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小学科学课改小结

时间:2019-05-15 09:4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林小学科学课改小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林小学科学课改小结》。

第一篇:黑林小学科学课改小结

2006-2007学年度

科学新课改总结

黑林镇中心小学韩华善

由于新理念对我们教学实践中的诸个方面缺失具体的指导性,因此在一些关键的理念没有被实践检验而深刻领会之前,妄加定论,难免会出现表面化的倾向,甚至是误区。基于这点认识,本文仅就围绕新理念,把小学科学课改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有所侧重地谈些思考。

一、关于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和交流。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要实现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但一些教师在定位角色转换时,不适度地由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至上,变成了学生至上,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的科学课堂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的理解是学生是主体,要把学生失去的课堂还给学生。于是,他们开始走到学生中间甚至背后,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甚至是旁观者,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把教学完全放开,不加干涉。这是对教师权威、课堂权威否定的一种表象。

这些观念都有合理之处,但也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尊崇权威并不是没有个性,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保守落后。新理念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这主要是指人格上的平等,可以平等相处,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学生是主体,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是不能替代教师的职责和任务的。教师不能把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而失去其组织引导的职业特性从而走入另一极端;不能一说学生为主体,一说实验探究,课堂就任由学生决定一切,形如散沙,放任自流。事实上,完全缺乏教师组织和引导的课堂简直不可思议。

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科学课堂中,人们更关注到了每个学生,关注到了他们的主体参与,于是“让每个学生动起来”成了我们科学课改活动中常提到的观点。提出“动起来”是因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学科多元目标的培养,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其中科学方法、能力与技能、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主体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动起来”的过程中去体验与感悟。在这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动起来”是必须体现的。这是建立在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学生观的基础上的。

科学课堂的确需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但“动起来”并不等于热闹,热闹也不等于科学课堂。课堂需要主体探究,也不排斥传授、接受,甚至是机械式的科学技能的训练,也需要冷静与睿智的科学思索。它们并不矛盾,是辩证的统一。

二、关于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进行真实问题的学习

好奇、遐想而又喜欢动手的学生极爱上自然常识科学课,因为这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探究过程。由于过去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学会与掌握书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的,所以,尽管也尽量采用探究法教学,但如果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太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教师就开始担心这节课预设的目标能否完成。于是许多探究体验的过程被强令而止,学生也不得不从过程中走出来,和教师一起直奔预设的目标。探究搁浅在任务前,这是很煞风景的,也是大不科学的。那么喜欢上科学课的学生只能遇见尴尬与悲哀。

新理念下的科学课堂将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尴尬。因为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注重的就是要让学生亲身去经历一个个活动探究的全过程,科学探究既是我们课的学习方式,又是我们课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探究”既是方法又是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和主要途径。那么与我们并不陌生的过去采用的探究教学法有何区别呢?过去我们教学中的探究法,其仅仅作为方法,而不是目标。目标是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结论,目标是侧重知识性结论的。笔者认为这是新旧课程区别最大的一个教学理念。

尽管“探究”既是方法又是目标,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和主要途径。但不能放任,因为小学生探究计划性不强,常常随兴所至。需我们进一步辩证认识的“探究”理念还有:探究不是惟一的科学学习方式;探究不仅仅是动手做,方式多样;探究不一定是发现式的;探究的重点不在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也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三、关于发展性评价的问题

在“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以探究为核心”这股课改浪潮澎湃之日,我们的教育评价体制居然几乎未见涟漪。这是我们实施新教学评价理念时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困惑。我们是选择新课程“评价时机全程化、评价方法多样性、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还是关注传统的很难涉及科学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很难包含科学素养方方面面的以知识性为主的“应试教育”?这是我们教育价值取向的问题。当然我们都将选择前者,因为这是课改滚滚向前的潮流!但困惑不得不令我们思考:传统的教育评价体制是否严重影响、阻碍着新理念的推进与发展?

什么是教育评价?它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既遵从了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最大的特征是: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并把它作为评价改革的核心。

在实施发展性评价时,我们常遭遇这样的一种课堂案例:教师频频用夸奖“你真棒、掌声鼓励”类似的方法评价学生,课堂气氛热烈。初听这整齐节奏强的拍掌确实振奋人心,听久了却不是滋味。这种外在的奖励办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预期评价的心理,其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另外小奖品也能将学生的热情推向高潮,但也使人不免担心没有了奖品的下节课怎么上?如果撇开了教学实际一味地强调气氛,那气氛可能的肤浅的、空洞的。因为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要建立在学生学习的过程有发展的基础上。无论是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肢体语言,还是实物性的荣誉卡、小奖品,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恰当的评价结论,随意的激励是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此外,随着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愿望的提高,他们会对表面化、形式化的激励感到乏味,是不利学生自主发展的。

此外,评价仅仅关注某个环节或采取某种方法是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的;评价一定不要拘泥于形式,如硬性规定日常评价的时间间隔、字数、内容、形式等;新的评价方法并不是否定已有的评价方法,如书面的测试;各种评价方法都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必须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应避免在评价方法改革中出现赶时髦和形式化的现象。

学科理念的转变决定了小学科学的课改必然是一种扬弃。我们不能因为改而回避实际与传统,甚至避开规律,矫枉过正。正确理解和把握新理念,继承与发展,特别是辩证地认识课改中的诸多问题,将会使小学科学课改向健康的台阶迈进。

2007.6.18

第二篇:黑林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改小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改小结

作为一名新上任的语文教师,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的潮流中,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我虚心请教,不断探究,致力于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在交流中善于倾听,长于合作,不断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虚心地接受批评,正视自己的错误,乐于竞争,喜欢接受挑战,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迸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是我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思考的问题之一。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参与;教师的关爱、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采用一种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是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很好方法。以下是我这学年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激发情感参与,实现有效互动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时,深深体会到课文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我总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引导学生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多多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人或物去经历、去体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学生资源之间,实现有效互动。

课堂需要充满生机,我就像一个导演在帮助我的演员们更好地表现自己,孩子们认真地读着,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捕捉,努力地去表现自己,我启发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情去表现他们的特点,采用表演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并让学生互相评价。在阵阵读书声中,在句句评价声中,学生们的朗读有了进步和感悟,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悟”和“练”出来的。

让我们珍视“童心世界”的宝贵的课程资源价值,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去学习。

二、关爱、激励、培养自信,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暗示老师,坚定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信心,激发了教师独特的深情,教师掩饰不住深情通过眼神、笑貌、嗓音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唤醒了他们的信心,点燃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孩子们的心中荡漾!自信心就像一个人的耐心、恒心、爱心一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同样需要唤醒与点燃、培养与锻炼、实践与坚持。在课堂上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点燃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它成为一个人可终身受用的能力、品格、素养。

在我们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在和我们班的男生谈天时,我听到有个小男孩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我很笨。”当我初听到这话时,说实话我吓了一大跳,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我们老师平时的不注意,还是„„。于是我又不露声色地问到:“为什么这么说自己?”他说:“我每次考试都考不好,我家里人都说我是猪脑„„”听了孩子的话,我说:“那你自己觉得自己怎么样?”“我说不好。”我于是和他半真半假的开起了玩笑,说:“老师有一个方法,可以检测你聪不聪明。”孩子好奇心马上就来了。于是我说刚才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后面有10个生字,老师给你一中午准备,如果下午我报听写一个不错,我就把方法教给你。”下午一上班,男孩早就等在办公室的门口,一报听写全对,男孩高兴极了„„我乘着他高兴的劲问到,“你还觉的自己笨吗?”男孩害羞的低下了头。我笑着说“其实每次只要你用心去学,老师相信你的成绩一定会进步,你的家里人也会说“我儿子真棒!”„„”

在平时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到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不但有言语的沟通,还渗透着心灵的交融,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变得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思维开放,智慧互相碰撞,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三、采用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实现有效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为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着力采用多元参与的互动评价,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

在老师和同学一次次地评价中,他们互相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在老师和同学的一次次鼓励中,他们互相有了进步和感悟。孩子们从自己情感的投入中,发现了自我,、找到了自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感悟故事中感悟了生活,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亲自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说的道理。每一次评价,都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呈现,使师生、生生在有效互动中增进了了解,形成了积极、友好的评价关系,同时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

课后反思与认知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语文教育是事业,贵在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语文教育是科学,难在持之以恒,求是求真; 语文教育是艺术,美在享受母语,陶冶身心。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用感情去灌溉,去融合,创设更多的有效互动方式,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实现教学效率的高效化.

第三篇:黑林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改小结

兴趣、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改实验小结杨雪

自二00六学年起,我担任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本学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如在教学《认识角》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二..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收银员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2.树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观念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练习

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我在教学“线段”的认识时,如果为了背出线段是什么,画一画线段,那不是难事。但线段的教学,更重要是结合情境,感受线段,理解它的意义,使学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学生得空间观念、观察想像力和探索问题得能力。所以,从一开始用消防员滑铁管引入,到最后小明从家到学校得线路结束,整个课自始至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情境问题密切地结合,使学生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线段以及与线段有关地简单问题。

三.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2..巧妙渗透环保教育,关心环保。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应用题,如书本第67页的试一试:“拿一张纸,对折再对折,折出一个直角”在完成书本知识的教育外,还应该教育学生折完后的纸千万不能乱丢,应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培养。

三.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认识方向”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在地方的”四面八方”分别有哪些物体,加深对方向的理解。在举行这个活动的时候,同学自己比较,互相看,多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的数的位数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再根据位数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所比较的数的大小。教学数的读、写法时,在举几个例子之后,引导学生总结读、写数的法则,这个过程本身体现了归纳推理。

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篇:科学课改小结(定稿)

科学课课改工作总结

佛坪县长角坝学校 闫义兰

小学科学学科的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素质。分组实验以学生个别操作,研究为特点,因而应突出实验研究的探索方法,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小学科学学科的分组实验中教师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组实验的准备上要注意一个“细”字。这里的“细”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要考虑周详,它包括制定实验计划、实验器材的准备、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等。

制定计划应根据学生实验的特点和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把握好方向。实验计划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通过实验要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能力,都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提出不同阶段的目的要求,不能一刀切。由于自然课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所以教师要在实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人人动手,单独操作,便于学生发展智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器材的准备能否到位是决定一堂分组实验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课前教师一定要准备充分。使学生能顺利地进行实验、成功地得出结论,才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指导学生预习和准备是圆满完成实验的重要前提。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有关知识,预习实验内容,初步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和任务,了解实验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只有当学生有了这些准备后,才能动手做实验。而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更是一种有益的工作,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准备工作中学到知识。

二、教师指导分组实验时要注意一个“放”字。学生掌握了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找规律、得结论,不要怕学生不按老师的设计办,只要实验成功,结论正确,方法愈新就愈要鼓励。实验时学生自已准备,挑选器材,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动脑思考、互相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课上孩子们把研究的结果呈现出来,既丰富又有趣,还远超出我设计的内容,他们把玩和学结合起来,兴趣和智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时,教师要注意一个“导”字。当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或观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总结。总结时,要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言,不要简单地让学生翻书,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得出结论。有些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够精确或严密,教师也不要立即否定,也不应强迫背诵书上的结论,而可以引导学生对结论再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尽量取得统一。有创造性发现应及时给予表扬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改论文

小学科学课改教学方法的策略

谢丹凤

【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涉及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小学科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也逐渐受到重视,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使得教学方法的策略选择更加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科学课程逐步取代了自然课程,成为目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基础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科学的未来发展。如何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二、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系统的认识程度不足

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不能与其他教学方法分开,也不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内容的叠加,而是一种复杂的教学体系。在主要的科学教学方法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小学科学的教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能与其他课程独立开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采用简单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表明教师并不能理解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本质。

(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落实不到位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很少创新教学方法。当教师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时,一般很少考虑它的实用性。运用一套方法去教授所有的课程内容,必然会造成课堂枯燥无味,缺乏探索性,其实学生对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看法,小学科学是一门充满乐趣、实践性操作强的课程,他们渴望探知,渴望每节课都能带来不同的体验,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久而久之造成学生科学教育课堂缺乏兴趣,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关注到这些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的创新能力上存在不足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小学科学教育对教师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束缚,创新能力不足,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仍然是照本宣科,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注重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他们来说,完成教学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资源的整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他们很少开展实验操作活动,偶尔的活动也是利用简单、落后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学生已经很熟悉了,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的科学教育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不断寻找新知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去理解和吸收知识,以加深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注重优化科学教育的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学习,同时,教师应还可以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学习水蒸气时,可以让学生对着玻璃或镜子吹气,这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呼出的气遇到玻璃会变成小水珠,教师接下来可以引入气体遇冷变成水珠的原理,既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学习的乐趣,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二)组织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比较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可以发现所学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从而深化自己的应用技能。为此,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总结能力等。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科学知识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知识的联系与差异,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动植物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发育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详细记录,并让他们描述观察到的与书本上学到的有何不同,同时结合其他学科中学到类似的知识,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实际知识与教材知识的比较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对比,可以让学生了解的知识更全面,更深刻。

(三)充分发挥科学实验教学的功能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补充和解释,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理论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多开展实践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教学可以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要让学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参与性。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验探究的乐趣。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实验,让学生操作。实践教学既能让学生学到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值得广大教师重点对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优秀教学经验,加强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法。参考文献:

[1]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J/OL].艺术科技,2012,9.

[2]索南措.浅析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7,(08):99.

下载黑林小学科学课改小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林小学科学课改小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课改心得

    科学课改心得 几年的科学课改实践,使我真正理解了科学课的内在价值,结合近年来我参与小学科学课改的教学实践,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结合学校和地方实际合理开发和利......

    科学课改

    “科学课改”满载着科学教育的希望上路 刘恩山说:“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基本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科学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在教育中体现科学的本质。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

    黑林镇大树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黑林镇大树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开学以来,我校紧紧抓住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际的结合,重建教学管理制度,坚定不移地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

    黑林小学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改总1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改总结 一年一度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完成教学任务,为此,特作本学期的语文课改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黑林小学个人工作小结 杨雪

    个人工作小结 黑林镇中心小学杨雪 一学期很快又过去了,回想一下自己在这一学期中的表现,总的来讲基本表现是良好的,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现总结如下: 勤学自勉,开拓创新。我这人向来......

    科学课改工作计划

    科学课改工作计划 科学教学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展好我校的科学教学工作,特此制定了科学教学计划。本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为我校科......

    科学课改论文

    科学课改论文新理念下的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初探汕头市澄海实验小学林月清新理念下的科学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初探 汕头市澄海实验小学林月清 《科学》作为......

    科学课改总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真地去品味它,的确是如此。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学生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