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的理性和动物精神
人类为什么保有“动物精神”,进化直到文明阶段而仍有其成效?人们可以在其他学科找到解释,不过人们无可能也缺乏能力做“完全理性的计算”,这是显而易见的女王的疑惑
《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s)是一本值得研读的好书。书的作者阿克罗夫(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经济学讲座教授,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希勒(耶鲁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有名的凯斯-希勒房地产指数的开发者之一)是经济学领域内部人中的顶尖人物,他们在书中对当下的经济学发起质疑和冲击。
2008年11月英国女王访问皇家科学院,问了一个让经济学家尴尬的常识问题,“毁灭性的市场危机扑面而来,经济学者为何无法觉察并预警?”说经济学人都毫无所知,指责未免过甚。比如,希勒就曾一连几年大声疾呼,狼快来了,被淹没在主流的噪音里。又如,希勒的同事,同是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基纳考博劳斯(Geanakoplos)发觉现行的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假设前提有严重缺陷,并在2000年就提出过论文“杠杆周期效应”很容易就能拖垮市场,业界也几乎充耳不闻。
一直以来的困扰,是主流经济学的假说认定,既然人是自利的经济行为者,那么他就有充足的能力做充分理性的计算,进而对物质生产及其利益分配形成完全理性的预期。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设法证明,一切有用的信息已被充分涵盖在价格里,市场时刻处在均衡中,足以指引趋利避害的人,做出的决策也必定十足理性。
基于这些理想化的假定建构起来的模型,先就排除了市场大幅改正的可能性。一厢情愿地盲从模型的计算,认为市场崩塌这类“小概率事件,最多十万年才有可能发生一次”,完全罔顾近百年历史上接二连三发生过的危机和萧条。然而,就在G.卢卡斯等人——占据着经济学理论界过去三十年的霸主地位——宣称说,经济衰退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即便不是一劳永逸,世界起码在今后几十年将安然无事的当口,全球的人都遭了殃。按主流经济理论建立起来的计算模型,无论是投资界的、研究机构的,还是美联储和各级政府的,果然都没能亮出预警信号;不惟没有,甚至海啸已在到处肆虐,这些模型仍然不见反应。
毛病出在哪里?
理性人的由来
对于经济学界的颟顸自得,《动物精神》的两位作者表达出他们的强烈不满。他们要回答“一个向以科学标榜的学科,经济学将何以自处”的挑战;要解释主流经济学理论和模型为什么不但不能预测,不能解释,甚至不能恰当地描述市场的波动;并试图进而探讨,为什么个人——市场活动的主体——的经济行为塞不进“完全理性”的套中的原委。
“(经济)理性”的概念是主流经济学的基石,它假定:人的经济活动是自利的追求;这种自利追求是始终如一的;人有充足的能力来充分贯彻其自利追求。
几乎所有主流经济学派的模型都是以上述的假定为前提条件而构筑起来的。
亚当·斯密是对上述第一点做了明确有力的“正名”,也因此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斯密有系统的论证之所以石破天惊,在于他突破了笼罩一切的传统(道德)意识。当时居统治地位的价值观认定,凡是合作就必须有利他的善意为前提。道统,尤其是教会,诉求于德性的僵硬主张,贬抑着人们的追求,不但扭曲人性,同时严重阻遏着经济扩展和社会进步。斯密为自利行为“正名”,需要卓拔的勇气。他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实至名归。
但是斯密并没有规定,个人所有的活动是否都必是利己的。何为利?是否所有的利都能用货币来计量,都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何为己?是否起于个人的头而止于他的脚?子女是不是母亲的一部分?个体是不是团体——家庭、家族、宗族、部落、民族、种族、企业、组织、国家——的一部分?一个人的信仰或兴趣能否通过买卖而增益?以怎样的价码来结清才算合理?斯密似乎回避了深入的分析。而谁又分析得了呢?
一百多年以后,尤其到了马歇尔的手里,“理性的假定”进一步被表述成为“人的自利追求
是一以贯之的”,这是个跳跃式的发展。如果说人终其一生自利活动占了主导地位的假定还大致没离谱的话,那么人是否无时无刻不在积累钱财,而且积得越多越善?“理性假定”的第二层意思是否合理,至今仍是质疑不断。在逻辑上人们不难推导,追求一项任务的效率和任务本身是否值得追求并不相互依存。
至于理性假定的第三层意思,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来充分贯彻其自利的追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抗辩集中在,当个人处于自由的状况,即在传统羁绊和政府干预之前,天生就具备这种能力,可以无止境扩增自己的利益;而当他摆脱了传统和政府的影响之后,又会恢复这种“自由选择”的能力。这个假说却大大跳离了斯密的朴素理性观,甚至马歇尔的理性观。(顺便提一句,斯密在《国富论》里从未用过“理性”一词。)强加在个人行为的第三层假定,无论对己或对人,都是一种“致命的自负”。可以肯定,人类并不具备这种能力,许多学科的研究都指出了这一点。
《动物精神》的作者从剖析经济学理论对理性行为的假说来切入,以人的决策行为如何受其“动物性”左右为例证,来谈现实中“动物精神”是怎样影响人们的经济决定的。
受着19世纪物理科学的辉煌成就的鼓舞,经济学急欲把自己提升为某种“科学”,它拷贝了古典热力学的若干模型和算法,算是穿上了严整逻辑系统的新衣。然而进入惯性运行后,便渐行渐远,淡忘了当时假定的限制。于是在简化基础上不断地“提纯”,臆造出一个“完全理性人”,进而复制出整个市场的“理性族”,据以打造“有效市场规律”。
殊不知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这和物理学研究的对象独立于观察分析的状态,大异其趣。人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又受到文化进化的强烈塑造,人们与环境积极互动,并对生产和分配关系提出强有力的反制。人类的这种根性,在进化过程中铸就,异常强韧,经济理论以简化的名义舍象掉了人的动物精神这个本质元素,等于把待解问题的可行解给先行剔除了。这好比医学在对付人的疑难病症时,先行假设了患者是个超人,开出的方子难保不走样。何为“动物精神”
有了这层铺垫,让我们来看看“动物精神”到底指的是什么。
在经济学的领域里,“动物精神”一词因凯恩斯而驰名,这类本能属于潜意识的深层次,凯恩斯在笔记中的旁注为unconscious mental action,故笔者以为,把它译成“人类本能行动”,或许更为贴切。这类高级的行动模式理应为人类所独有,凯恩斯名为动物的精神,可能是为了人的“理性计算”相区别。
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第十二章“长程期望的状态”里数次用了“动物精神”的概念,解说在信息缺失或无法齐备的状况下,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是怎样做决定和采取行动的。凯恩斯指出,人们是无法确知和准确测算长期投资的回报的,而这类决定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经营的成效究竟如何,其结果要在几年甚至几代人之后才会清晰起来。因此,投资者的展望不可能是冷静计算的结论,而只能靠直感指引,凭信心决断。不妨说,积极进取,勇于行动是人类的特色。
人类为什么保有“动物精神”,进化直到文明阶段而仍有其成效?人们可以在其他学科,诸如认知科学、脑生理学、行为心理学,找到解释,不过人们无可能也缺乏能力做“完全理性的计算”,这是显而易见的。决策尤其是关键的决策,多半必须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做成。信息完备,或信息对称,常是人们的假想,甚至是自欺欺人的假想。即令人们最为热衷,收集信息最不遗余力,而信息系统的应用最广泛的证券交易市场,也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对称”。
“动物精神”凭信念和直觉积极行动,得益于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不断得到保存和强化。反过来,游移、畏葸、悲观、被动、得过且过的人,即使曾经有过,恐怕也被淘汰殆尽了。基于信念的直觉行动,在人类历史上,特别是在转折和开创的关头,有着不可胜数的成功案例。
不用说,决定人群命运的战争和决定人类福祉的创造开发的动力多半来自“动物精神”的范畴。仰仗信念积极进取而获得突破的例证,在人类历史中举不胜举。譬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行,就是一种凭信念的冒险进取。按照其船队的三条小船所载的给养,绝对到不了预期的目的地印度。当时人们了解地球圆周长约为四万公里这个事实,已经超过了一千六百年。要不是哥伦布运气,巧遇牙买加的岛屿,即便再迟几天的话,船员准会哗变,把他给宰了!缔造了人类历史的“动物精神”,今天仍然起着关键作用。深圳的崛起,正在我们身边发生,也是其中一例。眺望深圳,我总不免想,能在30年间从一个不足5万居民的小渔村跃为上千万人的大都市,只靠“理性计较”,能有如此恢宏的结果?许多创业和创新活动,若仅仅靠“理性”来盘算的话,其回报的期望值都是深度“负”的,根本没法展开。事实上,有不少原创性杰出人物,也都凭持信念和直觉就大胆行动,才建立起伟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真正的创新,按其本质言,是对习以为常的“理性行为”的颠覆。
“动物精神”与金融海啸
那么,“动物精神”的破坏性又是怎样造成的呢?本书的作者,在解析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的成因时指出,“动物精神”一旦导致巨大的“乘数效应”,可能导致财富大规模的毁坏。说白了,“动物精神”既是应战环境的压力,也是对同类的互动,即在竞取机遇和资源的场合,抢先竞争者一步的行动。同类之间的竞争和攀比——竞争行为的驱动力,常常是“乘数效应”的触发因素。
人们常说,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是股市剧烈波动的根源。当人们自主决定并独立行动时,一个人的“贪婪”可以被他人的“恐惧”对冲掉。一旦“贪婪”者屡屡得手,“恐惧”者再三受挫,“动物精神”的攀比,就会使得“恐惧”逆转,汇入“贪婪”的洪流。这时“贪婪”的乘数效应就会剧增,投机之风大炽,激起泡沫的可怕泛滥。正是人际的攀比和盲从,把趋利和避害推至极端,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大规模毁灭和生产过程的长期中断,有时比战争和自然灾祸更厉害。金融行为学的实验和市场调查一再证实,人的非理性思维并不仅仅是例外的状态。你不妨平心静气回忆一下,买卖股票时自己是怎样做决定的,你最熟悉的人——配偶、子女、亲朋——做抉择时的“理性”程度又如何?看看自己的周围,在看到“愚蠢的同事、同学的愚蠢的冒险居然发了财”之后,有谁还能按捺得住?
主流经济学理论会争辩说这就是市场的“魔力”所在,个体的非理性行为能得到“看不见之手”的神助,市场用甲的谨慎去平衡乙的冒进,以B的贪婪来抵消A的畏惧,如此等等,于是乎在整体上市场总能保持均衡和有效,个人的过失在市场里会消弭无形。在讨论“效用”时,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无不做了一个基础性也很要命的简化,假定一个经济实体(无论个人还是企业)的效用和其他经济实体的效用变动无关。这无异在说,自利的个体但求自己所得能多一点,全然不管他周围的人(无论同事还是对手)的所得有怎样的增减。就近取譬,你不难明白这个假定的根本性谬误:年尾发奖金,白领某甲拿到红包500元,觉得相当欣慰;但无意中知道同部门的乙拿到的红包竟有1000元,他会大感愤懑,甚至会抱怨还不如大家都别拿红包。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框架里,人既然被假定成有完全理性能力的行为者,“动物精神”当然就失去了立足之地。而个人的效用函数独立于他人的效用函数的假定,已经阉割掉了人际攀比的强烈动机。做了这些不切实际的舍象后,“规范的理论”就把乘数效应给裁掉了,自然也就无法解释金融市场的巨幅波动了——人群的“动物精神”既被阉割,就无从兴风作浪。书中论及的“动物精神”的其他形式,如讲求“公平”、憎恶“腐败”、货币谜象、重“故事”而轻“逻辑”,人们长期进化而来的种种固有倾向,于是也被排除在现有的主流经济模型之外。其中,“经济行为人的完全理性”的假设所造成的严重缺失,罪莫大焉。如作者评述到,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对经济和管理学的伟大贡献,具有“创造性毁坏的”企业精神尽管是大家普遍能观察到的经济发动机,始终不能立足于主流的经济学模型。又如作者对弗里德曼
认为“货币谜象”不可能存在的批驳,也值得研读。弗里德曼“漂亮地证明了”货币谜象在逻辑上不“应该”成立,但他执意把人性“科学化”的企图,却使经济学走了很大的弯路。贯穿全书,作者都在努力说明,数理逻辑是不能取代“生命逻辑”的。
全书结论时,作者指出,当前的主流经济模型所能讨论的经济行为其实相当有限。下面的四大类经济行为里,主流经济理论有能力解释的恐怕就只有右上角的那一类。
2008年爆发的市场大崩塌,触发了经济学理论的范型转变的时机,检讨和审核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回应英国女王的质疑,经济学家两度致函女王,在集体认真检讨的基础上,提出他们的看法,大致认为,“是经济学在学科数学训练的偏狭和学术文化的缺失,脱离现实世界、固执不切实际的理论假说,以及对市场的实际运作不加评判地美化等等”,造成了经济学对现实的诠释和指导能力的贫弱。
主流经济学理论的一些积弊虽然久已为人们所认识,在经济行为的解释和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却一直盘踞着,引起不小的偏误和损失。
这个困惑在《动物精神》的出版也看得出来。两位作者是美国的权威学者,要不是这次金融海啸的突发冲击,他们很可能还不敢把本书付印,公开亮明立场。(据作者自己承认,这些内容他们在耶鲁和伯克利已经讲授了5年以上。)
从另一个角度,这也反映出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成熟的地步,就会形成其固有的“规律”,包括惯性和惰性、根深蒂固的信念、盘根错节的利益。改变要牵涉到基础性假设,所谓“范式转换”者,从来都是极其困难的。让我们寄望,经济学能够由这次代价惨重的大衰退获得推动力,从基本假设前提着手,来彻底改造它的“范式”。
对此,我们借用经济诺奖得主、天才学者H.西蒙在他的《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里的一段话,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经济学的期待:“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不足以应对国家和整个世界所面临的一些复杂问题的情况是可悲的。我们在提高和改进那方面的理论上应该不懈努力。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学科如经济学上,哪怕稍稍取得一些进展,对整个世界的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都将带来巨大的价值。”
(作者为美国加州大学商学院教授。作者将其在本报刊发的专栏文章汇集成《市场的博弈》一书,此文为书序删节而成。)
第二篇:理性引导公民公共精神
文档
理性引导公民公共精神
张 洋
《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8日17 版)
□较强的公共精神能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公民的公共精神需要现代的公共理性加以规约和引导
公共精神,即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对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对公共规范的维护。它是一种公民美德,更是一种社会资本,较强的公共精神能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会为公共精神的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打破了以往的单位体制和身份界限,公民自主行为能力明显增强。在农村,农民为维护公共秩序自发地组织了群众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在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得以强化;还有一些公民基于各种需要,创建和发展了一批社会组织,诸如消费者协会、业主委员会、社会工作协会等,以维护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这些都具有自主性,公民的公共精神由此得到了培育。
公民公共精神的发展过程,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近些年来,公共权力的配置开始由政府一极向政府与社会分享权力转变;公共权力的运作开始由单一的自上而下运用转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运用。在政府与社会之间,互惠与合作的治理模式正在形成,这种治理模式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政府效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此得到提高。
公共精神与民主政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值得注意的是,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也对公共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相对于这种要求而言,目前我国公民的公共精神依旧较弱。
不少人认为,政治是国家的事,老百姓参不参与没有多大关系。于是,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私事,最终对公共事务熟视无睹。这是公民公共精神缺失的最直接、最普遍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公民对公共精神滥用或者错用。由于社会上商业化浪潮的冲击,公民的公共精神难免会掺杂进经济因素,甚至被一些特殊的利益所误导,而这些非理性可能就会篡改公共精神应有的公共性。这一点在一些事件上得到了印证,如近年来频发的不理智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谣言,将非理性的公共精神发挥到极致。这不仅无益于谣言的控制,反而使谣言进一步扩散,公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由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公共精神需要现代的公共理性加以规约和引导。
公民是社会中人,一个健康的社会是实现公民个人权利的基础,而一个健康社会的形成也需要每个公民贡献力量。因此,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参与公共事务,促进公共利益,关心国家命运,推动社会进步,这是应尽的职责。
责任意识是前提,法治意识是关键。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民主不是无序的政治游戏,而是安定团结的政治生活,因为民主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法治建设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而法治意识也应成为公民政治参与、意见表达、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等行为的导向。为此,公民应懂得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抵制有悖于民主政治发展的违法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意识和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也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就能够得到的,而是需要公共生活的实践。
文档
文档
公民公共精神与政治权利的行使密不可分。为此,政府要着力完善制度安排,优化治理结构,畅通政治参与渠道,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之中。在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公民寄托了情感,付出了心血,得到了尊重,也在推动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比如,在投票选举中懂得了程序民主的意义;在公共事务决策中学会了协商民主的精髓;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中体会到公共生活的价值。
长此下去,公民就会像关心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社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在不断的互动与合作中达成民主政治发展的共识,并且在这种共识下开展有序的民主政治建设。应该说,这是培养公民公共精神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唯有如此,公共精神才可以获得持久的生长力量。
文档
第三篇:人与动物
人与动物
摘要:一提到动物,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家里养的鸡、鸭、鹅、猪、马、牛、羊是动物,森林里的老虎、狮子是动物,天上飞的小鸟,水里游的鱼儿等也都是动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共同居住在地球上,我们和动物共同生存在一个家园里。可以说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谁也离不开谁。
关键词:自然、生命、和谐 第一,动物有益于人类
人类起源与动物起源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时间相隔不算太长人类形成后依赖林果渔猎以生存和进化后来发展了农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上去了,有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于是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1.食品动物(Food Animals)供应人类丰富营养来源的肉、乳、禽、蛋、鱼等。
役用动物(Labor Animals)马、驴、骡、骆驼等.骑、驮、拉,被誉为“不要能源”的动力,有战略意义。
经济动物(Economic Animals)生产羊毛、裘皮、皮革等.如绵羊、长毛兔、海狸鼠、黄鼬、蓝狐等。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种动物,有严格遗传学和生物学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豚鼠、仓鼠为代表。
医用动物(Medical Animals)生物制品原料如血清马、鸡胚等;检测工具如家兔;中药原料如鹿(茸)、熊(胆)、牛(黄)、马(宝)、虎(骨)等。
观赏动物(宠物,Pet)猫、狗、鹦鹉、金丝雀、金鱼等。动物园、马戏团动物皆属之。
第二,动物对人类也有有害一面
动物约有200种传染病、80种寄生虫病,其中半数可以感染给人。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类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定名为Zoonoses,原意是”动物源性病”,其后WHO/FAO联合专家委员会又把它界定为"在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可以自由传播的疾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造成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恶化,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整个世界到底有多少生物,恐怕谁也难以说清,科学家的统计也只能给我们一个近似的答案。而当今世界的生物物种正在一天天减少却是确凿无疑的。
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博物馆的展厅里,一只旅鸽站在一根树枝上,长长的嘴,尖尖的尾巴,展翅欲飞。但它却永远告别了蓝天白云。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的标本。标本说明牌上写着,旅鸽种族中的最后一只于1941年9月11日美国中部时间11时死去。然而,仅仅一百多年前,北美大陆还生活着大约50亿只旅鸽。它们的灾难来自自己的肉太鲜美,勾起了贪婪人饕餮之欲。1990年,最后一只旅鸽被射杀。此后,只有在一些动物园才饲养着少数旅鸽。但是失去大自然自由的天空飞翔,它们很快走向了灭绝。
旅鸽的命运,只是生物灭绝的一个缩影。据鸟类学家记载,最后一只大海雀是1844年在冰岛被射杀的。而最可悲的是愚鸠,它们全军覆没的时候,世界上连它们的一个完整标本都没有保存下来。有关资料统计,从1600年到1966年,366年光景,世界上消失了164种鸟。
再看看我们中国。亚洲丛林之王的东北虎,野生的已只幸存20多只;大熊猫,灭绝的警报早就频频拉响;还有金丝猴、白鳍豚数量都岌岌可危。据动物保护专家们研究,野生队伍种群要保持在2000只(头)左右,才可以在自然状态下正常繁衍。才这个标准看,世界上许多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命运。1996年4月20日,国际环境规划部署发表报告指出:世界上有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物种永远告别地球。
面对如此多的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人们自然会问,它们会不会象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呢?
首先,人类对动物的肆意捕杀,一方面造成了动物的大量减少,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动物对人类的敌意不断增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动物与人类的友好关系。事实上,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有思想,有感情,也有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更有自由权。我们在未经动物们的同意之下就随意破坏它们的栖息地;在未经它们的同意之下就随意伤害它们的躯体;在未经它们的同意之下就私自决定它们的死亡。我们是否有考虑过它们的感受,是否有想过它们的想法,是否想过他们的生命什么时候终结是有他们本身决定的呢。生态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自然界,而是作为生态链或生态网中的一环,与其它生物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依存关系,也就是说食物链靠生物的多样性来维持,任何一种生物的减少或消失,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链、网结构的完整性。然而在今天社会生活中,因看不见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而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短视行为屡见不鲜。人们为了获取贵重的毛皮、虎骨,疯狂捕杀老虎;为了获取象牙而偷猎大象;为了一点点渺小的口腹之欲大肆捕杀各种珍禽异兽……。新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基金会副主任张新时研究员指出,人类工业化发展的一百多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工业和其它人类活动的大大增加,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自然灭绝的速度要快一千倍。如果人类不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珍贵生物就会在它们的用途就在还没有发现之前就已经灭绝。这个损失是永远无法挽回的。
对于万物主宰的人来说,生物多样性这个词可能还比较拗口。它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包括微生物,包括森林、草原、湿地和其它绿地,这些东西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最基本的生存要素。可以说,生物多样性是我们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它与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一样重要,构成我们人类生活、生存的环境,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自然界那么多生物,但它们的分布并不是无规律的,它们都是按一定的方式和一定的格局分布的。各种动物构成一个生态营养链,一个链断绝了,就会造成这个生态链的破坏。比如植物,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食草动物食用植物构成自己的能量,形成肌体,人类或其它动物利用这些植物或动物来生存。这个链如果脱节,比如如果草原被破坏了,食草动物没有食物来源,人类和另外的肉食动物的肉食来源就成问题。这是从大的方面看。实际从小的方面看,比如微生物,它也在生物多样性中自己占据的一环上发挥作用。它把一些死掉的动物或动物的排泄物加以转化。如果没有微生物我们这个世界早就被各种动物尸体充塞满了,就根本不可能有人类的生存空间。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就是这样,在生物链中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有些生物看似与人类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甚至不知其名,但极大的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这种联系,或还没有认识到它的功能。但尽管你不认识它,它们还是在那里发挥作用。所以,一旦链中的某一环破坏了就可能造成生物圈的失调,严重的会导致整个生态链的破坏甚至某些资源的灭绝,甚至引起不利于人类的连锁反应,直至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
现在,国际上和中国都制定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计划,建立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信息系统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从整个世界来说,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已经加强了许多,各种媒体经常报道有关国家和政府惩治肆意猎杀野生动物、乱砍乱伐森林、破坏植被者,一些濒危动物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但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还远未终止。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可能是一条远没有终点的路途,需要我们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去努力。
愿东北虎矫健的身影再现在东北丛林,愿可爱的大熊猫家族繁盛,愿金丝猴、白鳍豚有一个安宁的家园,愿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都能自由地繁衍。
大家都知道要提倡珍爱生命,爱惜生活。我们人类的生命很珍贵,难道动物的命就不值得珍惜么。或许我们人类也有不想死但是没有选择权利的时候,但是这样的事情毕竟是少数啊。我们就不能把动物当成是我们人类的一份子,当成我们的朋友,当成我们的家人一样对待么。
总之,爱护动物,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这是我们人类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只有当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爱护生命成为社会共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时,人类与动物、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得到切实的改善,人类才会有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才能更好的发展。
人与动物
广饶县大码头镇中心小学
吴海霞
第四篇:人与动物
目录
大象救孩子„„„„„„„„„„„„„1 巨蛇引路救妇女„„„„„„„„„„„1 大象嚎哭救游客„„„„„„„„„„„1 小狗就回7岁小主人„„„„„„„„„1 大象帮助救灾„„„„„„„„„„„„1 狗为救主人牺牲了„„„„„„„„„„1 老人与狗„„„„„„„„„„„„„„2 忠犬八公的故事„„„„„„„„„„„2 藏羚羊的故事„„„„„„„„„„„„3 最后一次哺乳„„„„„„„„„„„„3 “守望犬” 晶晶„„„„„„„„„„3 狮吻„„„„„„„„„„„„„„„„4 狼狗车夫„„„„„„„„„„„„„„4 一个真实的故事„„„„„„„„„„„4 为了孩子„„„„„„„„„„„„„„4 狮子救星„„„„„„„„„„„„„„5 白马„„„„„„„„„„„„„„„„5 与狼共舞„„„„„„„„„„„„„„6 小狗“腊肠”„„„„„„„„„„„„6 海鸥„„„„„„„„„„„„„„„„7 德拉„„„„„„„„„„„„„„„„7 抉择„„„„„„„„„„„„„„„„7
大象救孩子
在泰国普吉岛,有一头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许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地方。英国游客芭妮特说,海啸发生当天,当巨浪直扑普吉岛的时候,一头海滩供游客拍照的大象成了人们的救命英雄。因为大象主人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许多小孩都抱到象背上,大象于是背着他们逃离危险的海滩,最终成功脱险。
巨蛇引路救妇女
在印尼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一名女子在一条大蛇的指引下,抵达安全地点。26岁女子丽扎说,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没,慌乱中人们纷纷逃命。这时,一名女邻居因为受了重伤,请丽扎带自己的一对双胞胎逃生,她于是背起了双胞胎。在与急流搏斗时,她看见一条大蛇从左侧顺着洪流游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结果抵达了安全的地方。事后,丽扎说:“很奇怪,当时见到大蛇,我并不感到惊慌。”而且,大蛇也没有咬她们。
大象嚎哭救游客
在泰国普吉岛北部新兴旅游胜地蔻立,一群外国游客因为骑乘的大象突然狂奔到高处,结果幸运获救。在海啸到来前,泰国赶象人邓.萨郎甘和妻子率领一支由8头象组成的队伍向海边进发,象背上坐着十几名外国游客。突然,大象开始呜咽。平静下来约一小时后它们又“哭”了起来,这一回再也不能平静。很快,大象载着惊恐的游客向背离海滩、覆盖着灌木丛的山上狂奔而去。海边其他不工作的大象,也纷纷挣脱沉重的锁链向高处跑去。然后,人们看见巨浪袭来,开始跟着大象狂奔。
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
在海啸重灾区之一的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海边小村,一条名叫“塞尔万库马”的小狗救了它的小主人迪纳卡兰。海啸来临时,迪纳卡兰的母亲桑吉塔只能抓住两个年幼儿子的手,拼命向高处奔跑,并希望自己最大的孩子、7岁的迪纳卡兰也能跟着她一起逃出险境。但迪纳卡兰并没有跟上母亲,而是向他自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离海岸只有大约40米的一个小棚屋跑去。危急关头,“塞尔万库马”毅然掉转头去追小主人。它一路咬着小主人的衣服,间或用鼻子拱着小主人,硬是将他给拽回了附近高处的安全地区。最终得救的迪纳卡兰感激地说:“塞尔万库马咬着我衬衫的衣领,把我拽了回来。”
大象帮助救灾
在泰国南部重灾区,大象成为救援人员的首选帮手。目前,已有24头大象运到泰国南部地区,参与灾后的救援与重建工作。大象的主人说,在这些碎石遍地的灾区,“大象要比四个轮子的卡车和锄头效率高得多,只有大象能够承担这项工作”。泰国南部当地政府人士表示,大象正在把成吨的垃圾运走,为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工作的救援人员提供了便利。
狗为救主人牺牲了
一天晚上,一个名叫谢尔盖˙库利科夫的18岁青年,喝得烂醉在街道上横冲直撞,行人纷纷避而远之,一位老人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指责他,库利科夫一怒之下冲着老人破口大骂,还挥起拳头狂揍老人,并掏出1颗手榴弹抛向人群,瞬间人们瞪大眼睛呆住了,一场惨剧即将上演。此时,人群不远处,有一个人正带着一只狗向这边走来,突然那只狗意识到将会发生什么事,猛然挣脱主人手中的绳子,钻进人群,一跃扑正在冒烟的手榴弹上,刹那间爆炸声响起,众人吓了半天才回过神来,看到这只仁勇的狗儿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而人们安然无恙,大家既惊愕又感动,顿时沉默无语。
老人与狗
77岁的老人与一只狗相伴了18年,在老人去世后,这只狗竟然在拜别主人后,一头扎进了河里跟随主人而去。这件事,让马栏街道红凌社区富缘寿衣店的于富缘啧啧称奇。
于富缘介绍,几天前有位白女士来店里,准备做个狗的模型,要求是越像越好。几次聊天后得知,原来她是在完成亡父的心愿。
白女士的老父亲不久前因病去世,老人20多年来一直独自生活,整天陪伴他的是儿女们为了给他解闷抱来的一只狗,刚到家时只有一岁多。从此,这只狗成了老人最亲密的“朋友”,两人不仅每日相伴,而且还同吃同住,有什么好吃的,老人准会分出一半给狗,而这只狗也确实忠实于自己的主人,不管老人去哪,它都一步不离地跟着。一晃近20年过去了,老人已近耄耋,狗也成了老狗,儿女们听父亲嘱咐过,如果自己不在了,一定要善待这只老狗。
不久前,老人因病去世,从他走那天起,这只狗就再也没吃过一口东西,每天趴在主人的床上,一动不动地,任凭面前摆着什么好东西,也坚决一口不吃。“我们猜测它是想我父亲了,就决定带狗去墓地看看。”白女士说。于是,在父亲烧纸的时候,家人带着这只狗一起来到了墓地,没想到的是,在围着主人的墓地绕了两圈后,这只狗竟然一头扎进了旁边的河里,再也没出来。“当时,我们都惊呆了,谁也没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白女士说,等反应过来再过去救,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太感动了,没想到,动物也能有这么深厚的感情,而且会做出这么决绝的行动。所以,我们决定要做一个模型烧给父亲,让他们两个在另一个世界也能相互陪伴。”
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是以东京涩谷车站为主要发生地的真实事件。
1924年,上野秀三郎到东京某大学任教授,除了家人之外,他还带着一只叫八公的秋田犬。在以后的日子里,周围的邻居每天都能看到,清早八公在门口目送主人去上班,而在下午某时,它会在涩谷车站迎接他下班回家,天天如此。
然而一年后的一天晚上,上野秀三郎却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回家,他因中风而倒在了讲台上,再也没有回到那个火车站,可是八公依然忠实地等着他。
在那以后,八公被一个叫小林菊三郎收养,但它一次次逃离出来,回到原来的住处。对于它来说,可能不能理解主人已死,只是明白,它的主人已经不住在原先的房子里,于是,它跑到涩谷火车站寻找旧主人,虽然,每次它都失望而归,但它依然执着的等候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样持续了十年。
有一天,上野秀三郎的学生发现了八公,并跟着它回到小林的家中,从小林口中得知八公的故事。不久,这名学生发表一份关于日本秋田犬的调查报告,八公的故事也被附在其中。2 很快,这份调查报告被东京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八公被日本人所了解,它的忠实感动了日本人,人们称其为忠犬。
藏羚羊的故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藏北有一位老猎人,他以其神奇枪法出没于藏北高原深处。一天,老猎人突然瞅见两步之远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藏羚羊眼里流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了然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下跪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方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要弯下笨重的身子给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的一条命,以保全怀在腹腔中小藏羚羊的生命啊!老猎人在山坡上挖了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生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高原上消失了,再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最后一次哺乳
在70年代,那里得人们正大兴猎杀金丝猴,为得是用他们得皮做皮衣出口。那时侯猎取金丝猴得方式是围山。人们先从四周将金丝猴往开阔地带赶,等赶到它们无处可逃时,接下来得就是人们砍倒周围得灌木,开始人猴大战。因为人们要得是金丝猴得皮,所以尽管往死里打,打得是人嚎猴叫,惨不忍睹。
有一次围猎时,有一只母猴怀里抱着一只小猴拼命得跑,跑得过程中,又顺手揪起了一只小猴驮到背上一起跑。这时有两位老猎人追了过来。一直追到了悬崖边一棵大树上,好象猴子再也没处跑了,两位猎人举起了抢,就在要开抢得一霎那,那只母猴得手向前一伸,竟做出了一个象人一样得“暂停”手势,两位猎人很疑惑,就停了下来。这时,只见这位母亲把两只小猴抱到了怀里,给它们喂奶。可能小猴不是太饿,吃了一回就不吃了,跑到一边去玩了。然后这只母猴就摘下树叶,把剩得奶水往树叶上挤,再把树叶一片片得放在离小猴较尽得树叉上。等把奶水挤干了,母猴对着两位猎人,身体象前一躬,双手捂住了脸,意思是开抢吧。这时两位猎人得抢再也举不起来了,因为他们要射杀得不仅仅是一只没有灵魂没有情感得动物,而是一位伟大得的母亲!
老猎人从此再也不打猎了。
“守望犬” 晶晶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发生特大火灾,在起火现场附近,一条小金毛犬在焦急地走来走去,就这样持续了几个小时,终于,它累的走不动了,躺在了路上,有消防员拿来吃的、喝的,但它都不屑一顾,只是不停地流泪,有人猜测它的主人或许是被困在大火里面了,它在守候自己的主人。稍事休息后,小狗站起来,依旧在起火的大楼附近溜达,不肯离去。消防战士决定现将其带回消防中队,在慢慢寻找它的主人。
第二天,有网友将小狗的事迹及照片发到网上,呼吁大家帮助,共同寻找小狗的主人。到了的三天,也就是11月16日,终于,小狗的主人出现了。见到主人后,小狗立刻变得精神焕发起来,它扑向自己的主人,接着,才吃了40个小时以来的第一口食物。
从狗主人那里获悉,这条小狗名叫“晶晶”,它守望主人的照片感动了无人人,人们称其为“守望犬” 晶晶。
狮吻
在南美哥伦比亚西部城巿卡利,一头凶猛狮子看见托尔斯,随即扑向她,但没有狮子开大口,而是紧抱着她,一再亲吻。原来52岁教师托尔斯,是狮子的救命恩人。12年前,她把狮子从马戏团拯救出来,狮子从此入住她成立的动物保护中心。自此之后,狮子一直记着她,一直感恩,即使事隔12年,还是能把恩人一眼认出来。
狼狗车夫
朱文之,河南周口郸城县石槽镇人,养了一只狼狗。朱老汉的老伴患病出行不便,但喜欢到外边转转,年老力衰的朱老汉就用绳索把狗套在三轮车上,狗狗拉的十分卖力,一拉就是8年,行程超过1万公里。
一个真实的故事
女大学生徐秀娟,父亲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位鹤类保护工程师。受父亲的影响,徐秀娟与丹顶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曾经又一次,为从盗猎人手中救一只丹顶鹤,面对身体强壮的歹徒,她没有退缩,与那个人展开了拼死搏斗,最终她救下了这只丹顶鹤。
大学毕业后,徐秀娟去了盐城盐城自然保护区,与她同来的,还有两只丹顶鹤。有一天,徐秀娟发现本该准时归巢的两只丹顶鹤没有回来,放心不下的她找了它们两天两夜,就在寻找的过程中,她失足滑进了沼泽地„„
当这两只贪玩的丹顶鹤飞回后,不停地用长长的喙整理着她湿淋淋的衣服……或许是在表达自己深深的自责。
从此,这两只丹顶鹤再也没有夜不归宿过,它们时常站在徐秀娟的坟头,不住的向天而歌,似乎在呼唤着自己的守护者。从徐秀娟去世的那天起,远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那只被她救下的丹顶鹤就此变得郁郁寡欢,“茶饭不思”,总是一天到晚地朝着南方悲鸣,不久后,也无疾而终。
根据徐秀娟事迹改编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被人到处传唱。
为了孩子
一位猎人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山里打猎,因为孩子还小缺乏在山里生存的经验,误喝了参有某种动物尿液的水,于是孩子开始腹泻发烧。腹泻的人都是没有力气的,孩子身体出现这样的状况是没法下山的,猎人只好决定和孩子住在山上,等孩子身体好些了再走。4 连续几天的山上生活,他们已经没有了口粮,寒冷的冬天山上也没有什么可以食用的东西,猎人便决定去打只熊回来给病中的孩子充饥,不然他们都将饿死在这山中。
这个山上有很多熊,猎人带着枪和一把刀往外走,没走几步就看见了一只小熊。猎人慢慢地走了过去,准备击毙这只小熊,可是小熊也警觉地叫了起来,一只母熊从小熊的身后走了过来。猎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没有把握一枪击毙这只母熊的,不能冒然开枪,不然母熊激怒,他和他的孩子性命将受到危机。他们几天没有了口粮,对于熊来说在这冬天也是没有食物的。可是猎人手里的这把猎枪也成为了母熊的威胁。就这样,猎人和孩子,母熊和熊宝宝就这么对峙着僵持着。
猎人知道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孩子生病了身体极度虚弱,需要吃东西,熊宝宝也很饿,母熊也会随时冒险来咬死他们。于是猎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枪狠狠地扔到了山下,母熊看出了猎人没有再杀熊宝宝的恶意,感动不已,连连给猎人磕头道谢,并向猎人表示自己不会伤害孩子。
猎人也感动了,他用自己手里的这把刀忍痛将自己的左臂割下扔向熊宝宝。母熊流泪了,它给猎人又磕了几个头后奔向悬崖,它用自杀的形式向猎人感谢,感谢他们救了自己的孩子,它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平安的度过这个冬天,它选择了死来留给猎人和孩子来充饥。
猎人在山谷上看到了死了的母熊,割下来一个肉烤熟后给自己的孩子吃了,又在山下捉了些鱼回来喂给熊宝宝。
为了纪念这只母熊,猎人后来就把它的头完完整整的做成标本挂在墙上。他每到吃饭的时候会准备一碗饭放在熊头的旁边,喝酒的时候也会给它道上一杯酒,他要永远的记住这只伟大的熊妈妈。
狮子救星
2013年6月的某一天,在埃塞俄比亚,一名小姑娘不幸被四名歹徒绑架,强迫她接受一桩婚姻,在以后几天里,他们不停地对她进行殴打,小姑娘只能呜呜悲鸣。
突然有一天,三只狮子冲了出来,面对吼声如雷的狮子,四名歹徒哪里还顾得上小姑娘,只管仓惶逃窜。
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三只狮子并未追赶绑匪,而是留在饱受惊吓和摧残的小女孩身边,默默守护着她。
当警方找到小女孩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狮子似乎还能辨认出警方的身份,当警员向小女孩靠拢时,这3头狮子也默默地转过身,向森林走去。
有专家表示:或许是狮子将小女孩在被殴打时发出的呜咽声当成其幼崽的声音,这才使得她幸免于狮口。
白马
央视<<夕阳红>>节目中,一位内蒙古草原的马背老法官讲述了一匹白马的故事.这匹与他朝夕相处八年的白马和他有生死之交,一次过冰河,冻层突然破裂,白马一跃而过,法官却掉进冰窟!多方挣扎无果,垂危之际,白马竟趴在冰面上,伸出一只前腿将法官救起!文革时期,法官蒙冤被拘.稍后听说白马染病.一天夜里,白马突然出现在他的拘所外,人与马隔窗苎立相视通宵.凌晨,白马轰然倒地身亡!原来它是特来和主人诀别......与狼共舞
米莎·迪芬塞卡,比利时人,一名犹太女性,在二战时,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米莎的母亲是个俄罗斯籍的犹太人,因为长相具有明显犹太人的特征,始终不敢出门。
1941年的一天,米莎的父亲没有像往常一样来学校接她,来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她把米莎接到了位于市郊的一处陌生人家里。从那以后,米莎再也没见过她的父母。
一次偶然的机会,米莎听到收养她的一家人正在悄悄商量要不要将她交给纳粹官兵,震惊之余,她决定出逃,因为无意间曾听到收养她的这家人的谈话,说她的父母逃到了东欧,所以米莎决定向东走。
一个年仅7岁的小姑娘独自出行,困难可想而知,一次,她到一户人家家里去偷东西吃,被这家的男主人发现,她没命的逃跑,躲进了树林。惶恐之间,她感到有什么东西尾随着她,几番试探之后,米莎意识到,这是一只狼。
以后的日子里,米莎和这只狼成了朋友,母狼把捕食到的猎物都分给她吃,米莎叫她丽塔妈妈。后来,母狼有了伴侣,公狼起初对米莎并不友善,但每次都被母狼阻止下来。
后来,两只狼死在了猎人的枪口之下,米莎伤心不已,选择了继续上路。
不久,米莎碰到一个狼群,她加入了它们,当两只成年狼外出捕食的时候,米莎就会照顾小狼崽,经过长期的磨合,狼群接受了她。
不久,狼群解散了,米莎只能继续流浪。直到1945年,她才又回到比利时。
小狗“腊肠”
2013年3月2日下午1时许,重庆120急救中心接到报警,称渝中区大坪街有人突然昏倒。医生赖军同义工乘救护车赶往事发地点。
到达出吃地点,当赖军正准备为昏迷的男子检查时,突然,男子身边的一条小狗挡在他前面,并冲着他狂吠不止。无奈之下,医生用一根树枝引开小狗的注意力,担架工乘机将昏迷男子背上救护车,这时,小狗猛地窜上去,卧在主人身边,医生只好将它一同带往医院。
到了医院后,男子被转到手推床上,准备手术,然而小狗不停地跳着、叫着,试图跳到手推床上去,救人要紧,主治医生最好决定破例放他一同进手术室。
进到手术室后,小狗安静下来。
手术后,医生决定为患者做CT检查,一路上,小狗跌跌撞撞地跟着手推床,叫个不停,眼睛从未离开过他的主人。此情此景,感动了在场的许多人,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为了不影响检查效果,这次无论如何不能放小狗进去,被关在门外的小狗疯了一样地抓挠着铁门,在场的许多人都不认再看下去。
有人提议给小狗喂食以分散其注意力,但无济于事。
当患者终于被推出检查室,小狗猛地挣脱绳索,冲到主人身边,一个劲儿要往床上跳。为避免伤到患者,医生只好再次破例,将其抱到推车上。
当昏迷男子终于睁开眼睛后,小狗高兴地舔了舔主人的脸颊,随后,靠着主人的大腿,呼呼大睡。6 事后,人们得知,这只小狗名叫“腊肠”。
海鸥
云南滇池上飞翔着许多海鸥,昆明市民很希奇,纷纷拿来面包、饼干去喂海鸥。为此,媒体还曾多方报道。
但时间一长,大部分人就失去了耐心,最后只剩下一位老人,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喂食海鸥。
有一段时间一群大学生到滇池写生,他们看到老人喂食海鸥的场景,一开始并未注意,只是在一个下雨天,把风雨中老人弯腰喂海鸥的场面用照相机拍了下来。但不久以后,老人却再未出现过,这群大学生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老人已经去世了,在生前,他把几乎全部积蓄买成面包和饼干来喂海鸥。大学生们听后感动不已,就把老人喂食海鸥的照片放大后竖立在滇池边上,上面还写着“老人已去,让我们来关怀海鸥!”
当牌子竖立后不一刻的功夫,成群的海鸥在牌子上方徘徊不散,甚至有两排海鸥象仪仗队一样整齐地排在照片前面„„
德拉
里根是美国贵格城的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他的妻子拉菲尔是一家医院的护士,他们有两个孩子,14岁的小里根和12岁的露西,家里还有一只名叫德拉的德国种短毛猎狗———这是3年前里根与妻子到近郊森林野餐时发现的一只遍体鳞伤的流浪狗。
这天晚上,里根要去出车,拉菲尔要在医院值夜班,家里只剩下两个孩子和小狗德拉,不过里根和拉菲尔很放心,这样的事以前经常有,从未出现过状况。
大人出门后不久,孩子们也睡下了,德拉担任警卫工作,它像一个真正的卫士一样,一动不动地守在门口。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德拉好像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它立刻不安起来,开始在屋里搜寻,最后,它找到厨房,发现厨房起火了。德拉不停地狂吠,从这间屋子跑到那间屋子,但熟睡中的小里根和露西没有被惊醒。火越烧越旺,迅速朝着楼上蔓延,情况万分危急。
德拉飞快地冲上楼,跑到孩子们的房间,对着他们不停的大叫,可孩子们仍然熟睡着。无奈之下,德拉只好用嘴拉开他们的被子,小里根醒了,火焰已蔓延到床边柜子,他急忙推行妹妹,自己冲到楼下,提了一桶水准备救火,但楼梯已被大火封住。这时,勇敢的德拉冲进火海,用嘴咬住露西的裙子,将她从滚滚浓烟中拖下楼来„„
当消防车赶到后,两兄妹安然无恙,小狗德拉却被大火灼伤了左腿。
抉择
在吉林省前郭县宝甸乡,有茫茫的草原,周边的很多农户都搞起了养殖业,宁晶高中辍学后,为减轻家里的负担,就成了一名真正的牧羊女,她把一群羊放养得膘肥体壮,羊群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这天,她正赶着羊群行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前面的领头羊突然停了下来,接着整个羊群开始后退,羊群发出惊恐的叫声。
宁晶来到羊群前面,天哪,那是什么?一只母狼带着一只幼崽挡在羊群面前,难怪„„宁晶觉得头皮都奓起来了。
母狼和狼崽都显得瘦弱和疲惫不堪、摇摇晃晃,好像站立不稳的样子,母狼还瞎了一只眼。
宁晶明白,这时母狼是没有能力伤害到自己的,她鼓足勇气,赶着羊群绕过羊群。眼见送到嘴边的食物要溜走,母狼不甘心,它试图追赶,可没走两步,就跌倒了。作为一名牧羊人,宁晶平时最恨的就是狼,但眼前的这一切,她心软了,从包里拿出一个馒头,扔给母狼,母狼用嘴将馒头拱到狼崽面前,狼崽立刻一口吞下,母狼回头注视着宁晶,冲着她叫了几声。无私的母爱打动了宁晶,她将干粮全部拿出来扔给母狼,母狼一边叫着,一边冲宁晶点头。
为防止意外,宁晶赶紧带着羊群回家,野狼一直没有追上来。
听了宁晶的讲述,父母都埋怨宁晶不该救狼,说这是助纣为虐,听了宁晶的讲述,宁晶也很茫然。
一年后的一个傍晚,放牧晚归的宁晶驱赶着羊群正行进在回家的途中,一只母羊突然提前生仔了。忙完这件事时天色已很晚了。这时,一只狼不知从哪里出来,横挡在羊群前面,宁晶惊惧万分,怀抱着羊羔,随同羊群不住后退。突然,野狼仰脖嚎叫,又有三只野狼窜了出来。宁晶感到站都站不稳,冷汗湿透了衣衫。
野狼们围着羊群不停打转,准备伺机而动,忽然,其中一只停了下来,走到宁晶,静静地注视着她,宁晶认出它是那只独眼母狼。独眼狼冲着宁晶点着头,接着又对着其它几只狼吼叫不已,另外三只狼冲着独眼狼一通恶狠狠的狂叫后,冲上来与它撕咬在一起„„
1﹕3,独眼狼出人意料的战胜了三个同伴,其它几只狼灰溜溜地跑了,独眼狼舔着伤口。此情此情,宁晶感动不已,她冲着母狼摇摇手以示感激,急忙赶着羊群回家。一路上,独眼狼紧紧地在宁晶和羊群后面尾随着,一直到宁晶回到村子进了自家院子,它才离去。
以后,宁晶偶尔会再次遇到独眼狼,每次见面,它都会点头与宁晶打招呼,呆上一会儿,宁晶则会把随身带的食物分给它一部分。
一次,宁晶不小心走失了三只羊,一家人焦急万分,晚上,一家人忽然听到“咩咩”叫声,打开门一看,走失的羊回来了,身后跟着那只独眼狼!全家人赶紧拿出半箱火腿肠给独眼狼吃。事后,父亲分析,应该是独眼狼从羊身上嗅出了宁晶的气味,所以给送了回来。
不久,宁晶所在的村子接连发生狼叼吃的事,令人奇怪的是,宁晶家尽管未做任何防护措施,却没有一只羊被狼叼走。而见过元凶的人都说一个特征:这是一只独眼狼!天哪!怎么会这样,宁晶心里纠结不已。
村里人听说宁晶与独眼狼的事情后,纷纷跑到她家,先是埋怨,后是恳求,一致要求宁晶毒死它。
怎么办?宁晶心里十分矛盾,毒死独眼狼,她怎能下得了手,可是,面对乡亲,他们中还有的是特困户,怎么办?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宁晶含泪答应了养殖户们„„
终于在草原上宁晶又一次遇见了独眼狼,她把一根准备已久的带毒的香肠扔给它,它冲8 它点点头,那一刻,宁晶心里在流泪。很快,独眼狼躺着不动了,临死前,它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宁晶„„宁晶抚摸着独眼狼的尸身痛哭不止„„她为它建立一座坟。
几天后,宁晶说服父母卖掉了羊群,自己则去了大城市打工。
第五篇:如何理解古希腊文化的理性精神
材料
希腊数学引起的哲学成就及意义
在古希腊文化的发展中,原始数学始终沿着神秘性和数量性的双重功能统一性继承的轨道向前发展。古希腊数学与神秘性的结合,使得他们从宗教、哲学的层次追求数学的绝对性以及解释世界的普遍性地位,这正是古希腊数学完全脱离实际问题,追求逻辑演绎的严谨性的文化背景。
古希腊人在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于公元前8世纪丢掉他们的象形文字而采用腓尼基的拼音字母时,就吸收了埃及与巴比伦的数学成果,这时的古希腊数学,实际上是古希腊原始数学神秘主义与埃及、巴比伦的数学的结合体,这种结合创造了数学体系、数学运演与数学方法的广泛的神秘解释作用。这种文化传统正是古希腊数学具有强烈的神秘作用以及后来具有宗教、哲学特征的根本原因。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已将数学着上宗教色彩,其“万物皆数”和追求“数的和谐”观念把数学的这两种功能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之运演操作,共同发展。被称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和第一个科学家的泰勒斯提出了圆周被直径等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两直线相交时对角顶角相等等原理;毕达哥拉斯发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即我国所称的勾股定理,他和他的学生发现并证明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尤其要指出的是数学家欧几里德,把前人的数学成果加以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以缜密的演绎逻辑地建立在一些公理上的初等几何学知识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写成了<<几何原本>>,这本书在印刷术发明后,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对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以巨大影响。即使是爱因斯坦也对他的严密的体系惊叹不已。我们现在所学的平面几何知识大多来自这本书
古希腊最有影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哲学,把数学的神秘性及数量性意义演化为一种哲学意义的数学理性,直到亚里士多德认为“数就是宇宙万有之物质”,古希腊借助于数学解释一切的文化传统使数学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理性基础化的事物之中。
希腊哲学的样板是欧几里得几何学。柏拉图创办的学园的门楣上刻有“不懂几何者莫入此门”的警告。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科学都是证明科学,而证明科学的最高成果是几何学。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虽然包含有归纳的成分,但她的基本形式是演绎。演绎逻辑是几何公里体系的形式化。
示例:
泰勒斯最脍炙人口的事迹是预报了一次日全食,使战争停止.公元前612年,在古代的土耳其,米底亚人向西扩充地盘,遭到吕底亚人的顽强抵抗,连续5年未见胜负.生灵涂炭,尸横遍野.泰勒斯看到使肥沃的土地荒芜,人们流离失所,于是他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根据沙罗周期预先知道将有日食发生,便扬言上天反对战争,某日必用日食来警告.到了那一天,两军将领不信,继续厮杀,整个上午过去了,战场上人仰马翻,血溅大地.两军正在酣战,日食如期发生了,白昼顿变黑夜.百鸟归巢,群星闪烁,双方将领、士兵大为恐惧,学者的预言实现了,上天的暗示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于是双方停战和好.泰勒斯用智慧给人民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泰勒斯不用许多工具,仅仅在金字塔影子的顶点处垂直树立一根杆子,借助太阳的光线,构成两个三角形,塔高和杆高之比,等于两者影长之比,由此估测出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发现了许多数学结论,如圆的直径将圆平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两直线相交,对顶角等
材料
阿基米德用体积和重量的相互关系,辨别了王冠金子的纯度。他还完善了杠杆原理,发明了许多作战机械。他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充满了人类的自信与力量。当罗马士兵攻入希腊闯进他家里时,他正沉迷于一道数学题的演算,他请求罗马士兵再给他几分钟把题算出来,结果未被允许而被当场杀害。他置之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科学的精神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医学方面,希波克拉底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他的最大贡献在于使医学摆脱了巫术的支配,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命,采取科学的方法治病。他从临床实践出发,创立了体液理论,他认为,人身上有四种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共同维系着人的生命,相互调和,在平衡的状态下,人体就健康;如果平衡被破坏,人就会生病。这个理论成为西医学的理论基础。他不仅医术高超,医德更为高尚,现在西方国家的医生在从业前都要以希波克拉底誓言宣誓,誓言要医生宣誓处处为病人着想,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付出更大的努力。天文学与地理学方面,他们提出了地球是一个圆球的概念,构造了宇宙模型(毕达哥拉斯学派),首次使用“地理学”这一术语;根据印度洋与大西洋潮汐相似的原理,提出两洋相通之说,并主张地圆说(埃拉托斯特尼)。有一位科学家(阿里斯塔克)首次提出太阳中心说,他指出如果把太阳当作是行星系的中心,行星绕太阳转,那么一切天体运动便易于理解了。这是天才的预见,哥白尼思想的源头。
0的故事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其本义是“爱好智慧之学”,因为那时候各学科还未从哲学中完全分离出来。泰勒斯说过一句哲学上的名言:“水是万物的本原”,这句话不仅追究万物的共同本源,而且力图从自然界本身说明自然界而不求助于超越于自然界的事物。赫拉克里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规律燃烧又按规律熄灭,旧火熄灭新火燃烧,故万物生生不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则是影响极深极远的辩证法名言。德谟克利特则是古希腊原子论的集大成者,主张世界是统一的,自然现象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世界万物是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由于原子在形状、大小、数量组成上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世界上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事物。作为原子这一基本物质单元的认识可能与挥发、气味和蒸发等现象的观察者有关,材料
因此这些现象中都存在看不见的物质微粒运动。在遥远的年代,在简陋的条件下,他们凭自己的理性构想出感性的物质世界背后的原子世界,这些思想为近代原子论的诞生提供了启发。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科学与学术巨人的文化成就更标志着古希腊文明的空前繁荣
意义
古希腊数学是将数学理论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进行演绎推理,是演绎数学的最早的体现,是基本数学方法的确立和公理的建立。第一期是对自然界数学的提取,将数学作为独立学科建立;第二期是公理的建立和几何与代数计算的简单方法的确立;第三期是对前人结论的修改和补充。古希腊数学产生了数学精神,即数学证明的演绎推理方法。数学的抽象化以及自然界依数学方式设计的信念,为数学乃至科学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这一精神所产生的理性、确定性、永恒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性等一系列思想,则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对自然界的理性主义观点,有助于摆脱宗教和神话的束缚
古希腊借助于数学解释一切的文化传统使数学成为具有文化意义的理性基础。古希腊与西方的天文、医学、逻辑、音乐、美术、宗教、哲学中,数学都在发挥着理性的解释作用,并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得以继承和强化。基督教神学逐渐吸收了古希腊用数学解释世界的文化传统,在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的努力下,把以数学为理性模式的自然科学以及由数学而产生的各观念都与神学结合起来,使得数学成为当时自然知识和神学相结合的这座大厦的基石。
材料
数学文化——理性文明的火车头
时间:2009-9-19 点击次数:232 【大 中 小】
【来源:新浪网】 作者:陆秀朋
张奠宙简介:
浙江奉化人。1933年出生。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研究生班。1986年任教授。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的院士成员。
谢谢主持人, 谢谢各位光临。今天我想要谈的题目是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不大有人听见,这个词儿好像数学跟文化连不起来,数学是干巴巴的,属于比较枯燥的,文化又是那么丰富生动,这两者可能联系不起来。但是我觉得这非常重要。我想我们先看看这样的一个图像,这个图像叫曼德伯罗伊特图,它是用一个2次的复数的叠代出来的一个图形。我们这里可以看到 像一个葫芦形的东西,外面有些须须,可是我们如果一旦进去的话,从任何一个地方进去,你看它的形象,它的局部和整体非常相像,我们再往里面看,任何一个进去,它又出来一个当中的黑点,旁边有几个弯弯的须须,在任何一个地方进去又是这样的,随便你哪里进去都可以。这个是不是有点像克隆?就是我们很小的一个地方它和整体都很相像。数学家原来不知道这个东西,是曼德伯罗伊特用这个方程,用计算机来做了之后,就慢慢地发现了原来自相似性。自己跟自己相似,每一个细胞跟他整个人相似,这种现象在数学里面是经常见到的。我们一棵柏树,也是有这种自相似性的,所以我说像这样的图形,它已经把数学跟艺术都连在一起了。数学就不再是几条公式,它跟我们人类的生活,跟信息时代,我们的一些欣赏习惯等等都可以有密切的联系。我想这样的数学恐怕不是我们在中小学课堂里面学习的那一种数学,这是信息时代的数学,是我们将来在信息时代经常会碰到的,我们在书的各个封面上面看到的许多分形图像,就是这样的一种数学的产物。数学可以产生这么漂亮的东西,我想是我目前所想不到的,这就是我的一个开场。给大家看一看,我想可以理解一下新的数学是怎么一回事。
那关于数学文化,我想首先想到的是数学是理性文明的火车头。我想我们人类的文明,大概有四个高峰。在古希腊时代,数学仍然是古希腊文明的一个火车头。大家都知道 《几何原本》,它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一直影响到今天,它是印刷数量、版本仅次于《圣经》的读物。后来第二个高峰就是在近代文明,就是文艺复兴到17世纪到18世纪。牛顿发明了微积分,连同他的力学把整个科学带到了新的境界,那就是黄金时代。那时候的工程技术、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都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面开展起来的。第三个现代文明,我们假定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基础,那么在19世纪我们就为他准备了。从高斯、黎曼准备了很多数学工作,黎曼几何就是相对论的数学基础。所以没有数学的发展,相对论就找不到一个可以表达的数学工具。那么到了20世纪下半叶信息时代文明,信息时代就是冯·诺依曼创造了计算机的方案。今天我们广泛使用的改变了人类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计算机,它的方案是一位数学家设计出来的,他就是冯·诺依曼。所以我说数学和 4
材料
社会的发展同步,数学和人类的文化共生。因此数学不仅仅是一些干巴巴的条文,它是密切和人类文化联系在一起的。
我希望我们大家来了解数学,有三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公式定理,像勾股定理、求根公式等等。第二个层面就是思想,就是我们公理化思想,数形结合、函数思想等等。这样一些思想层面的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方法诸如此类坐标方法。还有一个层次就是文化价值。数学有好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这是一种看法。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有价值,怎么叫做有意义,如何来判断,这就要靠文化的层面来看。你要看到时代的发展,看到人类社会的需要,看到我们现在的文明,看到人们的趋向趣味,这样来解决你这个数学是不是有价值。如果把数学看成仅仅是逻辑,仅仅是形式,仅仅是思想的体操,那么我们就是很少注意文化的层面,那么先进的数学文化就会推动数学发展,落后的数学文化就会拖拉数学的进步。
我们看看,举个例子看看我们这个在1906年我们京师大学堂,用的数学教课书是这样的东西。那个时候不能用x y z,那是外国货,我们不能用的,用天 地 人 也就能用a b c d,也只能用甲乙丙丁,阿拉伯数学不能用,用一二三四;加法不能用用一竖一横; 减法不能用,用一横一竖这样的数。我们当时的爷爷辈,他们就得念这样的书。什么文化决定的? 当时说“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清朝末年,认为中学是老祖宗家法,那个东西是不能改的,外国来的东西只能用一用,因此我们就不跟国际接轨,自己搞出了这么一套符号。
那我们再看看与时俱进的文化,刚才主持人提到陈景润,确实陈景润搞哥德巴赫猜想,他的1+2的结果坚韧不拔,独军奋战,勇攀高峰,是我们在科学春天里面出现的科学的英雄人物。他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精神,经过“文革”的**,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去攀登高峰。可是在90年代我们又出来另外一种英雄,那就是王选。今年他得了中国国家的最高科学奖,他是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他用数学的成果搞了数据压缩,结果就完成了汉字的激光照排,告别了铅与火的革命,他当然是计算机的科学家,但他最重要的工作恰恰是来自他的数据压缩。作为一个数学应用,王选是我们当今做得最好的。大家想想看,这是不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当初陈景润时代代表了一种文化,王选时代又是一种文化,这就是计算机时代的数据时代,给我们信息时代的数学的印象。
我们再看一看近十几年来,西方发展了大量的数学,比如说控制论是维纳发明的,他原始的思想是人怎么到地上去捡一支铅笔,慢慢地人越来越接近铅笔,接近多少马上反应在脑子里面,这就是反馈信息。仙农研究信息论,信息传输,信息讲话,语言,这里面怎么会有数学呢? 可是仙农就是从这里面创立了数学信息论。纳什研究的博奕平衡,刚才说过了,关于双赢的策略-小波分析,美国现在在数字电视里面领先,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他的小波数字压缩技术,否则那么大一堆数据,你怎么传输,传来传去,传不过去了,压缩了以后才能传过去,跟王选做汉字的信息压缩是同样的。金融数学有期权公式,曼德伯罗伊特的分形艺术,我刚才已经给大家看过。最近非线性数学有句名言,说巴西的蝴蝶震动一下,纽约就要下大雨。那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很多情形是不稳定的,哪个地方稍微动一动,那边就引起轩然大波。这样的一种情形是非线性数学所特有的。这些里面显示了我们在最近这半个世纪以来数学的一种总的趋向,所以我就想到,我们应该实现数学文
材料
化和人类文明的整合,要搞清楚数学的文化背景,搞清楚数学成就的文化价值,把数学的结果它的文化品位发掘出来,用文化的视野来看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文化,发展现代数学,弘扬世界的文化。
数学文化如果我们把它打扮起来,数学就是一位光彩照人的科学女王。但是如果你仅仅把数学等于逻辑,等于枯燥的几条公式,那么这个美女就变成X光下面的骷髅,就是X光的照片。我们现在更多的看到的是X光照片,看不到数学科学女王的光彩照人的美容,我们只是看到她的骨骼。下面我就想就这些问题,我们分别来探索一下。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数学文化,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数学时尚,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有时尚。中国数学的传统的数学影子,揭示数学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最后就是介绍我们自己的文化,来争取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我想分别谈一谈。
我们先看一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数学文化,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说两个不同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学术氛围,决定了它的数学走向。比如说古希腊和中国的传统数学就不一样,古希腊的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是两种不同文化下面产生的。古希腊的数学它的背景是什么? 古希腊是奴隶主之间的民主政治,男性的奴隶主他们之间有民主,奴隶没有民主,他们之间的选举,执政官来决定财政收入,决定是否战争宣战。在这样一种民主的,虽然是少部分人的民主的制度下面平等的学术交流。因为你要说服别人,大家要选举,平等的学术交流。于是它就需要构建一个公理化的数学体系,让大家来思考,比如说对顶角相等要不要证明。中国的秦汉王朝就不是这样。虽然我们春秋战国时期也非常繁荣,学术非常繁荣,但是它是封建君王的政治,知识分子比如数学家就向君王进谏说,你照我的办法办,那么你就能够成功,你就能够治理国家,你就能使国家富强,请你君王来接受我的意见去实行。这样就需要什么呢?需要丈量田亩、征税、管理土方、要管理各个粮食之间的比例。于是就有我们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就是管理国家的官方的文书。怎么样丈量田亩,要抽税呀;税怎么抽法,苞米玉米和小麦稻米互相之间的折扣怎么样,你如果是从甲地运到乙地,这个粮食运输价格该怎么定,这些地方就是《九章算术》的内容。它是方田章,数理章??? 这样一些章节都是在讲怎么样管理国家。大家看看这是不是不同啊,最简单的一个就是这个,理性思维对顶角相等 A=B,这个在中国人看来这个不要证明,这个证了它干什么,这个东西一看就明白了。但是古希腊就这样证,它的几何原本就是这样证的,就是A+C是一个平角,B+C也是平角,公理3 等量减等量,大家都把C减掉,于是A=B。这么一种证明方法,是在古希腊时代才有,而我们中国没有。中国的古代算学角这个概念都没有,它认为角不需要,只要垂直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角的概念。我想这些地方都显示出两种不同文化方面,它们确实会产生不同的数学,所以数学它是和当时的政治制度,文化,学术氛围密切相关的。
其次一个问题,我就想谈一谈不同时代不同数学的时尚。数学时尚是一阵一阵的,我刚才前面说过,古希腊时代数学的是比较严密的推理,到牛顿时代就是算,就是做,有成果就行。20世纪下半叶,数学的应用发展起来了,数学应用在我们中国还是比较缺乏,因为我们过去没有发达的工业,提不出来像样的数学物体要应用,所以我们往往在理论上面,理性方面强调比较多 严格证明,这是很重要的。但是另外一点 应用我们就比较落后。因
材料
为我们没有工业,缺乏强大的工业,提不出重要的问题出来,所以姜伯驹院士,北京大学姜伯驹院士他就说,20世纪下半叶,数学最大的进展是应用。你数学用得好你就赢了。这就是把下半叶计算机出现之后,把数学时尚改变了。原来仅仅是搞理论严格性,现在强调应用,这是数学的两个轮子,有的时候这个轮子转得快一点,有的时候那个轮子转得快一点,把这两个轮子都要,不是说只要一个轮子,那是不行的。
第二种数学时尚,就是绝对主义和经验主义。大家都有种感觉,数学大概是绝对正确。1+1总归等于2,不会有别的事情。确实在20世纪的上半叶,绝对主义盛行,就是因为什么事情都可以错,唯独数学是不会错的。后来歌德尔就说,这个不可能做到,有些数学是可以错的,数学很多本来就是错的,就是牛顿的微积分大家都知道,是不严格的,但是它的东西所反映的内容是对的,微积分的本质是对的,它表达方式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差错,所以牛顿的数学不严格。中国古代数学比如说开方,它有的时候它也不严格,但这都是数学,它都是很好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所以整个数学其实是人做的。我们现代就是提倡经验主义的复兴,有许多事情大家在计算数学方面,很多就是说出来了,这好像是对的,为什么呢?我一时也说不清楚,先用了再说,所以数学也是在可以发生错误,在不断修改自己完善自己当中发展起来的。
还有一种时尚的问题,就是文化的背景,理性重要还是实用重要?这我就讲一个故事,就是巴斯卡跟费马他们两个人通信。1645年通信,就提到一个事情:有一笔赌金,甲乙两个人竞赌,输赢的概率都一样,都是1/2,谁先能够连赢累计达到5盘,就获得这笔赌金。但是一个特别的原因,突然终止了,那个时候甲赢了4局,乙赢了3局,问这笔赌金应该如何分配? 这个问题是北大的史书中教授在8月份中央电视台上面也跟大家一起演讲过,他就把这个题目出给在场的观众,观众当中就说,这个应该4/7和3/7,因为一共赛了7局,你赢了4局拿4/7,我赢了3局拿3/7,这样是不是合理呢? 巴斯卡和费马讨论,说是不行,不能这样做。他说我们再试一局,再试一局,假定试一局是甲赢了,甲就应该拿到全部的赌金,甲赢的概率只有1/2,所以应该是1/2×1 拿到整个一笔赌金。那么如果说乙赢了呢?乙赢了就是乙应该拿1/2,因为是什么 因为甲是4局,乙也是4局,大家平分。所以乙如果赢了,乙拿1/2,甲拿1/2。好,那么根据这个概率,所以如果甲赢1/2×1 拿1/2,然后再拿1/2当中的1/2,一共加起来是3/4,这就是它的最初的概率论的产生。中国打麻将很厉害的对不对,打了那么多麻将有没有产生概率论?没有。为什么? 就是因为我们是在这种实用当中,功利性的,所以赢了就完了,不深究,不细究,缺乏这种非常细致入微的思考。这种数学思考非常重要,一个数学的发展全靠这种功夫。
我前面说过的,信息论、控制论,这种东西看起来不是数学的问题,你去研究它干什么?纳什研究是几个人在那里竞争,这里面有数学吗?觉得没有数学,但是它确实有数学。这就是理性和实用之间的关系。仙农当时研究信息量,说信息量这个东西,就是烽火台吧,燃起烽火台,敌人来了;没燃烽火台,就是报平安。0和1两种,那么我们用二为底的对数取1个信息量,但是如果在纣王宠妲己的时代,那个烽火随便燃,这个概率就不准了,你这个信息量就不对了,这个敌人来的概率就不对了,这个当然是我们代仙农的想法。仙农他自己的想法怎么样呢,概率对信息量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信息量大小 “狗
材料
咬人”不是新闻,因为狗咬人没有什么稀奇。“人咬狗”这个新闻信息量就大了,是不是? 今天太阳升起,那没什么稀奇,这个信息量不大,你告诉我不告诉我都一样。今天日蚀了,哦,今天这是大事情,那么我们的信息量就很大,说事件的概率P越大,传送这个事情的信息量就越小,概率大了就没有意义了像这样的思考。我们中国传统的数学里面缺乏这样的思考,他就会去面对这样一些社会的需要去想一想,我这个信息量的大小,和一个事情发生的概率有联系,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我觉得我们中国缺乏这样的文化,虽然我们也有烽火台,我们也传送信息,但是用什么人或者是数学文化当中有这样的精神,去思考这样一些很本质的问题,我们缺乏。
不同的数学时尚还表现在数学的问题上面,问题提醒,比如说:陈景润搞的哥德巴赫猜想,那是在18世纪的提出来的问题。那个时候提出来就是数论的发生问题,但是在20世纪在信息时代,我们提出的问题就不一样了。比如像货郎担问题,一个货郎要跑那么多村庄,要每一个村庄都要跑遍,那么有几条路线可以走,那多得不知道有多少,哪条路线能够跑遍所有的村庄最短?这个问题非常困难,现代的计算机要算好几年也未见得算得出来,这个事情是不可解答的,究竟应该怎么样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呢?我们找到一种算法,在多项式时间里面把它算出来,这就是现代是我们当今数学的第一号的困难问题,也就是常说的P=NP问题,也就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多项式的算法,它的规模是N的多少次方,而不是多少数的N次方。用多项式算法,能够把货郎担问题算出来,有没有这样的算法,这是世界上头号的数学大问题。这个问题只有今天我们能够提出来,感到需要,因为计算机发达了,需要去用算法来解决我们现在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红楼梦》的作者是谁?这本身是一个文学的问题。《红楼梦》的作者前80回是曹雪芹所做的,后40回是陈??做的? 复旦大学的李先平教授就做了工作了,他就请一位先生陈大康先生,每一回你把“的了 吗 呢” 什么这些话都把它统计出来47个虚字,它出现的频率有多少,每一回就有47个频率出现,然后他就把它作句类分析,结果就划出一条线,这条线的上方是前80回,这条线的下方是后40回,显然这是两个人所作,他由此得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给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做这样的工作。大家想想看,中文系里面研究《红楼梦》可以,数学系也可以研究《红楼梦》,这就是不同的数学时尚。《静静的顿河》到底是不是肖洛霍夫作的,结果最后判断下来,是他作的,也是用数学的方法。不过我很遗憾的是中国的红学家似乎对数学家这个研究不是很感兴趣,听过也就算了。其实我觉得李先平教授的理由很多,他所新发现的东西,红学家未予置信,我想在将来,在数学文化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数学是会有更大的用处的。
下面一个问题,我想谈一谈儒家文化跟中国传统数学。这又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一个话题,儒家文化孔老夫子又不研究数学,他跟数学有什么关系。数学在中国确实是不大受重视,数学家一般最多就是管青天监,就是管天文的,那就了不得的。不像西方的数学家很(受)礼遇,比如说欧拉是俄罗斯女王把他请去,许多数学家都待为上宾,像拉普拉斯。拿破仑就很信用一些数学家。中国的传统数学能够用,实用,能够算,这是中国的传统。思辩精神也不够,但是我们现代倒发现反过来了,中国现在的学生逻辑计算都很好,倒反而是西方,他逻辑反而不如我们,为什么我们的逻辑会强起来呢? 中国传统数学不讲究逻辑
材料 的,我觉得原因就是儒家文化,大家想想看像不像,孔孟经典像不像不可动摇的公理,不可违反的,然后后面的朱熹这种大儒家,他不能够自己再做一套经典,他注疏,《四书集注》 变成为一个定理,就根据公理推出来一些定理。普通老百姓要去科举考试,做一个练习就完了,做一个练习写一篇文章,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经典,所以我说儒家文化里面它有演绎的成分,它就是公理定理推出来的,不可以违反这些公理的。它有这种成分给我们一种限制,或者文化上面的这样一种演绎的熏陶。
我们再看一看微观的考据文化,大概在乾隆年代,雍正王朝就已经有文字狱了,到乾隆朝代一般的知识分子,就不论国事了,莫谈国事,都去钻研古代的字什么意思,怎么写,发什么音,钻到故纸堆里面去了,叫做证据的考据训诂这些工作的接近于逻辑推理,和儒家文化如果是演绎化的的话,那么考据文化是微观的演绎化,宏观的是整体的儒家文化,考据的文化就是一种微观的演绎的方法。那么这两个东西一来之后,就形成了我们的一个传统。那么大学问家梁启超他就很推崇考据文化,他的话是说,自清代考据学派200年之训练,成为一种遗传,我国学子之头脑渐趋于冷静慎密,此种精神实为科学成立之基本要素。他的意思是说,梁启超的意思是说: 考据文化是好东西,我们把它继承下来,考据的遗传就等于科学的头脑。考据的核心是什么东西呢,就是重证据,讲推理。不是说我拍拍脑袋想想就行了,一定要考据出它真正的本意是什么,拿出证据出来。我们许多称颂一些学问家,一些博学家,一些老先生都是治学严谨,治学严谨是我们现在最崇尚的一种学术道德,治学严谨它的后果在数学上,反映出来就是逻辑上的严谨。因为只有逻辑上严谨了以后,你这个人才是治学严谨。我们常常听说某某老师在黑板上写错了一句话,或者是推算出现了一些小的毛病,就说犯了科学性错误,科学上犯错误以后威信扫地。也就是说注重他的逻辑层面的要求。当然我们不能说逻辑是马马虎虎,这个不是的,但是比逻辑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呢?我们那种创造精神,发现一些新的数学概念,数学问题的精神,我们就比较缺乏。所以我说虽然中国的传统数学没有逻辑严密的东西,但是由于儒家文化的演绎的传统,包括戴震倡导的考据学派带给我们的考据上面的影响,考据文化在微观上面也给了我们一种熏陶,那就是逻辑。重视逻辑,数学受这方面影响很大。数学等于逻辑这个观点很普遍,考据文化把数学的逻辑层面进行同化,就一直成为现代数学里面的核心问题。
但数学是有两个侧面的,一个是创造性的思考,另外就是逻辑的证明,它两者是不可或缺的。逻辑是什么,大数学家维尔他说了一句有名的话:“ 逻辑是使得数学得以保持健康的卫生规则” 逻辑是卫生规则,就是你不讲卫生要生病那就不行了,数学不过是这个东西而已,而不是数学等于逻辑。那么考据文化就把儒家的文化更加微观化,把这个西方数学要创新的层面一下就过滤掉了,把逻辑层面就吸收进来了,所以我们就变成数学等于逻辑这样的概念,变成为很抽象的干巴巴的东西这样的概念,就慢慢地在我们一代人两代人当中,慢慢传播开来了,甚至形成我们一个主流的一种认识,所以我们还有一句话就是“ 数学是一个思想的体操”。数学就是做体操而已,有什么用处都不管了,所以我想我们现在一定要强调逻辑,但是要适度,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地提倡数学的创造,这个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希望中国传统文化创造的那个层面也能够和数学文化结合起来,把我们现代的数学文化既有逻辑又有创造。
材料
最后我就可能要谈谈数学文化和建设21世纪数学大国的关系了,我前面已经说过,世界强国必然是数学强国,今天的数学大势是什么样子,美国继续领先,美国是世界上的数学最大的国家,西欧紧随其后,因为从英国法国德国都有非常优秀的数学家,日本这两年正在迎头赶上,也出现了得菲尔茨奖的,他们有三位,中国是一个未知数。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想一想看,我们怎么样来建设自己的文化,怎么样把数学和国家的强盛连在一起,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去年在北京召开的,霍金他是在宇宙学里面研究数学方程,对数学有很多贡献,纳什也来了,江总书记也出席了大会,传媒广泛地加以报道,那么一种文化的数学,在报纸电台上面都进行很多的宣传,我想这就是数学文化的一个先声。在21世纪要建设我们自己的数学文化,那么21世纪的数学文化有一些什么问题,我们来看看: 陈省身教授他当然是国际著名的数学大师,有人称他为是当代还活着的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他有一个提法说,中国应该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他说数学大国的含义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的数学家进行交流,他说话说得非常巧妙,意思就是说中国现在还没有独立,在数学上还没有独立,数学上还不能平等地和国家进行交流,我们在本土上面还没有自己的问题,让外国人来做,我们总是跟着外国人做,外国人没有跟着我们来做,这一点说到我们的根本上去了。我们做数学不能看着外国人做什么,还要看我们自己能不能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出来,有没有好的问题。我前面已经说过这样一些很好的问题,那么在文化层面上面来分析就会知道,什么叫做好的数学,文化的视野就是要做好的数学,有益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有创新的数学,在世界上领先的数学。这样好的数学用什么去判断,就是用文化去判断,用文化来判断你这个数学好不好,价值好不好。杨振宁也对他的物理学的成功有一个看法,他说要面对原始问题,不要在文献的夹缝里求生存。另外一方面我们又看看,菲尔茨奖章只授予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拉法格和沃沃斯基这两个人,他们这两个人都出生在1966年,今年36岁,获最费尔兹奖,拉法格他大学毕业以后,就得到扶植去专攻Langlangs猜想,Langlangs猜想是一个非常宏伟的一个数学纲领,非常尖深的纲领,顶尖的数学课题,那么说这个课题对不对? 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就让他去做,他在函数域的情况下面终于做到了,Langlangs猜想是正确的,于是得到了菲尔茨奖。
那么现在我们中国有许多获得奥林匹克竞争金牌的,他们现在并没有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甚至在我们当今我们中国一流的数学家当中也很少看到数学竞赛金牌的获得者,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方面,可能有些问题,好胜与好奇,是爱因斯坦说过的话。爱因斯坦在纽约大学毕业典礼上面说过这样的话,说学校里面给学生太多的好胜心,我第几名,我比谁好,我一定要超过你,但是对数学的好奇,却很少关注。我想说到底还是说我们的数学文化是停留在好胜的阶层呢,还是停留在好奇的阶层,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们才能够取得数学的创新与突破。
我今天的演讲最后一部分就是要建设新世纪的数学数学文化什么样子呢,就是人人喜爱数学,在公众当中树立美好的数学形象。如果说我们画一个图的话,最底弥漫在我们空气中的是一种数学文化,我们优秀的数学文化仍然要保持,国外的优秀文化我们要拿来,形成我们新世纪的数学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当中,希望我们的舆论能够提倡创新,鼓励应用,在教育方面,有基础和创新的优质数学教育,各行各业大量使用数学技术,提出新
材料 的数学问题,那么我们的数学家就可能这样的文化氛围这样的基础上面从事他们自己的研究工作,在独立与平等的基础上面,和国外的数学家进行交流。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问题,外国数学家会跟着我们来做,这样的一天如果能够到来,那么也就是我们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强国。我衷心地希望这一天能够尽早地到来,所以我们大家都为成为21世纪数学大国奋斗,大家一起共勉。谢谢,谢谢现场的观众,也谢谢张教授到我们世纪讲坛作客,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