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课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2.2地理表面形态
课前复习
同学们晚上好!上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相信同学们对该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复习一下:炽热的岩浆冷凝形成了岩浆岩。岩浆在地表一下冷凝成为侵入岩,最常见的是花岗岩。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了喷出岩。常见的有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外力作用,也就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形成了沉积岩。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层理构造,二是存在化石。还有哪类岩石没有说到?变质岩。花岗岩会变质成片麻岩,石灰岩会变质成大理岩,砂岩会变质成石英岩,页岩会变质成板岩。
请同学们看黑板:我们知道,岩浆经上升冷凝形成了岩浆岩,岩浆岩又经外力作用变成了沉积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成为了变质岩。而变质岩又经高温融化成为了新的岩浆。事实上,岩浆岩和沉积岩也会因高温融化重新回到岩浆的状态。岩浆岩也会因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而变质岩在外力作用下会变成沉积岩。这就是地壳物质循环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真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点。新课导入
那么接下来我们做个地理小游戏——猜地形。放松一下好不好?好。规则是老师说一句古诗,同学们猜一猜它描述的是什么地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也就是山地,对不对?下一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平原“它说的是河套平原的景象”好,再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四川盆地。没错,盆地。同学们刚刚已经说过了山地、平原、盆地。在我们的印象里,我国主要有五种地表形态。剩下两种是什么?还有同学记得吗?高原、丘陵。对,初中的时候我们就有学习到,出现这五种地表形态的原因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但是当时并没有对内外里=力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老师讲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老师的意图。没错,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学习一下内外力作用具体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36页,阅读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这一小节,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写标题)
同学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内外力作用分别包含哪些内容?(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回答正确,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的在找答案,这很好,同学们保持这股风气,我们的地理学习就很容易了。现在回归课堂,同学们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地球外部的太阳能。所以我们把影响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具体来说就如刚刚同学们所言,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板书)。内力作用是地表形态的塑造者,它使地表高低起伏:隆起或凹陷。外力作用是地表形态的雕刻者,它使地表趋于平坦:削高填低。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那么内力作用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我们来做进一步探讨。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板书)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我将从板块运动、地质构造以及火山、地震活动三方面来向同学们讲述。同学们先自己阅读这方面的内容,老师先准备一下。(板书加画图)
同学们,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来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它的主要观点是(板书)
1、地球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大洋洲板块(板书)。同学们可以看到各版块之间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线隔开,地图下方对这些分界线有着解释。说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要记住,当我给你一张地图时,你首先要做的是看图名、看图例,有经纬网的要关注比例尺。然后再对地图中的内容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分界线是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未定板块边界以及板块的受力方向等信息。那么什么是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呢?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即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称为消亡边界。消亡边界有两种情况,一是陆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山脉、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等。二是陆洋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海沟、岛弧。如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弧。或者相邻的板块彼此分离,称为生长边界。易形成裂谷、海岭,断层等。如东非大裂谷就是由非洲板块内部张裂而形成的。2.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3 板块内部较稳定 4 板块交界处活动较剧烈。以上就是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喜马拉雅山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来看地图: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同学们可以看出来,这两大板块处于消亡边界,且由板块运动方向可以看出,印度洋板块俯冲亚欧板块,使得喜马拉雅山脉抬高隆起,并且还在增高。这是板块运动带来的地表形态变化。当然板块之间碰撞挤压所形成的不仅仅是山脉,还有盆地,海沟之类的。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不在课堂上分析了。课后练习时,我们再进一步总结,深化理解。大的方面来说板块运动就是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挤压碰撞或者分离。那么小的方面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公路两侧裸露岩壁上。同学们仔细想想,我们通常看到的裸露岩石壁是什么样的?很光滑还是? 是弯曲的,倾斜的。没错,板块运动不仅造山造海,还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痕迹。强烈的板块碰撞和水平挤压使得沉积岩发生了弯曲,形成了褶皱。褶皱是常见的地质构造之一。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背斜,一为向斜。板画。一般来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背斜,中间向下凹陷的叫向斜。同学们注意到老师说的一般来说了吗?事实上还有二般啊。画。同学们你们心中是不是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背斜山变成了背斜谷,向斜谷变成了向斜山?前面我们说过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这里就是这种情况,板块运动使岩石弯曲,形成了向斜、背斜。外力作用对向斜背斜进一步改造,形成了黑板上这种状况。可是外力作用怎么没把背斜山变成大一号的背斜山,把向斜谷变成无底洞呢?同学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隆起的背斜会受到诸如风力流水等因素侵蚀掉,并且拱起的背斜受张力影响,所谓张力也就是两边板块同时作用挤压的力。张力使得岩层疏松,易被侵蚀,从而形成了谷地。反过来说,向斜的岩层是向中间挤压,中间是槽部。两端不断向中间施加压力,所以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向斜是下凹的,容易积东西,像碗一样沉积石土,久而久之就凸起成山了。那么问题来了:当两者外形相似时,我们怎么来区分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始状态的背斜是挤压隆起,表层的物质不断抬高,所以就形成了中间新而两翼老的局面,这是外力作用所不能改变的根本标识,反过来说,向斜中间老两翼新。“中老测新为背斜,中新侧老为向斜”此外,煤石油等是由千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的,与岩石的新老关系密切,有些含有油气的沉积岩层,由于受到巨大压力而发生变形,石油都跑到背斜里去了,形成富集区。所以背斜构造往往是储藏石油的仓库。通常,由于天然气密度最小,处于背斜构造顶部,石油处于中间,下部是水,寻找油气资源就是要先找这种地方。再有水往低处流,所以向斜槽部是很好的储水环境,找水一般找向斜。有同学发出疑问了,煤向斜背斜都可以有啊为什么要在向斜里找呢?还记得背斜山怎么变成背斜谷的吗?背斜岩层疏松,易被侵蚀。煤在这儿容易被破坏,不易储存。所以在向斜里找更加容易。同样,天然气密度小,容易存在顶部,在斜中储存的有。近年来高考考察的内容偏实际运用。同学们不仅要知道褶皱是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将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学习断层。前面我们说过板块运动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了褶皱,那么当板块挤压岩层时的力超过了一定的强度,就会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着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同学们来看39页的图2-16断裂示意图。这种情况就是断层。那么如果两侧的岩层变化幅度较大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来看一组图。板图。我们可以看到图一断层两侧的岩层下陷,中间凸起,这样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呢?高山,山脉,山地。没错,具体的说诸如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寺等。这种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地垒,而图二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叫做地堑。这种地质构造下常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等。上面我们所学习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进行的,在短时间内不易察觉,可有的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确是瞬间就完成了的。如火山地震活动。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0页,结合文字思考一下火山喷发和地震活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改变地形,形成新地貌。影响全球气候,破坏环境。重现生机,火山灰富含能量,使土壤肥沃。
第二篇:2.2 地球表面形态 教案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事物的成因。
3.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4.以流水和风力作用为例,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5.进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发展的认识,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地质构造实践意义的学习,培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需遵循自然规律的意识。3.通过对一些内外力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图片的学习,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4.通过对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②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1课时
【引入新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最好列举学生熟悉的本地的一些例子),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我们看到的这些地形是否以后就不变了呢?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投影资料】资料1: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什么问题?
资料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启发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今天的地表形态,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演化而成的,现在仍在不断
第三篇:《地球表面形态》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对认识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地壳和地表形态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是自然地理中关于地形要素的重要内容。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选修的“旅游地理”的地质景观以及“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二).说教材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③.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二、说学情
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任然已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音象、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地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与学法
1.实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视听观察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构思
导入: 从观看各种地形图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增强学生兴趣,也使导入对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导入,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能让地球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态?”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引出板块学说)
①.引导分析照板块分布示意图2-10,介绍板块学说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教师澄清讲解】
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
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
③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通过“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视频,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视听过程,看到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宏观地形(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会依次形成海沟,岛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后再演示东非裂谷的动画,说明板块运动与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大规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沟、岛弧等地貌格局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动画,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学生根据动画及教材讨论归纳,老师点拨总结活动探究1.2.,再归纳总结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的关系,来完成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突破。这里我是采用先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地质构造的概念,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用动画演示直观认识褶皱和断层,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首先让学生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区别,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断层,在演示动画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拓展】
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第四篇: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反思doc
《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白板课件和引导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测、讨论和整理,体验和感受了探究的乐趣,整个课堂比较活跃。学生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神奇,了解了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明白了影响地表变化的几种力量。学生依据资料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这堂课我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在探究地表形态形成的因素时,先引导学生猜测,地表形态的变化可能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然后就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分析不同的典型地貌形成过程。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一部分分四步进行效果会好一些:一是图片展示;二是学生讨论;三是学生展示分析结论;四是教师的归纳总结。这样目标明确,教师容易调控,学生也缩小了范围,降低了难度。
通过学生的交流,我还发现:在学生合作学习前,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探究的目标:通过资料交流,看看这种地表形态是受什么外力的影响?如何形成的?让学生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交流、展示,或老师补充图片资料,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探究、合作更有效。
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启发、讨论、甚至争论,思维得到碰撞、思维的火花得于闪现,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如果流于形式,就没有多大意义。因此,我们应重视组内的分工与合作,让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又协同配合好,这样才能使活动变得有价值。比如在这节课中,由于有几个小组的小组长没有很好地安排,小组成员间没有很好分工合作,没有及时记录,因此在交流时语言和思维比较局限。另外,个别小组还表现出组长或个别学生一个人唱“独脚戏”,其他同学当陪客或听众这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科学课中应选好组长,重视组内的分工、重视组内和组际的交流与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五篇: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
齐市第二十四中学
邱 丽 萍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思路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为学生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
③.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四、学情
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仍然以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地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五、教法与学法
1.实例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观察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教学过程构思
导入: 从观看各种地形图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从而引出地表形态。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导入,提出问题(1)这些千姿百态的地形是怎么形成的呢?(2)是与生俱来的吗?(3)还是由于岁月的蹉跎不断变化所形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大问题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通过珠峰升高原因的练习引出本节课的第二个大问题: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引出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①.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37页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2-10,介绍板块学说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教师澄清讲解】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③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过渡:板块的碰撞挤压和彼此分离往往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 引出②板块运动形成的地形 这部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以4个案例的形式出现分别是(1)喜马拉雅山的形成、(2)日本群岛的形成、落基山脉的形成(3)东非大裂谷的形成(4)红海的形成
思考: 1)与阿拉伯半岛相邻的非洲板块朝什么方向运动,地中海从
形成以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红海是怎样形成的?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课前布置学生分组的形式查找资料,每一节完成一个案例,课堂展示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成果。
教师以表格的形式,从板块运动的边界类型,形成的宏观地形、相应的图示,实例这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接下来是应用板块构造学说的两个课堂反馈练习。
通过“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视频,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视听过程,看到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宏观地形(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会依次形成海沟,岛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后再演示东非裂谷的动画,说明板块运动与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大规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沟、岛弧等地貌格局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动画,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学生根据动画及教材讨论归纳,老师点拨总结活动探究1.2.,再归纳总结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的关系,来完成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突破。这里我是采用先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地质构造的概念,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用动画演示直观认识褶皱和断层,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首先让学生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区别,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断层,在演示动画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拓展】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课堂总结、课堂练习、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