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另一扇梦想之门美文摘抄
每年5月,是英国著名的圣劳伦斯美术学院的入学考试时间,来到这里的考生,都怀揣着一个关于绘画的彩色梦想,而圣劳伦斯则是他们梦想得以实现的重要桥梁。
在画室里,作为考官的教授们从一端走到另一端,随时对这些孩子的作品打着分数,第一天素描考试结束,大部分教授在心里都有了人选,于是在第二天的色彩考试中,他们格外关注那些自己挑中的学生。油画系的威尔斯教授也是如此。但是当他经过自己中意的那个学生身边时,一些特别的颜料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不同于市面上出售的颜料,每个代表颜料颜色的包装都被拆掉,被人贴上了写有颜色名字的标签。更不可思议的是,在那个孩子半掩着的颜料箱里,有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小字条,威尔斯仔细地盯着字条,才看清楚上面的内容:苹果是红色的,梨子是明黄,橙黄色的香橙,绛紫的葡萄……威尔斯边纳闷,边抬头看着那个画画的孩子,这是他昨天发现最有潜力的学生,素描作品完成得非常出色——扎实的基本功,清晰整洁的构图,细腻的光影过渡……每一个细节都近乎完美,那孩子作画的时候,眼睛里还放射着光芒!然而今天,孩子手中的画笔是颤抖的,表情凝重,眼神如死灰般黯淡,时不时还会紧张地吞着口水。完全判若两人!威尔斯在考生中来来回回数次,突然想明白了什么。威尔斯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在画架后面咬着嘴唇,额头渗出汗珠的男孩。
几周后,圣劳伦斯美术学院的网站公布了新生录取名单。威尔斯忙碌一天离开学校,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一个瘦高的大男孩,他不停地向学校里面张望,眼神中是失落和无奈,却还有一丝渴望。
“嗨!小伙子!”威尔斯走过去跟他打招呼。
被叫住的男孩略显紧张:“嗨!”
“叫我威尔斯,是这所学院的油画导师。”威尔斯向男孩伸出手。“我叫杰克,我,是个落榜生。”男孩说着低下了头。而威尔斯脑海中又浮现出几个礼拜前这个男孩紧张地流汗咬嘴唇的样子。“跟我来,小伙子。”不等男孩回答,威尔斯用他的大手揽住男孩的肩膀,像揽住自己的孩子一般。
杰克被威尔斯拉到一个小型车间似的地方,门被打开的一刹那,杰克突然怔住了,这里面简直就是个小型美术馆,到处是绘画和雕塑作品,而且都是上乘之作,他呆呆地站在门口好一会儿,直到威尔斯叫了他两三次才应声走进去。
威尔斯笑了笑,扔给还在惊叹的杰克一套卡其布工装,两人穿戴整齐。威尔斯把杰克带进陈列间里面的一个工作间。没等杰克明白过来,威尔斯就递给他一个调色盘,指着一个画架,让杰克画地上放着的一组静物。面对眼前这一切,杰克猛然间乱了方寸,完全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画画?”这个问题算是给杰克解了围,于是杰克开始滔滔不绝起来。他谈论起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谈论他们的绘画风格,出神入化的色彩运用……谈着谈着,他却越来越没了精神,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背书一样,背着那些从绘画典籍中看来的关于色彩的评说,还有那些美妙的变幻莫测的颜色。画笔和调色板从杰克手中滑落,他低着头,泪水一滴滴掉落下来。
威尔斯走到杰克身边,说:“知道吗,杰克,曾经,我最大的梦想并不是成为一名画家,而是站在篮球场上,做一名职业球员。”
“那为什么你没选择篮球?”杰克擦了擦泪水,问道。威尔斯把脸转向杰克,接着,轻轻卷起左腿的裤管,杰克惊讶极了,威尔斯的左小腿竟然是假肢!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初的梦想,但因为各种原因,有可能失去或者根本就不具备完成这个梦想的能力。不论如何,我们都要诚实面对,积极努力,即使不能完成最初的梦想,也会打开另一扇梦想之门。”说完,威尔斯拿一块手帕蒙住杰克的眼睛,把一个石膏像放到杰克手里。“色彩虽然千变万化,但不是绘画艺术的全部;除了鼻子上的眼睛,画家的双手也是另一双眼睛。为什么不试试用双手‘看’色彩?”
那天之后,威尔斯再也没有见过杰克。直到6年之后的一天,威尔斯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巴黎现代艺术作品展的报道,有一篇专访写着:“年轻的雕塑家曾经因为色盲症无法考取著名的美术学院,但在一名导师的启迪下,他用自己的双手代替无法辨别颜色的眼睛,在雕塑界一举成名。他非常感谢这位给了自己方向的导师,虽然他没有给他上过一堂绘画课,但是却为他的梦想之门打造了一把宝贵的钥匙……”
威尔斯的眼睛朦胧了,当他抬起头,在弥漫的泪光中,一个瘦瘦高高的身影正朝他走来。
第二篇:开启另一扇窗美文
有本叫做《庞城末日》的书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情节――意大利古城庞贝里有位卖花女叫倪娣雅,她虽双目失明,但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
不久,维斯维沙大火山爆发,庞贝城面临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漆黑一片。惊慌失措的居民跌来碰去寻找出路,却无法找到。但倪娣雅本来看不见,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里卖花,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而且她还救了许多人。因为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残疾已成为她的财富。
上苍真的很公平,命运在向倪娣雅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她开启另一扇窗。
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让人痛苦,但痛苦却往往可以转化。
有一个成语叫做“蚌病成珠”。这是对生活最贴切的比喻。蚌因身体上嵌入粒砂,伤口的刺激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疗伤,到了伤口复合,旧伤处就出现一颗晶莹的珍珠。
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
任何不幸、失败与损失,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有利的因素。
第三篇:人生感悟:打开另一扇窗户
人生感悟:打开另一扇窗户
口姚扶有
耶稣说:原谅你的敌人,感谢所有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懂得什么叫坚强。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懂得宽恕的人,不仅给予别人机会,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机会。当人生处于低谷时,我们要学会打开另一扇窗户,或许会有更美的风景。
纳尔逊·曼德拉因为反对南非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而被关押在一座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东岛上长达27年。在这漫长的27年中,曼德拉饱受当局的折磨与迫害。1990年2月Il日,曼德拉终于获释出狱。1994年5月10日,76岁的纳尔逊·曼德拉正式就任南非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出人意料的是,当选为总统的曼德拉不但没有报复当初他被关在罗东岛监狱时曾经残酷虐待过他的前狱方人员,还邀请他们参加自己隆重的总统就职典礼,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等众多贵宾坐在一起。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致辞。他说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他深感荣幸,而最让他高兴的是当初看守他的三名前狱方人员能光临会场。说着,他请三名前狱方人员起身,然后恭敬地向这3位曾经关押过他、虐待过他的看守致敬。
会场一派肃静,人们被他这一举动深深震撼了。曼德拉总统后来说,自己年轻时性子急、脾气躁,正是在狱中,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艰苦的牢狱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与忍耐力,让他学会了如何处理痛苦与磨难。对他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两度被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也有过这样一段佳话。林肯在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一个参议员的羞辱。
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
“我非常感谢你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虽然他已经过世了,但我一定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参议院陷入了一片沉默。他转过头来对那个傲慢的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我的父亲学会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所有的嘲笑化作了真诚的掌声。
有人批评林肯总统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
“我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总统温和地说。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将敌人变成朋友。今天在以他名字命名的纪念馆的墙壁上刻着这样一段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
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你不知何时就会多一个敌人。当今社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难免会有人与你想法不一样,他可能会在背后议论你、诽谤你,把你当作敌人。即使你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麻烦也会找上你。这时你该怎么办?是让自己变得心胸狭窄呢,还是时时记恨着有那么一些人陷害过你?像曼德拉、林肯总统那样用大度的胸怀原谅对方吧!因为你的愤怒只会影响到自己和家人,不会影响到别人。你应当感谢你的敌人,因为那些丑陋的事物能让你更加珍惜人生的美丽,会让你更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幸福。
许多时候,原谅比惩罚和报复更能感化他人。事实上,只有那些胸襟开阔的智者才懂得运用原谅之胸怀化解与他人的矛盾,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赢得众人的支持与信任,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古文里有一段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日:“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样的禅语中包含了人生的许多哲学,而原谅是一种重要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除了原谅自己的敌人外,至少还要原谅两个人。
你必须原谅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人都有犯错和所不能及的事,也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当你长久沉浸于自责之中时,人生会变得悲观,同样的错误不但不会消除,而且会在你的人生中出现得更加频繁,所以你要时常保持微笑,宽容自己。
要原谅你的朋友。因为在你寻找快乐的途中,越是亲密的朋友可能对你的伤害越大,可朋友对你的伤害很可能是无意的,或许是嫉妒之心激起的一时冲动。所以你要原谅朋友,因为他们曾经给过你帮助和快乐。
第四篇:打开心灵的另一扇窗
打开心灵的那一扇窗
古人说:“诗言志”,所谓言为心声,古人做诗,乃是发于真情。古人留下了许多的脍炙人口的诗章,都是他们内心真情的告白,可以这样说,给我们留下的优秀作品,没有一部不是具有真真的感情的。
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有的教师在报怨,现在的学生真是不好教呀,个个写的作文没有真感情,词不达意者也太多了,好像学生就没有哪一点值得我们肯定的。我们的学生真的丧失了这种童心真心吗?我要这样说,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欢欣鼓舞,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只是生活经验少了点嘛,词不达意,模棱两可,也不是不能原谅。只是他们的感情没有表达出来而已,闷在心中罢了,我决定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
流行歌曲风传校园,是什么原因呢?我思索着这个问题,那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学生唱得是悦耳动听,不知要迷倒多少痴情的少男少女,当我听到这些动听的歌曲,禁不住也轻轻地哼上几句,再看看那些歌词,简直是可以与舒婷相比,往往不有过而无不及。的确,歌词是那样优美,感人,句式是那么的错落有致,不像平时平淡无味,是多么的具有诗意,既然歌曲可以打动学生,那么散文诗也可以的,考虑到散文诗可以打动学生,因为它不仅离我们很近,而且学生平时还是经常用到它们。我决定利用散文诗来开导学生,打开他们禁锢的心灵,放飞他们快乐的翅膀。
我通过查资料,找到了一首同时代的学生所作的散文诗《我喜欢》,在课堂上朗读《我喜欢》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
在迷茫的尘雾可展开。
我喜欢那份宁静的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热,我喜欢看秋天里摇曳的芒草,在山坡上,在水草边,白得那样凄凉,美丽而且孤独。
我也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喜欢一种花儿,是绽开在人们脸上的。
我喜欢他们美好而宽阔的额头,以及活泼清静的眼神,我喜欢 生活,而且喜欢我心中充满了这么多的喜欢。
同学们看到这些句子,一下子来了感觉,张三一下子就站起来说了一大串我喜欢,说完了,同学们给他热烈的掌声,我也深深感动了,他怎么说得这样好呀,平时不是一句话都说不完全吗?我表扬了他们,他也显示也了高兴的样子,这时,同学们更有激情了,个个争着说。我在一边也指导他们,除了我喜欢的东西,还有其它的吗?同学们换种角度思考一下,我出了另外几个题目让他们写,《我赞美》 《我渴望》 《我陶醉》 《我感动》 《我幸福》 《我呼唤》等,同学们兴致更浓了,马上就要作诗的样子,一个个坐在座位上,一时望望天花板,一会儿又眨着眼睛,像星星,他们在思索着童年的高兴事,津津有味品着,我边指导学生边写,写好了的同学马上走到讲台前,尽情朗读自己的作品,看到同学们那么天真活泼的样子,好像又回到了几年前,下课了,同学们还想再写,为了激发大家的兴趣,我要求大家天天写一首散文诗交到广播室广播,同学们照做了,我特地收了几个同学的,他们写得很有特色。《我陶醉》
清晨,阳台上的花儿争香斗艳,薄雾笼罩大地,我轻轻躺在椅上,陶醉在花香之中。
夜幕降临,星星点缀着夜空,月光洒向大地,我静静坐在床上,透过窗户,仰望星空,我陶醉在月色之中。
我翻着一页 一页的发黄的书,心随事起伏,情随情节澎湃,我陶醉在书海中。多么优美的语言,多么感动的诗句呀,难道这不是儿童天真心灵的体现吗?
另外还有一位同学写到《我思念》 我思念童年,我思念无拘无束的生活。
我思念我的启蒙老师,是他,教会了我怎样学习。
我思念我的妈妈,思念她给我讲《丑小鸭》的故事,一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我总是禁不住留下的眼泪,我多么想妈妈回来呀,妈妈,你的女儿想念你。
分明是,她的眼里闪着晶莹的东西,事后才知道,她的爸爸出了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了,只有妈妈辛辛苦苦一个人养活五个人,在前年也离开了她们,一家人日子过得艰难。多么感动的事情呀,我看到有好多的学生都在那儿抽泣,同学们被感动了,教室里一片哭泣声
其实,同学们的心灵是多么的美好呀,是多么的富有童真呀,只是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谈到学生的作文时,都是在说语言不优美,空洞,说大话,假话,难道说他们的语言还不美吗?我觉得这是在我们所谓的大人老师的禁锢下,不能说真话了,没有语言了,其实他们的语言多么纯朴,让我们打开他们美好 的心灵吧!
第五篇:从绝望中敲开希望之门美文摘抄
18岁那年,从小就喜爱音乐和舞蹈的她,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大学艺术系,攻读声乐专业。父母是普通工人,家境不宽裕。学习期间,她总是尽可能多地兼职,以减轻家庭负担。20岁那年,她在一家旅行社兼职当导游,只有500元的底薪,却做得很认真。尽管苦不堪言,但也因此找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动力。
大学毕业前夕,有一天,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时,已是晚上11点多钟了,舍友们还在兴高采烈地叽叽喳喳。原来,一个同学探听到一家电视台公开招聘气象节目主持人,大家正跃跃欲试准备报名应聘呢!第二天,她们一起去应聘。谁知,那个同学记错了面试时间,当她们赶到电视台时,面试已经结束,考官们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完了,完了!”几个同学急得直踩脚,一个个脸上露出失落的神情。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擦肩而过?不。不能!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她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主考官堵在电梯门口。请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也许,我就是你们最合适的人选!她言辞恳切,神情充满自信。考官们一下子愣住了。在与她对视了足足半分钟后,决定破例给她一次机会。结果。凭着清纯可人的外形气质和机敏过人的临场表现,她最终被电视台录用了。她没有想到,绝望之际,自己大胆得有点出格的举动,竟然开启了人生的一扇希望之门。
一年后,她毅然辞去在省电视台这个已经有点成绩的主持人工作,决定“北漂”,去寻找一片更广阔的天空。那是一段清苦且看不清未来的“漂”生活:在一个极其闭塞的社区,蹭着一个朋友的朋友的空房子: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每天靠拼命打工和四处兼职维持生计……即便是在这样对未来充满了绝望的日子,她还是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坚持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培训。她在潜心等待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机会。
机会还是来了。一个极度闷热的午后,大雨突如其来,直至傍晚时分,整个北京城拥堵不堪。当从淋成“落汤鸡”的同学手里接过一张湿漉漉的报纸时,她眼前一亮,一则“中国气象局华风声像技术中心招聘启事”引起了她的注意。上面说,中央电视台10频道《今日气象》栏目改版,招聘天气预报主持人。
机会终于来了!她兴奋地跳了起来。但同学看后,沮丧地说:高兴什么呀,人家规定应聘者必须持有北京户口,你怎么去?她却不以为然,说,只要我们有真本事,他们是不会拒之门外的。去试试看。或许就是个机会呢!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她拨通了招聘处的电话。对方说:在这么多不符合招聘条件的应聘者中,你是第一个没有放弃和退却的人,我们接受你的报名!凭着扎实过硬的主持功底,她最终胜出,被录用了。她,又一次从绝望中,敲开了成功的希望之门。
她就是王蓝一,中央电视台一套《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她经常对朋友们说:“也许你不是最优秀的,但记住,你一定是唯一的。请不要轻易放弃,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从兼职导游,到省台气象主持,从“北漂”一族,到央视美丽新主播,王蓝一两次勇“闯”电视台的求职经历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有信心,不放弃,即使是没有希望的困境,也能找到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