在展示板上,让学生直观感受明确作业要求,教师再加以强调。因此,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确的提出创作要求,使学生有意识的在创作时注意这些问题,形成良好的创作习惯,同时创作要求的提出也明确了作品评价的标准,在作业评价中就能够有准可循。
《恐龙世界》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玩恐龙的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关于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我一出示课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教学中,我利用课前准备的相关的书籍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恐龙的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表现能力。教学一开始,设立了“抢答游戏”环节,问:“你认识哪些恐龙?”学生快速抢答:剑龙、霸王龙、三角龙等,而后课件出示不同种类恐龙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接着进入“探究式学习活动”环节,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恐龙的特点。学生们争先恐后,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喊着:“老师,我来我来!”。他们分别从恐龙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入手,作了简单的介绍。举止自然大方,语言流畅。足见他们课前做了充足的准备。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先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不同种类的恐龙,然后再组织他们讨论:黑板上学生画的是否抓住了恐龙的特点?我再根据学生的讨论,适当进行修改,使其突出特点。接下来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以此让学生了解如何来表现出恐龙活动的情节和恐龙生活的环境特点。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表现恐龙,我在课堂中还展示了几幅优秀的恐龙题材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的前提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我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在课后拓展方面,我通过课件,出示了几幅用彩泥制作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回家继续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十分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一节课,我主要是希望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式下,掌握对称形的装饰技巧。在教学目标的安排上,贯彻新课标要求和本课的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运用对称形,感受对称形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美化能力。
我认为如何巧用“对称形”服务生活、美化生活是本课重点和难点,所以我通过教材上的范作和分析及更多的范作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但是在分析上,我选择深入浅出的办法,好似不经意地随便提及一下,便马上不声不响地把难题抛给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通过问题的提出,增强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能认真观察这些信息资源,感受、感悟对称的美。在这个基础上应该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多谈自己的想法,多听别人的想法,让学生达到交流的目的,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帮助,从而更深刻的感悟。因为他们对范作分析比较头疼,这样做学生表面上没有直接接触范作分析,除去了畏难情绪的产生。
这堂课学生可能对于如何设计美观的对称形花纹需要一定的指导,所以在深入探究这块学习领域中,我引导学生欣赏范作中的优点,欣赏作品的装饰性。充分利用书中图片的引导,打开学生思路,布置任务时,我让能力稍弱的学生能完成作业,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这样能全面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学生对于马蒂斯的的艺术作品不了解,初次接触时并不接受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甚至有的觉得他的作品“乱七八糟”。我深感欣赏教学的难,一是难在让学生感受作品;二是难在把握欣赏的尺度,教得太深,学生不理解,太浅,居于表面又不行。因此,我先从他的剪纸作品入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贯穿他的生平,让学生逐渐了解“野兽派”的艺术风格,以及马蒂斯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并与其他画派的绘画风格做对比,体会马蒂斯绘画风格的创新性和他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他剪纸艺术的巅峰。在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风格。二是在此基础上了解“野兽派”,“野兽派”的相关内容很多,我把它集中在让学生了解其造型的夸张特点和色彩的鲜明对比上,而且这一知识点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马蒂斯的作品后自己去整理和归纳的。两个环节中只要处理好了第一个内容,那么第二部分的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由于马蒂斯的作品造型夸张,也很抽象,色彩表现很富装饰性,这些和学生以往欣赏的作品有很大出入。因此,课前我在网上查找了有关对马蒂斯的作品评述的资料,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欣赏和评述这些作品。这样以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且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尊重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艺术大师马蒂斯,同时让学生了解了“野兽派”的由来及包括马蒂斯在内的“野兽派”画家的绘画风格。
第五篇: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育要求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的培养,倡导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多元化。这就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的学习方式。那么,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作用,培养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形成敢想、敢做的创新型人格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美术教学。
一、改变从自我做起,新课标对美术教师的新要求
怀揣着对美术教育的热爱,在2年前我来到高家沟小学任教,在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我认真研读美术新课标,熟悉新教材,充分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与此同时,我感受到美术教材庞大的知识体系,虽不精细,但知识庞大,覆盖面广,身为美术教师只有不断的革新思想,不断的学习多种美术知识理论,提升自我的知识储备能力,正所谓“树人先树己”,只有充实自己,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观察、临摹法,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表达和人文品质。
二、激发学生兴趣,在基础美术教育中,使学生能学好美术,形成美术素养的关键是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现在的课程,每一册内容都非常丰富,除了绘画,还有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手工制作。如,各种纸类的粘贴;废旧材料的利用;橡皮泥、泥巴的、纸等的雕塑,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每一类型的课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孩子们可以走到户外,拣一些树叶,树枝,石头进行创作。这就体现了新课标中美术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石头画—采自二年级上册第六课,《花花衣》。本课要求用画、剪、塑的方式去美化身边的物体,我选取了孩子们生活中经常见,却最不起眼的石头作为媒介,用彩绘的形式去装饰,从观察石头的形状,到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事物,再到学生动手去尝试,从而一步一步的指导学生创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拓展训练阶段,让学生发挥独创性,用剪贴、粘帖等不同的方式去美化身边的物体。例如:彩色塑料瓶、毛线娃娃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想理解、掌握、研究所学内容,从而转变为创造的动力。新教材丰富多彩的课程的内容,也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教学模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临摹,老师在上面画什么,学生就画什么,孩子们画的都一样。在学习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知识不进行拓展和延伸,抹杀了学生的独创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将多媒体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美术知识变得具体直观,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缺乏知识经验,仅凭教师的口述很难描绘事物的具体形象,学生也感受不到事物的特点。多媒体集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9课,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在课前我让学生通过报纸,图书馆的图书,网络等方式去搜集关于野生动物的相关知识,在上课的时候我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了动物世界教学视频和图片,当看到生动活泼的动物影片时,学生们眼睛都放着光芒,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回归课堂之后,学生们如数家珍的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和图片大胆介绍自己了解的野生动物的特点,习性和分布。接着我让学生分组选取一种野生动物去讨论野生动物的现状及濒临灭绝的原因,讨论我们人类应该去怎么样保护,将美术知识与其它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怀。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直观的将动物展现在眼前,在指导绘画的时候,可以根据图片总结每种动物的特点,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在无形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尝试美术教学模式
尝试美术是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商讨,边探寻方法。尝试美术教学法适用于高段学生,5-6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美术培养,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不仅可以将以往学习的知识整合运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在学生尝试绘画过程中,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作品。(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明暗与立体,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的素描教学课,与传统的、单纯的技法教学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及综合能力。它要求学生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明暗调子变化的规律,如果教师单纯枯燥的去讲解这些专业的知识理论,死套公式,学生很难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在上课时,我让学生按照学习要求,先自己尝试用一张白纸,通过卷、折、揉、观察明暗的变化,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概括明暗产生的原理;(在平整的白纸上,我们很难看到有明暗变化,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变化,而且物体体积感越强,明暗变化越强烈。从学生主动的去卷、折、揉,并且观察,从而得出色调形成的原因。接着再让学生利用拿来的手电筒,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找出立方体、球体、圆柱体明暗变化的规律。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手去尝试,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内化,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更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巧用农村地域资源,因地制宜搞好教学
新教材的内容丰富,所用的材料广泛,相对于“农村”这个特殊的地域,美术教材的一些内容距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远,我们需要开发属于本地本校学生的专属课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新课标倡导教师要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尽可能的运用自然坏境资源以及校园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使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1拼贴画教学:豆子、碎布条、蛋壳画、树叶这些材料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既经济又易取。2泥塑教学:用泥巴做的花瓶、鱼、公鸡,用一片红纸剪出鸡冠贴在头部,用豆子做鸡的眼睛,在把一些鸡毛插在尾部,等干了之后还可以涂上颜色。
3、线描教学写生,在选取写生素材时,可以选择贴进学生生活的内容,如:农具、农舍、农村的桥梁等。)构建有农村特色的美术教学,就要充分利用学生们身边的自然资源。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家乡自然美景,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合作型教学模式
合作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对美术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反省,增加学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叉活动,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愉快的合作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胜过于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八课《我设计的服装》 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自定主题,通过搜集的塑料袋、毛线、花布、扑克、等材料设计服饰。在分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指定,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发挥其优点,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大家集思广益,发扬合作精神。)
四、多种评价标准
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心智及学生创造力的成长情况,还能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第一:在教学评价时要尊重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第九课《我在空中飞》一课中,我带领大家模拟小鸟的姿态,展开双臂,体验飞的感觉。这时候有位小男孩举手说道:我们还可以乘坐飞机,或者热气球在天空中飞。我抓住这一契机,表扬了这位小男生独特的思维,并让其余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从小男孩的眼中我看到了他充满自豪的表情。第二:注重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我曾单一的两者分开进行评价,注重学习结果,导致绘画作品千篇一律,没有独创性;注重过程,有的学生就会过于放飞自我,将二者结合进行评价,对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例如:五年级下册《形体的组合》,本课属于设计类型课程,用不同的形体并且借助这些不同形体的组合规律,创作出不同的立体作品。在课中我强调在设计立体作品时,要注意立体作品的平衡规律,并且还要兼顾美观,有位同学在设计过程中,非常有创意,并且也很用心,运用了不同的几何图形去组合,但是最后的作品却因为重心不稳,不能立起来。我在鼓励这位同学的别出心裁之后,让他仔细观察其他同学作品,进行作品的修正,从而提高作品的质量。注重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第三:注重评价的多样性,例如
1、言语的肯定性评价:肯定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不能模棱两可,否则学生不知道该怎么样取舍,有的学生色彩搭配好,但是线条不流畅,这时候老师就要肯定指出,给学生指明方向。
2、肢体语言的评价: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都是教师智慧和能力的一种表现。例如我在讲课过程中,有些同学总是不愿意举手回答老师问题,但是偶尔可以低声听到他们的想法,这时候我就会给与一个眼神的鼓励,从而慢慢改变学生上课的态度。第四: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学生通过对自我作品的评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学生所处的能力;学生通过互评可以取长补短,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又能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例如:在三年下册第六课《多彩的梦》这一课中,三年级学生富于想象,并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一定的美术造型能力。我将学生的作业贴到黑板上,然后提问,一是:‘你认为哪位同学画的梦既神奇又有趣呢?’,这个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评功能,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去分析、评价他人的作品、发现创造价值。同时借鉴别人作品中的长处,发现新的审美角度。二是;“说说自己的梦”通过学生说,老师可以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绘画时的心理状态,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充满自豪感,积极参与其中,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
新课程的改革给美术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引导学生探索美术与科学、社会、生活的关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的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高家沟中心校小学 美术教师:贾沛
2017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