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莫忘共赢杂文随笔

时间:2019-05-15 15:3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事莫忘共赢杂文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事莫忘共赢杂文随笔》。

第一篇:做事莫忘共赢杂文随笔

近年来,共赢二字时常见诸报端。共赢从字面上讲是双方都获利的意思。人生在世,并不是充满竞争和掠夺,更多的是共赢。具有共赢思想的人,一生才有可能收获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财富,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成功人士。

晚清的成功人士胡雪岩,他的成功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共赢思想,做事不忘共赢,肯给予别人帮助。当时有一名商人在生意中惨败,需要大笔资金周转。为了救急,他主动上门,开出低价想让胡雪岩收购自己的产业。胡雪岩经调查属实后,立刻急调了大量现银,给出正常的市场价来收购对方的产业。那个商人惊喜而又疑惑,实在是不解他为何到手的便宜都不占,坚持按市场价来购买。胡雪岩笑着说让他放心,称自己只是代为保管他的这些抵押资产,叫他挺过这个难关后,随时来赎回属于他的东西。商人万分感激,二话不说,签完协议,怀着敬佩的心情离开了。

人们不解胡雪岩,为啥送上门的肥肉都不吃,不但不趁对方急需钱叫低价格,还按正常价格给对方银子。接着他讲诉了一段年轻时的事,那时他在店里当小伙计,经常帮着东家四处催债。一次,正赶往一户债主家,途中突遇大雨,他随身带有伞,而路边的一位陌生人淋着雨,他便帮着共同打伞。以后,每到下雨时,他也常常帮一些陌生人打伞。时间一长,那条路上认识他的人也就多了。有时,他自己忘了带伞也不怕,有很多他帮过的人也来为他打伞。他说:“你肯为别人付出,别人才愿为你付出。那位商人的产业可能是几辈人,慢慢积攒下来的,我要是占了他便宜,人家可能一辈子都翻不了身。这不是投资,而是救人,到头来交了朋友,还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谁都有困难的时候,能帮点就要帮。”后来,商人前来赎回了自己的产业,胡雪岩也因此多了一位忠实的合作伙伴。在那之后,人人都知道了胡雪岩的义举,官府百姓都对胡雪岩尊敬不已。胡雪岩的生意也好得出奇,无论经营什么行业,总会有人帮忙,还有数不清的客户来捧场,胡雪岩真正的赢了。他的故事说明:不在别人遇到苦难时袖手旁观,无动于衷;不在别人落难时不闻不问,落井下石。肯为别人打伞,才是一生最大的财富。

胡雪岩的故事也说明,共赢是一种卓有远见的和谐发展的思维,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比赛,又相互激励。共赢思维才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更好的、和谐的共处方式。这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而是以理智的态度求得共同的利益。老话常说:“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靠匹夫之勇,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人生在世,经营自己的事业,需要自力更生,也是为业之道。但是个体力量与群体力量相比总是很小的、有限的。如果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借助外界的力量,形成合力,为我所用,那么竞争实力就会倍增,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就会倍增,就能达到你赢我也赢的共赢大道。其效果远远比单赢要大得多,远得多。

人们在数学中,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凡事业上成功的人都懂得要一加一大于二。就需要善于合作,争取互利共赢,要明白两个拳头和一个拳头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做的事,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对很多人、事、物就不要有主观的成见,就要考虑别人的长处,就不要害怕有一个敌人或竞争对手,要多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多进行双向沟通。想法同对手合作,最终达到互利共赢。你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总而言之一句话:做事要想成功,切莫忘共赢二字!

第二篇:做人做事杂文随笔

在中青的时候,一位老师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是什么?老师当时给出的答案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而我想到的是:做人和做事。这大概是受我小学语文老师赵映红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我对绘画和书法以及演讲都体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一个好老师是多么的重要。

至于为什么是做人做事。这在我印象里模糊的记得是学校的一次黑板报。当时由于写的钢笔字和粉笔字都还不错,被老师教了去一起去学校教学楼下面的那块黑板报去出一期黑板报。在旁人的眼里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我们那个总共就只有100多人的小学来说,那是一块最重要的板报。这块板报从某种程度上象征着我们学校的“水平”。

有幸选中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但是,只记得,那天晚上一直干到天黑。那应该算是我人生里的第一次“加班”了。当时很明显地记得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做人做事”这四个字。而就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然后再升入高中。2008年,我回家过年。由于以前就读的小学很近,大年初一的时候,在大家都和女同学们“鬼混”的时候。我一个人拿着相机来到了学校。

没有任何阻拦的,走进了曾经的小学。记得那里是厕所,呵呵,读小学那会儿我还进过女厕所呢;记得那是篮球场,哥几个在那打呀打,记得三年级的时候老被人家虐……

原来的板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玻璃橱窗。在橱窗里放着一些照片。就是好奇,觉得应该看看这些照片。没想到,看到了一个小子。那个小子居然是我。穿着破鞋,袖子都不知道到底是鼻涕还是油,黑乎乎,油亮亮的。红领巾歪挎在脖子里,脸黑布路球的……我的身后,写着四个大字:“做人做事”。

再次见到这四个字是五年以后,而写下这件事情则已经是9年以后。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人和做事。先做人后做事,这大概就是我这个九零后的人生哲学。无论什么人,无论你多么牛逼,你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一个爱家人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讲信用的人,做一个守时的人,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人,很难。但是,生命的意义很多都在这两个字里实现了。至于“做事”,就像是你吃饱消化了之后去上厕所一样。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会做人的人会做事。这里需要的是真做人,不是假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实在的人。人类几千年来所追求的民主与自由归根结底所要追求的就是真做人。

写到这,突然不想写了。何必教条于人呢,问自己。做人何其难,但人活一世不就图个真做人。

第三篇:机缘杂文随笔

儿子大婚。

眼瞅着就来了。还有一月。还有半月。还有一周……置身于陀螺似的乱忙之中,有些昏天黑地的疲惫,有些兴奋得不知所以然。

他们的婚纱照从西安寄回来了。新娘是儿子大学同学,是陕西人,一月前特意回家乡照的婚纱照。嗯,看着他们甜蜜的样子,他们幸福的样子,我心里漾满了笑意。

儿子今年二十六。嗯,二十六年前,那时候没有如今这样的条件,我和孩子他妈连婚纱照都没照,只照了黑白的双人照,家常服,常规样,那也是笑得相当灿烂,感觉相当有味道。至今看着,还是满满的惬意。这就够了。

二十六年不算长;不过也不短了。

人跟人的缘分是件奇妙的事情。你真说不准哪里会潜伏着你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两个人可以相距很遥远,可以素不相识,但是因了这个缘分,一切不再是问题,心与心的距离,是世界上最有意味的距离。可以相隔很远,却感觉亲近,也会近在咫尺,却感觉相距千里。历经种种遭际,见了,分了;再见,再分……走马灯。晕头转向。找不着北。但是,内心的判断是准确无疑的。内心会告诉你真实的东西。你完全能根据内心的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在选择的同时,你会经历很多,属于心灵深处的微妙体验。事实上,存储于心里的那份情愫,总是会在不经意中潜入心怀。尽管未必能修成正果,但是,谁说过的,经历了,就是财富。这个经历的过程,不可复制,不可再得。其间的点滴,往往会伴随你一生,让你夜半人静之时,偶尔忆及,平添些许惆怅。

比如说,总记得那天的清凉味道。那味道钻心入肺。如果有可能,我情愿把它保存起来,一辈子不会褪色变味,那才好。对,你知道这不可能。不可能也没关系,就保存在我心里好了。肯定不褪色不变味。你肯定能理解,这种感觉是多么的好。

她闪亮的眸子。我们一起走过的街道。渐渐亮起来的路灯。轻轻吹着的凉风。“夜风多么凉爽……”熟悉的歌词不曾惊扰了陌生的心境。一切有着自在的模样。一切那么安静地发生。安静,一种自然状态,一种本能。她或许还能记得当年自己的安静模样?是的,安静。安静中的她,不多说话,只是微笑着。嗯,那是我记忆里最明朗的微笑了。或者,她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面对谁,都会是那样的微笑模样?我私心地认为,她就是在我面前才这样微笑的。这样想,我会自豪,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我情愿陷入一己的认识里不可自拔。沉陷。自足。不多想。只是沉陷便是。如愿沉陷。时间走过去。我没有多余的事情做。看着她,安静中的她,微笑着的她。这样的时刻,拿多少东西也不换。不是吗?

当然啦,我们还是有些话说的,尽管很少。那些耳热脸红的话。那些心怀叵测的眼神。那些无可捉摸的心思。嗯,就是那样的。一切不在意料之中;一切又在意料之中。矛盾吗?不矛盾吗?迷糊了。不管了,你怎么想都对。我只管沉陷了。

还有,我们一起爬过的铁栅大门。

那大门并不高,但作为一个女孩子,要从这头翻爬到那头,也是需要勇气和技巧的。我们太过贪恋夜晚的时光了,一不留神就错过了锁闭大门的时间。她知道,单身宿舍的规定是板上钉钉的,尤其是女工宿舍。谁也不敢在过点后喊门卫来打开已经上锁的大门。但晚上必须回去,这显而易见。所以我们选择了爬越大门。大门由铁栅构成。大约两米高。对于一般的男孩而言,当然没什么,可对于一个女孩子,就不是那回事了。

我先爬上去,然后一手抓牢大门中间的横梁,扭身用另一只手抓住了她的一只手。她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那个时候,我的心怦怦的跳。她那一握,表明了她对我的信任。是的,信任这东西,不好轻易获得。她在我一只手的帮助下,很轻巧就爬上了大门顶端。然后充分发挥她擅长跳跃的特长,轻轻跳了下去。她没事。也没有惊动人。很是庆幸。她回头,给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我悄悄溜下来。

独自走在回单身宿舍的路上。啊,她迷离的眼神,我根本忘不掉。那是扎根心田的,永远伴随我生命的。来了就不会走。但我多么无知。我明明看得真真切切,却假装没看见。我扭过了头。……那个瞬间,我真的一辈子也忘不了。

生命中有很多,你抓住就抓住了,一旦放手,就一辈子再不能得见。这便是机缘。

那个境地中的人,是被迷惑了的人,是被迷惑得不知东南西北的人。

第四篇:躁杂文随笔

不抱期待才会得到更多惊喜与意外,凯蒂深知,她确实也明白自由自在的生活对自己而言有很大诱惑力: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她完全知道,干什么都有热情,有好奇心,又有好胜心,这种人很能折腾,也很容易折腾出一点东西来。何乐而不为呢?

不妨说她倒也清楚自己最向往的是一份互相贴合的爱,所以她很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意那么多,要什么样的爱不如说说白了她是喜欢着他那一个人,多多少少向着他,像只小猫一样故意折腾出声音希望被他的眼睛多扫视两眼。

看起来不是很有用,说白了她也很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她爱起来向来热烈,而不计付出。难免摔得伤痕累累。

这怎么说呢?摔吧,反正她乐意,开始到结尾总是抱着同一份热忱,看似慢热实则热烈持久。可是她现在拒绝再被伤害,拒绝再被理解为可以任意索取而不用被尊重的感情容器。她做得好不代表其他人做得好,所以不是她容易折腾而是她对其他人一直以来可谓是有求必应。

那现在怎么搞合适?对方认为她矫情造作,可道理实际上是什么样,一眼就能看清。那不如就收敛一点,自由一点,少期待一点,自己也乐得个自在悠哉。

但是她觉得这样下去,一方面明白这种感情便不是她向往的,难说那种双方相互付出全部的感情是否有一天可以终成正果,或者说那一天能在她感情退化之前赶先到来。再者可说,她不知道自己的恋人真的有将她放到自己未来的规划中吗,如果答案确定,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浪费太多感情在这个人的身上。因为没有谁少不了谁,这一个条件只在相互对彼此而言都是正确的时候才成立。

说白了如果崩了,那就是错误的相遇,犯错是可以纠正的,也毋需空留遗恨。

鬼知道答案是怎么样的,她有点焦躁,比较想知道。好做决定是配合对方的步调,还是在双方都心知肚明的情况下转移重心到自己的乐趣上。

第五篇:轮回杂文随笔

一辈子,对一个人来说,需要慢慢经历,没有谁的经历是绝对的正确或者错误,走过的每一步,脚下踏过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坚实的烙印。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经历,为的是让我避免走一些弯路。

我喜欢的一首歌叫做《月光》,有几句歌词这样写到:月色如水,夜色孤独,回首来时路已模糊;记忆的路,眼泪的温度……看着自己真的像你,走你走过的路。

这是梅艳芳为数不多用普通话唱的几首歌之一,旋律很美,歌词也很美,是一个妈妈希望女儿不要在自己跌过的地方跌倒。现实是,没有走过的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吸引力,比如我。

妈妈年轻时是出过远门的人。在相对封闭的乡下,每天吃红薯面,吃红薯干,红薯的梗叶,甚至还会有观音土,吃得人没有了气力。但凡有点能量的人,都会选择出走,于是她的二哥,也就是我的舅舅,随着村里的壮年劳动力,一路到了黑河,挖煤,谋生,算是闯关东的序列。至今长达四十年有余,种着百十亩的黑土地,霜雪染白了发,返乡的次数寥寥。和她一起长大的姨表姐,随着家人西行,不为取经,只为填饱肚皮。一路向西,最后停在一个叫做石嘴山的地方,煤城,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矿坑,风沙起,对面看不见人。黄河从城边蜿蜒而过,黄的不像话。

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末,城市中风暴迭起,乡野中也不平静。

姨表姐在十岁时候离家,当时我的妈妈五岁,对她最好的姐姐,她始终挂牵在心上。

十三年后,姨表姐生了孩子,但还要上班,家人照顾不来,于是和我的姥姥商议,让妈妈帮忙料理写家务。于是妈妈离家,开始了她的“走西口”。

那是怎样的一座城?

妈妈讲,这城被称为“塞上小香港”,原因是香港最时兴的衣服,过不了几天,便会在这座城登场。一辈子没有到过香港的妈妈,多是因为道听途说,才有了这般自信。

相对于水草丰茂的齐鲁故乡,这里煤烟弥漫,黄砂掩目,偶尔还会有矿坑下陷引发的房屋动摇,有什么值得留恋?

后来我才知道,值得她留恋的不是这座城,不是这恼人的环境,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的向往。

当一个人生活的圈子能够逐渐的开放,她的内心便会充满这光亮。

在做家务的间隙,十八九岁的妈妈,听着广播哼着歌,翻着字典认着字:十几岁没有了父亲,一家人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这位长女身上,夜校读了几个冬日,抖抖索索的学会了几个简单的拼音。她真正开始学习的标志,便是姨表姐开始教授她的时光。

姨表姐是真的心疼她,模样俊美,头脑灵活却不识一字,找一份工作都难。当时的姨表姐不论每天多忙,都要坚持监督着妈妈学完规定的字,一个一个跟着字典看形状,所以多年后妈妈还记得很多字,仍旧看新闻不用人解说,只不过怎么都学不会简单的拼音拼读,因为没有系统学过拼音,估计如果让她学打字,五笔会更适合她,可惜年岁渐长,她已没有了学习的兴致。经过姨表姐的“严苛”要求,慢慢的,妈妈开始认得一些商品上的文字;开始认得一些书本上的句子;开始撇下沉郁的鲁西南口音,诌起了普通话;开始在看新闻的时候,识别出大多数的新闻稿。

姨表姐呼出一口气,妈妈的泪水在眼窝里打转,那时候的她意识到,文字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门,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道光。

这道光,照亮了她的前路,也照亮了儿女的前路。

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轻抚塞上。

二十多年后,相同的街道,相同的贺兰山,相同的黄河大拐弯。

物是人非,一个称呼这位姨表姐为表姨的姑娘来到了她的妈妈口中的“塞上小香港”,仍旧是河流中的泥沙滔天,仍旧会有风沙天的黄土漫漫,冬日里灰突突的贺兰山下,黄河保持着千百万年的蜿蜒,仍旧黄的不像话。

好像拍电影一样,场景没变,角色在岁月中行进了一个轮回。

“我在月光守护的黑夜里,看着自己真的像你,走你走过的路”。歌声在耳边蔓延,泪水在眼窝里打转。

表姨蜷曲的双鬓染霜,眼力不及当年模样,这个在妈妈眼中坚韧的女性,走在路上的脚步,有些蹒跚。但仍旧兴奋的指着这座商店说:你妈妈就喜欢来这里逛;指着那间小店铺讲:你妈妈就爱来这家店吃小吃。然后把我领到她妈妈的身旁,这位年轻时便离开,中间只回过两次故乡的母亲,我称呼她为姨姥姥,是我姥姥的姐姐。

老人明显有些犯糊涂,小小的个头,皱纹爬满了脸庞,她看着我,眼泪汪汪,想是把我当成了我的妈妈,开口问:你啥时带我回老家。

仍旧一口硬梆梆的鲁西南口音,硬戳戳的把我泪水逼出来。即便经历了异乡数十年的风沙浸润,不失本色。

我不可能带着这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再回她朝思暮想的故乡,她的儿女全部在这里,她的丈夫也埋骨在这里,她也终究属于这里。

我带着姥姥和妈妈的问候而来,其他的,想做,却无能为力。他们是大时代里的背景下钉在这里的一根钉子,已经在固定的位置上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我有再大的气力,也不能从中拔出。

还好,还好,城市的街道不似妈妈描述的那么狭窄,而是宽阔干净;还好,还好,城市的天空线是那样的明朗,远远的贺兰山蜿蜒,硬挺的身姿不屈当年模样;还好,还好,一股浓厚的乡音带着戈壁滩的硬气和红枸杞的喜悦;还好,还好,大碗的羊肉臊子面仍旧是冒着热气味道喷香……

二十岁时的妈妈返回到故乡,随即按照家乡的习俗相亲嫁人,成为爸爸的新娘,成为了我的妈妈。她一辈子咬着牙,背着最重的打药桶,干着最累的活,汗水湿了衣背,岁月熏染了双鬓,劳累压弯了腰背。但她都不会吭声,她决心要把儿女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一直相信,人的境遇,在某一种程度上,经历着一种轮回。我来到塞上江南的地方,蛰居在塞上明珠这座城市,走过了我生命中最重要到四年,读了想要读的书,认识了一辈子都不会忘却的人……

我替妈妈看了她要看的人,替她看了她回望的风景,尝了尝她一生难忘的羊肉臊子面,感受了夏日里傍晚塞上微风的温凉。

有一天,我还会带她来到这个地方,与她情感深厚的姨表姐执手相看,与这片她记忆中的土地深情相拥。

我想,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轮回等待着我,温暖的,浪漫的,温情满满的,都会成为这个故事最美的基调。

下载做事莫忘共赢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事莫忘共赢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痛杂文随笔(共5篇)

    很久没有提起笔倾诉那些理不清的愁绪,恍惚间却不知如何去表达无法言喻的伤痛。朋友常劝诫我不要靠这些虚无的文字去抒发情绪,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而我只是淡淡一笑,如果连我唯......

    话语权杂文随笔(共5篇)

    遭遇不公平对待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求助于法律吗?面对庄严神圣的法律,我们真的有话语权吗?以前我总不相信“”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我一直深信“有理走......

    温度杂文随笔(共5篇)

    旁白无引,黯然适度。纸下的笔墨,勾勒出比河流更长更悠的盼望摇晃的不是白水月亮,而是我那颗温热熬成的一碗思念别急,让我给您沏一壶茶看,烧开的水缓缓地冲进叶心,就似今早的雨水洒......

    人有旦夕祸福杂文随笔(共5篇)

    当我们站在我公公的病床前的时候,才算了解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也总算明白生儿育女所为何来?“爹爹被车撞伤了,在医院里了!”接到我老公电话的时候,我还在上班,做为人......

    怅然若失杂文随笔(共5篇)

    爽朗的气候和明媚的阳光不会持续很久,你又会感受到这周而复始的阴雨连绵。在重庆,至今还没有什么能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除了这阴暗的天气。生活完全像是一个有组织有预谋的安......

    胡说八道杂文随笔(共五则)

    其实一直觉得独立战争前的米处于忽悠忽悠的状态。由英王詹姆斯一世1606年4月10日颁发的特许状(又称“弗吉尼亚特许状”),由弗吉尼亚公司建立的。这一类,叫“公司殖民地”,除弗吉......

    陪伴杂文随笔(共5篇)

    在医院走廊上挂水,早就练就了对来来往往的人以及投开的各种或好奇或探寻的目光视而不见。七八点钟后,繁忙的治疗与探视结束后,一切开始归于安静,只此起彼落各病房传出些声音。我......

    暗恋杂文随笔(共5篇)

    云像鹅腋下的密羽有微光从穿插中渗透出来吉光片羽天光月明我在那头哭啼起舞你在那头编撰成歌爱情应该就像是喧闹的圆舞厅我听得到你的高跟鞋大雨的夜晚我看的到你的眼泪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