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是小懒虫》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和表现歌曲中的幽默。
2、学唱歌曲,初步尝试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3、能理解“懒惰虫”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歌曲。
2、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小小蛋儿八门开》。
(1)教师唱出前半句,幼儿接唱后半句。
2、游戏导入“小小蛋儿把门开”,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游戏。
教师:我来当鸡妈妈,小朋友来当鸡宝宝,一起做律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可是有一只小鸡可令鸡妈妈头疼啦,你们看它在干嘛?(出示图片:睡觉的小鸡)。妈妈想请小朋友叫醒这只懒懒的小鸡,你们愿意吗?
3、幼儿欣赏歌曲,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1)教师按歌曲节奏说歌词,幼儿认真聆听。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一说歌曲内容。
教师:什么是懒惰虫?为什么懒惰虫到处都痛?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教师:没叫醒小鸡,是不是小朋友的声音不够好听呢?那我们再换一种方式叫它。
(2)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这一次小鸡终于被叫醒啦!你们想唱一唱吗?
(3)教师清唱,幼儿跟唱。
(4)出示准备好的各种动物图片,让小朋友来找一找这些小动物中有没有懒惰虫。
(5)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唱《懒惰虫》,唱完之后问一问:小青蛙,你是不是懒惰虫啊?
(6)依次对老师带来的小动物进行提问,从中不断练习歌曲。
5、学玩懒惰虫的游戏。
(1)教师边引导幼儿学唱歌曲边玩“点懒惰虫”的游戏。歌曲唱完后,教师问最后一个被点到的幼儿愿不愿意做懒惰虫,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表示不愿意做懒惰虫。教师对不愿当懒惰虫的幼儿给予正面肯定。
(2)师幼一起唱歌,玩游戏。
活动延伸:
表演区:引导幼儿仿编歌词并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第二篇:小班音乐 谁是小懒虫
小班音乐 谁是小懒虫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较自然地唱弱起拍。
2、借助动作的提示,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找“懒惰虫”游戏中,感受歌曲诙谐情趣,并懂得做个勤劳的孩子。
活动准备:
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1、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是鸭妈妈,那你们是?(2、介绍游戏的玩法。
师:现在妈妈要来找一找我的小小鸭在哪里?妈妈拍拍你的肩膀,你就站在妈妈的后面做小小鸭,我们一起去找别的小小鸭,好吗?(好)
3、游戏:《找小小鸭》
①教师根据《懒惰虫》的音乐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小小鸭,谁是一只小小鸭?它的嘴巴扁,它的毛儿黄,谁是一只小小鸭?(请拍到肩膀的幼儿走在教师的后面。)
②教师问走上前的幼儿:刚才妈妈说你们是谁呀?(小小鸭)那就请你们举起手大声地告诉大家我是谁?(引导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
③师:妈妈再来找找小小鸭,找到你你就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鸭!(以同样的方式再进行一次游戏。)
④师:现在妈妈要变了,我不找小小鸭了,听听我要找什么呀?(教师根据节奏边念儿歌边找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小小鸡,谁是一只小小鸡?它的脑袋圆,它的嘴巴尖,它是一只小小鸡!”
⑤教师请最后一个被拍到的幼儿站起来后,问大家:刚才妈妈找谁呀?(小小鸡)谁是我的小小鸡?(XXX)[教师引导该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小小鸡!(我是小小鸡!)]
(二)、学唱歌曲《懒惰虫》。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师:现在妈妈不找小小鸭也不小小鸡了,听听看我要找谁呀?(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①师:刚才妈妈在找谁呀?(懒惰虫)
②师:什么样的人叫懒惰虫?(请幼儿自由发言)
③师:他的身上哪里痛?(请个别幼儿回答)
④师:懒惰虫为什么一身都是痛?
⑤师:你们愿不愿意做懒惰虫?
3、通过游戏《找懒惰虫》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①师:现在让妈妈来找找谁是懒惰虫?(教师根据节奏边念歌词边找懒惰虫)教师找到后问该幼儿:你是不是懒惰虫?(不是)那就请你举起手告诉大家“我不是懒惰虫!”。(引导该幼儿大声地说:我不是懒惰虫!)(游戏进行一遍)
②师:请鸭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去找懒惰虫,好不好?(好)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边念歌词边做动作(两遍)。
4、幼儿学唱歌曲。
①师:请你们伸出手来和妈妈一起找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②师:刚才我们把它唱出来了,那我们唱着来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找懒惰虫)
③师:我要请一只鸭宝宝跟妈妈一起去找懒惰虫。(教师请一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懒惰虫)
④师:现在请你们站起来,面向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问问爸爸妈妈是不是懒惰虫?(请幼儿站起来面向家长演唱歌曲两遍,最后一遍请小朋友走到自己爸爸妈妈的面前演唱)
(三)结束。
师:勤劳的鸭宝宝们,跟着妈妈到外面去玩,好不好?(带领幼儿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1、练声
(1)复习歌曲《两只小鸟》。(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2)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重点部分)
(1)通过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知道吗?今天小鸟也飞到小(2)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今天李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树妈妈》,讲的就是大树妈妈和小鸟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3)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1)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大树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为小鸟做什么事情呢?
(2)提问:大树妈妈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因为有了大树妈妈的爱护、关心,小鸟们快乐的成长,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听上去很轻松、愉快,让我们再听一遍。
(3)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4)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3、结束部分:复习律动《碰一碰》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跳舞,提醒幼儿在唱到“碰哪里”这一句时,能马上找到朋友,两人做动作。
第三篇:早晨不当小懒虫(中班社会领域)
早晨不当小懒虫(中班社会领域)
设计意图:
冬天一到,幼儿园的许多小朋友经常缺席早操活动,有些小朋友九点多才到幼儿园来。通过与幼儿和家长的多方面沟通了解到:冬天一到家长看着赖在床上的小朋友,总是不忍心把他们从热被窝里拉出来。想方设法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晚点送到幼儿园。更有的家长还隔三差五给孩子请个假。
殊不知这样一个不忍心却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守时的坏习惯,也给幼儿园老师工作上带来诸多不便。家长这样做不光会让孩子觉得幼儿园是个去不去都无所谓的地方,随之轻视幼儿园老师和课程。也会让孩子觉得迟到不是什么大事,养成不守时的坏习惯。所以特设此活动旨在加强幼儿的时间观念,早睡早起,养成准时入园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赖床,确保幼儿能够准时入园,养成守时的好习惯。
2、增强幼儿的活动锻炼意识,积极准时参与幼儿园集体早操活动中。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掌握时间概念,了解遵守时间是懂礼貌的表现。
2、视频童谣冬天 冬天到 雪花飘 宝宝穿上厚棉袄 堆雪人来打雪仗 大家一起哈哈笑 好宝宝快起床 不要躲起睡赖觉 跟我一起来锻炼 蹦蹦跳跳身体好
3、娃娃家的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视频故事(分段观看5分钟)
不当小懒虫
讲乐乐与小猫。乐乐早睡早起精神好,而小猫因为晚上贪玩,睡的特别晚,早上起的也晚。小鸟笑小猫是小懒虫,小猫不好意思的改正坏习惯。
提问 1)视频中的乐乐是几点钟上床睡觉的? 2)小猫为什么早上起不来呢? 总结:
因为乐乐有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而小猫到了晚上一直想玩儿,睡得特别晚。我们要学乐乐,养成早睡早起爱锻炼的好习惯。
2、我们要怎么做不做小懒虫呢?怕冷不想起床的小朋友我们又该怎么帮助他呢?(3分钟)
总结
晚上睡觉之前不贪吃零食,不贪玩,早点上床睡觉,睡觉之前定上自己的小闹钟,提前准备好入园的书包,不赖床。穿保暖的衣物,积极参与幼儿园早操活动。
注意:此时应密切联系家长,家园共育。
若出现幼儿附和“呀,你是小懒虫,我也是”是,使用注意转移,表扬没有附和的幼儿。
3、娃娃家游戏(情景表演)(5分钟)
娃娃赖床了 我喊娃娃起床床 我给娃娃穿冬衣
请小朋友来扮演家长的角色,喊娃娃起床,并为娃娃穿冬衣。现场体验起床的经历并谈谈自我感受。让幼儿体会到娃娃赖床父母的辛苦
4、童谣冬天
冬天到 雪花飘 宝宝穿上厚棉袄 堆雪人来打雪仗 大家一起哈哈笑 好宝宝快起床 不要躲起睡懒觉 跟我一起来锻炼 蹦蹦跳跳身体好
从童谣中感受早睡早起的好处,并喜欢蹦蹦跳跳的锻炼。
5、延伸
到活动区娃娃家轮流表演“娃娃赖床了”
第四篇:谁是猜拳高手教案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对统计产生兴趣,体会统计的作用。
2.引导幼儿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对统计产生兴趣。
3.使幼儿通过游戏乐意和同伴交往,快乐地融入集体生活。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黑板、记录纸、笔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l)取队名,营造气氛,
师: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所在的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师:大家猜猜哪一队会获胜呢?
(3)想办法,引出比赛
师: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分析:从幼儿喜欢的游戏人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幼儿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二人游戏。(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②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③小结:肯定幼儿的统计方法,让他们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进行统计。
(2)第二轮游戏,幼儿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明确操作要求,纠正错误的记录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交流记录的方法。
幼儿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教师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3.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的两种方法让幼儿相互学习记录方法。
(3)教师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进入总决赛。
总决赛后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4、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2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从幼儿兴趣出发,对小班幼儿的“生成”内容进行探究
“有趣的豆宝宝”活动是在“春天”的主题背景下展开的。春天正是万物复苏、播种庄稼的季节,幼儿也带来了很多美丽、多姿的植物宝宝,教室里的植物角越来越丰富。一天早晨,为植物宝宝浇水的幼儿发现了一个露出一点点的红薯芽,幼儿非常兴奋,有的长时间地静静观察,有的互相转告……大家对此非常感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我们及时设计了本次学习活动 “有趣的豆宝宝”。
2、活动设计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挑战性,给予幼儿探索的空间
结合小班幼儿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通过认一认、闻一闻、比一比等各种感知觉让幼儿全面认识各种豆子。我们还增加新鲜的蚕豆、豌豆请幼儿剥豆,让幼儿体验豆子的各种特点,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在集体活动后,我们又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观察门卫老伯伯种豆子,以及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种豆子,再次挑战了幼儿对豆子特征的观察,并引发幼儿种植豆子的兴趣,为他们的继续探索提供了空间。
3、亲子互动,共同承担教育任务、分享活动的快乐
从幼儿带豆子到幼儿园→观察豆子→剥豆子→ 品尝豆子,“有趣的豆宝宝”活动在教室里开展得有声有色,为了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豆子,观察豆子的播种和生长过程,我们别具匠心地请幼儿种豆子。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小,并且与家长一起进行种植,能在家长的指导下仔细地观察,所以决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种豆子。家长们十分配合,参与度很高,对于教师发放的“成长记录”,很多家长都认真地以多种形式进行记录,有的用照片加文字说明的方式进行记录,有的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有的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记录……仔细看这些记录的内容,可以体验和感受到在这一过程中亲子互动的成功。这样的方式,不但增进了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了解,而且还让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分享与幼儿一起学习的快乐。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3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主要环节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x GB3 ①二人游戏
= 2 x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x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x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x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x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x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4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主要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
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
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5
设计思路
猜拳是孩子们比较喜欢和熟悉的游戏,当遇到意见不统一或者玩具不够分配时,他们会自发地用猜拳的方式来做决定。但是在猜拳的过程中往往会为输赢而引起争执,原因之一就是比几次,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常常会有孩子故意赖皮,最终谁输谁赢搞不清。“谁是猜拳高手”的活动就是帮助孩子们解决游戏中的困难,学习使用统计的方法来记录比赛的结果,从而体验统计给人们的游戏、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游戏过程及结果,并尝试集体制作简单统计表。
2.感知统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萌发对统计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笔若干;“猜拳高手统计表”若干;制作统计表的各种标记及材料;三张内容不同的统计表。
活动过程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师幼互动游戏。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猜拳游戏吗?
你们当中谁是猜拳高手呢?一起来比一比!
2.幼儿两两游戏。
师: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更厉害。
(评析:活动一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谁是猜拳高手”的悬念,通过师幼间的互动以及伙伴间的游戏较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自由讲述游戏情况。
师:刚才你和好朋友比了几次,你赢了几次?
(评析:在孩子们的表述中自然而然发现问题和困难,比如一共比几次没有达成共识,比赛次数太多搞不清,两人输赢的次数出现偏差,没有裁判难定输赢等等。)
4.师:是啊,怎样能让很多人一下就能清楚地知道你们是怎样比赛的呢?(幼儿讲述、集体讨论)
(评析: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孩子们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回答,如记下来、画下来、贴五角星等等,最终达成“把比赛的过程记录下来”就能让很多人一目了然的共识。)
动脑思考,初步尝试
1.提供统计材料,幼儿两两讨论统计方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纸、笔还有贴纸等。现在请你和朋友商量一下,比赛时准备怎样来记录呢?
(评析:第一次记录基于每个孩子已有经验具有差异性的考虑,教师提供了几种不同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记录的方法和工具,尝试进行记录。让孩子的已有经验得到回忆和运用,为下-个梳理环节的开展做好准备。)
2.教师明确比赛规则。
①两个朋友进行比赛;
②比赛情况记录在一张纸上;
③听到铃声比赛结束。两个好朋友分工合作:一个收拾材料,一个上前贴记录纸。
(评析: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也要注意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这里教师一连提了三点操作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让活动有序有质地进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良好的做事秩序感。)
3.幼儿第二次游戏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
教师巡回观察,适时指导。
探索方法,集体优化
1.展示幼儿记录表。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方法.并对此进行引导和梳理。
师:刚才的比赛真精彩,你们已经用自己的方法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了下来。现在说说看,你是怎样来记录的呢?
(评析: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对教师教育机智的考量。因为幼儿的记录可谓五花八门,是教师不可预设的。在幼儿讲述时,教师既要尊重幼儿,又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引导方向,积极帮助、优化他们的原有经验,提炼出统计表的各种要素,如比赛名称、比赛选手的学号或姓名、比赛次数、胜利的总数等,最后形成一张“猜拳高手”统计表。各种记录的要素都是来源于幼儿自己的原有经验,这样才能凸显出此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引导幼儿认真地倾听,建立有序的课堂,保障活动的有效性。)
结合幼儿的原有经验,集体讨论制作统计表。如:通过讨论,比赛的整个过程可以用表格来显现,出示一张空白表格,这张表格是用来记录猜拳比赛的。在表格上方贴上比赛的内容。接着幼儿每说到一个元素教师就用卡通符号的形式来表示:比赛的最终输赢用手形V来表示,比赛者姓名用娃娃笑脸来表示,比赛的次数用数字来表示。
3.教师小结:我们用自己的方法为比赛设计了一张“猜拳高手”统计表。我们的表上需要有比赛名称、比赛选手的.学号或姓名、比赛次数以及胜利的总数。
验证使用,体验便捷
1.师幼商讨记录符号。
师:我们用什么标记来记录呢?赢了怎么记?输了怎么记?打成平手又怎么记呢?
(评析:这一系列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孩子的意愿能自由达成。比如:有的说用不同的形状做标记来记录,有的说用打钩和打叉的标记来记录,还有的说用数字来记录,赢了加1分,输了减1分等等。)
2.教师与一幼儿互动游戏,进行示范记录。
(师幼比赛记录结束后)师:从表格上看是谁和谁在比赛呢?比了几次?比赛结果是怎么样的?
(评析:师幼之间的比赛,将活动的氛围推向了高潮,看着比赛孩子们自己也跃跃欲试。观看比赛以及记录的过程,不仅让幼儿进一步掌握了记录统计表的方法,同时也让孩子们清楚地看到新的统计表能让比赛过程和结果更加清晰明了。)
2.提供新的统计表,幼儿再次找朋友.两人一组游戏并进行记录。
3.展示各组统计表,观察并说说他人的游戏情况。
(评析:在这次比赛后,孩子们饶有兴致地相互查看他人的统计表,在表上了解他人的游戏情况,真切感知统计表的使用给游戏带来的方便。)
4.教师小结:有了这张统计表,让我们对比赛的过程和结果一目了然,看来统计的方法很有用。
迁移经验,融入生活
师:统计的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在我们的游戏中,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呢!
师幼共同讨论、讲述:生活中的统计表是怎样记录的。
(评析:在这里教师出示的三张生活中的统计表,如奥运会奖牌榜、九月天气统计表等,能让幼儿回归到生活中来,在生活中了解统计表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活动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统计无处不在,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请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找一找不同的统计表,把它介绍给小伙伴们。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3、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师: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师:“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2、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师: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4、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
(1)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2)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3)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4)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5、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6、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1)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2)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3)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谁是猜拳高手教案7
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3、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谁是英雄
谁是英雄
2007年8月15日下午,按照集团公司的安排,我在集团公司化验楼四楼听取了关于舍己救人英雄刘晓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听完报告会后,我被一种精神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我所听到的一切都告诉给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
谁是英雄呢?当然,为了新中国,那些拿起枪来献身革命斗争的工农子弟,那些为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们,他们是英雄。可是这里我想说的是兰州市政集团公司的好员工、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刘晓军同志,我感到他就是英雄,是我们甘肃的英雄儿女,他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实践了一个青年共产党员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我所听到的故事吧。
2007年8月3日上午9时许,美丽的籍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气氛。刘晓军同志正在籍河景观工程现场检查、布置工作,他突然听到“快来人啊,救人啊,有人落水了”的喊声。声声喊叫打破了籍河的宁静,转眼间一名女子已落入水中。他来不及多想,便朝出事点跑去,情急之下,外衣外裤也没有顾上脱,就毫不犹豫地跳入四米深的河中奋力游向落水女子。落水者得救了,而精疲力竭的刘晓军同志却沉入了河底,再也没有睁开眼睛看看他深深热爱的这个世界、看看他倾心建设的籍河工程、看看他挚爱的母亲家人、看看籍河两岸一个个焦灼、期待他醒过来的人们。年仅27岁、宝贵而又鲜活的生命瞬间便永远的逝去了!他走了,再也听不见亲人撕心裂肺般的哭喊;他走了,再也不能与他心爱的事业朝夕相伴了;他走了,留给我们无尽的哀思和痛惜„„他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弘扬了一股荡气回肠的人间正气,突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了人民利益而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他给秦州人民树起了一座丰碑一座用生命创造和维护和谐的丰碑。
逝者如斯!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有多少英雄竞折腰。在战争年代,为了谋求和平、为了谋求自由,英雄们挺身而出;和平时期,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社会的进步,依然有英雄走在最前列,引领者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生活的我们走向更加富裕的精神家园。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好员工、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刘晓军同志是英雄吗?
刘晓军同志8岁丧父,是坚强而又善良的母亲含辛茹苦、四处打工将他们兄弟姐妹四人抚养长大。母亲身上坚毅无私、吃苦耐劳的品格自小就融入了他的意识中,伴随着他成长,形成了他乐观、豁达、进取的性格和善良、热心、吃苦、负责的品格。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经常告诫他和哥哥姐姐,做人要堂堂正正,实实在在,要诚实善良,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幼时生活的艰难和母亲的教育,为他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人要厚道”这是他生前最喜欢在同学和同事面前说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他内心与人交往的准则。通过多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感悟,他提炼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格言: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他把这句话设置在自己的手机上,每当开机时,这八个字便随着音乐声一一出现在他的面前,时时提醒他。他用自己短短27年的生命向家人朋友、向同学同事、向所有人印证了这句话。他做到了,他的的确确做到了。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晓军像爱家一样爱公司爱工作,他很能吃苦,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不懂的就向别人请教。在中盛公司工作的四、五年时间里,刘晓军同志先后干过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以及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参加过道路拓建及整治工程、热力管网工程、园林工程和景观工程。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积累了较强的工作能力、丰富的施工经验、管理经验,表现出了很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又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因为对母亲深切的爱和感激,使晓军发自肺腑地孝敬、回报母亲。尽管他工资不高,但是为了照顾母亲,他放弃单位提供的单身宿舍,从外面租房,将母亲从老家接来一起生活。找对象的首要条件是要对他母亲孝敬,勤劳节俭了一辈子的母亲,一个人在家时,吃饭总是凑凑合合。为了让母亲能吃上可口营养的饭菜,中午下班,他总是从工程现场匆匆赶到租住的地方,和母亲共同吃上一顿好一些的饭菜。可是,在危险面前,他为了与他素不相识的另外一个人,无情地抛下年老而多病的母亲去了阴阳两隔的另一个世界,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又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英雄可敬吗?
亲爱的朋友们,用不着我多说,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英雄,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是怎么一种品质,他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从他的身上让我们明白了:普通中有崇高,平凡中有伟大;人生的真谛就在于不断进取和追求,人生的价值要通过不断奉献和创造来实现。
郑志君 200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