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该死的苍蝇故事(最终版)
阿二头原先是春江丝织厂的机修工,由于春江市旅游业的开发,他紧跟潮流也辞职干起了个体,在汽车站旁边觅得—个摊位,卖起了水果。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生意还着实不错,使得周围的同行都对他十分羡慕。这天,阿二头新进丁一批进口香蕉,那香蕉又大又黄还带有光泽,十分引人注目。阿二头将香蕉一串串放好,便扯开了大嗓门嚷了起来:“嗳,进口的大香蕉,正宗的热带水果,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嗳,便宜了便宜了,进口的大香蕉,又香又甜……”
几声吆喝,果然引起了游人的注意,一位中年人走了过来,指着那香蕉问道:“这香蕉多少钱一斤?”
阿二头胡身后努了努嘴,说道:“喏,墙上白纸黑宇写着呢。”
那中年人抬头一看,见墙上贴着的一张白纸上写着各种水果的价格,“香蕉”那一栏写着:“每斤2.5元,”嚯!这价格确实便宜,那人当即拣了一串大的香蕉:“来,老板,给我称一下。”“好。”阿二头答应一声,拉开了架式,一面称一面嘴里还说个不停:“嗳,师傅,看好了看好了,喏,不多不少正好4斤。”说完,阿二头拿出一只马夹袋,手脚灵活地将香蕉装入袋中,递了过去。
那中年人取出一张100元的钞票递给阿二头,有些歉意地说;“喏,没零钱了,你找找吧。”阿二头接过钞票,显得十分惊讶,“找,找什么呀?这钱可不是正好吗?”
那中年人大吃一惊:“你说什么?我这可是100元呀!”
“是100元。这香蕉每斤25元?4斤不正好是100元吗?”
“什么?”那中年人急了,“25元一斤?你不是明明写着每斤2.5元吗?”
“谁说的,这么好的进口香蕉,2块半,上哪去买?”阿二头一边说,一边转过身去看那张纸,这一看不由恍然大梧,不住地跺脚,“哎呀呀,你看错啦,那不是小数点,这是只该死的苍蝇。”说完,大手一挥,那苍蝇设了,纸上果然清清楚楚地写着“每斤25元”。
那中年人目瞪口呆,只得自认倒霉,一声不响地拎着香蕉走了。等他走远,阿二又从地上拾起了苍蝇,得意地往那“25元”的中间一粘,又扯开嗓门吆喝了起来:“嗳,进口的大香蕉,又大又甜,味道好极了……”
不一会,又有一位游客走了过来,在阿二头的殷勤招呼下,挑了两串大香蕉,在阿二头称香蕉时,他趁阿二头不注意,摸出一只打火机模样的东西对准那白纸上喷了两下。
阿二头放下秤盘:“喏,你看,不多不少正好8斤。’
那游客拎起香蕉,丢下两张十块头,转身就走。阿二头喊了起来:“嗳,你站住,钱不够!”“什么?”那游客故作惊讶地问,“2块半1斤,8斤不正好20元吗?”
阿二头转身故伎重演:“你看错啦,这可不是小数点,这是只苍蝇。”说着,大手一挥。谁想到这次失灵了,不管他怎么挥手,那苍蝇始终坚守岗位,没将那价格变成25元。
刚才那个中年人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哈哈哈地笑了,“这可真是只该死的苍蝇呀,它非要你破财呀。”
阿二头一看是他,气得大骂起来:“你,你竟敢拆我的台。”
“阿二头。”这时,一个穿工商制服的人走了过来,“阿二头,你看,连苍蝇都感到难为情,不肯再飞下来带你了。”
阿二头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事后,阿二头才晓得,那两个游客是特种胶水研究所的专家。天哪,他栽在了高人手中……
第二篇:真的,该死的人类
真的,该死的人类
——读《智慧背囊》:<该死的人类> 有感
《该死的人类》是马克·吐温的文题,我认为,非常有道理。人类中真的有比眼镜蛇、黑曼巴蛇更毒的,真是该死。
一个英国伯爵为了吃一顿饭,居然让仆人杀了72头牛;可是,他们最后只吃了不到一头,就不吃了,其余的都烂了。反观动物呢,如果把七头小牛放在蟒蛇的笼子里,蟒蛇只会吃掉一头,然后就满足的睡了,不会再伤害其他的小牛。实验证明:伯爵与蟒蛇的区别在于,伯爵残忍而蟒蛇不残忍,伯爵会胡乱摧残对他毫无用处的东西,而蟒蛇不会。真应了那句老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人类 “该死”吧?
且不说一道“鹅掌”要杀数十只鹅,只取两掌,全鹅皆弃;且不说一道“驼峰”,杀数头骆驼,每驼只取一峰,全驼皆弃;且不说一道“鱼羹”杀数十尾鱼,只取其血,全鱼皆弃;且不说一道“猴脑”,热汤灌顶,破其颅,吃客在活猴哀叫时用银勺探猴脑嚼之,真恶心!这样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残忍滥杀的人类 “该死”吧?如此这般,怎么还能说他们“创造美食文化”呢?
我想,“民以食为天”,但是,请不要发明出那种残忍,恶心,浪费的食物。不然,人类可真要沾上“残忍对待生灵罪”、“极其浪费食物罪”了。
第三篇:苍蝇凑热闹
苍蝇凑热闹
一只苍蝇飞到了黑板上,大家开始没怎么注意,就当它是一只到处乱飞的无头苍蝇。恰好那天没事干,老师就打开投影机,给我们看一部印度电影——《三个白痴》。凑巧那次屏幕坏了,只能决定在黑板上看。不过在黑板上看有一些反光。可能是强光的原因,这时苍蝇飞走了。
正当大家看到两个白痴在那儿吵架时,苍蝇又飞了回来,落在了白痴——兰彻的嘴唇上方,成了好大一颗痣。兰彻在电影里原本就已经十分幽默可笑,加上这颗来凑热闹的“痣”就更加生动逗趣。立刻,这颗“痣”在底下引起了轰动效应——斯文点的,掩嘴而笑;粗鲁点的,捧腹大笑;夸张点的,笑得从椅子上滑到地下。有人说:“这样子像个土财主。”也有的说:“这也太滑稽了,更白痴了。”随着苍蝇的移动,那种喜剧感更加突出,连老师也捂着眼睛大声地笑个不停。此时的我们早不知将纪律两个字丢到哪里去了!
片子看到一半时,苍蝇又飞走了。剧中的三个白痴这时唱起了印度歌曲——一切都顺利。当他们游泳时,那只捣乱的苍蝇不甘寂寞地飞回来了。这次更离谱,落在了兰彻的泳裤上,兰彻的泳裤好似破了个洞,十分滑稽可笑。我想苍蝇是不是跟兰彻有仇?这下可好,大家又有了兴奋点。人称“何大哥”的某同学道:“这人,裤头都是烂的,还能做何大事?”后来,“冬瓜”(一个人的绰号,原本就是个手痒之人)忍不住手痒了,脱下他的大板鞋,朝着折腾了半天的苍蝇,一击而中,苍蝇一命呜乎。我也奇怪这“冬瓜”平时笨手笨脚,这次怎么把灵敏的苍蝇给灭了呢?
《三个白痴》的电影因为有第四个“白痴”——苍蝇的加入,让人看了印象更加深刻难忘。
第四篇:苍蝇教案
三优开智婴幼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半日开放公开课教案
执教教师:梅杨杨
执教班级:小C班 执教内容:分享阅读--苍蝇苍蝇快走开
执教日期:2011.11.16 活动目标:
1、能够看懂图画内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讲述。
2、掌握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并能准确指认。
活动准备:小猪手偶
苍蝇模型
大书
苍蝇拍2个
字宝宝
活动过程:
一、导入: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用手偶做道具,故事导入:一群小猪快活的生活在大森林里,有一天天气非常好,他们就决定大家一起去野餐,他们选择在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下休息。小猪们有的吃汉堡,有的跳舞,有的看书,有的摘苹果……你们想去看看小猪是怎么野餐的吗?
二、图画阅读
1、教师按顺序展示每一页并提问,提问时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是苍蝇落在小猪的身体部位,二是苍蝇接下来可能要飞到哪里去。
封面:教师把小猪耳朵和苍蝇遮挡住,提问小猪在干什么?猜一猜除了小猪还有谁?苍蝇在干什么?教师指读书名,并且问小朋友:为什么要让苍蝇快走开?苍蝇又去了什么地方? 第1-5页:这只小猪在干什么?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苍蝇落在了什么地方?我们也在自己身上找找这些部位吧,教师引导幼儿做动作并说儿歌“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上”接下来苍蝇会飞到哪里去呢?苍蝇绕着小猪飞呀飞,他一会儿落在小猪们的耳朵上胳膊上,一会儿又落在他们的肚皮上尾巴上和脚尖上,苍蝇为什么要围着小猪飞呢?接下来苍蝇会落在什么地方呢?
第6页:苍蝇在哪里呢?他飞到了什么地方去了?这个小猪在干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第7页: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猪打了个大大的喷嚏,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第8页:小猪们的野餐都被破坏了,小猪们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这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猪想个办法把苍蝇赶跑吧,幼儿发言…
2、播放音乐,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并出示字宝宝:耳朵,胳膊,肚皮,尾巴,脚尖,鼻子。
3、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让幼儿猜一猜苍蝇落在了身体的哪个部位。
4、识字游戏:打苍蝇。两名幼儿一组:教师拿苍蝇模型说儿歌: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上,幼儿拿苍蝇拍打字卡。
活动延伸:教师拿苍蝇模型飞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和教室的某个地方,引导幼儿说出儿歌:苍蝇苍蝇快走开,不要落在..上。
第五篇:我和我的一万只苍蝇故事精选
人真是奇怪:绝大多数人不厌其烦地对别人讲述自己的光彩事儿,却很少有谁给大家讲讲他当初是怎么学会说谎的。
那是小学暑假临近结束的一天。我们全班同学被班主任召集到教室里,进行开学前的训话。训话结束前,班主任打开手里的本子,拿支笔对大家说:“好,现在我们统计一下暑假里大家灭蝇的数目……”
当时暑假灭蝇是我们这座城市小学生假期的主要公益活动之一。每逢学校放假,大家或多或少都会从家里拿上苍蝇拍,到附近的垃圾箱或其他苍蝇多的地方应付一下,打多打少,记个大概的数目向老师报告。
那天,班主任一说统计,我们这帮玩心正浓的小学二年级孩子赶忙一五一十地算着日子做起加减法来。然后,等着老师念名字,再如记忆中的报上一个数目。二百、一百五十、七百、一千二、五十……报“五十”的那个引起全班的一阵哄笑。
报着、记着,慢慢地,令人难以置信的大数出来了:三千一、四千零五十、五千……报数的有男生也有女生,其中两三个还是班干部。
全班四十来个人有几个会整个暑假都守在垃圾箱边,一天到晚一五一十地数着苍蝇打呢?再说,苍蝇会飞,大小也是条性命,就这么好打?众人渐渐有些不满起来。所以,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时,我没好气地顺嘴喊了一声:“一万!”
“一万?你真打了一万?”女班主任停住了手里的笔,向我核实着这个白痴也看得出是带了气儿的虚假数目。班上又是一阵哄笑,笑声中依稀有那几个班干部故作惊讶的疑问:“一万,那怎么可能?”
好的,一万不可能,难道你们那些四千五千就可能?我越发被别人的虚伪激怒了,同时也更加气愤于班主任的愚笨,当即大声说:“一万,没错,就是一万!”
班主任看了我片刻,然后用笔在本子上记了下来,同时嘴里喃喃道:“一万,可不是个小数……”
过了几天,开学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表扬了班上的几名灭蝇能手,我不在其列。第一名被那个报了“五千”的中队长拿走了,老师对此向全班的解释是,我的那个“一万”因没有具体的苍蝇尸体作证,所以无法核实,暂不算数。这回,班上没人笑我,大家都知道那天我是出于气愤才撒谎的。就连那几个因虚报而获奖的班干部也没敢表现出太得意的样子。倒是我自己,脸上始终火辣辣的,同时心里有一种恼羞成怒的感觉:一样是说谎,老师为什么要偏袒那几个人?为此自己当时别扭了好几天。直到现在,时隔多年以后想起,那尴尬的情形,始终浮现于眼前。
现在想想,老师当时或许处理得对:她的确需要一个超出一般同学的“灭蝇典型”,以此来激励全班,同时获取校方的赞赏,所以即使明知有一两个学生撒谎,也可以视而不见的。只是像我的那个“一万只苍蝇”,虚假未免过于明显。谎言也是要有限度的,限度以内可以允许;限度以外则要予以杜绝。
少年的我不知道这道理,出于激愤把自己置于了那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我同那些学生干部一样,也成了一个撒谎者。
多年后明白了这层原委,真是汗颜!可再仔细一想,难道明白了这些道理的此刻的我真的比少年的自己进步了多少吗?我只不过是以我后来学成的世故看穿了早年这一简单事件背后所蕴藏的东西。相形之下,我那“一万只苍蝇”倒多少显得有些单纯可爱了。
哎,可怜啊!我那纯洁的一万只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