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伪善良的婆婆说起杂文随笔
晨起,一边拖地一边看了某群里发的一篇微小说《婆婆》。一来作者在我的好友圈里,二来作者也在群里公开说希望有人可以帮她润色,我便一时没忍住,在群里说了一句,“没有写清婆婆的死因。”很快作者回复说:“……文章内已交代俊俊患的是肾衰竭,当然是需要换肾的,而婆婆的死因也源于此。”我便笑回了一句,“可是换肾是死不了人的。”然后对方说“婆婆年龄大,加上身体原因,导致死亡也是有可能的,过去我写过类似的。本篇宗旨是描写婆婆善良的。”看到此处,我便不再多话,发了一个“OK”的手势过去,事情就此结束。
争论虽然没有继续,但我的心颇不平静。说实话,我真的不认同这样的所谓“正能量”的小说。小说其实很简单。俊俊是个恶媳妇,嫁了个老实憨厚的男人,却看不惯婆婆的一举一动,对其非打即骂,而男人却敢怒不敢言,这助长了俊俊的嚣张气焰,对婆婆的恶行更加肆无忌惮。忽然有一天,大病袭来,俊俊患了肾衰竭,生命危在旦夕,至少需要三十万。不久俊俊康复出院,却只见一抔黄土掩埋的婆婆……
我对该篇小说不认同的第一点就是情节的不合理性,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婆婆的死因不清。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双肾衰竭是能致人死亡的,但换肾却不会。因为符合换肾条件的人也只能捐出自己的一个肾,而非双肾。当然,这只是对健康的活着的人来说,遗体捐献不在此例,也跟本文无关,所以不再赘述。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医患纠纷很多,做换肾这样的手术,医院是要经过严格排查的。不要说婆婆跟俊俊没有血缘关系,能够换肾的可能根本微乎其微,就算真的配对成功,医院也会严格筛查,杜绝各种危险之后,才能做这个手术。为了救一个人而让另一个人失去生命,这是任何一家医院,任何一个医生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我对该篇小说不认同的第二点就是人物塑造的不合理性。该篇小说出现的人物一共有三个,俊俊,俊俊的男人富贵,俊俊的婆婆。小说对这个唯一的男人着墨不多,粗粗两笔,勾画的是一个窝囊的男人形象。他对媳妇儿的恶行其实是不赞成的,但却不敢管。为啥不敢管,因为不硬气,文章虽然没有多做说明,但大体可以猜到,富贵并不像他的名字一样大富大贵或者非富即贵,最有可能的是既不富又不贵,这样在媳妇儿面前硬气不起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小说中的婆婆是个最不能让人理解的人。诚然如作者所言,该篇的宗旨是描写婆婆善良的。善良在哪体现出来?就是因为儿媳妇俊俊生了大病,肾衰竭,命在旦夕,婆婆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肾,救出了儿媳,自己却死于非命。这话说出来,不知道作者自己会不会信,但作为读者,我是不会相信的。为啥不信?首先,她们二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如果她们是母女,母亲知道女儿得了不治之症,毫不犹豫献出自己的肾,这是有可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她们只是婆媳,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其次,平时二人关系并不好。虽然同处一个屋檐下,但儿媳俊俊对婆婆不但没有好脸色,更是动辄非打即骂。二人之所以还能够相处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富贵的存在,换句话说,婆婆不想因为自己让儿子失去好不容易讨到的媳妇,所以能忍则忍,不能忍也要忍。那么介于这种情况下,恶媳妇儿病了,而且是大病,那么我想很多人都应该如作者所言,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就算婆婆碍于儿子的身份和情面,不去计较俊俊曾经的所作所为,耐心周到地服侍她于病床前也足够了,有什么理由要去献出自己的肾,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呢?这样强加给她的“善良”不显得太虚伪么?
想我神州华夏乃泱泱大国,尊老爱幼实为传统美德。俊俊为人妻,为人媳,不说尊重长辈善待夫君,甚至连一点点做人的礼仪和家教都没有。这样的人最后生了大病,说她一句,咎由自取,自食恶果,也不为过吧?也许有人会说,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反衬婆婆的善良。可是婆婆真的善良吗?为了儿子不失去这个所谓的媳妇儿,婆婆对媳妇儿的打骂一味地忍让和退缩,导致了俊俊不但不知收敛,反而愈加得寸进尺。这对谁能说是善呢?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明知是恶,却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这能算善吗?
我们常说,广结善缘,多积福报。虽然谁也不能够确定地说,善恶终有报,但我们都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我们都情愿这样相信着,不是吗?倘若婆婆也知道这一点,也相信这一点的话,那么她对俊俊的纵容是不是一种故意呢?这种故意纵容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细思极恐,这时候还有人敢说这是善吗?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这样说,太过较真,说这毕竟是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是杜撰的。可是,朋友们,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文学作品也需要有真实的影子在里面。我们的人物可以是虚构的,我们的故事可以是杜撰的,但是我们的作品要给人真实的感觉,感觉这个人或许就在我们身边,这件事可能就发生在某某身上。我们提倡正能量,宣导正义的力量,这都无可厚非,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让这种正能量有一种可信度,然后才能成为榜样和楷模呢?这应该是我们每个热爱文字的人都需要考量的问题吧?
当然,本篇小作只是对文中内容说说不同之处,并无针对任何人的意思。文学需要争论,也可以争论,倘若对本文有任何不同意见,也欢迎大家就此展开更广泛的善意的讨论。倘若有人可以从这种争论中得到一二启示,那不能不说是一种幸事。
附《婆婆》原文:
婆婆
俊俊自嫁给富贵,对婆婆横眉竖目,左看不顺,右瞧不惯,于是乎,非打即骂。
富贵憨厚老,虽有不满,但只敢怒而未敢言,俊俊更加得寸进尺,肆无忌惮,恶行从未收敛。
也许应了那句老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终于有一天,俊俊受到了上苍的严惩,一场大病来袭,顿时,卧床不起,生命危在旦夕。
三十万!
犹如晴天划霹雳。
俊俊患的是“肾蓑竭〃,难逃鬼门关!
不久,俊俊康复出院。
大雨倾盆。
雷鸣电闪。
大树摇曳。
小河呜咽......村西北地,又添一座新坟,芳草长满。
俊俊泪水涟涟。
一声〃娘”,喊得惊地撼天!
第二篇:从罗氏逻辑说起杂文随笔
听说罗胖子说逻辑思维这阵子红火,上网搜索,拜读了罗的很多篇“逻辑”,读后疑问来了:罗胖子是在说逻辑,还是在兜售“罗胖子的逻辑”?
答案毫无悬念的是后者。
“罗胖子的逻辑”和“逻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思考方式就是逻辑的运用,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形成的经验也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不尽相同: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各人有各人的逻辑,就是强盗也有自己的逻辑。罗胖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即自己的逻辑当然可以,他想让别人遵循他的逻辑去思维也无可厚非,要强调的是:“罗胖子逻辑”只是罗胖子个人的思维方式。
而“逻辑”前面没有定语,既逻辑不是罗胖子的也不是王胖子的,不属于任何人。
逻辑原始定义,即这个词的词源来自于古希腊,含有概念,理由,言语和规律的意思。规律是从前三个中抽象出来的,特别是理由,是推理的结论,不依赖于任何感觉经验。由此,亚里士多德总结出了“形式逻辑”,他的书里详尽的罗列出各种违反逻辑的谬误,后又经经院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和现代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的研究,人们已经将思维规律从经验的“干涉”中很完美的抽象出来,这抽象出来的规律就是“逻辑”。
“罗胖子的逻辑”不是“逻辑”,只是罗胖子他自己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观点而已。读罗胖子说逻辑,学到的只是罗胖子的逻辑,即罗胖子的思维方式,从而接受了罗胖子的世界观。学会并使用罗胖子的思维习惯,或继承了罗胖子的观点并不错,也不该被谴责,就跟信仰一样,不同宗教,不同哲学观点随你挑,愿意信那个就皈依那个。
问题在于,欲学逻辑,学会,弄懂了某人的观点并赞同之,就认为学了逻辑,虽然很便捷,也感到很容易,但似乎跟逻辑没什么事儿。学逻辑,或了解什么是逻辑,只有老老实实的从基础逻辑书籍读起。
读了某人说某事,就以为自己也知道了某事,其实不过是重复某人的观点而已,眼下这样的现象好像可以随手拈来。
有一次跟朋友去一位“读书人”家做客。进得书房,书桌上镇纸、笔架相映,宣纸上墨迹点点,书香,墨香满屋。椅子背后书架上赫然一排“弘一大师文集”。聊天,主人给我们讲好几个弘一的趣闻轶事,大家齐声赞叹弘一学识渊博,佛学造诣如何如何深。至于弘一的文章,主人避讳不谈,大概是怕我们听不懂吧。我知道弘一是依律宗出家,习天台,研唯识,最后却皈依净土,想着往生呢,问:弘一为什么要依律宗出家,而不直接皈依净土?把话题往律宗,天台,唯识和净土的不同归趣上引。遗憾的是,主人闪烁其词,而对这几个“宗”则是含糊其辞。
一谈到佛教,总能听到“佛说”、“佛教认为”、“佛教的观点是”、“其实,佛教是……你要是跟着聊起来:佛经哪儿是这么说的?佛教那个派持这样的观点?谈论立马戛然而止,原因嘛,简单,谈论的是别人知道的佛教,说来说去都是别人的牙慧,传来传去的就是那点儿八卦,如果叫起佛教,或佛法的真来,不戛然而止是什么?。
不管是赞叹还是贬损某一宗教或哲学思想,杨或抑某一宗派,只能去读经典,或宗派大师们的论述,这样,不管你入门深浅,最起码的是你是用你自己的所知在思考,在推理,在说话。
近来,网上不时见到关于胡适的文章,我说的是关于胡适的文章,而不是胡适的文章。胡适其人人格道德令人敬佩,不用多说。网上文章赞扬胡适是个大学问家,其学识如何渊博等等赞美之词此起彼伏,众口一词。而说胡适读书浅薄,不求甚解的文章,比如方东美,牟宗三等的言论却难见到。
方东美说胡适读书浅薄,正因为浅薄,所以说话齿间漏风,矛盾笑话百出。这是方东美的观点,姑妄听之吧,不做评论,不人云亦云。
说点我知道的。我们都知道,胡适对待“学问”的态度是考据。他用考据的法子,证明“传灯录”不可信,特别是考据了《坛经》,认定是神会所做,跟惠能没什么关系。胡适关于佛教的“考据”文章我基本上都读过,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后来读到唐德刚的一篇文章,顿如醍醐灌顶:宗教怎么能用科学来证明一二三呢?胡适崇拜的西洋哲学家,早就将科学与宗教分开,不混为一谈,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早就分析的很精辟:宗教跟科学不是一会事,理性科学要是参与宗教,或理念,那只能产生悖论。胡适自诩为西方培养出来的哲学家,应该知道的啊?
胡适对咱中国文化有一套自己的见解,我们不作评论,但是胡适认为中国古人的经典大都是臆想出来的胡说八道,不可靠,不能信。好玩的是,胡适在一篇批判中国“名教”的文章中却屡屡引用古人经典(这篇文章我在乐版转载过),既然说不可信,那干嘛还要引用来证明自己观点呢?
胡适先生著名的观点之一是,中国没有哲学。他常在各种场合说这句话,有趣的是,胡适居然写过“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发展趋势”之类的文章。没有哲学哪儿来的“哲学史”,哪儿来的“发展趋势”?
方东美曾就胡适对“哲学”一词定义模糊“为难”了胡适一把,搞的胡适很尴尬。
去年,我国出版了一批五四以来名人的著作文章汇集,胡适在其中,收集了他老人家几十篇文章,南图收藏,得以阅读。读完的感受:的确,胡适知识丰富,令人仰望,但正如方东美所言,胡适绝对不是一个做学问之人,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就是一个修养,品德高尚的政治家而已。
网上关于胡适的文章读多了,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怎么全是他老人家的趣闻轶事啊?那些口若悬河谈论胡适的人怎么不见他们来一篇分析胡适文章,或胡适某观点的文章呢?要想褒贬某一观点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根据原著所做出的分析啊!可惜,没有,依旧是人云亦云。弄来弄去,还是顺着别人的逻辑在走路,拿着别人的观点在呐喊。
是啊,佛教、基督教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你当然可以接受某个人,或某篇文章的逻辑或观点;但也不妨试试去读读佛经或圣经来不假他人之手来了解佛教或基督教;
什么是哲学?你当然可以接受某个大师或名人的观点,也完全可以找几本哲学书来读读的啊,自己形成关于哲学的定义;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最好先在脑子里有个你认为不错的“哲学”定义,接着读一些老外哲学名著,再读读貌似哲学的中国古代文章,自己来判断中国到底有没有哲学;当然你完全可以在弄不清哲学的定义是什么,也没读过所谓的哲学书情况下,接受某些中国有或没有哲学的观点,就跟宗教信仰一样,信就是一切。
想学点儿逻辑,接受罗胖子或别的胖子,瘦子的逻辑当然可以;但也不妨试着弄几本逻辑教科书或逻辑通俗读本来读读,知道点儿逻辑后,再去读“罗胖子的逻辑”,估计你就可以来接罗胖子和他的团队了。
第三篇:与婆婆斗其乐无穷杂文随笔
我和老公是邻居,婆婆的厉害我从小就有所耳闻。都说婆媳是天敌,于是婚前我买了两本书来研习战术。一本是《三十六计》,一本是《孙子兵法》。后又觉得自己把形势臆想得过于严峻,便又买来一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温情故事集--《怎样处好婆媳关系》进行中和。苦苦钻研完毕,虽如临深渊,但与此同时也升腾出与婆婆交手的强烈期待,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婚后一个月左右,老公给家里打电话,得知公公患胆结石多年,苦无良方。我主动对婆婆说:“来苏州吧,咱们那儿的医院肯定和这里是比不了的。一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二来就当是来散散心。”婆婆大喜,一周后便抵达苏州。
老公比较忙,更多时间我主动承担了陪公公婆婆去医院的各种繁琐事务。几天下来,相处甚欢,这个过程我把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忘得一干二净。我想:既然是一家人,以心换心必是获取融洽的最佳通道。于是我满心欢喜并充满虔诚地,试着去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儿媳妇。
经过三天的寻医问药,所幸公公的病情并无大碍,被告知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即可。于是我便安心去上班。
临下班接到婆婆电话:“这几天一直辛苦你跑来跑去,饭也没吃好。
我刚刚买了菜回来,晚上咱们在家吃。”下班后已经晚上7点多,路过水果店,我特意买了很多水果来犒劳辛苦烧晚饭的婆婆。高高兴兴打开门,发现餐桌上竟然空荡荡,而公公婆婆在客厅若无其事看电视。见我一脸惊愕,婆婆平静地说:“下班了?咱们一起来烧晚饭吧。”恰好这时老公进门,看到我们在厨房忙活就习惯性撸起袖子来帮忙,婆婆见状一把将他推了出去:“大男人进什么厨房?男主外女主内的道理你不懂?真是没出息。”老公看看我,又看看婆婆,悻悻离开。瞬时我的心里万马奔腾。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我听到内心响起一个声音:是时候用上《孙子兵法》了。大脑飞速运转,想起《谋攻》里这样教导我:“以智谋攻城,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而这招数还未及破解,饭桌上婆婆又讲起大舅和舅妈的故事。她说:“舅妈虽然挣得比舅舅都多,但还是像伺候皇帝一样伺候你舅舅。给他洗脚、洗头,而且不让他做任何家务。”我差点吐血。据我所知二舅是把二舅妈当做皇太后一样来伺候的,并且公公也在婆婆的铁腕领导下唯首是瞻。我想反唇相讥:“您怎么不举二舅和二舅妈的例子?您自己不也是对丈夫指手画脚吗?”然而我知道,这不是一个晚辈该对长辈的态度,不是儿媳和婆婆沟通应有的措辞,我要有涵养,我要深呼吸,我要冷静冷静再冷静,毕竟小不忍则乱大谋。于是在听完婆婆讲的各种贤妻的故事之后,我一脸甜腻地看向老公:“我听出来了,妈是在教育我。今天晚上我就开始给你洗脚洗头好不好?”老公诚惶诚恐地看向我,不知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婆婆的脸色也略显尴尬:“我就这么一说,没有这个意思。”我给婆婆夹了一块排骨:“我知道您没有这个意思,您只是在聊大舅和舅妈之间表达感情的方式。当然也是希望我做一个贤惠、懂得心疼老公的妻子,对不对?您放心,我一定以您和舅妈为榜样。”婆婆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最终露出欣慰的笑容。
洗完澡回到房间,老公牵过我的手:“让你受委屈了。我夹在中间也为难,妈妈要强爱面子,我当着你的面和她顶撞只会激化矛盾,事后我会和她好好谈。”我说:“妈这么做还不是心疼你?和她谈的时候你要注意方式,别让她伤心。”老公说:“妈心疼我,我也心疼你。”
第二天下班发现婆婆已经准备好丰盛的晚餐,并且都是我爱吃的菜。一周后他们二老离开苏州,回去的路上公公给我发短信:“谢谢你这些天的包容和照顾,你妈说话直来直去,你可别介意。”
我深知此番婆婆是想给新过门的媳妇来个下马威,但究其她下马威的背后,并无恶意。她不过像所有母亲一样,希望自己儿子能得到好的照顾。虽做法欠妥,但情有可原。而我只需审时度势,必要的时候放下身段,以柔克刚,以此收获更多。
然而婆媳大战不会这么轻易就偃旗息鼓,第二年,我们之间又爆发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老公的弟弟婚礼定在阴历12月23,仪式在河南举行。公公婆婆希望我们早些回去,以便更完善地筹备此事。我们原计划和同在苏州工作的弟弟在他婚礼的前一周自驾回家,没想到我临时来了工作任务,不便休假。老公给婆婆打电话解释原因,并宽慰她争取早点回去。婆婆却勃然大怒:“你们先回来,她可以等工作处理完坐火车回家!”我老公解释:“现在春运高峰期,早没票了,难不成要她一个人留在苏州过年?”“我不管,反正你们要按原计划回来。娶了老婆把父母全忘了,你知不知道筹备婚礼多辛苦?”我就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顿时来了委屈,眼泪啪嗒啪嗒直往下掉。老公见状,生气地和婆婆吵起来:“是弟弟结婚不是我结婚,你让他准时回去不行了吗?我们晚些回有什么大碍?她不是没有争取,难道因为弟弟结个婚要让我老婆把工作给丢了?本来这件事她也充满歉意,准备给你打电话道歉,没想到你一点也不理解人!......还说什么我娶了老婆不管你们,难道我们天天吵架、感情不合你就开心了?......”没等老公说完,婆婆已愤然挂了电话。而此时,我虽余怒未消,但看到老公这样庇护我,也没理由再拿此做文章。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而此时他却为了我和自己妈妈闹翻。于是我擦擦眼泪:“你刚刚把话说得太重了,赶快给妈道个歉。都怪我没有及时把情况主动解释一下,妈才这么生气。而且婚礼毕竟是大事,她希望我们回去帮忙准备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老公倒会顺坡下驴:“要不你给妈打个电话,解释一下?”我当然知道他的诡计,但我就是不接招:“妈现在气头上,我打过去万一她冲我发起火来,撕破脸就难以收场了。你赶紧打个电话告诉她,要强调她刚刚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明天等她气消了我再给她赔不是。”老公把我的话转述给婆婆,婆婆那边尴尬得不行:“工作忙,是可以理解的,我真没想到我的话她全部听到了......”
晚上,婆婆果然主动打来了电话:“我那么说都是开玩笑的,怎么舍得把你一个人留在苏州?”我也撒娇道:“我就知道您最疼我了。”这件事形成的最后方案是老公先陪弟弟回家准备婚礼,尽管我一再强调自己想办法回家过年,他还是在我工作完成的前一天特意开车来苏州接我。来回两千里路,看着他憔悴而疲惫的脸,我既幸福又心疼。他是一个有担当的好男人,在母亲和老婆之间,一直在努力争取彼此平衡。而为了这个疼爱我的老公,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和婆婆和谐相处?我对婆婆的态度,决定着老公对我的态度;而老公对我的态度,又决定着婆婆对我的态度。婆婆更深知她对我的态度也决定着儿子对她的态度。她深爱儿子,自然知道该如何拿捏分寸。所以婆媳战争来了,我知道我根本不必直面交锋,用迂回战术让夹在我们中间这个男人出面,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婆婆有婆婆的不足,当然我必须承认我也不是尽善尽美。
前阵子我们乔迁新居,公公婆婆过来帮忙收拾打理,甚是辛苦。搬家当天,还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红包。整理床铺的时候,老公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只是暂住,就不必用新被子了,不过床单被套给你们用那套最漂亮的。”当时我只以为老公哄他们高兴,也没放心上。晚上我才发现,老公给公公婆婆留的,是我最喜欢的四件套。我把他拽过来悄悄商量:“反正爸妈也不是长住,新的四件套就没必要了吧。而且这东西都是贴身用的,他们回去后我们不可能再自己用,那么贵却放在那儿,不是浪费了吗?”老公说:“有道理。”“他们应该不会介意吧?”“肯定不会,这么小的事。”
第二天中午,婆婆和我一起看电视,跟我讲起邻居的故事:“他们搬家,公公婆婆累死累活去帮忙,结果一条新毛巾也不舍得给用,你说是不是很混账?”
显而易见的指桑骂槐。我承认这件事我做得不对,的确有些小气,公公婆婆辛苦来帮忙,给的红包也足够买很多很多四件套,我却在这点小事让他们不如意。事后我不是没有愧疚,甚至已想好了补救方案。然而她这句“混账”,抵消了我所有的愧疚,甚至激起我的愤怒。但是多年来的习惯使然,我若无其事打开电视,跟着剧情嬉笑怒骂,婆婆的每句话我都置若罔闻。
第二天一起烧晚饭的时候,我也给婆婆讲了一个故事:同事好像无意冒犯了婆婆,婆婆指桑骂槐,说的话不堪入耳。现在她心情特别不好,您说我该怎么开导一下她?
婆婆强装镇定,甚至没有问我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下了定论:这就是婆婆的不对了,一家人怎么能说话那么难听。
我说:儿媳也不对,如果不是惹婆婆生气,婆婆肯定也不会出言不逊。不过出了问题一定要妥善处理。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小事情就彼此包容,大事情就好好沟通,长辈批评晚辈几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指桑骂槐就太伤感情了,凡事给对方余地也是给自己余地,您说呢?
婆婆连连点头。
这时我回房间拿出为她新买的裙子:“这几天您受累了。”看着婆婆欢天喜地照镜子,我一边为她整理衣领一边说道:“妈,我年轻不懂事,哪里做得不好您就批评我,我一定改。”
婆婆眼睛都是笑的:“你哪里都好。有你这样的媳妇,是我这辈子修来的福分。”
我深深知道,犯了错要及时修正,道歉也需择机而行。而面对婆婆的趾高气昂,我却永远不主张低眉顺目、忍气吞声,当然以暴制暴亦是不理智的行为,赢了气场输了感情更是得不偿失。尊重婆婆是前提,但也要懂得如何去博得尊重。当弱则弱,当强则强,笑脸相迎,不卑不亢。一个在情绪上完全不令他人感到威胁的人,人们会喜欢他,但未必尊重他。尤其是婆媳,就这么奇怪,不是她要斗你,就是你要斗她,天秤的两端时时都在起起落落,分分钟都可能失衡,发起宣战。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婆婆要的无非是威严、是关爱,有时是孩子一样无理取闹索要更多。那么就给她好了,你不给予又谈何得到?关键是你要懂得去怎么给,怎么去得。婆媳之间本无冤无仇无尘埃,战争皆来自人间烟火的琐碎,那么就心怀悲悯,懂得彼此都有人性的弱点,将此当做一场修行。
昨天去陪婆婆逛街,一阵风吹来,看到她添了些许白发。她最近腿有些不舒服,上下楼梯需要我搀着。牵过她手的那一刻,才知道这么多年的相爱相杀后,也有了深厚的盟友之情。真希望她慢些变老,别有太大改变,我习惯了每天紧绷着神经等她放大招,尽管《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已被我丢掉很多年。现如今,书柜里只有那本《怎样处好婆媳关系》,像是虚意奉承,又像做作的亲昵,醒目地陈设在那里,恰如经典的心灵鸡汤,等着我们在多年后脱下战袍后,小口酌饮。
第四篇:伪抑郁症笔记杂文随笔
晚上看完了《松子》,洗澡的时候偷偷哭了。
压着嗓子,眼泪疯狂的掉,却不敢发出声。
想想去年回来之前,我以为回家就会好,我以为家代表着爱,我以为会有像松子妹妹的人在家等着我,说一句“欢迎回家”。然而事情并没有好起来。
可是……可是家里总归有父母亲人……总还有人与我有关。而我明天要四点起,天不亮就要赶回学校了。
还有,今天把最后剩下的,最好的一些能开导我的朋友拉黑删除了。
因为我不配得到他们的爱,也没有力气再爱别人了。
就像松子一样“再也不能信任任何人了”.知识分子式的恐慌依然在心里蔓延,我又要回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无人可真正信赖的城市,独自熬过一切了。
我真的害怕…
那种生命无法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害怕…
不敢睡觉。
想记住自己在家里最后的时间。
我不想走……
我不想回学校……我害怕……
第五篇:鲁迅杂文《从孩子照相说起》
鲁迅《从孩子照相说起》
一、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7年10月至1936年逝世一直生活在上海。此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提到鲁迅,人们就想到“匕首、投枪”、硬骨头、痛打落水狗等等。大家印象中的鲁迅都是战斗着的,“横眉冷对千夫指”,现实生活中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一个幽默的人,常爱开玩笑,十分爱笑。鲁迅爱吃零食,爱吸烟,嗜钱、溺爱孩子,迁居到上海以后还喜欢坐汽车兜风,三十年代上海引进的好莱坞大片,鲁迅一部也没落下。
鲁迅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大,他只有1.61米。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春,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还有一次他以橡皮筋发射纸子弹打乱尿尿的路人屁股。
在黑暗的三十年代,鲁迅坚持针砭时弊,却没有遭到过多的迫害,是和他的生存智慧分不开的。据统计,鲁迅一生用过140余个笔名,光1932年到1936年,就用过80多个,其中还不乏如“何人干”一类颇带调侃意味的笔名。鲁迅从不做无谓的牺牲,也从不劝人作无谓的牺牲,因为他深知革命不是靠一两次游行,一两次暗杀就能成功的。生存下来了,接下来就要解决温饱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都忌讳谈钱,好像谈钱就很庸俗。但鲁迅不。他和普通人一样也看重钱。当时鲁迅的书稿大多交由北新书局出版,有一次,鲁迅发现北新书局没有按合约支付 1
稿酬,便与其打起了官司,直到拿回应得的稿酬。
揭秘:每36个小时就写一封情书
鲁迅与许广平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鲁迅的婚事也已被母亲包办,虽不情愿但他却默默承受了。直到许广平到北京成为鲁迅的学生为止。根据记载,是许广平写诗点燃了鲁迅的激情,让他明白了爱的真谛,是许广平帮助鲁迅摆脱了绑在他身上的最后一道封建锁链。
而鲁迅与许广平为了能够结合在一起,于1926年8月离开北京,分别到厦门与广州任教,并相约,奋斗两年打下基础,将来能够生活在一起。不过两人分处两地四个多月,饱尝了人间的相思之苦,他们在四个月里往返书信多达80多封,差不多平均3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
鲁迅当时到厦门教书,在厦门大学里种有相思树,一天鲁迅坐在树下思念许广平,看到一头猪跑来吃相思叶,正在热恋中的鲁迅看到代表爱情的相思树叶被猪吃,正义感油然而生,和猪当场展开决斗。当时有位教员看到,他对那位教员说他与猪斗的理由是不能告人的。最终鲁迅受不了两年约定的折磨,于1927年1月18日辞去了厦门大学的工作来到广州与许广平聚会。
鲁迅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建树。北京大学那个简洁古朴的校徽就是鲁迅设计的,沿用至今。校徽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并反映着该校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积淀。这枚北大校徽,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便于制作徽章的圆形。上面的“北”字像两个背对背的侧立人像,下面的“大”字像一个正面站立肩负重任的人像,这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又有如一人而背负二人之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二、鲁迅在今天的意义
称鲁迅为“民族魂”,就在于他对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为此,他把根除奴性、扫荡封建文化视为改造国民精神之根本任务,提出“立人”思想,即把“沙聚之邦”改造为“人国”。在他看来,只有健全的人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愚弱的状况,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此,“20世纪之新精神”在于维护人的尊严,光耀人的生活,明白人生的真谛。他的“理想人性”就是彻底摆脱奴性、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1936年,鲁迅在致尤炳圻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生于大陆……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但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
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
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仆,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
悟性,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
理性,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
自觉的理性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觉醒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鲁迅“抗拒为奴”的思想,至今仍有着重要的价值。
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大声呼唤“精神界之战士”,提出“立人”主张。他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致力的,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放年轻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他与黑暗苦斗,为光明苦争,傲视权贵,对“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毫不妥协,骨头最硬;悲天悯人,为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疾呼,心地最善。勇猛、坚韧而悲壮地反抗绝望,苦苦奋斗了一生。
中国封建传统思想有着漫长的历史,它与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力量结合在一起,造成中国社会的野蛮、黑暗、麻木、愚昧、落后。对此,鲁迅深感痛心,他曾说:“中国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下,中国人极易产生欺弱怕强、自轻自贱、卑怯贪婪一类的奴性思想和苟活心理。鲁迅塑造的阿Q形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他的“精神胜利法”,可以说是“国民劣根性”的活写真。更可怕的是,“精神胜利法”把中国人培养成奴隶的同时,还使他们“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成为“万劫不复的奴才”!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麻木、怯弱的精神状态中,还潜藏着一种自私、冷漠的灵魂,其结果是人的生命被完全漠视,群众成了“戏剧的看客,只知道咀嚼、鉴赏别人痛苦———它不仅使人津津有味地欣赏人间的喜剧和悲剧,而且心安理得地欣赏丑恶与残忍———这是一种完全扭曲变态的审美心理反应!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鲁迅所思考的命题,依然光鲜如昨,当我们回味这位先驱振聋发聩的话语时,我们的内心实在无法轻松!
三、《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赏析
㈠《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末编)1935年12月编定
三本杂文集分别收1934年、1935年、1936年杂文。前二集之《序言》文末皆书:“记于上海之且介亭。”鲁迅当时住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以外修筑马路的区域,当时被称为“半租界”。“且”者,“租”之右半;“介”者,“界”之下半。“且介亭”即“半租界里的亭子间”的意思。《且介亭杂文》是“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8月7日。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鲁迅的杂文是社会思想和生活的记录。深入浅出,由小见大是鲁迅杂文的一个特点,显示
了鲁迅观察社会人生的独异与深邃。鲁迅自己说过,‚不错,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实很象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也照秽水,也看脓汁,有时研究淋菌,有时解剖苍蝇。从高超的学者看来,是渺小,污秽,甚而至于可恶的,但在劳作者自己,却也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和人生有关,并且也不十分容易做‛。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这篇文章,鲁迅采用说家常、谈闲天的方式,从孩子照相这件小事中,发掘出改造我们民族精神的重大主题,读后发人深省,启人反思。文章先讲了一个饶有风趣的故事,并由此生发,从孩子性格谈到孩子的照相,于盎然有趣的故事中提出了发人深思的问题,深入浅出地揭露和批评了我们民族存在的驯良的性格弱点,这驯良,也就是奴性。这种奴性,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民族的进取。
接着文章从驯良开发下去,进而说到“洋气”鲁迅说“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 但是他却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提出来不同一般的看法。他说“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这是必须拿它回来——恢复过来的——自然还得加一番慎重的选择。”
鲁迅对于“洋气”做了细腻的分析。认为,第一,所谓“洋气”即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的“动”的特点,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后来失掉了,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把它恢复过来。第二,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这就是鲁迅一向主张的“拿来主义”。鲁迅强调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气魄,也要有慎重选择的科学方法。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自强,重新变得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到这里,文章的主旨才显露出来。鲁迅从孩子谈起,说到照相,从照相讲到中日两国摄影师的爱好及其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质。由此提出了振兴中华需要去掉片面性,提倡科学性,克服民族弱点,吸取别族精华。就这样文章以层层剥笋的方法最后才提出了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民族建设问题,真是由小见大、由浅入深的典范。
其次,在艺术特色上,形象性强是这篇杂文的显著特点。
战斗是杂文的生命,但杂文也是文学的形式,也能给人愉快、休息。因此鲁迅要求杂文必须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怡人情。在这篇杂文里,鲁迅针砭时弊,却没有把它写得深奥莫测、枯燥乏味。如开头写房东太太,只写了她的一个举动,不准她的孩子们到我房里玩,写了她的一句话“给他冷清冷清,冷清得他要死”就勾画出了一个城市小市民的势利、卑俗的灵魂,写来栩栩如生,力透纸背。又如写孩子在照相机面前不断变化的表情“时而活泼,时而顽皮,时而驯良,时而拘谨,时而厌烦,时而疑惧,时而无畏,时而疲劳„„”,把孩子瞬息万变的情态写得如此生动贴切、绘声绘色,因而使议论性的杂文充满生气勃勃的活力。
鲁迅说过猛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感之类。而造语还需曲折。所谓曲折,不是隐晦,不是故弄玄虚,而是指不拘呈法灵活多样的文学表现方式。
这篇杂文立意遣词总的说来较为鲜活、明快,但为增强艺术感人的力量,鲁迅有时有意写得委婉曲折。如鲁迅明明喜欢健康活泼的孩子,但却故用反语,把他说成是“我的敌人”,把孩子发表的意见说成是“反动的宣言”,语气显得幽默诙谐。又如在批评中国国民驯良的性格弱点
时鲁迅说现在“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一个“静”字高度概括了“奴才哲学”的本质。这些简洁凝练又曲折生动的语言充分显示了鲁迅幽默的才能和讽刺的手腕。
鲁迅在杂文里,不爱把结论与答案直接告诉读者,而是读者在事物的内在联系中去联想、思索。例如,在讲了我的孩子因健康活泼而遭遇过同胞的打骂后,接着说“这里还要加一句说的听的,都十分不舒服的话:近一年多以来,这样的事情可是一次也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这并非孩子的性格变了,而是因为“一二八”战争以后,上海成为孤岛,日本侵略者横行无忌,使一些怯懦的人感到畏惧了,因此对于带有日本像的健康活泼的孩子再也不敢随意欺凌了。这里鲁迅仍然是批评了在我国部分国民中存在的欺弱怕强的性格弱点。但他没有明说,而是采取了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其弦外之音,意外之指,耐人咀嚼寻味。
以上这些造语曲折方式的采用,不仅可以增添杂文的感染力,使战斗的杂文更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而且也使杂文的理论含量更见丰满,确实尽到了杂文的怡人情的陶冶作用,给人以美的文学享受。
第三,这篇杂文具有理论文章展开逻辑推理所要求的条理和层次。
全文的结构层次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没有孩子因而遭到房东太太的指骂,有了一个孩子因健康、活泼、顽皮显出一副日本孩子相而遭同胞的打骂。进而写到我给孩子在日本的和中国的照相馆照相,却拍出面貌截然不同的两张照片。因此引起作者曾经“想了一想”为止。看来写得散漫松弛,然而却是引起作者再次提出“拿来主义”主张的重要契机,是全文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形散而神不散。
第二部分,由孩子照相这件小事引出了重要教训,批评了我们民族的驯良的性格弱点。它是在第一部分叙事的基础之上,侃侃议论,流俗时弊,行文恣肆跌宕,回旋利落,所言者小,所见者大,表现了鲁迅杂文雄辩的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作者从批评我们民族性格的弱点,转而提出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动”的气质,并且进一步主张“拿来主义”,学习日本民族会模仿的优点。结尾,鲁迅特意提到当时大家所讳言的日本。他说,日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中国人正应学习日本人的“会摹仿”的长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么?否则,只不过是一个“恨恨而死”而已。鲁迅是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上,着眼于国家前途提出这一主张的。所以即使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仇敌,他也绝不惧怕因此而招来的“‘受了帝国主义者的指使’要诱中国人做奴才”一类的污蔑;爱国与否要探究其实质,“而满口爱国,满身国粹,也于实际上的做奴才并无妨碍。”寥寥数语就撕去了御用文人的种种伪装,把他们实际上做奴才的本相剥露殆尽。
此外在结构布局上面,这篇杂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首先是我与孩子的对比。我“虽然有时也打骂过孩子”但以孩子的“健康,活泼,顽皮”,甚至于发表“反动的宣言”反衬了我的教育的方法的正确,是我没有把他“压迫得瘟头瘟脑”的结果。
第二是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的对比。“温文尔雅,不大言笑,不大动弹的,是中国孩子;健
壮活泼,不怕生人,大叫大跳的,是日本孩子。”
第三是摄影师的对比。日本摄影师照出的孩子“满脸顽皮,也真像日本孩子”;中国摄影师照出的孩子“面貌很拘谨,驯良,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孩子了”。
第四是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对比。日本人“会摹仿,少创造”,中国人“低眉顺眼,唯唯诺诺”。
三、作业:
课外阅读鲁迅的杂文,体会他的杂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