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诠释人性随笔
此生墨最无法容忍的事便是欺骗,尤其是爱人和朋友的谎言。君子欲对人言、应掷地有声,字字千钧。诚信乃做人之基本,人若对待外人尚能如此,更何况是面对着亲人及其朋友呢。
伟大的战末思想家荀子曾言简意赅的这样阐述人之本性。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性。"人顺从自己本性会引起恶的结果,他们是由后果看人性善恶的,因而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转化。
在我理解为,人在出生之初都好比是一粒携带着无数欲望的种子,在它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为他浇水,施肥,就如同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学习的礼义廉耻。以此慢慢将我们与兽类区分开来。随着时间推移,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里,我们也慢慢完成着成人礼必经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时间顺序分别是:隔离仪式,过渡仪式以及接纳仪式。完成这些以后便已是向上天宣告吾已成人。
是这样记载何为成人?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于善,始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与荀子之理论同出一辙。
成人的显著标志:有能力修正完善其自身,并具备分辨是非以及及时纠正自己错误行为的能力。反之,则不能称其为成人。对于此类,只能称其幼童,或者是外表成熟,内心尚未健全,以为弱智或是脑瘫。亦或也可称其为半人半兽。
人性中本也包含兽的性质,但能毫无愧色却从不予以节制,而是气定神闲,大摇大摆任其自由裸露,这种行为是否可以视为人性的退化或是赤裸裸的变异呢?如此这般想来,对于它们的所言所行,我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不是同一物种,又怎能一概而论?而墨也应当就此自省之,自己是于何时何地竟与他们松萝共倚,契合金兰,甚至还能相处甚欢?至此,吾需自检明辨是非,自觉自省这部分能力缺失的原委,并迅速加以改正。
诚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绝对完美是如此微乎其微,凤毛麟角。生活如同一面镜子,它永远有着正反两面。表面有多么的五彩缤纷,背面便会承载多少的百感交集。世上的事,只要还没发生,那么一切都好似高悬于充满变数的命运车轴之上,任何事物都极可能瞬间消失在不断飞转的命运齿轮里。
于是乎,人人都想留住美好,留下幸福。幸福是一类自我体验的满足感,只存在相对,却并无绝对。幸福无法复制,也难以模仿,更加没有衡量的标准。如能饮水,冷暖自知。它与我们的味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出一辙之巧。我们面对完全相同的一种物质,品尝到的滋味却是各有不同,而对于幸福的诠释必然也是迥然有异。
我们每个人都怀揣各自不同的美好愿望,这一切当然无可厚非,但为了持续这种美好或是幸福,开始忽略,甚至伤害他人。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实乃小人行径。在这期间,谎言便成就为达成他们兽的欲望的首要条件。先频频欺骗他人,而后再不断为自己的错误找寻各类借口,以此掩盖其丑陋的本性。长此以往,他们为满足一己私欲,竟然不惜丢弃成为一个人的资格。
在墨看来,拥有钱物的多寡,权利的大小,这些都是后天欲望形成的结果。是不能以此用以区分或是衡量人兽之间的标准与尺度的。这些至多只能算是某些人强于他人的一项技能或是其孜孜不倦追求的结果。于墨,如同厨师,将军,农民或是医生,这些只存在于社会分工的不同,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区别的。
最后墨借用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来结束今早之晨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矣。
第二篇:不知人性杂文随笔
刘墉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中写道:“因为人性丑恶,所以你不能不认识它,因为人性向善,所以你不能不谅解它。”
这本书就像一把手术刀,切到人心深处,绝对是血淋淋的。虚伪的面具被揭开,面具后的嘴脸多么可憎!如果不去了解,就会被伤害,为了安全,你自己也戴上面具。面具很美,它让你看上去不再另类,但面具后面的你,还能坚守住最初的善良吗?
书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
矮子总爱看别人的鞋子,秃子总爱看别人的帽子,那鞋子是不是垫高的,那帽子是不是遮秃的。
一个失意人,能在一群得意人间谈笑风生,略无惭色,才是有骨气;一个得意人,能在一群失意的朋友间,让人想不到他的得意,才是会做人。
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亲子之间,当你有话要说的时候,先常想想,我这话于事有没有补?既然无补,说了又何益?如果你说了,只是图自己痛快或是给对方一个羞辱,那你得到的结果一定是——恼羞成怒。
人性很有意思,就好像抓你的皮肤,轻轻地抓是“痒”,重重地抓是“痛”,轻轻地打是“拍”,重重地打是“揍”,问题是每一个人的感觉不同,抓多重是“痒”,抓多重又是“痛”呢?什么玩笑是“幽默”,什么玩笑又是“讽刺”呢?
行善的人,即使是伪善,也比那些只有善心,却没有一点善行的人高明,因为无论如何,善行是真的,无论如何,他行了善。
第三篇:以人性的大爱诠释生命的意义
以人性的大爱诠释生命的意义
2008年4月7日上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病房,已经脱离手术危险的毛兰江正在看高三课本。这个原本被死亡威胁的18岁维吾尔族男孩,在3月27日幸运地获得了23岁汉族女孩王艳娜的一个肾脏。
毛兰江.吾买尔,是我校昌吉市第四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是一名独生子,现在年18岁,他的母亲因手术之后不能生育。2002年8月至2003年在昌吉市第一中学就读,2004年转入我校。一年前的他,正在高考备战之际,经昌吉州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炎、尿毒症、慢性肾衰等重病。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原来活蹦乱跳的、充满自信的小伙子,即将失去与父母一起生活,和所有同学一起学习的机会,正承受着重病的折磨。为些,我校党委动员全体师生捐款、献爱心,并向全社会发出了爱心捐助请求,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但在病魔面前这些都无济于事,因为只有移植肾脏才可延续他的生命,通过透析治疗费用非常昂贵,一个普通的家庭是无法支付如此庞大的治疗费的。一个微弱的生命正在等待着„„
2007年9月17日,一名汉族姑娘突然来到毛兰江的病房。她叫王艳娜,说是通过报纸了解到,正上高三的维吾尔族男孩毛兰江得了尿毒症,急需肾源,她想来看望一下他。
看到奄奄一息的毛兰江,女孩突然作了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决定:“把一个肾脏无偿捐献给这个维吾尔族弟弟。”对女孩的决定,吾买尔没有在意,他认为这是热心人一句安慰的话。毛兰江的父母都没放在心上。他们想:全家人都帮不上忙,更别提素不相识的人了。后来王燕娜又去医院看望了几次毛兰江,并且积极要求医院为她做配合检查。又是一个月的焦急等待。配型结果终于出来了:16个配型项目,王艳娜与素不相识的毛兰江全部吻合!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连医护人员对此都非常惊讶,“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王燕娜和毛兰江,一个人汉族姑娘和一个维吾尔族小伙子的16项配型居然全都吻合。”医生说,“这种吻合在医学上只有十万分之一。这简直就是一个医学奇迹。”
虽然配型吻合了,但王燕娜的捐肾请求被医院的第一次审查会拒绝了。医院认为王燕娜太年轻,还没有结婚,捐肾的想法可能是一时冲动,希望王燕娜在回家仔细想想。
王燕娜的家人起初也不同意她的做法。然而,最终王燕娜的勇敢和坚持打动了身边所有人。在办理了一系列手续后,医院将肾移植手术定于2008年3月27日。医院为毛兰江、王燕娜实施了前所未有的跨民族、非亲属活体肾移植的手术。
手术的成功,让毛兰江摆脱了晚期尿毒症的折磨,获得了新生。据肾病专家介绍:非血缘跨民族捐肾成功案例在新疆尚属首次,从供体的质量看,最佳捐肾者为病人的直系亲属,这种各项配型合适的几率为十万分之一,无血缘又跨民族的供体和受体相符几率远远低于十万分之一。
正如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屹所说:王燕娜及她的家人善良、淳朴的事迹感动了全疆各族人民,从她及她的家人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无私、博大的胸怀和人性的大爱。王燕娜能在青春年华的历程中做出这样的抉择,确实值得全疆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她学习。她是民族团结的模范,也是道德建设的楷模,因为她以人性的大爱向世人,特别是向我们青年一代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第四篇:大爱诠释教师精神 大勇闪耀人性光辉
大爱诠释教师精神 大勇闪耀人性光辉
最近一段时间,听了很多关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的报道,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学习了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后,我感慨万分。张丽莉老师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她用自己的献血和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是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阐释。张老师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勇救学生,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胸怀,塑造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是教师的楷模和典范。张丽莉的事迹,从个人角度说,是教师作为一位公民的责任感使然;从教师队伍角度来说,是她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了最完美的诠释。这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一种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操守。
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动了千万人,为弘扬张丽莉老师为人、为师的高尚品质,我们学校开展了“学习张丽莉老师主题演讲”活动,并于5月16日晚我校五百余名师生举行了为“最美教师”祈福活动。这些活动都深深感动了我,我再一次认识到做为一个人名教师的伟大,以及她无私奉献精神带给我们的那种震撼。
一个人一生只要做出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他的价值无疑得到了升华,他的人格魅力在一瞬间得到了体现。张丽莉的事迹是实打实的,无半点造假成分,她人品好,心灵美。试想,一个缺乏道德和社会公德、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而痛苦之上的人,会做好事吗?会有抛弃自我的失的崇高境界吗?在关键时刻作出英雄壮举吗?曾经舍生忘死拦惊马救群众的英雄战士欧阳海、在洪水中打捞电杆的蔡永祥、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体堵住敌人吐着火舌的枪口,为部队开辟道路的黄继光等英烈的事迹,被一代代中国人广为传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他们建起的烈士陵园,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张丽莉倒下了,但她同样用一个弱女子的躯体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是一个志愿者,同样在做着一些无私奉献的事情,但很多次我问我自己,如果真的是我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我会不会义无反顾?我会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的生命?学习了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后我坚定了信念,在今后的志愿服务道路上要鞠躬尽瘁,真正的无私无畏的去帮助别人,用自己的力量去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光和热。
第五篇:“最美司机”吴斌:用行动诠释人性之美
“最美司机”吴斌:用行动诠释人性之美
吴斌,浙江杭州长运司机。2012年5月29日中午,吴斌在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时被迎面飞来的制动毂残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致肝脏破裂,但他仍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将车内24名乘客安全疏散及报警,后被送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无锡101医院抢救。2012年6月1,吴斌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吴斌在危难关头,临危不惧,用自己的生命解救了车上24名乘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性之美。
2012年6月5日上午,吴斌的追悼会在浙江杭州市殡仪馆举行,杭州市民纷纷前来参加追悼会,他们只为了送这个平民英雄最后一程,让他一路走好,更有杭州诗人潘维写下了“今天,整个杭州只有一位司机;今天,所有的事情连同西湖的水光都是乘客;今天,司机用生命把客车停靠在岁月的宁静里;今天,离开的是死亡,留下的是责任、爱和伟大的平凡;今天,叫吴斌,”这样的绝美诗句来悼念这位平民英雄。
吴斌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深深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感动着中国的万千子民。这不由的让我想到了 “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他们之所以都被冠以“最美”称号,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看似平凡的举动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事情,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大难面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人性的灵魂之美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精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每个人都活在人心惶惶当中,我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太大,诱惑太多,人们的欲望越来越膨胀吧,我觉得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发展状态。吴斌是走了,但是他的这种举动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反思,其实,我并不赞成我们每个人都像吴斌一样,都用自己的生命去做赌注,我只是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在做好自己的同时,都能够多一份关心,少一份冷漠;多一点爱心,少一些无情;多一点责任,少一份抱怨,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人民才会感觉到幸福。
赵志伟 二〇一二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