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

时间:2019-05-14 07:3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

第一篇: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

内容摘要:摘 要: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人的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治理能力。理性的人具有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洞察力和明智地处理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能力。现代 理性主义 教育 导致的恰恰是非理性,而非理性主义教育又彻底放逐和否定了理性精神。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缺失。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以教育的启蒙为条件。

摘 要: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人的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治理能力。理性的人具有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洞察力和明智地处理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能力。现代 理性主义 教育 导致的恰恰是非理性,而非理性主义教育又彻底放逐和否定了理性精神。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缺失。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以教育的启蒙为条件。

一、教育的强制与理性精神的缺失

现代教育的霸权式的宰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目的,强制性地把人塑造成为某种被需要的工具人。教育为了这种塑造,任意地剥夺人的自由和贬抑人的自尊,否认人的权利,任意处置人的心智和身体,这种教育其实完全消除了个人的理性精神。

教育的强烈的塑造心态是在狂妄的理性主义对人性的设计之下的一种非理性的表现。对人性的理性设计 自然 会导向对人性的塑造,这其实是按照某种意志的推论对人性进行的设计和制造。在这种塑造中,教育把人客体化,进行各种否认个体自由意志的修剪,以强制的方式进行归顺的训练,随时在监督、改造和型塑之下,剥夺个人的自主性,把人生产为一个完全适应型的人,一个只是将其行为合理化到适应外在的权力所必需的程度的人。

在这种教育强制中,教育成为一种巨大的监护、督察、修正、压制个人的力量,并且这一力量是具有绝对权威的、无微不至的。它通过各种规训技术使人处于一种被规定的 发展 之中,达到事先设定好的目标。由于教育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选择,个体不得不服从教育预定的发展框架。这样的教育不可能营造一种精神表现的活跃情境,不可能创造理性精神得到发展的机会。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身上和社会中理性精神的缺失。

理性精神的缺失表现在: 1.个人的他治状态。个人对自己生活道路何去何从的问题的决断是建立在外在的强制性的权威的影响基础上的,而不是自己思考之后选择的主张。个人不用思考、不要反思,不能公开地利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去选择。个人受制于或者相信外在的控制、误导、诱使、压制、强迫,或者受制于自己的非理性的信念、偏见、欲望、预设等。个人认命、趋附和屈服外在的强制和奴役。

2.道德狂热和 政治 狂热。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没有任何的理性思考和批判反思的能力和意识,狂热地献身于某种目的。这容易导致道德狂热和政治狂热。所有人都被感召在一种失去理性的运动中。狂热必然地导致暴戾。德国法西斯时期的人民的狂热与 中国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道德的狂热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3.盲从和迷信。教育强制向人们灌输着一种所有人必须服从的统一目标,在对人的心智的钳制中,在奖惩的诱使中,个人对外在的权威,对教育所布道的教条,产生一种非理性的盲从和迷信。在面对价值冲突和观念冲突中,个人失去自主精神,缺乏理性的判断力。在教育的包裹中,个人形成一种精神的无助感,他不能自由地思索和判断,不能通过表达、抗辩、讨论、协商、妥协、说理、拒绝等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仅仅成为他者利用的工具。4.蒙昧和偏执。教育强制要实现的是对人的心智的宰制,这表现为对人的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的限制,因为塑造形成的思想和意识的锁链会使人们有意地成为工具。缺乏思想的人们是容易驾御的。因此,教育就要有意识地灌输一类知识,而排斥那些培养人的理性精神的知识,因此,知识的自由交流和充分开放是不可能的,价值的现实展现对人们是封闭的,个人被包裹在一种被设定好的界限内,每个人处于一种不能充分知情和信息封闭的状态,也就是说个人处于一种被蒙昧之中。在这种心智的宰制中,人们容易形成一种偏执和霸气,形成一种排斥异见、打击异端的心态,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通过思想的暴力解决冲突和争论,不会形成一种尊重和宽容的社会交往。

5.逆反和虚无。在教育强制的严格的控制中,可能会形成一种非理性的反抗心态,这就是表现出对任何社会规范的嘲弄和逆反,对任何价值存在采取一种疏离和虚无的态度。个人采取怀疑一切的无主义的态度。人们放弃追求理性精神、追求优秀品质的精神动力,个人失去了评判生活的价值准则。

6.暴力。教育对人的权利的僭越阻碍了受教育者的合理性意愿和自主的发展,这种具有暴力性的强制教育,会使受教育者不再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理性,不再相信通过理智的精神和方法能够解决冲突和问题,而是倾向于通过暴力而解决争端和冲突,以非理性的对抗方式激化冲突。这是一种轻视理智的、缺乏自由的教育环境造成的后果。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个人无法形成理性的精神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无法学会公开和公正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解决他们面临的个人和社会的问题,或者诉诸暴力:如强制、威胁等,或者迎合和趋附于暴力。因此,在缺乏理性启蒙的社会里,理性的错位和教育的强制只能带来人的非理性状态。这对于社会和个人而言,就会缺乏个人和公共的理性精神,就会缺乏理性的、约束的实践目的。这对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理性精神不仅是一个社会走向自由、公正和繁荣的关键,而且也是个人自由地形成个人的生活目的、承担责任、形成道德自律的关键。

二、重新认识理性精神

重塑理性精神可能吗?重塑什么样的理性精神?这些是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实践生活已经“去价值”的时代,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在传统的理性观念中,理性是所有人共同拥有的普遍性,在理性主体化的过程中,理性成为人作为主体的普遍特性,成为一种脱离具体的 历史 处境和社会背景的抽象的、先验的特性。理性成为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纯粹的、不变的、毋庸置疑的东西,这样的理性意味着个人在历史性的生存中获得的个人人格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普遍性的掩盖之下,理性变成了获得普遍知识原理和道德命令的认识能力。理性在人的具体的实践生活中的目的导向作用渐渐被遗忘了。

理性被遗忘,是理性面临的真正危机。“启蒙运动用理性来反对神话和迷信,到头来却反对主观理性自身所寄寓的那些像自由和和平、最终意义上的人的平等、人的神性和正义等‘自然的’概念,最终反对主体和理性概念本身,这是理性真正的危机。”理性的危机是否通过放弃理性而得到解决?放弃理性可能意味着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我们可能需要的是重新提出理性的问题。

理性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涉及人的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理性在人类生活的传统和个人生活的实践中的根基是无法动摇的。因为,理性在实践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一种反思性的指导,给我们赋予一种思考生活及其世界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对生活实践的目的获得反思和瞻视。可以说,理性是人的实践生活的基本构成。因此,我们只有通过理性而解决理性的危机,通过理性而解决理性的错位。

理性是在人的生活中生成的一种基本的精神,它不是一种先验的、普遍的、无局限性的、无约束性的绝对本质。既然理性是在人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生成的,理性就是在人的具体的生活境域中表现的,这意味着理性一方面伴随着人的生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理性具有生活的价值:为生活提供一种具体的指导,提供一种约束性的目的。在具体的生活中生成的理性,关系到生活的正当性的决断和选择,使生活的目的和追求成为个人对自身的一种承诺和价值的担当。

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一个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和历史中的人的自我负责的精神和对生活的自我治理的能力,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实践反思态度。我们依赖它反思我们的知识、思想、行动、制度等,因此,理性是指导我们的实践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智慧。

理性使生活中的人能够向往并坚持生活的目的,使生活的目的成为一种人对自身的生命的承诺,使人能够在共同生活中进行正义的价值的选择和智慧的行动。理性精神表现为一种追求美好生活中的卓越品质,没有这种品质,生活就可能无法判断自身的善,可能就会失去价值信念的支撑,就会导致个人自私的放纵,就会迷恋于狂热和盲从。生活将没有价值的导引,一切仅仅是在市场上的快感满足的竞争,这其实意味着人的生活的精神理想的失去,也就意味着人的进取精神的丧失,像苏格拉底那样“检视”的生活既不再可能,又不再成为需要了,因为生活本身已经成为不可检视的了。

如果我们对未来生活真正有美好希望的话,势必从重新确立检视生活的理性开始。理性历来是生活的理性,是一种与美好生活相关的追求卓越、优秀、高尚、追求善、追求自由的精神品质。没有这种精神品质,我们的知识和道德就会失去价值定位的根基,我们就会陷于精神混乱和迷茫。

柏拉图说过,人在生活中必须问善的问题,这种询问使生活成为人的生活,使人成为理性的人,这意味着人必须区分和选择正确的生活。理性对生活的审视(检视)意味着对生活的一种照看和治理。生活作为一种精神有目的的创造就是在这种照看和治理中实现的。理性作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检视而追求美好价值的精神力量,是过理性的生活必需的品质,是形成生活的智慧的品质,最终意义上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的品质。

三、具有理性精神的人的形象

理性是一种精神品质,理性的品质不仅使人的价值存在指向美好生活的理想,形成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而且它表现在对自己的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治理,在这种治理中,表现出个人的精神的完整性和存在的伦理性,表现出一种理性的人格。

教育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就是在造就一个理性的人,一个在理性的生活中实现优秀品质的人。一个理性的人是追求可能生活的意义和理想的人,并且把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实现与基于美好生活的普遍价值联系起来,与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传统和社群联系起来,并且平等地尊重他人的生活理想。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在尊重他人的选择的自由的基础上,追求一种共同生活的福祉。他把个人生活的福祉与他人的生活福祉看作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不仅对自己也对他人的生活具有一种价值的承当,对社群的公共生活有着伦理的责任。

一个理性的人具有一种追求卓越和优秀的精神动力,他具有一种对善的渴望,具有一种强烈的精神上不断超越的进取心。基于人性的不完美,他深知个人的人格和社会的现实永远不可能实现完美,他也不设计虚幻的完美的乌托邦和“圣人”似的人格,但他确信,通过理性精神,他能够意识到个人有限的自由空间,能够找出阻碍我们生活福祉的问题,能够反省生活中的过失。他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更加明智,更加公正。他确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得以改善,他理解自己行动的价值理由,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做到审慎。一个理性的人是具有自主性的人。他把个人的自由看作是法治社会中每个人的权利,他把生活意义和生活方式、公共生活的价值实现、伦理生活的准则看作是在社群中自我确定的,而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制和一致化的。自由意味着对个人生活的价值关联和公共生活的伦理性的治理和关照,因此,自由对一个具有理性精神的人而言意味着承担责任和义务。自由因而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同时,一个理性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个人自由的侵犯,他不依附于外在的奴役性力量,不丧失人格和出卖自己灵魂,更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强制他人,践踏他人的人格,排挤、歧视、干预他人。他平等地与他人交往,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人格依附。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主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完整的人格。他意识到个人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因此,他不接受屈辱,他不凌辱他人。他把尊重人格尊严看作是自由的组成部分。

第二篇: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访“养成教育”专家关鸿羽

编者按: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但是由于人们对养成教育的理解不一致,在学校中养成教育的开展,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我们走访了研究“养成教育”的专家关鸿羽教授。

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

中国教师报:您研究养成教育已经20多年了,您觉得养成教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什么?关鸿羽: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发生影响,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中国教师报:那么您能否谈谈您对养成教育的理解?

关鸿羽:“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动作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

中国教师报:既然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那么什么是习惯?

关鸿羽:孩子的行为有四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被动性行为。它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这是因为此时孩子的道德认识还不充分,道德情感还不稳固,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例如,老师在场就守纪律,老师不在场就不守纪律。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对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自发地根据情境要求去做,但由于其自控能力差,兴趣、情绪变化大,因此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行为习惯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完全到位,反复性大,往往是不稳定的。这时学生不但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外部给予一定的提醒和督促。第三个层次是自觉性

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这是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并有一定的道德意志,能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例如,老师不在时也能守纪律,但还需要自己控制自己,提醒自己。知道上课时随便说话、玩东西是不对的,但有时还需要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看到别人在课堂上说话,也想说,可又一想,好学生应该自觉守纪律,虽然老师不在,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控制了自己的行动。这种行为虽然属自觉行为,但还不是自动行为。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既不需外部监督,也不需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时学生遵守纪律已不是被迫的,既不是迫于教师的监督,又不是靠自己的思想斗争或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动,这就是习惯。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中国教师报: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没有科学的方法,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您认为在学校中,教师进行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关鸿羽:我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训练法。训练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时要做到十个结合,即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实践锻炼与强化体验相结合,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相结合,平时表扬与积分奖励相结合。

中国教师报:训练很重要,有的学校也在进行这种训练,但是效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关鸿羽:我认为训练必须科学,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最少连续训练六周。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我们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结论:最容易训练的习惯也需要连续六周才能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必须一杆子插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一曝十寒”,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复。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

第二,训练必须严而又严,不要有例外。

研究中我发现一个规律: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训练就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练习,才能成功。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要矫正就更要坚强的意志,强化训练。事实证明不少孩子的好习惯,往往是在与坏习惯的斗争中形成的。因此,训练就要有个“狠劲”,严而又严。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有例外,开始第一件不该迁就他的你迁就他,以后就难以要求了。

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没有“狠”劲,表面上是爱孩子,可最终是害了他们。我们必须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严达到爱。寓爱于严,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第三,要把握关键点,抓好第一次。

习惯训练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先入为主,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老师发现了,很好教育,可能以后就不偷了。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老师没发现或没重视,孩子偷了十次老师才发现或才重视,就不好教育了。

中国教师报:在学校开展养成教育,除了您刚才介绍的训练法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关鸿羽:身教法也很重要。人的习惯很多是模仿来的,尤其是坏习惯。没有一个家长教孩子说:“你说话必须带口头语,说两句带一个„他妈的‟,再说两句再带一个„他妈的‟。”但是,生眼人一看,这个孩子跟他爸爸一样,连口头语都一样。怎么来的,模仿来的。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决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师用生命对孩子的教育。它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加强自己的修养,以身立教。其中特别要做到: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意志训练意志,以性格培养性格。其实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制约法、境教法、言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正强化法、负强化法、评价法、活动法,等等。老师在进行训练和身教的同时,辅以其他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在学校进行养成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鸿羽:第一,养成教育内容要规范化。有些学校随心所欲,想起一出是一出,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规范,往往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就进行什么教育。“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堵漏洞式”的教育,“救火式”的教育,就是一种盲目性。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制订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必须很好地执行。教育就是要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给下一代,用人类的基础文明去武装后代。这些规范就是力图建立起学生生活的规范体系,以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第二,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我们要把教育的内容做小、做细、做实,不贪大求全,不弄虚作假。我认为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所谓近,就是要求要离生活近一点,离孩子近一点,离社会近一点,不要好高骛远;所谓小,就是要求要小一点,以小见大,从小事做起,不要“高口号”式;所谓实,就是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不搞花架子,不作虚功。总之,我们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给孩子提要求要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提出的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只有做到近、小、实,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便于孩子理解、掌握和执行。当然,细目化并非是琐碎化,我们在细目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力争使之既具体又系统,以便于教育的整体升华。

第三,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一些学校忽视了教育的“序”。社会上搞文明礼貌月,我们就抓礼貌习惯的培养,社会上搞公民道德纲要宣传周,我们又赶紧抓行为美的培养。突击性、运动式打乱了教育的序,似乎只要搞搞突击,人的行为习惯就能完满形成,其实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如同“一

阵风”、“一阵雨”,只是湿了地皮,并未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养成教育要序列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中国教师报:那么学校如何制定序列化方案呢?

关鸿羽:可以参考三个理论。第一是“中心扩散说”理论。行为习惯内容相当繁杂,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细致训练,要抓住中心,中心抓准了,形成了好习惯,就可以把许多其它的好习惯带动起来。因此,制订序列时要分析哪些习惯在什么阶段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第二是“阶段说”理论。不同的年级要有各自的训练重点,要研究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注意阶段性。第三是“循环说”理论。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循环往复,是螺旋式上升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中、高年级还要经常进行重复训练,否则难以巩固。这三种理论都不完善,但都有可取之处,可以取其所长,补其不足,使我们的序列既有中心,又有阶段性,还要有必要的循环。进行低层次教育要为进行高层次教育打基础,进行高层次教育也要注意巩固和强化低层次教育的要求。这样使教育内容既分层次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逐步升华。制定序列时应该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时间都考虑在序列之内,使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序列中得以真正养成。例如,同样是培养“上课专心听讲”这一习惯:小学一二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玩东西,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小学三四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想其他事,积极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小学五六年级的要求是“先预习后听讲,听讲时要善于思考”;初中的要求是“听推导过程,听思路,边听边记。”

养成教育还有几个问题要深化研究。

中国教师报:养成教育在我们国家提倡和开展这么多年了,效果并不明显,您认为在哪些方面还应该进行深化呢?

关鸿羽: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深化研究。

第一,养成教育不能泛化、绝对化。我们强调养成教育,并不是说抓好养成教育就万事大吉了。无论在孩子成长的任何年龄阶段,培养良好习惯是教育和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们习惯性的行为也有非习惯行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会遇到一般的、自己熟悉的情境外,还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不熟悉的情境,采取什么行为,要靠道德意识支配,这种道德意识是不能靠简单训练产生的,要靠长期的培养和教育。所以,只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忽视思想教育也是不行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习惯的培养不能泛、绝对化。养成教育只是德育的一个方面,教育的结果不能只限于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思想深处发生变化,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尽管习惯与人格的关系非常密切,习惯往往是构成人格的组成成分,但是习惯与人格、思想道德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他并不一定就具有良好的人格,并不一定是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比如,一个贪官,一个奸商,并不妨碍他有一些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他之所以变成坏人是另一套系统在起作用,是他的价值观、政治观和人生观在起作用了,所以教育必须全面地提高孩子的素质。

第二,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是,随着时迁世异、物换星移,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家长和教师必须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养成教育,要让养成教育具有时代特

点,与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高科技竞争时代相一致。我们已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我们要研究当代社会有哪些新的要求,在养成教育中要根据时代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实事求是的习惯;积极的人生习惯(遇到事情总是往积极的、好的方面想的习惯);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习惯;自学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习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习惯;上网的习惯;自我认识、自我监控的习惯;环境保护的习惯;垃圾分类的习惯;团队合作的习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遵守一米线的习惯;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习惯;乘滚梯靠右站的习惯,等等。既使是传统的习惯也要增加新的内涵,如节俭习惯培养,已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而应在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节约自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时间,等等。再如“孝”,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尊敬老人的美德,这种“孝”在封建的道德规范中,要求其子女对家长不分是非曲直,必须绝对服从,即“顺者为孝”。这种封建的“孝道”我们必须加以反对,但是敬重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要求孩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时,已不是长辈说什么就顺从什么,而应该既尊重长辈,又可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只是在提出不同意见时是以尊敬的态度提出的。所以现在不提孝顺而强调孝敬。

第三,不要忽略了智慧性习惯的培养。谈到习惯,很多人只想到了动作性习惯,强调动作性习惯,忽视智慧性习惯。其实培养习惯不只是动作性习惯,还包括智慧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应是智能活动的方式或模式。对动作性习惯可以提“自动化”;对智慧性习惯可以叫“经常化”,因为它比动作性习惯更复杂,更具有综合性,甚至需要思想观念做支持。智力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间接性、抽象性。它的活动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客体在头脑中的反映,是间接的、抽象的;二是内潜性、言语性。它是在头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默默地进行的,是内潜的而不是外在的,往往看不到动作;三是概括性、简约性。它的活动对象不是具体事务而是对具体事务的概括,活动时能高度省略,往往觉察不到它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智慧性习惯更难。现代社会对智慧性习惯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智慧性习惯的培养。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等等。

第四,严格训练时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训练习惯时必须进行严格训练,要求一律,但是这里的严格是对行为说的,对思维不能强求一律。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育的孩子是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管得过死,不能以牺牲创新精神来进行养成教育。1900年至今,美国有230多人获诺贝尔奖,而我们的获奖人数是零。德国一个大学就培养了20多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我们这么苦学,全国13亿人口中一个也没培养出来,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孩子的创新习惯,如创新求异、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幻想的习惯,冒险的习惯,等等。因此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要求孩子什么都听大人的。我的观点是:

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

行为上要严,思维上要宽。属于道德问题的不听话,坚决反对。属于天真活泼的淘气,宽松一点。属于思维上的不听话,有独到见解的,支持鼓励;

对孩子标新立异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允许孩子“胡思乱想”,就是不允许“胡作非为”;对孩子的管理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教育孩子不要迷信权威,我们必须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任何现成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可以再创造的。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确认,都是可以怀疑的。要敢想、敢说、敢干,敢于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第五,习惯训练不要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习惯培养往往要求孩子整齐划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孩子的个性。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习惯培养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他们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在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时,不应过于复杂、细微,规定过于呆板,给孩子过分的限制,让孩子械机地反应或者无所适从,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所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

关鸿羽

北京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记忆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管理研究会秘书长。发表个人专著19部,如《提高智力的方法》、《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学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学》等。另外主编著作25部,近几年在报刊发表了几百篇文章,10余篇论文获优秀奖。

第三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浅谈数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澄华中心小学 林毅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数学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合作,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都能学好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改革坚持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善于反思,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把课程改革看成既是合目的性的实践活动,更是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下面谈一谈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角色,让师生的关系朋友化,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人的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治理能力。理性的人具有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洞察力和明智地处理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能力。现代理性主义教育导致的恰恰是非理性,而非理性主义教育又彻底放逐和否定了理性精神。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缺失。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以教育的启蒙为条件。

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教师再也不单单是站在高高的台上向学生灌输知识,一副“老夫子”像,而是应该从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谈生活、谈孩子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谈学校里的好人好事等等。这些看似平凡的谈话,对学生来说最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最能打动学生,最能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注的,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课堂上我总是想方设法给孩子以无拘无束的展示自我、弘扬个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学会积极思维,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允许学生用自然、朴素、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己,使教学活动充满着师生激情,涌动着灵感。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导。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好,在校园生活中你只要能和学生成为好朋友,“好兄弟”,那么你所要求的包括一些“呆板”的课堂

常规,一些烦琐的作业等等,即使再苦再累的学习生活,学生都能把它当作是一种“美差”。我想如果能做到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种成功的教育。因此,一直以来我总是用这句话指导我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我与学生之间没有代沟和鸿沟,课堂上学生敢于向我质疑问难、敢于和同伴合作交流,敢于心无城俯地指出我偶尔出现的错误。总之,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我们教师要时时刻刻帮助学生,激励学生,做一个耐心引导者;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做一个真诚的合作者;了解学生,调控学生,做一个精心的组织者。

二、创设情境,让数学知识富有活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现代教育的霸权式的宰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目的,强制性地把人塑造成为某种被需要的工具人。教育为了这种塑造,任意地剥夺人的自由和贬抑人的自尊,否认人的权利,任意处置人的心智和身体,这种教育其实完全消除了个人的理性精神。

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要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必须克服数学知识的抽象、枯燥和难于理解。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让数学知识“动”起来。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课的教学,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地购物活动,就像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一样。在该节课的教学中我就多处创设良好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生活的商品买卖实践活动中,既激起学习兴趣,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又渗透了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集体生活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又如低年级的学生由于集中注意的时间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范围小。因此,我借助小学生热崇的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情境活动中,不知不觉地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王国,熟练地掌握退位减的技能。设计练习时我是这样穿插的:星期天,小猴子做了一些数学题,小猴子因为贪吃好玩,知道自己做错了很多道题,它听说我们205班的同学都聪明好学,今天特地来请教请教大家。(课件显示小猴子做的退位减题目)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谁是小猴子最好的老师,好吗?话音一下,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能说会道,整节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争先恐后的竟答中,在寓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与充满乐趣、生机的游戏情境中结束。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让新知变成有源之水,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在传统的理性观念中,理性是所有人共同拥有的普遍性,在理性主体化的过

程中,理性成为人作为主体的普遍特性,成为一种脱离具体的历史处境和社会背景的抽象的、先验的特性。理性成为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纯粹的、不变的、毋庸置疑的东西,这样的理性意味着个人在历史性的生存中获得的个人人格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普遍性的掩盖之下,理性变成了获得普遍知识原理和道德命令的认识能力。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这是新教材的意图之一。新的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展现社会背景,使新知识变成有源之水。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如“分类”的教学,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这样的设计:新课前一天,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附近商店去调查,看看商店里的东西是怎样摆放的,看谁记得准、做得好。树叶等的对称美,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后,让学生分组发挥小组的聪明才智,合作操作剪出小伙伴们想像、设计的对称图形,再让学生把各种各样对称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有:衣服、小人、房子、星星、飞机„„当全班学生愉快地欣赏自己的作品,欣赏小伙伴的作品时,我再用“你们真棒”、“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真是小小发明家”等等,真诚地夸赞学生的创作,然后再由集体评出剪得最美丽、最“对称”、作品最多的小组,奖给一个“激励星”。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在操作、探索对称图形的活动中,充分感知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而且让学生在欣赏自己和小伙伴的作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合作意识,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同时也达到培养了学生互相友爱,互助互进的思想感情,达到预期的情感教学目标。

总之,具有理性精神的人并不是自然意义上生成的,人非天生地具有理性精神,理性只有在理性的实践生活和教育中获得,这就意味着理性的人只有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生成。理性作为一种精神品质的获得和发展是一个教育性的过程,也就是说,理性的生成和成长必须依赖理性的启蒙,必须依赖理性在生活实践中公开运用的机会和环境。我们可能有种种的理由批评唯理性主义,但是从理性的人的形象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不但无法拒绝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人,而应该以养育人的理性精神作为教育培养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篇:大学生要理性爱国

今晚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A109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会主办的学习课程,这次上课的主题是“大学生要理性爱国”。

青年学生是最具有活力与朝气的群体之一,青年学生理应担当理性爱国的主力军,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负荷着我们民族的光荣与梦想,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理性爱国,合法表达,青年学生责无旁贷!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要以全球化的事实为背景,以和平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国情绪。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的自强心,在爱国方面,我们更应该有理智、理性,从而使爱国更有深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中的精英,大学生的行为会起到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作为大学生,应该把爱国主义化为为祖国的发展而奋斗的内力,学好自己的专业,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以专业的知识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当今的爱国主义,更加突出了理性的特点,强调情感到理性的升华,主要表现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爱国需要热情,也需要理性,理智表达爱国情感才是一种对民族负责的态度,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理性地爱国,才会爱的深厚持久,爱的有效。爱国是自发的情感,行动是理性的表达。理性爱国就要要求我们大力弘扬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尊的民族精神。因而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学习,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准

备。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和智慧!理性爱国更加宝贵。

第五篇:演讲稿:要理性爱国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这次演讲的主题是《要理性爱国》。

爱国,是必须的,是光荣的。就像徐特立说的那样“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有谁会不爱自己的祖国呢?而在“爱国”前面加上“理性”两字,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理性,意思就是理智。远的不说,就说说最近的国际事件“日本霸占中国钓鱼岛”,许多中国人竟然去砸日本车,如此的不理智!

反抗日本就要砸日本车么?你想想,日本车也是用人民币买来的啊,也是中国人的钱啊。到时候日本还没有开始拿钓鱼岛,中国就已经乱了,那日本人不就白白拿到了钓鱼岛?那多不值得啊!日本人还盼着中国乱呢!我们想拿回钓鱼岛,就不能乱,就要理性。

理性的人也很多,比如说中国台湾就有一些人拿着国旗,爬上了山顶,他们并没有像北京的那些人一样,去砸车而是挥舞着国旗,大声喊道:“钓鱼岛是台湾的,钓鱼岛是台湾的!”这就是爱国!这,就是理性爱国!这样又不冲动,又没不理智又做到了爱国的本分,真好!

不理智的爱国,不但不好,而且还是会犯法的。有些不法分子看这次中国和日本在争钓鱼岛,然后搞什么游行、示威。他们就是看有些人会冲动,会去参加,才会如此胆大妄为。如果你去了游行,就是被他们利用了,那也就是违法了,这是你所希望的么?

理性爱国既不用很费力气,又会得到人们的支持,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理性地去爱国,会对国家很有好处。这样中国才会更快地收复钓鱼岛!谢谢大家!

下载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要理性爱国

    大学生要理性爱国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2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大学生要理性爱国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3320 摘要: 弘扬爱国主义需要一个正确......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推荐)

    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合作精神现在的中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多数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很少经历过艰苦的日子,他们不知道创业的艰辛。一些学生花......

    寄语毕业生 要培养马拉松式精神[5篇]

    寄语毕业生 要培养马拉松式精神 6月20日下午,在2015届毕业生代表座谈会上,党委书记杨振斌寄语毕业生:要与人为善、注重积累、坚持学习,培养马拉松式精神,不轻言放弃。与会毕业生......

    要重视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论文

    [摘要] 教育科学精神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其突出表现是:教育科学意识淡漠,教育求真精神贫乏,非理性教育大行其道,否定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关于要理性爱国的演讲稿(本站推荐)

    关于要理性爱国的演讲稿叶雅婷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这次演讲的主题是《要理性爱国》。爱国,是必须的,是光荣的。就像徐特立说的那样“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

    关于要理性爱国的演讲稿

    关于要理性爱国的演讲稿叶雅婷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这次演讲的主题是《要理性爱国》,关于要理性爱国的演讲稿。爱国,是必须的,是光荣的。就像徐特立说的那样“人民不......

    教育要培养情商读后感(合集5篇)

    读桃李书系----《教育要培养情商》 一书有感侯春 读桃李书系----《教育要培养情商》 一书有感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在看完《教育要培养情商》这本书后,我感觉,决定......

    要培养孩子的谦让精神567(推荐5篇)

    要让孩子养成谦让精神 永康小学 全红莲 自从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很多家庭都响应了国策:只有一个小孩。即便有的家庭有两个的,那也是少数。也就是说现在的小孩是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