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是所谓的普通人的杂文随笔
我是所谓的普通人,面容平庸,家境普通,学习一般,人生也平淡无奇,呵,真的是枯燥呢。
学习一般的我高分考上了我们市最好的技校,真的是讽刺呢,随意选了个广告设计,啊,最痛苦的基础课程——素描、速写、色彩,还有各种构成,设计。然后是软件,Ps、Ai、Flash、Pr、Ae等。真的,要疯了。
大专的五年,说实话,觉着很忙碌,加入学生会宣传部,不是画画就是写字,还随着学院奔波,各地去考试;也觉着寂寞,可能大多数同学连我的名字都叫不上,我除了身高没有任何起眼的地方。其实还是我忒自傲了,觉着他们幼稚,难道不幼稚吗,男生打架斗殴,女生勾心斗角,校园暴力真的是习以为常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给寝室的女孩们讲故事或者听她们讲故事,觉着那种时候最美好了。然后调度,我换到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寝室。还好,有个不错的假小子,喜欢陈奕迅,也愿意陪我徒步,像潜入砖厂啊。
大学就生疏了,一周没几节课,我身旁的五个女孩,一个是邋遢鬼,坐在我后座;一个咋呼鬼,坐在我旁边,其他人不是很知道,是咋呼鬼的朋友。像假小子就没有来上过课。
原寝室的女孩,我和大脸专升本,一个大专,三个退学。
现在,连毕业论文还有设计都搞完了,明天要打包给老师了。
第二篇:普通人杂文随笔
我是个普通人,毋庸置疑。
小的时候,我们都会在作文课上写作这样一个题目:长大之后想做什么?有如医生教师这类较为现实的理想,也有科学家宇航员之类的梦想,我想做什么呢,忘记了。但我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对父母说,以后一定会考上清华,哈,小孩子真的很会幻想。其实,现在我也挺会幻想的,想来,幻想从来没离开过我啊,比我自己都爱自己。
每次遇到不理想的事情时,我都会幻想,幻想事情会往理想的方向发展,而平时我幻想最多的莫过于如果我变成男生,穿越到动漫和游戏世界里该多好。我会遇到我喜欢的角色,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亲自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幻想自己跟玛丽苏文里的女主角一样十项全能,无所不能,还会找到完美的爱人。但是,这些只不过是我一个人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我只是个普通人。
我是什么时候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呢?是大一军训时被说跟一个相貌不出色的女生非常像的时候,还是成绩不出色总是挂科的时候,亦或是什么才能都没有羡慕着别人的时候呢?我也不知道啊。我一直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我学过腰鼓,学过电子琴,好像没有了呢,我还真是平凡啊!尽管只有两项,最后也没有坚持呢,呵。我只是个普通人。
我啊,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厉害角色呢。在小学,被老师夸奖写作不错时;在中学,考了年级第四,得了市级作文二等奖时;在高中,作文得了58被当做范文夸奖时,我还以为自己是个“作家”呢,说不定会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开玩笑的,真是不自量力啊!明明只能写出自己感觉良好的文章而已。我只是个普通人。
我没有绘画的才能,不能画出令人称赞的美图;我没有写作的天赋,不能写出让千人、万人传阅的文章;我也没有演奏的才艺,不能让人心令神往;甚至我连最基本的学习成绩都不能保证。我只是个普通人。
我只是天上一颗暗淡渺小的星星,不如太阳光芒万丈,不如月亮皎洁明亮,甚至不如其他的星星闪耀,白天我不见踪影,晚上也看不到我所发出的光亮。但是啊,我仍然在努力的发着光,就算没人可以看得到,我也可以照亮自己不是吗?我只是个普通人,但是我也要努力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自己的人生,等待着另一颗暗淡渺小却努力发光的,属于我一个人的--小星星?。
感谢阅读!就算我们只是普通人,也要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啊,嗯?大家一起努力生活呦!干巴爹的说(? ?ω??)?
第三篇:所谓真相杂文随笔
身着破布麻袋的小女孩坐在街边,双手抱膝,把头埋在双腿和身体中间的空隙。头发乱成鸡窝一般,丝毫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凡是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红与黑的交织,构筑了女孩的盔甲。
经过女孩身边的路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停留,过路人皆是用手虚掩口鼻,面露嫌弃之色。无人愿意带走女孩。
“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女孩这样说着。她的声音气若游丝,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清。
她想起了自己的家庭。原本她住在离英国千里之外的华国,跟着父母一起在江南经商。
每天母亲都会在家里为她缝制新衣,这是母亲的乐趣。而父亲在傍晚时分就会回家,每一次手里都会拿着一份点心。
“抚瑶,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回来。”男人的面容略显刚毅,但眉眼间却是流露出止不住的温柔。藏蓝衣袍的袖口和衣摆都用极为细腻的针法绣上了竹子。
男人话音刚落,一个身着粉衫的娇小女孩从两扇红漆木门之间的门缝中挤出来。头上的两个原本整整齐齐的羊角辫也因此变得歪七扭八,松松散散的挂在头顶。有一根用来扎辫子的红绳都掉到了地上。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拦她的步伐。小女孩直直的冲到男人身上。紧紧抱住男人的大腿,抬头看着他,嘴还甜甜的叫着:“爹爹!你回来了,抚瑶好想你……”
谁会想到这是他们一家最后的,温暖而又甜蜜的时光。
“…抚瑶,抚瑶你快进去…”母亲的脸上难得露出了慌张焦急的神色,慌忙把抚瑶和一些干粮放进一个很大的木制货箱中。
当时只不过八岁的抚瑶在那个夜晚看见了五个金发碧眼的高大男人,冲进房间。其中那个身材略微臃肿的男人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她看见母亲倒在血泊之中,母亲张开了被鲜血染红的唇,在咽气之前对抚瑶说出最后一句话:活下去…
后来,她随着那些货一同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漂洋过海,来了英国。
思到此处,抚瑶开始抽噎。脸上的脏污随着泪水离开,露出了原本的白皙的皮肤。
突然一个黑影挡住了照在她身上的光,抚瑶抬起头,看到了黑色帽檐下的金发和那如同海洋一般蔚蓝色的双眸。抚瑶猛的向后退了退,直至背部紧贴身后的墙壁才停下来。她的动作扯开了伤口,地上瞬间就多了几个鲜红的血点。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他边说边向后退了一步。“我是柏特·罗杰,我是个侦探,我是来帮助你的。”柏特缓缓蹲下双手向前举起,掌心对着她以此表示自己没有危害。
抚瑶无神的眼中终于有了些许神采,用着蹩脚的英语回答柏特:“家里只剩我一个了,你愿意带我走吗,给我一个新的家。”她的眼中充满了希冀。
柏特轻叹了一下,用了这辈子最温柔的语气对她说:“我当然愿意,要不然怎么会来找你呢。”柏特轻轻地抱起抚瑶,生怕扯到她身上的伤口。
落日余晖映在他们身上,身后的影子渐渐融为一体。原本两个不相识的人就此有了交集。
……
抚瑶有了新的名字:泰勒·罗夏.自从泰勒身上的伤都尽数痊愈之后柏特开始悉心指导她,教她所有她应该知道的事情,立志把她培养成一位合格的淑女。当然,柏特没有忘记教她英语,特别是口语。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拥有了非常完美的英式发音…
有天柏特带着泰勒去了现场,目的是为了带她见见世面。就在他还在观察现场时候泰勒走到柏特身前对他耳语,说出了许多柏特还未发现的细节。他很高兴,发现自己捡回来的孩子不仅好看,在做侦探这方面很有天赋和极大的兴趣。他注意到了她在现场观察时眼中流露出的兴奋,那是侦探才会有的兴奋。
在柏特和泰勒共同努力下,泰勒在成年时成为了伦敦最年轻也是最杰出的侦探。她成年以后接到的案子也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夜不归宿。但是泰勒总是会在第二天清晨时分回来,从未晚过一丝一毫。泰勒很喜欢夜间行动,有时候手里没有案子,她也会出去,只是没人知道她去做什么罢了。
……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泰勒斜靠着柔软的沙发,午后的阳光斜照在泰勒身上,为她渡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圈。
浅棕色的头发梳成简单的麻花辫,茶色的眸子低垂,纤细修长的手捧着一本墨绿色的书。更衬得她肤色白皙。如果不细看她那双桃花眼,可能都不会认为她是个华国人吧。
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这美好的午后,泰勒把书放在沙发旁边的角桌上,红唇轻启。“请进。”这句话裹挟着完美的英式发音与她独特的慵懒,让人深陷其中。
“泰…泰勒,格里菲兹.马库斯家出了命案…一家三口全部遇害。”普利斯门满头大汗,整个人倚靠着门框,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很明显他是从一英里之外的案发现场跑过来的。
“知道了,我马上就下去,你先去楼下倒杯水缓口气吧。”语气非常熟稔,令人奇怪的是这只是他们第二次见面,他们本不应该用这样如同老朋友一般的语气对话。
泰勒从沙发上坐起,简单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皱,普利斯门也转身下楼倒水。就在他转身的时候,泰勒脸上露出了不属于她的笑容。,似是看透一切的笑容,又似好戏开场有所期待的笑容。
……
“葛里菲兹.马库斯,男,五十二岁。初步判断是被利器击中要害,瞬间毙命…”
“一共两人死亡,葛里菲兹.马库斯死亡地点在书房,格里菲兹的妻子艾莉.马库斯在一楼的客厅被发现。同样死于利器。目前现场并未发现杀害马库斯一家人的凶器。”普利斯门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记录案情的本子,照本宣科的告诉泰勒案情基本进展。
泰勒观察躺在地上的身材有些臃肿的格里菲兹,面色惨白,脸上的赘肉都堆积在一起显得表情非常狰狞,似乎是被吓到了。泰勒环顾四周,发现室内没有打斗的痕迹,也没有发现脚印一类关于犯人的相关信息。
“我去下楼看看。”泰勒觉得楼上书房没什么信息了,便回头对普利斯门以及一众苏格兰场的警员说了一声就下楼去了。
楼下只有一个警员,十分松懈的站在客厅的入口处,毫无干劲。似乎…昨天因为某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导致今天非常疲惫。
泰勒踮着脚尖,慢慢接近尸体,当那个警员因为困倦揉眼睛的时候泰勒蹲下,原本握住的右手松开,似乎要去确定些细节。
艾莉.马库斯的尸体跪坐在地上,上半身直接爬在了客厅的茶几上,她身下压着的报纸和背部偏左的洞证明了她是在看报纸时被犯人从身后杀害。
艾莉是格里菲兹的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三年前外出去临市找柏特时被劫杀,其手法十分残暴,这里就不赘述了。她仅二十六岁,比格里菲兹的儿子还小个几岁。他的儿子格纳.马库斯非常不喜欢艾莉,听说时常给艾莉脸色看,非常非常不尊重她。
“泰勒,怎么样了?你有什么进展吗?”普利斯门从二楼下来,向泰勒询问一下进展。顺便来看看楼下这个犯困的混小子,如果不是今天苏格兰场靠谱的人都去出外勤了,怎么可能轮到这个成天离不开女人和酒的人。
“有,但是不太多,有什么大突破会告诉你的。”泰勒低头仔细观察着地上的尸体,并未回头看普利斯门。自然也没有注意普利斯门的小动作——他把一把带着血的刀放在了沙发下面。
时间过得很快,这次苏格兰场非常非常的靠谱,很快就解决了这次的案子。当然,为此泰勒也出了不少力。
凶手是两位被害人的独子格纳.马库斯。作案动机是因为他从某个侦探那里得知他的亲生母亲不是被劫杀而是被艾莉陷害,惨死在郊外。
令人意外的是,格纳拒绝承认他杀害了他的父亲,一口咬定他只是杀害了艾莉。即使苏格兰场在客厅的角落里找到了决定性物证——一把沾着格里菲兹和艾莉的血迹的厨刀。刀上面只有柏特一个人的指纹……最终,格纳被判十年监禁。
视角转换到泰勒家,二楼书房。
泰勒借着温暖的橘黄色的灯光,很随意的坐在窗前,用一根纯黑的钢笔在那本绿皮书上写写画画。如果仔细听,你可能还能听见很轻微的抽噎声,和泪水滴在书页上的声音。
泪水模糊了泰勒的双眼,也模糊了书上刚刚写下的字迹。但是没有模糊泰勒的笑容。渐渐的,她用笑声代替了抽噎声。笑声越来越大,她似乎是在释放十几年来的压力,也似乎因为某些事的终结而高兴。
泰勒笑得有些癫狂。
只有她自己才知道是因为什么。
当太阳再次从东方升起,这个世界上再不会有癫狂的泰勒,只会剩下那个温婉而又知性,被人熟知的泰勒。
第四篇:所谓危机感的杂文随笔
我们要有更好的未来!
今天所有的培训内容,我只对危机感这个词语印象深刻。台上的老师,有四十多岁了吧,他却说,我时刻都有危机感,这种危机感让我不断学习,时刻准备着。我很困惑也很震惊。困惑的是一个临近退休的人,为何有这样的想法,到老的时候,最好的生活不应该是安享晚年吗?震惊的是,他有这样的想法,而我却没有。没错,重点在于我却没有。那是一个很残忍的现实。当他表达危机感迫使他常常睡不着觉,但同时也让他时刻等待着,每个可能降临的机会,而不会白白错失掉,我内心什么心情都有,而最大的情绪应该是无地自容。我不清楚,大家都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期待,去拥抱自己的未来,至少我是毫无准备的,像只无头苍蝇,跌跌撞撞,从不曾认真的问自己,对于美好的未来,我到底想要什么,或者在不久的将来,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一无所知。
? 此刻,我深深地明白,有时候,并不是机会难得,而是当机会路过时,我们并没有迎接它的意识。当我们满心羡慕别人的机遇的时候,我们的机会刚好从我们身边溜走。人生又有多少次机会呢?其实并不多,重要的是不是每次我们都能够抓住。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充满危机感,所谓的危机感就是害怕被别人超越,特别是你那些你认为不比你优秀的人。为了保证不那么容易被追上,为了不落下太多,我们只好也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危机感让我开始有热情,有动力,也学会了坚持。我开始尝试问自己,五年之后,我大概是什么样子,十年之后呢,又或许二十年之后呢?有现在想做的,也有未来想做的。现在想找个工作,安定下来,未来想做小说家,从事和文字有关的工作。下一个问题,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应该有什么样的计划。第一,好好学习,半年适应工作到得心应手。第二,为了以后的作家生涯,我需要不断补充一些知识,书籍,需要开始尝试写各种各样的文章,而后投稿检验成果。最重要的是我必须有毅力,坚持到底的勇气,最后一个问题,每年每月每天,甚至每个小时想要做的事情,和已经做完的事情来对比,看自己是否有在努力,充满动力在前进。
? 以更好的姿态去迎接我们的未来。年轻人,就是要醒着拼!
韩江大桥
第五篇:我是愤青杂文随笔
愤青,是一些人对我的的评价,简单、直接、深刻的评价。无论是真实存在的朋友,还是虚拟世界里的朋友,他们在跟我聊了一些日子,熟悉了之后,总会时不时地,或激动,或惊讶,或欣赏,或厌嫌地批评我一句,“你个愤青!”。显然,他们把我当成了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政策,对时下的一些价值观异常不满之人。
我有这么思想极端吗?我也很疑惑,我觉得我本人愤是愤了点儿,但还不至于愤成这种程度啊。于是,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些关于愤青的解释。愤青,顾名思义,是指愤怒青年,是199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流行词,其实早在古时候就已经有了愤青一说,只是那时候没有现在这般家喻户晓吧。
关于愤青的解释,除了上述我所说的之外,还有一些,譬如颠覆传统,思想扭曲,向往自由,洁身自好,这些也是愤青的几种意识形态。很多时候,大家都把愤青当作是贬义词,其实不然,在我看来愤青是不折不扣的褒义词。首先,愤青是需要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的(当然了,单纯意义上的逮谁骂谁,破口大骂,并不在愤青之列);其次,真正意义上愤青是思想独立的载体,而非行尸走肉,依附于他人,帮闲帮忙;最后,能够勇敢地把自己的心里话开诚布公,或贬或骂,或损或嘲,这份勇气和胆量,是非愤青之流所不具备的。
再有,但凡旷古绝尘者,皆是愤青。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因为有不少人,他们的心也是愤的,只是没有像我这样把心里的想法毫不避讳地讲出来,但这并不能排除他们是愤青界的一股潮流,不算清,但是一定潮。潮,非新潮之意,而是潮流之意。试想一下,若非思想极端,固执己见,目及之处,怒火中烧,悲天悯人,从而憎恨所属的时代,所属的社会,又怎么会揭竿而起,日新月异,改变时代的旧俗旧恶呢?
愤,是足以令人飞升天堂,或坠落地狱的导源。
我自知没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能力,故而我的愤只在嘴,只在文,比之那些伟人,差之霄壤。然我始终认定,愤青不是贬义词,而是一种催别人奋进,催自己奋进的高贵的思想。倘若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愤了,都不青了,像个老态龙钟的耄耋长者似的,对周遭的一切装聋作哑,置若罔闻、视若无睹,连轻微的谩骂,简单的评价,走心的感怀都不敢说,都懒得说了。然后我们国家就靠着全民的这种沉默是金、事不关己的态度沾沾自喜,“哇,大家快来看啊,中国,我们的国家,原来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是的,我们国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美好到了没有人会愤,没有人要愤,没有人敢愤,全都是一个个的个体,全都像是安放于模子里的烤熟的甜点,在做文雅、清高、和谐、优美的清流。都像《幽窗小记》里写的那样,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我不行,我可不想做那样的甜点,身上裹着一层油腻的脆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金玉其外,感觉极不舒服。故而我会去说,我会去写,我会去骂,谁让我是由观音土制成的呢。
很多人会曲解愤青的意思,把愤青当作是极端主义思想余孽。其实不然,愤青的宗旨很简单,只是希望凭借自己的愤声、骂声,让更多人了解到世界的不足,国家的不足,社会的不足,人性的不足,自己的不足。只有愤怒的骂声,才能压制住愤怒的心声。
无奈的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毕竟太少了。大多数人,还是喜欢衣冠楚楚,钱包鼓鼓,当模子里的甜点,供人品赏,直到被人买下,吃掉,或者烂在模子里,也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