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紫叶李花赋优美散文
在我小区的花园里有一排花树,每年这个季节都开花,虽小但却美丽照人,前几年没怎么注意,今年春天的一天刚打开窗子突然一股淡淡的清香破窗而入,我闻香而寻才知道是从这排花树中飘来的,遂关注起来,每天早上起来都到花树跟前去仔细观察欣赏一番,果然有所收获。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像往常一样一身休闲的缓步来到花树丛中,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先我一步也在全神贯注的欣赏这些花树,老者看上去精神矍铄,一副很干练的样子,我边欣赏边和老者攀谈起来。
老者说他是刚从园林处退休的,因为职业的关系平日里喜欢养花养草的,对植物和花卉有着很特殊的感情,于是就和老者谈起了这些花树----
他说,“这叫紫叶李,也叫红叶李,”接着介绍了花树的形态特征,他说:“这种树属灌木或小乔木,多分枝,枝条细而修长,暗灰色,有时有棘刺;小枝暗红色;冬芽卵圆形,有很多瓦状的鳞片排列着,紫红色,有时鳞片边缘有稀疏缘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极稀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先开花后长叶,开始的时候叶片呈绿色,慢慢的开始变成酡红色,最后红紫色,直到秋风扫落叶的时候更是美丽无比……”说到这里一个十岁左右穿着亮丽的姑娘走到老者身边喊了一声:“爷爷,妈妈叫你回去吃饭!”我于是和老者相互告别后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里我查阅了家里所有与花卉植物有关的资料发现竟然和老者说的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我被老者渊博的知识和超强的记忆所折服。
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来到郊外一个较大的植物园,走进植物园,一片雪白亮丽吸引了我,走进花园深处,一片艳丽的鲜花开在春日阳光下煞是好看,远远望去白的像雪,娇小的花瓣像汉白玉雕琢一般,又像涂了一层蜡,近看似淡淡的黄,一簇簇,一串串,在春风中摇曳着,好像再告诉春天“我来了!”
原来是紫叶李……
紫叶李花开在仲春季节,并且在叶片出来之前开放,花瓣凋谢之前叶片才慢慢地吐出鹅黄的嫩芽;在她含苞怒放之时,较小的花蕾,白里透着淡淡的红紫色,花蕾的尖端呈浅黄色,远看又呈亮白色。花蕾的外面包裹着一层酡红色的外衣,她们毫无规则的长在修长的花枝周围,一串一串的,修长的花枝连同含苞的花蕾伸向天空,好像她们在向太阳招手致意似的。当紫色的叶片缀满花枝的时候这些美丽的花瓣在春风的吹拂下已悄然凋落。她在百花开后悄悄的绽放,又在百花凋落之前默无声息的退场,她短暂的生命也曾经点缀过万紫千红的春天。虽然花期短暂,却无怨无悔默默的贡献着自己的靓丽青春。
我边走边欣赏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双手拄着拐棍,站在花丛中面带沉思和哀伤的表情,我于是和他搭讪起来,老人家用颤巍巍的声音向我娓娓道来---
原来他是中国远征军里的一员,在一个春天的夜里,他所在的部队和日军发生了一场很残酷的遭遇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战斗持续了六个多小时最后日军被打退,二十多个人只剩下他和四个战友,硝烟散尽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上午,当他们在疲惫中醒来的时候竟然是满山的紫叶李花;在枪林弹雨中那些紫叶李花被打的一片狼藉,那些残枝败花落在战友们的身上;他们五个人含着眼泪、忍着饥饿把牺牲的战友葬在了那片紫叶李花丛里,然后又砍来了很多白色花枝埋在了战友的坟上。他说,二十多条鲜活的生命,最大的才二十八岁,罪恶的战争啊……
老人家边说眼里已经流出了晶莹的泪花并且带着很伤感的表情,他说:自从这里有了这片紫叶李,他每年都到开花的季节来这里,看到这些紫叶李花就像看到了当年的战友,他对紫叶李花有着深深的感情。
我赞美过艳丽的桃花,桃花不比她娇媚;歌颂过傲雪的梅花,梅花不比她谦和,我也赞美过幽香的兰花,但兰花不比她清雅,更赞美过翠竹,可她比竹子挺拔中含有些许的柔美。
紫叶李花虽名不见经传,从没受到过文人的青睐,也没有丹青高手眷顾过,更没有诗词歌赋来歌颂过她的事迹。但是,听了老人的一番话我以为她是百花之中最美的花,她比梅兰竹菊更值得青睐和眷顾,更值得泼墨而歌!
深夜不寐,感慨盈怀,遂写《紫叶李花赋》以餐那些为和平捐躯的英灵们。
第二篇:紫叶李杂文随笔
看这小果子,模样挺俊的,是樱桃、是枣儿、是葡萄.....?都不是,它是观赏树紫叶李上的果子。其果,酸、甜、苦、涩再差一辣便五味具全了。
这是我和同事们在路边李子树上采摘的。每到放学,我们就钻进骇河公园的树丛里。呀,李子树上的果子密密麻麻,大家挑个大色紫的摘下来,和小时候一样,不洗不擦在手里一攥,把最软的放进嘴里,真个悠哉,乐哉!
现在正值瓜果上市期,市场上桃子、杏子、西瓜应有尽有,可它们就一个味道“甜”啊!我们将摘的小果子放在办公桌上,大家还是争相尝一尝,瞧吧,瞬间,有的闭眼,有的缩脖儿,有的龇牙......酸啊,苦啊,涩啊,还行,有点甜。笑声响彻办公室。
看到这些紫果,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一件事。十来岁的儿子放学后进门就喊:妈,妈快给你,儿子手里抓一把果子,又大又紫又亮,不知是否好吃,但样子十分诱人。当听到孩子说是从路边紫树上摘的,便认为调皮的儿子说谎,是否在人家果树上摘的,还没成熟就祸害人家。路过树边还特意看了看,哪有果子,更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还狠批评了他一顿,拿回家本想让妈尝尝!哎,现在想来觉得很内疚,嘴里的果子只有涩!
现在河边不仅有紫叶李,还有山楂,杏子......不久,我们的骇河公园,既是旅游景点,又是快乐采摘园,美景怡人!
活着幸福,珍惜拥有!
第三篇:小草赋优美散文
我的客厅里陈放着一石山盆景。
纵观这盆景,群峰斗奇,碧水萦回,舟桥亭榭,宛若天成,真可谓“咫尺盆盎可瞻万里之遥,方寸之内可辨千里之峻”。而最耐我欣赏的却是那石头缝间茵出的几棵小草,柔嫩脆亮的惹人生爱。
小草,是值得歌颂和赞美的。
自然界中的小草,它具有无穷尽的生命力。在沙漠、在荒野、在都邑、在公园、甚至在磊石间,在树杈上,小草抠住了每一寸干瘦的土沙,不挪动一步,吮吸风雨,随随便便抖抖索索地生长出来,细密地铺出了一丛丛绿影,一片片绿韵,让这大千世界充满了生命,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朝气。
每年,每年,当春姑娘姗姗而来的时候,小草却虔诚地用它的女儿绿,去绿化江山,去美化城市,去装点厅堂,让人们生活的每寸土地、每个空间变成了绿盈盈的诗行。倘若这时你转悠在茵茵草坪上,会怦然心动的吟诵起伟大诗人白居易的无朽佳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小草,它一生是朴实、无华、安恬的。它没有报春的迎春花金黄,它没有漫天飞舞的柳絮雪白,它没有清明雨中杏花粉亮,它没有飘香溢彩的桃花嫣红。一句话,小草没有花朵的矫艳馥香。在植物王国里,可以说树占据了大地和天空两个世界。而小草比起它们,矮小得不见身影。小草宁愿生长于大树底下,花木身旁,与它们为伍的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一股驱除余寒后的暖意,让人感到清新,感到惬意,象喝下醇醪那样的散净胸中沉郁,注入勃发的生机……
小草,它有它慷慨无私和献身的精神。尽管云飘月泊,肤色若淡梦轻烟,它能够任脚板踏,任黄牛啃,任狂风吹,任洪水冲,任烈火烧。它的一生默默地追求光和热,进行着光合作用,吮吸二氧化碳,酿造人类生命需要的氧气。它死后化作腐植质,让板结土壤变黑、变松、变滑,改善土壤的结构。既不居功,也不称能,仿佛不曾存在似的,谁又能够忘怀它的存在呢!小草死了,但根不死,筋不断,当一场喜雨后,便又青青一片。最美的风景要数是给那不毛之地注入了灵气。这景观叫人无限惊喜,无限感怀。细细说来,令人愈加钟情。钟情它那无私的奉献,钟情它那搏动的生命。
无涯无处无芳草
小草,它的名字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从不寂寞,从不悲伤,它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如今,在文坛上,写小草赋小草的笔端生辉;在画坛上,画小草绘小草的栩栩如生;在讲坛上,讲小草侃小草的振振有词;在歌坛上,唱小草歌小草的如醉如痴……
那晚,友人约我到卡拉OK厅去听歌唱歌,不知怎的,我要点的第一首歌却是《小草》。当我尽情地放开歌喉的时候,常常被小草的襟怀牵动了心弦,同时也找不到一种充实的精神寄托。
小草如此,人也如此。
最近电视、报刊介绍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先进人物。如房修水电工徐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本着“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服务宗旨,用10年近4000个黄昏热心为居民修电线,捅马桶,勤勤恳恳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崇敬,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楷模。然而,当我们欢呼国家和民族需要徐虎,时代需要徐虎,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更需要徐虎的时候,徐虎始终不改他的信念,他的宗旨,他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人民的需要,永远是我的追求!”。当我们欢迎徐虎这棵“小草”在讲台上演讲的时候,他却满腔热忱的谦逊唱起了——
“春风啊春风,你把我吹绿;阳光啊阳光,你把我照耀;河流啊山川,你哺育了我;大地呀母亲,你把我紧紧拥抱”……
第四篇:换叶优美散文
事物之对于人,情形往往如此:你不过问它,它就什么也不给予你,你甚至会不感觉到它的存在;一旦你留神于它,它就会给你以魅力,吸引你去细察它,赏识它,使你产生兴趣,长些知识,懂些道理。
1993年8月,我被调到万宁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本来,一进校门,首先和我碰面的就是这棵大榕树;到学校安排给我的住舍去卸行李,也是擦着它躯干过去的。可那时,无缘无故的,谁会把注意力放在它身上?当然,它对我也就没留什么印象。这时如果有人问我关于它的情况,我或许会惊问:“什么,那里有一棵大榕树?”
到第二年暑假我搬进了新建的宿舍楼后,情形就有了变化。我住在四楼,外厅的北面大窗口就对着这棵大榕树,一走近窗口,打照脸的就首先是它。久而久之,我就像百读千吟一首蓄理奥密、寓意深远的好诗一样、越来越多地体味到它的妙处。
我特别留心于它的换叶情况。
无疑的,这是一棵爱落叶的榕树。它每年要换叶四次,同时结子四次。每次换叶的时间都在季节的转换之间。而四次中,又以冬春之间那一次换得最为彻底。其他三次尽管也是明显的换叶,但都没有像冬春之间的那一次,叶子唿啦啦的很快脱得精光。
记得比较清楚的是1995年冬转向1996年春那一次。这一年冬天冷到有时夜里结了霜。还没有放寒假,那鳞甲似的片片阔叶就都退了绿气,并且争先恐后地离了主体,随风飘落。元宵未到,一把约摸三十米宽,本是覆盖着稠叶的大绿伞,被寒风冷气撕扯得只剩下个空骨架。这个有着两人合抱不过躯干的庞然大物,摇晃之间变得象个无丝毫披挂的垂死老人,僵挺挺的立于冻地寒天之间。
那么,它丧尽了元气,变成枯躯朽体了吗?不!你看看,你看看,不待旧叶脱完,枝条上就有数不清的小黄点凸现,没多久,小黄点变成了形似角椒那样的黄色角苞,到枯叶脱完,大大小小的角苞已满树皆是,而角苞一长到极限,苞膜就变色变态,枯黄裂开,新的叶片便绽露出来。我还发现,不知不觉的,老枝条上又长出了一些新枝丫;而新枝上也很快长出角苞,绽出新叶。于是新的,比原来要宽阔得多的一把大叶伞便蔚然成就了。再过些时日,到这把大叶伞由嫩绿色幻变成碧绿色时,枝条上又出现一撮撮小黄点。原来在新叶凸苞之时,新的果子也开始生出,到绿叶茂密之时,指头一般大小的榕果已熟成橙色。于是绿伞便变成泼绿点红的花伞。更令人悦目怡心的是,熟果一出现,便招来了好多黄蜂红蜂,还有好多好多的槟榔姐鸟。蜂声嘤嗡,鸟歌吱啁,加上这时又已春风徐徐,这老榕树简直像个穿着花裙载歌载舞的俏姑娘,要春情有春情,要诗意有诗意。而这时,进修学校这小小的校园也因之而变得年轻秀气。
我不禁对这榕树的善于运筹,善于推陈出新而生敬佩之情!你看?它能够测准时机,巧借季节变换的运转力来处理自身的换叶,或者只作部分地换,留下尚有生命力的那一部分,以保持自身生气的延续;或者全部换掉——看到冬令太过严酷,再留旧叶反成负累,索性忍痛割爱,就势来个彻底革命,把负累统统丢给冬天,无牵无挂地面向未来,重新蕴育生机,借得春势不可挡的来潮,催助自身的运化,再造新的绿气,再创新的繁荣。又以这新的绿气、新的繁荣奉献给新的春天,丰富春的色彩,增添春的美景。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一年阳春三月,由于省教育厅师范处的推荐,省电视台记者对本校公开竞选新校长后一年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采访,以“不信春风膜不回’为题,作为焦点新闻在黄金时间里播放。而播放的画面上,这棵大换叶后的榕树春意盎然的形象也多次亮相。
电视记者摄它入景,除美化画面外是否还另有妙想,想借的以寓象征之意从而深化主题呢?至少,作为熟景知情的我是持这一见解的,也暗暗佩服摄像者的美学修养之高。你看,万宁教师进修学校自1934年创办的简易师范,到1960年改为师范学校,再到1983年改为现名,当然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中,但像现在这样,一年之间就使这所原来各方面在省内都属次等的教师进修学校来了个大“换叶”,校容校貌、班子建设、制度健全,档案管理的规范程度、图书设备、电教设备、学生参加统考成绩、完成小学领导和一年教师岗位培训任务等,都跃至省内同类学校的前位,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名位、声誉之高,足以成为焦点新闻,都是本校有史以来所未曾有过的。这不能不说是万宁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校长公开竞选制度所开出的一朵大红花!也不能不说是当今中国大地上应运卷起的改革大潮中一朵绚丽的小浪花!啊,把大换叶后春意融融的大榕树的倩貌,纳入承蒙改革大潮洗礼后唤回了春风的校园新貌的大画面之中,真是太有意思了!
树应变而换叶得以出新貌,人应变而改革得以出进步,我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一点道理了。
我赞美的改革!我赞美换叶!
第五篇:月亮花优美散文
寒冷的季节,我穿过都市夜空炫目的霓虹,独自走进十九世纪一个冰冽的爱情故事。影片《安娜·卡列尼娜》里,那支燃烧着、摇曳着,然后熄灭的蜡烛,也曾点亮过托尔斯泰的文学人生。
多年以前,我就为那明灭着幽昧亮光的文字所吸引。烛光摇曳着,那是安娜行走在她惊心动魄的生活里,用黑色裙裾带起的风。细细地品味那样的情感———苦涩的甜蜜和甜蜜的苦涩,直至流下眼泪。
远方的爱情,总是那样百转千回、令人唏嘘。虽然经由众人的传说,我仍然相信,作家坚守的,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真情。而那生命背后,令人心痛的诗意,总是隐约凸现在早已微微泛黄的时光里。
永远记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一段文字:“你,与我素昧平生的你啊,我要向你倾诉我整个的一生。我的一生,是从我认识你的那一天开始的。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而你却对我一无所知……”
茨威格总是善于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钥匙,开启人类心灵的隐秘。这样天籁的痴情倾诉,仿佛以最大的悲悯,为正在沉沦的世界作无济于事的祈祷。
深情如斯,幽怨如斯,不禁又让我想起了张爱玲笔下的虞姬:“……领略窗外的月色、花香和窗内的寂寞……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轮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郁结、发狂……”
然而,情感波涛的跌宕起伏中,对爱的信仰始终没有改变。于是和托尔斯泰、茨威格一起,他们仅仅以一只白烛、一只空的花瓶和一轮被蚀的明月,就引领我们历遍了人类情感世界的心灵牧场。
终于,我不得不转过头来审视摩登时代的爱情:华美艳丽,不可方物,但却往往因最初的快捷速成而显得不堪一击。
几十分钟的缤纷节目,原本互不相识的俊男倩女便有可能一见钟情、速配成功。电视、网络、杂志,甚至声讯、短信,爱情铺天盖地,仿佛唾手可得。耳畔是喋喋不休的话语,却少了灵魂深处的共鸣;眼前是大同小异的情节,却缺了休戚与共的风雨。没有现实中的朝夕相处和患难与共作为滋养的情感,它注定会在此后琐碎平凡的日子里,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困难面前,轻易地败下阵来。
于是,我因此怀念起那些以朴素的方式从遥远年代流传而来的故事:简·奥斯汀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田园爱情以及泰戈尔闪烁着熠熠星光的纯洁初恋……
当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守着膝下的那只老狗孑然一身地坐在凄清阴暗的客厅时,此时的他已然一无所有。而简·爱的再度出现却让他在黑暗、寂寞、毫无希望的生活中又找回了温存柔和的梦。
当罗切斯特从内心欢愉地叫出一声“简·爱”时,手捧书本的我已是泪流满面。受尽命运捉弄的爱情也许是沧桑的,但固执相爱的人们所奉献的情感却将那份冷漠与苍凉温柔地包裹起来,对岁月滤尽的苦难和绝望做出了最真诚的情感承担。而从此之后,他们也将更将坦然地面对这份情感,走向一种涅槃式的成熟。
曾经的过往在很久很旧以后,仍然在回忆中过滤着爱恨,留下一些细节令人在某个时间蓦然想起,感怀不已。而那种感怀,犹如月亮花:它开在沙漠,黄昏过后,月亮初升,花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