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论文

时间:2019-05-15 15:1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论文》。

第一篇: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论文

南溪镇中心校:聂学光 我镇的科学课教学虽然也进行了两年多,在教学中多少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完全走进小学科学课改的大门,我们还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如果用理性的眼光、实事求是地分析我镇小学科学课改的现状,不难发现我们目前还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全面落实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目前,“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已在我镇大多数科学课堂中体现。我们的科学课堂开始活跃起来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普遍增加了。但有另外一种倾向需要我们警惕,那就是部分教师在追求让学生动手“经历探究过程”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对必要科学知识的掌握。我们追求的目标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偏废哪一方面,也就是说教学中在强调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把握好知识点。

二、动设计要合理利用教材。

我认为,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应该建立在正确把握原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本班学生知识能力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因为教材是部分专家经过反复推敲,反复研究确定下来的,特别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新教材应该说对课改思想和课程标准都作了比较好的诠释。但几个专家的思路毕竟有他的局限性,任何版本的教材肯定不能适应所有地区的学生,所以我们不可能机械套搬教材原来设计,只能把教材看着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提供的一个教学思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最好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思路,结合学生既感兴趣又相对熟悉的生活素材来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跳一跳”就能抓住应掌握的知识,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三、师要善于把握学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我们很多教师在学生观察、实验、交流过程中,或是站在讲台上翻看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或者即使走下讲台也不能真正深入到学生活动之中。这对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而这些,通常情况下又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些资源,就很可能失去学生发展的大好机会。在学生活动时,我们要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从而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合理地组织后段教学活动。

四、有效组织学生“分工、合作”。

教学活动中学生无序地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真正有意义、高效率的合作是建立在合理分工基础之上的。而我们的科学课堂上仍存在“大家都去动手,却没人去细致观察记录;或者争抢操作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根本不听老师和同学的见解”的现象。不能否认,这样的合作效率肯定是低下的。为此,我们科学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明确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在为小组、班集体实现有效学习做贡献,都应努力做得最好。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在活动中让学生轮流担当不同的角色,做到每个同学各司其职,活动有条不絮,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的合作。

五、注意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创造力最核心的要素。教学中我们凭借科学探究这个载体,注重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直觉思维、集中思维、形象思维。因为这几种思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避免在教学中一味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观察、实验、制作”,致使大部分学生处于感性的“动手”之中,而创造性思维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由此造成学生探究效率低下。我们应该领引学生在科学的探究中强化创造性思维,为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辨证看待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教学中如果教师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去操纵学生的一切活动,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是不利的。但如果教师因担心只要在课上指导就有限制学生探究的嫌疑,完全放任学生自己来探究也是不正确的。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才能足进学生的探究呢?我认为,教师关键要把握好指导的时机和指导的对象。一般情况下指导时机应把握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又难于自行解决的时候。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探究中可能会遇到的难题或涉及学生安全的问题,教师就应在学生探究前予以指导。这类型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

七、注意经常学习、反思、总结和积累。

科学课改对于我们大家都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要适应科学课改的教学,就必须经常深入学习课改理论和来自各个层面的经验。经常反思他人、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努力做到扬长避短。我们还要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为我镇的科学课改和自己的后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文 章来

第二篇:科学课改论文

科学课改论文

新理念下的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初探

汕头市澄海实验小学林月清

新理念下的科学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初探

汕头市澄海实验小学林月清

《科学》作为小学的一门新课,其意义和作用已不言而喻。作为科学科教师都已明白:在当今科学课教学中,教师不单是课堂上的主栽者,更是学生探究科学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才是知识的主人。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我认为,探究学习方式应成为小学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精心创设情境,努力探索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路径,巧拨妙引,让探究能力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捷径。下面谈我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唤起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双双跃跃欲试的小手,教师应善于激励,把好奇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的学习行为。我认为,教师的激励应包括语言、神情、动作等,一声深情的赞扬,一缕柔和的眼光,或是一个小的激励动作都能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激发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唤起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淀粉的观察》一课时,课前我给学生表演小魔术。当我很神秘地举起一块白布,像真正的魔术师那样让大家看看,然后举起喷壶将碘酒喷在白布上面时。学生都惊奇的叫了起来:“奇怪,有字了,怎么变的?”这时,我发现平时语数成绩较低的小刚神情紧张,小手时举时放,我及时用鼓励的语气说:“看,我们班的小刚举手了,真是各有所长啊!”一语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

提出如下问题:怎么变这个魔术?老师给喷壶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老师的白布有什么秘密?此刻,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了,他们七嘴八舌想马上找到答案。

其次,老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个生动,而又能引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情景,是促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并探究主题的上策。比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课题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入时我们紧扣“声音”二字设计了送“礼物”的小游戏。当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今天要送给大家一些礼物,请注意听听是什么。”时,学生个个情绪高涨,兴高采烈。这时,我把收录机中各种声音(如,牛、马、羊的叫声、母鸡下蛋后的叫声、摩托启动声„„)送给学生,我看到的是欣喜的目光,满意的笑脸。学生惊奇地发问:这么多有趣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一个巧妙的情景创设了学生去思考,心中必定有无数个问号。接下来不用老师多引导,学生就会主动提出更多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想这样的好例子,实际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早已不胜枚举了,只是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多花心思创设一个最佳的情景来,学生探究科学的自主性必能充分体现。

二、自主选择,尝试探究学习。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探究性学习正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尝试探究学习。

1、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老师提出一研究主题,请学生自主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于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问题都被学生提出来,课堂40分钟不允许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研究。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

容进行探究,并寻找合适的途径去解决问题,这样既不会抹杀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反复体验,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教《蜗牛》这一课,当我把蜗牛一拿出来,学生对小动物天生好奇,顿时你争我抢,都想提出自己探究的主题。面对着跃跃欲试的小“科学家”,怎么办?我先照单全收,全部都在黑板上记录下来,肯定学生的见解,按照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成课内探究组和课外探究组,然后把在课堂上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这样师生共同确立了研究课题,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实践证明,课堂上如果常用“自主选择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丢下思想顾虑的包袱,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也会悄悄地形成。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科学教学中,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教学《蜗牛》一课时,喜欢“课内探究组”与喜欢“课外探究组”的学生参差不齐,要是按平常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大打折扣,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此时,我因势利导,让他们自找探究伙伴,合作完成学习目标。不同的伙伴,共同的爱好,多元的优势互补,再困难的问题也在欢声笑语中迎刃而解。实践证明,多数学生愿意和自己喜欢的伙伴共同探究,商量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三、巧拨妙引,提高探究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性学习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1、自我评价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探究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在每节课的拓展环节,我特别注意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包括对课题意义的再认识,对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报告自己的收获,等待。这样,课堂上不再是简单的“授一受”的教学模式,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往往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辩论会。比如,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的拓展辩论会。当我提出:“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这样的问题时,学生们都积极列举自己的收获,有一个同学说:“我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立即有同学举手补充:“我认为单知道结果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这节课我学到了主动思考,积极‘做’亲身体验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样才记得牢。”又有同学举手说:“在做音叉实验时我一连敲击几次都没有让水面溅出水花,后来在老师的提醒下才做成功,这使我明白凡事都要听清楚了再做。”这样,自我评价既总结所学知识,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学生在今后课堂上的自主探究、思考观察,不断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

2、自行探知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老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知,做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在教学《各种各样的花》时,结合我们学校有花坛、育花苗的花圃,有高耸的大树,有开得正旺的菊花。于是我带领全班同学到室外去观察,去研究,我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能像观察油花菜一样观察菊花吗?”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但最让我吃惊的是: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建议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一位学生来观察,这样,我们的‘科学文件夹’内容不是更丰富吗?”于是我对她说:“你的建议很好,见解独特,长大了一定能成为出色的组织者。”听见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建议,看到一张张信心十足的笑脸,我心里很激动。

又如教学《里面是怎样连接的》一课,我发现学校实验室没有“接线盒”,如果这种必需的材料不及时准备,探究活动很难展开和深入,凭空想象是无法体现科学实践的。此时我灵机一动,不如让学生动手“做”接线盒吧,说干就干。先分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同时要求各组互相保密,以便上课时互换接线盒进行探究。然后我要求学生制作过程由各组课外完成,看谁做得既美观又符合要求。最后是探究学习,课堂上各小组都带来了自组的杰作,品种多极了,有泡沫接线盒,有纸板接线盒,有塑料接线盒,有木板接线盒„„真让人目不暇接。我赶紧说:“大家互换接线盒,认真检测接线头,看谁的本事大。”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做实验,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看到活跃的探究气氛,我感触很深,在设备尚未完善的科学

探究活动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制作一些必须的材料,能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总之,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要结合当地实际及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大胆尝试。只要我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不断努力,我们肯定能与科学课同成长。

(本文获2004/2005学澄海区科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第三篇:小学科学课改论文

小学科学课改教学方法的策略

谢丹凤

【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涉及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小学科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学方法的策略选择更加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科学课程逐步取代了自然课程,成为目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基础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如何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系统的认识程度不足

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与其他教学方法分开,也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内容的叠加,而是一种复杂的教学体系。在主要的科学教学方法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学科学的教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能与其他课程独立开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表明教师并不能理解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本质。

(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落实不到位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很少创新教学方法。当教师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一般很少考虑它的实用性。运用一套方法去教授所有的课程内容,必然会造成课堂枯燥无味,缺乏探索性,其实学生对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看法,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实践性操作强的课程,他们渴望探知,渴望每节课都能带来不同的体验,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科学教育课堂缺乏兴趣,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关注到这些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的创新能力上存在不足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科学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束缚,创新能力不足,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照本宣科,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他们来说,完成教学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整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们很少开展实验操作活动,偶尔的活动也是利用简单、落后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不断寻找新知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去理解和吸收知识,以加深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优化科学教育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学习,同时,教师应还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水蒸气时,可以让学生对着玻璃或镜子吹气,这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呼出的气遇到玻璃会变成小水珠,教师接下来可以引入气体遇冷变成水珠的原理,既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组织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可以发现所学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从而深化自己的应用技能。为此,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等。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科学知识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知识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动植物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发育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详细记录,并让他们描述观察到的与书本上学到的有何不同,同时结合其他学科中学到类似的知识,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实际知识与教材知识的比较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的知识更全面,更深刻。

(三)充分发挥科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补充和解释,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理论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开展实践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要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参与性。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实验,让学生操作。实践教学既能让学生学到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广大教师重点对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优秀教学经验,加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1]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J/OL].艺术科技,2012,9.

[2]索南措.浅析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08):99.

第四篇:科学课改

“科学课改”满载着科学教育的希望上路

刘恩山说:“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基本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在教育中体现科学的本质。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看清了我国科学教育的缺失,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在国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注重与国际接轨。这是中国科学教育最大的进步。”

从“精英”到“全民”并非是降低要求

刘恩山说:“新的科学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不让一个孩子在科学素养的教育中掉队。科学教育应该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全民教育’,而不是针对个别人的'精英教育’。”科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不仅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所达成的共识——“科学为大众”。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在思想上把科学教育的目光集中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方面。其具体表现为新科学课程难度大、理论性强,使一些学生感到难学,从而失去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20世纪80年代,由于亚洲经济的复兴、亚裔人才的倒流,美国科技界首当其冲感到了人才的缺乏,又一次提出了科学教育改革的问题。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提出了“2061计划”,指出科学要面对全体大众,全面提高全体大众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编著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素养的基准》和《科学教育改革的蓝皮书》,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新标准,并在美国进行科学教育改革。1993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美国全国科学院联合美国科学促进会、全美科学教师协会和史密桑宁研究院等科技团体,着手制订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并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包含了科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教育系统六个方面的标准,目标则是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刘恩山说:“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并不是标准的降低,而是提高了科学教育的要求。如果科学教育培养的人群更为广泛,那么精英出现的概率就会更高。以前是对那些认定可以成为科学家的青少年来做指向性培养,这种认定往往会有失误。全民科学教育可以给那些对科学有兴趣或者有科学发展潜力的孩子以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新“课改”注重“探究式”科学教育

突出科学探究就是强调科学过程,也就是强调科学过程中应获得的科学过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过程能力指的是,科学课程学习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思维形式(如观察、假设、实验、分析、推理等)。现代中学科学教育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存贮各种处理好的信息和结果,而是要求他们充分运用各种科学过程、能力来感知现象,获取、分析并处理信息,进而作出判断和评价,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求知识。刘恩山说:“以生物学课程为例,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世界、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生物学规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将'倡导探究式学习’作为改革标准的基本理念。”当今世界的中学科学教育一大发展趋势就是,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转向强调获取科学知识的科学过程,也就是说,科学教育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弗朗克·奥本海默(J.F.Oppenheimer)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和教育家创办了以“亲历科学”(Hands on Science)为基础思想的现代科技博物馆,其代表是“旧金山探索馆”和伯克利大学的“劳伦斯科学宫”。“亲历科学”就是探究式科学教育思想的形象体现,很快得到了世界科技博物馆界的认同。70年代以后,现代科技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

“课改”需要多方支持

“科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不是写两篇文章、出两本书就能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科学教育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课程改革’需要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刘恩山说。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科学教育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支持科学教育改革的社会力量是具有丰富科学资源的研究单位和机构,如大学、企业的研究所和博物馆等。美国科学家也积极投身于科学教育改革。《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制订组的30多名成员有许多是著名的科学家、大学科学教授、科学史学家、经济学家、教育行政官员甚至私人基金会的主席等。因此,来自企业、政府部门的实验室或大学里的科学家与中小学科学教师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促进了“科学课程改革”的进步。反观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持。我国从清朝末年至今,学校科学教育实践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但科学教育研究领域

迄今仍未完全形成。全国没有一所大学建立科学教育系,正式设立科学教育研究机构的大学也没有几所。而在国际上,科学教育学这个学科或研究领域,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先后建立起来了,许多大学建立科学教育中心,如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有科学教育研究机构,它们不仅培养科学教师,也培养了一批科学教育的博士、博士后从事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大学都建立了较强的科学教育研究队伍和学术刊物,既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也进行科学教育学术研究。刘恩山强调说,“科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逐一解决。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程改革’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任务,促进了科学教育改革,我们需要坚持下去。”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教学论文

释放学生大脑激发学生学趣

——浅谈小学科学课教学

《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小学科学教学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一、“探究”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

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说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二、“电化”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图文并茂,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此外,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是由多个实验活动—问题—实验活动组成的,如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评价”让学生天天都在进步成长

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同年龄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才是有效的,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中常善用评价激励语如:“××同学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你真行!真棒!真是好样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的想法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熟练地做一遍!”“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还有,“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我知道你能行!”“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等。

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恰当与否,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一个表扬的轻轻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做到教学活动前有德育先行意识,先要设计一些问题或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教学活动中重视德育活动,另外在教学语言上、教学情境中也能渗透一些观点;教学活动结束后要讨论和反思,争取在下次或以后的活动中做的更好。

总之,科学是一门释放学习生大脑、双手、眼睛、嘴巴的学科。在起始队段,要通过各种有效的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欣赏学生的成功,与孩子们一起体验科学带给生活的乐趣,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探究──小学科学教育的灵魂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科学首先是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活动,是精神生产的一种形式,然后才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即作为这一活动结果的知识,这两个方面构成科学本质的最重要的、内在的东西。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也是由科学活动注人灵魂或精神的。科学既是结果又是过程,它本质上就是精神的智力的活动,无论是获得知识、探索真理,还是追求自由,都离不开探究行为和探索精神。

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学、心理学界一批有识之士对学校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科学探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直接来源于科学的探究模式,已成为中小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础。研究表明:“科学的方法是可教的,并且在获得信息、概念和态度万面有积极的效果。”探究训练产生的效果是增进科学理解、促迸批判性思考和发展获得信息与分析信息的技能。大多数教育学作者把“探究”这个术语定义为“卷入解决明确事物的过程”。这一术语的用法,可以从约翰·杜威的两个术语“反省思维”和“批判思维”中找到痕迹。杜威指出,思维开始于个体意识到一个不确定的情境或感觉到困惑的时候,终结于得出结论或得到确信。这其中反省思维要经历五个步骤,即“情境—问题—假设,并搜集资料—推理得出结论—检验假设”,这已成为后来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础。霍尔费希和史密斯于1961年也区分了思维与反思行动之间的差别,指出反思行动是有目的的、有方向的和有控制的思维。布鲁纳后来提出的发现式学习,也与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异曲同工,只是更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结构的发现,以及发现之后的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二者在调动批判思维和反省思维上的特征是一致的。

以探究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养成的机制可作如下概括:

(1)探究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并围绕问题展开,学生在这样一种“准科研”或“似科研”的活动中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或事实、推理得出结论、验证假设的全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必要的智慧品质。

(2)探究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能使学习者(也是“研究者”)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地发挥,能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

(3)探究过程必然引起情感体验过程。学习者遇到困难境况时的困惑,发现问题时的兴奋,还有怀疑和惊讶,问题或困难终于得到解决时的愉悦与自豪等等,这些体验都是有助于科学、科学精神的形成的。

下载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科学课改中的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学课改工作计划

    科学课改工作计划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展好我校的科学教学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学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

    科学课改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真地去品味它,的确是如此。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学生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认为......

    小学科学课改心得

    科学课改心得 几年的科学课改实践,使我真正理解了科学课的内在价值,结合近年来我参与小学科学课改的教学实践,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合理开发和利......

    科学课改小结(定稿)

    科学课课改工作总结 佛坪县长角坝学校 闫义兰 小学科学学科的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

    科学课改交流材料

    科学课改汇报课后的交流材料府西街小学王安瑞4月13日,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的课改汇报课,在我的实践、聆听了模式解读后借此平台和大家来交流一下。 小学科学新......

    小学科学课论文

    小学科学课与科普教育分析 单位: 三贤学校 姓名: 闫武宏性别: 男联系电话:*** 邮编: 030062 小学科学课与科普教育分析 【内容摘要】小学课外科普活动是科学教学的拓......

    小学科学课教学论文(精选五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课教学 龙王小学 王良平《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

    小学科学课论文小学科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科学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 云梦城关三小——李金火 摘要: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教育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