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是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思想展开的。这一点有的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做过分析: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亚于田野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人,战场对于士兵。而且,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智育的意义,更具有生活的意义。怎么样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呢?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把学生看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在迫切需要之下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益。
灵活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利条件,因为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探索的主动权,学生就有可能会学得更主动、生动。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怎么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呢?
一、引导学生思考,激励主动学习
灵活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只朝心目中的一个方向去寻找答案,应该在放手让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使其对结果作出大胆的猜想,在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需求时,再引导他们去探索,从而碰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
例如,教学除法与分数的关系:5÷8=()/(),一般的教学方法,教师出示5个圆片,平均分成8份,用剪下的拼成,得出5÷8=5/8。这样的教学方法指向性单一,学生思维含量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可以作这样的调整,根据1÷8=1/8,让学生大胆猜想:5÷8=(5)/(8),对不对呢?正当大家为此疑惑、争议时,教师启发,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验证猜想?学生想了许多办法来验证3÷8=3/8,包括上面说的一般方法,效果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发号施令,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当学生发现问题,产生了探索的欲望时,教师鼓励他们积极地探索,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其探索的主动性,等到解决了问题,学生的成功感也会特别大,这对于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内驱力,很有必要性。
二、把握灵活开放度,促使主动学习
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灵活开放度,即课堂教学的灵活开放要注意数量界限,超过一定的界限,就要引起质变;而量变离这个度太远,则达不到教学目的。这个灵活开放度必须以是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为目标。
例如,教学“画一条直线将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图形”这一内容,(1)教师要求学生尝试。(2)教师引导: 你们能把所有分法都画出来吗?学生进一步探索,画出许多不同分法,并且总结: 可以分别分成两个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但是画不完;(3)这时,一个学生突然问: 为什么有无数种分法呢?是不是有什么规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情绪激昂,又进行深入思考,小组合作研究,师生共同探究,终于发现,不管哪种分法,这条线都经过长方形的中心点。
而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则有两种不同的对待方法: 一是教师就此收住,不再往下挖掘,这样,课堂教学的灵活开放度没有达到,不能算完成教学目的。另一种教师会如上所述,马上抓住时机,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把握开放的最佳界限,做到放得恰当,收得及时,提高学生思维的含量,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整教学步骤,促进主动学习
灵活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了解学生学习的进程、接受力,对教学计划作出及时的调整,以保证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就会绽放出绚烂的火花,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杜威说过: 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可见,教学过程关键
要看学生是否“用力”,一旦主动学习了,那么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人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
第二篇:灵活就业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论文
谈“灵活就业”问题
序号:19
姓名:张立群
学号: 20100649
谈“灵活就业”问题
摘要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灵活就业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是对传统就业模式的一次深层次变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结果。灵活就业的灵活性、流动性、短期性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主要以质量低的灵活就业为主,其主要特点是:灵活就业者大多处于贫困状态,融资困难;他们的教育水平偏低,没有技术含量;生产经营缺乏稳定性,没有固定场所及固定收入;他们的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难以融入主流经济,易陷入低收入、低技能的贫困陷阱。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灵活就业依然是对国家、企业、个人具有巨大现实意义的就业形式:对国家来说,灵活就业不仅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一种缓冲和减压的作用,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起到了加速和助力的作用;对企业来说,灵活就业不仅能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组织效益,更有利于扭转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的僵化用工模式;对个人来说,灵活就业不仅满足劳动者日益多样化的就业需求,而且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给人们更多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此外,灵活就业在促进市场就业机制形成、推动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灵活就业”问题。第一方面介绍灵活就业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第二方面讨论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第三方面结合实际体会浅谈大学生灵活就业问题,第四方面进行总结。及及对灵活就业问题的感悟。
关键词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大学生就业
(一)灵活就业的性质及其意义
首先,灵活就业是我国市场主体自发选择的结果。灵活就业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渐发展壮大的。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有自主择业的权利,用人单位有自主用工的权利,劳动者的经济活动不再依赖于上级命令,而是围绕市场和消费者来自主决定,从而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也决定了就业模式变化的趋势。灵活就业与市场经济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其次,现阶段灵活就业属于“制度边缘”的就业。作为缓解就业的重要渠道,它的制度边界应该具有特定的属性。灵活就业尚未取得与传统正规就业平等的地位,灵活就业岗位所提供的价格低廉的产品和服务不是靠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取得的,而是通过规避制度、偷逃税费等非法手段取得的,一旦制度边界发生变化,其生存空间也就相应发生变化,灵活就业者的权益也无法获得可靠保障,因此应强调政策扶持性,尽可能地减少那些打着灵活就业的旗帜而进行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的发生。这样既能够扩大灵活就业的发展空间,也有利于减少社会对灵活就业的歧视现象。第三,现阶段灵活就业以面向社会弱势群体为主。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传播和应用,劳动力市场上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出现了一部分易受劳动力市场排斥、就业前景暗淡的弱势群体。灵活就业有助于促进城市弱势群体就业,减少城市贫困,改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
灵活就业作为长远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劳动者就业的主要形式。有效解决这部分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可以体现社会公平,而且有助于改善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必须将灵活就业群体参保作为社会保障长期发展战略,决不是一项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首先,完善针对灵活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灵活就业的服务机构。一是政府部门支持。自上而下形成国务院、省、市、县等多级政府服务支持体系,专为灵活从业人员提供各类支撑性服务;二是基层社区组织的积极参与。基层社区组织与就业人员的关系最近、最直接,可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基层服务;三是发挥劳务型就业组织或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以协议或登记方式确立劳务关系,将分散的、以个体形式出现在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就业人员组织起来。其次,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援助政策。对于从事灵活就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实行一定时期的免税、免费政策,对已承诺的若干年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要放宽其优惠对象的范围,增加可操作性措施,确保兑现落实,以取信于民,增强创业信心。政府可以出资购买或提供一些不需要特殊技能的临时性社会工作,主要是一些社会公益性部门的工作,如城市的清洁和绿化、道路的维修与保养、报刊发行以及一些家政服务工作,照顾孤寡老人、病人、残疾人,简单的修理工作,蔬菜加工等等。最后,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强统一的、完善的制度政策设计,要适时的出台全国性政策及地方性法规,保证灵活就业群体参保工作有法
可依,既要保持与现行制度的衔接,又要适合灵活就业的基本需求。在操作方式上,要根据灵活就业人员自身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实事求是的操作办法,确定灵活选择的缴费方式、缴费基数、补缴方式及缴费年限,改进服务技术手段,提高管理能力。
(三)灵活就业,大学生的潮选择
随着就业局势的日益严峻,选择灵活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调查数据显示,不少大学生接受了小时工、派遣工、短期工、兼职工等灵活就业方式,不再像前些年那样过于看重户口和“铁饭碗”。专家认为,对于应届生来讲,灵活就业可以增加工作经验值。
灵活就业因其特有的工作性质受到毕业生的青睐。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很关注大学生灵活就业问题,看过关于灵活就业问题对大学生的采访报道:“一周上班两天、休息五天,工作时间更自由,我喜欢。”这是从沈阳音乐学院提琴制作兼提琴演奏专业毕业不久的一个毕业生说的,她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周末做家教。除时间自由,最大限度结合个人兴趣特长外,灵活就业的收入也不坏。“大学时我在一些滑雪场打工,每小时收费100元,自己只能得到20元。现在直接面向顾客,收入自然就高了。”一个毕业生这样说。对一个人印象很深刻,25岁的战鸿飞大学学的是德语专业,大三那年,他对平面设计着了迷,毕业后,他去了一家创意工作室做了几个月,使得他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他还参加过团委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单干后接的几个活儿都是培训班的同学介绍的,有的是为网站设计网页、标识,有的是为台球室布局、配色等。后来,同学的朋友,同学的同学都成了战鸿飞的客户。战鸿飞十分看好自己的选择。“你看看,我多自在,时间全靠自己安排,而且收入肯定比公司上班的同龄人要多。”战鸿飞说,由于自己所从事的都是喜欢的事情,所以工作中充满乐趣,业务能力提高得也特别快。“灵活就业成本低,收费上有优势,但我们的质量是不打折扣的。”战鸿飞表示,灵活就业只是自己事业的一个开端,等经验丰富了,一定要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把业务做大。的确,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灵活就业将逐渐成为被高校毕业生和社会所接受的一种就业形式。灵活就业能通过提高整体就业的灵活性来促进就业,推动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为此全社会应该对“灵活就业”给予更多的关注,逐渐形成一种正视、承认、引导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及感悟
灵活就业已经成为缓解我国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渠道,要把灵活就业纳入社会发展和国家规划中,为其发展提供政策导向及创造有利的环境。我们应该从解决就业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认识发展灵活就业的意义,将发展灵活就业纳入政府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的考虑
范围,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促进灵活就业的健康发展。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也要正确看待毕业生灵活就业问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拥有更加充实的未来。
第三篇: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总结
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总结
我校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于4月份结束。这次活动从一开始就
受到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曾经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和落实这次开放月活动,并作了周密的部署和准备工作。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多次深入课堂,对开放学科的课堂教学给予了具体指导。
一、通过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有了较大转
变。为配合活动的开展,学校于9月初就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理念、学科课程标准,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多数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根本改变,新课改理论已初步掌握,并自觉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二、教师把握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活动的开展,要求教师要集体备课,进行教材通研;这样就使每一个教师对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施教的具体要求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把握。
三、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一定提高。自活动开展以来,学
校通过组织集体备课、上展示课、听课、评课等课堂研究活动,逐步使教师转变了过去落后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在全校形成了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教师驾驭课堂的水平也因此有了较大提高。
四、学校养成了浓厚的校本研究氛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师研究教学的多了,闲聊的少了;钻研新课程、课材的多了,看闲书的少了;课堂教学中创新的多了,走老路的少了。
尽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活动,并作了周密安排,但仍有不尽人
意之处:个别教师思想重视不够,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有的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此外,承担开放课的教师要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哪些是自己成功的地方,那些还是需要进一步商榷的地方,下一步应如何改进。所有教师都应该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通过这次活动和自己的反思使教育教学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第四篇: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实施方案
苏村小学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全面推动我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社会对学校课堂教学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进行监督,我们制定了《苏村小学课堂开放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大力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创新学校办学特色,架起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桥梁,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的动向,缩短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距离,争取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更多的支持与配合,达到共建和谐教育的目的,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活动原则
1、开放性原则:面对我校,我校家长全天全程开放课堂。
2、规范性原则:确定活动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3、整体性原则: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人人开放,班班开放。
4、实效性原则:开放活动的主题基于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确立,倡导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尝试探究学习的途径,避免出现“做课”的现象。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1、以课堂教学开放活动为载体,传播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展示师生的风采。
2、通过举办课堂教学开放活动,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吸纳家长、社会对改进课堂教学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3、实施课堂教学开放活动,旨在“倡导和谐教育,创建和谐社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生活,而且也是对学校老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全面、立体的检查和展示师生才华、发挥创造力的重大活动。
四、活动主题
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模式
五、活动形式和内容
1、听课:开放二节课,第一节:9:00-9:45,第二节:9:55-10:35
2、座谈会:组织召开家长、教师座谈会,听取家长及听课教师对我校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建议:学校设立意见箱,活动结束后,接受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各项建议。
六、活动程序
1、前来参加学校课堂开放活动的学生家长,先到教导处签到,领取听课表、意见反馈表,然后到相关班级听课,听课结束后,到学校会议室座谈交流。活动结束后,家长将意见反馈表投入意见箱,将听课表交回教导处。
七、组织实施
1、学校成立“课堂教学开放活动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活动的指导策划,组织与实施。名单如下: 组长:杨俊明
组员:任王平
任连田
张丽媛
张锁仙
相红珠
刘喜燕
2、领导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①杨俊明副校长负责学校教学开放工作的总体调控、指导工作及接待家长。
走进课堂:此项工作由任王平、任连田两位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张丽媛负责。
收集整理意见:此项工作由张锁仙、相红珠和刘喜燕三位教研组长具体负责。
八、活动要求:
1、活动期间,全校教职工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参与,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对我校课堂教学工作的检阅。
2、全体教师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力争展示最佳教学风格,真正树立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3、认真组织,积极准备。各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认真组织教学,大胆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调动学生学而不厌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
4、活动期间,班主任要教育学生热爱学校,认真学习、礼貌待人、讲究卫生、爱护环境,文明守纪,对来宾要主动热情地问好,表现出较高的文明礼貌素质,给社会、给家长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5、精心安排,分工协作。各部门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全体教师要同心协力,群策群力,分工不分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特别是要保持校园的净化、美化。
6、各年级、各科教师应主动、认真、虚心听取来宾对教育、教学、教改等方面的意见,以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7、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员要文明参观、文明听课,做到按时进课堂,在教室里不讲话、不吸烟。
8、对于听课教师和学生家长反映的情况,要及时汇总并告知相关教师,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接受。
苏村小学 2013年9月20日
第五篇:课堂教学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有关课堂教学论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浅析信息技术带动教育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企业的两化融合开展,教育也在逐步进行信息化融合,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认可度低,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从严规范学生的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理念及意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充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职业定位;专业素养;教学模式
1帮助学生角色定位与信息化理念更新
首先,无论是本科院校学生还是职业院校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目标几乎都是想做些轻松的办公室工作,不愿吃苦,也觉得没必要吃苦,这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另一部分原因源于社会,学生的思想开始严重走偏,导致学习态度上的各种不屑,影响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求知欲望,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化的教学异于传统教学,将更多的新时代的岗位技术融合入信息化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并让知识接轨,使学生得到对专业知识的深刻认知。
1.1选择路线,角色定位
与教师评职称时选择走中专、中学、高校路线一样,定位的起点不一样,那么爬升的难度和过程要求也不一样,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前也要选择路线方向,让他们能够充分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肯定自我。而对于企业来讲,他们也根据不同情况会给予员工定位,寻找每个人的切入点,分配合适的岗位,所以前提条件你已经具备企业要求的切入点,那么学生自己定位和被企业定位之间是不一样的,肯定存在出入,很多学生因此工作不久就会不满意,频繁换岗,不能稳定工作,实际上还是对于自己的定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事实上每个人自身条件不同,对于知识的学习会有偏向性,因此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展现的方式的尝试的接受态度,以及之后作业种类完成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调查,摸清每类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路线规划和角色定位。
问题总是相辅相成,我们必须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企业一般将员工定为三类,操作蓝领、技术蓝领、以及工程师。操作蓝领即一般的操作工;技术蓝领即熟练操作工,又称初级技术员;工程师即资深熟练操作工,中高级技术员。目前我们的学生在校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定位为一般操作工,而就业的目标却是办公室技术人员,显然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企业肯定会将机会给更高能力或者更高学历的人,然而不论你学历多高,企业都希望员工能先到各个一线部门去学习实践,最后根据一段期间的学习情况来定位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样员工就有了在一线操作的经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不至于盲目做事,导致返工,影响整个企业的运营。
但是职业院校学生心中的目标和普通高校学生的一般无二,最初他们也是激情昂扬的,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比别人差,不希望被大材小用,但是碍于自己是职校的学生,又总是多了份自卑自弃,要使这类学生能更进一步接近的自己的目标,必须重新定位,确定新的路线方向,比如技术蓝领,学生学习的技能要求不再是学会,而是熟练,告诉学生考核的标准不是唯一的,企业需要技术人员,我们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员,在企业中,在专业领域挖掘自己的价值,在多次的实践中得到深刻的理论基础认识,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起来,技术得到提升,企业一定会以高工资稳定这类员工,学生要从思想上理清思绪,确定方向,找到目标。
1.2信息化理念更新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要知道,你在进步的同时,企业也在进步,技术也在进步,如果你的进步速度跟不上,必然还是觉得累的。因此,我们除了要时刻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也要了解跟专业相关的企业的发展,比如目前企业在推出什么产品,这类产品用于什么地方,需求量如何,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怎样的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国家理念的更新,大小企业都在进行两化融合的尝试,使得各项工作越来越有秩序并且高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已有的资源,自主学习探索知识,如今网络资源越来越多,国家也建立了数字化教学平台,有很多分步的微课教学视频,详细地解说了基本知识,方法多样化,可以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思路下去理解知识。
只要学生有学习意识,肯学,那么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学习,不必单一的依赖课堂教学,学生课前对知识进行了梳理,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课堂上老师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全员参与活动,一起探讨,深入理解知识。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会学生学会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随时进行自我学习和通过评价系统进行自我肯定,使学生不再被动地听课,只注重课堂时间又提高不了效率,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自己,通过更多的课余时间去学习,教师只是充当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帮助学生寻找适合每位学生的学习路径,使得学习过程不感到劳累,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化的技术也是不断更新改进的,新技术在教学上的引进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激情,任何有助于学生进步的教学技术都需要努力提炼后尝试运用教学,总结教学后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成熟信息化技术教学。
2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与实践要求,提高专业素养
老师不仅仅承担的是传授知识的角色,也承担着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而专业素养恰恰是企业最为重视的,如果员工专业素养好,做事态度端正,责任意识强,肯学习肯吃苦,企业必然看重并大力培养。在企业中,一项规范动作的达标练习,员工重复做一个动作,当设备显示合格,并多次重复操作,没有出现误差才能在岗位上做这个动作,也就是说要求员工的操作绝对规范,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因为一道工序的错误可能会影响整个过程。将在企业拍摄到的这一类照片、视频等通过课堂展现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企业的要求是多么严谨,从另一方面来讲,设备如此精准,可以实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见信息技术的进步,鼓励学生从严谨求实的态度开始,掌握技能,学习经验,巩固理论,态度决定一切,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随时都要学习准备,厚积而薄发,这样才能在恰当的时候体现你的不一般。学生要有实践规范意识,只有学生在思想上得到领悟才能更好地进行,这种实践规范意识一方面源于性格主导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老师的要求不严格。
前者,要配合班主任一起在课堂课后教育引导,俗话说性格决定一生,可见拥有好的性格十分重要,有时候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容易产生脾气,因为学不会或者学不好,心里烦躁,久而久之会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环节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自己的学习途径。实践出真知,让学生认识到真理来源于无数次的实践,不要怕动手实践,动手操作越多,体会就会越多,再加上持续进行的理论知识的探索与沉淀,思维看法就越有说服力,才可以向技术员或者工程师方向努力。
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1基于问题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学习被认为是教育史上最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知识过于碎片化的问题,促进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和自我导向学习技能的培养,改变了学生先学习知识再用脱离背景的问题进行练习的状况。问题激发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反过来被用于问题的解决。作为问题导向学习,应该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作品更加多样,这才是问题导向学习的精髓所在,学生积极热情、广泛平等地参加讨论,更能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2翻转课堂
课前共享学习资源,微课讲授基本知识点,根据知识内容布置合理、有趣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微课承担的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主要是内化的过程,因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后,思想上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展开讨论、交流学习心得,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由传统被动学习怕表现,转变为学生自己愿意表达,享受互动学习的过程,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这过程中进行纠错解惑,总结知识,提升应用;课后通过作业、作品等形式呈现学习结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3轮岗学习模式
为了提升实训课教学质量,改变原先因学生多老师少所导致的教学质量问题,在授课时,采取学生分批老师分模块进行授课,轮岗学习模式,比如将一个51人的班级分成三部分,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每位老师负责一个模块,学生到指定负责该模块的老师处学习,合格后进入下一模块,这样所有学生全员参与,且亲身体验,实践过程变得完整且多样化,与企业期望的新员工轮岗实践丰富工作经验的理念是一致的,通过这种模式,使得学生摆正态度,正确看待一线轮岗工作的过程,在今后的实习工作过程中,不至于怕吃苦、不能坚持,频繁换岗,导致学无所获,只有认识到这是企业培养、观察员工,给予员工发展机会的一种模式,抓住机会,坚持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4结语
总之,企业在发展,教育也必须要跟上发展步伐,信息化是手段,也是使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发展趋势和期望要求,只有改变教学模式,引入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信息理念,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动态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无处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服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萨尔曼可汗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2]黄丽华,傅新华.成功的企业信息化——上海市信息化示范企业的十大案例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化学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摘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文章结合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分别从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模式等4个方面对新时期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详细阐述了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为提升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综合能力,以及指导普通本科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等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化学化工类;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1.教育教学理念改革
化学化工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密切相关。随着化工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针对化学化工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持续增长,对于既懂管理又掌握化工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的需求更为强烈。然而,当前化学化工学院教学环节仍存在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学为辅,教师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为辅的现象,导致学生出现主动发展意识不足、创新创造能力较差、社会适应技能欠缺的现象,造成高学历低技能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
对此,应结合新时期下的人才需求特点,面向化学化工行业长远发展和行业变革的趋势,努力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题”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明确高等教育是学生与教师间的多元交流平台的意识,做到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系统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转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以学生的需求导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从“学生被动地学”向“学生主动地学”转变,促进化学化工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向以学生为主转变,最终培育出发展意识强、创新能力高、社会适应技能丰富的化学化工人才。
2.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而言,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脚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因此,高校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应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协调,加强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结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优化专业教育核心课程,围绕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以及时效性,提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弹性,积极发扬专业教育的特色,切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形成完整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培养体系,以此来适应化学化工行业及市场的发展需求。此外,作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大学来说,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还应积极处理好专业理论教育与行业需求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展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的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1)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现代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实施的主体,既要做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引导,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网络化媒介增添课堂魅力。化学化工类专业同其他专业类似,都面临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知识需求,对于高校教育教学而言,唯有从多元视角积极拓展新型高校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才能有效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教学模式本身没有好坏之分,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要取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化工化学类专业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既要顺应时代环境的变化,又要做到综合考虑学生需求。
(2)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化工化学类专业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验性和技能性特点。为提升学生们的操作实践能力,可通过如下几点对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改革:①深入开展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建立与本行业优秀企业的联络渠道,争取在合作中建立稳定的实习和实践基地;②邀请工程界专家为开设讲座和技能培训,并积极与工程类企业合作开展师资和学生培训,拓展师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③以“行业执业资格”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科竞赛”为主要抓手,建立应用型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新模式;④实现企业岗位和高校专业、学科的相互渗透,一方面,针对性地服务于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时,积极转化科研成果,高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收集一手教学资料,为课堂教育教学创新提供现实案例,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4.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教育教学管理是确保高校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持续健康发展的软技术。当前,专业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监督工作主要是由校级管理,二级学院自主权很少。例如在学生的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设计、集中实践等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既定要求执行,这就导致性质不同的专业教育教学考核实施效果差异较大,体现不出专业核心特点和教育教学特色,此外,对于专业有特殊要求或需单独设置的实验课程,需要层层提交书面申请,并经相关职能部门批准后才能执行,导致课程开设效率低。打破现行的集中管理模式,实施权力下放,对当前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改革成为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率,促进高校化学化工类人才培养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治亚,李建东.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J].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1-13.[2]刘文芳,吴志刚.“互联网+”时代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7,(04):98-99.[3]鲁石.多元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03):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