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摘要] 教育科学精神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其突出表现是:教育科学意识淡漠,教育求真精神贫乏,非理性教育大行其道,否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培育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需要重建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独立人格,加强教育科学意识、辩证思维和理性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 中国教育;教育工作者;科学精神
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我深感中国基础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而很难自拔。中国基础教育如何才能走出应试教育困境,而步入素质教育的坦途?这固然需要一系列体制和制度的变革,更需要呼唤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综观学者们的研究,在我看来,科学精神就其内涵来讲,大致包括求真、探究、怀疑、实证、理性等精神。简言之,求真精神,就是相信系统科学的真知识,遵循科学规律;探究精神,就是永远要对新鲜的事物敞开心灵,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容纳新的观念,探讨新的奥秘,追求新的结果;怀疑精神,就是既绝不相信权威,也绝不无条件的宽容;实证精神,就是任何科学知识都要有证据做支持;理性精神,就是要用严密的逻辑对证据进行分析和推导,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选择最合理、最可能的一种。由是观之,中国基础教育是何等地缺乏科学精神,重建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又将是何等地艰难!
一、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匮乏的表现
(一)教育科学意识淡漠
教育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领域。正因如此,近年来,人们愈来愈大力倡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之相适应,支持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教育科学,无疑应该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占据应有的位置,但事实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在我国教育界,排斥教育科学,不相信教育科学,甚至否定教育科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学习教育科学。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教书的,又不想当专家,所以学不学教育科学并没有多大关系。“我把书教好就行了,学那些玩艺儿干嘛!”——这种观点与梁启超先生当年批判过的“只有理科、工科的人们才要科学,我不打算当工程师,不打算当理化教习,何必要科学?”的论调,是何其相似!
二是不相信教育科学。我国教育历来具有强调“苦学”的传统。近年来,伴随着升学竞争的日益加剧,通过肆意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而要成绩、要升学率的做法,更已成为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不二法门”。其实,从整体上说,我们的教育不会因为一天让儿童学习12个小时,全社会的升学人数就会增加;也不会因为让儿童按照国家规定的正常学习时间学习,全社会的升学人数就会减少。不料,有人却振振有词地宣称: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全社会的孩子我们管不了的,我们不学12个小时,正因为那升学的人数不会变,所以就会有学12个小时的孩子顶上去了,对于社会来说,你的孩子上学还是他的孩子上学都一样,人数而已,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全部。听到这样的话,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面对这种声音背后传递出来的为了应试教育只相信时间加汗水,而否定国家课程方案、否定教育科学的做法,我内心的痛处简直无处言说。
教育缺乏应有的教育科学意识,直接导致了在教育系统内部,愈来愈多的人日益变得根本不再遵循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规律,单靠无限度地延长学生的校内外学习时间,来片面搏取“升学”功利。这种做法,给学生带来的后果究竟是什么?表面看来,似乎只是学生身心素质的下降;其实,更可怕的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空间的丧失殆尽。
(二)教育求真精神贫乏
1922年8月20日,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应当时影响颇大的学术团体——科学社的邀请,在作题为《科学精神与东方文化》的演讲时,曾对科学和科学精神作了如下界定:“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对于这句话,他作了三层说明:第一层,求真知识;第二层,求有系统的真知识;第三层,可以教人的知识。在这里,显然,梁启超先生把“求真知识”看作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义。当代学者、上海师范大学的柳延延则进而追问:在西方学者的心目中,科学精神的精髓又是什么呢?对此,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比较共同的观点是,首先是对宇宙万物之“发生”的惊讶心态和由纯粹的好奇心所驱动的一种探究精神。柏拉图认为,思想起源于惊异。由此导致了一种追求高于具体经验的、普遍的、理论的思维倾向和逻辑的思维方法。从毕达哥拉斯到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人倡导的这种精神通过文艺复兴在欧洲复苏而绵延不绝。科学的活力,就在于它具有一种自我改进的机制。正是理性批判精神,将科学与伪科学划清了界限。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将“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称作科学家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无疑,具有探究和怀疑精神,是个人或社会具有科学精神的重要标志。
如果按照科学精神的上述要义来评判我们的教育,那么,究竟到哪里去寻找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今天,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自觉主动地探究教育的规律呢?我们可以看到,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与同时从事教育研究的人不但不成比例,反而还总有一种反对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的倾向,名之曰:当老师的教好书就行了,搞什么研究!以至于不少地方在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正在有意无意地淡化对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要求。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究竟有多少人从内心里真正否定或怀疑过那种仅仅单一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合理性呢?是否自觉追问过这种“教育”果真能为我们的国家带来竞争力吗?事实上,不仅没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怀疑这种“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反倒有为数不少的人在为这种已经严重异化了的“教育”的所谓“合理性”百般辩护,什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辩证统一的”,等等。
教育缺乏求真精神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根本没有教育效率意识。而教育效率意识淡漠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课内不行课外补,校内不行校外补。其结果:效率不高就要增加课时,增加课时就要拉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学习疲劳,越疲劳效率越低,效率越低越增加课时,如此恶性循环,致使基础教育陷入了“靠时间加汗水”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就这样,一味机械地做,做,做……最终让学生陷入了做不完的作业之中而喘不过气来。
(三)非理性教育大行其道
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理性精神的体现,凡事要讲道理,要讲事实,要讲根据。可是,多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却被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浪潮所左右了。各色人等都在狂热地片面追逐所谓“升学率”,一切都只是围绕着升学率转。其结果就是,所谓“升学率”已经距“科学”二字的内涵越来越远了。今天,如果我们把许多人仍在津津乐道、沉湎其中的不计代价所获取的所谓“高升学率”政绩,放在科学发展观的放大镜下去审视,那么,这种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牺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来的高升学率,到头来,大学毕业后又大量的找不到工作,让那些付出了沉重代价的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家里待业,这样的高升学率,我们有什么资格炫耀和骄傲呢?
我曾经提出,教育应该拥有自己的独立性,教育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跟随在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后面,教育不能无原则地盲目屈从或迎合社会(包括学生家长)的某些并不合适的压力和要求。对此,有人质疑,认为这不是一线教师和校长能支撑得住的。其理由是,如果我们不去迎合,就难以得到地方行政部门和学生家长的认可,这也就无法保证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恶性循环就会成为必然。应当承认,这种观点是很具普遍性的。在教育内部(甚至是部分领导层中间),不就有这样一种貌似“理直气壮”的论调吗?——“不管这改革,那改革,升不上学的改革就不是好改革”,等等。由是,我们不禁要问:在我们今天的所谓学校教育中,究竟还有哪些方面尚未被这种极端功利性的“升学主义”所俘虏呢?正是在这种非理性思潮的弥漫之下,甚至就连“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崇高教育理念,也被简单地曲解成了“不让一个学生升不上学”了!所以,今天,我们是不是应当把社会各方面津津乐道的“升学率”也放在科学的天平上去称一称:教育,如果剥离了“升学”的外壳,那么它对于学生生命的真正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量事实一再表明,这种急功近利的学校教育,只强调书本知识的简单堆积,频繁的机械考试压抑着学生天性中原有的好奇精神,导致学生仅仅对书本学习的关注而远非对知识的内在渴求,以至于根本无法从读书本身体验到求知的乐趣,而只是迫于升学的压力而不得不一味地去进行条件反射般的机械学习。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早就一再告诫说:人们应该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现实,却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就是不断用这种短视的功利性“目标”来诱导甚至逼迫学生苦读书。在我看来,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育行为,扼杀的绝不仅仅是学生的童年,而且是学生的个性;绝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未来,而且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如我国著名学者钱理群所指出的:应试教育的本质就是急功近利,而不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我认为,此言说到了根本。就算是上过大学的人,又有多少不是在就业之日、评定职称、课题研究交付鉴定之时,便关闭了每一个接受新知识的毛孔,开始按部就班地过所谓“轻松自在的新生活”呢?如此,我们怎么能指望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能够真正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呢?由此而言,那种不顾孩子的天性,肆意剥夺孩子的童年,以牺牲国家的未来为代价,被非理性思潮所操纵的“应试教育”,难道不应该痛加批判,不应该被我们所彻底抛弃吗?
(四)否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既有社会决定的一面,教育也有超越社会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教育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有推动自身进而推动社会变革的一面。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教育改革与发展有自己的主体性,有自己的内部变革机制,这就是教育界的自我创新精神。
但是,正像前面所指出的,对于“教育有自己相对独立性”的观点,有人并不赞同。为此,他们还引用了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观点来加以论证。即,研究教育问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混淆“应该是什么”和“事实是什么”两类命题,它把教育从时间和地点的条件中抽离出来,一开始就去问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却忽略了儿童实际接受的教育。社会学探讨教育的视角,是把教育当成一种社会事实,事实不是一块可以随意涂写的白板,而是一种无法随意创建、毁坏或更改的既存现实,人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学会理解教育体系,了解教育体系的性质及其赖以存在的条件。每个社会都有一种能够在个人身上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的教育体系,它不是我们个人创造的,它是共同生活的产物,表达了共同生活的需要。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为他生活在社会之中。那么,借用这样一个社会学的基本命题,也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教育之所以是中国的教育,只因为它是中国的体制、制度,特别是中国国情的真实反映和无奈挣扎。
还有人认为,天下父母哪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成长,可是社会的主导力量是学得好的才是好孩子,而且这个思想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根深蒂固。教育的独立性很难,就像现在对教育的评价还不就是学校考取了几个重点高中或大学,升学率是多少?所以这个问题,是每个家长的问题,是教育界领导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认知的问题,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涂尔干的观点并没有错,但他却是从社会学家探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而言的。也就是说,他更多地是从教育受社会决定的视角来探讨问题的。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恰恰在于他没有看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而如果我们否定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那么教育就势必完全变成了社会的附庸,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否定了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依此类推,如果我们把教育改革完全推向了社会,社会不变革,教育改革就无法进行。这样一来,教育就只能在社会的制约下永远发出无助、无奈的悲鸣和呻吟!而在这种声音的主宰下,我们又到哪里去寻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创新精神呢?
在科学精神如此贫瘠的教育土壤中,我们究竟如何才能突破畸形的功利化“应试教育”的重围,真正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中国教育界应该掀起一场教育科学精神的启蒙!
二、建构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国学者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在最大范围内建立起一种人类追求知识的求真、求是态度和理性觉悟,让人们的精神境界超乎于日常俗态生活和功利氛围之上。我认为,教育战线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着力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科学精神:
(一)重建教育工作者的独立人格
2005年,有位来自我国香港的经济学家曾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由此,引发了经济学界的一场争论。其实,这场争论的意义,不在于中国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经济学家,而在于反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具有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人格。
2003年10月,我到北欧考察教育,欧盟对教师提出的职业要求有一条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教师是引领社会前进的人。在我看来,要建构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首先要培育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独立人格。中国的教育工作者要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没有思想,就没有自己的独立性;没有理想,就没有自己的追求;没有社会责任感,就没有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有理想,不是让你包打天下;有责任,不是让你承担一切。我非常欣赏著名科学家李开复博士在《与未来同行》一书中讲的三句话:要有勇气改变你所能改变的,要宽容你所不能改变的,要有智慧区分二者的不同。
(二)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意识
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一方面,要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基本的人类科学知识,让教育工作者分享人类科学发现的伟大成果;另一方面,要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人类科学发展史,让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人类科学发展史,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是如何推动人类科学发展的。
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扎实丰厚的教育科学素养。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教育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几千年来,人类在教育实践和对人的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智慧和心理科学知识,学习、继承、弘扬这些智慧,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走进教育的自由王国的必由之路。其次,教育工作者要相信教育科学,尊重教育科学,实践教育科学。教育工作者要走出依靠时间加汗水来提高教育质量的怪圈,要依靠教育科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坚定不移地走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之路。
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教育科学。如果说,人的真理性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话,那么在教育科学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人,非教师莫属。但是,广大教师在拥有教育实践的话语权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掌握教育科学的话语权?这个话语权为什么长期由专业教育科学工作者所占据?一言以蔽之,是教师自己拱手让出了对教育实践的研究权、反思权。人们总认为,教育科研是专业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事。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观点。实践者和研究者的这种分离导致的结果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走上分裂之路的根源所在;也是教育这个职业的专业化属性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见,把教育的研究权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研究者!这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意识觉醒的根本途径。要让教育工作者成为真正的教育研究者、教育探索者,让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和探索中,去体验人类科学精神的真谛!
(三)培育教育工作者的辩证思维
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当前中国教育工作者最缺乏的科学精神之一就是探究意识、创新精神。这既与教育工作者创新人格的缺乏有关,也与辩证思维的缺失不无关系。我在组织实施创新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深感我国教育工作者常常以一种绝对化的、甚至僵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比如,谈到教育创新,谈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人认为:如果一周15节物理课,老师又有多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怎样落实在课堂中?研究探讨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在哪里固然重要,可不改革高考制度,我觉得思想基础再好,创新也很难取得大的实效。我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所有的办法都是孙悟空,唯有高考制度才是如来佛。教育工作者不改变这种僵化的绝对的思维方式,不树立辩证思维方式,就走不出应试教育的困境。教育中的科学与人文、理性与情感、当前与长远、教与不教、先教与后教、德育与智育、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学习内容多与少、丰富性学习与单一性学习、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作业的多与少、习惯与学习、苦学与乐学、学习与锻炼,等等,都是具有辩证性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间,你如果能做一个有心人,你如果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和探索,你就会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到自己教育教学改革的自由空间,你就会逐步走进教育创新的自由王国!因此,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只要懂得了教育的辩证法,都能在既定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教学条件下,找到自己教育教学创新的自由和空间。总之,教育工作者应该到教育的辩证法中去寻找教育创新的自由度。
(四)培育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
功利主义是科学精神的大敌。台湾著名学者吴大猷先生曾指出:虽说科学发展的结果,有可能极大地改进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科学研究人员的出发点,却多不是以物质的收获为目标的。也就是说,科学追求的是事物的根本道理,它决不讲求实用,但事实上却可能无所不用。他还进一步认为,中国把“科学”与“技术”合称为“科技”是“一种不幸”。因为,它把两个概念的区别暧昧和模糊化了,从而用“致用”代替了“求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巨大差异被人所忽视,这种忽视的后果是,人们常常把权威的原则、功利的原则,推移到“科学”之上而成为所谓“科学的原则”:有用即是真理,对于科学研究的项目无利不干、小利小干、大利大干。实际上,这些都是“技术原则”,而不是科学原则。
培养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就是要呼唤教育工作者理性精神的回归。理性精神的要旨是独立批判精神,它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能用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审视教育现象,来反思教育实践,来确立自己的教育理想。当然,我们呼唤教育工作者的理性精神,绝不是要反对学生升学,反对学校追求升学率。为此,我们郑重指出: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只要升学率,而不要学生童年的错误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仅仅把升学看作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而牺牲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错误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为了追求升学,而把教育只当作传授知识和应试技能训练的场所,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违背国家课程方案,靠加班加点,靠苦学、死学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不顾学生实际和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否定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和职业性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的权利的错误做法。
我们呼唤教育的理性精神,不是反对学生升学,而是要反对那些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进而否定教育的独立性,否定教育创新的可能性的错误论调。
为此,我们郑重呼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对于教育思想,多一点独立性,少一点盲从性;
对于教育认识,多一点理性思考,少一点心浮气躁;
对于教育实践,多一点科学意识,少一点盲目蛮干;
对于教育改革,多一点积极进取,少一点无所作为;
对于学生发展,多一点长远考虑,少一点急功近利;
对于学生生活,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分数歧视;
对于学生未来,多一点“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宽广视野,少一点强行驱使“千军万马都过独木桥”的狭隘观念。
第二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推荐)
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合作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很少经历过艰苦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创业的艰辛。一些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追求时髦、比阔气,任意挥霍父母的钱财。据了解,有的学生每月花费六、七百元,有的甚至更多。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比如让每个学生回去了解父母亲辛酸的创业史,了解他们的艰辛的奋斗史,学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对父母的责任感,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据说,目前一些大学生最崇拜的偶像是比尔 盖茨、李嘉成等,其实,中国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向比尔 盖茨等学习,学习他的奋斗精神,那整个民族就有了希望。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多次发表讲话,煽动整个英国要奋斗,超过他的维多利亚时代,激发英国国民奋斗。的确,一个民族只有奋斗,才有希望。我们培养的是未来世纪的接班人,育人是我们的宗旨,只有让学生先成人,然后才能成才。有了奋斗精神,生活上就能够艰苦朴素;有了奋斗精神,学习上就能够奋发进取。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奋斗精神、合作精神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也是一个健全人格的标志。
各科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德育的渗透。政治课上,可以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的教育,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历史课上,可以通过中国近代史的教育,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语文课上,可以借助一些优美的课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比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谈谈对老鼠的看法,大多数同学都说老鼠该打,并列举了一系列该打的理由,有的说老鼠偷粮食吃,该打;有的说老鼠偷油吃,该打;另有一个同学怯生生地说,那一群小老鼠多可怜呀,大老鼠偷粮食是为了养活小老鼠却要挨打,人类尚且有母爱,那老鼠为什么不能有鼠爱呢?再说老鼠偷粮吃是为了维持生存,它并没有危害人类呀,人类尚且知道要求生存,为何老鼠不能呢?如果说老鼠该打的话,那么,那么多动物被人吃掉,人又该怎样呢?这里且不说这位同学思维独特,单从人性角度来看,便能看出这是人性的复苏,从这里也可看出人类的美好情感,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加以否定,因此我对那位同学加以赞扬,那位同学也乐滋滋的。其实,尊重人性,对人格的发展有利。可以说人最可贵的品格就是人性。
第三篇: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衡南县三塘完小 蒋朝阳
著名科学家杨振宇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宇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是因为: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使得“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三、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提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筋,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三、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詹天佑》时,提出这些问题:①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物?②清政府为什么要修筑京张铁路?③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④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⑤问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简单,没多大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出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1、对题目提出疑问。《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詹天佑》中对“藐视”、“回击”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
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不说成“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难忘的泼水节》)
6、对打比方提出疑问。如“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三味书屋》)“字”为什么会又像花骨朵,又像火把呢?
7、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
8、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在好吃,苦味很浓?伯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
9、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导?
10、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得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已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自主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衡南县三塘完小 蒋朝阳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大纲》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结尾发散式——激思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教学中,在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开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我教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一夜的工作》通过描述周总理劳苦的工作和简朴的生活,满怀深情地赞颂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工作,该有多少事可以大写特写啊!然而,作者只截取了一个片断,以小喻多,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出总理的为人了。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应该从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体会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我提示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说:“同学们应该还记得课文描写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场面吧!为什么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同学们联想一下《一夜的工作》中的总理,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用美好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使得同学们思路大开,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周总理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只求贡献不求享受,的确是新中国的好总理;也有的说:周总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
二、回味式——激情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结尾时教师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情感,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我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在结尾部分我作了如下处理,我问:“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学生回答。此时,我出示了邱少云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一边播放着英雄曲的激昂调子,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的纪念碑。
这样的结局,设计了音响、图片,化静为动,挖掘内涵,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发展了能力,还给学生以灵魂的洗涤,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也就是说,讲读一篇课文,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
三、延伸式——激趣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作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学生所知甚少,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拓视野,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也可以在课终进完成。
例如《少年闰土》一文,它是从鲁迅的小说《故乡》节选出来的,课文描写了一个健壮朴实,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结束教学时,我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指导他们去找《故乡》争取阅读,了解全貌。又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使同学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痛恨。再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课后我布置同学们以6—8人小组排演课文剧,在班上表演,并选出优秀的一队,老师再作辅导,无论从道具到音响,舞台设计等都作精心的编排,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此举轰动了全校。同学们通过朗诵表演,使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总之,课终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无非是因文而异罢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结尾搭桥铺路做得好,处理灵活,课内外联系紧密,就能使语文教学低耗高效。
第四篇: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据报载,著名科学家杨振宇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宇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是因为:
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如何培养学生质疑
问难的能力呢?
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探索属于读书,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体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有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提出这些问题:①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②列宁为什么化装成割草工人?③列宁锅里煮的是什么东西?④列宁为什么要隐藏起来?⑤为什么要盖个人字形的草棚,而不盖其他形状的?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幼稚,无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出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如在《“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我向学生示范质疑①“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一句中,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②“只容得下一个躺在里面”一句中的“躺”能否换成“睡”字?讨论之后要予以小结:可以对词语的运用和选择提出疑问。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字、词的运用,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词句的好习惯。经过老师示范和小结后,学生再读此文,发现了新问题:“隐藏在圣彼得堡西北的拉兹里湖畔”一句中的“隐藏”能不能换成“躲避”?“他埋着头”一句中,为什么不用“低”字,而用“埋”字。
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
1.对题目提出疑问。如《劳动最有滋味》——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中对“隐蔽”、“化装”、“躺”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
1年的泼水节”?
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不说成“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难忘的泼水节》)
6.对打比方提出疑问。如“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三味书屋》)“字”为什么会又像花骨朵,又像火把呢?
7.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 8.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在好吃,苦味很浓?伯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
9.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
导?
10.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11.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如为什么水中的石笋在阳光照射上能像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不同的色彩?(《五彩石》)
12.对景物的描写提出疑问。如《曼谷的小象》一文中,为什么要先描写
近郊的景色呢?
13.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五彩石》一文中,为什么
第一段要写传说中的瑶池。关于释疑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地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已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问题,层层剥笋,启发
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自能读书”迈进起着
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第五篇: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论文
摘 要:现在的中学生,处于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又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因此,在许多新事物、新知识上,远远优于教师。在此情况下,我们还用过去信息不对称时的做法,拿着参考书的现成结论来束缚学生,只能压抑学生的求知欲,限制学生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思想上形成惰性,我们的教育结果,只能培养出一群精神侏儒,培养出一批驯服的思想奴隶。为此,作为教师,要努力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加强个人素养。
关键词:研讨式 思维方法 知识面 人文底蕴 批判精神 反思感悟
一、努力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要善于用“我认为”。语文在中学所有学科中内涵最丰富,发挥空间最大,也最需要教师有思想、文化底蕴。对于课文的分析、理解,本来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千个人读《哈姆莱特》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是文学作品的理解,在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语文教学中,这一点也完全适用。既然如此,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分析,那是编者的认识理解,只能做我们教学的参考,绝不能成为教学的依据。课堂上,语文教师必须善于使用“我认为”,以深入研究为基础,谈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言之成理,言而有据。同时,可把各家各派的观点、看法摊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没有唯一的结论,需要自己去分析、去研究,教师只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引导,让学生人人从独立思考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久而久之,学生的怀疑精神就会得到培养。
2、进行“研讨式”教学。所谓“研讨式”语文课堂教学,就是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系列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就学习中的某些问题自主地交换意见,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综合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大家都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探讨、争论为手段,宽松和谐,气氛热烈。通过研讨,促成思想、观点的碰撞,从而互相启迪,把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也就为培养思想者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3、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必须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才不会茫然无措、漫天刷浆。如:形式性发问,即对于一个句子或一个命题或由这个命题所表达的思想和结构针对句子的关键词提出问题;联想式发问,即用近似、相似、相关、相当的词语去替代并作为疑问提出或对相距较远的问题加入想象成分进行提问;异向性发问,即从相反方向,使用“无”、“不”、“反”等词提出问题;反思性发问,即对命题的前提,尤其是对隐性前提的质疑,进而产生问题。
4、激励学生质疑。“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对课文的理解也会在提出疑问的同时不断地加深。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质疑多加鼓励: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时,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应组织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地迸出火花,会学得更积极、主动。读书热情,其质疑的勇气和批判的精神会自然得到培养。
二、教师需要加强个人素养
1、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学习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不仅是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的知识,还有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知识。知识渊博,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质疑;倘若教师只局限于课本那点东西,学生提出课本以外的问题就茫然无知,又怎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现代教育倡导研究性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许多新问题,接触到大量新知识,扩展到许多新学科领域,语文教师不能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就会被现代教育边缘化,从而无立足之地。
2、强化自己的人文底蕴。现代的中青年教师都经历过中考、高考,学校读书时,为应付考试而疲于奔命,根本没时间大量读书,特别是一些经典书籍;踏上工作岗位,忙忙碌碌,更不能静下心来读书。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我们又怎样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文明,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培养自我的批判精神。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实施的也是应试教育,因此,教师自身就严重缺乏创造精神。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跪着教语文是必然的选择。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教师着手,教师首先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做到:一是要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汲取人类文化的丰富营养;二是要深入研究所教内容,绝不囫囵吞枣、照本宣科、拾人牙慧;三是要广泛收集资料,对比研究,特别是观点对立或有分歧的争鸣文章;四是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4、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感悟。别人的思想、观点,必须经过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检验,通过不断的反思、感悟,内化为我们自己的思想,唯有如此,我们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化和提高。现在,许多教育理论文章呼吁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反映的是时代的呼声、教育的呼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把它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反思我们的教育思想,反思我们的教育实践,反思我们的教育艺术等,在反思中感悟,在反思中内化,从而不断成长。反思感悟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写教学随笔、教学日记、自己的教育故事等。这同时又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语文教师应该行动起来,以新的行走方式,诞生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