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行业的竞争力度也在加大,煤矿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对物资供应管理进行改革,论文就新时期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探究
1引言
现代煤矿企业,只有完善物资供应管理,提高物资供应效率,才能让煤矿企业的物资管理科学合理,让煤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升竞争力。所以,物资供应管理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让材料成本降低,并且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利润。让企业内部的管理加强,及时查漏可以让损失达到最小化,煤矿企业的运行主要是物资供应、煤矿生产和销售,所以物资供应在煤矿企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生产发展中能源多样性,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所以煤矿企业要对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把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提升,提高煤矿企业的竞争力,保证自身利益稳固发展。
2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概述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资的供应,煤矿企业的发展亦是如此,所以在发展中物资供应管理是企业运行发展的关键。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发展,随着国有企业转型经营的思想不断深入,也在不断强化,煤矿企业对于物资的采购和消耗,也都变得规范化和制度化。但是在以往发展中累积的问题,致使很多煤矿企业在采购物资方面花费很大的成本,使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有很多的生产加工程序,就需要种类不同的物资,对于物资消耗的数量也是极大的,所以对于物资供应管理要求就十分严格,物资供应不足,就会影响生产的产量,对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是不利的[1]。所以需要物资煤矿企业拥有一套完善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并要把信息技术融合到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储备管理的运行工作中,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企业的开采设备也有较大的提升,煤矿产量也是与日俱增,在煤矿生产中对于物资的需求也就更大,所以老旧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也就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需求,需要强化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
3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问题
3.1物资采购管理不规范
对于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后勤物资作为生产的保障,就需要采购,那么采购管理就十分重要,企业的采购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但是现在许多煤矿的采购管理还是很不规范,不规范的采购管理导致的后果就是让物资采购的成本加大。在物资采购前,需要煤矿企业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和走访,了解市场的动向,对物资的性价比要有准确的认识,显然现在煤矿企业的采购员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煤矿企业对于采购员的采购任务不能做到明确分配,在分发采购任务时,会把一个任务分配给两个人,这样就会采购双份的物资。在煤矿企业采购管理不规范的情况下,就会让整个物资供应管理出现漏洞,造成损失。
3.2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
眼下许多企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管理更加简化,更加透明。但是在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建设,很多煤矿企业没有很好的建设,对于企业的物资供应信息化的管理没有正确的运作方式。煤矿企业在每天的生产生活中,有大量的物资消耗和物资采购补充,每天的信息有很多,并且在不断变化更新,每天的数据信息量非常庞大,如果使用物资供应信息管理就会使解决问题的办法变得简易。建立这样庞大的数据信息库,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显然在建立数据信息库的过程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很大,物资供应信息管理的建设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在建设的过程要设立防火墙,要应用网络技术等,缺少这样专业技术的支持,让煤矿企业物资供应信息管理系统一点价值都没有,难以取得让人满意的绩效[2]。
3.3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人员,在企业运行中他们的作用非常大,如果管理工作人员是一个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那么可以很好地完成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如果管理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技能,不仅不能完成相关的工作,还会对正常的运行管理设置障碍,严重影响物资供应管理强化工作。但是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对现有的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人员也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完成管理工作,要想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得到强化,就必须要让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
4优化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对策
4.1提高采购管理规范
对于在煤矿企业采购管理要进行严格规范,这样才能让物资供应管理完善,对于在物资采购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相关煤矿企业领导要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采购员的问题还是相关技术的问题,要找出原因,并对采购员进行培训,让采购员具备相应的技术,使采购管理变得规范。也要设立采购监督系统,对采购员进行跟踪管理,对采购员采购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在采购的过程中因为客观因素让采购员的采购行为不规范[3]。对于采购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进行货与货的比对,只有进行货物比对才能知道哪家的货物是最好的,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物资,通过不定时的购买测验商家的诚信,可以在确定商家诚信的情况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煤矿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的同时,也为企业的采购节约成本,让物资采购管理更加规范。
4.2完善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
既然发现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完善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让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水平有所提升。对于建设,煤矿企业的领导要给予重视,对于信息技术人才要大力聘用,让专业的人才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防火墙的建设,在信息系统中没有防火墙很容易被病毒入侵,使数据丢失造成损失,也要对信息系统经常保养,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在强化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4.3提高煤矿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煤矿企业物资管理的工作中,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对煤矿物资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必须要提高,这还是离不开煤矿企业领导的重视,煤矿企业领导,要加大对煤矿物资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让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对培训人员严格要求,对于不能在最后考核阶段通过考核的人员,要进行淘汰,只有在有压力的环境,培训人员才会认真努力的进行专业上的学习[4]。煤矿企业领导,也可以考虑在社会上招聘专业的管理人员,这样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更有利,专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在学校多年的学习,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工作可以更快地上手,找出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在以往工作中的纰漏,及时更正,有效地强化物资供应管理工作。
5结语
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足和管理问题。所以要强化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让企业可以良性运作,提高企业效益,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竞争空间。强化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可以减少煤矿生产中物资成本的消耗,对于煤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让煤矿企业的效益大幅度提升,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乔美云.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有效措施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09):59-60.【2】张瑾华.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研究[J].陕西煤炭,2013,32(05):137-138+115.【3】谢建生.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智富时代,2015(03):138.【4】苏俊.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1):61-62.
第二篇:煤矿物资管理论文煤矿经营管理论文: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研究
观音山煤矿
物资供应中心
煤矿物资管理论文
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论文
【文章摘要】作为一个大型煤矿企业集团,每天都会面临物资的采购、库存和供应工作,这些方面如果处理得当就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将会导致物资积压,周转不灵,严重的还会使企业停产。全文结合相关文献对煤矿企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模式进行了浅谈,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
一、前言
煤炭产品成本包括物质消耗、劳动消耗、费用开支等。在煤炭企业建设时期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进行矿井开发和建设。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购进大量的煤炭生产物资。在进行成本控制时,由于前期投资的折旧的摊消、煤炭职工工资以及水电费用基本上是相对固定和稳定的,但生产所需的物资由于受到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及市场因素的影响,常常发生变动。正常的煤炭物资供应管理是对煤炭生产的持续、高效、安全进行起着重大的作用。物资供应管理不单纯是要保证煤炭所需的物资供应,更是必须要以最低成本、以最少消耗、以最大的保证来组织物资供应,物资供应管理与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被看作为煤炭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资供应管理的重要性不亚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工作之一。由此可见,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性质就是为企业生产服务,对于降低煤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观音山煤矿
物资供应中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型。然而,大多数煤炭企业未能及时适应新的形势,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仍以巨大的惯性继续前进。在企业的转型过程中,物资供应管理在一段时期内产生混乱现象。
1、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外国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经营理念的引入,物资供应管理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我国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集团物资供应管理体制都在摸索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模式,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1)煤矿企业集团成立物资供应公司,由煤矿企业集团注入一定数量的流动资金,负责采购企业生产所需主要物资,然后供应给生产矿井等局属二级单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经营买卖关系。物资供应公司一般不再负责管理工作,管理工作由物资消耗单位自身负责。
(2)同时设有供应处和物资供应公司。供应管理和经营分离,前者从事物资供应的管理,后者从事具体供应工作。
(3)煤矿企业集团物资供应处(物资供应部),是煤矿企业集团的职能部门,负责煤矿企业集团的物资采购及供应工作。
(4)一个机构挂两块牌子。既挂上物资供应处的牌子,又挂上物资供应公司的牌子,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种职能,即负责采购和供应,又有管理职能。
(5)煤矿企业集团成立物资供应公司,物资供应公司物资供应人员有原来的供应科室和由矿上收回的供应站人员组成,既负责物资 观音山煤矿
物资供应中心
采购和供应,又负责管理。
2、我国煤炭企业现行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近年来,全国各大煤炭企业逐步认识到物资供应管理在企业生产运营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对物资供应管理先后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力求应用科学先进的物资管理模式,构建科学完善的物资供应管理体系,保证企业物资供应在经济、及时、配套、均衡的模式中平稳运行。
中国前几年处于体制转换过程中,煤炭企业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寻求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期。原煤炭部有专门的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国重点煤矿的物资供应及仓储等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煤炭部撤销之后,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尚没有一个公认的比较合理、规范的模式,企业只是在改革中根据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试运行。因此,也就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做好服务管理定位,职工积极性不高;(2)物资供应管理、仓储管理滑坡;(3)质次价高、账目不清、计划混乱;(4)储备资金大幅度上升;
(5)材料消耗增加,吨煤材料费逐年上升;(6)应急、特种储备不足;
(7)没有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手段。
(8)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不完善,管理成本较高; 观音山煤矿
物资供应中心
(9)企业各部门多头采购,重复采购;
(10)物资采购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不正之风盛行。
三、优化管理模式的建议
针对上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提出一些优化改革的建议。具体建议如下:
1、转变内部人员的供应管理观念
供应商关系管理是对传统文化和官僚结构的挑战,煤矿企业集团首先培植这种合作关系的文化,在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及行动意识中有所体现,企业文化能够影响员工的态度。关系的管理毕竟是由人来实现的,人的态度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不论是普通执行人员,还是高层决策人员,都需要转变意识和态度。笔者建议转变以下思想观念:
(1)转变“物资供应是简单的持币购物”的观念,转变谁都能买的思想;
(2)转变“大库存保供应”的观念,储备“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为适应买方市场的形势,修订储备定额,优化库存结构,市场易购物资实行零库存管理;
(3)转变重供轻管的思想,加强对物资供应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衡机制,供管并重;
(4)转变忽视物资功能价格比的观念,消除片面强调多功能或低价格物思想,即要防止造成功能过剩使物资功能闲置,又要防止追求价格越低越好造成物资功能满足不了需要等两种倾向。做到适质、观音山煤矿
物资供应中心
适价、合适功能采购;
(5)转变被动服务观念,主动与设计、施工、生产等部门衔接,摸清需求,提高服务满意度;
(6)树立供应商关系管理理念,以整个公司长期效益目的,与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只有双方利益都得到保障,才能最终保障自己的利益;
(7)理顺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实施归口管理。规范采购渠道和采购行为,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2、建立三集中、三分离、三加强物流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主要是根据供应链管理原理,通过物流再造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行了“三集中”(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三分离”(市场采购权、监督考核权、质量检验权)、“三加强”(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加强采购合同管理、加强消耗定额管理),在建立有效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央储备、大区布点、集中配送、信息平台”的矿区现代物流管理服务体系。
通过改革原来的物流模式,重组整合内部物流管理方面的入、财、物资源,明确各方面的管理职能,实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制衡,高效运作的目标。变原来的两级采购、两级储备为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把物资公司作为专业化的物流公司,实现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统一结算,降低物流费用,提供高效、快捷服务。把使用单位作为成本管理中心,对物资需求计划的进行编制,对材料费进行控制,对消耗进行消耗定额现场管理,加强材料成本管 观音山煤矿
物资供应中心
理。明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集团公司采购物资质量计量管理、监督检测和资质证件的审查,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合格、证件完备、安全可靠。确定物流管理部门负责调查研究、制定政策、协调仲裁内部物流纠纷,对物资计划、采购渠道、合同、价格、储备进行监督检查,强化考核。同时,建立健全与高度垄断的物流体制相配套的制约机制,即市场采购权、监督考核权、质量检验权三权分立。
3、成立配送中心,实现集中配送
根据当月各生产经营单位需求计划,结合生产消耗规律,定期进行物资配送。对安全生产急需物资,经确认随时给予配送,实现集中配送。成立专门的配送中心,配备了现代化的装卸设备,进行微机管理,实行24小时承诺服务。积极组建了汽车联运公司,积极承办国家三级营运资质,开展煤矿企业集团内部及外部的联运业务,实现储运专业化。
4、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对称
煤矿企业集团要组织人力、物力根据供应链管理思想建立与矿区现代物流模式相适应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系统,达到与上游的供应商能进行信息交流,供应部门各单位和使用单位库存资源查询共享,计划编制与申报,平衡利库,出入库管理,准入商资源库,采购、供应价格的监督管理等全部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完成,确保信息快速、准确,为科学、高效、快捷配送与服务提供保障,充分发挥物流资源数字化信息平台的作用。
四、结束语 观音山煤矿
物资供应中心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本论文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希望本论文为寻求探索一条适合煤炭行业物资供应管理改革创新之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槐林著.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许成平著.最新物资管理全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赵启兰著.企业物流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朱道立等著.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付鹏
2011年11日26 7
第三篇:企业民品管理模式论文
【摘 要】分析了航天企业民品管理所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对航天企业民品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从我国目前状况来看,航天工业是高科技综合性产业,拥有其它企业和部门所不及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设备优势和资金优势。但是,目前大多数航天企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境,民品事业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比较落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落后。对航天企业来说,民品管理改善之时,就是民品效益提高之日。
一、管理落后的表现
当前,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航天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民品管理主要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人才相对缺乏,造成民品发展中的“瓶颈”效应,严重阻碍了民品发展。
二是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和观念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领导干部市场观念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对民品不重视,没有系统的规划,不做长远打算;缺乏必备的经营管理知识,盲目参与经济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是在民品开发中,缺乏科学预测和决策,普遍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少,重复建设多,造成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分散,难以形成集约性战略,形不成具有竞争力的民品规模经济。
四是管理体制制约了民品的发展。没有健全的竞争激励机制,领导干部职责不明,奖惩不严,职工积极性不高。
二、改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不同的管理水平会产生出不同的生产力。例如,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某电子机械厂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一个半导体配电盘装配车间,此车间与美国国内的一个车间的人数相同,装配线采用的技术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日本人按日本的方式进行管理,结果单位时间生产量比美国国内的车间提高15%。这个例子说明,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起着决定作用。当今管理和科技被看作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注重管理是当今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化日益提高的必然结果。航天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利用自身优势,合理地改善管理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活力。
1.解决管理人才短缺问题
航天企业应该重视管理人才,一方面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招纳各级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对原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航天企业要自始至终把培养管理人才,留任管理人才,引进管理人才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把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充实到各级民品岗位,建立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领导责任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策,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人事制度,切实解决好民品发展中的管理“瓶颈”的制约问题。
2.实行柔性管理
日益成为企业管理新特色和主流的企业柔性管理,代表着新技术革命时代企业管理和发展趋势,受到国内外许多企业的青睐。现在,航天民品管理总体上说还是属于刚性管理,航天企业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实现柔性管理,以增强企业的活力、适应力和竞争力。
第一,以对人的管理为核心。注重感情投资,塑造企业文化,推行民主管理,重视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
第二,强调组织的柔性化。由集权向分权过渡,金字塔型向大森林型过渡,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等。
第三,实行“例外”原则。即高级管理人员实行权力下放,把处理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授予下级管理人员,只保留对重要事项(如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的人事任免)的决策权和监督权。这样既有利于发挥下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能使上层领导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
第四,体现战略决策柔性化。增强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法等。
第五,组织生产的柔性化。在制造业中采用柔性生产线来灵活生产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
第六,注重营销的柔性化。利用各种灵活多变的营销方式,吸引消费者,刺激购买,促进销售。
第七,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等使管理具有更灵敏、快速的特点。
第八,追求全方位优质。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全系统的产品开发,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等。
3.大力开展科学预测的研究工作
社会发展使研究对象错综复杂,随机多变,探索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作出科学预测可以避免或降低决策的失误。国内外的一些资料表明,有无经营规划,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十分显著。一般的讲,每年预测费用约占企业科研费用的1%~10%,通过预测开发新产品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预测投资的50倍左右。在我国,科学预测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但已显示其活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必将得到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1)明确民品任务和目标,确定预测期限。
(2)收集所发展民品的资料、数据,预估有可能出现的偶然事件。
(3)选择适当的预测途径和方法。如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德尔菲法”;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依靠专家背靠背地发表意见,各抒己见,管理小组对专家们的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和信息反馈,经过几轮循环,使分散的意见逐步收敛集中,最后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该法的不足之处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而“头脑风暴法”是请一定数量的专家,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状况作出判断。通过专家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组合效应,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果。
(4)建立预测模型。
(5)根据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6)分析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确定。
4.经验决策须上升到科学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更新和产品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面临的市场和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航天企业如何统观全局,在千头万绪中找出关键所在,加快民品的发展,仅靠几个“聪明人”的“拍脑袋”恐难作出正确周密的决策,只有科学的决策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决策可以弥补经验决策的不足,使可能产生的决策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
航天企业要实现科学决策应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一是严格实行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程序一般为: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寻求决策技术和方法;拟定可行方案;分析评估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实施方案;进行信息反馈,追踪调查。
二是依靠专家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
三是领导者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作出决策。
第四篇:职校应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职校应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摘要:现代企业已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在目前社会大背景下,中职学校借鉴现代企业一些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可借鉴的模式和深远的意义。
中职学校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滞后已成为中职学校发展的“瓶颈”,现代企业处在世界经济的风口浪尖,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人才竞争激烈等。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程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现代企业已把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到了战略的高度,其管理经验可供中职学校借鉴。
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效果显著,社会文明与进步要求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越来越规范,并突出实效性。特别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欧美等一些国家的民众对政府的诸多做法提出了质疑,迫使政府职能部门在某些方面加以改变,其中之一即为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效果显著。目前,我国业界一些人士也就政府职能部门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理论,有些地区已将这些理论变成了现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为中职学校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宝贵经验。
两者的共同之处使得中职学校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成为可能。其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人的管理。其二,企业生产产品,中职学校培养学生;企业产品直接面对市场,中职学校毕业生大都直接面对就业市场;企业的产品好,用户才会满意,中职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中职学校办学模式逐渐成熟,“工学结合”、“产学结合”、“订单培养”、“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等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已渐趋成熟,这使得中职学校与现代企业联系越来越密切,中职学校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中职学校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一)人才来源的广泛性
现代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供中职学校借鉴,有利于中职学校获得优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网罗”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中职学校目前最缺少的就是专业技术型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获得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学校员工在职提高目前,国家为中职学校专业技术教师业务提高提供了很多培训与学习的机会,中职学校应抓住这一契机。
人才租赁这也是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尤其对一些国办中职学校来说,编制卡得比较严,人才租赁应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一所中职学校的农学专业可以聘请农艺师为学生实地讲授农业、园林等方面的知识。所以,某些缺口的专业技术型教师可以采用人才租赁的形式补充。
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充实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国家应鼓励一些师范类大学积极开设中职学校急需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以适应当前日益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充实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应为非师范类对口专业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打开一条绿色通道。
就一所中职学校而言,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运。一方面,中职学校应想方设法提高本校专业教师的水平,从社会聘请专业技术型教师,这属于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另一方面,国家政策要向中职学校倾斜,为中职学校获得优秀的专业技术型教师提供政策保障,这才是长久之计,是国家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
(二)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模式
现在,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都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人力资源外包,如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医疗费、住房公积金、后勤服务等,都由专业机构来管理。
现代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采用更多的人力资源外包形式,除企业一些战略性要务不外包外,将职工养老金、医疗费、住房公积金、后勤服务、人员招聘、员工专业培训、新产品研发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的技术项目等交由专业机构来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运作已渐趋成熟,内容也更丰富,并且仍在发展当中。
中职学校可借鉴一些现代企业成功的人力资源外包模式,除一些重要性事务不外包外,将养老金、医疗费、住房公积金、后勤服务、实习基地建设等交由专业机构来管理,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
(三)集思广益,采纳众贤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企业要获得长足进步,单靠哪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而是需要全体员工的合力。成功的现代企业无不为员工创造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企业尊重员工,其表现之一便是把员工当做企业的主人,认真听取他们为企业发展所提的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因为员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之内对于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往往体会得更真切,有着比领导更为深刻的感受。
在中职学校里,每位教职员工除了各司其职外,还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位教职员工都想为学校发展多做一些贡献。要让每位教职员工进一步地为学校服务,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让员工提建议和意见。应建立一种机制,不管是谁,凡是提出了对学校发展有利的合理化建议,都应予以采纳,并根据贡献大小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应鼓励教职员工多发言,多给广大教职员工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能把员工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屏蔽”,争取让每一位员工的优点在中职学校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有利于发挥员工积极性,使每位员工的价值得以体现。
(四)绩效工资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调就是把管理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让经济杠杆起决定性作用,致力于建立一种能把人的问题与商业问题综合起来考虑的机制。
中职学校发展到今天,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要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行绩效工资,用经济杠杆调节教师的收入分配,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使更多有志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优秀人才进入职教行列中,以实现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这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
(五)以文化为凝聚力,以质量求生存
现代企业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在增强员工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中职学校也应建立起师生普遍认同的校园文化,并使其成为全体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当是校训,它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应把校训落到实处,让它融进每一位教职员工、每一位学生的血液里,使它成为中职学校前行的风向标。
企业领导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直接影响着广大职工。企业职工生产出了产品,消费者会有一个反馈,从而消费者对企业有一个认知。
在一所中职学校里,校领导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等也直接影响着广大教职员工,教职员工会将这种影响传递给学生。学生到了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就会对培养他们的中职学校有一个认知。河北邯郸雪驰集团“人诚品真”的企业文化成就了一个全国闻名的品牌。这里面既诠释了雪驰人自己所认同的企业文化,也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一个现代企业要实现发展,就要实现企业职工素质与产品质量双过关。同理,一所中职学校要实现发展,也要实现教职工素质与学生素质双过关。
总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较灵活,内容丰富,应变性强。中职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整合人力资源,并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源,以期实现中职学校长久、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生产的是产品,中职学校培养的是学生。中职学校不能急功近利,要有更大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篇:打造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创新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打造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创新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摘要:介绍了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的要素,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关系,以及“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运行机制。
关健词:企业管理;安全文化;约束要素;运行机制 1前言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永恒主题。安全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并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尽管如此,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很严峻。本文试图从打造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入手,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达到安全文化建设同安全管理的有机结合。
2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分支。它更偏重于生产领域的经营活动和劳动过程的安全文化。它是对安全价值观的肯定,是对安全 职业道德等。它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安全文化物资层和制度层的基础。
(2)制度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企业职工和企业组织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它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
产经营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安全行动准则。
(3)物资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部分,是企业创造的器物文化,是精神层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企业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安全审美意识。
企业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资层是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的。精神层是物资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资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物资层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资载体。随着安全文化建设的推进,现代化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在其建立和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和依靠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威力。安全文化成了刷新煤矿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成了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我们都会认识和体会到,安全生产的实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从事故的成因看,当劳动工具、设备存在安全缺陷和工作环境存在不安全隐患,而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没有遵守操作规程,就容易发生事故。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事故。当设备存在的安全缺陷和作业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加以解决和消除,实现设备和环境本质安
全,就不会因人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当安全技术措施解决不了威胁安全的问题时,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规范职工行为,从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入手防止事故的发生。企业安全文化和企业安全管理就是弥补了安全技术措施在预防事故方面的不足。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职工参与安全
管理的主动性,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由此可见,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出发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经和保证。
3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的关系是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企业安全管理是指物质方面的东西,企业安全文化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在现代安全管理中,主张把管理的着眼点转移到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上来,即我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这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宗旨是相一致的。但管理毕竟需要通过制度和手段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它同企业文化的建设又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二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因此,应正确认识和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他们的共同点,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安全生产。
(1)把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约束要素,使之成为职工自觉遵守的准则。一个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都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并通过行政手段和加强教育,使之成为广大职工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
准则实际上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观念和意识,增强其素质,使之共同达到安全生产中规范自己行为的目的。所以,我们在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并把它作为企业安全文化的约束要素。在当前众多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应特别注意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健全新的规章制度,并及时修改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2)在企业安全管理的着重点上达到安全文化建设同安全管理的有机结合。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在培养人和规范人的要求上是有区别的:企业安全文化在培养人和规范人的行为上采用普遍教育的方式;而安全管理在规范人的行为上则是通过上级对下级的层层约束,下级对上级的层层负责来实现的,这是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我们在推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找出他们之间的共性,使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达到规范人的行为的目的。比如,企业每年都要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制定出安全奋斗目标,确定安全工作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并围绕目标和重点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那么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也要以企业的安全目标和重点作为自己建设和发展的依据,把安全文化的建设融入到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去,并注意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建设培养人、塑造人的优势。在二者的共融中,一方面充实和完善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另一方面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又反作
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发展和进步。
(3)要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个深层次的管理文化。市场经济的特点给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带来了新的影响和变化,给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安全工作不仅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也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必要条件。具有“大安全”的不可动摇的地位。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安全工作应超越就安全讲安全的浅层管理模式,摒弃安全就是事故与非事故的狭隘认识,应站在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并将其做好。其次,要认识到安全文化是创造本质化安全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实现安全生产不仅仅要靠科技、靠装备、靠管理,更要靠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人,靠人的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意识。制度再健全、装备再精良、技术再先进,没有人的积极响应,也产生不了最理想的安全效果。安全文化视野中的人,不再是传统安全管理中的劳动力,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有生活信念、有个人价值取向的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丰富创造性和无限潜能的人力资源。这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基。
(4)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构筑安全文化运行机制。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安全管理新思想、新方式,它侧重于人的安全观念、意识和态度。因此,要牢牢抓住“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这条主线,要牢牢把握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多层次的动态需要,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作为“安全 与企业实现生产经济效益价值统一起来;把实现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与“人权”统一起来。使每个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得到尊重、承认和发挥,从内心激发产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和重视安全、献身企业的敬业精神,以此培育和启发人的自发的安全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安全文化深入人心,筑起牢固的群众安全生产基础。企业的安全管理千头万绪,其核心是人的管理。人是生产经营中的主体。资金、物资、设备要人去使用,生产过程要人去完成,安全生产要人来保证。在一个组织的一切观念中,人的观念是最重要的,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安全思想和安全管理模式,也就会造就什么类型的安全文化。为此,作为一个煤矿企业,就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打造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以此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4结论
企业安全文化可以补充企业安全管理的不足,就像安全管理可以补充安全技术的不足一样。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决不应该是一种空中楼阁,而应该紧密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实践活动,结合企业的安全管理,不断深化,不断升华,不断创新,并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