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课改小结(定稿)
科学课课改工作总结
佛坪县长角坝学校 闫义兰
小学科学学科的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分组实验以学生个别操作,研究为特点,因而应突出实验研究的探索方法,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科学学科的分组实验中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组实验的准备上要注意一个“细”字。这里的“细”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要考虑周详,它包括制定实验计划、实验器材的准备、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等。
制定计划应根据学生实验的特点和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把握好方向。实验计划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要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能力,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提出不同阶段的目的要求,不能一刀切。由于自然课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要在实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单独操作,便于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的准备能否到位是决定一堂分组实验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充分。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实验、成功地得出结论,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是圆满完成实验的重要前提。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有关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初步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任务,了解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只有当学生有了这些准备后,才能动手做实验。而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更是一种有益的工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准备工作中学到知识。
二、教师指导分组实验时要注意一个“放”字。学生掌握了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找规律、得结论,不要怕学生不按老师的设计办,只要实验成功,结论正确,方法愈新就愈要鼓励。实验时学生自已准备,挑选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动脑思考、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上孩子们把研究的结果呈现出来,既丰富又有趣,还远超出我设计的内容,他们把玩和学结合起来,兴趣和智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时,教师要注意一个“导”字。当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或观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总结。总结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言,不要简单地让学生翻书,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得出结论。有些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够精确或严密,教师也不要立即否定,也不应强迫背诵书上的结论,而可以引导学生对结论再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尽量取得统一。有创造性发现应及时给予表扬
第二篇:科学课改
“科学课改”满载着科学教育的希望上路
刘恩山说:“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基本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在教育中体现科学的本质。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看清了我国科学教育的缺失,提出了科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在国民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注重与国际接轨。这是中国科学教育最大的进步。”
从“精英”到“全民”并非是降低要求
刘恩山说:“新的科学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不让一个孩子在科学素养的教育中掉队。科学教育应该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全民教育’,而不是针对个别人的'精英教育’。”科学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不仅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所达成的共识——“科学为大众”。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在思想上把科学教育的目光集中在培养科学家和工程师方面。其具体表现为新科学课程难度大、理论性强,使一些学生感到难学,从而失去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20世纪80年代,由于亚洲经济的复兴、亚裔人才的倒流,美国科技界首当其冲感到了人才的缺乏,又一次提出了科学教育改革的问题。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提出了“2061计划”,指出科学要面对全体大众,全面提高全体大众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编著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学素养的基准》和《科学教育改革的蓝皮书》,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新标准,并在美国进行科学教育改革。1993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美国全国科学院联合美国科学促进会、全美科学教师协会和史密桑宁研究院等科技团体,着手制订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并于1996年正式公布。该《标准》包含了科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大纲、教育系统六个方面的标准,目标则是为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刘恩山说:“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并不是标准的降低,而是提高了科学教育的要求。如果科学教育培养的人群更为广泛,那么精英出现的概率就会更高。以前是对那些认定可以成为科学家的青少年来做指向性培养,这种认定往往会有失误。全民科学教育可以给那些对科学有兴趣或者有科学发展潜力的孩子以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新“课改”注重“探究式”科学教育
突出科学探究就是强调科学过程,也就是强调科学过程中应获得的科学过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过程能力指的是,科学课程学习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思维形式(如观察、假设、实验、分析、推理等)。现代中学科学教育不再只是要求学生存贮各种处理好的信息和结果,而是要求他们充分运用各种科学过程、能力来感知现象,获取、分析并处理信息,进而作出判断和评价,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求知识。刘恩山说:“以生物学课程为例,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世界、理解科学本质、领悟生物学规律。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将'倡导探究式学习’作为改革标准的基本理念。”当今世界的中学科学教育一大发展趋势就是,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转向强调获取科学知识的科学过程,也就是说,科学教育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弗朗克·奥本海默(J.F.Oppenheimer)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和教育家创办了以“亲历科学”(Hands on Science)为基础思想的现代科技博物馆,其代表是“旧金山探索馆”和伯克利大学的“劳伦斯科学宫”。“亲历科学”就是探究式科学教育思想的形象体现,很快得到了世界科技博物馆界的认同。70年代以后,现代科技馆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建立。
“课改”需要多方支持
“科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不是写两篇文章、出两本书就能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科学教育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课程改革’需要得到全方位的支持。”刘恩山说。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科学教育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支持科学教育改革的社会力量是具有丰富科学资源的研究单位和机构,如大学、企业的研究所和博物馆等。美国科学家也积极投身于科学教育改革。《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制订组的30多名成员有许多是著名的科学家、大学科学教授、科学史学家、经济学家、教育行政官员甚至私人基金会的主席等。因此,来自企业、政府部门的实验室或大学里的科学家与中小学科学教师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促进了“科学课程改革”的进步。反观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持。我国从清朝末年至今,学校科学教育实践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但科学教育研究领域
迄今仍未完全形成。全国没有一所大学建立科学教育系,正式设立科学教育研究机构的大学也没有几所。而在国际上,科学教育学这个学科或研究领域,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先后建立起来了,许多大学建立科学教育中心,如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有科学教育研究机构,它们不仅培养科学教师,也培养了一批科学教育的博士、博士后从事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大学都建立了较强的科学教育研究队伍和学术刊物,既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也进行科学教育学术研究。刘恩山强调说,“科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逐一解决。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程改革’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核心任务,促进了科学教育改革,我们需要坚持下去。”
第三篇:黑林小学科学课改小结
2006-2007学
科学新课改总结
黑林镇中心小学韩华善
由于新理念对我们教学实践中的诸个方面缺失具体的指导性,因此在一些关键的理念没有被实践检验而深刻领会之前,妄加定论,难免会出现表面化的倾向,甚至是误区。基于这点认识,本文仅就围绕新理念,把小学科学课改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有所侧重地谈些思考。
一、关于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和交流。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要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但一些教师在定位角色转换时,不适度地由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至上,变成了学生至上,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的科学课堂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的理解是学生是主体,要把学生失去的课堂还给学生。于是,他们开始走到学生中间甚至背后,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甚至是旁观者,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把教学完全放开,不加干涉。这是对教师权威、课堂权威否定的一种表象。
这些观念都有合理之处,但也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尊崇权威并不是没有个性,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保守落后。新理念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这主要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可以平等相处,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学生是主体,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是不能替代教师的职责和任务的。教师不能把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而失去其组织引导的职业特性从而走入另一极端;不能一说学生为主体,一说实验探究,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形如散沙,放任自流。事实上,完全缺乏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课堂简直不可思议。
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科学课堂中,人们更关注到了每个学生,关注到了他们的主体参与,于是“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成了我们科学课改活动中常提到的观点。提出“动起来”是因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学科多元目标的培养,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能力与技能、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主体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动起来”的过程中去体验与感悟。在这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动起来”是必须体现的。这是建立在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
科学课堂的确需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但“动起来”并不等于热闹,热闹也不等于科学课堂。课堂需要主体探究,也不排斥传授、接受,甚至是机械式的科学技能的训练,也需要冷静与睿智的科学思索。它们并不矛盾,是辩证的统一。
二、关于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
好奇、遐想而又喜欢动手的学生极爱上自然常识科学课,因为这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探究过程。由于过去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学会与掌握书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的,所以,尽管也尽量采用探究法教学,但如果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太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教师就开始担心这节课预设的目标能否完成。于是许多探究体验的过程被强令而止,学生也不得不从过程中走出来,和教师一起直奔预设的目标。探究搁浅在任务前,这是很煞风景的,也是大不科学的。那么喜欢上科学课的学生只能遇见尴尬与悲哀。
新理念下的科学课堂将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尴尬。因为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注重的就是要让学生亲身去经历一个个活动探究的全过程,科学探究既是我们课的学习方式,又是我们课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探究”既是方法又是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和主要途径。那么与我们并不陌生的过去采用的探究教学法有何区别呢?过去我们教学中的探究法,其仅仅作为方法,而不是目标。目标是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结论,目标是侧重知识性结论的。笔者认为这是新旧课程区别最大的一个教学理念。
尽管“探究”既是方法又是目标,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和主要途径。但不能放任,因为小学生探究计划性不强,常常随兴所至。需我们进一步辩证认识的“探究”理念还有:探究不是惟一的科学学习方式;探究不仅仅是动手做,方式多样;探究不一定是发现式的;探究的重点不在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也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三、关于发展性评价的问题
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以探究为核心”这股课改浪潮澎湃之日,我们的教育评价体制居然几乎未见涟漪。这是我们实施新教学评价理念时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困惑。我们是选择新课程“评价时机全程化、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还是关注传统的很难涉及科学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很难包含科学素养方方面面的以知识性为主的“应试教育”?这是我们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当然我们都将选择前者,因为这是课改滚滚向前的潮流!但困惑不得不令我们思考:传统的教育评价体制是否严重影响、阻碍着新理念的推进与发展?
什么是教育评价?它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既遵从了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最大的特征是: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并把它作为评价改革的核心。
在实施发展性评价时,我们常遭遇这样的一种课堂案例:教师频频用夸奖“你真棒、掌声鼓励”类似的方法评价学生,课堂气氛热烈。初听这整齐节奏强的拍掌确实振奋人心,听久了却不是滋味。这种外在的奖励办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预期评价的心理,其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另外小奖品也能将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但也使人不免担心没有了奖品的下节课怎么上?如果撇开了教学实际一味地强调气氛,那气氛可能的肤浅的、空洞的。因为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要建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发展的基础上。无论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肢体语言,还是实物性的荣誉卡、小奖品,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恰当的评价结论,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此外,随着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会对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感到乏味,是不利学生自主发展的。
此外,评价仅仅关注某个环节或采取某种方法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评价一定不要拘泥于形式,如硬性规定日常评价的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新的评价方法并不是否定已有的评价方法,如书面的测试;各种评价方法都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必须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应避免在评价方法改革中出现赶时髦和形式化的现象。
学科理念的转变决定了小学科学的课改必然是一种扬弃。我们不能因为改而回避实际与传统,甚至避开规律,矫枉过正。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理念,继承与发展,特别是辩证地认识课改中的诸多问题,将会使小学科学课改向健康的台阶迈进。
2007.6.18
第四篇:科学课改工作计划
科学课改工作计划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展好我校的科学教学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学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而努力。
一、对所教教材的分析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五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形成,纪律明显优于三年级。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因此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课改具体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第五篇:科学课改交流材料
科学课改汇报课后的交流材料
府西街小学王安瑞
4月13日,在市教研室的领导下,我有幸参加了本次的课改汇报课,在我的实践、聆听了模式解读后借此平台和大家来交流一下。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我在实验课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自我体验、大胆想象,并充分尊重学生。还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将学生的科学学习背景由教室转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扩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认识与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模式解读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和探索的不竭动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转折点上,设障置疑,制造悬念,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求成心,并及时地将学生感知、注意等心理活动引导到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方法上去。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拓宽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和合作精神。但是很多老师只是把课堂上的合作交流当成时髦来赶,设计的合作交流的问题没有合作的必要,没有交流的价值,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表面热闹,内容空虚。还有的学生抓住这个空子。不动脑筋,只是在交流时把别人的话重复一遍,或用“我和他的想法一样”来敷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要认真设计确实要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交流以外,还需要和独立思考想结合,使学生人人都能动脑、动手、动口,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每个人都经过了努力,才真正会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而且,课堂上,如果教师讲解多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就少了,灌输式教学成分多了,学生的探索交流就少了,但是我们不能让学生一碰到问题就一概不讲,就让学生独立思考。所以,教师要选择好独立思考的时机。当大多学生一下能思考出结果的,就没有必要再花时间独立去思考了,当学生思考有困难时,教师就要适当地启发引导,使学生会想、乐想、创造性地想。同时,教师也应该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该合作时就要合作。1
展示交流,整理归纳:课堂教学是教师主要的、经常的工作,应该看到上课是师生交流的最好的机会。教学活动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是师生双方的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隔离,那课堂教学就达不到目标。从心理学中我们知道,小学生更需要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儿童的年龄特征,从情感上给学生以积极的支持和帮助,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和交流的素材。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内涵感到茫然与困惑,不知道改怎样做。所以,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以前,教师有必要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交流方法和步骤。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难点是责任分工、明确职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的责任分工加强引导和训练。
我校的二十字课改模式是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交流总结、整理归纳、拓展延伸另外我们还应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教学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评价的目的: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评价的内容:全面化。评价要涵盖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内容,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评价的手段: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肯定与赞赏。
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不只是教师的权利,更应是同伴、自我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不再是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
评价的时机:全程化。评价要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而且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主要方面的培养与发展进行持续不断的跟踪和调控。评价时空要从“课堂教学”转变
为“全方位学习”,从注重书本知识转变为注重实践活动。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利。教师可以利用地方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料设计校本课程,把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当地的有关人文社会资料及校本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开发课堂之外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学习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全方位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