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压表教案[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5:0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物理电压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物理电压表教案》。

第一篇:初中物理电压表教案

导语:物理需要大家对物理的熟悉,才能让学生学好物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中物理电压表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和表示符号;

2、掌握电压表的量程、刻度方法、连接方法及调“零”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会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仪器、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为两部分:一是电压表的读数,二是电压表的使用.这些知识均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因此必须利用实物或挂图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重视实践的良好习惯.教材介绍了四种外形不同的电压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形状各不相同、测量范围各不相同,然后要向学生说明我们物理实验室用的电压表示要求熟练掌握的.在实际测量电压中,要选用电压表的量程.选用电压表量程时,首先要知道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压值,对于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要分清它们对应的刻度线所表示的电压值.这一点是学生容易错的,要通过反复练习是学生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首先是根据实际需要量程正确地接入电路,其次是根据选用的量程正确记录测量数据.这部分内容教学,教师要先做好示范,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教法建议

1.首先要从生活实际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在学生“需求”状态下引入课题.例如:你家中的用电器,如收音机、电子钟、电风扇等,它们的工作电压各不相同.你知道它们的电压是怎样得到的吗?用什么仪表?怎样测量?

2.接下来介绍教材图6-

5、6-7形状不同、量程不同的各式电压表.(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酌情处理).3.着重介绍物理实验室现有的学生用的电压表的量程和读数.对于选用的电压表的量程,要知道刻度盘上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所表示的电压值.着重练习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读数.读数是一件认真细心做的事.要仿照教材上图6-6的电压表表头,做一个较大的刻度盘供学生练读.在学生已使用过电流表的基础上,可以介绍电压表调零知识.当指针在电路未接通时不指在零位置,需用螺丝到调节中间旋钮,直至调到指针指在零位置为止.若无法调到零位置时,读数要计入这个差值.4.电压表的使用,可以按课文顺序,对每一条使用电压表的规则,先画图说明,接着进行操作演示,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准备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如下两方面:

(1)增大观察对象的能见度和清晰度.如用大型电表,利用幻灯放大,布线分开适当距离等,利用活动指针练习读数.(2)提高仪器放置的位置,尽可能使每给学生都能看到.建议自制一些试教板,将部件安放在试教板上,竖直地挂起来,边讲边操作.最后将电压表的使用根电流表的使用进行对比,做出小结.它们的共同点是:①都要选择量程;②都要在弄清最小刻度值后再度数;③都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它们的不同点是,:①电流表是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②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个极上,而电压表在被测量范围内,可以这样连接.使用多个量程的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如果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先用哪个量程试触,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课深化使用电压表的知识.试触方法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对电压表的试触做一次示范.告诉学生,试触时宜用单根导线从侧面试触,这样可在看到指针偏转超出最大刻度时立即移开导线.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包括电压表的读数和电压表的连接.在电压表连接时,首先要选择量程,其次是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本节的难点是根据电压表不同的量程去读数.应当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教学过程分析

1.通过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加深对电压表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前面学完电流表使用的基础上,学习电压表有类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提出测电压的必要,其次指出测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在介绍了电压表之后,要把电压表与学过的电流表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方法是每两个学生位一组,课桌上摆放一块电流表和一块电压表,看一看表头的标记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标度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接线柱标记有什么区别?

2.介绍与量程对应的表头读数.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前,要先估计被测电压值,再确定量程.确定量程后,介绍读数方法.3.教师示范连接电压表,侧小灯泡两端电压.在连接教材图6-8电路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教材中的三条).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练习连接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在实验室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练习.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电压表的种类、原理、构造.【组织形式】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1种类2原理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

1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第二篇:物理公开课教案-《用电压表测电压》

物理公开课教案--《电压表测电压》

一、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

难点: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三、实验器材

三节干电池、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导线若干、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记录。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先在黑板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设计记录表格,演示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又在黑板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小结: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五、布置作业:

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说课稿--《电压表测电压》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在上完电压概念以后紧接着就来研究怎样测量电压的问题。在学习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用电流表测电流的知识与技能。所以本节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电压表的使用相对安全,不象电流表容易出现短路而损坏电表的问题,而且用3节1.5伏的干电池,是不会出现触电危险的。可以说本节课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失败,体验成功的一个良好机会。

2、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1)教学内容是介绍电压表及电压表的使用

(2)重点是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正确读数;

(3)难点是电压表的正确使用以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区别。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即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A、知道电压表的符号和用途;

B、知道电压表的正确读数方法;

C、知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电学实验的初步技能。(3)发展目标:通过学生提问和讨论,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初步具备创新意识。(4)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更加热爱。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班级的发展特点,及本节课促进学生发展、实现目标可以达到的要求。

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应该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的传统误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来认识教材”的新观念,所以备课必须要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处理教材,让课堂围绕学生转。

我本人教四个教学班,每个班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本次“说课”是针对其中认知水平较高的“九(3)班”而准备的。

1、因为我是班主任,该班学生与我的感情特别好。

2、该班学生爱提出不同于常规的问题,思维积极活跃。

3、该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高,而且相对平均。

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采用讨论式教学是合适的。甚至可以把上课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

三、教具:

三节干电池、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导线若干、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

四、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为了突破电压表正确使用这难点,使用学生动手实践、讨论的办法,让学生在使用中学会使用。为了突破电压表与电流表的区别这个难点,主要采用比较、讨论然后列表的方式。

2、主要突出能力目标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设计采取观察归纳、实验探索、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3、采用师生轮流问答的方式,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复习电压的知识,引导学生--电流大小用电流表测量,则电压的大小可用电压表测量。

(二)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1、让学生介绍电压表;(用途,结构,使用方法,……)。

2、教师小结电压表(说明:由于学生自身认知体系发展的差异,学生就会有学得会学不会的问题,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帮一把。不是要学生抄、背,只是示范一下,课后要求学生自己小节。)

3、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就本节内容,各自想到的问题自由发问,由学生或教师来回答)。

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若是要求提问题的学生较多,可适当延长,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若是学生一时找不到问题,可及时提出到老师先提问题,学生回答,从而进入老师课前准备好的以下几个问题。不时还要穿插问学生找到问题没有,该到他们提问了。

4、教师提问:

1)读数问题,练习读数。

2)连线问题--(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用哪两个等)。

(说明:实际上,学生并非是完全按照教科书和教师的讲解去接受新知识的。一切新刺激都必须作用于个体原有的认知系统,个体接受的新知识必然经过自己的改造,不仅要改造新的对象,而且要改造自身固有的认知体系。在反复改造的过程中才能发展自己的认知体系。教师要更多扮演学生的朋友、顾问和指导者的角色,而不再仅仅充当传道者或现成真理的提供者。)

5、部分学生到讲台动手实验,学习使用电压表测量一盏灯的电压。

这是一个探索性实验,没有多大危险性,老师少讲、少提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操作,留心观察,发现问题。

老师留心观察学生的操作,发现并记录问题,总结时再提出来。

6、实验总结:(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有什么经验可介绍、有什么新发现)。

第三篇:电压、电压表教案

电压 电压表

教学目的

1.知道电压的作用。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变换。

3.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教具

U形管连通器一个,干电池一节,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教学过程

1.复习

(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连接电路之前,开关应当是断开的)。

(2)提问:什么叫电路,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引入新课

演示: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提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取下电路中的干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发光。

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3.进行新课

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将装有水的U形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

演示:向U形管左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图1)。(提问:打开止水钳,两管内的水会不会发生流动,如果发生流动,水怎样流动?)打开止水钳,水从左管向右管流动。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连通器里的水面相平时,水不发生流动,而在左管水面高时,水从左管流向它的右管?U形管中的水能不能持续不断地流动?

(利用投影幻灯片或电脑设计程序表现出连通器水流的动态过程,反映出在这一过程中,水位的变化和连通器底部液片受到的压强变化的情况。见图2所示。)

可见,水位差(又叫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如图3所示的复合投影幻灯片(或用电脑设计程序表示出它的动态过程)。

甲图中A处的水位高于B处的水位,打开阀门,管中的水从A处通过涡轮向B处流动,水的流动使涡轮转动。A处的水面下降,B处的水面上升,当A、B两处水面相平时,水位相同,水停止流动,涡轮不再转动,幻灯片要显示上述过程。可见,水位差(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

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B处抽到A处(如图3乙所示,将抽水机置入,同时表现出抽水的动态情况)、使A处的水总比B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位差(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的水流。

下面我们来看看图4所示的电路(示数板上接好的简单电路)的情况。

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使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或者使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在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可见,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在电路中,电源在工作时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保持电路两端有一定的电压,使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板书:<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用符号U表示>

在图3所示装置中,不同的抽水机可以在水管两端产生不同的水位差,即大小不同的水压。同理,不同的电源可以在电路的两端产生大小不同的电压,为此,首先要确定电压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此外,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介绍它们的换算关系。

板书:<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看课本几种电压值的图。

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一节干电池电压:1.5伏。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伏。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伏。

练习题:

(1)电压使电路中形成_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220伏=______千伏=______毫伏。

4.小结

这节课讲授的电压是电学中又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知识所限,我们用水流作比喻讲述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要知道电压的单位,会进行单位变换。此外,还要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电压值。

(四)说明

1.“电压”这堂课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不易被学生掌握。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只要求知道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和电压的单位。至于电压的定义、公式和电压的单位──伏特的物理意义留待高中再讲,在这节课内不要出现这些内容,否则因难度过大使学生不能接受。

2.用水流作比喻来讲电压,对于学生来说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这里利用水压引出电压,从而认识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3.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在讲水流的形成时,最好用复合幻灯片模拟出它的动态过程。有条件的,用电脑设计出程序,将有更好的效果。

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教学目的

1.会按照电压表使用规则正确使用电压表,会选择电压表的量程和试触,会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2.会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压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每组一个学生电源(或三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压表,两个阻值不同的小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演示实验:教学电压表一只,电源一个,开关一个。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怎样区分电压表和电流表?

(2)电压表和电流表在使用规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相同之处?

2.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将教学电压表通过开关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见图①。

提问:

(1)这种接法行不行?测出的是哪个元件两端的电压?

(2)在接线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注意:开关断开;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电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量程的选择和试触。)

(3)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这个示数就是电源的电压。

3.进行新课

介绍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和所研究的内容。

实验的目的是:

(1)练习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电压和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研究干电池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关系;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这次实验分两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测干电池电压,研究干电池串联、并联时的电压关系。

一、先取三节干电池,分别测出每节电池的电压。再将这三节干电池按图②串联成电池组,测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得的数据记到表1内。分析串联电池组的电压跟各节干电池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二、将两节相同的干电池按图③并联组成电池组,用电压表测这个并联电池组的电压,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内。分析并联电池组的电压跟每节电池的电压之间的关系,写出结论。

表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

表2:并联电池组的电压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一、按图④将L1、L2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灯泡L1与L2串联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二、按图⑤,将L1、L2组成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灯泡L2两端的电压U2,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

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

实验完毕,断开电源,整理仪器,进行讲评。

4.小结

由学生汇报实验数据和所得到的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练习题:(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伏,要用几节干电池,怎样连接?

(2)在图⑥甲中,VA=6伏,VB=______,VC=______,在乙图中,V1=2伏,V=6伏,V2=______。

(四)说明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实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

1.严格要求学生按电压表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操作。

2.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按要求画电路图,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第四篇:初中物理《惯性》教案

惯性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3.通过惯性现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二)教具

惯性球、惯性小车和木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二、惯性

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可以说物体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我国以前有人用“动者恒动,静者恒静”来表述物体的惯性.这句话可以做如下解释.物体具有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物体运动时要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物体静止时要保持静止状态不变.恒是永久的意思,即原有的运动状态会永久保持,直到有力的作用才能使它的运动状态改变.

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三、惯性现象

教师: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下面我们做几个表现物体具有惯性的有趣实验.

1.惯性小球实验

我们把一个小球稳稳地放在小木片上,用弹簧片迅速地把小木片弹出去,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演示)

小木片弹出去后,小球落在了原处.

大家都知道这是由于小球有惯性.但是如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这个现象呢?

我们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必须抓住惯性的实质.惯性的实质是物体有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我们必须认清物体原有的运动状态.以小球为例,木片被弹出去之前,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由于有惯性,还应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落在原处.简言之,物体原来是什么状态,由于有惯性,它要保持什么状态,这是解释惯性现象的关键.

2.钢笔帽的惯性实验.

教师示范:拿一个小纸条放在桌边上,在纸条上压一个立着放的钢笔帽,将纸条迅速抽出,钢笔帽不倒.

(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请大家解释当纸条抽出时,笔帽为什么不倒?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钢笔帽是静止的.当纸条迅速抽出时,由于笔帽有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笔帽不倒.

3.刹车时的惯性现象

教师:我们在小车上立一个木块,使小车和木块一起运动,小车突然停住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演示,并请学生解释,教师讲评)

教师:刹车前木块和小车一起运动.刹车时,木块底部和小车都停住了,但是由于有惯性,木块上部还要保持向前运动,所以木块向前倾倒.

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

4.汽车起动发生的惯性现象

教师: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四、学生练习

1.章后习题1

(教师讲评从略)

2.章后习题4

(教师讲评从略)

3.习题3

(教师讲评从略)

4.习题2

(学生答)

教师:飞机投掷物体前,被投掷物跟飞机一起运动.投掷物离开飞机后由于惯性仍要向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可是被投掷物受重力作用,它向前运动的同时还要向下落,物体的实际下落轨道是一抛物线.所以必须提前投掷.

飞机速度越大,高度越大,提前量也应该越大.飞机投弹也遵循这个规律.

5.节后练习4

(学生答)

教师:跳远运动员起跳前经过了一段距离的助跑,踏跳时具有较大的水平向前的速度.由于人有惯性,踏跳后还要向前继续用较大的速度运动,这样可以跳的更远些.事实证明,跳远运动员都是短跑好手就是这个道理.

五、学生阅读“汽车刹车之后”

(学生阅读五分钟)

教师:从阅读材料可知,汽车的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如果你是一位汽车司机,应该注意怎样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学生回答)

教师:车速不能太快,十次事故九次快.驾驶车辆应该精神集中,这样叮以缩短反应时间和减小反应距离.司机应保证汽车的刹车机件的性能良好,缩短制动距离.下雪、下雨天尤其应减速慢行.

我们同学骑自行车也应如此.不骑快车、精神集中、车闸要灵.

六、作业

复习课文.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第五篇:初中物理机械能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能教案

机械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重力势能,知道弹性势能。

2.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一系列物理实验,学习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再次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关动能、势能的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难点:学生设计完成探究试验,并交流评估各自的实验方案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指导阅读法,演示法

四、教学实验仪器:

乒乓球、沙子、小桌子、模型小汽车、铜块、细线、木块等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个现象(老师在桌子上放上一张纸和一个乒乓球,用扇子扇风,纸和乒乓球被风吹走)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风把纸和乒乓球吹走了。

师:那么风能把火车吹翻吗?

生:(一般)不能。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个新闻片段。(风吹翻火车)

师: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生:太可怕了,风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

2、新课教学:

师:那么,我们带着疑问,走入今天的课堂。首先,请同学观察下面四幅图,分析一下这四幅图中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他们都在运动。

师:很好,那么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功的知识,这些运动的物体能不能对别的物体做功呢?像这样,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他具有能。能够做的功越多,我们就说他具有更多的能。请注意,能够做功指的是他具有的本领,能不能确定他一定正在对别的物体做功呀?不能!!像刚刚那样的四个物体,是由于运动而具有对其他物体做功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称为动能。那同学们能不能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具有动能的物体呢?

生:……

师:其实,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动能,主要是看这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辆运动的公交车发生了什么事情?(看视频)刚刚的视频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生:公交车将小汽车撞飞出去了!

师:我这里也有一辆小汽车,(拿着道具模型)现在它也在运动,如果是这辆小汽车装上视频中的小汽车,会把小汽车撞飞出去吗?

生:不能;

师:那这说明,运动的物体都有动能,但是动能是不是都一样大呀?(不是)动能有大有小,那么这个动能的大小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

生:猜想:(质量;体积(乒乓球和小钢珠);速度)

师:这都是我们的猜想,那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实验)请同学们自己先运用自己手中的器材设计一下;

(控制变量法;做实验,得出结论)

师:现在,老师拿出一个铜块,放在这张桌子上,同学们会担心,铜块撞伤你吗?(不担心)那我用一根细绳将铜块吊起来,放在你的头上,你担心吗?为什么呢?

生:可能会回答担心绳子断了,砸到头。

师:这个铜块是因为动起来让你觉得担心吗?不是!是因为这个铜块被举高了而担心。那也就是说虽然这个铜块没有动起来,但是因为被举高了也具有了做功的能力。那这种因为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就叫做重力势能。同样的,重力势能有大有小,我们根据动能的探究过程来探究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我这里有一盒沙子,在沙子上面,放上一张桌子,将一个铜块举高,松手,铜块将桌子砸进沙子中,桌子陷入沙子中越深,说明这个铜块能对桌子做更多的功,具有更多的能;反之,则不然。

(控制变量法;做实验,得出结论)

师:通过学习,我们得出,物体由于运动或者被举高都会具有能,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而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那我这里有根橡皮筋,现在既没有运动也没有被举高,是不是就不具有能,不能对物体做功呢?看个小实验,用橡皮筋将纸弹出去,橡皮筋能将纸弹出去,说明此时此刻的橡皮筋也具有能,但是这种能不是因为运动也不是因为被举高,而是因为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这种能,我们就叫做弹性势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在课堂上讨论了,只是给同学看看老师已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同学能够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也不是都一样的,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总的来说都是势能,我们把势能和动能的合起来称之为机械能。

六、课堂练习:

1、看图说出图中的物体各自具有的是什么样的能。

2、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情景引入中风吹翻火车,滴水川石。。。

七、课堂小结:(主要小结知识和实验方法)时间还很多的话,还可以让同学们讨论一下,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对生活有哪些启示:比如火车被吹翻,公交车撞飞小汽车要注意控制好速度,又比如滴水穿石,不能小觑大自然的威力等等

八、课后作业:

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5000荐

字)初二物理教案

物态变化 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123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3000字)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800字)

下载初中物理电压表教案[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物理电压表教案[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功》教案

    第四章 4.2 机械功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机械功、功率。机械功、功率是“机械和功”这一章的第二节,是为下一节学习“机械能”打基础的,同时也是本章学习研究“功的原理......

    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杠杆滑轮(堂测) 姓名____得分____ 1.滑轮在使用时,如果它的轴______,这种滑轮叫定滑轮,使用定滑轮能够______,但是不能 ______,它实质上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的杠......

    初中物理 密度 教案

    初中物理 密度 教案 第三节 密度 一、从鉴别物质说起 我们鉴别物质时,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有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如何来鉴别一瓶自来水和一瓶矿泉水呢?这......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欧姆定律 一、 考点、热点回顾 (一 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①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②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要研究......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第四节重力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施力物和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3.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牛/千克......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6.3 重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了解重力的重要性。 2、知道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垂线法检查桌面是否水平、立面是否竖直。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理解......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

    教案初中物理_功率

    第三节功率 课前准备 一、新课标学习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掌握功率的单位及计算公式:P=W,并能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t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