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对认识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地壳和地表形态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是自然地理中关于地形要素的重要内容。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选修的“旅游地理”的地质景观以及“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二).说教材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③.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二、说学情
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任然已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音象、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地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实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视听观察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构思
导入: 从观看各种地形图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增强学生兴趣,也使导入对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导入,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能让地球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态?”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引出板块学说)
①.引导分析照板块分布示意图2-10,介绍板块学说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教师澄清讲解】
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
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
③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通过“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视频,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视听过程,看到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宏观地形(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会依次形成海沟,岛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后再演示东非裂谷的动画,说明板块运动与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大规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沟、岛弧等地貌格局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动画,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学生根据动画及教材讨论归纳,老师点拨总结活动探究1.2.,再归纳总结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的关系,来完成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突破。这里我是采用先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地质构造的概念,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用动画演示直观认识褶皱和断层,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首先让学生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区别,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断层,在演示动画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拓展】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第二篇:2.2 地球表面形态 教案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事物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5.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需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4.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1课时
【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列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
第三篇: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2.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
3.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内、外力的相互作用推动地貌演化的认识,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4.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教学重点:
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
--1--
第四篇: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内蒙古乌海市第六中学
刘琴(章节名称)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学科 地理 授课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上学期 预计课时 2 本案为其中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选用教材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对千姿百态的地形成因的“设问”入题,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然后从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加以展开,分别探讨板块运动、地质构造及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其中,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了解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海陆变迁和板块构造学说,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只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不够。地质构造是学生完全陌生的内容,所以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另外,教材内容较抽象,涉及面广,而且语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图型分析涉及区域知识,对于初中地理基础薄弱的同学,学习难度较大,但本节知识在生活、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所以学生求知欲应该比较强,积极性应该比较高。
教学方法选择
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等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有多媒体设备,教学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关投影片、及视频资料和学案等。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板块运动
地质构造
火山、地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力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投影图片,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2.通过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3.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难点:
1.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投影出不同地表形态的景观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感受千姿百态的地形的同时,再投影另一幅双塔山图片引导学生解决疑惑。欣赏图片,感受地形的千姿百态。设问 这说明地表形态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为什么会变化,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阅读教材并思考、完成学案列表。板书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
投影
提问学生,完善答案。板书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过渡
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之下,地表变的高低不平、千姿百态。那么首先让我们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带着疑问学习板书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讲述
我们已经知道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地壳为什么会运动,研究地壳运动目前比较盛行的是板块构造学说,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投影
基本观点:
(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这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积极思考,了解观点,并完成学案。过渡
了解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下面我们来研究探讨一下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板书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投影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仔细观察示意图 设问
1.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性质有何不同?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结论
六大板块性质不同,有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之分。学生明确板块性质不同。投影
六大板块及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探究思考问题。
思考:1)印度洋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亚欧板块向什么方向运动?
2)上述两个板块的运动造成了什么结果?
3)上述运动使地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分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决问题,并提出分析方法。过渡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会形成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那么一个大陆板块与一个典型的大洋板块相碰撞呢?
投影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示意图 仔细观察分析,探究答案。过渡
知道了板块碰撞对地形的影响,我们再来看一下板块张裂对地形有哪些影响?请大家继续完成下一组问题的探究
投影
阿拉伯半岛卫星影像图和东非裂谷示意图。探究思考问题:
1)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板块?
2)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
3)红海是怎样形成的?
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决问题。投影
牛刀小试:分析地形的成因
积极思考并回答,检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学习目标。过渡
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有重大影响,而我们在野外却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地貌。(出示图片)
投影
褶皱与断层景观图
仔细观察,了解地质构造 讲述
这些都是地壳运动过程中留下来的痕迹,我们就把这种因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地质构造 结合课本,明确概念。板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投影 褶皱形成的动态演示,探究思考问题:
1)褶皱的形成一般受到什么力的作用?
2)岩层受力后,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分别会形成什么构造? 认真观察,探究答案 投影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成因。仔细观察示意图,了解地形的变化。归纳
完善学案内容 过渡
了解了褶皱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再来看断层。
投影
断层示意图及地堑动态演示图,探究思考问题: 1)什么是断层?
2)断层线两侧岩石的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 3)如果断层线两侧岩石的移动幅度很大,上升的部分会形成什么地形?下降的部分又会形成什么地形
4)断层线上的岩石的抗侵蚀强度如何?断层线被侵蚀以后,会形成什么地形? 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过渡
大家想想,我们研究地质构造,对我们的生产、生活究竟有没有帮助?
投影
地质构造规律应用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了解地质构造,如何帮助我们找水找矿、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归纳
设问
板块运动和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缓慢的过程,有没有什么现象能使地表形态瞬间发生改变? 学生积极回答 播放
火山视频资料及地震裂缝图片 观看并思考解决活动问题 板书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结论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小结
总结本节重点内容,理清知识脉络。反思
点评
第五篇: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
齐市第二十四中学
邱 丽 萍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为学生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③.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四、学情
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仍然以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地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五、教法与学法
1.实例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观察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教学过程构思
导入: 从观看各种地形图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从而引出地表形态。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导入,提出问题(1)这些千姿百态的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2)是与生俱来的吗?(3)还是由于岁月的蹉跎不断变化所形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大问题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通过珠峰升高原因的练习引出本节课的第二个大问题: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引出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①.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37页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2-10,介绍板块学说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教师澄清讲解】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③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过渡:板块的碰撞挤压和彼此分离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引出②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 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以4个案例的形式出现分别是(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2)日本群岛的形成、落基山脉的形成(3)东非大裂谷的形成(4)红海的形成
思考: 1)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地中海从
形成以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红海是怎样形成的?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课前布置学生分组的形式查找资料,每一节完成一个案例,课堂展示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成果。
教师以表格的形式,从板块运动的边界类型,形成的宏观地形、相应的图示,实例这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接下来是应用板块构造学说的两个课堂反馈练习。
通过“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视频,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视听过程,看到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宏观地形(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会依次形成海沟,岛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后再演示东非裂谷的动画,说明板块运动与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大规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沟、岛弧等地貌格局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动画,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学生根据动画及教材讨论归纳,老师点拨总结活动探究1.2.,再归纳总结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的关系,来完成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突破。这里我是采用先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地质构造的概念,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用动画演示直观认识褶皱和断层,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首先让学生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区别,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断层,在演示动画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拓展】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课堂总结、课堂练习、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