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阅读答案
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有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老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推拿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个思路太奇特了,尽管这有点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者十之七八,这个世界上谁不需要找点理由自我安慰呢?而且,这个理由又是这样的善解人意,幽默可爱。
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米尔顿是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聋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哑巴。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他们也都是上帝特别喜爱,狠狠的咬了一大口的缘故。
就说帕格尼尼吧,4岁时出麻疹,险些丧命;7岁时患肺炎,又几近夭折;46岁时牙齿全部掉光;47岁时视力急剧下降,几乎失明;50岁时又成了哑巴。上帝这一口咬得太重了,可是也造就了一个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岁学琴,即显天分;8岁时已小有名气;12岁时举办首次音乐会,即大获成功。之后,他的琴声几乎遍及世界,拥有无数的崇拜者。他在与病痛的搏斗中,用独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世界。著名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是“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有人说,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这话真不假。
上帝很馋,见谁咬谁,所以人都是有缺陷的,有与生俱来的,有后天形成的。既然无法抗拒,又难以弥补,就只有“既‘咬’之,则安之”,从容应对。你咬你的,我活我的,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或者干脆学学尼采,公开宣布:上帝死了。
上帝又吝啬得很,决不肯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一个人,给了你美貌,就不肯给你智慧;给了你金钱,就不肯给你健康;给了你天才,就一定要搭配点苦难……当你遇到这些不如意事,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弃,顶好的办法,就是像那个老师那样去自励自慰: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我,所以咬的这一口更大罢了。
1.“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指什么?本文以此作标题,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开头第一段讲了一个盲人推拿师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列举了米尔顿、贝多芬、帕格尼尼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仿写一个句子,内容可自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上帝咬过的苹果》阅读答案
1.指“人生缺陷”,本文标题是个比喻,这样的标题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同时通过这个比喻标题,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对人生缺陷应自励自慰,正确对待
2.引出话题,并作论点的事实论据。
3.证明人都是有缺陷的,有与生俱来的,有后天形成的。
4.启示我们:人生的不如意不可避免,我们有必要正视这种现实,用“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之类来自励自慰,拥有一个乐观向上的人生。(意对即可)
5.“略”。
第二篇:自我安慰:我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自我安慰:我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前CEO。1976年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成立苹果电脑公司。乔布斯先后领导缔造了麦金塔计算机、ipad、iPod、iTunes Store、iPhone等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数字产品。1985年获得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2007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伟大商人。2009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这十年美国最佳CEO,同年当选时代周刊风云人物。2011年8月24日乔布斯辞去苹果公司CEO一职;10月5日因病逝世,享年56岁;乔布斯葬礼被曝已于10月7日举行。
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的风云人物,却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
他,出生在美国加州硅谷,是个私生子,一出生就被遗弃,17岁高中毕业,19岁大学辍学并迷上佛学,21岁在自家车库里成立苹果电脑公司,30岁离开苹果,42岁重返苹果并任CEO,48岁罹患胰腺癌,56岁离开人世。
史蒂夫·乔布斯,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学会自我安慰:我是被上帝啃过的苹果。鲁迅的神来之笔塑造了阿Q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阿Q精神”也成了自欺欺人的代名词。但有的时候,自欺欺人未必是一件坏事,当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适当地“自欺欺人”一下,反而可以减轻心理负担。要懂得自我安慰,不要怨天尤人,更不可以自暴自弃,告诉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我,所以咬的这一口更大罢了。所以,人都是有缺陷的,有与生俱来的,有后天形成的。既然无法抗拒,又难以弥补,就只有“既咬之,则安之”,从容应对。你咬你的,我活我的,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活出自己的风采,更像乔布斯一样,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
第三篇:《上帝咬过的苹果》读后感作文
今天,我看了一篇名叫《上帝咬过的苹果》的文章,看完后,我的感受很深,《上帝咬过的苹果》读后感作文。
这篇文章讲的是: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只不过上帝特别喜欢谁,咬了一口更大的罢了。这是一种十分乐观的精神,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是那么的善解人意、幽默可爱。似乎天才总是与困难搭配,文学家弥尔顿是盲人,大音乐家贝多芬耳朵失聪,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哑巴,但为什么天才会跟困难相配呢?如果用“上帝咬过的苹果”理论解释,他们都是上帝特别喜爱的人,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原因。有人说:“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几倍天才的苦难,读后感《《上帝咬过的苹果》读后感作文》。”似乎真有道理。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为自身某些方面而烦恼,那时因为上帝喜欢我,我也不会为身边的事而烦恼,那时上帝给了我一份天才,我想,当我不如意时,用“上帝咬苹果”理论安慰自己就是最好的。没有必要烦恼,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上帝喜爱我啊。《上帝咬过的苹果》读后感作文350字小学生作文(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被咬过一口的苹果哲理故事
桌上放着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考生们对它写出了千篇万篇不同的文章;也正是因为这个被咬过一口的苹果,很多考生跨进了自己向往的高等学府。
一个被咬过的苹果,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小时候,是妈妈咬了一口苹果尝尝,再递给我:“乖,这个苹果甜,快吃吧!”于是我吃得津津有味。
长大了一些,是我把苹果咬了一口,再递给妈妈:“妈,这个苹果酸,我不想吃。”于是妈妈摇摇头,皱着眉头把苹果吃了:“扔掉实在太可惜了!”
再长大了一些,和朋友们一块儿吃苹果。一次,摆着一个苹果,不大,青皮,但对于渴得要命的我们却是很解渴。可谁都不知这个苹果是酸是甜,还是别的什么怪味儿,因为它很难看。几个丫头围着苹果看了半天,我忍不住拿起来咬了一口,大伙像观察生物细胞似的审视着我咀嚼苹果的表情:“很酸吧?”“很涩吧?”“该不会是甜的吧?”……
我握着这个青苹果,望着一双双疑惑的眼睛,呆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回答:“其实--这难看的家伙还挺好吃……”“是吗?”大伙儿一脸惊喜。“可是……你已经咬过一口了呀!我们怎么吃呢?”一个朋友有点沮丧,其余的人丧气地挥挥手散开了。我实在不解:被咬过一口的苹果就没有价值了吗?于是,我又咬了一口,很甜呀,干脆吃光吧!可惜我的朋友们尝不到它的美味了。
假如我不尝尝这个苹果,就不会知道它的甜;知道了它的甜,而又因为它被咬过一口就将它放弃,当然更不会享受它的美味了。
生活犹如一只不知道其味的苹果,没有勇气咬它一口,就不会知道它的价值,就是失掉了一个苹果,失去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当别人尝到了它的美味,认识了它的价值,把它给你时,你却因为它被人咬过一口而主动放弃了品尝它美味的机会,那你还有什么别的良机呢?
生活,是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去尝试的,因为从外表看不出事物的本质;别人给了你机会就应该主动接受,否则一事无成、一无所有。
小时候,是妈妈尝到了苹果的甜,把美味香甜的苹果留给了我,我非常开心的接受了;现在如果有人给我一只咬过了一口的苹果,纵然是酸的,我还是会去吃掉它,吃光为止。因为,正如妈妈说的:“扔掉太可惜了!”
第五篇:小论文: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苹果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苹果”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彼得的孩子从小双目失明,当他渐渐长大的时候,就为自己将永远看不到世界而十分沮丧,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直到有一天,莱恩神父告诉他:“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从此他把失明看作是上帝对自己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若干年后,他成了著名的盲人推拿师。
这个故事让我能异常坦然地面对孩子的错误和缺陷,而不会在孩子犯错误时歇斯底里,以至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伤害了孩子却没有起到任何教育效果。
班上有个孩子,学习成绩特别差,上课明显的多动症,下课后还经常惹是生非,多次批评都没有用。有一天我突然想,兴许他是上帝曾经特别喜欢的一颗苹果呢,这样想着,对这个孩子就宽容起来,没有像往常一样一看到他就来气。那天,我发现他在画画,画的奥运福娃还特别生动,就亲切地对他说:“哇,你画的福娃太像了,就跟书上的一样,能送给我吗?”可以想象长期接受批评教育的他听到今天这样的欣赏时表现出来的欣喜和激动。他马上说好,并给上了颜色,要知道,美术老师说他画画从来不肯上颜色的。我知道是我的肯定给了他自信。后来的一节课他特别专心,我当然又表扬了他。下课了,全班同学都羡慕他得到了这么多的表扬。后来,我总是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他变得自信多了,学习态度也来了180度的转变。我发现他原来那么聪明,思维活跃,还爱帮助人,看来真是上帝特别喜欢的一颗苹果!
当我们大声训斥孩子时,想想那个故事吧,每一位孩子都是上帝喜爱的苹果,他们是完全天然的,是值得尊重的。好像小苗一棵,你不知道他会生长成一棵树,一朵花,一颗草或一个苹果。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目光看待学生,尤其对待“差生”善于发现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你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