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论文(最终版)
导语:学校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相对应的一种亚文化,是一个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学校校园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是小编分享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论文一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的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容易走上歧路。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规范,使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对青年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青年学生的思想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健康的校园文化能使“应试教育”真正转向素质教育,有利于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阅读网请您转载分享: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由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学校德育部门是学生德育教育最重要的力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生动性,为高校输送政治坚定,品格优良的学生是德育部门最根本的使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部门完成这项神圣使命的重要抓手。校园文化建设,德育部门有着独特的优势,德育部门是与学生走得最勤,贴得最近的组织,是学校里最富有青春活力、旗帜鲜明的组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凝聚起广大学生,引导教育好广大学生,吸引广大学生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积极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内容十分广泛,需要学校各方的共同努力,德育部门可以立足实情,当好参谋,贴近学生,积极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小组,负责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查,积极为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可以形成由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会成员共同承担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在硬件规划时应力争让每一块“石头”说话。如:可以在教学楼各楼层分别设以“中国传统文化”、“欧美风情”、“星光大道”廊道,通过中国传统修身篇、治学篇,欧美地域特色的文化、名人风采等树立典型事迹典型人物,为学生提供成长动力。每个教室设置班牌,每个寝室设置室牌,让学生自己来给自己的班级、寝室设计大家庭的一片蓝天,积极营造健康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在全校范围内集思广益,收集校园文明标语,让学生在温馨的提示中认识到我是学校的主人。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也要体现人与人的和谐。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可以利用高年级学生的典型示范作用,如建立“学长团”、“学长团反暴力志愿岗”、“学长团小卫士”,定期开展“成长成才”优秀学长与高一新生面对面活动、高年级团支部与低年级团支部结对活动,让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学长们的威信及模范作用,初步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的德育教育机制。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团指导老师,团指导老师由教工团支部的年轻老师担任,指导班级团支部活动,加强了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一直把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勤奋学习、集体利益至上的优良品德作为指导思想,使校园内充溢着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生活更为高雅和谐,更为活跃轻松。把周末大舞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于寄宿制学校可以制定周末大舞台计划,创造性地开展了周末服务活动,由志愿者对活动进行宣传、管理。如:在周末开展校园“跳蚤市场”爱心义卖活动,凝聚全校爱心力量,共同打造温情校园。此外,还可以开展“电影超市”,该活动可以以自愿投票额的形式,并将所获票额收入全部捐给学校爱心基金会。还可以可邀请抗战老人为广大师生讲述当年发生在我们家乡的血色弥漫的抗战故事,对广大学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不仅成为校园文化的受益者,更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寓“博爱”教育、“感恩”教育于文化熏陶之中。
四、把主题班团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学校可以始终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班团课的开展上。定期开设各具特色的主题班团观摩课,进一步深入开展“礼仪教育”、“养成教育”。诸如高一向高二学习的“一岁的距离有多远”、“滴水藏海”等主题班团课,两者相互补充,使班团课更好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实践活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鲜活的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反复体会做人的道理,使学校的办学风格自然内化为学生品格,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差异化优质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如可以开展“增强团的能力,展现青春风采”校园支部风采大赛,挑选出部分优秀的团员为高一新生作报告演说等。当然,真正形成特质的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造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建设完善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精心培育和营造的过程,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服务广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论文二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一、环境育人,凸现教育无穷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石壁、砖壁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走廊艺术,成为孩子们努力攀登的又一高峰。在我们每个班级外面的走廊里,都有一张巨幅照片,那是大家一致推选的“每月之星”。上面有他们的自我简介,更重要的是还有他们获得的一份份荣誉。所以,每每新更换一期,都有同学们驻足欣赏的身影,那是对被选同学的羡慕,也是对自己的期待。校园走廊成了同学们引以为豪的领地,因为在“每月之星”旁边的墙面上,还有属于他们的“名人名言”。每到征集“名人名言”时,每个人都绞尽脑汁,希望自己能成为班级中的名人,就算平时懒于写作的同学也不例外。
2.教室布置,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版块,这些版块上都有不同的名字“优作园地”、“我们的故事”、“成长的足迹” ……学生的优秀作文、成长记录、美术作品在这里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不同的人文氛围。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3.“温馨提示”,是孩子们品德形成的又一途径。走进校园,你会发现门口的草坪上有着孩子们温馨的提示:“建文明校,做文明人。”、“手上留情花自香,脚下留青草如茵。”、“珍惜一份绿,留于千人赏。”、“ 学校是我家,洁净靠大家。”……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良好品德习惯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驻足观赏或嬉戏玩耍时,那些提示语是他们无声的老师,告诉孩子们其实它们也有生命。
二、主题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1.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三月份“学雷锋”活动,四月份“书香校园读写大赛”,五月份“春季运动会”,九月份“庆祝教师节”,十月份“祖国颂诗朗诵”,十二月“冬季三项运动会” ……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每学期看两次电影。星期六还组建了校美术、书法、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兴趣小组。以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展示我校学生的青春活力和无穷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尚师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1.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我们每个星期一坚持组织教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教育理论、常规,使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近年来,我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教;广大干部勤政、廉政,师德师风的主流是好的。
2.狠抓制度和规范建设。明确而严格的校规和校纪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的特点,师生共同制订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校训、校风、校歌、校服等,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严格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坚持开展文明班队等的评比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联系社区,繁荣通小文化建设。
1.学校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同样学校文化也是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带动整个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学校成立了社区家长委员会,成立了家长学校,通过对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沟 通,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及家庭的文明和谐,提升家庭教育效能,从而达到对社区文化的辐射。我们经常组织师生走访社区各单位,同时邀请社区各届代表人物走进校园,为学校作报告、进行法制讲座、交通法规宣传等,以社区文化来推动校园文化,以加强“亲密接触”。校江海小记者则如辛勤采蜜的小蜜蜂,对居委会进行了采访,收获颇丰。同时,新近成立的学校“爱心社”也将把爱心奉献给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
2.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我们学校地处城镇,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十分丰富,为此学校与有关单位建立了联系。同时,邀请市政法委书记担任校法制副校长,定期给家长开展法制教育讲座。
如今,校园文化已经升华为一种全方位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通源小学已经成为充满思想、底气和智慧的校园,通小人的观念、品味、学养……也都在逐步升华,通小文化也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一路进取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第二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平安校园的有效手段。罗田县三里畈初中在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做了多种尝试,其中德育创新活动是我们探索出来的一种新途径,同时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在青少年时期就已基本定型,而初中阶段更是关键,要让他们对社会、对人生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正确引导,树立正面形象,而不是靠采取高压手段来束缚他们的思想,禁锢他们的思维。为此三里畈初中政教处、团委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创新活动。使同学们的身心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深得学生和家长欢迎。
首先,政教处结合团中央在全国开展的“永远的丰碑”的英雄人物事迹学习活动,把革命先烈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件印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同时学校广播台每天播出学生的读后感,“学英雄,比自己”。使学生真正在思想上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同时做一个有理想、守纪律的文明中学生。
我们湖北省是革命老区,特别是黄冈市更有光荣的革命史:红安被称为“将军县”,红安、麻城更是多支红军主力部队诞生的地方,为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历史,热爱家乡,我们学校还特意聘请了“黄冈市老区精神报告团”来我校做专场报告。王绍华同志的精彩演讲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他用生动、详实的事例介绍了红军和新四军在黄冈市的斗争史,其中许多激烈、悲惨的场面让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也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报告会后,许多同学纷纷写心得、谈体会、缅怀革命先烈,学校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在学习革命先烈的活动中,我们还积极组织同学们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而不是把学习放在口头上。学校组织各班成立了“德育创新活动小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还结合学校《铺路石》文学社的刊物,谈理想、谈人生,开展“怎样做个合格的中学生”的大讨论,各班学生踊跃投稿,政教处抓住这样一个有利时机,在全校组织了一次“我为三中添光彩”的演讲活动。让学生先在班上小环境里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再结合全班同学的想法,每班派一名优秀学生到学校参加比赛。学校评选了一、二、三等奖,使全校学生都能以“今天我为三中添光彩,明天三中以我为自豪”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一种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投身环境保护的公益性活动,做“环保小卫士”,学校建立了长效的环保机制,有专人负责校园文明用语,清洁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说脏话、乱丢乱扔的同学进行集中教育,用正面典型做引导,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同时,政教处、团委在全校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由于有竞争、有压力,各班学生都自觉维护本班荣誉,不说脏话,不乱丢乱扔,无形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有益的熏陶。
要想在校园中对学生坚持不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体,为此学校专门投资两万多元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播放优秀文学作品。同时,结合“全国校园文学社五十佳”的《铺路石》文学社的社刊,定期刊登一些优秀学生的典型事例和优秀作文,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洗理,在行动上有榜样可学,争做一个文明、合格的中学生。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用某一种固定的手段来完成,我们三里畈初中结合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的研究”开展了系列德育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相继被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黄冈市示范学校”、“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全校形成了一种文明、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深得各级领导和社会好评。但这只是刚起步,我们决心继续努力,把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是培育人的重要场所,而人的精神世界不是靠外在的强制所驾驭的。因而,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歌、校训、教风、校风,近看影响孩子们的发展,远看关系着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复兴。师生置身于积极向上的氛围里,就会感受到一种美好、一种清新、一种诗意、一种生机、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学生的审美趣味就会不知不觉提高,学生的举止行为才会日趋规范,学生的情感才会不断得到丰富补充。因而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学校特色和师生特点,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精神文化建设,二是物态文化建设,而更重要的应注重精神文化建设,也就是要以精神文化为先。
为什么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是因为一所学校需要一种精神作为支柱,也就是“学校精神”。正像体育竞赛中的“奥林匹克”精神一样,激励、鼓舞师生。学校精神文化应从哪些方面展现呢?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办学理念、校徽、校歌、校训、教风、校风等方面。这诸多方面里,首先要创作好校歌。校歌应是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校训、教风、校风所包含内容总体体现。师生唱响校歌,目的是让师生牢记学校奋斗目标、校训,如何做,做什么,以鼓励师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学校增光添彩。也就是以校歌的感召力 1
凝聚合力,激发创新。其次,要确立符合学校特色和师生特点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校风。并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位置,时刻启迪和教育师生,以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第三,要加强学校传统文化建设。如:艺术节、运动会等,展示师生在绘画、表演、手工制作等方面的才能和特长,全面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广阔的思维方法,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第四,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创办宣传橱窗,表扬先进典型事例,激励争优创先。第五,创办校刊,将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学生的优秀习作等,定期刊发,以促进交流,相互借鉴。第六,设立校园之声广播站,由学校团队部队牵头,选优定期播音,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第七,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篮球、绘画、手工制作、合唱等兴趣小组,分组定期开展活动,让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发展。
另外,要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抓好学校集体意识的培养和舆论建设。可采取对舆论的强化诱导,培养学生向上的品格。也可通过宣传栏、广播站总结优缺点,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生活的努力方向,以强化集体意识,树立主人翁责任感。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校就会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学生就能健康成长!
再者,校园环境建设不可忽视。“只有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的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反映,是学校特色的体现,是育人的基础工程。因此,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落实“五化”,即“净化、绿化、美化、硬化、规范化”。这样才能创设新颖、美观、大方物态文化,给师生以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总之,学校文化建设包含精神、环境两个层面,物态文化属于表层文化,是显性的;而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基础,是内含的。物态文化可以借鉴、效仿,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目标的达成,而精神文化则需要同心同德,需要用心经营,需要积淀,更需要不断向传统内容赋予新的内涵。所以,在抓好环境文化建设的同时,更需要坚持不懈、扎扎实实地抓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校园文化创建,以提升校园静态文化品位,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创新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从而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实施过程要有长远规划,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第四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现代办学品位
校园文化环境是融合教育与艺术的一种会说话的空间,校园文化则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枣庄现代试验学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依托当地的历史底蕴,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一、校园文化的理念引领
校园文化应是全校的精神家园,有足够的心理向心力,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因此,我校深入发掘本乡的历史底蕴,结合当地的来历故事中所蕴含的“勤劳、奉献、智慧、有为”的精神,提出了“立足现代,服务未来”的办学思想,全力打造现代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现代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做现代人,谋未来事”。做现代人是出发点,是根本,谋未来事是归宿点,是目的。当现代人可以理解为:
学校有现代文化。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规划、办学特色,把学校创办成市、省较为知名的示范校,让现代学校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张名片。
校长当现代人。校长具有现代人的气魄,敢为天下先,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在各方面都发挥引领和榜样作用。
教师当现代人。教师具备精深的知识,精湛的技能,精美的品行,成为教育事业的行家里手。
学生现代人。指学生以现代人自喻,树立奋蹄追日月的远大理想,自立、自强、自信,成为有用之才。
二、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要作好师生的向导,更要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一次次活动等具体形质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我校的文化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门文化和橱窗文化。我校的校门顶部用铝塑条造型,外观酷似一个中国现代化的远景展望图。下书“做现代人,谋未来事”鞭策全校师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橱窗文化。学校开辟有“文馨苑”,内容包括“校赋”、“师德铭”、“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八骏图”、“祖国山水画”等,以此教育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以现代人自喻,奋发有为”。还布置了美文展示栏、团队宣传栏、公开栏、作品栏、卫生公布栏、安全宣传栏等,让师生全面了解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教育管理,定期举办橱窗文化展示活动,以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2、墙体文化和班级文化。根据中小学生各自的年龄特点,小学走廊文化以认识各种形态的现代人图文为主,给学生以感观上的熏陶,初步认识到做现代人的精神。中学以现
代社会人的生活、有关现代人格言、成语、俗语为主。这些图文并茂的条幅,给学生以理性的启迪,教育学生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人。学校在显眼的位置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平面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教学楼每层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悬挂有珍稀保护动植物图片和南充历代名人肖像,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班级文化。班主任根据所带班的特点,制定出了风格各异的班训,小学突出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特色。中学突出了立志以远、砺志以恒的特色。每个班级门前都有班主任的照片和联系电话,设置有赠言牌,每周一班主任都要写赠言,给学生以温馨的勉励或劝诫。班内前墙张贴有统一制作的一面小国旗,后墙设置有作品张贴栏,在重要的节日期间或有相关的创建活动期间,各班均要办专刊黑板报。
3、寝室文化和警语文化。突出半军事化管理特色,强调内务整理的四句话:“床上被褥叠方块,床下鞋子排成排。毛巾边缘成直线,牙膏牙刷朝一边。”以培养学生守纪、独立的生活意识。
警语文化。花园、食堂、水池、厕所、活动场等处学校均设置有温馨提示牌,外观造型是二十六个英文大写字母。如“别踩我,我怕疼”、“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等。这
些提示语充满了人性化的语言风格,字句优美亲切,意思一目了然,直入人心,使人看了过目难忘。
4、活动文化。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体育节、大课间活动、游园活动、卡拉OK大家唱,星光大道等,既突出比赛的竞技性,又彰显活动的趣味性,其宗旨是倡导师生同参与,共娱乐,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的情谊,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三、校园文化的互动性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校园文化环境里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体验者,而应是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学校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设置学生文化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展示,亲身体验,真正实现物与人的对话交流。比如在操场开辟美术大课堂,让学生以粉笔作画;在花园里开辟劳动实践园地,让学生修剪花草树木;开放图书室和网络室,创办文学沙龙;征集温馨提示语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来,这样才能让校园文化内容更丰富。
四、校园文化的生活性
故事缺乏曲折的情节变得枯燥,文化缺乏生活的内容显得冰冷。因此,校园文化不应远离学生的生活,更不应是人为的作秀,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我校注重文化的生活性,力争每一幅画、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让学生觉得真
实、可亲、可信。一是变名人名言为教师从教宣言和班级赠言。学校在公示栏公布了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写出一句教育宣言,要求班主任每周在班级牌上写一句勉励的话。二是变名人名画为学生涂鸦,每学期在走廊上张贴学生的书画作品。三是变广播室为文化室,增设好歌大家听、美文大家读、好事大家议等节目,让学生觉得文化是可以品尝的佳肴,可以享受的乐趣。
我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坚持以活动载体为助推,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美化环境为目标,突出校园文化的办学特色、管理特色、教育特色,群体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培植出别具一格的校园现代文化,既有鲜活而深刻的内涵,又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枣庄现代试验学校
张同君 2013年6月20日
第五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正受到教育界的正视和重视,先进的校园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其对于学校师生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正确确立,以及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大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新时期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有着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现状与思考
一、校园文化的定义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体人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而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校园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师生员工的归属感,以及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大环境产生作用。
校园文化的本质意义和最高价值在于促进人格的发展。校园文化具有教育性,对生活于其中的校园人起着指导、陶冶与规范作用。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管理性。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因而它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
校园文化按其质态,可以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次,并按相互间的支配与被支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为基础的同心圆结构。
1、校园物质文化现状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有许多功能,但最根本的是它的隐性育人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既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又是精神环境中各种因素的载体。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渗透着一定的审美文化意蕴,能够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能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目前国内大部分的高校对校园文化的物化形式是比较重视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各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的美化、规范化和教育化方面工作能够重点发展,特别是在教学设备的先进化、建筑设施的完善上取得较高的满意度,但在校园景观建设、数字化建设以及教学设备的开放、学生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方面,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需进一步加强。
2、校园精神文化现状
(1)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从深层影响着全体师生的理想、信仰、意志、情感及行为。
校园观念文化最重要的内容是一所学校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
园文化,但并不一定每一所学校都能形成或凝聚起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成为凝聚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相反,没有提炼出学校精神的校园文化可能是松散的,缺乏凝聚力的。校风校训的确立是一所大学确立学校精神的标志,在这一点上,大部分高校都提炼出了自己的特色,定位了学校发展目标,并反映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来,总体上反映出了高校对于学校观念的重视。
(2)学术文化
学术文化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氛围。正是由于大学的学术氛围及传统,才使得大学得以在某种理想状态下进行深高新类的科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倡导科学精神,重视学术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据某省对该省十所大学的大学生调查数据反映,7.18%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所在高校学术氛围非常浓厚,33.33%认为学校学术氛围比较浓厚,43.55%认为学校学术氛围还过得去,而认为学校没什么学术氛围可言的人数比例仅占13.13%,然而也有3.03%的学生则不清楚自己学校有无学术氛围。也就是说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学术氛围的培养,这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可为国家输送栋梁之材,但总体上现状不容乐观,还有待改善。
学术氛围的营造是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而在这份调查里,学生对于教师看法中,有三成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师整体风貌学问一般、讲课死板,甚至于与学生缺乏沟通、思想死板。而老师则认为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而其中最主要是道德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中,“报答父母、亲人”和“为个人前途和名誉”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是66.89%和67.45%;其次选“兴趣与好奇心,渴望获得知识”和“充分地实现自己的潜能”的分别为46.13%和46.91%;而“取得好成绩,满足自我”的比例为30.53%,此外选择“祖国现代化建设,民族的繁荣昌盛”比例也不低29.29%;而选择“得过且过”和“不想进入社会”共占13.25%。上述数据表明,高校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都有明确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但少部分人的惰性和抵触情绪仍不容忽视,实际上,这是国内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精神层面的问题。“郁闷”、“无聊”这些词一度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口头禅。
(3)文体活动
校园文体活动和校园社团是校园文化(特别是校园精神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形态,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全员参与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它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认识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各种知识的获取与水平的提高。它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精神境界以及健康的评价和判断观念的必要手段。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自己发行的刊物。校园刊物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另一重要载体。刊物的内容偏向、发行数量、质量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文化发展情况。而在发行质量和数量上,大部分学校存在的问题是刊物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学生对学校刊物的兴趣不高。而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和活动的,其受欢迎程度相当高。大部分学生抱着锻炼自己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丰富文化生活的目的参与。其学术性、社会性、娱乐性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缺乏自身特色,缺乏社会影响力,千篇一律,也是社团活动的问题所在。并且过多的社团活动有时不但锻炼不到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会适得其反。
3、校园制度文化现状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框架,制度文化促进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所以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高校在制度上的建设都能够受到学生的认可,新生开学教育、校规、学生手册着一系列制度对于约束和规范学生在校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尤其对于初入学的新生,制度能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使学生对本校有一种归属感。但对于在学生看来校规和道德规范哪个对自身行为约束大这个问题时,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很重视自己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我。但校规对于学生而言,其规范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三、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现状的思考
基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其中反映出来的成果及问题给予我们思考。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我们认为应当抓好以下几点环节:
1、科学地对校园文化的内容进行定位
在确定校园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大学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发展模式。文化的渐进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实现民族的、大学的新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2)根据大学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大学的文化尤其是个性文化。一个大学的文化个性,是这个大学在文化上与其他高校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大学所有,只适用这个大学,是这个大学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纵观国内外的一流大学,都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
(3)在积极构建新的文化体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学校优良传统的挖掘和梳理。传统即是历史赋予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任何文化的建设无不是从尊重历史缘由开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学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审视利弊,展望未来。
(4)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其他高校的优秀文化。对于外来的校园文化,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而应认真鉴别,分析研究,有选择性地吸收。要搞清楚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适用于自己的。在博采别人的长处、精华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一番改造,只有这样才能适用于自己的学校。
(5)着眼学校发展战略,注重培育大学精神。校园文化要配合学校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促进学校发展服务。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大学精神的内容要与学校发展战略相适应。
2、宣传倡导,贯彻落实
(1)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广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使大学内外对文化建设形成共识,使文化传统能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并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建章立规,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高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那种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宣传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责任的狭隘意识,正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2)领导带头,身体力行。大学领导者是校园文化的龙头,领导者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师生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大学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应成为这种价值观的化身,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学校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注重对校园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其次,要表率示范,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都体现学校的价值观。
(3)完善制度,体制保证。校园文化是软硬结合的管理技巧。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师生员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同时,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调整好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和形成文化建设所要求的组织体系。
3、积极强化,持之以恒
价值观、信条、口号、作风、习俗、礼仪等文化要素,是不断进行积极强化的产物。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靠短期突击不但不能奏效,反而是有害的。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少有高校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
四、结语
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既有力地发挥学校组织在高校的作用,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表现、发展自身素质的良好平台,校园文化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载体。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严明的校纪校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即是“天时地利人和”,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将以其裨益为高校的发展进程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