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探究的论文

时间:2019-05-15 15:2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探究的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探究的论文》。

第一篇: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探究的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产业发展迅速,且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网设备管理效率,确保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引入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其概念和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对全寿命周期配网设备的管理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配网设备;灰色关联分析;内部机制

电网改造力度的不断加深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传统的管理思想难以满足配网设备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基于此,引入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模式,在延长设备生命周期的同时,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性,进而以高效率的设备管理予以电力运行的良好支持,已成为电力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概述

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对设备引入到报废阶段的全面管理,不仅包括了设备本身的管理,还包括了资产管理,即其在使用与维护中价值的变动分析。当前,全寿命周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1)灰色理论预测,此方法是建立在设备各项生成数据的基础上的,通过生成设备的数据模型,在得到其预测以及关联分析结果后,根据结果逆推所获取的设备信息。对配网设备进行分析可知,其一项关键问题就是自身的腐蚀问题,因气候、天气等因素而诱发的设备腐蚀使得其自身的绝缘性能大幅下降,从而增加安全隐患[1]。因此,可借助灰色理论预测法对设备腐蚀而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建立数据模型:选取硬性指标x(0)=[x(0)(k)xk=1,...n]=[x(0)(1),x(0)(2),...,x(0)(n)];其次,对其进行累加,生成x(1),并对设备的原始数据x(0)和模型生成数据x(1)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得到二者关系式,根据公式1,进而计算出在设备腐蚀的全过程中,其寿命周期受影响的具体情况。

2)人工神经网络。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配网设备管理大都是以建模的形式进行的,通过对系统变量未来某一时段的状态进行估量,从而实现对影响设备运行因素的统计和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作为常用的即BP模型,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且能够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各类数据的变化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故而被部分电力企业着重应用到配网设备的管理与寿命预测工作中。在对基于技术的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下文则从管理的角度对确保配网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延长其寿命的措施展开全面分析。

2全寿命周期配网设备管理方法

1)寿命周期资产管理委员会的组建。通过评先树优选取具有专业技能水平高和职业道德素养好的管理人员构成寿命周期资产(设备)管理委员会,并使其负责现有项目建设的初期设备投入计划编制以及设计阶段与竣工阶段对设备的维修和养护与设备运行期间的监管等工作,确保技术部门、生产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与安全监察部门各项工作的有效协调,做到设备投入成本的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各环节工作的良好衔接和支出成本的最优化,延长配网设备寿命,并提高其运行效率。

2)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设计。配网设备运行状况的评价是关系其寿命长短预测结果是否具有可用性的关键,因此,有必要也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电力部门(企业)应从配网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在对既有资产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以指标评估的形式确定出其同设备全寿命管理总体目标的差距,并通过合理纠正相关问题,在实现资金科学配置的基础上,提高配网设备的管理效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过程性指标,包括了规范性、先进性与及时性指标。规范性指标旨在对设备运行情况是否规范进行评估,而先进性指标则主要用来评估设备本身和使用方法是否先进;及时性指标主要用来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各类故障问题的处理是否快速、准确、及时进行评价[2]。

其次,是结果性评价指标,包括安全、综合以及周期和效能四类。其中,安全指标包括设备安全参数及强迫停运率和电网事故率;综合指标主要是指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全盘指标,包括设备各项参数以及设备的耗能情况和线损率等;周期指标包括设备在其全寿命周期中所产生的运行与维护费用;而效能指标则包括了配网设备的资产利用率以及能效指数等各类指标。在对上述结果类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得出设备运行的相关参数,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找出生成数据同既有数据的差距,做到对配网设备未来运行情况的准确预测[3]。通过对基于过程性指标与结果性指标评价结果的良好应用,从整体上提高全寿命周期配网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

3)加强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内部机制的建设。全寿命周期配网设备管理的内部机制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分别开展:首先,对组织机构及其所实施的计划加以明确。对配网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其不仅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而且也是一项具有较强复杂性和较大规模的工程,故而需要电力部门(企业)各机构及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合作,进而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组织体系,并对组织体系内部成员的各项工作职责予以明确划分,从而确保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持续、协调进行。其次,建立管理标准。在规划阶段,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根据设备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其运行特点及地区环境变化的管理措施。例如,在进行体系策划时,需要考虑环境对设备的腐蚀情况,同时,引进先进的防腐蚀技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结论

本文通过对其基于灰色理论预测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进行分析,进而从组建寿命周期资产管理委员会以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加强内部机制的建设等方面对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方式做出了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以科学的数据预测结果提高配网设备的管理效率,而且还能够以良好的内部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可见,未来加强对配网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对于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促进电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普,崔利荣,李倩.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法简要评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5(12):77-80.[2]邹国发,苏亮,任卫安,等.基于B/S架构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技术研究[J].教练机,2015,02(06):48-52.[3]闫耀永.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变电站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09):231-232.

第二篇: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探究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探究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背景

(一)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特点及存在问题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一是资产数量大、种类多。固定资产价值占到供电企业总资产价值的70%左右;二是分布于成百上千公里的地区、输电网跨越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受地理气候条件等一系列外界因素影响大,管理难度大;三是投入大,一般的电力设备单件价格上万元,有的甚至高达几百万元。尤其是近几年电网建设、改造的技术不断更新,造成固定资产更新快,变动频繁。

而供电企业传统的资产管理涉及的多部门、多环节,且多重视资产的前期投入,忽视后期成本管理,缺乏精细化预测、管控及高效的部门协作机制,对安全、效益、效能的统筹管理较少。

(二)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率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传统基于职能的固定资产分段管理模式,强调阶段的划分和有序性,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范围和侧重点不尽相同,难以统一到一个总体目标上,每个部门更关注自身领域的优化,对整个系统考虑不够,缺乏沟通协调。对此,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和方法,以系统化管理思想统筹协调资产管理各个环节,明确各环节工作重点,注重各环节的工作衔接与配合,实现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的转变。

另一方面,为有效地提高供电运营效率,在固定资产形成的前期决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降低规划、设计、招投标和建设等阶段造成固定资产健康隐患的可能性;在固定资产运行过程中必须从建设、运行、维护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安全、质量、成本控制,使之可控、在控、能控。

二、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内涵

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内涵是:以供电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追求固定资产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出发,依据“二”“八”法则抓住关键少数的原理及控制理论,对固定资产从规划设计到退出一生各阶段影响大且管控难度大的关键环节重点进行管理优化,即:在规划设计阶段,以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最优为目标,采用规划周期成本法,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尤其是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优化规划设计;在施工阶段,开展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策划,推行电网建设甲方代表制度,并由甲方提前介入开展中间验收,对工程施工质量实施精益控制;在投运转阶段,限时定人完成验收中发现问题,严格验收消缺管理,实施“零缺陷投运”;在运行检修阶段,围绕优化电网检修作业流程和设备检修情况下的电网运行方式、实施设备状态检修、推进“集中监控、无人值班”,重点优化固定资产运行检修策略;在退役资产处置阶段,通过合理规划,对落后或超期服役设备和设施实施技术改造;并从安全、效能质量、成本三方面设定结果性指标,全面评估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绩效。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延长服役年限,减少事故发生次数、频率,确保客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关键节点管控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实现资产各阶段工作策略的持续优化,坚持运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统筹协调安全、效能和周期成本三者的关系,在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的同时,以优化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为总体目标,提高电网资产质量和使用效率。

1.以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最优目标优化规划设计

(1)运用规划周期成本法进行规划设计。供电企业在电网规划设计中推行全寿命周期理念,在规划阶段以设备的寿命周期作为规划研究期,不仅要计算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所有投资成本,即包括?目的初投资、运行、维护以及设备报废等所有费用支出,考虑社会土地成本增长、环保要求提高等动态变化因素,而且考虑设备质量、运行环境对工程投运后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系统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可扩展性和运行方式调整的灵活性等要求,制定安全、可靠和成本综合最优的规划方案

(2>控制不确定因素对电网的整体影响。从电网的整体效益出发,综合考虑电网规划中涉及的新建线路、站址确定、设备选取、可靠性指标、环境指标、负荷预测等众多不确定因素对电网系统整体的影响,尽可能考虑在城区优选全户内变电站、GIS、低损变压器等少维护、免维护电气设备;在方案中优选路径短、维护方便、交通便利的场所;经济评估应选择满足经济性要求方案,保证实现电网系统的整体最优目标。

(3)综合多因素制定电网资产管理规划计划。树立整体意识,加强各个阶段工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最优的目标之下对各阶段的工作目标进行协调,制定一个将电网扩展、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大修计划、设备检修、运行计划、费用支出等综合考虑多因素的电网资产管理规划计划,使各个阶段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目标一致的整体,每个阶段工作目标均服务于资产全寿命周期最优的整体目标。

2.对工程施工阶段质量实施精益控制

(1)开展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策划工作。在电网工程建设中,要抓好源头控制,开展工程前期安全、质量等策划工作,编制工程建设管理纲要、安全文明施工策划、工程创优规划、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规划等,对工程建设提出安全、质量和进度等管理要求,按照“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原则开展工作。一是在确保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最优,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建设优良资产,为运行阶段减少运维投入;二是在安全、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缩短建设工期,控制建设投入。

(2)推行电网建设甲方代表制度。围绕工程建设,企业推行电网建设甲方代表制度,制定相应考核办法,要求企业负责建设管理的输变电新建、改扩建、技改及大修等工程项目,必须聘任未来设备管理单位人员为甲方代表进驻工程现场,代表供电企业对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实行管理和监督,重点监督施工单位是否严格遵守合同、按规范及标准施工,督促监理和施工单位对施工中所用材料进行检验,把好施工现场二次检验关,严禁不合格材料流入工地。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及时指出不合规范、不能达标的工程部位,并监督施工单位按要求整改。建立《施工作业工序标准化监督卡》,对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3)甲方提前介入开展中间验收。运行单位在电网建设阶段就介入,开展工程建设的中间验收工作。公司各大工程竣工投产前均按照标准化流程执行各级验收,主要建(构)筑物基础基本完成、土建交付安装前、投运前(包括土建和电气安装调试工程)三个阶段开展中间验收,输电线路基础、铁塔组立、架线,每个阶段在完成工程量的70%后开展中间验收。改变以前待工程竣工后,只进行竣工验收的方式,采取工程验收与竣工验收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工程验收管理,全面管控工程安全、进度和质量,确保设备安装、调试质量可靠,对安装期间缺陷进行总结分析,支持运行期间技术管理。

3.投转运阶段实行“零缺陷投运”管理

严格验收消缺管理,杜绝消缺无计划、拖延造成工期延缓。对于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由项目管理部门及时牵头梳理,分门别类,组织勘察、设计、监理、设备材料供应、调试、试验等单位提出处理意见,限时、定人完成,最终实现“零缺陷投运”。

4.重点优化固定资产运行检修策略

优化运行、检修策略,合理配置运行、检修维护资源,在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提高电网运行效能,降低设备运维成本。

(1)优化电网检修作业流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综合安排设备停电检修,公司各单位编制月度检修计划时,既考虑输变配电工程施工安排、设备消缺、预试周期、保护定检、防污工作的要求,同时考虑当时实际的情况,实行集中停电,使变电、线路、业扩、城网改造、专项工程等停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实施全过程的流程管理。

①停电检修前,检修单位应做好充分准备,制定检修方案,编制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落实人员、工具、器材、仪器仪表、备品备件、车辆等,实行工作预想制。②施工方案要严格按照专项工程精细化课题管理要求进行编制。③集中检修,要求检修单位合理安排工期,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设备应修必修,修必修好。④集中检修的设备遵循逢停必扫的原则。⑤设备运行单位在所辖设备计划停电前,必须采用红外仪器进行红外成像、测温,以对设备进行全面摸底,发现的缺陷在停电时一并消缺处理。⑥电网设备检修时可灵活安排工作,尽量将变电和线路设备相结合,变电设备检修时线路设备可安排相应工作,线路设备检修时变电设备可安排相应工作。⑦新安装、大修、异常的设备,运行单位必须重点跟踪其运行情况,如特别巡视、数据抄录、电量平衡计算等。⑧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执行后必须评估。

(2)优化电网检修情况下电网运行方式。变电设备的检修充分利用接线方式变化,减少线路停电时间。对可采用带电作业方式的各种工作,优先安排带电作业处理。配电设备坚持能带不停的原则,避免采用停电检修,做到能带不停,促进增供电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3)实行设备状态检修。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按照公司、基层单位、班组三级,逐级逐层开展设备状态评价,结合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制定供电企业设备状态检修决策。

收集设备信息,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各生产班组对设备投运前信息(出厂报告、交接报告等)、运行信息(包括事故、缺陷、跳闸、运行工况等)、检修信息、试验信息、带电检测信息(离线检测、在线监测等)进行收集,通过对设备状态量的收集和分析,评价设备状态,确定设备当前状态及发展趋势。对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为非正常状态的设备进行风险评价,并进行定量风险评价和比较,以确定设备面临和其可能导致的风险程度,根据风险高低安排检修次序,保障电网和设备的安全,为设备的状态检修决策提供依据。

结合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制定设备状态检修决策。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按照《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导则》及相关标准、文件,结合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制定设备状态检修决策,并充分考虑基建、技改、停电计划等因素,考虑同间隔设备、同一停电范围内,设备检修时间一致的原则,优化周期和运行方式,切实做到一停多用,减少重复停电,提高设备可用系数。

(4)推进“集中监控、无人值班”。为适应电网发展迅速、变电站投产数量快速增加的要求,通过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革新,推进集中监控、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设立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无人值班变电站。无人值班变电站内不设运行值班人员,由监控中心、操作队负责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实现变电运行人员集约化管理,根据各变电站操作巡视任务的繁忙情况,统筹调配运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5.合理规划实施技术改造

供电企业要每年对电网或设备的运行状况、设备可靠性、线损指标、电压合格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综合分析,找出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大问题或薄弱环节,提出改善和提高电网或设备安全运行以及消除薄弱环节的技术措施,制定技术改造规划。利用国内外成熟、适用的先进技术、设备、工艺、材料等,对现有落后的生产运行设备、设施,以及配套的辅助设施进行完善、配套或整体更新改造,或对超期服役的输变电设备和设施进行局部或延长寿命的改造或更新,提高电网设备健康水平,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高安全生产、资产经营水平。

(二)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效果的评估

1.设立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结果性指标

供电企业要建立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总体目标为最高指标的结果性指标,以便对固定资产管理整体工作的实效和主要流程运转情况进行评价。指标既体现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表现和成本综合最优,又充分考虑各阶段流程之间的关联关系。指标通过分解形成各管理层次的指标体系。结果性指标主要运用内全效能成本指标(以下简称SEC)。该指标反映内全部或某一部分固定资产安全、效能、成本三方面的整体表?F,单位为元,千伏安,即内单位容量电网资产花费的总成本。

(1)安全指标因子(fs)。安全指标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相关规定,确定各单位内发生的有人员责任的电网、设备、人身一般、较大、特大事故次数,目的是降低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次数,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安全指标因子采用幂函数方法,评价各类事故对SEC指标的综合影响。fs需根据电网、设备及人身一般、较大、特大事故次数进行统计,涵义为各类设备在发生各类事故后对维护及修理成本的必要需求,计算公式为:

fs(安全指标因子)=fs1(特大事故因子)×fs2(重大事故因子)×fs3(一般事故因子),其中见下表:

由上表可看出,发生特大事故形成的安全指标因子要比一般事故大,也就是说发生特大事故后,为使该资产或设备重新达到可使用状态需要投入或占用更多的成本,这点也与实际事实是完全相符的。

而事故级别的判别鉴定采用以下方法:

(2)效能质量指标因子(fE)。效能质量指标因子主要考虑供电可靠性及供电的电压、频率合格性对成本因子的影响,目的是提升电网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电网运行质量。效能质量指标因子采用指数函数的方法对三类质量因素进行调整。

计算公式:fε(效能质量指标因子)=fE1(供电可靠性因子)×fE2(电压合格率因子)×fE3(频率合格率因子)

当指标完成值低于考核值时,fE值将大于1,因运行质量不满足企业总体要求时将会给企业整体运营带来成本的增加;当指标完成值高于考核值时,fE值将小于1。因此,运行质量提高,将给企业整体运营带来成本的节约。

(3)成本指标因子(C)。计算公式:C=C1(资产分平均投资)+C2(运维成本)+C3(检修成本)+C4(故障处置成本)+C5(报废处置成本)

2.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数据的收集

月度数据采集模板使用统版本进行数据的收集上报,收集的数据口径为220kV主变、断路器、GIS、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站内其他变电设备等六大类设备的相关信息。

月度数据报表包涵的内容:主页;主变汇总信息;断路器汇总信息;GIS汇总信息;架空线路汇总信息;电缆线路汇总信息;站内其他设备汇总信息;主变设备基础信息;断路器?O备基础信息;GIS设备基础信息;架空线路设备基础信息;电缆线路基础信息;供电可靠性因子信息;容载比信息;安全因子信息;购电价信息。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成本数据(人工费用、材料及台班费用、检修费用、抢修费用等)根据设备台帐逐项收集。

3.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评估和分析

每月、每年根据收集评估对象的指标数据,进行校核、计算后出具评估结果。继而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掌握全公司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和差异点。最后,评估考核机构应根据评估结果形成相应反馈意见,用于制定资产管理工作持续完善的提升计划或对既有指标体系进行更新修正,最终形成评估考核的闭环流程(详见图1)。

针对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可根据不同的驱动因素,将结果性指标分解为若干个子指标,并分析其构成比例,明确构成权重及今后改善关键环节。以成本指标因子为例,在计算得出分平均投资、运维成本、检修成本、故障处置成本、报废处置成本等子指标的同时,分析反映出相关资产管理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优化投资决策、加强投资管控、控制建设成本、完善投资评估、加强退役资产管理、提高设备再利用率、优化设备报废处置等完善提升措施。

(三)建立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长效机制

1.创建固定资产“账、卡、物”联动长效机制

规定应于每年12月31日之前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清查范围涵盖公司所有在用固定资产。针对电压等级不同的固定资产,清查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清查重点统一集中在核实所有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固定资产在财务系统(SAP)卡片号、固定资产在生产管理系统(PMIS/OMIS)台账设备号、数量、型号等信息,要将各固定资产在财务部门及实物管理部门的多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对应,对未对应的固定资产进行联动维护。同时每月通过系统自动计算资产对应率来判断资产清查完成率。对于新增的固定资产,则采取及时创建资产卡片号、台账设备号、完善卡片信息、财务及时入账等方式不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和核对。通过这种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为实现固定资产“账、卡、物”的联动长效机制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同时也为开展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理顺专业关系,侧重日常管控

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了《资产全寿命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明确了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各环节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及分工、数据收集管理及报送要求、监督检查考核要求。如:生产技术部负责建立和维护设备台帐、填报各类设备基础信息、提供资产维护分工、各类设备维护人数、耗用材料、机械台班、电压合格率、频率合格率等数据;财务资产部负责根据各类成本发生数额分摊至明细设备填报资产原值、检修费用、抢修费用、报废处置成本、购电价等数据;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设备管理、维护人工费用数据;发展策划部负责提供容载比信息;安全监察部负责提供供电可靠率数据、设备停运时间、安全因子信息及汇总全公司数据和分析测算审核。同时规定了各部门每月3日前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审核报送。

3.固定资产状况多层次、多维度实时掌握

各相关部门、各单位按照规定的数据报送周期、工作要求,同时结合日常运行、检修工作相关信息,使用系统一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评估决策系统,及时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通过信息化平台参与到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进程,实现对信息化平台多层次、多维度的应用。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固定资产全寿命系统能够实时了解固定资产规模、结构、状态及资产的投资、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和设备的健康、运行状况,通过以上信息的掌握,可为下一步优化固定资产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企业的物资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层面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反馈,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进一步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四、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施效果

(一)建立了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全过程闭环管理模式

根据供电企业电网资产管理特点,将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划分为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括不同阶段特点的工作项目以及相应的具体工作内容,较为完整地覆盖了公司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扭转了原来管理脱节、松散、单一而独立的局面。各工作项目及内容之间既独立又统一,又均可通过全寿命周期评估考核机制量化计算SEC指标,从而在固定资产形成前影响决策。

(二)改变了电网资产检修方式

原来由于电网资产覆盖面广、距离远、实施困难,而直采用以计划检修为主的检修方式(即年初下达检修计划,划定检修任务和区间,并相应下达检修成本刚性预算),由此导致部分资产尚未到报废状态或折旧年限即拆除换新,提前报废处置,造成资源浪费,具有一定的管理盲目性。在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式后,可以根据各类资产SEC指标判断设备使用状态,检修方式转变为状态检修,较计划检修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各类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产报废成本。

(三)固定资产生产运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引入,摈弃了以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片面认识,打开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新视野,创新地将安全指标引入资产运营全效能成本指标,把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水平成功捆绑,并融入成本价值体系中,进一步凸显电网安全、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促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严抓不懈,使固定资产的生产运行、电网安全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第三篇: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含义:从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翻新拆除出发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运用工程经济学,数学模型等方法强调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建设维护期等阶段之和最小化的一种管理方法,起源:全生寿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最早起源于重复性制造业,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由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提出的。进入八十年代,他们有的从建筑设计方案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费用和运营维护费用的概念和思想;也有人从建筑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探讨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应用范围。

特点:它覆盖了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考虑的时间范围更长,也更合理,使全社会成本最低。从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角度,保证现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技术,加强项目前期策划的力度与深度,设计阶段周全考虑项目未来运营的需要,提高设计的前瞻性与先进性。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含义:为确保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对工程建设从可行性研究开始,经初步研究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承包商,施工,调试,竣工,投产,决算,后评估等过程,围绕工程造价所进行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及建设对项目工期、造价及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决算审计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起源:它的提法是在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计划的(1980)30号文件中就提出的,一个工程造价领域的全新思想,此后国内外过程造价管理界才开始研究。

特点: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完善过程管理,降低工程造价,建设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产品的单件性、固定性等特征,因此建设工程造价复杂多变.,这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诸多的困难的工程适合认真细致的全过程管理。

全要素工程造价管理

含义:全要素造价管理是指在控制建设工程造价过程中,不仅仅是控制建设工程本身的成本,还应同时考虑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与环境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的集成管理。

起源:项目集成管理的思想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萌生了,只是以前将这种项目管理思想称为系统规律的思想,或者叫做综合管理的思想。项目集成管理这一叫法出现的较晚,但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开始了。1958年由美国国防部组织美国海军研究推出的项目计划评审技术(PERT/Time),就是最初的基于工期的项目集成管理技术方法之一。1967年美国国防部推出并几经改进一直使用的项目“造价/工期控制系统规范”(C/SCSC)。1996年,美国国防部认可“挣值管理系统”(EVMS)这一规范,挣值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才被名正言顺地应用到了各种项目的集成管理之中。

特点:

1、从全局的观点出发,以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实现建设项目各要素的配置管理合理。

3、可以在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中使用,而且也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和项目不同要素的集成管理中使用

全方位造价管理:

第四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电力资产规模越来越大,电力企业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高效地进行设备的综合管理是电力设备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是一项先进的管理理念.从设备的全寿命成本最低出发,考虑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能.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效益。在深入分析全寿命周期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基于设备状态的管理策略。并建立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对提高电力设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全寿命周期成本;电力设备管理:LcC管理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国际大型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将是企业不断提高影响力和a-l:.大规模实力的重要考验.降本增效是企业在压力面前采取的有效措施.全寿命周期管理从设备的全周期全系统角度出发.实现设备资产的最大效益.将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1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概述设备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取设备投资效益和发挥设备效能。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设备的发展具有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设计复杂、集成度高等特点.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也更高。传统的电力设备管理比较偏重于单阶段的优化管理.而忽视全过程的最优.为使企业更加有效地降本增效.需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1ife cycle cost,LCC)的管理理念也逐渐得到众多行业的关注.并越来越成为企业优化投资、控制成本、规范管理经营的重要手段。使设备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单个设备单个

阶段的科学使用和规划管理.应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设备的规划、设计、采购和基建,使设备的选型采购更多地考虑可靠性因素和LCC成本。在固定资产的LCC管理方面。国外起步较早.有许多研究成果。在20世纪60年代,LCC管理思想已经被应用在瑞典铁路系统中。1965年.美国国防部在全军武器生产和装备中采用LCC管理。1999年6月.美国克林顿政府签署了政府命令。要求各州政府所需的装备及工程项目必须具有LCC评估报告,没有LCC估算、评价的。一律不予批准。相对于武器装备和军工等行业.电力行业应用LCC管理思想的时间较晚。20世纪80年代。瑞典Vattenfall公司开始从事LCC方面的工作.制定了可用率工程开发规划.该规划的应用限于电力系统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制造、建设与运行工作,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导则,在400 kV变电站设计、断路器采购等方面采用了LCC技术.199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国际标准,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也于2004年提出要利用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设备管理.鼓励制造厂商提供产品的LCC报告。为适应用户的LCC管理要求,国际上各重要电力设备制造商(如ABB、Siemens等)正在开展其产品的LCC相关研究[1-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LCC管理理念,中国设备委员会于1987年组建了LCC委员会.1992年颁布了国家军用标准《装备费用——效能分析》,同时在GB/T 19000.4《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中采用了IEC300-3-3标准[31。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管理手段和方法可以利用模块化的方式固化于信息管理系统中.对设备信息的积累、处理和优化将带来极大地帮助.在设备检修方式上可以摆脱人为因素.使电力设备管理更加科学和客观。2电力设备管理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2.1 电力设备管理现代设备管理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而且关系到经济和管理诸多问题。目前的电力设备管理可分为初级设备管

理和高级设备管理,其中。初级设备管理是运用设备登记、维修管理、库存控制、状态评估、资源管理和定义服务水平等手段以建立备选方案和长期现金流预测来进行设备管理;高级设备管理是运用预测模型、风险管理和优化更新决策技术来建立设备寿命周期备选方案和相关的现金流预测来进行设备管理⋯.高级设备管理是在初级管理的基础上。增加模型分析、风险管控、决策支撑等智能化手段来提高设备的运行水平.降低设备整个在运周期的LCC成本,是对设备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

2.2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设备整个寿命期间所涉及的全部费用.包括购置、运行、维护检修和报废回收等费用。LCC管理是从电力设备的长期经济效益出发,全面考虑设备的规划、购置、安装、运行、维修、技改、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追求全寿命周期内总成本最小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采用以下模型:CLOCFC—Co+C—C—CR式中:Cp为购置成本;c0为运行成本;C。为维护成本;C,为故障成本,也称惩罚成本;C。为退役处置成本。在计算LCC时往往采用净现值法,将费用发生当年的现值按照复利计算折算到终值。在各项成本中.故障成本的计算比较困难,与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方式有关.可采用惩罚成本系数来分析故障成本与LCC的关系。经研究表明。在考虑不同开关类型、不同故障率及各种参考阏索的情况下.采用优化算法计算不同惩罚成本系数下变电站设备LCC.惩罚成本系数决定了系统的可靠性程度。高惩罚成本系数下,变电站设备的LCC受故障成本影响很大.此时需要更加可靠的变电站技术;低惩罚成本系数下.设备的可靠性升高。变电站设备LCC的故障成本将降低。在确定了各项成本的基础上.通过LCC计算模型可较准确地比较各种条件下的LCC。诸如:不同厂商设备产品的可靠性不尽相同.同时可靠性的程度与产品的价格成正比。即可靠性越高.相应设备的价格也越高,因此在考虑设备的采购时,可以通过LCC计算.对可靠性和投资水平的最佳平衡点作出客观的评价和决策。2.3电力设备状态评估故障成本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在保障高可靠性的基础上。可以使故障成本大大降低.因此。正确地判别电力设备的在运和未来状态,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同时降低故障成本。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是指在参考设备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分析设备历史故障数据.通过工程计算方法,如威布尔(Weibull)概率法、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型及其分析法、随机抽样法等.预测设备的未来运行状态.评价设备的状态对未来系统运行的影响,从而作为设备检修类型实施的重要依据。开展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不仅可以提高设备可靠性.而且也可以为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变原有的设备维护检修方式.降低检修维护费用。最终降低电力设备LCC。3建立适合LCC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互式信息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使计算机加工信息的能力与决策者或管理者的思维、判断能力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决策的科学性。电力设备LC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建立在目前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之上.构建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模块.通过运用科学计算方法【6].分析设备的可靠性.评价设备的运行状态.从而进行科学的设备管理,包括设备采购、大修、技改、更新等(见图1)。在运没各分别针对设备大修、技政和更新3种方案进行各种影响凼索分析计算设备的经济寿命参考经济寿命,粟川T程计算方法(如蒙特E洛随机模拟法)进行设备故障牢的模拟分析采用人』=智能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仿真并分析设备可靠性与故障成本的关系采用LCC计算公式计算并比较3种情况F的没备LCC设备l l技术l l设备大修l l改造I l更新新设备采购参考历史运行数据,}{笄、分析和比较小问掣号设备的LCC确定合适的新购设备数据库(以现

有的设备信息系统为依托)图1 电力设备LC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Fig.1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f LCC management toelectrical ecIuipments4结语(1)与传统的电力设备管理相比,设备的LCC管理属于高级的设备管理方式.其中以状态评估和故障成本计算为LCC管理实施的关键环节.在确保这2个关键环节实现的基础上.可以真正做到状态刭万方数据中国电力第48卷检修和设备LCC采购。

(2)设备LCC管理体现了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采用LCC管理可以从源头上保证设备的高可靠性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避免因设备提前退役或报废造成的投资成本的增加和不必要的浪费.也是电力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3)电力设备LCC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需要建立在全面完善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上.数据库应包含所有设备类型的各种历史运行、维护、故障等信息。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来源和数据依据.随着电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将会越来越强大.对全面开展设备LCC管理和进行智能化决策作用巨大。(4)电力行业资产庞大.开展电力设备的LCC管理需要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在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省份率先进行.对在运设备具有LCC管理条件的逐步开展.对所有新购设备全面实施LCC评价.将电力设备的LCC管理循序渐进的推进。(5)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我国电网的网架结构将更加坚强.但是对设备管理水平的要求却更加苛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和长久的运行,尽可能降低故障成本带来的损失正是开展设备LCC管理的优势所在.也是电网运行管理的重要保障。

第五篇: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网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论文

当前,电网建设项目管理形式中主要对阶段的顺序性着重强调,由各种部分对采购建设、退役处置等一系列环节进行管理,但是其中对不同阶段管理目标所具有的协调性较为缺少,经常会出现局部优化的情况,但是不能使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最优的效果。对此,笔者依据多年经验总结相关见解,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1、全寿命周期管理在电网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要点

相关部门应当将系统管理思想作为指导方向,将制度体系作为主要保障,以信息化产业作为支撑体系,将资产配置不断完善,最大程度节约成本,将电网资产的使用时间加以提升,从而真正意义上使全寿命周期达到优化管理的效果。对电网建设项目来说,全寿命周期目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周期里面实现功能配合、费用平衡等,全面考虑到生态环境、文化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安全可靠性:由于电网建设项目施工以及运作中应当对功能匹配引起高度重视,将安全的可靠性能加以提升,减少人身伤害,由于接入系统方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最大程度避免水文地质出现的地段,对安全性能引起注意,从而将工程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2)可维护性:一般情况下,变电站里面的设备选择、道路设置等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工作提供了方便,科学的采取免维护的设备,将其自动化水平加以提升。输电线路在选择的过程中适合选择方便维护的,科学对施工用孔进行设置,为维护工作带来方便,从而将其互换功能加以提升,倘若检修时出现难度,那么相关人员就应当采取绝缘子型式开展施工。

(3)节约环保性:相关单位在对电网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通过都将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作为主要考虑对象,采取节约环保的施工手段,最大程度实现节能、节水的目的,加大管理工作的力度,科学安排施工时间,避免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4)可回收性:以资源充分的使用以及循环使用作为核心内容,为延长工程使用时间提供保证,土地资源可以实现再次利用的目的,将所选择的设备以及相关材料都要做好充分的利用。

(5)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采取统筹兼顾的形式来对全寿命周期工作的开展带来益处,对各种方案的提出进行对比,选择具有技术性强,节约成本的方案,减少短期行为,从而使寿命周期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电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标准化工作流程

(1)电网建设项目立项流程:相关单位一定要从多方面因素来考虑建设项目,如自身投资、使用时间等,对不同方案的全寿命周期所花费的成本做好预算工作。

(2)电网建设项目招标采购流程:按照物资全流程管理要求进行统一招标采购,评标过程中引入LCC评标方法。通过信息平台实现物资的统一采购、储备和配送,强化设备监造和抽检管理,确保电网建设项目所需物资成本最低。

(3)电网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流程:依据计划预算,从不同的环节来对电网建设项目做好管理工作,当项目在落实中所产生的费用应当归纳于相应的项目中,确保党项目完成以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验收清单进行确定。

(4)电网建设项目维护检修流程:相关单位应当对维护检修工作做好详细的管理,依旧资产策略以及设备检测结果等方面综合的制定检修计划,从而将工作水平加以提升。

(5)电网建设项目退役处置流程:相关单位在对电网设备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估、报废处理等相关工作中,对退役资产的再次使用、转让等处理措施的选择,并且把所得到的反馈结果提交给相应的供应厂家。

3、电网建设项目中推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建议

3.1在电网建设项目中树立全寿命周期管理总体观念

加大宣传力度,促使电网建设项目中的工作人员都应当对全寿命周期管理意识加以提升,加强全局性思维方式,将自身的视野拓宽,并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落实到以下管理决策中:

(1)采取目标定位的方式,对资源节约、费用平衡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2)方法要新颖。对全局优化、费用优化等方面都要引起必要的重视。

(3)对新型技术的使用。对新型管理模式的应用加以重视,对新型技术、新型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引起必要的注意。3.2实现电网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信息集成在电网建设项目过程中采取全寿命周期管理技术能够将以往的管理模式代替,将信息化系统加以改善,将不同业务流程所存在的弊端打破,真正意义使资产管理信息达到共享的目的,将协调水平加以提升。

3.3在电网建设项目中建立横向闭环管理机制

相关单位依赖于不同阶段前后亦或是跨阶段的评估形式,采取横向闭环管理机制,获得相应工作策略的优化,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预期目标以及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将预测的全面性得以实现。

(2)相关人员对项目管理的成效做好评估,对工作策略加以优化。

(3)采取全寿命期间的分析评价,对资产措施不断完善。

(4)对相关阶段的信息进行研究,从而当做依据将工作决策的合理性加以提升。

3.4在电网建设项目中建立纵向闭环管理机制

相关企业一般都是从上到下不同阶级管理体系将任务以及目标进行传达的,而下层再将执行任务按照次讯反馈给上层领导进行评估,上层再依据评估的具体状况确定考核结果,将优化战略加以调整,进而建立一个完善的纵向闭环管理机制。3.5在电网建设项目中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相关单位依据预定目标,对工作策略加以制定,将具体工作所完成的结果和预期目标做好详细的比较,将存在的偏差准确的找出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消除,将方法以及流程不断完善,进而建立完善的体系,为管理流程、模式等方面带来益处。

4、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相关企业将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到电网建设项目中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将该模式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加大监管力度,在每个实施环节都要加以控制,从而为电网的建设项目带来益处,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奉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晔.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变电站设计中的运用[J].电工技术.2009(09)

[2]戈京.电网生产部门全寿命周期管理措施初探[J].华东电力.2009(05)

[3]史京楠,韩红丽,徐涛.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在变电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9(09)

[4]李璐.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及实施[J].供用电.2009(02)

下载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探究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设备管理探究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论文

    摘要:“安全第一”一直都是我们的倡导的标语,尤其是在电力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只有保证电力施工的安全,才能保障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才能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电......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探究论文

    摘要:对于化工企业来讲,现代化的设备管理对于保障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管理具有重要举足轻重的作用。原因在于,现代化工企业的设备非常复杂、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很高。本文主要就......

    价值工程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的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

    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电力一次设备全寿命周期组合化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谢建均黄强 (萍乡供电公司,江西,萍乡337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各项技术的发展,各项电力设备和管理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造价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是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之一。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中,造价控制作为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个别工程项目出现概算超估算、预......

    配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配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多种风险,对项目的顺利完成具有直接影响,做好配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配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阐述了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估......

    电气设备崭新时代 配网将迎来新周期启动5则范文

    电气设备崭新时代 配网将迎来新周期启动 2014年02月14日 10:05 2014年是配网建设新周期启动元年,预计专项规划的发布窗口在3月后打开。继配电网建设在2013年上升为国家层面规......

    配网供电可靠性及管理措施论文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电力负荷增长加快,原有电网由于长期投资不足,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形成一些供电瓶颈,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关键词:配网 供电 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