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未来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应该具有哪些核心素养?
王竹立
(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1.什么是核心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今天我们谈核心素养,还需要考虑两个针对性,一个是针对时代的需求,一个是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2.哪些是核心素养
①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的基本能力,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创造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尤其要重视对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交流,尤其要培养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意识。其中,写作是最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关于这一思想,我今后将专门讨论)② 思维素养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应该培养年轻人三种主要的思维能力,一种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它强调严格的推理和论证。一种是形象思维能力,这是非逻辑思维的一种,其他还有直觉思维、灵感和顿悟等。这种思维能力虽然不像逻辑思维那样严谨,但容易激发创意。最后一种是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组合,一般在创意的萌芽阶段,多采用非逻辑思维;在创意的完善阶段,应采用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有助于打破心智枷锁,获得突破性解决方案。
③ 人文素养
未来的社会一定是向着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现代公民。而其中民主与法制意识、人人平等意识、正义感尤为重要。此外还包括诚信、礼貌等基本素养。
④ 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主要指人人都应该有一技之长,这是因应社会分工的需要,未来的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细,因而也越来越强调分工与协作。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特的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各种专长的人有机组合在一起,才能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
⑤ 身心素养
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心态、平衡的情感对现代人尤为重要。
3.不同阶段的核心素养
① 小学
信息素养无需特别要求
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接触到各种电子设备,故无需专门培养他们的信息技能,反而应该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和现实社会。
初步的逻辑思维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非逻辑思维。因此对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是需要的。
平等合作意识
独生子女这方面比较薄弱
相对系统的知识学习 小学阶段学习的大都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等
保存活泼开朗的天性
最好的教育不是扭曲孩子,而是保持他们的自然天性。② 中学
利用网络学习的意识
调查发现,中学生主要用网络来娱乐与休闲,因此强化他们利用网络进行自发性学习的意识非常重要。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
中学阶段,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而形象思维能力有所减弱,此时应该通过艺术类课程来保持他们的想象力。
创新意识
在未来只会越来越重要
民主意识、正义感
为专业发展做准备
积极、开朗、乐观的心态 ③ 大学
在线学习与交流
突出创新思维
民主的规则、正义感
发展自己的兴趣与专业
由金字塔型知识结构向蛛网型知识结构转
化
基础教育阶段主要培养的是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到了大学阶段应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建立蛛网式知识结构
培养平和包容的心态
【开会时,我分在自然科学组。由于我坐在会议桌的一端,被主持人要求第一个发言。我发言后,其他八位专家依次发言。在听大家发言时,我有几点感受:
一、专家们普遍对教育不满意。尽管主持方在会议开始时的主题报告中提醒大家不要把本次会议变成对教育炮轰的会议,而要围绕核心素养的构成提出建设性意见,但还是有不少专家在发言中痛批我国教育。说明教育问题确实非常严重,已经成为各行专家的共识。
二、大家普遍强调思想道德方面的素养,而相对忽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素养。比如一位在美国生活二三十年的海归教授说,大家以为美国不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其实是错的,美国比我国更重视。只是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时事政治教育,而是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是做人基本道德教育。因此,多位专家认为德育应该是核心素养,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爱人类、爱社会、爱国家。还有人主张要加强青少年的抗压教育、挫折教育。一位数学和计算机专业的教授认为,连数学和计算机能力都不重要,关键是思想品德价值观。我个人以为,各位教授的观点都很正确、很深刻,但道德品质方面的素养只是基本素养,而不能等同于核心素养。基本素养可作为核心素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三、对于我把信息素养提到一个如此的高度,个别专家有点不以为然。如一位院长说,核心素养应该具有普遍性,现在农村学校连电脑和网络都没有,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更加证实把教育信息化重心放到农村和落后地区、落后学校去的重要性。否则,连将信息素养作为我国学生普遍要求的核心素养都提不出来。----竹立补记】
第二篇: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
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访“养成教育”专家关鸿羽
编者按: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但是由于人们对养成教育的理解不一致,在学校中养成教育的开展,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我们走访了研究“养成教育”的专家关鸿羽教授。
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
中国教师报:您研究养成教育已经20多年了,您觉得养成教育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什么?关鸿羽:当前德育实效性不强,存在着知行脱节的现象,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九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依赖”、“小散漫”、“小野蛮”、“小磨蹭”、“小马虎”。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养成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过去我们的教育说得多,做得少,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只进行了认知教育,其弊病就是知行脱节,光说不练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起码不是完善的教育。如果我们的教育最终不能对孩子的行为发生影响,那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慢功夫,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硬功夫、真功夫。英国作家萨克莱曾说:“播种思想,收割行动;播种行动,收割习惯;播种习惯,收割人格;播种人格,收割命运。”养成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的主体,是崇高道德的生长点。
中国教师报:那么您能否谈谈您对养成教育的理解?
关鸿羽:“养成”的本意是,通过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动作习惯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
中国教师报:既然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那么什么是习惯?
关鸿羽:孩子的行为有四个层次。最低层次是被动性行为。它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这是因为此时孩子的道德认识还不充分,道德情感还不稳固,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例如,老师在场就守纪律,老师不在场就不守纪律。第二个层次是自发性行为。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对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自发地根据情境要求去做,但由于其自控能力差,兴趣、情绪变化大,因此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行为习惯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完全到位,反复性大,往往是不稳定的。这时学生不但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外部给予一定的提醒和督促。第三个层次是自觉性
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这是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并有一定的道德意志,能够自我要求,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例如,老师不在时也能守纪律,但还需要自己控制自己,提醒自己。知道上课时随便说话、玩东西是不对的,但有时还需要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看到别人在课堂上说话,也想说,可又一想,好学生应该自觉守纪律,虽然老师不在,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控制了自己的行动。这种行为虽然属自觉行为,但还不是自动行为。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既不需外部监督,也不需自己的意志努力,这时学生遵守纪律已不是被迫的,既不是迫于教师的监督,又不是靠自己的思想斗争或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动,这就是习惯。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中国教师报:培养孩子任何一种良好行为习惯,都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没有科学的方法,单凭热心和干劲是不行的。您认为在学校中,教师进行养成教育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关鸿羽:我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训练法。训练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这是人的生理机制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时要做到十个结合,即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实践锻炼与强化体验相结合,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相结合,平时表扬与积分奖励相结合。
中国教师报:训练很重要,有的学校也在进行这种训练,但是效果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关鸿羽:我认为训练必须科学,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最少连续训练六周。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矫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养成。我们经过多年实验得出结论:最容易训练的习惯也需要连续六周才能形成。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必须一杆子插到底,切不可“前紧后松”、“一曝十寒”,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复。行为训练要抓反复,反复抓。
第二,训练必须严而又严,不要有例外。
研究中我发现一个规律: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训练就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练习,才能成功。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要矫正就更要坚强的意志,强化训练。事实证明不少孩子的好习惯,往往是在与坏习惯的斗争中形成的。因此,训练就要有个“狠劲”,严而又严。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有例外,开始第一件不该迁就他的你迁就他,以后就难以要求了。
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没有“狠”劲,表面上是爱孩子,可最终是害了他们。我们必须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严达到爱。寓爱于严,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第三,要把握关键点,抓好第一次。
习惯训练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先入为主,具有导向作用。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老师发现了,很好教育,可能以后就不偷了。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老师没发现或没重视,孩子偷了十次老师才发现或才重视,就不好教育了。
中国教师报:在学校开展养成教育,除了您刚才介绍的训练法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
关鸿羽:身教法也很重要。人的习惯很多是模仿来的,尤其是坏习惯。没有一个家长教孩子说:“你说话必须带口头语,说两句带一个„他妈的‟,再说两句再带一个„他妈的‟。”但是,生眼人一看,这个孩子跟他爸爸一样,连口头语都一样。怎么来的,模仿来的。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力量决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师用生命对孩子的教育。它体现在教师的品格之中,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注入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必须随时随地加强自己的修养,以身立教。其中特别要做到: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学促学,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意志训练意志,以性格培养性格。其实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制约法、境教法、言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正强化法、负强化法、评价法、活动法,等等。老师在进行训练和身教的同时,辅以其他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在学校进行养成教育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鸿羽:第一,养成教育内容要规范化。有些学校随心所欲,想起一出是一出,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规范,往往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就进行什么教育。“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堵漏洞式”的教育,“救火式”的教育,就是一种盲目性。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制订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必须很好地执行。教育就是要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给下一代,用人类的基础文明去武装后代。这些规范就是力图建立起学生生活的规范体系,以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第二,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我们要把教育的内容做小、做细、做实,不贪大求全,不弄虚作假。我认为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所谓近,就是要求要离生活近一点,离孩子近一点,离社会近一点,不要好高骛远;所谓小,就是要求要小一点,以小见大,从小事做起,不要“高口号”式;所谓实,就是要实在、具体,不要太抽象,不搞花架子,不作虚功。总之,我们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给孩子提要求要尽量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形象、直观。提出的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只有做到近、小、实,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便于孩子理解、掌握和执行。当然,细目化并非是琐碎化,我们在细目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力争使之既具体又系统,以便于教育的整体升华。
第三,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一些学校忽视了教育的“序”。社会上搞文明礼貌月,我们就抓礼貌习惯的培养,社会上搞公民道德纲要宣传周,我们又赶紧抓行为美的培养。突击性、运动式打乱了教育的序,似乎只要搞搞突击,人的行为习惯就能完满形成,其实这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如同“一
阵风”、“一阵雨”,只是湿了地皮,并未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生根。养成教育要序列化,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教育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违背了由低到高这个序,就会妨碍学生成长。
中国教师报:那么学校如何制定序列化方案呢?
关鸿羽:可以参考三个理论。第一是“中心扩散说”理论。行为习惯内容相当繁杂,不可能对所有内容都细致训练,要抓住中心,中心抓准了,形成了好习惯,就可以把许多其它的好习惯带动起来。因此,制订序列时要分析哪些习惯在什么阶段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第二是“阶段说”理论。不同的年级要有各自的训练重点,要研究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注意阶段性。第三是“循环说”理论。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循环往复,是螺旋式上升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中、高年级还要经常进行重复训练,否则难以巩固。这三种理论都不完善,但都有可取之处,可以取其所长,补其不足,使我们的序列既有中心,又有阶段性,还要有必要的循环。进行低层次教育要为进行高层次教育打基础,进行高层次教育也要注意巩固和强化低层次教育的要求。这样使教育内容既分层次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逐步升华。制定序列时应该把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时间都考虑在序列之内,使习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序列中得以真正养成。例如,同样是培养“上课专心听讲”这一习惯:小学一二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玩东西,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小学三四年级的要求是“上课专心听讲,不想其他事,积极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要洪亮”;小学五六年级的要求是“先预习后听讲,听讲时要善于思考”;初中的要求是“听推导过程,听思路,边听边记。”
养成教育还有几个问题要深化研究。
中国教师报:养成教育在我们国家提倡和开展这么多年了,效果并不明显,您认为在哪些方面还应该进行深化呢?
关鸿羽: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深化研究。
第一,养成教育不能泛化、绝对化。我们强调养成教育,并不是说抓好养成教育就万事大吉了。无论在孩子成长的任何年龄阶段,培养良好习惯是教育和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们习惯性的行为也有非习惯行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除了会遇到一般的、自己熟悉的情境外,还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不熟悉的情境,采取什么行为,要靠道德意识支配,这种道德意识是不能靠简单训练产生的,要靠长期的培养和教育。所以,只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忽视思想教育也是不行的。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习惯的培养不能泛、绝对化。养成教育只是德育的一个方面,教育的结果不能只限于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使受教育者思想深处发生变化,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尽管习惯与人格的关系非常密切,习惯往往是构成人格的组成成分,但是习惯与人格、思想道德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他并不一定就具有良好的人格,并不一定是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比如,一个贪官,一个奸商,并不妨碍他有一些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他之所以变成坏人是另一套系统在起作用,是他的价值观、政治观和人生观在起作用了,所以教育必须全面地提高孩子的素质。
第二,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是,随着时迁世异、物换星移,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家长和教师必须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养成教育,要让养成教育具有时代特
点,与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高科技竞争时代相一致。我们已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我们要研究当代社会有哪些新的要求,在养成教育中要根据时代要求,增加新的内容,如实事求是的习惯;积极的人生习惯(遇到事情总是往积极的、好的方面想的习惯);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习惯;自学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习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习惯;上网的习惯;自我认识、自我监控的习惯;环境保护的习惯;垃圾分类的习惯;团队合作的习惯;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遵守一米线的习惯;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尊重他人私人空间的习惯;乘滚梯靠右站的习惯,等等。既使是传统的习惯也要增加新的内涵,如节俭习惯培养,已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而应在合理消费的前提下,节约自然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时间,等等。再如“孝”,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尊敬老人的美德,这种“孝”在封建的道德规范中,要求其子女对家长不分是非曲直,必须绝对服从,即“顺者为孝”。这种封建的“孝道”我们必须加以反对,但是敬重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要求孩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时,已不是长辈说什么就顺从什么,而应该既尊重长辈,又可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只是在提出不同意见时是以尊敬的态度提出的。所以现在不提孝顺而强调孝敬。
第三,不要忽略了智慧性习惯的培养。谈到习惯,很多人只想到了动作性习惯,强调动作性习惯,忽视智慧性习惯。其实培养习惯不只是动作性习惯,还包括智慧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应是智能活动的方式或模式。对动作性习惯可以提“自动化”;对智慧性习惯可以叫“经常化”,因为它比动作性习惯更复杂,更具有综合性,甚至需要思想观念做支持。智力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间接性、抽象性。它的活动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客体在头脑中的反映,是间接的、抽象的;二是内潜性、言语性。它是在头脑内部借助于内部语言默默地进行的,是内潜的而不是外在的,往往看不到动作;三是概括性、简约性。它的活动对象不是具体事务而是对具体事务的概括,活动时能高度省略,往往觉察不到它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智慧性习惯更难。现代社会对智慧性习惯要求更为迫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智慧性习惯的培养。如:发现问题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凡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等等。
第四,严格训练时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训练习惯时必须进行严格训练,要求一律,但是这里的严格是对行为说的,对思维不能强求一律。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育的孩子是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管得过死,不能以牺牲创新精神来进行养成教育。1900年至今,美国有230多人获诺贝尔奖,而我们的获奖人数是零。德国一个大学就培养了20多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而我们这么苦学,全国13亿人口中一个也没培养出来,这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孩子的创新习惯,如创新求异、不墨守成规的习惯,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挑战权威的习惯,发散思维的习惯,逆向思维的习惯,探究的习惯,幻想的习惯,冒险的习惯,等等。因此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要要求孩子什么都听大人的。我的观点是:
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
行为上要严,思维上要宽。属于道德问题的不听话,坚决反对。属于天真活泼的淘气,宽松一点。属于思维上的不听话,有独到见解的,支持鼓励;
对孩子标新立异一要允许,二要鼓励,三要引导;允许孩子“胡思乱想”,就是不允许“胡作非为”;对孩子的管理要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教育孩子不要迷信权威,我们必须让孩子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任何现成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的,都是可以再创造的。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过自己确认,都是可以怀疑的。要敢想、敢说、敢干,敢于思维、敢于想象、敢于创造。
第五,习惯训练不要扼杀了孩子的个性。习惯培养往往要求孩子整齐划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孩子的个性。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习惯培养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避免他们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在制定具体的行为规范时,不应过于复杂、细微,规定过于呆板,给孩子过分的限制,让孩子械机地反应或者无所适从,压抑了孩子个性的发展。所以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个体差异。
关鸿羽
北京普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记忆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管理研究会秘书长。发表个人专著19部,如《提高智力的方法》、《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学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学》等。另外主编著作25部,近几年在报刊发表了几百篇文章,10余篇论文获优秀奖。
第三篇:教育要培养情商读后感
读桃李书系----《教育要培养情商》
一书有感
侯
春
读桃李书系----《教育要培养情商》
一书有感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在看完《教育要培养情商》这本书后,我感觉,决定命运的其实不只是简单的性格因素,而是作者所说的综合因素-----情商。读完这本书,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了解到情商的重要性,情商在人的成长中是可以提升的,在如今复杂的社会上它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深深地体会到,长时间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现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
面对21世纪的竞争和挑战,这就提示我们的学校,决不能忽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因为情商对智商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非智力因素有时候会通过喜好、毅力、态度等最终影响学业成绩。学习本身离不开代表情感的兴趣。兴趣是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天然欲望,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想学。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情绪。就是如何调试自己的情绪,做出合适的反应。其次,就是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父母要学会“亲子”沟通方式。当父母学会发问及倾听,孩子就会愿意开口说话,培养良好的亲子沟通习惯,会让彼此的沟通畅行无阻。第三,要帮助孩子发展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持续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第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以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多鼓励和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着合适的自信,会让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第五,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孩子来说,父母可以给他们的最佳的礼物就是:一份无可救药的乐观心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只要孩子对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这孩子这辈子不会离幸福太远。正向思维能力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只要平时多花点心思,父母亲就能帮助孩子培养出乐观的正向思考习惯。第六,培养孩子的人际互动能力。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要多安排些机会,欢迎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以及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如生日等)。此外,也应鼓励孩子学会分享。就能让其心理免疫力大大增强,得以应付学习和生活中的低潮与挑战,让孩子有能力去经营一个成功与快乐并存的美好人生!
智力的培养固然重要,情商的培育也不可或缺。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成功80%以上取决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成功,90%取决于一个人的情商。剥去教育的一切技巧和方法,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能力、专业、学识所代表的智力只是教会我们做事,而情商则能够帮助我们在社会中寻找到合适的定位。在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如果我们不限于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把决定人一生的最为本质的善恶观、优劣观、美丑观种在孩子心灵的最深处,给孩子一颗学会欣赏别人的心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孩子感受爱、认识爱、付出爱,在大是大非面前正确选择,在利益攸关时刻知道取舍,在理智生长途中正确判断,那么我们才有资格说,为孩子一生的快乐和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提升情商,使得我们能够用有限的知识去运作无限的世界,更适合当前压力过大的生存环境。有助于我们获得阳光心态,缔造和谐快乐,享受幸福人生。作为人民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借助于教育教学阵地,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学生的情商,塑造情智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在孩子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铺垫有力的基石。
第四篇:教育为什么要培养理性精神
内容摘要:摘 要: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人的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治理能力。理性的人具有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洞察力和明智地处理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能力。现代 理性主义 教育 导致的恰恰是非理性,而非理性主义教育又彻底放逐和否定了理性精神。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缺失。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以教育的启蒙为条件。
摘 要: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人的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治理能力。理性的人具有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洞察力和明智地处理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的能力。现代 理性主义 教育 导致的恰恰是非理性,而非理性主义教育又彻底放逐和否定了理性精神。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缺失。重塑理性精神,必须以教育的启蒙为条件。
一、教育的强制与理性精神的缺失
现代教育的霸权式的宰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目的,强制性地把人塑造成为某种被需要的工具人。教育为了这种塑造,任意地剥夺人的自由和贬抑人的自尊,否认人的权利,任意处置人的心智和身体,这种教育其实完全消除了个人的理性精神。
教育的强烈的塑造心态是在狂妄的理性主义对人性的设计之下的一种非理性的表现。对人性的理性设计 自然 会导向对人性的塑造,这其实是按照某种意志的推论对人性进行的设计和制造。在这种塑造中,教育把人客体化,进行各种否认个体自由意志的修剪,以强制的方式进行归顺的训练,随时在监督、改造和型塑之下,剥夺个人的自主性,把人生产为一个完全适应型的人,一个只是将其行为合理化到适应外在的权力所必需的程度的人。
在这种教育强制中,教育成为一种巨大的监护、督察、修正、压制个人的力量,并且这一力量是具有绝对权威的、无微不至的。它通过各种规训技术使人处于一种被规定的 发展 之中,达到事先设定好的目标。由于教育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选择,个体不得不服从教育预定的发展框架。这样的教育不可能营造一种精神表现的活跃情境,不可能创造理性精神得到发展的机会。教育的强制主义和蒙昧主义造成的结果是在个人身上和社会中理性精神的缺失。
理性精神的缺失表现在: 1.个人的他治状态。个人对自己生活道路何去何从的问题的决断是建立在外在的强制性的权威的影响基础上的,而不是自己思考之后选择的主张。个人不用思考、不要反思,不能公开地利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去选择。个人受制于或者相信外在的控制、误导、诱使、压制、强迫,或者受制于自己的非理性的信念、偏见、欲望、预设等。个人认命、趋附和屈服外在的强制和奴役。
2.道德狂热和 政治 狂热。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没有任何的理性思考和批判反思的能力和意识,狂热地献身于某种目的。这容易导致道德狂热和政治狂热。所有人都被感召在一种失去理性的运动中。狂热必然地导致暴戾。德国法西斯时期的人民的狂热与 中国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治、道德的狂热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3.盲从和迷信。教育强制向人们灌输着一种所有人必须服从的统一目标,在对人的心智的钳制中,在奖惩的诱使中,个人对外在的权威,对教育所布道的教条,产生一种非理性的盲从和迷信。在面对价值冲突和观念冲突中,个人失去自主精神,缺乏理性的判断力。在教育的包裹中,个人形成一种精神的无助感,他不能自由地思索和判断,不能通过表达、抗辩、讨论、协商、妥协、说理、拒绝等方式争取自己的权利,仅仅成为他者利用的工具。4.蒙昧和偏执。教育强制要实现的是对人的心智的宰制,这表现为对人的自由思考和自由表达的限制,因为塑造形成的思想和意识的锁链会使人们有意地成为工具。缺乏思想的人们是容易驾御的。因此,教育就要有意识地灌输一类知识,而排斥那些培养人的理性精神的知识,因此,知识的自由交流和充分开放是不可能的,价值的现实展现对人们是封闭的,个人被包裹在一种被设定好的界限内,每个人处于一种不能充分知情和信息封闭的状态,也就是说个人处于一种被蒙昧之中。在这种心智的宰制中,人们容易形成一种偏执和霸气,形成一种排斥异见、打击异端的心态,不是通过理性而是通过思想的暴力解决冲突和争论,不会形成一种尊重和宽容的社会交往。
5.逆反和虚无。在教育强制的严格的控制中,可能会形成一种非理性的反抗心态,这就是表现出对任何社会规范的嘲弄和逆反,对任何价值存在采取一种疏离和虚无的态度。个人采取怀疑一切的无主义的态度。人们放弃追求理性精神、追求优秀品质的精神动力,个人失去了评判生活的价值准则。
6.暴力。教育对人的权利的僭越阻碍了受教育者的合理性意愿和自主的发展,这种具有暴力性的强制教育,会使受教育者不再相信自己和他人的理性,不再相信通过理智的精神和方法能够解决冲突和问题,而是倾向于通过暴力而解决争端和冲突,以非理性的对抗方式激化冲突。这是一种轻视理智的、缺乏自由的教育环境造成的后果。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个人无法形成理性的精神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无法学会公开和公正地运用自己的理性解决他们面临的个人和社会的问题,或者诉诸暴力:如强制、威胁等,或者迎合和趋附于暴力。因此,在缺乏理性启蒙的社会里,理性的错位和教育的强制只能带来人的非理性状态。这对于社会和个人而言,就会缺乏个人和公共的理性精神,就会缺乏理性的、约束的实践目的。这对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理性精神不仅是一个社会走向自由、公正和繁荣的关键,而且也是个人自由地形成个人的生活目的、承担责任、形成道德自律的关键。
二、重新认识理性精神
重塑理性精神可能吗?重塑什么样的理性精神?这些是我们在今天这样一个实践生活已经“去价值”的时代,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在传统的理性观念中,理性是所有人共同拥有的普遍性,在理性主体化的过程中,理性成为人作为主体的普遍特性,成为一种脱离具体的 历史 处境和社会背景的抽象的、先验的特性。理性成为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纯粹的、不变的、毋庸置疑的东西,这样的理性意味着个人在历史性的生存中获得的个人人格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普遍性的掩盖之下,理性变成了获得普遍知识原理和道德命令的认识能力。理性在人的具体的实践生活中的目的导向作用渐渐被遗忘了。
理性被遗忘,是理性面临的真正危机。“启蒙运动用理性来反对神话和迷信,到头来却反对主观理性自身所寄寓的那些像自由和和平、最终意义上的人的平等、人的神性和正义等‘自然的’概念,最终反对主体和理性概念本身,这是理性真正的危机。”理性的危机是否通过放弃理性而得到解决?放弃理性可能意味着危机的进一步加深,我们可能需要的是重新提出理性的问题。
理性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涉及人的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理性在人类生活的传统和个人生活的实践中的根基是无法动摇的。因为,理性在实践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一种反思性的指导,给我们赋予一种思考生活及其世界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对生活实践的目的获得反思和瞻视。可以说,理性是人的实践生活的基本构成。因此,我们只有通过理性而解决理性的危机,通过理性而解决理性的错位。
理性是在人的生活中生成的一种基本的精神,它不是一种先验的、普遍的、无局限性的、无约束性的绝对本质。既然理性是在人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生成的,理性就是在人的具体的生活境域中表现的,这意味着理性一方面伴随着人的生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理性具有生活的价值:为生活提供一种具体的指导,提供一种约束性的目的。在具体的生活中生成的理性,关系到生活的正当性的决断和选择,使生活的目的和追求成为个人对自身的一种承诺和价值的担当。
理性关系到生活目的和生活价值的决断和追求,表现了一个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和历史中的人的自我负责的精神和对生活的自我治理的能力,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实践反思态度。我们依赖它反思我们的知识、思想、行动、制度等,因此,理性是指导我们的实践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智慧。
理性使生活中的人能够向往并坚持生活的目的,使生活的目的成为一种人对自身的生命的承诺,使人能够在共同生活中进行正义的价值的选择和智慧的行动。理性精神表现为一种追求美好生活中的卓越品质,没有这种品质,生活就可能无法判断自身的善,可能就会失去价值信念的支撑,就会导致个人自私的放纵,就会迷恋于狂热和盲从。生活将没有价值的导引,一切仅仅是在市场上的快感满足的竞争,这其实意味着人的生活的精神理想的失去,也就意味着人的进取精神的丧失,像苏格拉底那样“检视”的生活既不再可能,又不再成为需要了,因为生活本身已经成为不可检视的了。
如果我们对未来生活真正有美好希望的话,势必从重新确立检视生活的理性开始。理性历来是生活的理性,是一种与美好生活相关的追求卓越、优秀、高尚、追求善、追求自由的精神品质。没有这种精神品质,我们的知识和道德就会失去价值定位的根基,我们就会陷于精神混乱和迷茫。
柏拉图说过,人在生活中必须问善的问题,这种询问使生活成为人的生活,使人成为理性的人,这意味着人必须区分和选择正确的生活。理性对生活的审视(检视)意味着对生活的一种照看和治理。生活作为一种精神有目的的创造就是在这种照看和治理中实现的。理性作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检视而追求美好价值的精神力量,是过理性的生活必需的品质,是形成生活的智慧的品质,最终意义上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的品质。
三、具有理性精神的人的形象
理性是一种精神品质,理性的品质不仅使人的价值存在指向美好生活的理想,形成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而且它表现在对自己的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治理,在这种治理中,表现出个人的精神的完整性和存在的伦理性,表现出一种理性的人格。
教育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就是在造就一个理性的人,一个在理性的生活中实现优秀品质的人。一个理性的人是追求可能生活的意义和理想的人,并且把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的实现与基于美好生活的普遍价值联系起来,与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传统和社群联系起来,并且平等地尊重他人的生活理想。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在尊重他人的选择的自由的基础上,追求一种共同生活的福祉。他把个人生活的福祉与他人的生活福祉看作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不仅对自己也对他人的生活具有一种价值的承当,对社群的公共生活有着伦理的责任。
一个理性的人具有一种追求卓越和优秀的精神动力,他具有一种对善的渴望,具有一种强烈的精神上不断超越的进取心。基于人性的不完美,他深知个人的人格和社会的现实永远不可能实现完美,他也不设计虚幻的完美的乌托邦和“圣人”似的人格,但他确信,通过理性精神,他能够意识到个人有限的自由空间,能够找出阻碍我们生活福祉的问题,能够反省生活中的过失。他在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更加明智,更加公正。他确信,通过努力,我们可以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得以改善,他理解自己行动的价值理由,并且在生活实践中做到审慎。一个理性的人是具有自主性的人。他把个人的自由看作是法治社会中每个人的权利,他把生活意义和生活方式、公共生活的价值实现、伦理生活的准则看作是在社群中自我确定的,而不是由外在力量强制和一致化的。自由意味着对个人生活的价值关联和公共生活的伦理性的治理和关照,因此,自由对一个具有理性精神的人而言意味着承担责任和义务。自由因而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同时,一个理性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个人自由的侵犯,他不依附于外在的奴役性力量,不丧失人格和出卖自己灵魂,更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强制他人,践踏他人的人格,排挤、歧视、干预他人。他平等地与他人交往,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人格依附。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自主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完整的人格。他意识到个人享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因此,他不接受屈辱,他不凌辱他人。他把尊重人格尊严看作是自由的组成部分。
第五篇:人要有点精神(定稿)
人因精神而美
在市药检局参加一个汇报会,因为去得早,得以有闲情注意会议室场景。墙壁上悬挂的以艰苦奋斗精神、顽强拼搏精神为内容的六种药监文化精神吸引了我。我在想,药检人用这六种精神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足干劲,激发斗志,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行业有行业的精神,城市有城市的精神,民族有民族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五、六十年代铁人王进喜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无私奉献的老黄牛。在六十年代,雷锋精神曾经是那个社会的主旋律。
八、九十年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进入新世纪,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依靠这些精神鼓舞,中国人民度过难关,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生不在于干多大的事,做多大的官,精神是做人的灵魂。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人有思维活动,有智慧,更重要的人具有精神。封建社会所奉行的“人为财亡,鸟为食亡”人生准则,其本质是将人等同于动物,缺乏的是一种做人的精神。有人将我们陕西人的精神概括为:厚道、善良、勤劳、朴实、勇于担当。我作为一名陕西人为此感到很自豪。
英雄人物的精神往往是感天地、泣鬼神。董存瑞舍身炸桥、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这是为了民族和人民解放而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民族强盛隐姓埋名几十年、最终献出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为国家为民族的献身精神。这些英雄人物的壮举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后代万世所敬仰,成为推动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前进的动力。
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居家过日子,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从事的工作在为自己取得报酬的同时,间接地为别人提供了便利或服务,具有利他性。清洁工是我们城市里一群普通的劳动者,冬去春来,每天早晨起的最早的是他们。无论是昨夜的秋风如何肆虐,白天呈现在你面前的总是一个干净的城市,而他们的报酬我所知道的是很微薄的。将平凡的工作坚持做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普通人会因精神而高大、伟大。在单位开展的“每人一句新年寄语”活动中,有位同事的“平凡就是不平凡”的寄语,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还有一句“今日事今日毕,每天进步一点点”,则体现的是追求进取的敬业精神。
封建思想所崇尚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利不起早”,让我们看到了缺乏精神支撑、唯利是图的贪婪小人形象。这种过分利己思想是腐朽的、为人所不耻的。实质是缺乏一种做人的精神,缺乏一种我们时代价值所倡导的取向,缺少和人相处的一种奉献精神。奉行这种思想观念的人,往往会不顾及党纪法规的威严,铤而走险,贪污腐化而身陷囹圄,有的甚至走上了不归路。
有这样一个观点我非常推崇:美是没有功利性的,如果带有功利就没有美可言。精神就具有这个特点。正义感、见义勇为、奉献精神、怜悯心等等都是精神的内容,有无穷的内涵和外延。我们的社会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积极地去发现和挖掘美,从而感染更多的人。
法拉索宝鸡市纪委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