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单元语文素质测评试卷
一、汉字识辨写。(共19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zhēnɡchǎo yuán quǎn jiān sè jìnɡ yánɡ qiǎn zé
fénɡ rèn pí bèi cí xiánɡ bào zhà ɡē zhì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腼腆(diǎn tiǎn)打蔫(niān yān)龟裂(jūn ɡuī)混乱(hún hùn)
角落(jiǎn jiǒ)凑足(zòu còu)耽误(dān dānɡ)颤抖(zhàn chàn)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楼()掘()衫()版()
搂()倔()杉()板()
4、揣摩字义,选择正确义项(填序号)。(3分)
陷: 1缺点2攻占3为捉野兽挖的坑4坠入、陷落、沉下5设计害人6凹进
(1)母亲顿时又陷入了忙碌。()
(2)你这样诬陷别人,良心何安?。()
(3)敌人掉进了我们实现为他们准备好的陷阱里。()
(4)他瘦得很,两只眼窝深深的陷了进去。()
(5)我们不应该嘲笑有生理缺陷的人。()
(6)国土沦陷,苟且偷生活着有何意义?()
5、字谜猜猜看(选择谜底填在括号里)。(3分)
碌 慎 倚 昔 怔 妙
()手心手背都是肉()三星期()九个小子俩千金
()毫无半点虚情假意()红楼梦()身长三头六臂
二、词语积学用。(共15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4分)
震耳()聋: 迫不()待:
()如既往:()胜于无:
2、在句中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
(1)六一节那天,校园里充满了,到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2)老人来因刚刚痛失爱子而显出一副 的样子。
(3)昔日繁华的城市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一片 的景象。
(4)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对这次考试他,成竹在胸。
3、选词填空。(3分)
赞扬 赞美 赞叹
(1)我要写一首美丽的小诗,来()我们伟大的祖国。
(2)他做的杂技表演,引来观众的一阵阵()。
(3)他经常做好事,所以也常常得到老师和同学的()。
结果 成果 后果
(1)你如果认识不到自己错误,一直执迷不悟下去的话,()就不堪设想了。
(2)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这项科学研究终于有了喜人的()。
(3)他说好今天下午去你家的,()因为临时有事给耽搁了。
4、在下面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1)()父亲平时工作繁忙,()他还是来参加我们的讨论会了。
(2)()我是一名学生,()我有责任把学习搞好。
(3)()他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了,我们()暂且原谅他这一回吧。
(4)她那么可怜,你()不想法帮助,()故意刁难,不是雪上加霜吗?
5、写出和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看谁写出的最多。(4分)
(1)忐忑不安
(2)雪上加霜
三、句子万花筒。(12分)
1、补充语句,并在括号里写出作者或出处。(2分)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2、指出下面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3分)
(1)看病还用学吗?你给我看看不就行了?()
(2)祖国就是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
(3)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5)柳树把湖水当镜子照,扬扬得意地欣赏自己的美丽的姿态。()
(6)兄弟敦和睦,兄弟笃诚信。()
3、句子加工厂。(5分)
(1)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改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搂住了我,赞扬个不停。(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雨下得也太大了。(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看病的历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骄傲一词的不同感情色彩写句子。(2分)
褒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10分)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完成填空。(5分)
(1)《地震中的父与子》所讲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市。
(2)《慈母情深》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课文讲的是母亲在家庭极端贫穷,挣钱极端辛苦的情况下满足儿子的要求,使作者终于拥有了第一部小说《_________________》。
(3)《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题目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精彩极了在课文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糟糕透了在文中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会离我远去,____________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这几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的文章《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各句所采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3分)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动作描写 D、肖像描写 E、心理描写 F、环境描写
(1)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埃得很近。()
(2)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
(3)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4)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5)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皲裂的手指数着。()
(6)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3、联系学过的课文,写出你对下面各句的理解。(2分)
(1)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应该不断的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理解与感悟。(21分)
(一)(11分)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1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2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1、从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说说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的句子,1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描写,2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描写,这两句话在朗读时一定主意要把父亲当时那种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给表现出来。(2分)
4、短文中还写到了其他人的表现,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知儿子还活着之后,只为父亲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请把你想到的可以用来形容父亲此时此刻心情或表现的四字词语写下来。(至少两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几段文字出自《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的结尾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请写出父子俩各自的了不起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父亲的了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子得了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至死不渝的爱(10分)
王清铭
这是一则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故事。一位母亲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抢救人员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看到,她被压得变形了的身体保持着这样的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人们把挡着她的废墟小心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
随行的医生在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场的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由于通讯遭震灾破坏,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也可能是这位母亲用最后的力气写完这短信后就离开人世。
一位叫龚晋的志愿者,在救援现场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在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中,女婴的小脸红扑扑的。很难想象,这位母亲在弥留之际怎样将乳头放进女儿的嘴里;更难以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如果没有龚晋这位见证者,心灵逐渐冰冷僵硬的我们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奇迹。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毫发未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聋发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的两个故事。(每个故事不超过10字)(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既然无法发出,这位母亲为什么还要写这个短信?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当时是怎样想的,把它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你准备怎样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读了上面的短文,在被文中两位伟大母亲的故事所感动的同时,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0分)
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
提示:假如你就是这两个从废墟中获救的孩子之一,当你长大成人,听着见证者饱含深情地给你讲述着当年获救时的那感人的一幕,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死去的母亲说。请以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为题,以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好吗?
第六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一、1、争吵 源泉 艰涩 敬仰 谴责 缝纫 疲惫 慈祥 爆炸 搁置
2、tiǎn niān jūn hùn jiǎo còu dān chàn 4、453612
5、怔 昔 妙 慎 碌 倚
二、1、欲 将要,快要 及 到 一 完全 聊 略微
2、欢声笑语 失魂落魄 破烂不堪 满怀信心
3、赞美 赞叹 赞扬 后果 成果 结果
4、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既然 就 不但 还
5、(1)心惊肉跳 提心吊胆 心惊胆寒 心惊胆战 惴惴不安 张皇不安 心慌意乱 心神不宁(2)火上浇油 落井下石 趁火打劫 乘人之危 投井下石 伤口撒盐
三、2、反问 比喻 夸张 排比 拟人 对偶
3、(1)我整个下午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2)我被母亲数落了一顿。(3)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4)这雨下得跟瓢泼(从天上倒下来)似的。(5)删去整整或左右其一
四、1、(1)美国 洛杉矶(2)高晓声青年近卫军(3)母亲的赞扬和鼓励 父亲的警告和批评
(4)独自 学会看病 毕淑敏
2、D E B F C A
3、(1)母亲的赞扬和鼓励,给我做事的信心;父亲的批评和警告,使我做事头脑清醒。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出于对我的爱。(2)在给孩子磨炼的同时,母亲心中会一直饱受着担心与痛苦的折磨。
五、(一)
1、感受到父亲挖掘时间长和挖掘的艰难,感受到父亲的救子心切和坚定执著。
2、感受出父亲的执著和对孩子高度的责任感。
3、心理 语言 惊喜、兴奋、激动
4、与父亲的坚定执著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父亲的了不起
5、欣喜若狂 喜极而泣 手舞足蹈 乐不可支 喜上眉梢 欢蹦乱跳 一蹦大高
6、父亲:信守承诺,信念坚定,永不放弃 儿子:临危不惧,舍己为人
(二)1、没有受到一点伤害。给人的内心带来的震动大。
2、母亲临终写短信。母亲临终给孩子喂奶。
3、儿子,希望你能够看懂短信的时候,能够知道妈妈活着的时候有多么的爱你。(孩子,为了妈妈的爱,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
4、因为有了母爱,母亲才会为子女去牺牲自己的一切。只有妈妈敢于牺牲自己的一切,才能够创造出一个个感人的奇迹。
第二篇:语文第二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一、汉字识辨写。(共23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mái zànɡ bǐnɡ xìnɡ shèn zhì qī línɡ sī chóu
ɡāo bǐnɡ ɡān hé xī hɑn jìnɡ yù suǒ wèi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梳理(shū shuō)漂泊(bó pō)浸透(jìn qìn)唱和(hé hè)
波纹(bō pō)姿态(zī zhī)婀娜(ē ā)抹净(mǒ mā)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6分)
衰()眷()侨()魂()
哀()誊()娇()瑰()
衷()誉()桥()愧()
4、同音聚会(填写同音字组成词语)。(4分)
juàn()恋 疲()手()画()
chóu 忧()()缎 粘()()恨
5、按照的要求填空。(4分)
(1)“幽”这个字用不受查字法查______部,这个字共有_______画,书写的笔顺规则_______________。
(2)“临”这个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靠近,挨着;2占据高处,对着下面;3来,到;4照着样子写和画;5快要,将要。请为下面此句中的“临”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居高临下()夜幕降临()行人临发又开封()临街居住()
(3)“秉性”的“秉”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二、词语积学用。(共14分)
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4分)
颇负()名:__________________能()善画:____________________
()国他乡:__________________低头()节: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的泪眼()的声音()的波纹()的流水
()地寻找()地摇动()地落下()地递给
3、选词填空。(2分)
飘动 飘拂 飘扬 飘荡
(1)缕缕炊烟在山谷里()。
(2)旗帜在广场上空猎猎()。
(3)柳枝在平静的水面上轻轻地()着。
(4)他胸前()着的,是鲜艳的红领巾在。
4、在下面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1)()热带无所谓隆冬,()腊月天气也毕竟是凉飕飕的。
(2)()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3)()大旱,这条小溪()不会干涸。
(4)我们并()捉来吃,()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5、在括号里用上合适的量词。(2分)
一()幽香 一()小溪 一()国画 一()良心
三、句子万花筒。(12分)
1、补充诗句,并在括号里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5分)
(1)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_____。(间:)
(2)______________,聒碎乡心梦不成。(聒:)
(3)______________,欲作家书意万重。(书:)
(4)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倍:)
(5)江南几度梅花发,______________。(度:)
2、句子加工厂。(5分)
(1)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里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国就是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变换语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花纷纷落下。(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太香了。(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中华民族呈现出了许许多多无数的有气节的人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2分)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10分)
1、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完成填空。(5分)
(1)《梅花魂》一文通过五件事,来表现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 1 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桥流水人家》标题出自我国元代散曲作家_____________的《 》。
(3)“山一程,水一层”,写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 写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这是 的诗句。
2、判断正误(对的打“√”,错误打“×”)。(2分)
(1)“长相思”是宋代纳兰性德写的一首词。()
(2)“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水”指的是黄河。()
(3)“星岛”指的是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
(4)《梅花魂》一课采用了倒叙的写法。()
3、画解诗意。(3分)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2、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不远。
五、理解与感悟。(21分)
(一)(11分)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___________。(1分)
2、写出从文找出词语的近义词。(4分)
古玩()偶然()在意()珍惜()
分外()稀奇()只有()慈祥()
3、这段文字对老人的神情、语言和动作进行了刻画,请逐项摘录语句在下面。(3分)
神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1分)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请用“~~”在文中标出。(1分)
6、联系课文回答:外祖父为什么对这幅墨梅图分外爱惜?(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那一份浓浓的乡情(10分)
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到山的那一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这一边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当春天的温暖取代了冬天的寒冷时,田野里的土变得松软无比。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 体味 体验)不到的。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 温热 温暖)的呼唤:“琳琳,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是啊,这就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此刻我不仅仅是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更重要的是,我在家乡的怀抱里,感受浓浓的乡情。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鸣,各家各户(陆续连续 继续)打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挽着一大篮衣服相邀到小河边。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奶奶到小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这时候一边是菜一边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祖孙喜洋洋地回了家。遇到乡亲们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
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递 塞 送)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矮,小狗、小鸡经常会更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我舒心的笑了,捧着(温柔 温热 温暖)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柔 温热 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稚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从哪四个方面写了我对故乡的美好的记忆?请试着概括一下。(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那一份浓浓的乡情”在文中主要是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句话在朗读时,要饱含深情地读出对故乡的____________之情。(1分)
六、习作展示台。(20分)
越来越__________的家乡
我记忆(想象)中的故乡
要求:从这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注意内容要完整具体,叙述的条例要清晰,要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七、能力拓展营。(选做题)(10分)
双胞胎
汉字中有一些相当有趣的“双胞胎”字,由两个独体字或横向并列或竖向重叠组成新的字,妙趣连连。
“横双胞胎”
如:人──从 木──林习──羽 又──双
“竖双胞胎”
如:口──吕 日──昌 山──出 夕──多
你还能写出“横双胞胎”、“竖双胞胎”字吗?比一比,看谁写出来的最多。
第二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一、1、埋葬 秉性 甚至 欺凌 丝绸 糕饼 干涸 大抵 境遇 所谓
2、shū bó jìn hè bō ē mā
3、略
4、眷倦 绢 卷 愁 绸 稠 仇
5、(1)山 九 先中间后两边(2)2351(3)B
二、1、负 享有 书 写 异 另外的,别的 折 屈服
2、迷矇 悦耳 粼粼 潺潺 仔细 使劲 纷纷 郑重
3、飘荡 飘扬 飘拂飘动
4、虽然 但是 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既然 就
5、缕 条 幅 颗
三、1、(1)隔开(2)吵扰(3)信(4)更加,加倍(5)次
2、(1)风撩乱了银发。(2)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就是祖国。(3)桂花像下雨(雨点)一样纷纷落下。(4)桂子花开,十里飘香。(5)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有气节的人物。
3、略
四、1、(1)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落泪 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 因不能回国而呜呜地哭临走送我墨梅图 到船上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2)马致远 秋思(3)遥远 艰难(4)卢纶
2、× × × √
3、(1)略
2、瓜洲 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五、(一)
1、梅花魂 陈慧瑛
4、这洁白的梅花,玷污不得。
5、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6、这幅墨梅图
7、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
(二)1、亲切 温柔 陆续 塞 温热 温暖
2、孩子气,天真。衬托,烘托。解除困境。遗失。
3、(1)故乡的美丽(2)乡亲的勤劳(3)奶奶的疼爱(4)乡邻的友好
4、乡亲亲切温柔的呼唤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 乡亲们送我东西 邻家大婶给我红薯吃,帮我解围
5、无限的眷恋(怀念、思念)
第三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评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评
(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篁竹(huáng)为坻(zhí)翕忽(xī)幽邃(suì)
B.谪守(zhé)潇湘(xiāo)樯倾(qiáng)锦鳞(jǐn)
C.林壑(hé)潺潺(chán)伛偻(lǚ)喧哗(xuán)
D.觥筹(gōng)酒洌(liě)野簌(sù)浅鬣(liè)
解析:A项中“坻”应读“chí”;C项中“壑”应读“hè”;“喧”应读“xuān”;D项中“洌”
应读“liè”。
答案:B。
2.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归来倚杖自叹息
D.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B项中“属”通“嘱”,嘱托。
答案:B。
3.按要求默写。(5分)
⑴《醉翁亭记》中有一句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你把原文中的上下句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作者以积极的浪漫主义情感唱出充满信心和展望最强音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
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
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针对题干中的提示语,寻找文章中相关句子即可。
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示例: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③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
4.(2006年北京市试题A卷,7)学校“春草文学社”要举办一个“走进文学”的活动,要
求参与者用精练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
名著进行评点。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参与者,请从以下作品中选择一部或其中的一篇,作
出评点。(3分)
供选作品:《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种题型主要考查阅读名著后的体会感受和评价,没有统一答案,但要结合原著用精
练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
答案:示例:(1)《水浒传》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尽显侠肝义胆。
(2)《格列佛游记》这部作品熔现实与幻想于一炉,用对比的手法达到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5.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北京举行,到时你可能已经上了大学,假如你作为北京的青年志
愿者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并向他们致以美好的祝愿,在下列两种情况下你该怎样说?
(要求简明、连贯、得体)(4分)
(1)接待外国观众:(用英语准确表达
加一分)
(2)接待中国运动员:
解析:此题综合性较强,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包括英语)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时说话要有所变化。
答案:示例:(1)您好,欢迎您来到北京。(Welecome to Beijing,china!)或者:衷心祝愿
您在中国玩得开心、快乐!(We hope you will have a wonderful time in china。)(2)您好,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为您服务。或者:祝愿您在比赛中赢得胜利,为国争光!
6.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
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如果你是“自家的孩
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这道题让我们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体会话语的言外之意。如本题埋怨自家孩子,那就
是在肯定人家孩子表现好。
答案:示例1: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有多好(多聪明、多体谅人、多懂事);
示例2:人家的孩子比我强(好)。
言外之意:你不如人家的孩子;你比人家的孩子差。
7.背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3分)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
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原文内容,明确这句话以“春花”喻“冬雪”,描绘了边塞特有的壮丽雪景。
答案:示例:雪花给树木坡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6分)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
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忧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解析:A樯倾楫摧(倒)倾家荡产(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B忧谗畏讥(担忧)乐以忘忧(忧伤);C去国怀乡(怀念);触目伤怀(情怀)。
答案:D。
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山岳潜形
(2)薄暮冥冥
(3)把酒临风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解析:解释文言文中词语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不要主观臆断。
答案:(1)隐没(2)迫近(3)持、执(4)曾经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注意重点词正确解释,是否运用了修辞方法,是否是特殊句式。如“吾谁与归”是宾语前置句,即“吾与谁归”。
答案:(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1.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________,“退”指的是 _______;“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原文,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找答案。古仁人的旷达胸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2.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引导我们思考作者的构思技巧,写登楼者览物之情的不同,是为了引出“古仁人”的旷达胸襟。
答案: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8分)
善呼者
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子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子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者来。
(《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①公孙龙:战国时赵人,姓公孙,名龙,字子秉,名家代表人物。②汜:河岸。
13.下面是从古汉语词典中查出的“游”字的4个义项,请为“龙不能与游”的“游”字选择一个正确的义项。()(1分)
A、游玩,游览B、游历,游学C、交往,交际D、游走,游动
解析:结合上下文,“游”是“交往、交际”的意思。
答案:C。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衣服)B、公孙龙顾谓弟子曰(回头)
C、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原本,原先)D、往说燕王(游说,劝说)
解析:A项中“衣”是动词,穿。
答案:A。
15.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句是()(2分)
与之弟子籍。
A、和他的弟子一起登记。B、给他弟子的身份。
C、和他弟子籍贯相同。D、给他弟子的书籍。
解析:翻译这句话主要理解“籍”是“身份”的意思。
答案:B。
16.请对“公孙龙”(或“善呼者”)的所作所为,作一简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文段内容,任选一个人物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①公孙龙知人善任,广纳贤才,能用人之长。②善呼者为谋求职业,勇于自荐,以发挥自己的才能。③公孙龙收罗“鸡鸣狗盗”之徒,浪费了人力资源,助长了人浮于事的风气。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1分)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
①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又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②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蓬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③„„
④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⑤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⑥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⑦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⑧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⑨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7.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阅读全文,从标题或结尾最后一段找出全文的主要观点。
答案: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
18.在第①段中找出与第④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让我们在指定的段落中找对应的句子。
答案: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19.请在文中第③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文章中补写自己错过后永远失去某些东西的经历,要真实可信。
答案:略。
20.品析文章第⑥段,回答问题。(3分)
⑴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的内容。(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品析第6段,它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理解本段内容,用俗语或名言来概括一下。
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论据充分,说服力增强。
(2)示例: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三、写作(40分)
21、以“含泪的笑”为题,以自己为主要人物,写一个关于“亲情”与“理解”的故事,不少于 600字。
提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同时指明了是关于“亲情”与“理解”为话题,这样可以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段有泪也有笑的故事。可以写家庭中亲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使自己感恩,让自己取得成绩回报大家,付出了汗水,泪光中带着胜利的微笑。也可以写自己和父母沟通不好,通过一件事,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泪光中幸福的微笑。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赶快动笔吧!
作文略。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一、2013-2014六年级语文测试卷
二、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三、Kān()测
()称
四、jiāo()带
触()
五、yì()力
()制()立
六、yù犹()富()
悲愤()绝
七、看拼音,写词语
rŭmã
qīngmìe
cháofêng
kāncè
dôuqião
yóuyù
kênqiè
gòngxiãn
xiãnmù
pānshānyuèlĭng
hũnqiānmèngrã 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先用“优”字组词,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钱学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美国时,他享受着()的待遇,有着()的工作条件,但他时刻不忘祖国,毅然回国,为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用“精”字组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经过()准备和()的计算,凭着()的技艺,他们终于提前完成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照样子写倒顺词,再选择一组造句 雪白-白雪(意思不同)
讲演-演讲(意思相同)
造句
完成跟“风”有关的填空
()怒号,飞沙走石,人们难以行走。()送爽,大雁排队往南飞。含“风’的成语: 含”风“的诗句。
八、九、阅读理解
十、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翁翁”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嫉妒蜜蜂了。1.填空:
蚂蚁嫉妒蜜蜂的是__________,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______________,蜜蜂的勤劳是_________,蚂蚁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从中看出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4、联系上下文,在“_________________”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什么?
精神
谁知是哪个不小心,一膀子把那家伙蹭掉到地下,借着惯力,滴溜溜转至地中间,口就开了,噗噜噗噜冒白沫儿,吓煞个人!
新开的井口,连工棚都是简易的。矿工们装束好了,下井之前挤在这简易工棚里,都年青、好疯,闹得小偏厦地动山摇,就闹出这桩事来。
冷丁把众人吓得哄地散开,一愣,又渐渐地明白,知道原来是灭火器,就都站住,等头或哪个懂行的去拾起,关上,不就结了?
也就是一愣神的工夫,箭一般地从人堆里射过一个人去,一头扑在那冒白沫的灭火器上。
他不懂怎 样关闭,只用手拼命去堵,身子死死地压在那物件上,一边火烧火燎地冲大伙喊:“快!快跑嘛你们!”
这是个小合同工,刚从农村招上来不到两个月。
看他那认真样儿,大伙笑得前仰后合。
小合同工更急了,破口大骂:“你们还不滚开,要死呀你们!”
大伙儿更是大笑。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
忽然笑声一家伙咬住,井长来了。
井长过去 把灭火器关上,看着已经自己爬起来的小合同工,那小脸弄得一塌糊涂。井长忍不住也笑了,他和蔼地说:
“小伙子,你这是表演哪路功夫?”
小合同工脸腾地红了,赶紧扭向一边:“我当它要爆炸呢。”
井长的神色立即 严肃起来。
几天后,井长跟矿长汇报,谈到那个小合同工,并要求给他转正。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
井长说这话时,满脸是泪!
1、结尾部分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 “这种精神”指的是哪种精神?与题目中所指“精神”是否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段中哪些动词最能体现小合同工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填空。
第6段中“大伙笑得前仰后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第8段中“大伙儿更是大笑”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第10段中“井长忍不住也笑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口大骂” 和“一塌糊涂”在本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
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关爱在我们这个社会深入人心。请你以《这也是一种关爱》为题,选择自己成长经历中的一件事写成作文,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第五篇:语文四年级第六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cuī mián cán sānɡ zhuānɡ shì shuài lǐnɡ yún tián
二、多音字组词。(4分)
yīng()guān()quān()sè()
应 冠 圈 塞
yìng()guàn()juàn()sài()
三、请用“——”画出句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3分)
运河之中,装满乃桶的船只在舒缓平隐地行使。()()()
四、我会选。(3分)
跑 竖 翻
1、男孩子()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跟头,()蜻蜓,还有摔跤比赛。
爬 搭 攀
2、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一瓜架,让那些瓜藤()上棚架,()上屋檐。
五、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前屋后()肥体壮 默默无()
成群()队 辽阔无()此起()落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独特的()()地欣赏 微弱的()
迷人的()()地歌唱()的原野
七、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写一句拟人句)
2、人们进入梦乡。(扩写句子)
3、草地上有几只数不清的小鸡在悠闲地散步。(修改病句)
八、用线将左右两边相关联的句子连起来。(5分)
昼出耘田夜绩麻 悠然见南山
竹外桃花三两枝 青草池塘处处蛙
独出前门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黄梅时节家家雨 村庄儿女各当家
采菊东篱下 春江水暖鸭先知
九、默写古诗《乡村四月》。(5分)
十、在“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请把你的学习收获写下来。(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15分)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进水下去觅食。()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谐”字是()结构,部首是(),音序是()。(3分)
2、在第一自然段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倘若()吃惊()
4、用“——”画出文中你喜欢的一个句子。(2分)
5、第二自然段写作者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时看到的情景。作者看到了
(3分)
6、你对文中描写的哪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原因是什么?(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
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红火,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黄白的色的小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本文的中心句是:
(1+2分)
2、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3分)
(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物感受到迷乱。()
(2)形容看的确良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3、第五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 和。(2分)
4、用“﹏﹏”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菊花千姿态百态的句子。(4分)
5、你喜欢花城吗?为什么?(3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乡村的生活多么富有情趣,田园风光又是多么迷人!这次的习作就让我们写一写与乡村有关的内容吧。
要求:
1、可以写你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或者从其它方面了解到的关于乡村的生活、风光、人和事,还可以写自己的感受、体会。
2、把想写的内容写具体,表达清楚,注意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字体端正,标点正确,字数不少于350字。